试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3-01-26 09:33:5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1 三公经费公开现状

三公经费是指中央财政依据相关规定,向中央部门及所属单位进行财政拨款,用于因公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等经费支出。中央政府于2011年首次公开三公经费,中央不断加大对三公经费的监管力度,深化预算管理改革,2013年中央政府出台落实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严厉反对铺张浪费,近年来中央的三公经费逐年下降。公车消费占三公经费的比例最大,提高了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的透明度,规范了事业单位管理机制的运行。地方政府也响应中央号召,陆续公开三公经费预算,但2014年部分地方政府三公经费并未大幅度下降,三公经费预算较为宽松,关于规模更大的行政经费预算支出可能造成隐形浪费。随着三公经费公开形势的不断深入,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启示和挑战。

2 三公经费公开存在的问题

2.1 三公经费公开透明度不高

我国事业单位三公经费虽然已经向社会媒介和群众公开,但三公经费公开的透明度不高,所呈现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数据总计结果,缺少相关信息的解释和说明,没有具体列出三公经费的明细支出项目,信息具体化、细致化的公开力度还不足,使得社会大众无法了解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存在的问题,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行效率。

2.2 数据可比性较差

从近几年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公开的情况来看,缺乏统一的归类和发布口径,无法进行有效的比较分析,主要是因为我国事业单位所处的行业领域不同,三公经费各项明细支出的会计账户和科目都存在不同的差异,区分标准不统一,不同事业单位的数据信息可比性较差,已公开的数据信息显得相对杂乱、模糊,使得三公经费公开的经济意义无法到达理想的目标。

2.3 问责制度不完善

三公经费必须及时、完整地向社会公开披露,但一些事业单位故意推迟、延迟三公经费公开期限,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信息披露,有的甚至不进行三公经费公开处理。同时事业单位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适合公开的信息,为了不影响事业单位的形象,部分财务人员会巧妙地将这部分经费资产划分到其他支出里去,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或行政成本,影响了三公经费信息披露的完整性,针对这些问题都没有追究个人责任,处罚力度不足,问责制度不健全。

3 三公经费公开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对于不具备盈利性目的的事业单位来说,财务人员对于三公经费公开的财务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对三公经费公开的执行力度较弱,对三公经费相关数据的会计处理不是很准确,而是按照以往的经验进行数据统计,降低了三公经费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等相关人员缺乏相互竞争的压力,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速度较慢,不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完善,从而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3.2 财务预算制度不完善

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到三公经费财务预算编制的重要性,缺乏科学、规范、严谨的财务预算制度。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是由上一年度基数和本年浮动金额之和的基数法编制的,一些项目的经费支出不一定上年和本年都发生,这种预算编制方法与实际支出项目不匹配,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财务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时常与预算编制相脱节,三公经费支出随意性较大,使用范围模糊、不明确,极易掩藏其真实的支出情况,造成超支浪费现象。

3.3 财务监督体系不完善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还不完善,没有根据三公经费的监管和执行情况及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主管随意性执行的情况,三公经费会计科目设置归类不合理,内部审计人员没有执行严格的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有待考察,监督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和处罚规定。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也十分困难,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公开近些年才开始执行,公开制度还不成熟,部分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较高,害怕损坏自身利益,公开的数据信息透明度较差,专业术语较多,社会争议较大,受政权限制,整体财务监督体系还需不断完善。

4 三公经费公开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完善对策

4.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想三公经费公开政策顺利进行,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注重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增强自我管控意识。其次财务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定期组织三公经费公开的财务管理知识交流讲座,学习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案例,提高整体职业素养。最后加强财务人员与其他落实三公经费公开政策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使账务处理更加及时、准确。

4.2 完善财务预算制度

完善财务预算制度是降低三公经费支出的前提条件,财务人员应采用零基预算模式,科学合理地分析、预测未来各项经济活动所需的预算资金,建立公开、完整、透明的预算体系,细化预算审批程序和科目,明确三公经费的支出金额和标准。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收支计划,各级监管人员要对其实行全程跟踪,明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不得挪用他处或转嫁相关费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降低财务风险,强化预算的约束力,降低事业单位行政成本。

4.3 完善财务监督体系

对事业单位三公经费公开形势下财务管理的监督应实行内部与外部共同监管的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相关岗位相互牵制的监督制度,做好事前预算、事中监管、事后审计的管理模式,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三公经费问责机制,支出控制责任细化到具体人员,并将政绩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同时加强政府、社会媒介、群众等外界监督力度,调动银行、证券金融机构的监督职责,对事业单位公款情况进行监管,提高三公经费公开的透明度。

4.4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支出,建立资产明细台账,完善清产核资和产权登记管理,定期进行清查盘点,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掌握国有资产占有及使用状况,严禁公款私用、贪污舞弊的现象发生。对公车、大型精密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报废和转让由相关职能部门鉴定后执行领导集体研究后处理,处置国有资产时,严格按报批程序执行,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5 结语

在中央政府整肃党风的背景下,三公经费支出逐渐减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公开的透明度不断提升,有利于社会大众参与政府监督,确保在三公经费公开的条件下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

  浅析新时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

  浅析基于财政滚动预算改革的高校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

  论入世后企业国有资产与财务管理的财政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

  浅析基于财政滚动预算改革的高校财务管理

热门标签: 试论 财务管理
试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价格形成与利润预期

价格形成与利润预期,价格形成与利润预期 价格形成与利润预期 价格形成与利润预期或许是出于职业习惯的力量,或许是出于每一位被征询意见的要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可以控制全局--都具有的从容美德,德·诺尔普瓦先生(M.de Norpois)向后靠在椅背上,任由谈话者处于紧张局促的状态之中。

经济论文2023-01-26

财政政策对投资总量的影响与我国财政政策选择

财政政策对投资总量的影响与我国财政政策选择,财政政策对投资总量的影响与我国财政政策选择 财政政策对投资总量的影响与我国财政政策选择 财政政策对投资总量的影响与我国财政政策选择 1998年下半年面对日益显现的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货币政策连续启动无效状况,中央果断实施了

经济论文2023-01-26

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改章程的讨论

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改章程的讨论,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改章程的讨论 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改章程的讨论 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改章程的讨论一、导言 本文将集中讨论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的改革问题。1997年在香港召开的世界银行和IMF年会上,

经济论文2023-01-26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论文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绿色税收 环境保护 【论文摘要】环境问题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复杂的问题,与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越来越息息相关。如何应对当前的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解决遏止人类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

经济论文2023-01-26

加入WTO与我国的税制改革

加入WTO与我国的税制改革,加入WTO与我国的税制改革 加入WTO与我国的税制改革 加入WTO与我国的税制改革 第一,内外两套税制,不符合国民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平等对待进口产品和国产商品,并且包括与贸易有关的外国和本国的投资、服务、商标、版权和知识产权等。而我国现有税制有违国民

经济论文2023-01-26

有关我国税费改革的思考

有关我国税费改革的思考,有关我国税费改革的思考 有关我国税费改革的思考 有关我国税费改革的思考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税收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从增殖税的开征,到今天由生产型增殖税转变为消费型增殖税,这些改革都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并逐渐与世界接轨的过程。 在税收制

经济论文202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