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1
2023-02-06
2023-01-29
2023-02-01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1-19 11:48:3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2023-02-01
2023-02-06
2023-01-29
2023-02-01
2023-02-02
摘要:主要针对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支农财政政策展开深入研究,主要提出了几点完善可行的建议,比如创新财政扶持农业发展模式;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加强数字农业建设,调整农业供给结构;结合绿色生态视角,构建农业补贴政策等,促进农业迅速转型和升级,将财政支农政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趋势,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支农财政政策;财政举措
0引言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已经成为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已经得到了社会大众统一的认可和支持。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支农财政政策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可以优化整合财政支农项目,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给予农产品供给总量一定的保障,从而推动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1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支农财政政策的成效
以河北地区为例,2018年,河北各级财政部门结合中央和自治区的相关要求,树立了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重点集中在“补短板、调结构”等方面,有效发挥出了财政在“三农”工作中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1支持补短板,满足精准脱贫要求
首先,扶贫投入力度较大,脱贫效果实施显著。在2018年中,河北财政一共筹措了将近320亿元的脱贫攻坚资金,再加上中央贴息长期贷款、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等,全年一共筹措了637.2亿元的脱贫攻坚资金,极大地促进了河北脱贫工作的开展。其次,积极探索试点,促进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河北当地整合资金规模高达190亿元,对一些财政涉农资金的配置权力进行了下放,具体到试点贫困县,而对于贫困县来说,要自主统筹使用这笔资金,以便于满足精准扶贫、脱贫的要求。最后,针对小额信贷,予以相应的扶持,更好地落实金融扶贫政策。2018年,河北一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04.72亿元,同比上一年增加了2.7亿元[1],壮大了金融资本,有助于资金效益的稳步提升。针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加强在贫困地区中的应用,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而给予贫困户脱贫创造有利条件。
1.2支持调结构,完善农业生产布局
第一,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产业效益的提升。当地总共筹措安排将近37亿元资金,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建设,促进了河北优势特色产业健康发展,从而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质量水平的稳步提升。第二,积极构建农业服务体系,发挥出对三大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河北当地一共筹措安排资金3.7亿元,大大强化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第三,加强农业综合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河北当地总共筹措安排资金21亿元,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的建设,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落实力度,从而避免潜在风险的出现。
2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支农财政政策的具体建议
2.1创新财政扶持农业发展模式
首先,要积极设置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将财政融资的杠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规范农业产业过程,将农业企业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农村企业出现融资难问题,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其次,要加强多元化财政融资模式的应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提高参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热情,将政府财政压力降至最低。同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还要将更多的社会力量吸引进来,严格监督和管理农产品质量,推动绿色农业的长远发展。最后,要制定农业保险制度,将农业补贴试点范围拓展开来,对现代职业农民进行相应的培育和引导,将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势充分彰显出来。
2.2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要加强支农项目的申报平台的构建,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构建农业项目申报管理平台,结合财政支农预算编制,对财政支农项目资金进行全过程追踪和监督,充分掌握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整个过程,明确资金流向,防止出现重复申报现象,促进财政支农项目申报的顺利进行。而且要积极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将财政资金聚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针对财政支农资金,要进行相应的反馈,优化资金分配流程,并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过程导向凸显出来[3]。
2.3加强数字农业建设,调整农业供给结构
现阶段,对于信息化来说,可以有效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并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财政要加强对数字农业建设的投入。首先,要加强农产品供求信息平台的构建,促进农产品双向流动,并将供需双方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财政还要大力扶持农产品供求信息平台,做好农产品供求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其次,对于新型信息化技术,要将其应用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比如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构建全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更具智能化、精细化。最后,在农业农村新领域中,财政要加强和引导“互联网+”的应用,比如农业普惠金融、智慧新农村等,将农产品供应环节缩短至最低,并将农产品供应的中间商行为进行规范化,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互动和交流。
2.4结合绿色生态视角,构建农业补贴政策
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资源生态保护是重要的内容之一。现阶段,在财政支农工作中,必须要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位,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原则,构建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目标。同时,还要加强主要生态系统农业补贴补偿政策,比如草原、林地以及湿地等,实现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
2.5加大市场调控力度,构建市场调控机制
1)加强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在维护农民切实利益的同时,要不断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2)现阶段,要加强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构建,为经营主体提供良好的信贷担保服务,避免出现融资难这一问题。同时,还要加强农业保险政策的构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
2.6加强绩效管理,注重农业供给侧改革考核
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必须要加强财政支农政策的构建,并制定可考核的绩效管理机制。具体来说:首先,对于农业部门来说,要明确农业供给侧改革总体目标、路线图等,制定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并将其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目标的重要任务,形成任务约束机制。其次,在预算编制环节中,财政部门要将绩效管理责任主体进行明确化[4],加强与农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共同制定绩效评价量化指标,从而构成更加全面、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重点涵盖政策目标实现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同时,还要将定量和定性评价方式结合在一起,将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任务绩效评价工作落实到位,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相挂钩,从而形成完善的资金约束机制。基于此,通过形成任务约束机制和资金约束机制,可以确保农业供给侧改革良好的实施效果。
3结语
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支农财政政策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可以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农业生产过程的短板弥补上来,并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支农财政政策之间的紧密融合,将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至全新的高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张瑞,李雪婷.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优化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8,28
(3):44-46.
[2]沈斌.论农村供给侧改革的财政法保障[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
(2):13-19.
[3]于善甫.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南省“三农”问题融合发展[J].当代经济,2017,
(33):58-59.
[4]林章悦,舒鑫.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基于金融创新与农业现代化自组织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
(8):135-139.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