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分析

更新时间:2023-01-19 15:27:0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简称“两大政策”)是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基本工具,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通过扩张或紧缩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对经济运行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控,从而保证经济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一、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回顾

一般来说,两大政策配合有双紧、双松、松紧和中性四种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两大政策协调配合大致可总结为六个阶段。一是1979年至1992年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重要时期,两大政策是以“松”为主的协调搭配;二是1993年至1996年,两大政策从“双松”到“双紧”,对于实现经济的“软着陆”起到了较大作用;三是1997年至2004年,我国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四是2005年至2007年,我国实施了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五是2008年至2010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为防止经济严重下滑,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六是2011年至今,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

(一)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

2004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回落到一位数增长,2012年至2014分别回落到7.8%、7.7%、7.4%的年增长率,2015年一季度,增速回落至7%,未来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将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

(二)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

我国产业结构正在逐步优化,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2015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虽然增速放缓,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创造就业和稳定就业的主渠道,需求结构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收入分配趋于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出现了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分配改善的新趋势,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均衡性和包容性明显增强。

(三)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我国经济正逐步转换增长动力,逐渐转入创新驱动型的新常态经济。2015年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4%,比工业平均增速高5个百分点;与互联网有关的新型业态继续高速扩张,网上零售额增长41%,快递业务量增长46.8%;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正加快孕育。

(四)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15年,随着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市场准入门槛降低、行政审批事项再下放或取消,提升了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发展活力,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

三、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调控经验失灵

在新常态下,传统的刺激手段因快速的结构调整而出现效率下降。如何确定宏观调控目标,如何选择政策搭配,成为摆在两大政策面前的重大问题。

(二)政策空间受到挤压

在新常态下,两大政策空间被大大压缩。财政政策方面,在7%左右的经济增长状态下,税源收缩,税收收入增长速度下降至个位数,尽管在预算安排中已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降低了财政收入增长的预期,但实际增长有可能仍然低于预期,而教育、医疗、养老、环境等公共支出的刚性增长,财政支出增长随之呈现出越来越刚性化的特征,财政收支缺口形成的赤字增加。货币政策方面,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领域的全面开放、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以及影子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互联网金融等的出现都对货币政策操作带来了影响。

(三)对政策搭配要求更高

新常态下既要使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又要保持财政赤字规模适当,既要使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又要使货币政策调控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这是两大政策面临的又一挑战。

四、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优化路径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两大政策要适应新常态,不断做出优化与调整:

(一)两大政策协调配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目前以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搭配下,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优胜劣汰”、调整结构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二)两大政策协调配合要进一步强化供给侧管理

货币政策的调节通常带有总量调节特征,而财政政策在配合、策应货币政策时,需把现阶段以赤字规模和举债安排为代表的宽松政策与明确的“区别对待”结构导向政策相结合,从而在稳定经济总量的同时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

(三)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必须服务于推进财税、金融等深化改革

2015年是全面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年。财税改革将在预算管理、转移支付、地方债务置换等诸多方面出台的新政策。金融方面将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改革、大额存单、清算市场开放等改革,都需要两大政策协调配合。

(四)两大政策协调配合必须要提高财政预算管理和国库现金管理水平

提高两大政策协调配合效应,必须要按照新的《预算法》加快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建立国库单一账户制度,逐步使财政性资金收付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统一管理,强化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同时本着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科学有效的国库现金管理,这样既能减少财政资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又能提高财政资金效率。

(五)两大政策协调配合需要进一步强化财政和央行的协调机制

应加强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在实施政策之中的衔接和配合,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整合财政、央行的信息优势,从而强化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力度。

推荐阅读:

  对建立绿色税收法律制度综述

  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政策——增长优先兼顾公平与稳定

  财政与资源性资产管理的关系问题研究

  财政增收和政府节支的观点综述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财政学改革思考

  对于国际个税征管的启发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分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必须注重经济管理的现代化,研究现代经济管理的特性,把握经济管理的发展新趋势。下面是i乐德范文网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篇一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目标思考 经济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摘要 摘要:在我

经济论文2023-01-29

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

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必然要求。文章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一些问题,面临诸多困境.为此必须树立新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加大农村公共文化的投入,创新供给模式,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

经济论文2023-01-29

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

世界贸易中的利益至上主义分析, 世界贸易与国内贸易一样,商人都是用自己的脚而不是用书本走路的。经济学家只是窥测其路径才提出和确定一些可通行的原则。最初的重商主义理论就是商人经验的总结。无论保护主义和自由主义,都是商界捷足先登者择向走出的经验,再由目光敏锐的经济学家加以概括论证而告知天下的,最后由政府作为政策予以支持。

经济论文2023-01-29

交通运输经济学论文

交通运输经济学论文, 交通运输经济是我国流通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下面是i乐德范文网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通运输经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交通运输经济学论文范文一:浅谈优化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摘 要]铁路交通运输的市场化建设成为铁路建设中迫在眉睫的任务,在

经济论文2023-01-29

浅谈我国的资源整合论文

浅谈我国的资源整合论文, 随着WT0规则,我国资源整合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规模与实力迅速增长。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谈我国的资源整合。 使我国经济在规模上迅速扩大,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并与国际接轨的新时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资源企业需要通过管理手段进行资

经济论文2023-01-29

浅谈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

浅谈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深,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实施他们的全球化战略。详细内容请看下文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 理论认为两种力量推动着产业发展和影响着产业内竞争的方向,即全球化力量和本地化力量。这两种力量不在同一维度上,并非此消彼长,而是相互独立。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探

经济论文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