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9
2022-07-15
2022-07-15
2022-07-09
2022-07-15
更新时间:2022-07-03 17:00:0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2022-07-09
2022-07-15
2022-07-15
2022-07-09
2022-07-15
双减提出的背景
一、历次减负政策存在不完善不到位之处
1.治理方针“治标不治本”而非“标本兼治”
原有的治理方针,通常是当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后,才出台文件予以规范,不仅具有被动性、滞后性,而且具有“治标不治本”的浅表性。例如,在2018年年底出台的、被誉为史上最严“减负令”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中,在规范办学行为层面一“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杜绝‘非零起点’教学”、“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怪考题”、“学习时精力集中、提高效率,不做‘刷题机器”;在强化政府管理监督层面提到“引导家长和社会转变观念,努力破除“ 抢跑文化”、“超前教育”、“剧场效应”等功利现象。尽管“刷题机器”、“抢跑文化”、“超前教育”这些说法很生动,但其代表的现象只是表征学生学业负担的“标”,而非“本”。只有触及并探究学生学业负担背后的生成逻辑,从根源解决问题才是治本之道。
2.治理主体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而非“政府主导、多方联动”
有学者深度分析了1955- -2013年间11个解决课业负担的专门政策,对90条减轻课业负担的主要措施进行分类拆解,归结为政府(28条)、学校(54条)、社会(14条)和家长(1条)四个层面。由此可见,以前的减负主要是政府主导下的以学校为主体的治理。虽然“减负三十条”明晰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政府的责任,但文件中仅单向度地提出学校应如何规范办学行为、家长应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监护、培训机构应如何自我规范以及,政府应如何管理监督,并未在各主体间形成有效的互动和互助。
3.治理对象为以“校内单减”为主而非“校内外双减”兼顾
以往学术界在分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时,往往将其笼统称为‘“一果多因”,事实上,在不同时期,我国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诱因和表现各有不同。有学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减负工作关注点的变化,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关注身体健康时期、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时期、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时期、全方位“减负”时期可知,各个时期“减负”治理的对象都是学生或者学校。但近年来,大量资本涌人教育培训行业,扰乱了教育生态,破坏了正常教学秩序,加重了家长经济负担、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及其心理 负担。
4.治理方式为简单禁止而非“开放路径”
回顾我国校外补习、培训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学校教师为额外收人开班”-教师行为异化 “重点正课不讲补课讲”,课堂教学质量下滑一 非学校教师开班授课-资本涌人产生大型培训机构-禁止学校教师私下补课资本为盈利制造 焦虑,家长“担心他人‘抢跑’而‘主动’报班” 等几个阶段。在此过程中,政府制定的政策多以“林止”为主。例如,2015年,教育部印发《严禁中 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 2018年,出台《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5.治理支持为即兴式管控而非制度化减负
有学者认为,一系列减负文件实施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未把减负问题纳入法制管理,由于部门规章的不稳定性和不同时期减负主题的不适切性,导致减负工作开展的延续性不佳。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现有的问题
1.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双减”政策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积极打造趣味课堂,确保学生能够全程参与,轻松自如地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逐步发展个人的兴趣,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成长。但是有的小学数学教师教育经验比较少,将知识讲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结合练习巩固以及知识传授工作的相关要求开展教学工作,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只能够局限于课本和教材,很少有教师会通过课外话题的有效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丰富学科教学内容及形式。比如在与学生共同探索三角形认识及面积计算时,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安排其他的教育教学任务,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来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及分析,最终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产生了许多消极应对的情绪,只能够进行机械性的复习和巩固,个人的学习成绩停滞不前。外加,上一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节奏的把控,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加快教学速度,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进行针对性的调 整。这一点导致学生只能够浅尝辄止,无法真正实现举- -反三。学者提出,这种机械生硬的教学模式违背了“双减”政策 的初衷,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一部分育 人资源被浪费,学生也逐步丧失了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动性和自信心。
2.教学方法单一机械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其中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不容忽略。有的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不够理想,提升速度偏慢,无法满足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这一点导致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和机械,传统教学模式占有较高的比重,很少有教师灵活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及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整个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也存在许多错误的认知。还有的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趣味课堂打造的重要要求,没有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打成一片,过于注重师道尊严以及个人的权威地位。很少有教师能够根据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和低效。这一点违背了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导致课堂教学进度.偏慢,学生也只能够依赖于教师,等着教师给出最终的答案。
3.师生互动比较少
“双减”政策十分关注为学生减负,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在与学生进行互动及交流的过程中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障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这门课程学习的乐趣,进而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及水平的稳步提升。但是有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于关注个人的权威地位,没有以一个平等的态度来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帮助。这一点不仅导致一部分教育资源被浪费,还严重影响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及全面落实,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及水平的稳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工作备受阻碍,难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对多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优化利用,真正实现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
三、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依然认为作业的用途就是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固定的数学思维,提高考试成绩足矣。不过现代小学数学教育应当以能力的培养为主,因此传统的作业设计方式也出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1.作业量过多。作业过多是“双减”政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习惯使用题海练习的方式,因此很容易导致学生作业量过多的情况,加上其他科目作业的加人,很容易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负担。这样的负担不仅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会让学生产生--定的厌学情绪,因此控制作业数量是“双减”政策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2.作业重复性过高。由于题海练习的弊端,因此很容易造成同一个题型进行多次练习的作业设计,学生在反复做这些相似题目的同时,不仅无法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无趣。也许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重复性过高的作业能够提升其学习成绩,但这无异于让学生形成--种固定的思考模式,导致学生在遇到变式题型时会束手无策,找不到思路的情况,这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也很容易对学生的思想造成禁锢的情况。
3.作业内容过于片面。当前大部分数学教师所设计的作业都以教材中的知识为主,练习内容也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为核心,很少出现拓展内容以及课外知识,因此内容相对枯燥,而且很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良好的锻炼。
4.无法与数学能力的应用形成关联。毕竟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在练习中也应当应用于生活。不过大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基本以基础知识的应用为主,部分应用题的背景也相对简单,并不能让学生与生活产生足够的联系,因此会产生数学知识无法应用的错觉。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也应当注意知识和生活的联系,加强知识的应用性,让数学作业变得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成绩为主,因此作业的设计也会以题海练习为主,大量重复性的练习充其量能够让学生形成定式思维,反而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作业实则是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但大部分教师都忽视了作业的有效性,反而认为作业应当为考试而服务,因此设计了大量以考试为基准的作业。这样的题海练习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还很容易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
四、由不良教育现象引发的其他多方面社会问题
1. 学生的校内作业负担过重导致不良社会现象发生
例如,“小学生写作业至深夜”、“中学生写作业至凌晨”、“家长辅导孩子作业崩溃”等等。
是什么导致学生每天的作业超量?通常有以下四方面原因:一是各学科教师通过布置大量作业的方式,力求达到学生将更多时间用在教师所教学科上的目的;二是通过布置大量重复性抄写作业的方式达到让学生巩固、加强知识的目的;三是通过布置机械性抄写任务施以教育惩戒;四是由于教师面向全班学生布置作业,对学习能力有限或自控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完成作业所用时间要多于其他同学,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布置的作业可能不够。
2.过多的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校外培训市场规模超8000亿元人民币。在2020年年初,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教育培训行业的线上业务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快速发展,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逐渐趋于稳定,此前因时空限制而无法参加的课外补习通过线上方式得以实现,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3.“教育焦虑症”成为大部分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家长“教育焦虑症”是指对子女教育的过度焦虑。有研究者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对18 名中小学生家长的教育焦虑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所有受访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教育焦虑,具体表现为高昂补课费带来的经济“力不从心”、接送孩子参加补习班导致的精力“力不从心”、个人育儿经验不足或在“社会舆论导向裹挟”中花钱让孩子补课的能力力不从心”。虽然调研的样本数量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教育培训机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的招生渲染和“海淀妈妈”、鸡娃牛娃”成为教育孩子的“榜样”和“标杆后,家长的教育焦虑只会越来越重。
4.多方面因素的不良影响为学生的压力加码,为发展设限
现代学生的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受到传统的所谓“起跑线”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思维都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尤其是随着当代社会的竞争日渐激烈,以及家长的攀比心也更强,因此大部分家长都盼着孩子早点成功、快点成才、再学多点。除了学校的日常教学外,家长还会给孩子去报一些所谓兴趣班、特长班、课外辅导班,而过多的作业也让孩子背负着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学校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依然在以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优劣,从而让学生产生功利心,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学模式的反思和完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压力以及社交压力。在多重压力的挤压下,虽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仍然会出现只会读死书、不会应用知识的情况,进而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
调研背景:
一、随着社会的长速发展以及竞争的日渐激烈,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背负了极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不仅来自于学习和教师,而且还来白于家长,像是课外培训班、课外兴趣班等等,都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负担,这对于学生的心理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随着我国当前“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加之素质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理念的不断完善,对于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也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重点改革方向之一。为了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双减〞政策,对小学阶段作业布置的内容、形式以及数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给小学作业设计的优化指明了方向,让小学阶段的作业设计变得更加有效。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好认知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数学教育,学生的兴趣更能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不管是在教学还是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都需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为核心,充分体现出知识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和生活的关联,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生活化,才能确保作业设计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让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
二、“双减”政策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多有效揭示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本质。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主动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学生的作业完成时间控制最为关键,教师需要灵活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策略,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灵活利用喜闻乐见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让整个课堂变得趣味十足,这一点对“双滅”政策的落实以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都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这门学科的基础性、实践性、逻辑性和应用性比较明显,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对数学这门课程存在消极应对情绪,往往无从下手。教师则需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一方面需要深人解读“双减”政策的核心要求,了解这一政策背景之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变动。另一方面,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三、“双减”政策是我国根据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中所存在的各种不足提出的教育政策,主要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为核心,让学生能够在校内完成主要学习任务,在校外根据白己的兴趣爱好自主探索、大胆创新。其中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最为关键,,我国提出了许多的政策,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宏观统筹及综合治理,真正为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打下扎实基础。在“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变革工作被反复提起,这一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数学教师需要注重环环相扣,关注对小学数学教学重难点的分析及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自由发散,保障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留下深刻印象,实现个人数学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数学教师需要做好课件准备工作,关注对不同影响要素的有效分析,坚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对时代发展趋势的有效研究。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多种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能够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及改进。
四、在“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整合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着眼于前一阶段数学教学所存在的各种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主动为学生减轻负担,确保学生轻松上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成长及发展。长期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一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应试成绩提升,没有根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真实情況,主动创新教学策路改革教学模式,这一点不仅违背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初衷,还使得学生面临着较重的课业负担及学习压力,难以高效独立地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无法发展个人兴趣爱好。针对这一现实矛盾,我国全面推进“双减”政策,为学生减负,加强对学生作业完成时间的控制,积极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以此来更好地为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以及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