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营商环境调研总结汇报9篇

更新时间:2023-03-04 17:12:5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一网通办”,是指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规范网上办事标准、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搭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总门户、整合政府服务数据资源、完善配套制度等措施,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线上只登录一次即可全网通办。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办营商环境调研总结汇报9篇范文,欢迎参考借鉴~

    办营商环境调研总结汇报篇1

  去年以来,区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面向群众和企业的所有线上线下服务事项,逐步做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逐步实现协同服务、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网上办理事项全覆盖和网上政务服务统一入口和出口。通过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形成融合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为一体的政务服务体系,有力提升政府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本区“一网通办”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整合资源,打通数据关。推动政务数据在线上的互联互通,建成全区统一受理平台,实现网上政务服务统一入口和出口。率先完成全区x家单位网站规范整合,实现“统一平台、统一运维、数据共享、安全共建”的集群化建设和管理模式,推进政务信息数据的互联共享。实现审批服务“三个x%”。全区x项审批事项x%接入“一网通办”平台,x项涉企审批事项全面实施网上预审和快递服务,x项个人服务事项x%“全市通办”。

  (二)优化延伸,打响服务关。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体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优化调整和拓展延伸。通过跨前一步,提前服务,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部门内部实施“一审一核”,简化优化部门内部审批流程,进一步压缩内部审核时间,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做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创新探索了免费代办服务,成立了首批代办队伍,建立了区镇两级代办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企业项目代办服务。创新制定窗口效能建设正负面清单,规范窗口服务要求。开展多层次培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升窗口服务效能。通过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了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获得感”。

  (三)梳理机制,打造流程关。依托“一网通办”平台,聚焦重点领域,在市场准入领域和产业项目审批领域多措并举,不断优化流程,为企业提供便利。线下不断推进“一窗受理”,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进驻,建立“不进驻中心负面清单”,避免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的情况。整合受理窗口,分类设置综合窗口,建立了“一窗受理”新机制,着力构建“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办理模式。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功能升级,探索实施“主题式服务”,由办理一个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提升为办理“一件事”“最多跑一次”,首批已上线的有开药店、开餐饮等x个主题套餐,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推进“一网通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一网通办”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一是机构改革以来,由于线上线下各办理环节变化过快、过频,老的办法尚未完全学会,新的又来了。因此,随着工作职能的逐步交接运行,有的还不能迅速适应相关的业务办理。二是办理流程仍需进一步优化。有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在移到线上时没有相应的优化,相当于是线下流程的复制版,办理效率与线下流程相比没有明显的提高。三是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存在“信息孤岛”、信息共享不足等现象,在跨部门的衔接上有待完善,有些部门之间的系统在线上还不能做到无缝衔接,需要通过线下对接才能完成流转。四是受上位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制约,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等实现审批提速提效的空间有限。

  (二)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有待精准。一是受相关要素制约,部分办事项目卡在某个环节而无法顺利办理。如在“x区块”内新建改建投资项目,一般都要按“特事特办”才能办成,有的主体项目办成了,配套项目难于着落。二是政策多落地难。近几年,市区两级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每年都有新的政策出台,新点多、干货多,但真正能落地的占比并不高,有的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有的缺少透明的操作流程,有的是横向部门间步调不一致,从而出现执行政策打折扣现象。三是对承诺制办事企业不守信增加事后监管难度的问题有待破解。政府办事项目放得越多,配套服务就越广,监管难度就越大,当前明文规定实施承诺制和备案制的办事事项,一旦遇到涉事企业不守信,相关部门的事后监管难度会成倍加大,这一矛盾有待破解。

  (三)代办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x年,我区创新探索了免费代办服务,成立了首批代办队伍,建立了区镇两级代办服务体系,为代办业务提供了队伍保障。但是由于代办业务的专业性较强,且涉及政策的领域繁多,尤其是建设类项目审批事项,区镇两级x名代办员中绝大多数是由过去的招商员转调而来,这些人员无法快速熟悉掌握不断翻新的工作流程,加上代办员大部分为兼职,精力不够,还有部分代办员电子化应用水平不高,无法辅导相关企业操作应用,“店小二”的作用发挥有限。

  三、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一网通办”工作的统筹协调。“一网通办”不只是某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全区各部门共同参与。区政府办公室作为牵头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一要加大政策文件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市民的知晓率,帮助企业和群众熟悉政策,了解流程,使企业和群众实实在在享受政策红利。二要着力加强工作部门队伍建设,本次机构改革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部分职能作了新的调整,建议区政府既要配齐配强对应的部门力量,又要无缝衔接工作职责,强化对窗口服务人员,特别是代办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三要强化绩效考核,将“一网通办”改革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以企业群众的感受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进一步落实好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要根据工作一线反映的问题和需求,注重实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实际,了解倾听群众和企业的真实感受,着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便办事上下更大功夫。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店小二”意识,突出服务优势,充分对接企业的办事需求,聚焦企业反映最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寻求各项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并予以回应和解决,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做到政府服务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最大限度利企便民,形成服务优势。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着力加强研究,细化政策,结合群众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优化举措,确保政策有效落地,把握好项目前置审核的度,加快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主动对接企业税务发票升级,为企业危废品和工业废料处置提供便利,优化“一网通办”中的法人认证必须活体、相关证件无法与公安数据对接和每天申报时间较短等问题,推出个性化的专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企业诉求协调处置机制,提高诉求处置效率,努力在深化业务流程再造上迈出新步伐、在提升办事便捷性上取得新成效、在推进数据汇聚共享应用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利度、体验度和满意度。

  (三)进一步完善“一网通办”工作机制。要加快推进部门内部职能整合归并,完全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为“一网通办”提供线下支撑。要结合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即将启用的契机,继续推进政务服务集中办理,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不断提升政府窗口的集成度和服务质量。要区分线上线下不同的特点,进一步优化流程再造,压缩审批承诺时限,精简审批证明材料,切实推进新增的x个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事项及新增的x项个人事项全市通办在本区域落地,实现线上“一网通办”。要切实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不断充实完善全区政务数据信息库。能共享的要全部共享,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努力实现更多政务数据资源的全域共享。要加快电子证照的实际应用,逐步取代纸质证照的使用,为企业群众提供便利。

办营商环境调研总结汇报篇2

  ■超大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必须提升智能化应用能力,通过做强“头部”与“神经末梢”,实现实时感知、智能管理,推动精细化管理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

  ■要加强顶层设计,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着眼城市未来发展,进一步明确框架目标,在标准制定、数据立法、共享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谋划

  ■要加大统筹整合力度。各相关部门要及时理清楚、整合好相关业务数据,倒排时间节点,积极做好对接。要根据区里和审批一线反映的问题和需求,主动跨前、优化流程、提供支撑

  ■要更加注重实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直插一线、深入实际,了解倾听群众和企业的真实感受,着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便办事上下更大功夫

  ■要突出特色亮点,强优补弱、持续攻坚,结合群众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台针对性的优化举措,推出个性化的专项服务,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吸引力

  ■要坚守安全底线,切实保障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真正把便民惠企的实事办好

  市委书记李强7月5日上午在调研全市“一网通办”推进工作时强调,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要求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必须瞄准方向、保持定力、久久为功,进一步打响“一网通办”品牌,做实“一网通办”内容,真正方便企业、方便群众,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

  上午,李强来到杨浦区行政服务中心,“一网通办”杨浦频道已实现全区审批事项上网率100%,中心还推出主题套餐式查询、科创绿色通道等服务,帮助企业“只跑一次”办成事。李强在综合窗口前同园区、企业人员亲切交流,了解他们对“一网通办”的体验感受。他叮嘱区里负责同志,不少初创企业时间精力有限,要多为创业者考虑,推动流程优化再造,真正惠及群众和企业。目前很大比例的审批事项都在区里,区里最容易发现“一网通办”的难点、痛点、堵点,也更容易搞清楚流程该在哪些方面优化、怎么优化。要更好发挥各区作用,在流程再造、标准制定等方面积极探索,以点带面、总结推广。

  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聚焦“一网通办”要求,大力推动社区事务办理提质增效,探索“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新模式。李强在服务大厅察看新制定的标准化办事指南,了解线上线下服务融合情况,走到前来办事的群众中间,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办一件事要来这里几次”“觉得哪里还不方便”。街道居民告诉市领导,现在很多事不出社区就能办成,办的手续、跑的次数也大大减少。随后,市领导走进“社区大脑”联合指挥中心,中心对涉及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的近30个应用场景进行实时管理、及时响应、有效处置。李强说,超大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必须提升智能化应用能力,通过做强“头部”与“神经末梢”,实现实时感知、智能管理,推动精细化管理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

  作为上海打造智慧型服务政府的关键之举,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筹建工作正在抓紧有序推进。李强来到位于市北高新园区的市大数据中心临时办公区,同正在集中办公的工作人员握手问好,勉励大家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齐心协力把大数据中心建设好。

  调研期间,李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全市“一网通办”推进情况及市大数据中心筹建工作汇报,并就基础平台建设、数据资源整合、标准规范制定、流程优化再造以及开展数据立法等和与会同志深入研究分析。

  李强说,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部署实施“一网通办”以来,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有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群众感受、企业评判。要进一步打响、做实“一网通办”,切实提升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要加强顶层设计,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着眼城市未来发展,进一步明确框架目标,在标准制定、数据立法、共享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谋划。要加大统筹整合力度。“一网通办”不只是某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全市各部门共同参与。市政府办公厅作为牵头部门要大胆协调,加强统筹。各相关部门要及时理清楚、整合好相关业务数据,倒排时间节点,积极做好对接。要根据区里和审批一线反映的问题和需求,主动跨前、优化流程、提供支撑。要更加注重实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直插一线、深入实际,了解倾听群众和企业的真实感受,着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便办事上下更大功夫。要突出特色亮点,强优补弱、持续攻坚,结合群众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台针对性的优化举措,推出个性化的专项服务,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和吸引力。要坚守安全底线,切实保障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真正把便民惠企的实事办好。

办营商环境调研总结汇报篇3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营商环境各项工作部署,坚持立足职能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强化工作保障。一是组织制度到位。及时调整成立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起草制定市局《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优化全市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主体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2023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任务和责任分解》和企业开办、企业注销、市场监管以及知识产权提升方案升级版等制度文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学习传达到位。先后组织召开市局党组会议、全市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以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专题会和营商环境评价工作部署会等会议,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要求,总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安排部署优化营商环境、电视问政等重点工作任务。三是宣传引导到位。在市局网站开辟专栏,及时公布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发布市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动态,切实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宣传。推出市局“十不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四是工作落实到位。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年度工作要点等要求,围绕上级关于营商环境工作的部署要求、通报精神和反馈的问题等,强化工作部署,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和整改工作。

  (二)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企业开办、注销提升行动,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进企业开办“六个一”体系建设。完善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完成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系统,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市场主体加速增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万户,总量达**万户。设立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退出效率。今年以来,全市注销企业**万户。优化审批服务,出台《优化生产经营主体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对相关企业的申办、变更等行政许可事项,在适用范围内实行告知承诺,取消发证前现场检查或者实行先批后查。根据政务服务网阜阳分厅公示的行政许可(备案)事项“承诺时限”,持续压减办理时限、环节,对不需现场检查的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办理环节减少为2个环节。

  (三)全面提升监管效能。深入开展市场监管提升行动,出台《2023年度“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2023年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计划》等文件,确保日常监管“双随机”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市**家单位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累计抽查市场主体**家。实施跨部门协同监管,制定《部门联合抽查实施办法》等,督促市直各部门按照抽查清单事项相连相近、监管互补和业务实际需求等,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有效对接,合理确定随机联查部门以及随机联查的事项、发起方式、抽查比例等。

  (四)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落实《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大力培育高价值专利和知名品牌,2023年,全市新申请发明专利**件,获发明专利授权件.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发明专利共有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全市商标注册申请量1**件,新核准注册商标**件,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件。推动专利商标混合质押,办理专利、商标质押**笔(件),融资金额**亿元。

  (五)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工作,开展政策宣讲**场次,调研企业**家。全面推进“个转企”工作,累计完成“个转企”**户。做好市级领导调研走访“四送一服双联”企业复工复产和包联项目推进情况的联络、协调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四送一服双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组织质量管理和检验检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到包联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帮扶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操作性、稳定性仍需进一步完善。二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力度应进一步加大。三是我市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知识产权工作发展不平衡。

  三、下一步工作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市场监管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持续开展企业开办和企业注销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规定,统筹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减环节、压材料、降成本、提效率,完善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系统平台。围绕破解企业注销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简化普通注销登记程序,切实破解企业注销难题。二是持续开展监管提升行动。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确保到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部门全覆盖、抽查事项全覆盖、部门联合抽查常态化。严格监督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抓好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共享。三是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提升行动。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率,夯实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基础。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保持商标注册持续稳步增长。积极推进商标、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提升。四是持续强化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持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评价工作的政策措施。认真梳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原因和症结,完善工作措施,及时补缺补差,确保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有序开展、确定实效。

办营商环境调研总结汇报篇4

  研究背景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一网通办”发展,多次作出重要部署。2023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3年底前,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更加完善,全面实现“一网通办”。2023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要求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随着“一网通办”改革持续深化,国家需要通过实证研究论证“一网通办指数”与营商环境发展的因果关系,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健全和有效的营商环境评估模型,以此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工作有的放矢,全力提升综合排名。

  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定义

  1、营商环境:影响企业设立、运营等整个周期各环节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是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综合系统工程。

  2、一网通办:是指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规范网上办事标准、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搭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总门户、整合政府服务数据资源、完善配套制度等措施,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线上只登录一次即可全网通办。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23年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中采集的27个城市[1]的营商环境相关指数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该数据主要通过平台搜索、电话调查等方式获取,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权威性与可靠性。

  (三)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设计构建了两度两力模型——营商环境便捷度、营商环境满意度、营商环境吸引力、营商环境支撑力(详见附件)。

  根据“营商环境”与“一网通办”的定义,将指标重新进行分类,将影响营商环境因素概括为一网通办指数、一窗通办指数、法治监管指数、生态宜居指数、要素流动指数、亲商安商指数等六个方面。

  (四)分析模型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一网通办”对营商环境排名的影响。与营商环境名次(Y)相关的因素自变量X,主要有一网通办(X1)、一窗通办(X2)、法治监管(X3)、生态宜居(X4)、要素流动(X5)、亲商安商(X6)等,分别通过以上六大维度的得分来体现。所有数据来源于《2023年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共27个样本城市,并对所有数据进行[0,1]的标准化处理。

  营商环境排名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营商环境排名(Y)=ɑ1一网通办+ɑ2一窗通办+ɑ3法治监管+ɑ4生态宜居+ɑ5要素流动+ɑ6亲商安商+ɑ0

  注:其中ɑ0为常数,ɑ1、ɑ2、ɑ3、ɑ4、ɑ5、ɑ6为系数。

  (五)研究假设

  1.“一网通办”是影响营商环境评估排名的关键因素。

  2.“一网通办”成绩越好,营商环境总体排名越高。

  3研究结论

  据模型估计显示,营商环境排名(Y)=-0.43一网通办-0.17一窗通办-0.25法治监管-0.31生态宜居-0.66要素流动-0.10亲商安商+1.45。

  通过以上的回归分析可知:

  1、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一网通办”每推进1,营商环境名次提升0.43。

  2、“一网通办”是影响营商环境排名的关键因素,此外,要素流动、生态宜居、法治监管也对营商环境排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网通办”是一流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做好“一网通办”助力营商环境更上一层楼。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2023:保持改革步伐》显示,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总体排名比上一年度提升15位,名列第31名。

  与之遥相呼应,《2023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数字政府助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显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排名从2023年的第65位提升至第45位,取得历史新高。其中,我国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达到0.9059(满分值为1),指数排名大幅提升至全球第9位,电子政务在线服务达到全球“非常高”的水平,开启全球领先新时代。

  瞩目成绩正是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大力推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有力见证。

办营商环境调研总结汇报篇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特别是XXX讲话精神,促进“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成果转化,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xx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xx相关部门深入xx各企业园区等地,听取了企业主管人员的相关意见和建议,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召开企业座谈会方式,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对各方面调研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形成此报告。
一、我镇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现状
近年来,按照省市县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精神和总体安排部署,我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建设,实施专项整治,强化督查考核,积极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营商环境明显好转。
二、我镇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短缺。我镇调研组在调研时,多个企业反映现阶段存在“招工难”的问题。本地企业招工难,特别是招专业技术人才更难,本地人宁愿到上海、深圳、浙江等地区打工也不愿留在本地,外地人愿意进来的更少,且流动性强,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工缺乏已成为制约我镇民营企业发展的普遍问题。
(二)资金困难。我镇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管理制度不健全,再加上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出现了资金断链、资金运转困难的问题;再加上部分民营企业由于没有有效抵押物,也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导致部分企业一时难以为继。
三、进一步优化我县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与行动
(一)强化政策支撑,破解企业发展难题。镇委、镇政府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文件及工作机制。
1、通过政策支持强化企业实体经济能力。相关部门为企业转发各项优惠政策,同时向上争取贷款资金申报。现阶段,我镇已为以意丰、中诚为首的8家企业申报了物资保供,其中意丰肉联加工(加工)集团有限公司和盘锦市中诚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审核并已获批。
2、向企业推荐各银行机构创新型金融产品情况表。同时,组织企业参加了县里举办的政企座谈会、银企对接会,落实好并联审批、代办服务、包抓帮扶、银企对接、政企沟通等优化营商环境。
3、做好优惠扶持政策的兑现。安排专项资金落实骨于企业培育、纳税大户奖励、企业人才引进,知名品牌创建等激励措施,多途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4、鼓励企业参与“抖音推广交流会”、“创客中国”、“中小企业线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等活动。
(二)提升行政效能,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1、通过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优化窗口服务,尽可能实现“让群众少跑路”的目标。
2、加强全程代办服务工作,按照企业代办、项目代办、民生代办、镇村代办等进行分类,由各代办责任单位牵头推进,形成了全程代办工作体系。
3、转发并鼓励企业利用“网上国网”线上渠道获得用电申报,从而提高硬伤效率。
4、转发“2023年工业互联网大会”邀请文件;
5、组织企业参加统计法培训。
(三)提高企业安全生产、防范工作。
1、协调疫情期间企业运输受阻问题、产品滞销问题;
2、指导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农民工返岗工作;
3、及时向企业通报国内疫情高、中风险区域及调整情况;
4、指导企业做好防暴风、防台风、防汛抗旱工作。
(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工作
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
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沙岭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办营商环境调研总结汇报篇6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计划,近日,对我区部分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就我区的行政审批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做如下报告:
一、 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定“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工作方案。制定下发《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提出“3个支撑、16项专项行动”,细化了25项改革任务,我局也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流程再造推进“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的十条意见》(鲁政办字〔2023〕149号)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对标先进、流程再造”的部署进行了充分落实。
(一)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工作。一方面,强化行政权力事项承接及下放。2023年以来,共分10批次动态调整我区行政权力事项,共调整、取消、承接落实618项区级行政权力事项,委托下放区级行政权力事项40项。另一方面,扎实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2023年12月,我区在全市率先一次性完成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按照“硬抽人、抽硬人”原则,划转业务骨干47人,划转 24个单位的176项行政权力事项。对所有审批事项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压缩,审批办理时限平均提速66%,业务最高提速达95%,审批流程压缩一半以上。
(二)持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制定了《关于推行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监管的实施意见》,对同时涉及多层次、多部门的检查事项,实现一次性联合检查,全面推行跨部门“随机抽查”。27个区直部门全部制定出台了监管制度和办法,建立完善了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体系。在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领域分别建立随机抽查标准,提升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全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一是制定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和服务标准。2023年底向社会公布我区40个部门单位“一次办好”事项清单1289项,其中,行政权力“一次办好”事项1019项、公共服务“一次办好”事项270项,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全覆盖。二是强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支撑。大力推进“一网通办”,全区一网通办率达86.36% 。着力推行“不打烊”自助服务和智能服务,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三是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开展优化企业开办行动,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全面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全面优化开办流程,实现了1个小时完成从企业注册登记到公章刻制、税务和社保登记全流程。推进不动产转移登记“一次办好”,整合不动产和税务窗口联合办公,真正实现了“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半小时完成不动产转移登记。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定了《河东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现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审批时间最长控制在73个工作日以内,精简类工程建设项目控制在24个工作日以内。推进工业标准厂房建设,推动全区节约集约用地再上新台阶。截至2023年底,全区已建成标准化厂房38.8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33万平方米的任务。全面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清理无谓证明,调整取消了27项证明和盖章类材料。组建沂蒙红色志愿服务队伍,构建三级代办服务体系,为企业群众提供“保姆式”代办服务。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全面取消材料复印件,实行证照免费邮、材料免费印。
(四)大力开展流程再造。重点实施“4×4”系统工程,突出“一门全办、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四大环节,聚焦“营商环境、民生服务、监管效率、制度创新”四大领域,健全“你提我改、帮办代办、无权否决、动态优化”四项机制,着力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四减”行动,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捷度。推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办理”审批改革。在全市率先推行“告知承诺制”,对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出版物经营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等9项审批事项通过施行告知承诺制代替现场审核。制定印发《河东区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办目录》,集中推出首批83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容缺受理”,各类容缺材料117条。
二、我区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压力传导不够。召开了“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工作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工作安排和任务分解,但压力传导不够,没有一抓到底,盯紧盯死。2023年省里组织营商环境评价,我区综合成绩列全省第48名,未进入第一梯队。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个别部门单位抓改革工作的恒心和韧劲不足,对“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工作的艰巨性认识不足,有懈怠情绪,未及时跟上改革步伐,窗口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仍时有发生。部门间工作不平衡,个别部门单位对“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回应群众关切、接受社会监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进工作考虑企业群众需求不够,思想不够解放、改革不够积极。受场所、专网等因素影响,人社、医保等部门一直未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三集中三到位”没有完全落实。
(二)行政审批服务创新不足。一是思想不够解放,与发达地区相比,个别部门及人员在行政审批制度创新及流程再造方面思想不解放,改革创新意识不足,根据上级出台文件抓贯彻落实较多,创造性、突破性开展工作较少。二是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局囿于条条框框,不敢打破常规先行先试。比如,天津港保税区对环评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环节取消现场勘察,值得我们借鉴。三是流程还不够优化,个别审批事项存在互为前置现象,影响了行政审批效率。比如校外培训机构审批涉及到市场监管、教育、住建消防等上级部门规章、规定互为前置,导致办事群众办事多头跑。四是对行政审批中介机构的监管不到位。中介机构业务主管部门缺少约束中介机构服务时限的有效抓手,虽然通过一系列改革,政府部门提供审批的时限不断压缩,但是审批全流程的时间压缩不明显,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不强。
(三)便民服务标准不高。一是“店小二”意识树立的不牢,没有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不能真正从办事群众角度考虑问题。比如,群众反映到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停车难问题,还没有系统解决。二是服务标准还不高,满足于办成事,缺乏精细化、个性化服务。三是个别基层单位受限于机构改革思维,对于行政审批服务局下放、委托的事项不敢接、不愿接。区里委托下放的40项审批服务事项,各镇街承接的还不到位。四是基层信息化建设相对薄弱,在窗口、柜台设置、信息化设备以及便民服务设施的配备上与发达地区相比还需大力提升。基层便民服务及代办服务工作人员,大多为镇(街)及村居(社区)人员兼任,与发达地区通过面向社会招聘辅助人员从事基层便民服务工作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四)审批与监管衔接不畅。审批与监管难以有效衔接,审批与监管责任划分边界不清。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后,将原来一个部门的审批监管职责一分为二,审批和监管原本在一个部门进行的内循环转变为两个部门间的外循环,申请人在审批环节的行为由谁负责监管存在盲区。比如,法律规定吊销行政许可证的行政处罚由发证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为发证机关却没有行政处罚权,行业主管部门有行政处罚权却不是发证机关,因而对这类行为的处罚职责难以确认。
(五)信息化智能化支撑不足。一是自助服务建设起步晚,刚在区级全面推开,没有延伸到镇街。二是宣传发力不到位,全程网办率虽然达到86.36%,但办事群众很少通过网上办理,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使用率不高。三是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滞后,人口、法人单位、电子证照等重点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还没有落到实处,制约办事效率。
(六)信息系统孤岛现象依然存在。一是纵向信息不顺畅。由于省市地方数据平台之间未全面实现数据共享,导致相关部门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时,需要重复录入相关信息,费事费力,影响群众的办事效率。二是横向信息不顺畅。目前有些部门建有各自的信息系统,而这些系统之间往往互不相容,导致“信息孤岛”的存在,造成资源浪费。比如,原市场监管局的企业注册系统、食药监部门的食品类许可证系统尚不能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批效率的提升。三是政务服务平台不够优化,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用性、稳定性、人性化不足。
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行政审批工作已经向纵深推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当今社会一个永恒课题,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树立营商环境的创新意识,才能适应新形势,实现营商环境的提升。
(一)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各项工作。在抓好面上改革推进尤其是省推进“一次办好”十大专项行动工作落实的基础上,针对各责任单位在落实“一次办好”、优化环节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前置审批、信息共享、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实行责任认领,将问题和整改通知书面交由各责任单位,进行限期整改,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同时,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研究制定衔接落实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加强业务指导及培训,尽快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一站快办,进一步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二)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力抓好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按照“审管分离、权责一致”的原则,厘清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权责边界,加强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建立信息共享、审管互动、双向反馈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协调、解决审批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三)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抓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新建政务服务中心基础上,完善24小时自助服务区,深入开展“不打烊”服务。向镇街、村居延伸自助服务终端,探索开展掌上智能审批,让群众享受到“指尖办事”的速度。密切配合市级推进政务服务平台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无差别“一窗受理”系统等专项系统开发工作,抓好事项上网运行工作。
(四)严格督查考核。将深化 “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列入重点督查内容,实行“定时、定标、定量”的跟踪督办机制,综合运用督察督办、明察暗访等方式,全程跟踪评估改革任务落实情况。拓宽监督投诉渠道,对交办、协办事项落实不力,甚至出现推诿扯皮,久推不办的责任单位,由区委督查考核服务中心进行重点督查,对限期整改不到位、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的行为,导致改革进度滞后甚至停滞的,由区纪委监委实行问责,确保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

办营商环境调研总结汇报篇7

  一、“一网通办”的实践发展

  (一)“一网通办”的背景和实施条件。政府改革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要办好两件事:更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更大力度方便群众办事。“一网通办”被列为“放管服”改革的“六个一”中一项,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有力支撑。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成为政府施政的新平台。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胆突破、先行先试,全面着手布局大数据产业,这为实现政府数字治理提供了条件。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贵阳大数据展示中心时指出“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给我省发展大数据指明了方向。此后,我省加快启动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紧接着,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在“十三五”时期重点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2023年1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2023年4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又将大数据战略列入三大战略行动之一。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下,我省大数据战略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大数据已迅速成为贵州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和对外开放的一张响亮名片。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将“互联网+政务服务”纳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内容,通过建设“一云一网一平台”,使“一网通办”成为我省大数据战略的重要实践领域。

  (二)“一网通办”理念的发端。2023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2023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把“放管服”改革的重点工作形象聚焦为“六个一”,其中提到要实现“政务服务一网办通”。2023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数据共享,推行“一网通办”。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就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作出部署。7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政务服务要做到线上线下融合互通,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全面实现全国“一网通办”,指明了推进“一网通办”工作的明确目标和任务。

  (三)我省“一网通办”的实践与发展。一是对“一网通办”规律的把握日渐深入,“一网通办”政策渐趋完善。作为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省和全国第一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我省深入探索“一网通办”和智慧政府建设规律。2023年以来,我省先后出台《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贵州省推进“一网一云一平台”建设方案》《贵州省“一网通办”暂行办法》等文件,明确我省“一网通办”的顶层架构、具体做法和目标任务。2023年6月,谌贻琴省长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上作发言,对我省近年来“一网通办”和打造数字政府的实践进行总结,并指出:我省坚持一盘棋谋划,一体化建设,一平台联通,一张网办理,PC端、移动端两端发力,推动了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谌贻琴省长的讲话客观全面地总结了我省实施大数据战略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最新成就。2023年7月,谌贻琴省长在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并指出:要在“便利”上下大功夫,要以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目标,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对全省行政审批、社会服务事项进行逐项清理,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法律法规没有禁止性规定的事项,一律实施网上办;凡是能够网上办的,不得要求到现场办;凡是其他省(市、区)能网上办的,我省也要做到网上办。二是“一网通办”支撑体系逐渐完善。2023年3月,我省省级网上办事大厅上线运行。2023年6月,升级形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并全面运行,此后我省参与了两轮“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示范工作。2023年9月,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升级更名为贵州政务服务网,实现政务服务平台在线服务能力全面提升。2023年11月,整合云上贵州APP和多彩宝APP,建设贵州政务服务网移动服务端——云上贵州多彩宝,开通了“贵人服务”微信小程序等。目前,贵州政务服务网已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多个部门,共73.4万个政务服务事项,11万审批人员在“一张网”运行和办理,累计办件量达8393万。

  二、当前我省“一网通办”推进情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网通办”有关工作部署,我省各级各部门把抓好李克强总理讲话精神和谌贻琴省长讲话精神作为工作重点,在推进我省“一网通办”上出实招、求实效。

  (一)工作统筹部署。一是在省级层面,成立了贵州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以下简称“省协调小组”),省协调小组办公室下设大数据发展保障组,其职责是:负责为“放管服”改革工作提供信息技术保障,按照“一云一网一平台”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要求,整合各部门自建审批业务系统。省协调小组成立后,积极统筹、谋划“一网通办”推进措施,出台《贵州省“一网通办”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由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抓“一网通办”工作分工。此后,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和撤销部分议事协调机构的通知》要求,将贵州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协调小组并入省协调小组,明确其原有职能由省协调小组办公室下设的大数据发展保障组承担,具体工作由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负责,我省省级“一网通办”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全面建立。二是在市(州)层面,我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对标省级做法,皆明确了“一网通办”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各地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工作推进会等方式推动“一网通办”。比如,贵阳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一网通办”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一网通办”工作推进会等形式,对“一网通办”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遵义市在放管服协调小组下设立大数据保障组,明确由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市大数据发展局牵头负责全市“一网通办”相关工作。黔南州州委书记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一网通办”有关事项,州政府分管副州长多次听取“一网通办”工作情况汇报。

  (二)“一网通办”支持保障取得成效。一是建设云上贵州“一朵云”,实现全省政府数据大集中,破解数据共享难题。各厅局信息不能共享一直是制约“一网通办”的难题。从2023年开始,我省开展政府数据“聚通用”攻坚会战,实行省市县三级“云长制”,建设“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将其作为全省政务数据大仓库,把省市县各级政府信息系统和数据汇聚到一个平台。目前,“云上贵州”已经承载了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在运行的应用系统,实现了应用和数据“大集中”。根据不同权限,通过“云上贵州”总云,让为民服务的各个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共享,并可对省市县所有应用系统和相关数据实现统一调度和管理。二是打造智能工作“一平台”,实现政府所有数据大调度,全面支撑政府职能转变。支撑“一网通办”的核心,是背后统一的政府数据平台,我省通过建设政务相关平台,实现政府数据调度和共享。建设数据治理平台,开展数据资源目录梳理,提高政务数据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目前,已经梳理完成省市县三级逾1.2万个政府数据目录,全省政务数据资源目录100%上架,信息项超过20万项。建成了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空间地理四大基础库和精准扶贫、社会信用等一批主题库。有关部门在为企业群众服务时,可直接在相关主题库中调用数据,不再让企业群众反复提供证明材料等资料。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以全省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枢纽,在全国率先形成上联国家、横联厅局、下联市州的共享交换体系。省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已汇聚1687个数据集,其中1135个可通过API接口直接调用。率先建设全国首个政务数据调度平台,实现全省政务数据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高效调度管理。2023年以来,共受理58余家单位2972次数据共享交换申请,完成数据共享交换2996多万次。建设统一的审批平台,推进各地各部门业务流程优化。贵州省政务服务网建设之初,整合了153个审批单位的353个审批系统。目前,正在整合剩余的业务审批系统,统一接入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三是组织力量攻坚,打通各部门自建系统。为建设“一网通办”支持环境,打通各厅局自建系统,实现数据在共享交换平台上的共享,省政府办公厅、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部署了两次摸底,以打通全省各级各部门自建审批系统,消除信息烟囱、数据孤岛。2023年9月,我省建立数据共享工作专班,专项解决“信息烟囱”,疏通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办理“两张皮”,推动贵州政务服务网和云上贵州多彩宝与各部门自建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用户认证、查询等融合,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网通办”大窗口。截至2023年5月,首批自建系统数据共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第一批自建系统接入任务为32个业务审批系统,已100%完成接入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打通省级20家单位、9个市(州)及贵安新区的32张业务专网、348个政务服务事项。

  (三)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当前,我省初步梳理了27家省直单位1143个高频事项,并在各厅局中进行调研摸底,已明确下一步354个事项的接入任务。此外,全面梳理了40个进入办事大厅的单位,共833项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在各市(州),贵阳市按照100个高频事项目标,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力争实现高频事项“掌上办”和“一次办”;遵义市强化行政审批审查要点编制,对每一类申请材料的审核要点、政策把握等进行明确,使审查工作更加细化。

  (四)构建一网两端办事体系,推动“一网通办”工作迈向新台阶。2023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一网通办”暂行办法》,明确建“一网两端”统一门户,贵州政务服务网PC端、云上贵州多彩宝移动端两端发力,推动全省政务服务一网汇聚、一网受理、一网反馈的工作思路,目前“两端”的服务能力正稳步提升。一是“贵州政务服务网”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所有政务服务中心(站、点)提供的73.4万项服务事项,都可以查询办理,注册用户达2760万。政务服务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把审批服务事项整合打包,推出176种“集成服务套餐”,最大限度减少申报材料、缩短办事时间。2023年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市县网上可办率为80.05%,2023年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82%,市县网上可办率为96.45%,均实现大幅度提升。在国务院办公厅委托国家行政学院开展的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2023年我省位列全国第二,2023年和2023年我省位列全国第三。二是整合建设“云上贵州多彩宝”APP,作为贵州政务服务网移动互联网门户,推动移动端与贵州政务服务网数据同源、服务同步。根据政务服务移动端应用场景并结合移动端特点,优化、再造审批和业务流程,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和政务服务应用“掌上办”“指尖办”。截至2023年5月,“云上贵州多彩宝”APP注册的实名活跃用户已超546万(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5%),累计下载近2350万次,平台还接入了身份证电子凭证、驾驶证电子凭证、电子社保卡、公积金、生育登记、代开发票、证件照线上采集、民政低保等674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累计服务超2.80亿人次。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水电燃气缴费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率先在省级开通社保资格认证、率先在省级区域推广应用代开发票功能,率先实现身份证照片线上采集办理……在贵阳市和部分市(州),已实现坐飞机、驾驶汽车不用携带传统的身份证、驾驶证,只需在手机上出示“云上贵州多彩宝”上的电子证照即可。三是各地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云上贵州多彩宝”在各地打造百县百样、千人千面的移动政务服务模式,本地化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完成贵安新区、黔南州和遵义市桐梓县、铜仁市碧江新区4个本地化试点建设上线服务。截至2023年5月,云上贵州多彩宝·智慧黔南平台下载量已达到376万次,实名用户突破78万,用户量全省排名前三。掌上贵安平台政务服务事项浏览量达377万余次。

  三、“一网通办”全面实现的制约因素

  我省在“一网通办”工作中取得较大进展,但与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相比、与先进省(市、区)对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些干部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没有自觉适应新形势需要。一些地方、相关部门的干部对涉及大数据及“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相关领域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对“一网通办”理解肤浅,工作主动性不强;对相关法规政策和工作开展情况心中无数;对电子证照、电子印章适用等法规规章和系统建设最新文件不掌握;甚至对我省当前一盘棋谋划、一体化建设、一平台联通、一张网办理安排部署缺乏了解,工作中很难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在统筹协调、推动工作上举措不多;在打通自建系统、流程再造、“四级四同”等专项工作方面创造性不足,不敢担当,但求无过、不求有功,畏难情绪突出。

  (二)“网上可办”没有很好转变为群众获得感。目前,我省统计数据中“一网通办”的办理数量大多为“一网查询”或“网上预约挂号”的办理数量,如2023年1—5月,遵义市纳入统计的“一网通办”事项约82万项,其中,仅有不到10%可实现全程网办和不见面审批,其余大量事项为网上查询、咨询,安顺市2023年1—6月纳入统计的“一网通办”120万项事项中,仅有不到4%可实现全程网办和不见面审批。还有部分事项为网上申请后仍要到实体大厅递交材料方能办理,很多事项仍不能全程网上办理。

  (三)新的数据孤岛仍在产生。2023年,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报请省政府明确将“云上贵州多彩宝”作为我省统一的网上办事移动端后,各地各部门仍在新建本地本部门的移动端。目前,全省各级各部门自建的网上办事移动端近500个,群众办不同的事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不同的APP,既重复建设,浪费了人力物力,又形成新的数据孤岛,增加群众的办事难度。

  (四)“一网通办”总门户尚不完善。贵州政务服务网和“云上贵州多彩宝”移动服务平台是我省“一网通办”的总门户、操作台、仪表盘和监视器,对公众获得感和应用体验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一网通办”成效好不好,很大程度在于群众使用“两端”办事畅不畅。当前,我省“一网通办”总门户尚不完善。一是政务服务与多个部门系统不通,工作人员需将同一事项反复、手动录入不同系统,不仅没有起到便民的作用,反而给群众及政务窗口增加工作量。比如,遵义市民政局社会组织成立登记事项,由于系统不互通,需要工作人员分别进入民政部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系统、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息系统、贵州政务服务网业务受理平台录入数据。二是移动端与PC端数据交换不畅,两端未真正实现数据同源、服务同步,导致大量审批类事项PC端可办、移动端不可办,增加群众办事难度。三是移动端应用场景优化、审批再造业务流程工作推进阻碍大,不少单位以系统老旧、资金不足、数据涉密等为由,拒不进行政务服务移动端改造。

  (五)我省“一网通办”同先进省份比存在差距。当前,全国各地在推进“一网通办”上各有高招,比如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苏“不见面审批”,天津滨海新区“一枚印章管审批”等。我省“一网通办”同先进省份比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我省高频热频事项只能查询,不能在“一网通办”移动端进行办理,如公积金提取及还贷相关业务、学费缴纳、残疾人证线上办理等。二是若干同类事项“外省能办、我省不能办”,如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出入境预约及办理、电子报到证、不动产权相关电子证明/证书等。三是接入事项虽多,但事项内容多为办事指南,企业群众办事仍需根据提示登录其他办理系统才能办理,“网上可办”没有转变为“网上能办”和“指间能办”。

  四、推进“一网通办”的工作建议

  (一)建议开展“一网通办”专项行动。建议由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牵头,深入开展全省“一网通办”专项行动,借鉴发达省份经验,从两个方面深入推进“网上办”。一是出台政策措施。对以“政策规定”为由不予接入系统的部门,规定需出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交由专人研究审定,加盖公章报省政府备案;对全省行政审批、社会服务事项进行逐项清理,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法律法规没有禁止性规定的事项,一律实施网上办理,对以“数据涉密”为由不予接入的单位,需由专业安全保密部门进行认定,并纳入涉密网管理。二是加强督促检查。对标外省平台同类服务,凡是其他省(市、区)实现“网上办”的事项,我省也一律实行“网上办”;凡是实行网上办理事项,不得要求申请人到现场再次提供书面材料。

  (二)推动办事流程再造,统一各级办事事项,实现“三级四同”。一是由省级牵头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对省市县三级事项,按事项可办情况梳理子项,统一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审查标准、时限、是否收费等共性要素,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同一事项同等条件无差别办理,解决同一内容事项各地不统一问题。二是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网通办”,取得突破后大力推广,实现各领域审批流程再造。

  (三)推进移动端审批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服务渠道。加快建成移动端审批服务基础支撑体系、移动端接口管理平台、移动端资源管理平台、移动端数据治理平台、标准化移动端办事清单体系,统一对省直单位和市(州)业务系统进行移动端审批系统改造、流程再造,形成统一事项管理、统一身份体系、统一申办受理、统一支付体系,实现移动端事项全流程办通。鼓励“云上贵州多彩宝”继续完善事项,充实丰富办事内容。

  (四)深入做好《贵州省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贯彻实施,杜绝新的数据孤岛产生。省级贯彻落实好《贵州省级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并指导市(州)在建设和经费管理上推广相应做法,防止政务服务移动端重复建设,整合各级各部门开发的各种程序,减少移动端开发维护的人力物力,杜绝新的数据孤岛产生。

  (五)制定地方性法规,加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法制建设。建议由省人大加紧制定地方性法规,加快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进度,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以法制手段保障“一网通办”全面实现。同时加强统一领导,省政府成立“一网通办”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全力推进,确保2023年年底前解决全部存在的问题,让我省“一网通办”工作在全国名列前茅。

办营商环境调研总结汇报篇8

  优化营商环境,是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的具体举措,更是支持企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吸引力、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区行政审批局立足自身职能,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真抓实干,通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

  一、近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创新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工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一是深入推进“一张网”建设。2023年7月,正式开发上线运行区政务服务“一张网”平台系统,并推动向镇(街道)和村(社区)延伸,今年3月份市区镇村一体化在线审批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将原来集中在政务服务大厅的行政审批事项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实现线上线下均可审批,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深化“不见面审批”改革。加快构建“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梳理公布了区级“不见面审批(服务)”和“见一次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大力推广使用证照EMS快递送服务,在区政务大厅设立EMS专门服务窗口,鼓励群众和企业使用快递服务,减少来回跑、往返跑。三是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整合现有各类资源,指导推进镇(街道)、村(社区)实体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统一加挂清江浦区政务服务中心**镇(街道)分中心牌子,积极探索建立全科政务服务模式。

  (二)优化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坚持把加强区政务服务大厅窗口管理作为打造标准化、规范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树立政府窗口良好形象。一是整合优化窗口设置。牵头组织协调市场监管、发改、生态环境、消防、税务、邮政EMS等部门,设立“项目审批集成服务区”,对重点项目和辖区企业,在相关手续办理上实行“一站受理、集成服务、综合代办”,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提高服务效率。二是积极提升服务质量。坚持以服务群众需要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人人都是服务员”的工作理念,在区政务大厅设立志愿者服务站、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每月开展各类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咨询引导、自主申报、提前预审等措施,持续提升办事群众和企业的便利度和满意度。因高效优质的服务,多位办事群众留下了感谢信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书面表扬。2023年3月份,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三是加强窗口规范管理。严格执行首问负责、一次告知、文明引导、每日巡查等制度,不断完善服务指南及工作流程。对窗口工作人员实行综合管理、动态竞争,开展“星级窗口”、“服务明星”、“党员示范岗”等评选活动,进一步强化窗口人员服务意识,激励窗口人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对外公开政务服务监督电话,充分利用投诉举报信箱、投诉登记台、政务服务网上评价等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深化项目代办服务

  紧紧围绕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选优配强代办员队伍,积极开展重点投资项目帮办代办服务。一是健全代办服务机制。结合我区实际,印发了《清江浦区推行投资项目代办制实施方案》、《清江浦区重大投资项目审批推行代办服务实施意见(试行)》等制度文件,确保代办服务规范化、程序化。在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投资项目综合代办窗口,组建153人的专(兼)职项目代办员队伍,构建了覆盖园区、镇(街道)、村(社区)的代办服务网络。二是加强人员学习培训。组织代办人员赴金湖、淮安、洪泽等县区考察学习代办服务的经验做法。安排代办人员参加住建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专项培训、全市投资项目“市、县、乡”代办人员业务培训会等各类培训活动,轮流到区市场监管、发改等行政审批窗口,跟班学习企业注册登记和项目备案立项等业务知识。三是积极跟进服务项目。联系对接区考核办、投资促进局,现场走访各园区和镇(街道),深入调查了解全区重点投资项目建设情况,熟悉项目信息,了解服务需求,及时提供优质、高效的帮办代办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区级项目审批权限不足。在实际项目帮办服务过程中,我区作为市辖区,项目建设涉及的国土、规划、图审、施工许可、消防、地震、气象等审批权限均在市级部门,仍然存在因项目审批时间过长造成的“落地难”问题。

  二是数据开放共享程度较低。部门系统平台和政务服务“一张网”之间融合度不高,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如大部分专网系统和政务服务“一张网”只是实现了单点登录的跳转链接,但是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共用。

  三是基层政务服务水平不高。目前,我区政务服务中心各镇(街道)分中心虽然都建立了独立的实体服务大厅,但硬件条件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基层人员力量较为薄弱,窗口工作人员往往兼管多项工作,缺少稳定的、懂电脑操作的信息员和代办员队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争取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建议区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协调,争取将项目建设审批权采取委托、授权等多种形式下放,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缩减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有效促进重点投资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二是加快推进政务数据共享。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23〕20号),利用地方政务平台与省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加快部门业务专网和地方政务平台互相联通,打通“信息孤岛”,逐步实现全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三是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市县镇村审批服务一体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基层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增强服务能力,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企业和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

办营商环境调研总结汇报篇9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始终把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我县投资环境的改善。
一、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近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阜宁县“一窗通办、一网通行”利企便民不见面集成改革工作方案》、《阜宁县“一窗一网”不见面审批服务试行细则(试行)》、《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六大行动”实施意见》、《阜宁县推进审批服务事项“三集中三到位”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工作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组织保障机构,细化了每项任务的牵头、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从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务办主任为副组长,23 个县直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下设优化营商环境组等7个小组,并对每个小组和相关部门的责任进行了明确,以此作为推进营商环境整治的抓手,扎实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是强化作风建设。为有效推动全县机关作风转变,提高行政效能,县作风办和融媒体中心专门制作了《作风面对面》全媒体问政等专题栏目,重点聚焦营商环境与作风建设。自2023年开播以来,该档节目已经播出了19期,上线30多家部门,曝光了80多个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 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
县委、县政府一直将“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多种措施,精简权力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着力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全县政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一是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去年,我县全面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将县发改委、工信局、住建局、教育局、人社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10个部门行使的80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服务局充分发挥“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制度优势,大力简化优化事项办理流程,大力推行“一窗一网”、“一件事”等改革措施,自成立以来共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 件,办结率99.8%,95%的市场主体实现当场受理、当日完成登记,投资项目审批流程优化率72%以上,审批效率总体提升了60%以上。
二是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为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运行机制,方便群众办事,加大“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推进力度,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阜宁县推进审批服务事项“三集中三到位”实施方案》,对“三集中三到位”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进行了明确,目前县政务服务大厅已新进驻县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场监管局等3个部门和144项政务服务事项,11个部门的110项办件数量少、办理频次低的事项也以“综合服务”窗口形式实现了集中进驻,大厅的部门进驻率提升了73.6%,事项进驻率提升了58.1%,另外近期婚姻登记、水电气和有线电视等便民服务事项也实现了集中进驻,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的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是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网络化、智慧化水平,目前,全县33个权力事项部门已进驻江苏政务服务网,1082项政务服务事项的维护工作已全部完成。“阜宁政务服务融易办”旗舰店已开通,已建成个人和法人办事、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便民服务四个区域。近期,不动产真伪查询、不动产办理进度查询、维修资金查询、阜宁景区等多项便民服务功能也已实现接入,“不见审批”服务的便利性逐渐体现。
(三)对标时限,优化审批流程。
今年,县委、县政府针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出台了《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六大行动”实施意见》,对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能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相关部门从优化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入手,围绕企业各类审批需求,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事手续、压缩办结时限,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企业开办便利度进一步提升。今年以来,县行政审批局加速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工作,目前已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网办理”,最快0.5个工作日内可完成登记手续,“两区一园”范围内新设立企业营业执照当场即办,提交材料总数由11份减少至4份,企业开办的便利度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企业投资建设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我县成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四个阶段”审批流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阶段的牵头单位,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目前,政务服务大厅已三招“四个阶段”、“一窗办理”的要求,对相关窗口的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将工程建设审批全流程纳入到了一个楼层办理,设立工程建设行政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了企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链条服务,我县工程建设项目总审批时限可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
三是不动产登记效率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县不动产登记证明书电子证照协同互认机制已建立,正在农商行试运行,近期将在全县各金融机构全面实施。目前已实现新建商品房首次转移登记、预告登记、实体企业不动产登记2个工作日内办结,“两区一园”、“两主一特”项目当日办结。
二、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的营商环境较以往有了较大改善,但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认识不够全面。提到营商环境,过多关注政务环境、审批环境,忽视了法治、融资、监管等环境,缩短审批时限似乎成为衡量营商环境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
(二)机制不够完善。营商环境涉及企业设立、运营、发展、退出等多个方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服务、产业政策、资金支持、政府执法等多个领域,属于一把手工程,目前仅靠发改委和行政审批局等部门牵头推动,很容易出现少数职能部门出现不作为,推而不动的问题。
(三)思想不够解放。少数职能部门未能充分放权,仍存在内部环节繁琐、审批方式落后、办事效率拖沓等现象。有时一个审批环节的耽误就有可能让企业错失商机,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对地方营商环境的口碑造成不良影响。
(四)要素不够充分。一是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电、气等要素保障还相对滞后。二是“项目等土地”的情况较为普遍,很多项目引进签约后才去落实用地指标。三是融资环境偏紧,企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制约企业做大做强。四是人才资源相对缺乏,高级人才和科技人员难招、难留。
三、相关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通过以会学习、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全县领导干部对营商环境概念的理解认识,熟悉国家和省市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形成“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思想共识和浓厚氛围。
(二)强化推进机制。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重点解决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慢、企业办手续繁、不依法行政、中梗阻等问题,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开好头、起好步。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程序,加大奖励力度和惩戒力度,凡是影响营商环境的人和事一律问责追究、严肃处理。
(三)强化平台建设。提高政务服务中心定位,加快建设新政务服务中心,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以高标准、高要求将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载体,努力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切实提高群众企业办事便利度。
(四)加快思维转变。各职能部门要加快由审批管理思维转变为服务企业思维。不仅要刀刃向内改自己,减少内部审核环节、减免不必要的成本、提高办事效率,还要推行提前介入,超前服务,落实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最大限度地为项目建设提供便利条件和精准化服务。
(五)强化政策落实。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于增强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对标先进地区,突出问题导向,紧扣关键环节,切实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

推荐阅读:

  2023资产管理工作总结3篇

  共产党员党史学习心得个人总结四篇

  党风廉政建设总结汇报9篇

  2023年学校党支部工作总结14篇

  基层社区民主协商工作总结

  2023党务公开工作总结6篇

热门标签: 环境
办营商环境调研总结汇报9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结对共建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JobSummary/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本站分享的结对共建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结对共建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县委关于加强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全

工作总结范文2023-02-26

2023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JobSummary/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一路范文网分享的2023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

工作总结范文2023-02-26

乡镇近五年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三篇

工作总结(JobSummary/Work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i乐德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乡镇近五年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镇近五年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一篇 为我县能更好的总结“十二五”期间及

工作总结范文2023-02-26

2023年党员干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工作总结

干部一般指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即“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2023年党员干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3年党员干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宣传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工作,以清洁、优美、安全的环境降低疫情在我县的发生或流行风险,全力保障人民群

职业工作总结2023-02-26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2023_2023学校五一工会活动策划

  五一节快到了,各个部门都在积极策划活动,那么学校会有什么活动方案来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呢,本站小编整理了“2023学校五一工会活动策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一:2023学校五一工会活动策划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我校教职工的文化生活,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我校定于6月4-5日组织全体教职工赴xxxx山、xx溶洞进行春游活动。  二、行程安排  1、6月4日中午12:10分准时在

学校工作总结2023-02-25

【实习生招聘】公司实习生个人工作总结

  实习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公司实习生个人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还请关注本站哦。  来XX工作已经两个月,一个不算很长但也不算短的时间了。犹记当初,带着家人的反对和同学的不理解,放弃了国企很好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来到在合肥刚刚起步的一家私企工作,确实顶了很大的压力,但有失去就有收获,到现在我仍然认为,来合肥恒信工作这两个

公司工作总结202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