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十七篇

更新时间:2023-05-29 18:09:2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十七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一、已开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我们立足市情,按照区域经济定位,坚持以经营城市为手段,努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加快丘区城镇化进程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城镇化水平现已达到36.55%,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市城区人口达到43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40.6平方公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超过30亿元。区、新区、区、小区、区、风景区等六大片区建设全面推进,组团式、分散型大城市格局已具雏形。、、等县城建设全面推进,新城初具规模,、、、等一大批乡镇建设迅速发展,全市已基本形成以市城区中心城市为龙头,二级城镇为重点,三级城镇为支撑的城镇网络体系。我们在推进城镇化方面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

  (一)统筹城乡规划,城镇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加强了规划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组成的规划委员会,坚持重大规划提交规委会集体研究审定。

  二是加大了规划编制力度。近年来,市城区年均投入1000万元进行城市规划编制。目前,市城区总体规划已经完成修编,全市城镇体系规划已经进行调整。各区县也十分重视村镇建设的规划编制工作,县乡二级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规划的编制,全市65个镇和38个乡都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此外还完成了45个重点村庄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

  城市建设资金不足,是我市城镇建设的最大障碍。为了突破资金瓶颈,近年来,我们以经营城市为主要手段,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努力破解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探索在丘区不发达地市建设城市的新路子,建立健全了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通过土地的招拍挂出让,市政设施的有偿使用,国有股权的出让,城市固定资产的盘活,无形资产有形化等多种途径,近年来,实现经营城市收入30多亿元。

  二是加大了市政公用行业的改革步伐。供水、供气等市政公用企业全部实现了改制,市政施工、环卫清扫、全部实行了市场化作业,出租车经营权和新增公交线路临时停车站点的经营权、广场公园经营管理权都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竞标,基本建立起了市政公用行业的特许经营制度。

  三是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努力完善城市功能。通过经营城市建成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完成了凯旋路、渠河路等70余条城市道路改造,新建了滨江路、涪江三桥等14大路桥工程,形成了“八纵十横”的城市路网,新建了市体育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等“三馆”,船山文化广场、犀牛绿化广场等“七场”,裕丰游园、街市花园等“八园”,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两厂”,涪江防洪堤、联盟河防洪堤等“两堤”,整治了开善河、明月河等“两河”。尤其是中心商业区和滨江路的建设,突出了地方文化特色,注重经济适用性,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群众的好评。

  (三)坚持“五创”联动,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发扬“万众一心、开拓奋斗、攻坚破难、勇创一流”的五创精神,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为目标,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1、着力实施“五大工程”,重点改善人居环境

  (1)全面拆除城市裙房卡口、农村危旧房屋。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全面拆除市城区历史遗留下来的25处1214户共11.25万平方米裙房卡口。在农村拆除危旧房屋1086户,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修建新房,改善了农户居住条件。

  (2)全面升级改造农贸市场。对市城区24个农贸市场全部实施升级改造,切实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畅通市场进出口道路,使农贸市场发生了根本变化。

  (3)全面治理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按照政府组织、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面开展了49处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治理。通过治理,拆除改造破旧房屋31万平方米,外墙粉饰美化房屋2.5万平方米,整治道路21.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695盏,整治改造旱厕830座,增添垃圾桶2300个,修建垃圾库24座,增加绿化面积5.5万平方米,使城市近郊数万人过上了干净、整洁、舒适的城市生活。

  (4)全面推进“四化”工程建设。一是采取“拆墙透绿、拆房建绿、新街必绿、造湖增绿、全民兴绿”等措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景观绿化和城乡绿化活动,实施了广德寺、灵泉寺和中心商业区等重点绿化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二是高档次实施城市亮化。精心打造灯光点,集中构建灯光群,全新营造灯光带,形成了以道路亮化为主体、楼宇亮化为特色、光彩工程为点缀的亮化体系。三是实施“净化”工程。新建了河东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二厂,扩建了城南污水处理厂,建成了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配套完善了公厕、垃圾桶、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全面推行商品混凝土,取消现场搅拌,大力实施扬尘治理。四是狠抓城市风貌美化。大力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全方位、高标准改造市区主次干道26条,将城区所有主要道路由原来的水泥路面改为橡胶沥青路面,全方位改造了168条背街小巷,整治排水系统123处。加强户外广告和临街建筑物、防护栏的规范管理,清理城市“牛皮癣”,拆除陈旧、破损、不规范的广告牌匾。

  (5)大力实施农村居住环境改造。以实施“两池六改”(沼气池、垃圾污水处理池、改房、改院、改水、改厕、改厨、改圈)为重点,按市30套标准图集,已在全市9个乡镇、40个村的示范带上集中规划新建了一批农民新居,实施农房风貌改造15916户,新建、硬化入户道路1368户。

  2、大力开展“三项整治”,切实改变容貌秩序

  (1)狠抓城市卫生整治。一是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和全天候、全覆盖清扫保洁,提高城区环境卫生质量;二是开展机关干部月末义务劳动,彻底清理、清运全城卫生死角和暴露垃圾24500吨;三是整治23处长期堆放暴露垃圾的闲置空地,规划建成绿化小公园、小游园;四是开展卫生“五小行业”专项整治,积极推行煤改气、液改电工程,强力整治公共场所卫生;五是开展除“四害”专项活动,“四害”密度低于国家标准。

  (2)狠抓城市秩序整治。一是从清理整治违章占道入手,组织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整治,清理游商摊贩、占道经营、跨店经营,规范车辆停放。二是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重拳整治“三超”和无证经营,集中开展电动三轮车、白板三轮车非法运营专项整治。

  (3)狠抓农村环境整治。重点实施了“六项清理”。认真组织清理农村垃圾、乡镇集镇卫生死角、秸杆、水源污染、农户五乱和乱搭乱建现象,在9个乡镇、40个村的示范带上完成“六项清理”2377户。

  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我市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秩序明显规范,城乡居民素质明显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6%,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2.1%,绿化覆盖率达到38.1%,全市API指数达到96.8%;全市100个乡镇硬化达标率达到90%,净化达标率达到68%,绿化达标率49%,亮化达标率60%。已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等,城市品位明显提升。

  (四)强化村镇建设,城乡建设统筹协调发展

  我市坚持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国家级、省级重点镇、试点镇和农民新村建设。我们采取市县补贴、村镇自筹、农民集资等方式,筹集了近10多亿元资金用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公共设施建设为重点,优先发展乡村公路建设,缩小农村和城市的空间距离。近年来,建设镇乡村公路1000余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做到了城市与村镇之间的快速连接。同时我们加强了村镇地下管网、街道改造、绿化、绐排水、环卫、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村镇功能逐步完善。与此同时,各区县充分利用沿江、靠路、倚山、傍景的优势资源,采取组团式和庭院式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建成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典型引路效果的试点新村。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县桅杆村、王爷庙村,船山区的永兴镇旗山村、新桥镇移民新村,区的塘河村、附村等。这些新村的建设由建管所组织设计并免费提供图纸,完全按统一设计图施工,避免了造型零乱和随意更改。房屋修建基本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形成了一村一景,大多新村还做到一街一景,一房一景,为促进城镇化进程起到了带动作用。

  (五)推进产业发展,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得到增强

  一方面强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村镇提供产业支撑。以建设全国、全省农产品商品基地为目标,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建立健全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组建加工企业集团。近年来,我市快速发展壮大的高金公司、公司、颐康鸡生态园和麒山种养基地等都是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典型代表。目前,全市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0多家,其中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这些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的实质性转移,缩小了城乡差别。

  另一方面狠抓县区工业集中区发展,带动我市的城镇化进程。工业园区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现集中发展和规模效益,发展壮大区域经济的有效形式,是我市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循环经济要求,突出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创新性,结合我市经济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环境容量等,重点规划了10个工业园区、20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形成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功能健全、产业(企业)集群发展的工业园区。主要工作:一是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立足县域比较优势,研究和制定符合县情的县域工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经济;二是根据各县区自身的资源特色和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结构;三是加快发展中小企业,重点支持非公经济、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引导和鼓励各类中小企业在县域和重点乡镇集结发展,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形成集聚型园区经济,提高县域工业的产业层次,增强县域工业的竞争力。

  (六)用好用活土地政策,城镇化建设用地得到可靠保证

  一是积极做好征地报批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土地保障。

  二是积极调整用地结构,把保障工业用地放在建设用地的首位。将工业用地的建设用地指标提高到30%以上,明确了对投资强度大的工业项目实行土地价格优惠。

  三是坚持“提前动手,长远考虑,利于发展”,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了市县(区)专项规划及预测工作,完成了修编中有关基础数据调整上报工作。

  四是加强农房建设、集体建设用地管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亲民、为民政策,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地。

  五是以“金土地”项目为重点,着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增加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七)改革户籍制度,农村人口进城条件得到放宽

  一是农民进城经商办企业,符合进入城镇的,放宽了本人、直系亲属户口迁移的条件;二是与市人事局共同行文,对引进人才放宽迁入条件,凡是我市大学毕业生可优先入户后择业;三是对农民进入城镇购买房屋的,放宽了迁入条件;四是农村居民投靠居住在城镇直系亲属的,放宽迁移条件;五是对城市建设、拆迁农民纳入城市户口管理。市城区基本实现户口的一元化管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乡镇规划滞后。目前,规划工作在县市已普遍得到重视,但一些乡镇规划意识还较为薄弱,对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按规划实施,甚至把规划看成一种束缚。加之乡镇财力薄弱,是吃饭财政,大多无力对规划进行修编调整。很多乡镇的规划不能满足建设发展需要,一些乡镇是边建设边修改规划,规划建设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二是建设资金不足。由于乡镇建设进程加快,旧城改造任务较重的乡镇资金显得极为不足,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与乡镇发展明显不相符。

  三是管理力量削弱。由于近年来各乡镇精简机构,部分乡镇无专门的建管人员。按上级要求,现乡镇规划建设工作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在逐步增多,人员的减少使得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更为困难。

  四是乡镇干部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较低。目前,有相当部分的乡镇干部欠缺规划建设管理科学知识,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规划建设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大。

  五是乡镇建设水平不高。一些乡镇的道路、绿化、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绝大多数乡镇建设都缺乏自身的特色。

  六是城镇产业支撑不足。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够协调,没有足够的产业容纳不断增加的城镇人口。

  三、下步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及措施

  一是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缩小与全省、全国的差距。到2023年,全市城镇人口要争取达到15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9.2%,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市城区人口由43万人增加到50万人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51平方公里,要进入大城市行列。要初步形成中等城市规模,、、作为小城市,要充分发挥其县域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涪江和过境路为轴线,大力发展沿江、沿路经济带,对一些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城镇进行重点建设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承载能力。继续走经营城市的路子,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完善城镇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能源通讯等城镇功能。市城区要尽快完成滨江路南北段、观音湖生态湿地公园、西山风景带、河东五彩缤纷路、联盟河沿线景观设施、金家沟工业物流港等建设,改造城市排污道,实现雨污分流,扩建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提高城市排污治污能力。

  三是努力打造城镇特色,提高城镇的竞争能力。进一步深化“五创”联动,在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国级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中国人居环境奖。从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彩化入手,实施城市风貌改造和“城中村”整治,消灭“裙房卡口”;实施生态园林建设,提高城市品位;继续实施广德、灵泉风景区建设,着力打造“观音故里”,提高城市文化内涵。

  四是大力培育城镇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中心城市在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休闲旅游产业;小城镇要根据自身情况,发展特色产业。

  五是大力改善民生,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城镇化的提高,不仅仅是城镇人口的绝对增加,而是要保证进城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能够较好地就医、就学、乐业。为此,我们要大力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使全市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100%,同时按规划合理增加医疗卫生、教育设施,尽可能增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措施,真正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篇2】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近年来,**区紧贴城市总体规划,积极策应市委、市政府“一城三区、两江三岸”扩大城市框架和“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围绕 “三城共建”经济发展主战略和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创新社会管理总目标,坚持新城拓展与旧城改造、基础建设与功能提升、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三个并重”,重点打造城北片区、融入城南新区、改造城中老区、提升城郊景区“四大版块”,推动了城乡面貌快速提升、配套功能加快完善。

  一、2023年工作亮点

  我区今年城镇化和城镇建设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率达到80.27%,增长2.56个百分点;园林绿化面积为1070.6万平方米,增长0.93%;总人口36.75万,增长1.7%。城镇框架迅速拉开。全区建成面积28平方公里,同比增加7.69%;集镇总面积达374.1公顷,增加31.56%;先期启动了樟山新区朱北线二改一工程,高标准推进了新区规划编制和创意策划工作;城北新区完成了重要节点的城市形象设计,扎实推进了“六大中心”、区行政中心北侧公园、江子头一期等项目。城镇功能更加完善。投入1000余万元,完成了69个中心城区老住宅小区和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我区承建的首个农民安置房项目投资近5000万的庐陵文化生态园拆迁安置房启动建设。城镇承载功能明显增强。全年投入示范镇建设资金3.09亿元,长塘、兴桥、樟山、曲濑四镇庐陵风格立面改造全面完成,樟山、曲濑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商贸建设亮点突出。吉安生产资料市场、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今年列入省调度重点项目。国内家具建材销量总量第一的龙头企业华耐职业公司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年内建成40万平米以上。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一期15栋商品交易楼即将投入营运。我区荣获**年度全市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优秀单位、全市土地管理目标考核一等奖,区行政中心附楼档案馆、服务中心荣获全市201*年度优良结构工程奖,白塘街道石溪头村综合示范点规划荣获201*年度全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长塘镇荣获201*年度全市示范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我区新型城镇化及小城镇建设主要包括新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小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几大块。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坚持项目建设引领,注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了项目建设高速、高效推进。一是健全干部考核机制。全面实行领导干部挂点制度,明确89个重点项目牵头和主抓领导,区四套班子领导挂点帮扶项目221人次。挂点项目区领导和责任单位缴纳保证金,明确半年督查看变化,年终交帐定奖惩,减少工作平衡奖励,对争取的重大资金、引进的重大项目,按项目和资金到位情况兑现奖励。二是健全项目建管机制。实行“指挥部综合协调、政府审定项目、财政核定成本、部门专业监管”,做到职能归位,解决了多头建设、多头管理的问题,进一步整合了资源,聚集了合力,确保了项目建设有力、有序地推进。三是是健全督查调度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定期督查通报和分类、集中、应急调度工作制度,实行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调度,强化了重点工程倒排工期、重点项目专班运作、重点工作强力推进的落实工作机制。

  (二)加快新区建设开发。始终把城南新区、城北新区、樟山新区建设放在全区的重中之重,举全区之力推动新区开发建设。一是主动融入城南新区。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城南新区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工作。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征地1.3万亩,测绘评估3460户,签订征收协议15.7万平方米,搬迁房屋15.2万平方米,其中城南新区完成征地6000余亩,签订征收协议近9万平方米。二是高效运作城北新区。今年以来,城北新区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江子头村临街房屋立面改造全面完工;完成A16地块约160亩土地出让;吉阳大道、甘泉路绿化工程和行政中心北侧公园的增绿补绿工程全面完工,行政中心北侧公园市政工程预计年底完工;凤山大道二期、甘泉路二期、兴贤路已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可完成土方及雨污水管工程;城北新区财税服务中心、政法中心和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规划设计,明年将全面建设。三是快速启动樟山新区。组建了樟山新区建设指挥部,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与城市设计的概念性规划通过区规划建设审定小组会和区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第三次主任会议设计委员会预审;投资1.2亿元的朱北线二改一工程春节前可通车;加大了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的驾驶员考训中心项目落户,新包装了“新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新区垃圾处理场无害化改造”两个项目。

  (三)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在拓展新城的同时不忘旧城改造,大力推进小街小巷和无物业管理小区、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强化城市管理,加快提升了老城区形象。一是“两大工程”加快推进。从2023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中心城区152个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改造,区财政三年内每年投入1000万元,去年下半年已完成无物业管理小区改造37个,今年突破年初的58个无物业管理小区综合改造计划完成69个改造任务。二是“10+X”项目有序推进。扎实推进“10+X”项目,区财政拿出2200万元,支持每个乡镇街道200万元启动项目建设,同时积极完善财政投入、社会捐资和慈善捐赠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向上争资、吸纳社会资金,争取共建资金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今年以来,在政府资金的撬动下,拉动了社会投资8000万元,短期内建成了居家养老、文化体育、健身娱乐等社区性服务小场所、小游园70多个,在小项目中做出了大民生。三是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大力推进。近两年来,负责建设了庐陵文化园农民安置房、樟脑厂、味精厂、砖瓦厂棚户区改造工程。目前,樟脑厂棚户区已全部完成,砖瓦厂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开建,味精厂棚户区项目正进行基础施工;庐陵文化生态园拆迁安置房1—5#楼已全部封顶并完成内外墙体粉刷,6-7#楼完成基础工程代建,明年3月可全面完工;今年,我区在城北工业园区新启动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整个公共租赁房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60%以上,明年年底前全面完工。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把乡镇作为吸纳城市居民休闲观光的城郊景区来打造,坚持规划引领,注重文化特色与生态宜居的融合,注重功能配套与整体形象的提升,全力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一是村镇规划编制提高明显。今年,全区各乡镇共完成镇区修建性详规编制24.3公顷;中心城区外环线外61个行政村村庄规划全部编制完成,规划编制完成率为100%;编制30户以上自然村村庄规划241个,规划编制完成率为71.90%;完成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编制26个。二是村镇建设审批管理规范。严格按照村镇规划建设审批管理要求,加大了对村镇农民建房和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力度,全区村镇农民建房审批“一证”发放率达100%,建设项目“三证一书”发放率达100%。今年共审批农民建房1456户;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1件用地面积111.1公顷;核发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29件用地面积182.7公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77件面积16.47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9件面积84.18万平方米。三是镇区功能建设稳步推进。长塘、樟山、兴桥、曲濑4个示范镇和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承载功能明显增强,各镇庐陵风格立面改造工程全面完成;长塘农贸官溪大道改造、农贸市场二期、农民公寓楼、干部周转房等项目交付使用;兴桥、曲濑垃圾中转站,樟山便民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年底将投入使用;曲濑便民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内外装修;长樟山镇金牛广场建设完成85%;长塘、樟山、兴桥住宅小区项目正在进行挂牌前期准备工作。四是农村违章建房有效遏制。加大了对中心城区、镇规划区和吉泰走廊主要道路沿线的农民违章建房的巡查、制止和拆除力度,做到严管严控,吉泰走廊沿线主要道路100米以内全年未发现新的农民违章建房。共查处村镇违章建房227处,面积44031平方米;拆违85处,面积7130平方米。同时,为较好地解决中心城区农村一些住房特困户、危房户和无房户问题,组织完成了对中心城区136户住房困难户、无房户的调查摸底和呈报,经市规划部门审核符合建房条件的只有37户,较好地化解了农村农民因建房问题而引发的上访事件。五是农村危旧房和土坯房加快改造。投入资金60余万元,启动了全区357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全区357户危房情况摸底、调查统计和实施方案制定、筹备会议等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并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明年春节前可全面竣工。

  (五)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坚持走产城融合的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一是着力培育专业市场。围绕构建以中心城区商圈为核心,吉安市生产资料市场和城北商贸物流、汽车市场为两翼的“一核双翼”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吉安市生产资料市场引进了国内家居建材销售总量第一的龙头企业华耐置业公司经营建材市场,该项目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年底可完成20万平米,整个市场年内可建成40万平米以上;市场内十二条道路全面动工兴建,年底可全面完工。吉安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076万元,一期15栋商品交易房竣工即将投入营运。吉福路小商品批发市场项目一期全面完成土地征收,土地挂牌前期加紧进行。城北汽车市场项目综合办公楼内部装修完成93%,综合楼门前广场建设已完成96%,汽车体验中心正在施工,名车汇、二车手市场装修已全面完成。二是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楼宇招商,加快金融保险、楼宇经济、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态发展,换届以来引进了国内200强家电连锁企业国美电器和**珠江村镇银行、**信创小额贷款公司、**金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特别是引进了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豪生五星级国际大酒店落户樟山新区并开工建设;以天腾科技文化产业园建设为龙头,出台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从今年起,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三是着力发展镇域产业。各个乡镇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富民产业,繁荣镇域经济。樟山镇依托**工业园区优势,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在大江边村和东水村引进了远山农业产业发展蔬菜基地和绿膳吉安生态农业科技园区项目。辖区内现有工业企业13个、农业企业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长塘镇依托城北区位优势和本地资源,以葡萄、蔬菜、食用竹笋、油茶和生猪养殖来打造“一镇一品”,以养鹅、昌寿莲和浅水藕等产业来打造“一村一品”。辖区内现有工业企业6个,农业企业4个,商贸企业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在镇区建成了商业一条街和农副产品交易、办公家俱市场。兴桥镇依托钓源古村旅游产业、秀江水口肉奶牛、湖丘葡萄基地、东塘花卉苗木、甫里井冈蜜柚等城镇资源加快“一村一品”建设。辖区内有工业企业8个、农业企业12个、农村专业合作社8个,启动了城南专业市场商贸城、农产品物流批发城等大型商贸服务中心建设,部分已投入经营。曲濑镇依托镇农业基础,建设了瓦桥村委会、彭家坊村委会千亩蔬菜基地。辖区内工业企业28个,农业企业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在镇区配套建设了占地15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

  (六)加快城建难题破解。重点解决好资金、土地、协调、管理难题,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一是突破资金难题。加大了向上争资力度,今年以来全区向上争资4.45亿元,城建项目争资达5000余万元,其中中心城区垃圾转运站项目获中央投资1000万元,城北新区污水管网工程1500万元。加大了融资筹资力度,全年融资13.5亿元,其中通过银行企业贷款融资8.7亿元,通过江信国际信托等平台融资2.6亿元。加大了资产盘活力度,加快盘活纸箱厂、电线电缆总厂、赣新公司等10宗土地以及区属单位房产。同时,在工程建设中,积极采取BT、BOT等模式筹措资金,朱北线二改一工程、工业园区电子城一期5条道路等都是采取了BT模式,缓解了资金紧张问题。二是突破用地难题。加大土地报批力度,今年以来共征收土地7658.8亩,报批建设用地14个批次,报批面积5975亩;加快土地释放出让,完成了城北新区A16地块挂牌出让;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力度,共清理园区闲置土地15宗214亩,并已盘活14宗近200亩;积极争取用地指标,通过包装项目,吉安生产资料市场、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列入省重点调度项目,河西物流园、华阳电子、飞信光纤等9个项目列入省重大产业项目计划,共争取用地指标2683.3亩;土地开发新增耕地2553亩,确保了近期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通过多措并举,有效缓解了用地难题。三是突破管理难题。加强全区各类规划的监督管理,成立区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强化区内规划编制的评审和监管,对樟山新区、城北新区“六大中心”、区行政中心北侧公园、区公共租赁住房、樟山、兴桥、长塘住宅小区等今年运作实施的项目规划进行了严格把关,并聘请了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院对城北新区、工业园区、樟山新区进行城市设计。策应全市“四城同创”和城乡洁净工程,深入开展了以清除垃圾污染、治理乱搭乱建、拆除违章建筑为主要内容的“清污、治乱、拆违”专项环境整治活动,市、区两级干部群众全体出动,先后有4万多人次参与社区义务劳动。强化城市环卫管理,投资300万元购买了环卫清扫设备,添置了环卫设施,环卫工人每人每月增加200元绩效工资,聘请了100名环卫保洁监督员。四是突破协调难题。加强了对上沟通汇报,提出的吉安生产资料市场道路建设等11个急需解决的事项得到了市里的大力支持。强化了内部协调机制,我们明确提出,基层到部门单位的请示事项,三天内研究解决;部门到政府的请示事项,一个星期内予以答复;超过期限没有答复的,请示事项视同同意,提升了干事效率。

  三、2023总体目标及工作思路

  (一)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滨江三湾、望山三岭、临水三湖”的生态文化核心优势,将樟山新区打造成与中心城区主城区差异化发展的“文化新水岸、健康生态谷、田园乐居地”;加快形成以行政区为核心,工业园区、庐陵文化生态公园、商贸物流区、长塘镇区为拓展的城北新区五大功能区;以“四城同创”和城乡洁净工程为抓手,在对接民生需求中加快旧城区改造步伐;加快构建吉安市生产资料市场和城北商贸物流、汽车市场为两翼的“一核双翼”中心城区商圈版块;全力塑造镇区版块繁荣新形象,大力创建“美丽乡村、幸福家园”。

  (二)工作思路

  以配套拓展新城、改造提升旧城、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加快城市发展;以完善服务功能、优化用地布局、美化人居环境为重点促进新区建设;以配套基础设施、培育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引导小城镇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四、2023年推进工作措施

  (一)全力配合省市重点项目。始终坚持“以市里关注的重点为工作着力点”理念,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投入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中,把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尤其是征地拆迁作为最大的项目、最大的责任,集中最优秀的力量,运用最管用的方法,解决最棘手的问题。着力突破城南新区、后河“金腰带”、赣西堤、螺湖湾湿地公园、滨江四期等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形成与市直有关部门上下协调共为、同步推进的良好氛围。

  (二)聚焦打造樟山新区。快速实施新区规划,以朱北公路及朱北公路至赣江边交通干线为主线,启动新区翡翠大道、碧月大道、樟山大道等主干道建设项目,明年年底前新区“两纵两横”路网基本成形,建成驾驶人考训中心;争取新区垃圾处理场无害化改造资金,启动高端体育休闲项目建设,启动樟山镇新农贸市场建设,解决新区范围内企业搬迁、农业创业增收问题。围绕大江边蔬菜基地打造精品蔬菜批发市场。结合绿色低碳及中央苏区项目政策,加快运作一批运动、文化、休闲及公益性的项目。

  (三)加快开发城北新区。完成A10地块、C01-01、螺子山北麓地块出让;全面完成凤山大道二期、甘泉路二期、兴贤路新建工程,启动并完成真卿路、瑞华路、西原路、云章阁路建设;全面推开城北新区“六大中心”建设,明年年底完成政法中心、财税中心、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北大实验附属学校9月开学,力争商贸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启动建设;庐陵文化生态园拆迁安置房投入使用。

  (四)扎实推进旧城改造。启动并完成无物业管理小区综合改造,圆满完成三年计划;味精厂、砖瓦厂保障房,社会福利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滨江四期新开工建设商品房18万平方米;完成江西电线电缆总厂、**大道A1、吉安中专西侧地块挂牌出让并动工建设;加快原电机厂地块建设,促进原广电局地块开工动建,加快老年公寓建设。

  (五)加快培育市场体系。加快吉安生产资料市场各类市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形成配套网络市场,加强宣传推介,引进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市场经营经验的全国知名经销商投资经营专业市场,努力把市场打造成江西省品牌市场、全国第五代商城;加快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二期和小商品批发市场建设,尽快启动城北汽车城“车友之家”等项目建设。

  (六)大力塑造城镇形象。完成曲濑镇总体规划,启动兴桥镇控制性详规编制,确保长塘镇控制性详规与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尽快通过审批并启动实施。加快长塘、兴桥、樟山、曲濑四个镇开发居住小区、农民公寓和镇区农贸市场、汽车市场、金融商贸、酒店等项目及镇区市政、路网、绿化设施建设,完成长塘长胜、长运大道,文化休闲广场,曲濑镇振兴路,樟山中学综合楼等一批小城镇建设项目,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人气商气,以项目的大推进推动镇区发展。

  (七)着力强化城镇管理。在城镇建设管理中,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科学规划的引领作用,发挥区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在项目方案设计、规划选址、明确用地范围等过程中的作用,促成区内规划监管有力、有序,引导各类项目落地建设。继续做好全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按期完成示范点村庄的地形测量和规划编制任务,指导各乡镇示范点村庄开展村庄整治。加快完成全区357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加大对违章建房的日常巡查和整治力度,严格控制新的违章建房发生。对长期不投资或不开工的城镇闲置土地进行清理。进一步完善清扫保洁管理机制,强化督促检查,不断完善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八)全面强化要素保障。保障资金。做好与国家政策对接和向上的沟通汇报,精心包装,力争更多的项目进入中央、省、市项目“盘子”,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通过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市场化运作引进增量,支持和鼓励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项目建设,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的项目资金投入新格局;保障用地。积极主动向上争取更多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缓解压力;清理闲置土地,有效盘活项目建设用地;完成1200亩土地开发,保证我区各类建设项目用地报批不受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制约;力争申报4000亩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至省国土厅批准立项,缓解用地指标压力。

       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一)城区和吉泰走廊镇城镇化率指标不宜过高。**区地处中心城区,城镇化率基数较高,20**年和20**年城镇化率分别为75.91%和77.71%,今年城镇化率达到80.27,每年城镇化率增长指标偏高,我区难以完成目标,而且会影响今后增幅空间。

  (二)中心城区住房困难户、危房户的建房问题。建议市里在村庄布点规划调整没到位之前,考虑特事特办,先予以解决这部分人的建房问题。在城市建设项目尚未推进的村庄内,应允许这部分农户在旧房、危房原址上进行改建、重建,以保障这部分人的基本住房安全。对撤并村庄特别是离城区较远的村庄,农民耕地还未征用,要到异地建房,不利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建议在村庄规模较大、人口较多,没征地拆迁的村庄增加布点或没有占城市路网上的村庄给予尽量保留。

  (三)规划审批权限下放问题。我区樟山、长塘、兴桥、曲濑四个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由市里负责,我区建设部门只负责规划的组织、资料收集前期工作,以及部分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批,操作程序不符合责权统一和高效、简便、快捷的原则。建议市里将规划编制放权,能下放的权力尽量下放我区建设主管部门,暂时不能下放的依法依规向我区委托,市规划部门可定期对执行规划情况进行监督指导,这样有利于减少规划申报审批环节,加快各类规划的编制速度。

  (四)吉安市生产资料市场、城北新区中心区详细规划审批、建筑施工报建及建筑管理权限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城北新区中心区已初具规模,近期市政府又审批通过调整后的《吉安市城北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吉安市生产资料市场经过几年建设也已基本成形,并有一定规模。为了进一步加快吉安市中心区的城市功能建设,我区将积极发挥建设管理部门作用,建议市政府将吉安生产资料市场、城北片区中心区的详细规划审批、建筑施工报建及建筑管理权限一并下放我区。

  (五)在建设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近年来,我区随着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严重不足,导致绝大多数项目无法落地,目前**工业园与吉安市生产资料市场尚有几千亩土地急需报批,建议市政府在下达年度新增建设用地包括小城镇建设发展用地指标上能给予**区更大的倾斜。

  (六)加大城镇建设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区是革命老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镇级政府财政基本都属“吃饭财政”,财力十分有限,希望在小城镇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户籍政策。进一步放宽小城镇户籍限制,实行按居民住地登记户口制度,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问题。今后,凡在吉泰走廊镇镇规划区内有合法职业、固定住所(含租住房)的外来打工人员和农民,经审核批准,本人及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登记为城镇户口。

  (八)建立和完善吉泰走廊镇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快示范镇医疗、养老、就业、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新落户示范镇的农民享受与居民同等的待遇。优先支持示范镇创建小企业创业基地,为本地农民、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提供创业平台。凡在示范镇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的人员,除享受创业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下岗职工在信贷、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篇3】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是十九大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发展环境、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县委、政府促进城镇建设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重要抓手,更是市场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x县市场监管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市局的指导帮助下,紧紧围绕文件精神,从健全制度入手,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明确目标任务,抓住关键环节,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培育驰著名商标和小微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县域经济发展培育了新动力。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按照“扩总量、提效益、优环境、强服务”的总体思路,加快发展步伐,转变增长方式,拓展发展领域,扩大招商引资,培育市场主体,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全市中小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目前,x县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xxxxx户,其中私营企业xxxx户,占全县企业登记总量的xx.xx%;农民专业合作社xxx户,占全县登记总量的x.x%;个体工商户xxxxx户,占全县登记总量的xx.x%。xxxx年x月—xx月,全县新培育登记小微企业xxx户。

  截止目前,全县有效注册商标xxxx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x件,x第十届著名商标xx件(驰著名商标评选每两年一次,xxxx年中国驰名商标评选工作还未开展,著名商标已取消。故按照《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xxxx-xxxx年培育商标品牌五年规划》目标,到xxxx年全县中国驰名商标总拥有量达到xx件,x著名商标总拥有量达到xx件这项工作暂时搁置)。

  xxxx-xxxx年度,共有xx家企业的xx个产品获得x名牌产品称号,获得x名牌产品的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在全区xx个县(市)、区中名列第一。

  二、xxxx年工作开展情况及措施

  (一)创建农业区域化品牌工作。认真组织贯彻落实x县委“三名”工程建设,大力扶持农民创业,通过简化办事程序、加快办事效率、政策扶持等一系列措施,重点围绕现代农业、沿山葡萄酒产业等主导产业,依托龙头企业,推进产品品牌和行业品牌建设,努力实现“行业品牌、支柱产业、产业链、龙头企业”联动提升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围绕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商标集群。积极指导培育了“百瑞源”“华泰龙”等中国驰名商标和“六月红”“塞上黄金宝”等x著名商标品牌。二是围绕x山葡萄酒产业,积极培育葡萄酒商标品牌。对在x县境内设立登记的xx家葡萄酒庄以及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重点培育、积极指导x家企业创品牌,争取在x年内培育出x件中国驰名商标。三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增强企业市场活力。按照《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xxxx年度自治区服务业品牌化建设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积极宣传名牌效应、鼓励企业积极组织申报,经认真审议,推荐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x麦尔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争创x名牌产品。四是强化品牌保护和指导。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商标注册行为和使用行为,严厉打击假冒商标、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积极协调各级新闻媒体,集中宣传推介重点培育品牌和驰、著名商标。组织开展打击商标侵权“朔源”、“中宁枸杞”、“盐池滩羊”等专项行动,不断引导企业加大对自主品牌的保护力度,提高依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意识,为企业品牌创新、市场开拓保驾护航。

  (二)推进就业创业及“双创工程”。一是强化责任,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实行局领导亲自抓重点项目和企业责任制,积极安排组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小微企业工作的发展、协调和监督,制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振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二是积极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推行注册登记便利化。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市场监管局牵头,会同国税局、地税局在推进“三证合一”的基础上,采取“一站受理、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发证”工作模式,实施“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工作,不仅顺应广大市场主体的热切期盼,而且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兴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是积极鼓励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按照区市局和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深入到相关个体工商户,积极宣传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并积极落实有关名称登记等优惠政策。四是按照局领导分工情况,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实行每月跟踪监测,跟踪服务,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生产,全力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力促重点招商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实现经济效益。五是深入企业,调查摸底,努力做到知企情、排企忧、解企难、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积极排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六是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培育地方特色商标。积极开展商标宣传、培训和指导,以微企创业申请、培训为有利契机,积极推广普及商标法律知识,动员和引导创业者申请商标注册,增强创业者商标品牌意识。推行“一对一”帮扶制度,对已经登记发照的小微型企业,筛选出发展前景好、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企业,建立重点帮扶名单,明确帮扶人员和职责,实行商标行政指导联络员制度,开展“一对一”上门走访、上门服务,积极帮助提供商标策划、设计、查询、申请、材料申报等全过程跟踪指导服务,指导企业提高商标使用、管理和品牌运作能力。截至目前,全局共培育扶持小微企业xxx户。

  (三)构建安全投融资平台。积极组织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排查整治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根据自治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宁处非发〔xxxx〕x号)、(宁处非发〔xxxx〕x号)的通知精神,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x县市场监督管理局“xxxx年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排查工作方案”,成立防处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排查工作。二是创新形式,强化舆论宣传。在县内主要街道、市场、社区、农村集镇等群众集散地重点人群开展宣传,采取手机微信群发布宣传公益广告xxxx余条次,通过x县电视台播放防处宣传公益广告x次(xx天,制作宣传短片x个,每天播放x遍),设置宣传咨询台集中宣传x次,散发宣传资料xxxx余份,张贴海报xx余张,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宣传标语xxxx余条次,入户宣传xxxx余户次,散发宣传资料xxxxx余份。三是履职尽责,扎实排查动作。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和“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切实落实监管主体责任,确保人员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就是渎职的严肃氛围,切实摸清风险底数,化解存量风险。对不重视、不作为导致出现影响较大事件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今年以来,先后对辖区经营户进行了排查,通过摸排调查,其中:正常经营户为xxx户,xx户未开展此项业务,列入异常名录xx户,注销x户,吊销x户,擅自变更经营场所的x户,x户无法联系已上报区局。专项检查期间,共检查宣传广告xxx余条(册),未发现违法经营行为。

  三、存在问题

  (一)创建农业区域化品牌工作方面

  一是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理念影响,不注重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认为只要有个商标牌子,产品不愁销路,注册不注册无所谓。二是企业商标意识淡薄。商标是区别同类商品的显著标志,其作用就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企业虽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但不注重使用,也不注重宣传,束之高阁,造成商标的知名度不高,根本没有发挥出注册商标应有的效益。三是个别中小企业无力实施商标战略。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资金主要投入生产,在产品的宣传和推介上舍不得投入,只使用商标而不注册,影响了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

  (二)推进就业创业及“双创工程”方面

  一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产业大部分是依托资源的企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部分企业发展困难,有很多企业甚至已经被迫停业。二是部分微型企业创业者学历低,缺乏好的管理经验,企业经营水平低、盈利能力差,管理人才缺,创新能力不足,极大的影响企业的生存能力。三是由于小微企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实力弱,固定资产较少,信用度较低,抵押能力不足,加之金融部门认为微企贷款额度小,放贷成本高,风险大,从而导致企业融资仍面临很大困难。四是由于我县辖区经营户规模较小,个体经营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主动性较差,导致“个转企”工作实施较为困难。

  (三)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面

  投资类企业规模较小,法人、经营地址变更速度快,导致监管难度增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发挥部门优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商标法律法规的舆论宣传力度,将全县驰名品牌、著名品牌宣传出去,提高知名度从而增强市场主体的创牌意识和法制意识,进一步营造实施商标战略氛围。

  二是充分利用当前中小企业发展有利条件,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努力创造优越环境。

  三是立足职能引导企业增强商标品牌意识,提高企业商标注册、运用、管理、保护和自主创新能力,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切实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

  四是加强小微企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加快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完善服务功能,强化运行动态监测,针对问题,查找症结,采取措施,全力提供发展保障。

  五是健全市场监管规则,清除市场障碍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按照综合监管原则,规范对企业的监管,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法治环境。

  六是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据工作实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竞争执法和竞争倡导,依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为企业公平参与竞争创造条件。

  七是强化消费维权,鼓励支持企业维护商业信誉,诚信经营,畅通维权渠道,为诚信企业发展腾出市场空间。

【篇4】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高起点规划。突出规划先导作用,共投入近3000万元资金用于规划编制,聘请同济大学、等高水平规划设计单位,先后完成了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修编及新区、县城三个出入口等一批修建性详规的规划编制工作,城南、城北、黄坊片区控制性详规和城西、城西南、城北安置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一批规划的编制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启动了城乡统筹规划及各乡(镇)集镇规划以及村庄布点规划修编工作。通过精心编制系列规划,城市规划区面积由18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城区详细规划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初步形成了覆盖县、乡、村的三级规划体系,为城乡建设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大气魄建设。新一届县委、政府上任后,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实际,确定了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区路网畅通工程、城区出入口整治改造工程、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工程、台商创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九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三江六岸”、五星级宾馆、“一馆一园”、206国道绕城东移升级改造工程,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福利中心、省级示范幼儿园、公墓和殡仪馆搬迁工程等68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属于城建项目的就有28个。尤其是今年来,随着投资10亿元、规划面积达2.14平方公里的新区和投资6亿多元的县城“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投资3亿元的环城南路改造工程、投资2.37亿元的百里湘江绿道建设、投资2亿元锦顺达五星级宾馆等一大批城建项目的全面开工建设,进一步加速推进了我县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截止今年10月底,已投入城建项目资金6.92亿元。

  (三)多渠道筹资。充分采取县城投公司向银行贷款、向担保公司借款、向干职工直接融资等手段,着力破解城建融资难问题。同时,在项目建设上,大力推行项目代建制,逐步向市场运作为主、公共财政投入为辅的建设格局转变,有效增加社会投入,降低政府投入;在征地拆迁上,制定并出台了《县招商引资项目征地拆迁资金借资方案》,有效地化解了征地拆迁的资金压力等。

  (四)搭台聚人气。一是做强园区聚人气。通过做大做强工业园区,扩大就业岗位,吸引农民进园就业,进城定居。二是提升功能聚人气。启动了一批商业综合体、大型房地产、星级宾馆、农贸市场、影视城、展示馆等项目,进一步聚集人气,带旺商机。三是注重“三产”聚人气。制定出台了促进城市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引农入城”的激励政策,加快繁荣城市现代服务业,引导农村群众合理向县城聚集,县城商气、人气日益旺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建设资金仍然缺口大。如今年,我县城市建设资金缺口至少在2亿元以上,影响了城镇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二是经营方法还不多。经营城镇的方法和路子还不是很多,还不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还需要更进一步探索新的有效途径。三是县城老城区改造难度较大。由于老城区建设时间早,存在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环境条件差、安全隐患多等问题,但因人口密度大、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造成改造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提高规划水平。要按照建设“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和“赣粤闽”三省通衢的边际城市这一发展定位,根据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结合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确定城市分区和功能布局。规划编制中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关系,坚持突出特色,注重品位,对重要地段、标志性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案要优中选优,严格把关。

  (二)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以县城投公司为平台,探索城市开发建设新机制,对新上的城市建设项目,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鼓励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吸引投资者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对现有城市基础设施资产通过产权出让、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资产运营,实现存量资产的保值、增值、变现。

  (三)进一步加快老城区改造。要按照“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消除隐患、美化街景、体现特色”的原则,科学编制老城区改造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着重考虑土地使用功能的组合,合理确定老城区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规划指标;要按照重点解决好老城区“路不平、水不通、灯不明”等问题的目标,科学编制老城区改造项目。在老城区的改造过程中,要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做到留住古人的历史遗迹,留下现代人的岁月流痕,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

  (四)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强化攻坚,着力破解用地难、资金难等瓶颈制约,加快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百里湘江绿色生态长廊、城西出入口整治改造、县城“三江六岸”路堤景观工程、城区路网畅通工程、会杉线升级改造、五星级宾馆、济广高速出口至林岗大桥以南整治改造、206国道东移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篇5】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2023年区住建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真抓实干、逐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现结合工作实际,将今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3上半年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一)“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

  1、编制完成了规划方案。13个街乡按照“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技术指南和工作导则,听取部门、专家及群众等各方面意见,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三年行动规划方案,制定整治计划,明确项目清单。

  2、整治私搭乱建。共制止乱搭乱建行为281起,拆除违建48处2871平方米,清理违规广告招牌382处,快速处置各类新增违法建设11起,拆除违规遮阳棚(货棚)29个,清理共享单车225台。

  3、整治乱堆乱放。共清理乱堆乱放1948处,清理“牛皮癣”2215处,乱牵乱挂475余处,整改占道、规范出店经营2637余处,清洗公厕153座,增补垃圾分类垃圾桶1404个,更换垃圾桶244个,张贴垃圾分类宣传画1150张,相关街乡进行垃圾分类和“擦亮小城镇”百日综合整治入户宣传3000余次。

  4、整治乱停乱开。共整治违法占道1128起,查处机动交通违法行为32起,优化沿街标识标牌80处,规范条幅横幅、衣物晾晒560处,规范空中管线368处2800米,覆盖简易裸土5处258平方米,规范打围117处1592米。科学设置道路照明、交通标识标线信号灯、指示牌等26个,增加停车泊位65个,开展车辆乱停乱靠、安全隐患车辆上路、非法出租运营、随意占道上下客、共投入人员660人次。

  5、整理垃圾清运。全面组织环境卫生大扫除,全面清理陈年垃圾和卫生死角,消灭病媒生物孳生地。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扩大保洁覆盖面和重点区域清扫保洁力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清除暴露垃圾678吨,更新垃圾容器306处,清理河塘沟渠垃圾杂物26处,清运各类垃圾杂物(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约3700吨,投入人员2300人次,作业车辆620台次,每周开展一次周末大扫除活动。

  6、污水湖泊治理。一是整治河塘沟渠。按照河湖长制工作要求,全面开展重点河湖水面、岸线垃圾清理工作,截止目前共排查河湖四乱问题95处,已整改销号95处,集中整治“乱建”1530平方米,“乱占”6200平方米,“乱堆”5600吨,全区河湖四乱销号率为100%。全区河湖沿线共树立河湖长制公示牌351块,安全防护标识标牌105块,并按照规范设置水体安全防护设施。 二是持续做好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按照“三清行动”清管工作要求,结合2023年南部地区雨污水管网混错接点排查成果,积极申报区政府投资计划,不断完善横店街、滠口街、三里桥街雨污分流改造、混错接节点整治、管网结构性缺陷修复等工作,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污水处理收集率。三是加快推进乡镇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和运营。加快六指、祁家湾、罗汉、长轩岭、王家河、李集、姚集、蔡榨、蔡店、木兰乡等10个乡镇污水治理工作,截止目前除李集、蔡榨污水厂进行设备安装外,其余污水处理厂全部进入调试运行阶段。

  7、规整沿街线杆。拆除废弃杆管线路、空中电力、通信、广电等线缆约13000米,清除杆管上杂物,归并整理杂乱无序、低垂松垮线缆,规整美化线缆架设,消除安全隐患,拆除道路进出口引响交通的路灯杆10根,管线入地预埋管网铺设1020米,拆迁弱电电杆10余根。

  8、开展植树增绿。新增建成区内行道树9796株,新增绿地14810平米,花坛绿化除草修剪共计26020平方米,绿化养护46050平方米,清理建成区域缺株树穴360个。横店街完成川龙大道花坛降土、修剪草皮,触动机械19台,农用车8台,100多人工。

  9、修补公共设施。清理主次干道路面71000平方米,修整破损路面、填平坑洼凼共5556平方米,共维修市政路灯273盏,路灯完好率常态化保持在95%以上,新增路灯80余盏。对集镇内主干道的护栏进行了修缮,破损围墩、井盖进行了修补。蔡榨街新建民群路小型停车场一座。蔡榨街对集镇主干道十字路口、丁字路口共10处800多平方路面,进行维修及刷黑。

  10、“擦亮小城镇”省级示范镇创建工作

  木兰乡为“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首批省级示范乡镇,目前整治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街道整体风貌显著提升,地域特色鲜明;二是户外线缆全面入地,消除了“空中蜘蛛网”;三是打造木兰智慧小镇,在集镇中心建设了智慧路灯指挥中心,提升了城镇智慧化管理水平;四是打造亮点片区,镇区环境和设施功能显著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五是建管结合,建立长效机制。一手抓城镇建设整治,持续推进;一手抓城镇综合管理,形成常态。木兰乡“擦亮小城镇”工作2023年荣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第七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

  祁家湾街已列入省级示范乡镇创建推荐名单,省住建厅于年初安排祁家湾街“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省级示范)试点工作专项经费50万元;市城建局分管领导周才志先后多次次带领村镇处、区住建局现场指导、调度祁家湾街“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工作;祁家湾街补齐镇区基础设施短板工作全力推进中:完成了土庙社区综合整治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802万元,其中市补资金401万元;祁西路改造维修工程总投资1533万万元,其中市补资金按照766万元控制,目前已完成形象进度的50%;朝前街、祁建街擦亮小城镇建设、机电工业园三号路、祁家湾街清水池、工业园污水管网(一期)等四个项目已列入年度投资计划,预计总投资653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中。

  (二)“一主两翼”工作推进情况。泡桐社区环境整治提档升级工程已取得区发改局立项批复,即将进行初步设计评审,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市级奖补资金500万元;区发改局已原则同意长堰、彭岗、王家河节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拟申请市级奖补资金1000万元。

  (三)乡村振兴特色区块项目情况。黄陂区乡村振兴特色区块项目—杜堂康养小镇总投资5.1121亿元,总体规划范围2087亩(139公顷),共涉及9个村湾,主要建设内容为交通、农业水利、生态环境、社会公共服务、市政和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电网新能源改造,以及新农村社区公寓建设等,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集特色产业兴旺、休闲旅游突出、美丽乡村宜居、生态文明示范等于一体的乡村康养小镇。2023年2月以来,区政府多次组织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姚集街、区城投公司、设计院、花乡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到项目现场调研,及时调度,加快推进。目前已成立杜堂康养小镇特色区块项目指挥部,已开展入户调查、征地征收等工作,已办理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批复,初步设计正在加紧编制中。

  (四)传统古村落保护工作

      木兰乡双泉村大余湾和李集街泥人王村于2023年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且列入湖北省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023年王家河街罗家岗村罗家岗湾和蔡家榨街的蔡官田村蔡官田湾分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于2023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我区四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已全面编制完成,并于2023年10月份完成挂牌保护工作;2023年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调查建档工作已全面启动,预计八月底前完成。

  (五)农村自建房业务培训及安全隐患排查

  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近两年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区宅基地用地建房审批管理,提升建筑工匠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加强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2023年6月8日在区住建局召开了全区自建房业务工作培训暨农村工匠培训会,区直部门和各街乡分管负责人、城建办(村镇服务中心)主任、业务骨干、在籍工匠代表参加了培训。2023年5月上旬组织开展了全区自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已排查全区自建房247334栋,初判存在隐患的房屋2445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101栋,非经营性自建房2344栋,已聘请的第三方专业鉴定单位对排查出的隐患房屋进行再排查,并对其中需要鉴定房屋进行安全鉴定;隐患房屋已全部采取挂牌提示、加固维修、拆除等方式进行处置。

  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我区村镇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底子薄,离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急需加大对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二)基础设施建成投用,后期运营维护经费落实存在困难,急需形成长效机制。

  三、下步工作安排

  区住建局将紧紧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加大规范和指导全区村镇建设工作力度,认真做好统筹、协调和服务工作,会同街乡争取上级部门和其他区直单位的支持,全面推进我区乡村振兴工作。

【篇6】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南平市城乡规划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的工作部署,健全规划编制体系,深化机制体制创新,对内抓制度规范,对外抓服务拓展,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双丰收。

  一、20_年工作情况

  (一)规划编制方面

  1、以规划编制工作为核心,持续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根据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继续开展城乡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逐步完善各项规划体系,提高控规覆盖率。

  在总规层面。抓住国务院同意我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有利契机,积极开展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同步开展人口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武夷城镇带空间布局与分区发展等六个专题研究。积极推进县(市)总体规划修编,督促和指导县(市)抓好总体规划中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红线等划定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邵武市总规纲要和邵武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评审,建瓯市总规和建瓯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评审;启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有武夷山、顺昌、政和、光泽等四个县(市)。

  在控规层面。组织编制了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规划管理单元划分研究,完成中心区(含紫云、四鹤、梅山)分区、黄墩分区、水东分区、水南分区单元控规编制,目前中心城市(延平区)单元控规覆盖率已达60%。指导和协助西芹镇组织完成南平西站片区及西站接线控规、龙踞山旅游综合体控规编制,与延平新城指挥部合作组织编制延平新城陈坑瓦口工业园、增坑物流园、洋坑码头、段树坑控规等。

  在专项规划层面。重点推进有利于城市特色塑造、空间优化、功能提升、方便生活的相关规划。编制完成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为引导城市规划区内村民建房,开展南平中心城市(延平区、建阳区)规划区内村民建房专项规划编制。完成防震抗灾规划征求意见。协助有关职能部门编制《南平港总体规划》、《延平湖旅游规划》等。

  在村镇规划层面。完成2个市级试点小城镇的报批、1个省级试点镇、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总体规划的审查工作。截至目前,5个省级试点镇(邵武市和平镇、建瓯市徐墩镇、建阳市水吉镇、浦城县仙阳镇、顺昌县郑坊镇)已完成总规报批及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市10个市级试点镇全部完成总规编制。

  2、以武夷新区、延平新城规划建设为重点,持续拉开城市框架。按照省里对“新区”开发建设提出“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和“做美、加快”的要求,坚持绿色理念,加强重点片区、重要节点的规划设计。武夷新区:围绕“一山两区三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进一步明确风景名胜、城市中心、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功能分区,加快推进各片区规划编制工作,实现新区、旧区、景区、保护区、产业园区的有机衔接。目前武夷新区核心区(南林-赤岸)控规已获批,兴田组团控规、月亮湾片区控规及城市设计、崇阳溪两侧重点地段修规、崇阳溪保护开发及通航规划、渭村片区控规及兴田组团地块控规等均已完成初步方案;综合交通、城市景观风貌、崇阳溪景观带等重点专项规划正在不断深化。年底前将完成邵口部-西岸、芹口、东站、新岭等片区控规修改完善和报批工作。延平新城:建设延平新城是加快中心城市空间重构、发展转型的重大举措,是迎接高铁时代到来的需要。我局组织编制了延平新城总体规划、控规等各个层面的规划;同时,主动到延平新城指挥部对接洋坑港区开发、增坑物流园区建设以及多条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主动送规划上门。

  3、以建设“美丽南平”为引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助推绿色发展。紧紧围绕绿色发展战略和“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结合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建设工作,着眼于亮化美化绿化,全面推进“三边三节点”等重点区域景观整治和改造,做好规划服务工作,持续推进“四绿”工程,打造生态绿廊。完善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规划,重点跟踪南平市高铁片区交通枢纽节点及绿化景观工程、南平市滨江路沿江景观带改造工程两个省级“三边三节点”重点项目;开展南三龙铁路南平西站站前片区、夏道风情小镇城市设计,规划好南平北和南平西两个城市门户;积极帮助解决中心城区公建设施配套不足问题,完成了4个社区体育公园选点,义务帮助梅园新村、怡景嘉园等社区设计农贸市场的改造方案,积极推进人民医院新址、延平书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的落地。完成南平境内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历史风貌区普查;协助市政协做好延平湖历史文化建设的专题研究,配合市文广新局做好南平市历史文化保护开发整体规划。

  4、以服务城镇化发展为重点,持续推进县域、小城镇和中心村规划建设。围绕建设绿色城市、特色乡镇、美丽乡村、生态绿廊的目标,按照“做大做强城镇、做精做美乡村”的总体思路,加大县域城镇规划的指导和管理力度。科学指导编制和修编乡镇规划,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促进小城镇和村庄适度集聚发展。完成南平特色村镇规划建设系列专题研究。提出南平市特色乡镇和美丽村庄规划策略指引和建设指引。着力打造镇村整治规划样板。围绕建设美丽村庄的要求,组织编制了政和县杨源乡洞宫村美丽村庄规划、武夷新区西岸村整治及修规、邵武市大竹镇谢墩村尤家组活动中心等一系列整治规划。开展闽北传统聚落地图编制。全面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工作,建立完善传统村落档案。开展“美丽乡村”规划调研。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带队深入全市10个县(市、区)24个乡(镇)48个行政村,进行点对点指导,从规划角度提出区域发展定位、特色经济、村庄布点、环境整治及重要节点景观改造、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并印发各县(市、区)住规局供参考和借鉴。

  (二)规划管理方面

  1、提升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变“要我规划”为“我要规划”:站位全局,顶层设计,立足本级,辐射全市,主动作为。对一些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重要节点规划等,都能够做到想市委、政府之所想,急黎民百姓之所急,提前谋划,提前运作,努力当好市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百姓的公仆。变“找上门”为“走上门”:积极服务基层、服务重点项目、服务招商引资。对村民建房批量办证项目推行送证上门服务;对入驻工业园区的建设项目采取特事特办,切实做好优先办理、快速办结、上门服务、协调配合、跟踪督办;对已签署成交确认书、但因资金等原因未签订出让合同的工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先行对其项目总平图进行预审,以促成这类项目早日开工。变“闭门搞规划”为“开门编规划”:不断丰富城乡规划工作的途径,开展送规划进社区活动,多种形式征求广大市民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

  2、创新审批服务机制、优化审批服务流程。一是积极探索并联审批模式,按照“同步收件、同步审批、办结、分别发证”的运作模式,牵头发改、环保、国土部门对市本级办理的省、市重点项目在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实施部门间并联审批,以杜绝部门间推诿、扯皮,从而缩短办件时间、提高效率。二是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将局审批事项梳理、整合为6个行政许可事项、1个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个公共服务事项、1个行政确认事项、2个行政处罚事项、1个行政监督检查事项。并对办事规程中涉及的兜底性条款进行清理,彻底避免在纸质和网上办事规程中出现“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以及“其他相关材料”等字样,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前置条件。三是实现窗口当日办结“零”的突破,随着“一书二证”延期这一办理事项作为即办件授权窗口办理,打破了我局所有办理事项都是承诺件的现象,即办件从无到有,提升了当日办结率。全年审核审批科获得第一、第三季度“红旗窗口”,三人次获得“服务之星”称号。

  3、注重管理质量、提升审批效能。向社会各界公开十项承诺,叫响“马上就办”,落实“办就办好”。所有审批项目均通过局建设项目联审会集体研究,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内运作,确保审批流程的公开、公正。今年1-11月共依法核发“一书两证”202件,其中选址意见书46件,规划面积161.4万平方米;用地规划许可证68件,拟用地面积1367.8万平方米;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88件,拟建筑面积71.9万平方米。按时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70%。完成32个建设项目的建设方案审查、51个建设项目的规划条件核实,出具规划设计条件、规划意见函等批复67份,为紫云公租房、新建路铁路棚户区等7个保障性住房,市立医院综合大楼、青少年活动中心等8个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开辟了“绿色通道”,均未发现有以权谋私、违规审批等违法违纪行为。

  4、完善工作制度,规范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规划编制立项程序开展规划编制委托相关工作。完成南平市规划咨询委员会的筹备工作,初步建立规划咨询、评审专家库。进一步规范规划调整报批工作,制定规划局部调整、修改报批程序。启动《技术管理规定》修编工作,制定《规划区内村民个人建房管理规定》、《规划编制成果动态更新操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向市政府提交“棚户区内的危旧房改造意见”、“关于南平市中心城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事项的请示”。并按照科室职责和分工,建立、健全机关内部业务审批及行政办公规程,制定《建筑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规定及工作规程》。其中《南平市(延平区)城市规划区村民建房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办审阅通过并印发至延平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三)队伍建设方面

  1、主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今年2月起,在局党组的带领下,全局党员干部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线,全程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突出作风建设,以反对“四风”为抓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环节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活动的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意识。通过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正确理解把握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增强群众观念,提升做好群众工作能力。二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挂村服务”、“美丽乡村”规划调研等活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有效措施尽办帮助解决,树立了依法行政、全面履职、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三是进一步缩短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即知即改,着力解决规划理念不够新,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不强,村民自建房、危旧房改造等工作推进力度不够,以及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等一些突出问题,让群众看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明显变化。四是进一步完善了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形成定期上街开展规划宣传并征求意见、送规划进社区、定期研究群众意见建议、定期下基层联系县(市、区)住规局和互动联动挂点村、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的工作制度,逐步构建加强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的机制体制。

  2、着力强化队伍素质提升。以开展创建“服务发展科室”、“党员先锋岗”、“十佳党支部”、“十佳党员”等活动为载体,加强政风行风评议和机关效能建设,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今年先后邀请了上海、天津、南京、厦门等规划设计单位的规划专家来延为全市规划系统讲解规划设计6场,本系统领导开设关于城市设计、日照分析、美丽乡村等专题讲座5场。采取“小集中”的方式,由分管领导分批次带领各业务科室负责人,深入县(市)作业务培训,与县(市)规划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交流我市城乡规划行政许可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具体工作。此举既精简会议,又达到预期效果,很受到基层住规系统的欢迎。

  3、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从行政管理、廉政建设、机关效能、组织人事四大类着手,出台或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南平市城乡规划局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财务制度》、《公务接待工作规定》、《车辆和驾驶员管理规定》、《关于重申进一步严肃上下班考勤、请销假制度的通知》等13项规章制度和文件。局主要领导带头严格落实建设项目联审制度、主要领导“四不直接管”、主要领导末位表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等制度,规划编制项目的委托由局立项联审会议研究决定。通过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机关工作纪律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不断提升。

  4、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重新修订了《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全面排查189个廉政风险点,绘制防控流程图,制定风险防控措施223条,制定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化管理方案,汇编《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并在市纪委的指导和监督下,不断强化建设项目规划用地许可和建筑工程许可事项的廉政风险防控项目化管理。局主要领导带头严守“八项”规定,叫响公车姓“公”不姓“领导”的口号,除恶劣天气外,班子成员一律停止用公车接送上下班;禁止公款吃请,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今年1-11月三公经费支出33.05万元同比下降23.75%公务接待支出2.26万元同比下降66.67%。严控会议次数和规模、发文和简报,截至11月底,全市规划系统综合性会议同比减少50%,各类发文同比减少14.4%。

  回首过去的一年,思想建设和业务工作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工作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如:规划编制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不相适应,并相对滞后,历史欠账较多,规划区内控制性详规覆盖率有待提高;规划技术管理人才还较缺乏;规划的批后管理上力度还不够刚性等。

  二、20_年工作思路

  20_年城乡规划工作,要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福建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四届七次全会部署,创新规划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规划管理,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发挥城乡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精心打造绿色城市、特色乡镇、优美乡村,有效服务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贯穿“一条”主线:

  以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主线,着力服务南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以刚结束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按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省、市委的工作要求,把持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局党组仍然保持原有的高压态势,一以贯之抓学习、加大力度抓整改,切实做到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确保我局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规划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继续深入落实中央关于作风建设“常、细、长”的要求,提高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效地运用“群众观点”来指导城乡规划工作,真正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渗透到我市城乡规划工作的理念、内容和各项机制中,贯彻落实到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实施、规划管理等各个方面,科学编制城乡规划,依法严格实施城乡规划,不断提高规划科学决策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以及干事创业能力,多为人民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全面推进规划工作科学发展。

  (二)围绕“两个”重点:

  按照“绿色发展、共建共享”的发展目标,编制好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公共要素配置等专项规划。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做到城市规划区内规划

推荐阅读:

  局人才工作总结(通用12篇)

  四年级语文培优补差工作总结【10篇】

  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总结(通用15篇)

  垃圾清运工作个人总结报告范文三篇

  工作人员平时核总结2000字3篇

  区法学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总结3篇

热门标签: 工作总结
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十七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