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体会

更新时间:2023-01-21 19:24:3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针对性、有效率的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

一、鼓励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把教材变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以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立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人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结合巧妙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结合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如主动编题,看书上的资料也能有编题的可能性。

二、注重细节教学,关注学生的想法和体验,保护并开发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在有限的课时内尽量多地安排学生进实验室,通过感性的体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是化学教师的心愿。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周光召先生说: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实事求是,一个是追求真理,这是最根本的内容。在实验这种最体现真理的发现过程中,教师必将回答学生提出的若干为什么,如在NH4Cl固体分解的实验中,有同学尝试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了试管口,并且在实验报告中提出疑问为什么石蕊试纸变蓝了,而不是变红了?,书上只是介绍了分解产生的NH3和HCl在冷处相遇后又会化合为白色固体的事实,但学生多了一个加试纸的动作,多引出一个问题。教师对于这个细节的处理和回答,一定要让学生满意,有可能有偶然的因素,但学生看到的就是真理,教师是否引导到两种气体的扩散速率上去呢,虽然书上没有要求,但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有了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是否可以激发他更深入地自我学习呢?

化学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将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生产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身边,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及用知识、智慧和行动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光荣感。也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三、注重知识传承,把化学知识从零散的记忆整合为理论知识的贯穿体验

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大多学生有知识杂乱、记忆点多的印象,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虽然由于一些知识教授范围的局限性,教师不能在高中课堂上完整地阐述一门科学。但授之以渔的教学策略应该是教师所追求的,给学生一些启迪,让学生有自动往深和全去探索的目标和勇气,但如何实施,这需要一些教学设计和联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纵贯知识体系,特别是将学科中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经验化。

初三在讲实验室制CO2气体的选料时,特别强调不能用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理由是生成物CaSO4是微溶物,生成后影响碳酸钙和硫酸的接触,所以要用盐酸。此时已经间接指出了物质间的接触是反应的必要条件,接触机会越多、接触面越广,反应越容易进行,速率越快。在高中化学中,出现了钝化现象,提到铝表面生成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和浓硫酸的接触,而用硝酸汞处理过铝后,会看到铝失去致密氧化膜后的长白毛的现象。化学的教学从表象上升到反应速率理论,教师若将相关知识联想起来,把初中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拔高到理论层面,交给学生一把通用钥匙,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才能不变应万变。

四、注重师生互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多年来,课堂上教师习惯于自己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很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导致突然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提问时,竟然不知道如何提问。教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的机械课堂教学,让学生兴趣大减,没有兴趣的学习会让人觉得累,再加上过多的作业,高达44%的人都表现得累、无兴趣。调查部分学生的回答累,没精力、想睡觉,人不在状态、作业越来越多,忙得没时间思考、无兴趣,脑子懒得动。有一部分自信独立能力强的学生,发现问题时更相信自己的能力,不会提出问题与教师交流。

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五、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历来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在双向互动教学中不仅需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等,而且要注重教学反思对教师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不单是教学经验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育教学理念总是随着社会进步、变革而不断更新。对化学教师而言,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树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观是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自己的教育有源头活水的最佳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并善于运用反思结果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专业能力获得长足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反思,学会反思,积极反思。

随着对新课程认识的逐步加深,我们要对过去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反思,以新课标的理念加以审视,对教学工作多多反思,总结发扬教学的成功经验,改正和弥补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还应积极探索,持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及课堂教学水平。

推荐阅读:

  关于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论文

  浅论“做”化学实验的意义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化学链燃烧的氮氧化物释放特性论文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热门标签: 化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体会.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基于网络提高经济学“双语教学”时效性的实践探索

基于网络提高经济学“双语教学”时效性的实践探索,摘要:近些年来,双语教学在我国高校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尤其对于 经济 学来说,由于其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吸收经济学 理论 的最新进展,提高学生阅读 英文 资料的能力,增强他们运用 英语 语言进行学术交流和在实际经营和管理中的沟通的能力。针对 网络 环境下如

经济论文2023-02-05

新经济角度分析货币政策

新经济角度分析货币政策,摘要:在人类步入新世纪的今天, 经济 的 发展 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网络 的产业化 应用 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在包括凯恩斯和萨缪尔森等人的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看来,四个衡量宏观经济的指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是不能同时达到的。但是,在今天

经济论文2023-02-05

浅谈中国钢铁制品出口竞争力

浅谈中国钢铁制品出口竞争力, [摘 要]本文在系统分析了我国钢铁制品(HS编码为73)出口规模和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等指标,从多个视角对我国及世界钢铁强国钢铁制品的国家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制品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但出口结构不尽合理,需要依靠技术创新等方式

其他论文2023-01-19

建筑经济效益的体现与提升措施

建筑经济效益的体现与提升措施,摘要:建筑经济效益是建筑成本与建筑使用价值之间的一个比较值。本文以建筑经济效益的体现为理论基础,从建筑标准、节能、成本控制和科学管理四个环节论述了提升建筑经济效益的策略。关键词:建筑经济;经济效益;策略建筑经济效益与建筑质量标准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民对建筑质量

经济论文2023-02-05

浅析历史与道德:消费主义考察的双重尺度

浅析历史与道德:消费主义考察的双重尺度, 马克思对于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现象的评价主要有两种尺度:一是历史尺度,二是道德尺度。所谓历史尺度,以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性,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发展为标准。所谓道德尺度,是指运用一定的道德规范、道德观念作为判断一种事物价值的有无、正误和大小的标

其他论文2023-01-19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之路径探索

山西省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之路径探索,一、引言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是一国制造业的核心,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装备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协同性强、服务链长的特点,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对众多产业会产生较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联动效应。近

其他论文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