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1-13 10:35: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通用16篇)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

今日、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说,端午节到了,我们去买些粽子吃吧,顿时冒出几声,“行行”。我说:“今日还不是端午节,买粽子干啥?”我妈妈说:“对呀,还没到,这样吧,我们今日先买些荷包等辟邪的东西准备一下,明天是端午节。”我的表妹、表哥早已忍不住说先给我们买几个让我们尝一尝好吃不好吃,我表妹也在旁边呐喊助威,同意同意,双手赞成、“哈哈,这是多么有规律的呐喊声啊!我妈妈无奈,只好带着我们出去了,到大街上以后,妈妈给我们一人买了一个荷包,闻起来让人精神气爽,我们买完以后眼睛尖鼻子灵的表妹看见了买粽子的,我们都还在那里挑辟邪的东西,陆续我和我妈妈看见了,我们到了那里买了5块钱的,拿回家里后,我们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我们也帮忙爸爸妈妈挂开了辟邪的东西,心中也顿时踏实了许多,就这样,6月6日到了。

一个正式的端午节到了,这一天,我们早早的起来,妈妈主动带我们买了许多粽子,我回家后,边在哪里吃粽子,边让妈妈给我们讲端午节的故事,那是一年的6月6日,坏人追杀屈原,结果屈原跳河自杀,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便每年的端午节都把粽子放到水里面,让鱼儿吃,这就是故事的由来,我们吃完粽子以后,妈妈说:”我带你们出去,“我们说:”去那里,“妈妈说:”去看龙舟比赛,我们走到了那,龙有十几条,好像都是来自各村庄,我到了那里,各个选手还在准备着,比赛随着裁判的一声枪响开始了,擂鼓响了起来,大家都在用力的划,最好我们村的了第二名,比赛太精彩了。

这就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2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__多年历史。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之后,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一样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一样民族、不一样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一样。直到今日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我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中国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中国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此刻中国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我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可是始终不忍舍弃自我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我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之后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一样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资料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包含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包含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必须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我们中国真不愧是一个礼貌古国,一个端午节都有如此深厚的意义。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3

端午节是十分热闹的节日。也是十分有意义的节日。这不,端午节还没到,节日的气氛就出来了。街上很多老人都有竹竿支了一个摊。在竹竿上挂了许多的香包、花花线、有的还把雄黄一瓶一瓶的拿出来,香包的花样很多:有的像玉手拿寿桃,有的像老虎头,有的就是一个小包包。我最喜欢南瓜花了。有些人在过端午节时就像水煮鱼似的过个面,他们并不明白过端午节是为了什么,

下头我给大家说说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当然也不知他一个人,还有孝女曹娥和伍子胥的。以前是一二三四五的五,之后慢慢变成中午的午了,端午的端意思是无端,开头的意思。

我刚才提过端午要带香包花花线之类的,为什么呢?因为传说在端午的早上有“五毒”虫之类的东西要出来,怕它咬人。所以才用香包里一种特殊的香气来把毒虫熏死。带花花线是因为这种五彩线绕起来的花色能够迷惑虫子的眼睛,就咬不到你了。

洒雄黄酒有一个小故事。以前的人睡觉好睡在地上,尤其是夏天那样会被虫咬的,正巧有个人喝晕了不细心打翻了雄黄酒的罐子,雄黄酒就洒了他一身,虫子就没咬他,之后,他也弄明白是为什么了,哦,原先是这雄黄酒的缘故,再之后就有了这个习俗。

怎样样,此刻更了解端午节了吧!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4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习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梦想不能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最常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虽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种很多,可是,我还是喜欢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节的前两天妈妈就会把包粽子的芦苇叶买回来用清水煮好,然后准备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红枣等。接下来和奶奶一齐包粽子,每次奶奶都会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的形状,卷好后就往里面放准备好的原料,最终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有模有样的四角粽“宝宝”就诞生了。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艾叶、赛龙舟。端午节真是个充满神奇、充满喜悦、充满热闹的节日。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5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端午节”的“端”和“初”的意思相同,“午”是“五”的意思,“端午”就是“初五”。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罗江自杀。当时人们划船去寻救屈原,演变成了现在的赛龙舟。因为没找到屈原的尸体,人们就把竹筒里的米撒到江里,让鱼虾吃,它们就不会咬屈原了。现在成了吃粽子的风俗。

端午节的风俗南北不同。我们北方虽然没有赛龙舟的风俗,但也有我们的习惯。就拿我们家来说吧,今天一大早老爷就从河里提回来一桶水,让我们洗头洗脸,说是可以消灾祛病。姥姥煮了鸡蛋和蒜,妈妈买了粽子和糖糕。爸爸在门上插了一束艾叶,他说这样可以辟邪。姥姥还给我戴上了她做的香囊和五彩手链。

我们一家人边吃饭边看电视。电视上介绍各地过端午节风俗的节目,使我大开眼界。看来,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读起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时,就会想起端阳节的故事。

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他富国强兵,因遭到贵族子兰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撤职,赶出都城,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怀沙》之后投江而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江边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照样去做。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眼看端午节就要到了,超市里的粽子、艾叶、香囊、大蒜头……都开始热销了,人们争先恐后地购买所需要的东西。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7

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不过,也有人说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听妈妈说端午节的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我想应该是让那些儿童长命百岁吧!各家还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我们南方那儿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在我们家乡,过端午节的时候奶奶会用五色毛线系成一张网,里面装一个青皮鸭蛋,让小孩子挂在胸前,听说是辟邪用的。

有一个儿歌说得形象: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嗨!端午节的习俗真是数不胜数。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8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没错今天就是端午节。关于端午节,你们对它了解过什么?

说道端午节啊,人们总不会忘了吃粽子与赛龙舟,可是它们的由来,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将让我来告诉你吧:在古时候,有一位楚国的官员叫做屈原,等一下,这不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思美人》里的主角之一吗?没错,就是他,相传他为了楚国,整天忙上忙下的,他一心想着报国,可却空有一腔热血,他已经无力回天、他便投湖自尽了。这事传了出去,许多百姓过来扔一个东西,没错,它就是粽子,我心里就想:太浪费了吧。传说湖里有一个妖怪,专吃人肉,为了防止屈原的尸体不被吃。所就扔粽子。赛龙舟这个其实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猜测,跟屈原脱不干系,我想,是为了吓唬,河里的妖怪,所以才赛龙舟的。

说了这么多关于端午的习俗,再给你们讲一讲端午的趣事吧:上一年端午,区里举行儿童端午比赛,我就琢磨着要不要去参加,可我看到奖品,立马改变了主意了,我走进比赛门口,就看见5个区里的学霸,我心想:这咋整,这不出来丢人吗?当比赛开始,我就看见了第一个环节“包粽子”哈哈哈,我包粽子的功夫虽然只是菜写,可是我会包啊,我向四周瞧了瞧,果然没人会,我就包到比赛结束,包了五个粽子,他们有些人连一个都搞不出来。接着道了第二个环节“纸造船过江”,哎呦喂,这不存心让我拿第一的节奏。很快比赛结束了,公布了第一名居然不是我,额,被打脸了,还好我是第二,不然就睡着觉了。

最后,祝大家端午快,咦!端午不是用来祭奠屈原的,还快乐,算了,祝大家假期快乐。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9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提起这首民俗瑶我就想起端午节,想起了关于端午的传说和习俗。

战国时楚国有个诗人叫屈原,他屡次直谏楚王,楚怀王不听他的谏言,结果亡了国。他在悲愤中跳入了汩罗江。人们担心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让鱼儿吃,这样鱼儿就不再吃屈原的尸体了,后来这一天就被定为端午节。

每到五月初三,妈妈都会准备五种不同颜色的线,然后嘴衔着一头,两手不停地搓捻,不一会五条线就合在一起了。妈妈把我的手腕、脚腕处都系上五彩线。系好后妈妈心满意是地说:“这下好了,五色线系上,一年都不会生病喽。”

端午节还有个习俗要吃粽子,粽子是怎么做的呢?我亲眼见了妈妈包粽子的过程:只见妈妈先将糯米、大枣、白糖准备好,然后搅拌均匀。

接着,妈妈又找来了几片又长又大的叶子,将搅拌好的原材料包在里面,包成一个个三角形,最后用一根绳子绑好,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后放在锅内煮,不一会儿一股香味扑面而来。又煮了一会儿粽子熟了。

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咬了一大口,米饭的香甜和叶子的清香融为了一体,真是美味佳肴。

端午节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传承,也是家庭团圆的时刻。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0

当端午节那天,家家都会包粽子,我们家也不例外。小时候,我就经常和姑奶一起包粽子。我们先把糯米泡好,再买来长长的粽叶,把泡好的米和枣放在粽叶上。姑奶用手巧妙地一裹,一个好看的粽子就诞生了。然后,姑奶把粽子放在锅里煮,我就在旁边焦急地等待着。一会儿,粽子出锅了,一个个三角形的粽子从锅里拿出来,解开绳子,剥开粽叶,露出白白的糯米和红红的枣,香糯可口,非常好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思考,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原来这是我们的传统民俗。我还了解到,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赛龙舟、饮雄黄酒、戴香包、悬艾草、挂钟馗等习俗。还有一首关于端午节民俗的小诗:“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详细描写了端午节的民俗风情。端午节在很早以前是人们祭祀神龙的日子。后来,人们还巧妙地把远古的风俗与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结合起来。传说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纵身投入汩罗江。当时楚国人纷纷赶着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踪影。这就是赛龙舟的起源。人们为了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用芦叶包住米饭扔下江里,这就成了吃粽子的开端。

端午节乃中国重要传统节日,绵绵数千里,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一种印记,一种情结,深深烙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中,是永远抹不掉的定海神针。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1

我们中国有许多节日,但我最喜欢有着浓浓艺术风味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大臣,他忧国忧民,深受百姓的爱戴,但由于奸臣陷害,加上看到国家快要灭亡,屈原伤心绝望之下便投江自杀了。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伤心,于是划起船只,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把食物投进江中,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尸体了。

端午节不仅有着感人的来历,而且还有许多习俗。我最喜欢的.是赛龙舟:传说古时,老百姓舍不得屈原死,为了纪念屈原,我们就有了赛龙舟的活动。赛龙舟的人们很快乐,船头站着一个人敲鼓,大家就跟着鼓声一起划,那时别提有多壮观了。每次赛龙舟,大家都齐心协力,船就划得很快。

我爱有趣的端午节。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2

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民间有吃粽子、划龙船、喝雄黄酒、挂香袋、门上悬艾草等习俗。

这些节日习俗一直沿习至今。我们黄羊川乡没有大江大河,见不到划龙舟的场面,代之而起的则是聚众郊游,登山野炊等习俗。

吃粽子

粽子,又名角黍,简称粽子,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我们这里因不生产稻米,而恰逢 韭菜上市。所以家家户户都用韭菜作馅,夹杂鸡蛋、猪油等配料作成包子,或用菜油煎饼,夹上煮熟的大米和红枣,作成卷膏,不同地方作法也不尽相同。

喝雄黄酒,旧时,每逢端午,人们相聚,大都要喝雄黄酒,以避毒虫、蚊蝇叮咬。我们黄羊川乡大都以一种经粮食发酵,配以佐料作成酒醅子。一进夏季人们为了避暑,家家户户都要作一些甜醅子喝起来又香又甜,沁人心脾。现在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不少人喝起了雄黄酒。

野外郊游

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纷纷携家外出,聚集到周围的名山名川处,共同郊游,声势颇为壮观,届时四周乡邻,或远或近聚到一起举办大型的赛马会,文艺汇演,集市贸易等活动这与南方的赛龙舟大体相近。生活富裕者,还会拉上整羊寻一处安逸地烧烤羊肉,使得香味回溢。

悬杨柳枝

黄羊川乡杨树成行,香草遍野,一到端午节,男女老少,身挂各式各样用香草做的荷包等装饰品,也有的在门框四周插上折来的杨树枝或柳树枝从避鬼神,驱逐瘴气。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3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菖蒲等。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妈妈早早起床,出去买回很多菜。还有我不认识的 长草 ,我问爸爸这是什么草,爸爸说: 这是菖蒲 。爸爸把菖蒲做成宝剑,贴在门眉上,左右各一把。妈妈也调好了雄黄酒往墙角、衣柜边上喷洒说: 可杀菌防病呢!

中午时候,妈妈烧好丰盛的一桌菜;有鸡、有鸭、有肉、还有棕子和食饼筒等等,可香啦!在吃饭的时候爸爸和妈妈给我讲端午节由来的故事:在很早以前有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名叫屈原投汨罗江之后,人们就包棕子纪念他。我听得入了迷,吃得也津津有味。

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开心啊!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4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题记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端午节,又名端五节,重五节。关于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种。

赛龙舟

早在五千年前,长江中下游就有乘船祭祀龙图腾的活动,那便是赛龙舟的前身了。《诗经》中记载:“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那鸟舟就是指龙舟。明朝著名画家张择端曾以端午节龙舟为主题画了一幅作品,名叫《金明池争标图》。

清朝历代皇帝都有在端午节观赏龙舟的习惯。所以,赛龙舟便作为端午节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

吃粽子

说到端午节,不得不提的就是吃粽子了。早在战国初期,就有人别出心裁制成了类似粽子的食物。他们用黍叶包裹着糯米,蘸过石灰水后烤着吃,因形状类似牛角,故被称为“烤角黍。”

到了汉朝,吃粽子就被正式列为端午节的习俗了。在现代,粽子中总会包着各种馅料,比如说:豆沙、肉、玉米、大枣等等。这些也是因为明朝的一位乞丐灵机一动创造出来的。

插艾条

艾,在端午时节长得最为旺盛,而且在这段时间内,天气会十分炎热,蚊虫肆虐。正好艾有清热解毒驱蚊之功效,还有驱邪、避讳之意。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5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节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阳节、赛诗节、重五节等等。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像吃粽子、赛龙舟、戴五丝线、吃“五黄”等。说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欢。我见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粽,一种是竹筒粽。馅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馅的,豆沙馅的,有香米馅的,有糯米馅的,有八宝粥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馋得都要流口水啦吧!

我听家长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楚国时期,当时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头跳进啦汨罗江。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捞啦半天都没捞到。他们怕鱼虾吃啦屈原的尸体,就在汨罗江上划龙船、丢粽子,引开鱼虾。

后来,人们为啦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人士,一直把赛龙船、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今天。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 篇16

每当我看见粽子,就会想起那个难忘的端午节。

每每想起在去年那个晚上,我激动地睡不着觉。我对姥姥说:“姥姥我想吃粽子了。”可姥姥说:“现在是晚上12:00啊,我现在没有食材做不了啊!”我说:“姥姥我想了个好办法咱们拿粘土做吧,”姥姥说:“好呀!”于是我们俩拿出来五彩缤纷的粘土,说完我们就开始了,姥姥先把白色的粘土揉成一个小三角形,再把绿色的粘土揉成叶子型,把它裹在上面,我和姥姥为了小粽子可爱,然后又在他的身上安了两只小眼睛和一只小嘴巴,那樱桃般可爱的小嘴巴,好像正冲着我和姥姥微笑呢。有的像铃铛、有的像小汤圆、有的还像小饺子、有的像小兔子、每一个都是那么的精致可爱。我们俩个做的特别特别的开心,夜晚的窗外一直回荡着我们欢声笑语。”那天晚上我们玩到星星都睡着了,才想起了困意。

第二天,天刚蒙蒙头,天边露出鱼肚白了,我从床上跳起来,拿着昨晚和姥姥一起做的粽子给大家看,大家都说好看、漂亮,只听姥姥大声说粽子好啦,马上吃粽子啦!我开心的像兔子一样欢快地跑到姥姥的跟前,姥姥打开锅盖,我一看见粽子,哇塞!太香了,就在这时满屋飘香着粽子香甜的味道,谁闻见谁流口水。

粽子因为开花而开心,树因为长出了小叶子而开心,而我因为有个爱我的姥姥,爱我的家人而开心。

推荐阅读:

  母亲节感恩母亲优秀作文

  端午节习俗作文600字

  写抗疫防疫类作文,可以用这9个抗疫英雄的事迹!

  那一刻我明白了母爱作文范例

  小学四年级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小学端午节话题作文400字

热门标签: 习俗 学生 端午节
六年级学生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作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