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3篇

更新时间:2023-02-20 14:09:4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疫情面前,我看到了仍然 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看到了冲锋陷阵的医护人员,看到了大街小巷的条幅, 看到了网友的接力加油...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当你看到这个名字后,或许你会觉得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是她却是第一个提出武汉封城,阻止病毒大规模传播的第一人。如今的她尽管已经73岁高龄,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一线疫区,每天只睡3个小时,与病毒赛跑。

  武汉疫情爆发后,作为目前国内感染病学科唯一的女院士李兰娟,时时刻刻地关注着武汉疫情的最新动态。

  当所有人“闻鄂色变”时,1月18日,李兰娟临危受命,与钟南山等人受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委托前往武汉支援。

  作为国家级专家,嗅觉敏感的李兰娟来到一线后,觉知事态严重,对武汉疫情做出了预判,首先提议武汉政府要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并建议将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

  随着春运返乡人数逐渐增多,李兰娟觉得武汉封城刻不容缓。1月22日,她再次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封城”,并指出再不封城就晚了。

  对于一个省会城市来说,封城意味着全城都将进入危急状态。但凡这个决定有任何差错,对于一个院士来说,她的名誉都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但李兰娟对此并不在乎,她在乎的是如何第一时间控制疫情的蔓延。

  次日,国家采取封城。李兰娟说,“武汉实施进出人员管控是因为疫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只有严格地控制传染源,才能不让传染病发生大流行。”

  封城措施进行后,武汉疫区人员得到有效控制,成功地防止了病毒大规模传播。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眼下,武汉的医院里,危重症患者比较多,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

  1986年,李兰娟开始带领团队进行人工肝研究。历经10余年的辛勤钻研,李兰娟及其团队终于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 李氏人工肝系统 ,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并于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人工肝系统是一台体外仪器。借助这台仪器把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在体外进行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滤过等步骤,清除血液中的黄疸毒素等有害物质,补充蛋白质和凝血因子,通过暂时替代肝脏的解毒、蛋白质合成和部分代谢功能,使肝细胞得到再生的机会,肝功能得以恢复。

  树兰医疗集团品宣部总监邹芸介绍,由李兰娟院士带领的浙江紧急医疗队经过前期的方案讨论和制订,目前人工肝治疗和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已在进行中,人工肝团队已经进入重症监护室开展工作;同时采用 抗病毒+肠道微生态调节 的方案治疗病人,减少使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主要是给重症病人和危重症病人服用,用以调节肠道微生态。

  希望把危重症病人救回来,让危重症病人的病死率下降,这也是我这次申请去的重要原因。 李兰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朱梦飞是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根据他从武汉传回的消息,李兰娟院士每天都与紧急医疗队的队员们一起讨论病情,指导工作,调整治疗方案。

  四抗二平衡 是李兰娟院士倡导的救治策略。这个从H7N9禽流感治疗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又被应用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所谓 四抗 ,第一个就是早期抗病毒治疗;第二是进行危重病人的抗休克治疗;第三是抗低氧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第四是抗继发感染。 二平衡 中第一个平衡是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第二个就是微生态平衡。

  来自朱梦飞的消息是,2月4日,李兰娟院士带领的救护团队开始进驻医院ICU,应用包括李氏人工肝在内的方案进行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在李兰娟院士的指导下,危重症病人经李氏人工肝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

  一个好消息传来,李兰娟团队这次带去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希望人工肝这一套技术能在抢救呼吸衰竭、肺部炎症明显增加、有细胞因子风暴的危重症病人中得到应用。同时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患者肠道的细菌,让肠道的细菌保持平衡,抗继发感染。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

  “我打算长期在武汉,与那里的医护人员并肩战斗”,这是投入疫情阻击战的李兰娟院士曾庄严承诺地说!

  1947年,李兰娟出生在绍兴一户贫寒人家。她的父亲患有眼疾,无法工作,全家人的生活,都要靠母亲卖山货的微薄收入维持。

  饶是如此,李兰娟依旧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还被保送到绍兴一中。

  可惜,李兰娟的初中刚刚念了两年,母亲便为难的告诉她,家里已经一贫如洗,再也拿不出钱给她交学费了。

  懂事的李兰娟不得不含泪告诉母亲说,她愿意辍学,帮家里减轻负担。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兰娟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父母干家务,家里家外的农活,李兰娟都一手操持。

  然而,当李兰娟把自己想要辍学的想法告诉老师后,老师心疼李兰娟的前途,劝她先请假,保留住学籍,还和乡亲们一起为李兰娟凑了学费。

  在老师的帮助下,李兰娟总算读完了初中。中考填志愿时,李兰娟为了节约学费,选择了一所中专。

  但命运之手再次眷顾了李兰娟。中考成绩公布后,李兰娟凭借优异的成绩,被省重点杭州一中(现杭州高级中学)直接录取,成为了村上的骄傲。

  李兰娟来不及高兴,沉重的学费便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好在高中的老师了解到李兰娟的情况后,帮李兰娟申请了助学金,还让李兰娟先领课本去学习。

  李兰娟抓住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高中阶段门门功课名列前茅,似乎考上一流大学,对李兰娟来说不过探囊取物。

  谁知命运此时却和李兰娟开起了玩笑。1966年,当李兰娟满心憧憬着高考时,偏偏碰到了高考取消。

  无奈之下,李兰娟只得回到绍兴老家,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但就在李兰娟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她却无意中发现,许多乡亲身上都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却苦于无钱医治,只能忍受病痛折磨。

  于是,李兰娟主动找到了浙江省中医院,利用休息时间自学针灸和草药,以便帮助乡亲们缓解病痛。

  要说李兰娟的学习能力的确过人,复杂高深的医学,往往让人无从下手,可零基础的李兰娟,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几个月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从此后,李老师成了李医生,等到村里组建合作医疗队时,李兰娟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加,转行当起了“赤脚医生”。

  都说老天定不会辜负每个努力的人,寒门出女将!

  或许是为了回报当年求学时乡亲们的帮助,李兰娟成为赤脚医生后,对病人尽职尽责。

  不管谁家生病,也不管风吹雨阻,只要有病人在的地方,就能看到李兰娟忙碌的身影。

  有一次,村里一名孕妇突然分娩,李兰娟听说后,二话没说就客串起了妇产科医生。

  这样守护乡亲们的事情,李兰娟做过很多很多,以至于村里400多户人家,家家都拿李兰娟当亲人,不管李兰娟走到哪户人家,村民养的狗都不会叫。

  为此,村民们发明了个新词语——“静无狗叫”,专门用来赞扬李兰娟忘我的工作。

  英雄再现,李兰娟!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号角早已吹响。在这场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人民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李兰娟是其中之一。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消息曝出,北京震动、全国震动、世界震动,李兰娟和钟南山一起,受国之所托,逆行武汉考察疫情。多年的经验让李兰娟感受到事态之严重,她向武汉政府提议“不进不出”。随后,她果敢地向中央建议“武汉必须封城”。

  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连2003年非典时期也没有。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她不是不知道事关重大,但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那天起,她的万千关切集中于病患、防治和不断变化的疫情、疫情、疫情。

  她,冒着感染的风险,武汉北京杭州三地跑,出诊开会出差,抽空接受采访,释疑解惑坚定信心,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

  她,在千家万户高举起团聚酒杯的除夕夜,从北京参加完疫情会议返回杭州,在机场吃了份饺子,这就是年夜饭,这张照片流传出来,人们再一次为她动容。

  她,73岁的老院士,却坚持带队去驰援武汉,“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武汉有很多危重症患者,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

  武汉疫情下,李兰娟院士不顾73岁的高龄,主动请缨前往,2月2日凌晨4点40分便与团队抵达武汉。

  2月11日,李兰娟院士身穿防护服,来到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ICU看望患者。在她的防护服上,“武汉加油”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有网友慨叹,钟南山、李兰娟是可以托付国运的大医与其称之谓院士,不如誉之为国士,发大医国士之良知灼见,一能断论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二敢第一个提出建议封城;三是亲赴第一线抗击病毒。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就是巾帼英雄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推荐阅读:

  2023名人名言大全摘抄5字

  端午节600作文

  男生向女生表白的话

  疫情作文议论文

  2023元旦欢乐图片_2023元旦欢乐文艺联欢晚会搞笑小品精选3篇大全

  疫情期间发展对象思想汇报大全

热门标签: 故事 疫情
李兰娟院士抗击疫情的故事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