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白手起家故事_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大全

更新时间:2023-02-24 08:28:0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没有本钱的创业,做生意最不能缺的就是资金,如果啥也没有的时候,你是怎么来做的。如果没有本钱的创业,你首先会想到的方法是干什么?没有本钱的创业,下面是大家创业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白手起家创业故事,欢迎参考!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1、采用“排炮战术”轰出一名千万富翁

  10年前,一家取名为“壹加壹”的制衣店在广州悄然诞生,老板是20岁的陈展鸿。

  10年后,“壹加壹”由一家庭制衣作坊发展成为时装设计公司,进而组建“壹加壹”实业有限公司,没有本钱的创业,10年间,陈展鸿由一个个体户变成了拥有20多家企业的大老板,资产达几千万元,每年仅出口服装就创汇1500万美元左右。

  发展如此迅速显赫,除天时、地利、人和之外,高超的操纵市场的技巧亦不可低估。

  “壹加壹”的产业包括服装、电器、鞋类、餐饮等,但服装是大头,服装收入占总收入的80%。而服装款式,面料的更新是以季计、月计,如何在迅捷的交替中把准市场的脉搏是至关重要的。陈展鸿说,他采用的是“排炮战术”,即每设计出一种新颖服装,必是放一排“排头炮”投放到市场检测一下市场的需求情况,再根据第一排炮的轰动效果,决定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

  “壹加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有节制地“轰击”市场,每种新产品投放到市场总留有余地,决不“轰”得过火,适可而止。陈展鸿的想法是顾客买东西就跟吃饭一样,某种东西一下子吃得太饱,就会对这种东西腻味,再也提不起它的兴趣。

  一种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则是长期的。没有本钱的创业,如果对“壹加壹”商标”腻味”了,以后的市场则难以打开,所以“壹加壹”在每一种新产品最畅销时,下一个新品种又成熟了,这样,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轮番轰炸市场。

  为保证“壹加壹”产品的“快”和“新”的特色,陈展鸿十分注重信息,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变成产品,抢占服装“新潮头”。目前,“壹加壹”仅西装的款式就有20种之多。没有本钱的创业,靠“快”和“新”还不能在市场稳操胜券。市场的真正主宰是顾客,只有赢得顾客,才能赢得市场,才能保证“轰”得有力。

  于是,“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购置西服,还可以“终身保修”身材发胖的、不合身的西服还可以拿来修改到合身。这招“壹加壹”专营西服的服装店由一间扩展到了七间,还满足不了需要。

  2、一名杂工一年赚了50万元

  他是一个失败者、说谎的人、商场上的逃兵,没有人把他放在眼内,因为他根本没有与人争胜的条件。那么,苏宏达如何出人头地。没有本钱的创业,在成功的大道上遥遥领先,使公司每年赚取的利润超过50万元呢?苏宏达算不上年少有为,他35岁时,仍是工厂的一名杂工,每月收入仅可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还需要妻子替人家做些零散的缝纫工作,帮补家计。35岁,是宏达生命的转折点,一天,他经过住家附近的地产经纪公司,发觉里面的职员在打瞌睡。虽然那时楼宇买卖情况热闹,偏偏就只有那个地产公司一片冷清,门口张贴的楼宇资料也是寥寥可数,还附出公司的顶让消息。宏达突然灵机一动,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虽然他没有足够的金钱搞一些小生意,但岳母颇有积蓄,他决定跟她好好商量。开始经营业务的时候,他把顾客介绍费降至最低,只抽取其半成佣金。

  另外,他采取“死缠烂打”的政策,不怕浪费唇舌,不断为上门的客户介绍适合他们的房子,不到最后一刻——对方终于找到自己理想的房子,他决不轻易放弃。很多顾客前来地产公司想购买房屋,其实心中也没有什么主意,如果推销者懂得抓住他们的心理弱点,诚心诚意为他们服务,顾客自然会一切依赖你,不愿再跑到别家地产公司选购的了。

  3、借鸡生蛋

  现代经济活动中,自身经济实力不足却又要发展事业,许多人也会来个“借鸡生蛋”“借得钱来,投资生产,赚回钱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这种经营谋略,也叫“负债经营,无钱走遍天下。”然而,时至今日,当人人都懂得借鸡生蛋时,“鸡”就不那么好借,就得讲究许多技法。给人“信”字,这是借鸡技法中的根本大法。

  在广州,有一位数百万元资产的私营企业主岳亚贤,当年家里穷得叮当响。靠做不做都36元的工资,别说摆脱个穷字,连生计也难,他下决心要做番事业。没有本钱的创业,想到邻居潘婶有好几个儿子在香港,就向其借钱。开始借10元,讲好一礼拜还,但他根本没动那钱,只是锁在箱里,到期准时归还。过了个把月,他又向潘婶借20元,她讲定归还日,他一样不用,到期原钱加息奉还;如此一次次借了还,还了借,大半年时间过去了,还真的没动用过所借用过的任何一分钱。待潘婶一再夸其“有信用”时,岳亚贤顺水推舟地向她讲了自己的打算办个”方便居民生活小卖店”的想法和难处。潘婶也真爽快,笑着安慰他:“放心,你亚贤要办店,借你个万儿八千没问题。”就这样,岳亚贤凭着良好的“信誉”筹到创业资本。  钱,是投资创业的硬资本,对于无钱或财力不足的人来说,能借到钱,就可心想事成。中国银行有2000多个亿个人存款,如果你这个商人有信誉,就永远不必为缺钱而发愁。

  4、腰缠亿万的富人

  黄光裕总算明白了这个理儿。22岁的广东汕头小伙子还没大摸清赚钱的门道。他是做家电批发的,老家那地方商行林立、竞争剧烈,他觉得生存余地大小,一口气向北,直跑到内蒙古。内蒙古很大,黄光裕转悠了一年,没做成多少生意,却从内蒙人的厚诚人格中学到了赚钱的窍门。1987年春节前,他从内蒙古转道北京回汕头的家里过年,因为春运车票紧张滞留了几天,闷着没事,就在北京城里逛电器行,遇到和气的店员,老板,就试着联系点业务。

  凭着厚诚人格,黄光裕不“黑”不该赚的钱,把利润最大限度地让给客户。没有本钱的创业,连黄光裕自己也没料到,三天逛下来,竟然得到了100多万元的订货单。真是喜从天降。黄光裕感到自己摸到了生意的窍门,也摸到了财富的大门。人间正途须奋勇。转过年来,黄光裕说干就干,与北京人合资在牛街创办国美电器商行。虽然谈不上多大的实力,黄光裕却端得出真正的大家风度,他进最好、最俏的货,卖的却是全市最低的价,没过多久,京津一带的同行们都知道了牛街有个不“黑”人的黄光裕。黄光裕凭的是厚诚,博得是信誉,做的是买卖。他的批发业务一日千里,蒸蒸日上。

  一年之后,他又干起了零售,零售业比批发琐细。竞争也更加激烈,各家电器商行老板挖空心思、招徕顾客,各有各的高招儿。没有本钱的创业,黄光裕任凭商海变幻,仍然抱定自己的老主意,扎扎实实地傅信誉。而且这一回,他是比先前更厚诚了,居然自己设起了“维修站”,只要是他店里卖出去的商品,都可以享受他的“亚华电器服务中心”的售后服务。如今,黄光裕的汕头国美企业总公司在北京有多个分公司,而且国美电器公司已经早已上市,他本人已是亿万富豪。

  5、从流浪汉到百万富翁

  冯志久原是一名流浪汉,到处漂泊,虽历尽艰辛,却穷得叮当响。1990年,冯志久跟随数百万淘金者涌到珠江三角洲,却发现这里早已人满为患,他想到工厂打工,但因年龄大,无技术,工厂不收他。冯志久百无聊赖,便在各工厂区转悠,看到工人们下班后都端着饭盒往街上的小店子跑,还有那在街上饥渴的盲流,他脑子一转,怎么不再开一个供打工者吃饭的小店呢

  于是,他心一横,租了一间民房作厨房,每天中午和晚上担起两桶饭菜,往流浪的人群中推销,一天下来能挣30元,很快他凑足37000元资金,在广州黄埔大道边租了一间5平方的店铺,办了执照,把鞭炮一放,快餐店开张了。   冯志久的小饭店一开张,就象鲜花引蝶似的引来了众多的顾客,他经营主要的绝招,就是收费低。那时广州的饭店快餐时价最低是2元,而他却一律为1元。没有本钱的创业,1元钱吃饭谁不来!冯志久辛辛苦苦忙了一个月,结帐之后,除了开支,竟赚了2000元。后来他又增添了桌凳餐具,雇了临时工,扩大门面,每天早餐卖粉中晚餐卖饭,一律一元一份。

  这样,每天的顾客少说也有500多人,最多达1000多人。他挣钱的奥妙在于薄利多销。每份1元的饭菜其实是没有挣头的,但打算的好,也可以赚几角钱,如果每天能卖1000份,就可挣300元,一个月就是9000元。一个流浪汉变得如此精于经营。几年下来,冯志久已身家上百万元,直到现在他的快餐仍是1元价。人称他“1元钱大享”。

  6、白手起家的女大学生

  李素儿斯文、温馨,一副学者的面容,镇定而善良。她是中山大学物理系科班出身,曾经是学生会副主席。满怀理想,准备走学术的道路,以科学献身国家民族,希望将来造福人类。但是,1957年,内地的政治风暴使她心灵上受到了重大的创伤,家庭受到了伤害,耿直的丈夫居然一夜之间沦为“右派”,她自己又被封为“右倾机会主义”。

  从此,无尽的折磨降临到她身上。1958年,她带着四元港币离开了自己生长的土地,来到香港。照理,她可以得到在美国的父亲的支持。但是,两地相隔,一言难尽。她,以一个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坚持奋斗。她,温文中寓着刚毅的个性,从白手成家到兴家,从最低下的工作做起。一位怀抱科学家理想的年青人走进了工厂女工的行列。科学是踏实的,她也是默默而踏实的。人生总有风浪,潮头也有高低,连科学实验也要经过千百次才能成功。居里夫人百折不挠的精神鼓舞她做工,晚上补习,读上英专,又考上工专。 五年之后,丈夫也来团聚了,以后,她的三个孩子也都长大,懂事了,也同妈妈一样坚强,不怕困难,埋头创业。她搞工厂从基础做起,早年开加工厂,创业维艰,她从租用几百平方米的地方开始,到今天厂房7000平方米,厂房增加近10倍。当年生产玩具、洋娃娃衣服,又为美国名厂加工,以车缝为主。三年后,她开始建立自己的工厂。她开的是五金厂,从制造家用普通制品(如钉)开始,逐步朝优质制品发展。到今天,她已成为华文实业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兼总经理。她的产品有不少从原理到外形都达封申请专利水平,可见她产品原创性甚高。多年来,她坚持生产家庭制品,近年又扩展业务至生产家庭电器制品。产品远销欧美各国。

  7、赚钱魔术师

  1982年,刚刚放下“青苗”或红十字卫生箱的周潮仁还只是位24岁的青年,“赤脚医生”失去行医资格,同时意味着他将回到农民的行列。没有本钱的创业,在人多地少的潮汕平原,“田里没有金子”是一句人人都知晓的老行语。一天,在家闲得发慌的周潮仁在镇上喝早茶时听人说:上海人爱吃蜜饯,男女老少都爱吃,根本不管这蜜饯腌缸里有蛆虫。周潮仁是个有心计的人,他想,当地人家家几乎有口大腌缸,每年水果收获时,都将吃不了的水果整理后倒入腌制成凉果,吃都吃不完。这些东西若拿到上海去,说不准能赚钱哩。于是周潮仁东拼西凑了70元车马费,扛上了30公斤蜜饯闯荡大上海去了。

  到了上海,他扛着蜜饯一连到好几家食品店推销,得到几乎相同的回答:“没有国营集体工商执照,什么生意都不能和你做!”这一晚,他在南京路的屋檐下度过。守着一大袋蜜饯直发愁。天无绝人之路。翌晨,一位潮州同乡和他相遇,并答应帮他解脱困境,同乡用自己的营业执照,银行帐号和批发票,很快将30公斤蜜饯以168元成交。同乡付给周100元现金后走了。虽然100元对于当时的周潮仁来说不是一笔巨款,但更使他振奋的是同行凭着一张营业执照在10分钟里赚了68元,赚钱就像魔术师。他暗暗发誓:我也要当赚钱魔术师。

  回到家乡,周潮仁一口气办了国营、集体和个体三种营业执照。该年12月,他以平均每公斤0.9元的成本在家乡收购近1吨的蜜饯,再次闯荡上海,由于这次他持有多种“版本”的营业执照,他的蜜饯生意格外红火,这次他净赚1500元,是他过去当“赤脚医生”六年的收入。

  这次的成功,使周潮仁的野心更大了。他在家乡成立了“凉果收购站”,在上海租了一套公寓,每天晚上,他根据上海蜜饯市场的销售动向,让自己的秘书编制生产计划向家乡电传。没有本钱的创业,与此同时,潮州每天发往上海的长途运输车队中,有一辆车是他包下的。几年过去,周潮仁成了响当当的上海蜜饯市场大王。

  8、突破口

  深圳海滨房产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八七年夏,但直至一九九o年秋,由于体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公司并无大的建树。现任总经理冯兴民接手时,公司只剩职工5人,一间办公室,一部电话分机,外加一小块土地。面对这个摊子,他们从拥有的那块土地起步。按照国际惯例,将规划、设计、地盘管理、基建、销售等房地产经营环节解剖开来,让利出去,使每个环节都能把最优秀的队伍的人才吸引到自己的项目上。没有本钱的创业,这样,整个房地产运作便成了系统工程,公司员工的精力集中于工程的宏观控制,以及经济测算、市场分析、信息收集等工作上。当年,便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人均创汇200万港元。创利65万港元,公司从亏损企业一跃而成为令人瞩目的盈利大户。

  9、小老扳大思路

  广州塑料软包装厂是一家民政福利小厂,全厂100多名职工中,残疾人占了54%。1986年的审计结果显示,27万元流动资金亏得一干二净。欠下债务40多万元,已经到了破产的境地。此时,谢耀临危受命。上任厂长之后便引进风险机制,逐步把车间集体承包,很快使企业扭亏为盈。1988年,又通过招标实行风险承包,承包人要先交纳2万元的风险抵押金,确保上交厂部的利润每年递增7%,并保证车间职工的收入每年也递增7%。没有本钱的创业,风险机制促使承包人在经营中使出浑身解数,尽全力拓展业务盈利。

  因为纸盒、纸箱、塑料3个车间都是独立的产品车间,承包者可以自主经营,使他们摆脱了业务科室的繁琐机制,能够调度产、供、销,用活业务费,业务经营异常活跃。他们在车间内对工人实行按件计工,对供销人员实行任务承包,体现重奖重罚。一下子调动起了工人的积极性。塑料车间六班的机台利用率从承包前4%提高到97%。全厂的生产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好兆头。三年下来,风险承包的风险经营方式使全厂利润创历史最高纪录,1991年。盈利38万元,是承包前的5倍。职工月均收入比3年前增长84%。此外,他们还增添了8台机器设备,还清了债务。

  10、没有本钱的创业?扫地一年赚了40万元

  在深圳,出现了全国第一家扫地公司—日新清洁服务公司。这个被人不屑一顾的公司,1984年起家时,只有两辆平板三轮车,而到了1991年,他们用笤帚疙瘩“扫”出了150万元的固定资产和每年40万元的利润。一些酒楼、宾馆、机关、工厂越来越欢迎这个扫地公司,他们认为自己雇清洁工,不光给他个人发工资,还要管住房、医疗、退休等许多问题。还要花钱购买吸尘器之类的扫除专用工具。所以,计算起来还是把卫生包给清洁公司合算。随着深坝建设事业的发展,扫地公司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11、一万元如何变成100万元

  1987年5月,深圳第一家股票发行公司—深圳发展银行,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在当时,对绝大多数深圳人来说,股票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对它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知,甚至抱着怀疑的态度彷徨观望着。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刚刚离休的老干部在老同志们的再三动员下,本着对党和国家的热忱,下决心用自己毕生积累的一万元钱买下股票,为国家再做一次贡献。那位老干部做梦也没想到,两年后,他那一万元转眼变成了十万,而且,正在朝100万元逼进。老干部吃惊之余,羞愧难当。他急忙跑到党的纪检部门问这钱是不是非法所得,接待的同志笑着告诉他,这些钱不是非法所得,而是你投资股票的正当收入。

  12、白手起家如何创业?金奖白兰地

  “皇天不负苦心人”。所谓“皇天”,其实正是我们自己精神力量的化身。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所愿:风平浪静的时候,轻如一叶小舟;等到风涛怒作的时候,也会像凌空的天马。张弼士,别名振勋,广东潮州大浦人。17岁时家乡闹灾荒,他告别家人,孤身逃荒,来到了荷属的巴城(今印尼雅加达)。毕业实习时,张弼士特别注重观察当地和外地的经济状况,研究什么样的买卖容易获利。从买酒和税收发家后,他又拓展到垦殖业、建筑、金融、交通、矿业、商业等各个行业。他人企业全盛时期,资金达白银七八千万两,故有“苏岛富翁”之称。在张弼士的一生中,最能说明他创业的艰辛和成就的应是张裕酿酒公司的创办和成功。

  张弼士于1892年开始筹建酒厂,一开始,他就采取稳扎稳打的方针,着手抓好原料基地的建设。几经周折,公司耗费巨资,终于1906年建成了有124个品种,占地千余亩的葡萄园。我国当时生产葡萄酒系手工操作,设备落后,难以与欧美新的生产技术相抗衡。为提高竞争能力,他注重科学技术,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

  他到处物色酒师,重金聘用。几经周折,公司终于掌握了全套设备和关键技术。产品出来后,对于如何开拓市场,张弼士曾煞费了苦心,首先,他注重提高产品的信誉,其次,注意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讲究广告宣传的艺术;再次,充分利用海外华侨思念祖国、眷恋故土之情和张氏在南洋华侨中的影响,开拓国外市场,特意精制张裕酒的宣传品向华侨广为赠送。此外,广泛结交上层人士,取得各方的支持。最后,别具特色的张裕酒,终于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和注意。康有为曾为张裕公司写下了“浅饮张裕葡萄酒,移植丰台芍药花,更复法华写新句,欣于所遇即为家”的诗句。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公司亲笔题赠“品香醴泉”四个大字。特别是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商品比赛会上,张裕公司的白兰地、红葡萄酒、琼瑶液和益寿浆获金质奖章,“金质白兰地”从此闻名于世。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1、马云的创业

  1982年18岁的马云第一次高考失败下学谋生,先后当作秘书、做过搬运工,后来给杂志社蹬三轮送书。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云在帮浙江舞蹈家协会主席抄文件的时候接触到路遥的代表作《人生》,这本书迅速改变了马云的思想,马云从书中体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却往往只有几步”遂下定决心,参加二次高考。 1983年19岁的马云二次高考依然失利,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但受《排球女将》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准备参加第三次高考,因为家人反对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但决心永不放弃。 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高考艰难过关。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后因马云同专业招生不满,马云被调配到外语本科专业,捡了个便宜,跌跌撞撞、摇摇晃晃进入杭州师范学院本科。 1988年24岁的马云大学毕业后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 1988年—1995年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期间业余时间在杭州一家夜校兼职教英语,同时帮助别人从事英语翻译。1995年辞去大学教师工作。 1994年30岁而立之年的马云开始创业,创立杭州第一家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

  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31岁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却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曰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开始设想回国建立一个公司,专门做互联网。马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他立即决定和西雅图的朋友合作,一个全球首创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就这样开始有了创意。并起名中国黄页(chiinapage)。 回国当晚,马云约了24个朋友做外贸的朋友也是他在夜校名义上的学生,给他们介绍,结果23人反对,只有一个人说可以试试。马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还是决定干,哪怕24人都反对,他也要干。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调头,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你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马云提起当初,赞赏的是自己的勇气而不是眼光。

  1995年4月,31岁的马云投入7000元,又联合妹妹、妹夫、父母等亲戚凑了两万元,创建了“海博网络”,“海博网络”从此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产品就是 “中国黄页”。 1996年,32岁的马云艰难的推广自己的中国黄页,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业务就这样艰难地开展了起来。1996年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也就是这一年,互联网渐渐普及了。 1996年3月因为杭州电信的实力悬殊的竞争,最后马云不得已和杭州电信合作,马云的中国黄页资产折成60万,占30%股份,杭州电信投入140万人民币,占70%股份。后因经营观念不同,马云和杭州电信分道扬镳,放弃了自己的中国黄页,并将自己拥有的21%的中国黄页股份,全数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 这年是1997年,这是马云创业生涯第一次的失败,这年马云33岁。 1997年,马云离开中国黄页后,受外经贸部邀请,加盟外经贸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由马云组建、管理,马云占30%股份,参与开发了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btob思路渐渐成熟“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服务”。连网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阿里巴巴。互联网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去发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语打开的那个山洞。 1999年,35岁的马云受够了在政府企业做事条条框框的束缚、磕绊与畏首畏尾,不甘心受制于人的马云推辞了新浪和雅虎的邀请决心南归杭州创业,团队成员全部放弃其他机会决心跟随。这年1999年,这是马云遭逢的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失败。 1999年1月15日,马云和他的团队悄然南归。

  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家园马云的家中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18位创业成员或坐或站,神情肃穆地围绕着慷慨激昂的马云,马云快速而疯狂地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会慌了。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在这次“起事”的会议上,马云和伙伴共筹了50万元本钱。并按照惯例进行了全程录像,马云坚信这将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在这次会议上马云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从这天开始,马云开始铁下心来做电子商务。 尽管只有50万创业资金,但马云首先花了1万美元从一个加拿大人手里购买了阿里巴巴的域名,并细心注册了alimama.com和alibaby.com。他们没有租写字楼,就在马云家里办公,最多的时候一个房间里坐了35个人。他们每天16-18个小时野兽一般在马云家里疯狂工作,日夜不停的设计网页,讨论网页和构思,困了就席地而卧。马云不断的鼓动员工,“发令枪一响,你可不能有时间去看对手是怎么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又告诫员工“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阿拉巴巴就这样孕育、诞生在马云家中。1999年3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直至逐渐为媒体、风险投资者关注,并在拒绝了38家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投资商之后于1999年8月家接受了以高盛基金为主的500万美元投资、于2000年第一季度接受了软银的2000万美元的投入,从而由横空出世、锋芒初露,到气贯长虹、势不可挡。直至成为全球最大网上贸易市场、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并逐步发展壮大为阿里巴巴集团 成就了阿里巴巴帝国。 从1995年接触网络到1999年阿里巴巴问世,马云用了5年的时间,经历了2次失败才获得了第一阶段的成功。

  从马云的第一阶段创业里程我们可以看出马云的这样几大品格。1、 不甘落后、永不放弃,三次高考,二次失败只是更加激励马云坚持不懈,必须成功的信念。2、 反应敏锐、思路清晰,善于发现和把握网络发展规律。从中国黄页到阿里巴巴到淘宝到支付宝到阿里妈妈都验证了这一点。3、胆大心细、一往无前。先是作为杭州十佳教师辞职下海,然后离开和杭州电信合作的中国黄页、离开和外经贸部合作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一是大胆,一往无前、不留退路,二是心细,虽然离开其实心中已经酝酿了一盘更大的棋局。4、激情四射、魅力服人。马云先后离开与杭州电信和外经贸部合作的公司,手下员工都愿意放弃更好条件甘愿吃苦受累追随马云重新创业,当年创业的18个人至今仍然追随马云发展。更能通过个人魅力和激情吸引某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的亚洲代表蔡崇信放弃工作追随,六分钟搞定软银孙正义投入2000千万美元的风投。5、相信自己,理智分析。马云对自己有超级的自信,在阿里巴巴创业的第一次会议上马云就预告了未来,要求全程摄影,以此作为历史见证。很多人说马云狂妄,但马云说过自己创立海博网络的时候靠的是勇气而眼光。 阿里巴巴创业初期马云要求合作伙伴“用闲钱投资,不允许借钱,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马云很狂很自信,但相信这是他基于理智分析的结果。一个人成功一次是偶然,但马云99年自阿里巴巴创业成功至今的不断发展,我们不能说马云只有大胆和自信,这里面肯定还包含了智慧和理智。

  马云的成功绝非单单因为他比我们早创业10年!也许你认为马云恰逢时运,你生不逢时;也许你认为马云资金雄厚,你身无分文;也许你认为马云运气高照,你霉字当头,但你不要忘了马云二次高考落榜,做过搬运、蹬过三轮、当过小贩;你不要忘了阿里巴巴创业之始35个人挤在一个房间,大家要集资才能创业,马云要靠借贷才能发工资;你不要忘了马云身高1米62,体重仅100出头,中国黄页推出之初很多人说他是骗子。马云的创业成功绝非偶然,那是智慧和勇气的结晶,那是信心与实干的结果,那是领袖与团队无间结合。马云给我们的意义更在于马云说过“如果马云能够成功,我相信中国80%的人都能成功”,如果你能像马云一样敢思、敢想、敢说、敢做、敢为天下先,那你也可能实现自己的阿里巴巴帝国。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2、一万元如何变成100万元

  1987年5月,深圳第一家股票发行公司—深圳发展银行,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在当时,对绝大多数深圳人来说,股票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对它知之甚少或者根本不知,甚至抱着怀疑的态度彷徨观望着。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刚刚离休的老干部在老同志们的再三动员下,本着对党和国家的热忱,下决心用自己毕生积累的一万元钱买下股票,为国家再做一次贡献。那位老干部做梦也没想到,没有本钱的创业,两年后,他那一万元转眼变成了十万,而且,正在朝100万元逼进。老干部吃惊之余,羞愧难当。他急忙跑到党的纪检部门问这钱是不是非法所得,接待的同志笑着告诉他,这些钱不是非法所得,而是你投资股票的正当收入。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3、金奖白兰地

  “皇天不负苦心人”。所谓“皇天”,其实正是我们自己精神力量的化身。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所愿:风平浪静的时候,轻如一叶小舟;等到风涛怒作的时候,也会像凌空的天马。张弼士,别名振勋,广东潮州大浦人。17岁时家乡闹灾荒,他告别家人,孤身逃荒,来到了荷属的巴城(今印尼雅加达)。毕业实习时,张弼士特别注重观察当地和外地的经济状况,研究什么样的买卖容易获利。从买酒和税收发家后,他又拓展到垦殖业、建筑、金融、交通、矿业、商业等各个行业。他人企业全盛时期,资金达白银七八千万两,故有“苏岛富翁”之称。在张弼士的一生中,最能说明他创业的艰辛和成就的应是张裕酿酒公司的创办和成功。

  张弼士于1892年开始筹建酒厂,一开始,他就采取稳扎稳打的方针,着手抓好原料基地的建设。几经周折,公司耗费巨资,终于1906年建成了有124个品种,占地千余亩的葡萄园。我国当时生产葡萄酒系手工操作,设备落后,难以与欧美新的生产技术相抗衡。为提高竞争能力,他注重科学技术,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

  他到处物色酒师,重金聘用。几经周折,公司终于掌握了全套设备和关键技术。产品出来后,对于如何开拓市场,张弼士曾煞费了苦心,首先,他注重提高产品的信誉,其次,注意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讲究广告宣传的艺术;再次,充分利用海外华侨思念祖国、眷恋故土之情和张氏在南洋华侨中的影响,开拓国外市场,特意精制张裕酒的宣传品向华侨广为赠送。没有本钱的创业,此外,广泛结交上层人士,取得各方的支持。最后,别具特色的张裕酒,终于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和注意。康有为曾为张裕公司写下了“浅饮张裕葡萄酒,移植丰台芍药花,更复法华写新句,欣于所遇即为家”的诗句。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公司亲笔题赠“品香醴泉”四个大字。特别是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商品比赛会上,张裕公司的白兰地、红葡萄酒、琼瑶液和益寿浆获金质奖章,“金质白兰地”从此闻名于世。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4、采用“排炮战术”轰出一名千万富翁

  10年前,一家取名为“壹加壹”的制衣店在广州悄然诞生,老板是20岁的陈展鸿。

  10年后,“壹加壹”由一家庭制衣作坊发展成为时装设计公司,进而组建“壹加壹”实业有限公司,没有本钱的创业,10年间,陈展鸿由一个个体户变成了拥有20多家企业的大老板,资产达几千万元,每年仅出口服装就创汇1500万美元左右。

  发展如此迅速显赫,除天时、地利、人和之外,高超的操纵市场的技巧亦不可低估。

  “壹加壹”的产业包括服装、电器、鞋类、餐饮等,但服装是大头,服装收入占总收入的80%。而服装款式,面料的更新是以季计、月计,如何在迅捷的交替中把准市场的脉搏是至关重要的。陈展鸿说,他采用的是“排炮战术”,即每设计出一种新颖服装,必是放一排“排头炮”投放到市场检测一下市场的需求情况,再根据第一排炮的轰动效果,决定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

  “壹加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有节制地“轰击”市场,每种新产品投放到市场总留有余地,决不“轰”得过火,适可而止。陈展鸿的想法是顾客买东西就跟吃饭一样,某种东西一下子吃得太饱,就会对这种东西腻味,再也提不起它的兴趣。

  一种产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标则是长期的。没有本钱的创业,如果对“壹加壹”商标”腻味”了,以后的市场则难以打开,所以“壹加壹”在每一种新产品最畅销时,下一个新品种又成熟了,这样,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轮番轰炸市场。

  为保证“壹加壹”产品的“快”和“新”的特色,陈展鸿十分注重信息,并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变成产品,抢占服装“新潮头”。目前,“壹加壹”仅西装的款式就有20种之多。没有本钱的创业,靠“快”和“新”还不能在市场稳操胜券。市场的真正主宰是顾客,只有赢得顾客,才能赢得市场,才能保证“轰”得有力。

  于是,“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终身保修”的办法。出国访问的、结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顾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订做合体的高档西服。凡是在“壹加壹”购置西服,还可以“终身保修”身材发胖的、不合身的西服还可以拿来修改到合身。这招“壹加壹”专营西服的服装店由一间扩展到了七间,还满足不了需要。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5、一名杂工一年赚了50万元

  他是一个失败者、说谎的人、商场上的逃兵,没有人把他放在眼内,因为他根本没有与人争胜的条件。那么,苏宏达如何出人头地。没有本钱的创业,在成功的大道上遥遥领先,使公司每年赚取的利润超过50万元呢?苏宏达算不上年少有为,他35岁时,仍是工厂的一名杂工,每月收入仅可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还需要妻子替人家做些零散的缝纫工作,帮补家计。35岁,是宏达生命的转折点,一天,他经过住家附近的地产经纪公司,发觉里面的职员在打瞌睡。虽然那时楼宇买卖情况热闹,偏偏就只有那个地产公司一片冷清,门口张贴的楼宇资料也是寥寥可数,还附出公司的顶让消息。宏达突然灵机一动,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虽然他没有足够的金钱搞一些小生意,但岳母颇有积蓄,他决定跟她好好商量。开始经营业务的时候,他把顾客介绍费降至最低,只抽取其半成佣金。

  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他23岁赚到首个100万.33岁做到了汽车用品老板 33岁,有的人还在寻觅努力的方向,有的人却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王汉荣就是后者。

  28岁,他完成了从0到10000000的跨越,吃了深圳汽车用品超市的螃蟹,在宝安开设了当时全市最大的汽车用品中心,大到汽车轮胎、汽车音响,小到防滑垫、汽车香水等上万种汽车用品像普通超市一样敞开摆设、明码标价、自选销售,令消费者耳目一新。

  23岁,他利用一次机遇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0万,还认识了一个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这一切还得从他18岁从英德农村到深圳打工之路说起,没有那段尘土飞扬的日子就没有今天的王汉荣.王汉荣4岁丧父,母亲一手把他们3兄妹拉扯大。为了帮补家计,还在读初中的他就跟着哥哥一起收集村里人采的草药,然后转手卖给药材公司,赚取微薄的差价。可就是这样一倒一卖,每个月竟也能赚回数百元,王汉荣第一次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

  1990年,村子里有位在钟表厂当师傅的远房亲戚游说王汉荣去当学徒,他几乎没怎么想就揣着哥哥给的150元来到了深圳。刚到工厂,师傅就分给他一顶帽子和一个口罩,他开始了每天十几小时的工作,用麻布轮和蜡给表带和表壳打磨。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我都要用肥皂拼命地搓脸,因为尘土太大,除了口罩遮住的地方外都是黑色的。王汉荣回忆道。他还很清楚地记得,第一个月的工资也是150元。

  没多久,带他出道的师傅与老板因分成而发生争执,又带着他们跳到了别的厂。不论在什么地方,王汉荣都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着,学习别人的技术。 1991年底,他已经成了打磨车间的骨干,每个月能拿到1000多元工资。第二年,他却作出一个重要决定,跳到一个工资不足千元的机械加工厂工作,原因是凭他的技术能够当上生产组组长。每个人都是需要别人的肯定,我也不例外。他说。

  这回还是打磨,所不同的是终于跟他未来的事业沾上了边,打磨的是汽车防盗锁。没过多久,这家原本做外销的工厂转为内销,需要开拓国内市场,一个跟他很谈得来的车间主任就推荐他去跑业务,因为他会说广东话方便沟通。王汉荣告诉记者:当时厂里选了十几个人出来作推销员,到现在成功的恐怕只有我一个。 第一桶金--远赴郴州赚回5万元

  1993年,深圳汽配厂最集中的地方在翠竹路,而王汉荣工作的工厂在蛇口,每天他都要横穿整个深圳市区。当时蛇口出深圳就是坐204路,可工厂离204路总站还有几公里,我就先骑单车再转公车。

  后来我又买了辆单车锁在上海宾馆站,到市内后再骑单车去翠竹路逐家逐户地推销。

  终于在一位远房亲戚的引荐下,他向湖南郴州车管部门推荐了适合当地使用的防盗锁,车管部门要求他尽快送两万多把防盗锁到郴州,货到付款。当时两万多把锁需要200多万货款,他上哪里筹这笔钱呢?后来他决定向工厂让利,将其中的差价让给工厂,自己每把锁只赚几元钱。能够做成这笔生意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不怕吃亏,如果我对利润斤斤计较,也许最后连5万元也赚不回来。

  1994年,有近两年推销生涯的王汉荣已经有不少固定客户了,这时他在宝安54区广深高速公路旁开了间好利时汽车五金门市部。

  当时,深圳只有一个香港人在做汽车用品的批发生意,汽车用品生产厂家大多集中在台湾、香港,只要找到他们的国内总代理,就能拿到货。有了目标,王汉荣很快与代理公司建立了稳定的联系。

  蹊径独辟--她帮我赚到100万元

  1995年对于王汉荣是一个质的飞跃,两个重要的机遇出现在他身边,他都好好地把握住了。

  内地有些地区接连发生高速公路连环车祸,公安部下令上高速公路的机动车必须安装后雾灯,安装公安部指定生产厂家的后雾灯。基本上只要你能拿到符合要求的货,就一定好卖,我的店里每天夜里12点多还有人排队等着提货,去给车主安装。王汉荣说。

  由于每家汽配店的用量有限,不能直接向厂家拿货,于是他就把和自己有联系的汽配店的用量都集中起来,向江苏的无锡、徐州和广东南海的几家公安部指定生产厂家订货。因为他能第一时间拿到紧俏的货品,所以行内有越来越多汽配店闻风向他订货,甚至包括广州的汽配店。

  但这一年最大的收获还是在业务往来中认识了一个高佻、亮丽的广州女孩,一家经营汽车电子防盗产品的香港贸易公司的销售主管。女孩也是从售货员、收银员、销售主管这样一步步做上来的,跟他很谈得来,爱情的种子就在王汉荣心中悄悄萌芽了。每到广州送货,王汉荣就往女孩店里跑。

  其实女孩也早就喜欢上了这个诚实、有干劲的小伙子。第二年,在后雾灯生意最红火的那一年,他们结婚了。深受香港经营理念熏陶的太太不仅帮王汉荣在后雾灯生意中稳妥地赚到了第一个100万,更重要的是鼓励他生意一定要做大、做强。

  不然也就没有了后来全深圳最大的汽车用品卖常

  在汽车用品批发利润日渐微薄的时候,刚刚兴起的汽车用品的零售利润却相当可观。1997年,在太太的建议下,王汉荣租下了位于宝安39区的旧海关报关大楼一楼110多平方米的商铺作为门面,楼上1000多平方米的仓库作为仓储式超市。当时,一楼每平方要70多元,二楼仓库他拿到了厂房价,每平方米仅10多元,即便如此一个月的租金也要两万元。不到3年时间,王汉荣的好利时已经在宝安独占汽车用品市场的鳌头。

  好利时从此步入了稳定发展期,不仅可以自主生产汽车化工、五金、音箱及布艺等产品,还拥有由全世界范围内的300多家采购商组成的采购网络,并向全国800多家经销商供货,其中深圳占了八成。

  2004年底,由好利时投资设立的爱车空间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定址在人气最旺的华强北商业区,并于今年3月正式开业。市区的消费者层次比关外要高,对汽车用品的要求也更高,所以我们精心布置了销售区、音响试听和安装区、贴膜区,还有专门的吸烟区、休闲区,更附设了小小的网吧,使消费者在等候服务之时能够免费上网。这次,王汉荣一反在租金方面低廉的首要选择,因为这里要办成好利时在深圳市区的旗舰店。从试营业开始,爱车空间的业绩稳步上扬,事实证明王汉荣这一步没有走错。

  初识王汉荣在4年多前,他当时语出惊人:看不出来吧?谁跟我站在一起,都比我更像老板。他的坦白确实说中了我心中的想法:那分明就是一个长相平常、穿着更平常、比我虚长几岁的年轻小伙子。许多富豪都有过贫苦的经历,飞黄腾达后你却看不出丝毫的贫苦之气;同样出身贫苦的王汉荣,发达了,富贵了,却依然过着普通人平淡的生活。

  用他的话说:外表的奢华不一定象征财富……有些人赚了钱,就把心思花在衣、食、注行、用上,整天想着如何更好地享受生活。我是农民出身,我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几年来,王汉荣几乎没有买过一块手表,也许是当年在工厂里打工时见得多了吧。王汉荣唯一的爱好是踢足球,但却永远穿着那双国产名牌--二三十元一双的双星牌足球鞋。哪个富豪没辆好车,但2004年前,王汉荣一直开着那辆福建东南产的富利卡,一边私用,一边拉货。直到最近才花了40 多万买了辆丰田霸王。他调侃道:朋友们都看不过去了,不买辆好点的不行了。

  记者第一次认识王汉荣是2001年春节前,他参加深圳商报举办的邀请贫困小孩一起吃年饭,大年三十的中午他邀请了两位贫困家庭的孩子共进午餐,王汉荣的脸上始终带着亲善的微笑,还给每个孩子奖学金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后来聊起来,王汉荣说:我是在贫困家庭长大,所以当我有能力的时候会去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就像以前别人帮助我一样。采访的当天下午,王汉荣邀请记者观看了一场足球赛,他是场上的中场,前突后守满场飞。他平时不抽烟、不嗜酒,唯一的爱好就是在业余时间跟他的员工们来场足球赛。踢足球冲撞再所难免,记者曾问他的员工跟他踢球时是不是都小心翼翼,生怕碰伤他?员工笑着回答:王总说过上了场大家都一样,哪会有什么担心。

  因为肯吃苦、不怕吃亏,当初在机械加工厂的车间主任给了他一个当推销员的机会,让他迈上了销售的成功之路。也是因为诚恳、亲切,与许多汽车用品生产厂家都成为了好朋友,共同成长,所以他总能够拿到比别人更便宜的友情价。

推荐阅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应知应会大全

  2023鼠年春节四字对联

  行业对联大全

  【一双隐形的翅膀歌曲】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文大全

  数字对联

  寒假作文2023_寒假作文2023年度热门必备 关于寒假的作文素材例文

热门标签: 大全 故事
创业故事白手起家故事_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大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