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方针和策略

更新时间:2023-02-02 13:26:4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既要应对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更应该应对当前我国经济管理面临的各种问题,加快人才的培养创新策略研究,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的把人才培养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实现人才、学校、社会等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推动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的全面进步。

一、立足当前人才培养状况,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和人才要求

作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一定要把握经济管理型人才基本特点,立足于社会的未来发展需求,真正从社会经济管理方向以及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出发,不仅培养出来的经管类人才能够掌握各种知识和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能够适应未来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让学生更好地就业,更好的创造未来,不断的开拓新的领域。提高学生的信息捕捉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决策能力,把握住社会发展现实,构建科学完整合理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结合社会发展的变化规律调整人才培养战略,真正把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实际接轨,让学生能够真正地适应市场,在市场中更好的历练,造就高素质的经管类人才。针对市场对人才的发展要求,针对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的方向,对人才培养应该更加注重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他们的义务感,对各种新鲜事物有着一种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不断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挑战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能够更好的从社会实际发展出发,增强他们的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确保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发展当中具备较强的预测能力、信息捕捉能力、市场分析决策能力、组织领导能力以及对各种问题的灵活应对和处理能力。

二、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经管类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学生实践,立足社会发展,围绕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创业,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一定要做到课程资源的优化设置,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训练,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去感知相关的知识,历练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培养学生应对各种问题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尤其是能够让学生真正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向,有效捕捉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地分析处理。针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现象能够认真分析现象背后的规律,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且能够很好地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把握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在具体的问题当中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改变教学策略,突出案例分析教学

在教学策略上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改变传统的注重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突出强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此,应该更加突出强调案例法分析教学。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发展目标,选择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有效地分析,让学生更好地在案例分析当中掌握相关的市场经济的现象,分析各种市场经济行为,在具体现象和行为当中感知经济管理当中的有关知识和理论,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作为教师应该首先精选各种典型案例,并对案例进行深人的分析,能够让学生真正的从具体案例当中学到相关的知识和理论。设置典型的问题,让案例更加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突出他们的主体性,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合作讨论当中深人问题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能够真正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注重校企合作

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应该注重教学方案设计,充分利用校办工厂,尤其是加强各种企业的有效合作,让学生能够到相关企业实习历练。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实践应用平台,让学生在企业实习感知相关的经济现象、管理模式,真正零距离感知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市场经济的现象以及各种管理的流程,做到人才培养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零距离接轨。为此,一方面应该为学生提供联系更多的企业,帮助学生从事相关的岗位实习,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和企业的有效沟通,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践优势、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给,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让企业的相关的管理人才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另外,作为教师也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学生的实习过程当中,给学生以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让学生在实习当中更好地提高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优质人才。

总之,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培养人才应该采取有效策略,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理论,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实现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改革,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优质人才,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就业和创业。

推荐阅读:

  评析西方经济学资源共享课程中的案例教学

  论经济学的“扩张”与开放

  浅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主题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师教学

  地方高校经济类研究生机制改革

分析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方针和策略.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类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类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类课程教学中的必要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由教师精心策划和指导,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案例现场进行分析,使学生能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截然不同,案例教学通常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学

经济论文2023-02-01

磋商语篇中的机会-获取模式(1)论文

磋商语篇中的机会-获取模式(1)论文,[摘 要] 机会——获取模式常应用于商务交际活动中,因此,将该语篇模式与商务磋商语篇联系起来研究十分有意义。通过对应用机会——获取模式的磋商语篇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在磋商语篇中,如果要用机会——获取模式使语篇加以展开,其赖以运作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局部妥协”。【论文关键词】 磋商

经济论文2023-02-01

贸易谈判中的语言技巧(1)论文

贸易谈判中的语言技巧(1)论文,【论文摘要】 在国际贸易中,要达成一项公平互利的交易,多数要通过谈判才能实现,为了实现商务合作的目的,在贸易谈判中需要掌握一些技巧,遵循礼貌原则并合理使用礼貌用语。 【论文关键词】 贸易谈判 礼貌原则 具体运用 在礼貌原则的指导下,贸易谈判中通常可采取一些谈判策略技巧,如尊

经济论文2023-02-01

浅析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问题(1)论文

浅析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问题(1)论文,【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风险转移的相关条款和比较《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贸易术语风险转移的相关解释,从风险转移的概念、意义谈起,为我国有关经贸主体维护自己的合法正当权益提供参考意见。 【论文关键词】 国际货物贸易 风险转移

经济论文2023-02-01

试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关税问题.(1)论文

试论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关税问题.(1)论文,内容论文摘要:近年来,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污染转移问题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运用环境关税来保护本国环境。征收环境关税既符合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又与WTO的目标相一致。环境关税的贸易效应主要包括贸易歧视效应、贸易结构效应和贸易优势效应。当前我国应研究和制定环境关税制

经济论文2023-02-01

立足当地凸现特色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立足当地凸现特色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内容 提要]本文结合化州实际,就如何走快、走稳、走好农业产业化的路子, 发展 化州农业 经济 问题 作了些建设性探讨。[关 键 词]化州;农业产业化;特点;对策化州是县级农业大市,为适应加人WTO和国内外市场的新形势,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必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结

经济论文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