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5
关于2023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用3篇)
2023-06-09
2023扫黑除恶督导组 2023关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报告
2023-03-06
2023-03-12
2023-03-11
更新时间:2023-10-24 13:14:2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3-05
关于2023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用3篇)
2023-06-09
2023扫黑除恶督导组 2023关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报告
2023-03-06
2023-03-12
2023-03-11
20_年,西藏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鲜明导向,在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圆满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驻服务保障工作,1115件群众信访案件已办结或阶段性办结1099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突出的环境问题。
持续开展“两打”专项行动和排污许可、危险废物、辐射安全等专项检查,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1件,罚款4900万元,生态环境监管权威有效树立。
20_年,西藏生态环境系统坚持把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创新设立“生态论坛”学习平台,围绕“作风怎么看、环保怎么干、高地怎么建、前列怎么走”开展大讨论。主动发布作风监督渠道,开通“我为环保建言献策”专栏,建立作风问题、整改、督办“三本台账”,完成内部督办事项1627件。印发实施《“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成立自治区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立案办理25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等,全区环境治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到20_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进展,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普遍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适应。
专栏1:“十三五”环境保护指标体系
指标(单位)
指标值
20_年
20_年
环境质量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5
约束性
主要江河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
100
100
约束性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100
约束性
耕地和牧草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
保持良好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约束性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约束性
林草覆盖率(%)
约束性
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
约束性
污染防治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万吨)
达到国家目标要求
约束性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预期性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预期性
废旧放射源收贮率(%)
100
100
预期性
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率(%)
100
100
预期性
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村庄(个)
[5071]
约束性
生态保护
新增人工林地(万公顷)
[26]
约束性
湿地面积(万公顷)
约束性
退化土地恢复率(%)
约束性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万公顷)
[10]
预期性
重点生态功能区天然草地超载率
小于10%
预期性
自然生态系统扰动率
约束性
注:[ ]内为五年累计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城镇指七地(市)行署(政府)所在地和所有县城。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加强生态空间管控
一、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战略
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开展保护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布局。依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制定差异化的生态环境功能目标、治理保护措施和考核评价要求。禁止开发区域实施强制性生态环境保护,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发强度得到有效控制,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着力保护耕地土壤环境,确保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重点开发区域加强环境管理与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考虑自然生态整体性和系统性,科学评估,20_年年底前按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脆弱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_年底前,将生态保护红线落实到地块,完成全区生态红线勘界定标。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定期发布生态保护红线保护状况信息。建立监控体系与评价考核制度,对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进行评价考核。
加强城乡“三区四线”管理。尊重自然格局,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构建平衡适宜的城乡建设空间体系,适当增加生活、生态空间用地,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
推动“多规合一”。整合自治区各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类空间性规划,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编制统一的自治区空间规划,为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提供基本遵循。推进各地(市)、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整合工作,形成一个市县一个规划、一张蓝图,明确开发与保护边界。
二、加强环境宏观调控
发挥生态环境法规标准约束作用。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和环境准入标准,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严禁引进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项目和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设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落实能评和节能验收制度,严格控制资源能源消耗量、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立生态文明指标统计制度,完善节能降碳统计指标体系、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技术指标体系。
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规范各类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活动。
完善制度,强化法治。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系统完整、责权清晰、监管有效的管理格局,强化环境治理科技支撑和市场驱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加强环境执法,实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以完备的制度体系和科学的工作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统筹协调,重点突破。统筹建设与保护、当前与未来,城市与农村,深化生态环境空间分区分级管控,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运用结构优化、污染治理、达标减排、生态保护,抓好工业、生活、农牧业、交通等污染源差异化管理,实施一批重大工程,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环境问题。
文化支撑、社会共治。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环境文化教育,引导全区各族人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激励与约束并举、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落实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和生态文明长效机制。
从日喀则市区沿318国道往东45公里,来到桑珠孜区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1000余亩太阳能光伏板阵列气势恢宏,这就是西藏目前最大的“光伏+储能”示范项目。
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优化作用,20_年,西藏加强环境政策供给,编制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西藏实施方案”,配合制定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服务自治区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全年审批登记项目环评11749个。
为严守疫情防控环境安全,西藏出台医疗废物和废水处置技术指南,开展环境应急监测60次、监管帮扶4894次,规范收运处置医疗废物9314吨。出台生态环境领域稳经济“十条措施”,全力支持复工复产,环评审批不断提速、服务口碑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加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环境保护确立了目标指向,全面深化改革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环境保护奠定了法律基础,全面从严治党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政治保障,自治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迎来历史性机遇。一是^v^高度重视,保持西藏生态环境良好,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v^、^v^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赋予西藏的历史使命,这为自治区今后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二是中央十分关心,召开了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西藏要全面深化改革,把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更好结合起来,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三是各部委和援藏省市加大对口援藏力度,继续从政策、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重点工作等方面给予西藏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大力支持。四是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v^^v^作出了“建设美丽西藏”重要指示,自治区高度重视并以此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目标。五是人民群众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全社会参与生态环保工作的意愿日渐浓厚,为自治区深入开展生态环保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六是经过40余年的发展,全区环境保护机构逐步健全,队伍进一步扩大,业务全面展开,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为全区继续做好环境保护提供了良好基础。
西藏生态环境自身脆弱的客观实际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压力,使西藏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生态环境整体退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自治区约92%的国土面积处于高寒环境中,高原地壳活动频繁,风化、冻蚀作用强烈,水土保持能力差,生态环境整体脆弱。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自治区生态环境整体上处于轻—中度退化状态,局部治理、整体退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二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任重道远。经济发展的初级性和粗放型、巨大的发展需求、快速城镇化将进一步挤压生态空间,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高强度资源开发活动将加剧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脆弱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生态保护修复难度增大,贫困地区脱贫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能源消耗增大、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转型缓慢等,以城镇为中心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三是环境基础保障能力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大环保”理念尚未形成,“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环保统一监督、企业治理、公众参与”的环保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控支撑不足,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科研基础能力薄弱,距离国家标准化建设都仍有很大差距。基层环保部门人员严重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执法力量薄弱,普遍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加之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的缺失,完全无法满足环境监管工作及时到场到位的要求。四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金缺口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规划》实施进展缓慢,到20_年仅完成规划总投资46%,一大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未能如期组织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目前仅地级以上城市建成或开工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县城未安排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建成的存在缺乏专业的运营队伍和充足的资金保障等问题。五是西藏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境内外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保障环境安全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具有高度敏感性,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饮水安全等民生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产业建设带来的环境风险均需要在发展中统筹考虑并逐步加以解决,提升环境风险管理能力,保障环境安全的任务十分迫切。
第二章 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v^思想、^v^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v^^v^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贯彻^v^^v^“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美丽西藏战略目标,以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为核心,以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为主线,严密防控生态环境风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促进绿色发展,强化环境监管,完善制度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从日喀则市区沿318国道往东45公里,来到桑珠孜区江当现代生态产业示范园,1000余亩太阳能光伏板阵列气势恢宏,这就是西藏目前最大的“光伏+储能”示范项目。
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优化作用,20_年,西藏加强环境政策供给,编制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西藏实施方案”,配合制定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服务自治区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全年审批登记项目环评11749个。
为严守疫情防控环境安全,西藏出台医疗废物和废水处置技术指南,开展环境应急监测60次、监管帮扶4894次,规范收运处置医疗废物9314吨。出台生态环境领域稳经济“十条措施”,全力支持复工复产,环评审批不断提速、服务口碑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