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5
关于2023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用3篇)
2023-06-09
2023扫黑除恶督导组 2023关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报告
2023-03-06
2023-03-12
2023-03-11
更新时间:2023-10-24 16:56:4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3-05
关于2023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用3篇)
2023-06-09
2023扫黑除恶督导组 2023关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报告
2023-03-06
2023-03-12
2023-03-11
一、 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精神,把精神溶入到学校科普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学校科普工作,以科协指示精神为依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增强新时期科普工作的自觉性的责任感,深入到群众中,广泛听取群众对科学知识了解的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转变工作作风,使科学知识的普及率得到加强,科普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普氛围。
二、工作要求:
2、以科技艺术节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公众的参与是科普宣传的主体,今年,我们还将继续举办科普讲座、科普活动,满足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求知心态。本学年,将继续开展“河滨小学第五届科技节”,以及出版《河滨.科技》第五期。我们以纸结构承重赛,科学小实验、创新设计、创新绘画、科技金点子评比、水火箭比赛、海模足球赛等形式,把科技艺术节活动推向高潮。另外,我们还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寓教于乐的科技实践活动,带领他们接近自然、拥抱自然,激发他们对科技,对自然想象力与动手能力,这样既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创造未来的自信心。
3、 抓示范、显特色,进一步提高师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科普工作中,我校科技之星的评选,使科普工作更加接近学生。今年,我们继续加大此次评选活动力度,树立典型在学校里推广,以点带面使学校科普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同时,加大学校各个级别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从文化、环保、科技方面满足不同人员的要求。使学生时时都可以学到科学知识,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4、对科普教师和科普志愿者进行科普科技教育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创造多种机会,让科普教师和科普志愿者走出校门,参加各类科普培训和科普活动,提高他们的见识和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大力争取各级科协领导的支持,努力邀请一些科普专家学者到我校开展讲座,提高科普队伍的科普科技水平,使之更好地为我校的科普工作服务。
5、以创建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为契机,整修科普室和科普展览厅等宣传教育平台,申请建设一批科技体育设施设备,大力宣传科普特色,营造良好科技氛围,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推进素质教育。
6、继续组织学生参加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科协、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各项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科技水平和动手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养。
7、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在科技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会公德的课题研究。做好科技教育校本教材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撰写初稿。
三、常规工作:
(一)常规科普教育工作:
1、做好计划、总结等科普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2、校园科技氛围的更新及布置工作(宣传栏、科普室、展览室等)。[学校指派的负责教师]
3、科技活动的简讯撰写。[科技活动小组组长]
(二)本学年主要开展的科技教育活动具体安排:[另附]
(三)科技工作小组人员安排。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一、 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精神,把精神溶入到学校科普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学校科普工作,以科协指示精神为依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增强新时期科普工作的自觉性的责任感,深入到群众中,广泛听取群众对科学知识了解的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转变工作作风,使科学知识的普及率得到加强,科普意识得到明显提高,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普氛围。
二、工作要求:
2、以科技艺术节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公众的参与是科普宣传的主体,今年,我们还将继续举办科普讲座、科普活动,满足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求知心态。本学年,将继续开展“河滨小学第五届科技节”,以及出版《河滨.科技》第五期。我们以纸结构承重赛,科学小实验、创新设计、创新绘画、科技金点子评比、水火箭比赛、海模足球赛等形式,把科技艺术节活动推向高潮。另外,我们还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寓教于乐的科技实践活动,带领他们接近自然、拥抱自然,激发他们对科技,对自然想象力与动手能力,这样既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创造未来的自信心。
3、 抓示范、显特色,进一步提高师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科普工作中,我校科技之星的评选,使科普工作更加接近学生。今年,我们继续加大此次评选活动力度,树立典型在学校里推广,以点带面使学校科普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同时,加大学校各个级别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从文化、环保、科技方面满足不同人员的要求。使学生时时都可以学到科学知识,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4、对科普教师和科普志愿者进行科普科技教育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创造多种机会,让科普教师和科普志愿者走出校门,参加各类科普培训和科普活动,提高他们的见识和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大力争取各级科协领导的支持,努力邀请一些科普专家学者到我校开展讲座,提高科普队伍的科普科技水平,使之更好地为我校的科普工作服务。
5、以创建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为契机,整修科普室和科普展览厅等宣传教育平台,申请建设一批科技体育设施设备,大力宣传科普特色,营造良好科技氛围,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推进素质教育。
6、继续组织学生参加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科协、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各项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科技水平和动手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养。
7、结合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在科技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会公德的课题研究。做好科技教育校本教材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撰写初稿。
三、常规工作:
(一)常规科普教育工作:
1、做好计划、总结等科普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卢晓强]
2、校园科技氛围的更新及布置工作(宣传栏、科普室、展览室等)。[学校指派的负责教师]
3、科技活动的简讯撰写。[科技活动小组组长]
(二)本学年主要开展的科技教育活动具体安排:[另附]
(三)科技工作小组人员安排。
组长:梁锦堂
副组长:叶钜明
成员:卢晓强、尹柳崧、罗春明、袁丽仪、谢梅招、钟凤仪、钟扬波、尹雪斐、黎转仪、梁慧芬、徐小玲、吴远仪、黄校明、林琳、黄海霞、康丽、张群。
一、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评价指标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即导向作用。评价指标的导向性会促使高职院校加强指标内涵建设,促进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因此,指标体系的选择要体现政府和管理部门的教育和科技政策导向,要将政策导向融于评价指标体系,引导高职院校的科技协同创新,鼓励高职院校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科技协同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协同创新管理能力,使科技协同创新进入良性循环。
(二)全面性原则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本身就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复杂系统,那么对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评价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必须考虑到这种复杂性,指标不但要系统全面地反映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各个层次、各方面的因素,而且各个指标间又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
(三)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原则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协同创新主体的选择、研究人员的遴选、研究成果的归属、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平台建设、人事制度等等,这些因素中有些可以量化,有的则不能量化。因此,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必须坚持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从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复杂性来看,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是不可替代的,它们共同体现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全貌,在指标中都必须有所体现。
(四)简易可行性原则
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若评价指标体系太复杂,难以操作,高职院校势必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等资源来应对评价。因此,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务必使评价指标简单,易于操作。
二、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思想
(一)评价面向结果,更面向过程
对高职院校的科技协同创新不能单纯地以结果来评价,因为结果只能从一个角度或者一定程度上代表高职院校的科技协同创新水平,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还包括许多因素,如科技政策、知识产权处置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等,这些因素反映在科技协同创新工作的过程中,根本不能直接体现出来,但它们却是高职院校开展科技协同创新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必须在指标体系中有所体现。对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运行状况进行较为完整的综合性观测、分析与评价,是与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同时进行的过程性的测度。因而,评价不仅面向结果,更面向过程。
(二)系统全面对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复杂系统,结合重在促建设、促管理的评价目的。要促进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健康发展、提高科技协同创新管理水平,就必须对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诸多因素予以充分考虑并在指标中体现出来,通过评价指标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这样评价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
(三)评价要分类
受区域、办学条件、办学历史的影响,各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参差不齐,科技协同创新开展也会存在天然的差异,评价时应区别对待,不能搞“一刀切”,应分别设计不同的指标和评价标准。如针对不同类型的评价对象(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一般高职院校),设计不同内容的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
三、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
本指标体系包含四个一级指标,即科技协同创新规划及政策、科技协同创新组织及管理、科技协同创新条件及基础和科技协同创新活动及规模,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共同体现了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开展状况。
(一)科技协同创新规划及政策
科技协同创新规划及政策是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科技规划及政策,可以明确高职院校的长远科技协同创新定位及实现途径,可以为协同创新主体、研究人员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及学术氛围,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协同创新规划与政策指标(100分)的设立主要从对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软环境进行评价的角度出发,包括科技协同创新中长期规划(20分)、会议制度(20分)、科研绩效考核制度(10分)、二级学院(系)规划(15分)、科技协同创新计划及经费投入(35分)等二级指标。科技协同创新中长期规划包括定位准确、有特色(10分)、可操作性(5分)和执行情况(5分)三个三级指标;会议制度包括理事会会议制度(5分)、监事会会议制度(5分)、学术委员会会议制度(5分)和执行委员会会议制度(5分)四个三级指标;科研绩效考核制度包括科研工作量评定办法(5分)和年度考核评定制度(5分)二个三级指标;二级学院(系)规划包括定位准确、有特色(5分)、可操作性(5分)和执行情况(5分)三个三级指标;计划及经费投入包括自筹经费设立的计划(5分)、经费投入政策体系及占总支出年度决算比例及经费投入增长情况(10分)、科技条件建设经费(10分)和科技协同创新管理经费(10分)四个三级指标。
(二)科技协同创新组织及管理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组织及管理是高职院校能够发挥其四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如何使科技协同创新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如何组织创新团队进行关键共性技术或科研项目的研究等,都需要高职院校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引导和组织协调。科技协同创新组织及管理指标(100分)包括组织管理体系(10分)、科技协同创新管理部门(15分)、知识产权管理(20分)和管理部门组织与协调功能(55分)等四个二级指标。其中,组织管理体系包含设有独立的科技协同创新管理部门(5分)和各协同创新主体有主管领导,并设联系人(5分)两个三级指标;科技协同创新管理部门包含人员数量、结构(5分)、办公场所设备(5分)、管理制度(5分)、管理手段(5分)和宣传工作(5分)五个三级指标;知识产权管理包含人员数量、结构(5分)、培训计划(5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5分)和奖惩措施(5分)四个三级指标;管理部门组织与协调功能包含创新团队培养、创新平台建设规划情况(15分)、项目及奖励的组织计划情况(15分)、组织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及协同创新情况(15分)和对专业、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10分)四个三级指标。
(三)科技协同创新条件及基础
关键词:顶层设计;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宏观构想
顶层设计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设计方式,认识顶层设计,运用顶层设计,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源头上化解困窘,对指导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意义重大。
一、“顶层设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顶层设计”这一新名词进入国家新五年规划,预示着中国改革事业进入了新的征程。“顶层设计”的几种代表性概念包括建筑学概念、工程学概念、艺术学概念、经济学概念、管理学概念等,本文借鉴刘松柏的观点,认为“顶层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1]其主要特征有:①顶层决定性,“顶层设计”本意是指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所以,其核心理念与目标均来自顶层,因此是顶层决定底层,高端决定低端。②整体关联性,“顶层设计”强调设计任务或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与目标所形成的统筹规划。③实际可操作性,“顶层设计”的基本要求是高效快捷地实现核心理念与目标,只有设计成果是可实施、可操作的,才能实现这一基本要求。
二、“科技协同创新”及“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科技协同创新是指各协同创新主体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整合优势资源,力求在研究开发、技术开发、创新扩散和创新应用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
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是指通过政策、制度、组织和文化等体制机制创新和合适的弹性运作,使各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协同共生,自成一体,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高职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协会均可以成为其创新主体。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有统一合作目标与整体规划,各协同创新主体之间有高度协调性的整合度,其关系是平等的,同时,其组织协调与运作机制是严谨和高效的,从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集聚优势的科技创新体系。最终通过各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密切协同作用,突破壁垒,达到“1+l>2”的效果。[2]
1.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体制难以催生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与普通高校一样承担着开展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四大任务。不少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体制机制仍是片面强调教师的教育教学职责。根据调查,不少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要求为300~360课时/年,有的高达440课时/年,教师基本上每天都在上课,根本没有时间搞科研。忽视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关系,没有将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放在与教育教学平等的地位,一只脚走路,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应用性科研工作的广泛开展,也难以催生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科技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
2.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本位的窠臼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虽然在专业设置前进行了社会需求调研,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却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本位的窠臼,习惯性地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重理论而轻实践,没有做到“必需”和“够用”。严重脱离企业行业的生产实际,没有与区域经济、产业及行业发展紧密联系,只是在教室让学生“学游泳”。通过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传统学科本位的“封闭式”做法得到很大改善,但其学术定向的教育思维仍然存在,从而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与科研脱节、科研与应用脱节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执行力。
3.科技协同创新队伍不能完全满足科技协同创新的要求
师资队伍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从根本上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办学水平与特色,而科技协同创新队伍却是构成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可以说,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科技协同创新队伍则是高职院校实施科技协同创新的客观基础。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存在师资技术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够、结构不合理等弊病,很难协同其他单位组建一支知识与技能结构合理,团结合作、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准学术科技协同创新队伍,同时因高职院校的体系分割,各协同创新主体自成体系,难以面向科学前沿创新、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创新和面向区域发展创新。
四、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顶层设计的宏观构想
1.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体制的整体设计
“协同创新”是核心,是目标,“体制机制”是支撑,是保证。科技协同创新要实施特殊的人才政策,建立有别于高职院校现行管理体系的人才管理模式,实施相对的人事、财务、科技新政策,充分发挥学科研究的团队作用,吸引省内外基础人才、积聚和稳定优秀科研队伍,加快优秀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鼓励技术研发、技术攻关,以获得有行业影响的研究成果和解决工程领域内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开展研究工作。(1)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各协同单位参与的创新管理委员会,指导建立遴选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考核委员会,制定遴选和考核章程,确定协同创新的人员规模和经费预算等,在人员聘用与考核、薪酬分配等方面采用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独立运行机制。(2)财务制度,经费核算与管理应优先遵循有关部门出台的资金管理办法与规定,协同创新管理委员会可根据有关规定,对各协同创新主体的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3)仪器设备平台共享制度,参与协同创新的主体应本着“互惠互利,平等合作”的原则,共同建设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并建立共享管理系统,将协同主体的仪器设备整合在一个虚拟平台上,构成高效的管理平台和运行平台。在此技术上,建设一支高水平实验技术与管理队伍,为协同创新主体及社会各界提供统一的服务。(4)科研协同制度,实行专家负责制,专家负责相应科技创新任务的规划、推进、组织与协调,并接受协同创新考核委员会的考核,科研人员在专家的带领下,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
2.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
高职院校科技协同创新的基本立足点,是契合现代高等教育、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深化校企深度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尽快摆脱学科本位的窠臼。高职院校应秉承服务区域经济的宗旨,紧密契合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转型升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时代要求,避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与科研脱节、科研与应用脱节等等一系列问题,形成教育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为行动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倡导科研支撑、科研学互动的教育教学方式,重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创新型及高技能人才培养,壮大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转型升级所急需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队伍。
3.建设一支知识与技能结构合理,团结合作、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准学术科技协同创新队伍
(1)加强校际科技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协同创新队伍整体转型升级,提升科研攻关能力。高职院校要突破自身限制,扩大科技协同创新协同视野,整合各协同创新主体的优势资源,选择和培育科技协同创新领军人物;着力搭建跨校的科研和功能平台,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切实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科研协同创新,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等,鼓励教师到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从事科学研究,联合申报项目、共同攻关、共享成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3]通过校际科技协同创新,加快科技协同创新队伍整体转型升级,辐射带动高职院校创新能力。
(2)坚持校企科技协同创新,提高科技协同创新队伍的教学指导水平。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立适合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科技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让教师直接参与企业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使教师全面了解企业的需求,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形成的产品才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教师通过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在校企深度合作过程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高职院校要大力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_计划”,就必须进行科技协同创新顶层设计,立足本校实际,发挥优势和特色,加强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建设一支知识与技能结构合理、团结合作、富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准学术科技协同创新队伍。
参考文献:
[1] 刘松柏.“顶层设计”的魅力和价值[N].经济日报,
20_-06-2(13).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