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原则研究

更新时间:2023-01-16 08:20:5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摘要:宪法原则是构成宪法价值共同体的基础,是宪法制度与程序中的价值和理念。宪法原则由民主原则与法治原则组成,本文分别介绍了民主原则、法治原则,最后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Abstract:The constitution principle constitutes the constitution value community's foundation, is in the constitution system and the procedure value and the idea. The constitution principle is composed of the principle of democracy and the government by laocracy, the government by laocracy government by laat des Rechts)。他在解释法的最高性时提出,法的最高性并不意味着通过法律规定所有的社会领域,即使在法治国家中也存在不必通过法律调整的领域,但一旦对某些领域以法律作出规定后,应保持其优位的地位,使法律具有正当性与稳定性。在宪法体系中,法的最高性一般分为宪法优位与法律优位两种形式。宪法优位要求一切国家行为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国家的立法行为、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都受宪法的约束,不得侵犯宪法规则。即使以宪法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时也不得限制基本权利的本质内容。法律优位是指以立法的形式进行的国家行为应优先于其他国家行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一切国家权力受法律的约束。

2.人权保障价值。法治国家出发点和目标是个人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整个宪法体系也要遵循人权保障的基本价值。在宪法体系中人权价值是作为法治的核心价值而得到体现的,并不独立构成宪法原则。如果把人权原则和法治原则作为相互独立原则加以界定,有可能在论述与逻辑上遇到相互重复或不一致的现象。人权的宪法保障既包括宪法体系内的基本权利,同时也包括宪法上没有列举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

3.权力分立价值。为了保障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与自由,法治国家要求对国家权力进行限制和合理的分工,使不同国家权力之间建立相互均衡和制约机制。现代宪法体系中的权力分立的功能并不仅仅消极地限制国家权力,而是积极、主动地对国家权力职能进行分工,明确其职责范围和程序。

三、民主原则与法治原则的关系

民主与法治原则反映了现代宪法基本的价值体系和目标,构成了现代宪法的基本精神。在理解民主原则与法治原则时,我们需要从历史、规则与实践三个方面分析两者的一致性、冲突与解决冲突的途径。

(一)民主与法治原则在基本的价值目标与价值形态上是相一致的。民主原则排除了统治权被少数人或集团垄断的可能性,以国民主权与社会成员权利与自由的保障为目标,建立了国家统治原理。法治原则是实现自由、平等与正义为目标的国家功能形态,是依法实行统治的原理。两者功能相互联系,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民主原则体现的国民主权、自由、平等等基本价值只能在法治国家体系内才能获得实效性。同时,属于实质法治国家要素的自由、平等、正义价值的实现需要保障平等参与的自由的政治秩序。如果没有民主的程序和环境,法治目标的实现就缺乏基础和必要的程序。 (二)民主与法治原则之间存在冲突与矛盾。民主与法治原则之间存在的价值一致性并不意味着两者不存在冲突,实际上两者是在价值的紧张关系中存在和发展的。在以多数决为基础的民主理论看来,多数人的意志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效力,对其重新进行正当性评价的法治主义是没有必要的。当我们把民主理解为多数决原则时,法治国家原理则要求对其合理性与理性进行判断,消除民主理念中不符合现代法治理念的非理性部分,使民主与法治之间建立原理与功能上的联系。实际上,民主的自我修正是法治的基本要求,而法治又是在民主的自我修正中得到发展的。民主与法治的冲突源于两者具有的各自的缺陷,只有在两者的相互结合中才能弥补各自的缺陷,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

(三)在宪法体系框架内寻求解决民主与法治冲突的途径。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在民主价值与法治价值的统一中得到实现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消除影响其统一形态的各种因素,克服两者的缺陷。违宪审查制度是现代社会解决两者冲突的基本形式,各国普遍通过不同形式的违宪审查制度解决民主与法治的冲突与矛盾。违宪审查机关审查范围通常包括法律法规的违宪审查、机关之间权限争议、政党解散的审判、宪法诉愿等。对依照多数人意志制定的法律合宪性进行审查表明了法治原则对民主缺陷的克服,实际上反映了保护少数人利益的现代民主主义价值。及时地消除民主与法治的矛盾,有助于维护宪法体系,实现自由与平等的价值。

四、结语

由上面的分析,民主原则与法治原则是一致又冲突的矛盾统一体,民主原则排除了统治权被少数人或集团垄断的可能性,以国民主权与社会成员权利与自由的保障为目标,建立了国家统治原理。法治原则是实现自由、平等与正义为目标的国家功能形态,是依法实行统治的原理。两者功能相互联系,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而当我们把民主理解为多数决原则时,法治国家原理则要求对其合理性与理性进行判断,消除民主理念中不符合现代法治理念的非理性部分,使民主与法治之间建立原理与功能上的联系,这样两者又是相互冲突的。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在民主价值与法治价值的统一中得到实现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消除影响其统一形态的各种因素,克服两者的缺陷。 中国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2]莫纪宏:《论宪法原则》,《中国法学》2001年第4期。

[3] 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4] [美]罗纳德·得沃金著,信春鹰、吴玉章译:《认真对待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推荐阅读:

  宪法视野下的财政法——探究宪法与财政法的互动

  关于征收房产税的宪法思考

热门标签: 中国经济
宪法原则研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分析国际避税及其防范

分析国际避税及其防范,分析国际避税及其防范 分析国际避税及其防范分析国际避税及其防范【关键词】税收 国际避税 反避税 转移定价 资本弱化【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避税行为日益成为跨国纳税人的首选手段。我国在反国际避税方面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反国际避税措

经济论文2023-01-18

基于“营改增”浅析地勘企业财务的影响

基于“营改增”浅析地勘企业财务的影响, 营改增就是将营业税改增值税,已到达让所有企业的税负减轻的目的,完善我国税收制度。我国政府现已将地址勘探行业列入我国营改增的试点行业,而税制的改革必然会对地勘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影响。营改增的大力推行,在减少地勘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现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营改增实际推行

经济论文2023-01-18

浅析基于财政滚动预算改革的高校财务管理

浅析基于财政滚动预算改革的高校财务管理, 2015年财政部开始实施滚动预算,目前财政部已经出台了关于编制滚动预算的指导意见。滚动预算就是在原定执行的预算基础上,根据执行结果结合现在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修改,这种经过反复不断的修订和更新的预算执行形式,就是滚动预算的执行方式。滚动预算并不是不断的修改目标,而是在不断的修改

管理论文2023-01-26

分析加强外资企业反避税审计

分析加强外资企业反避税审计,分析加强外资企业反避税审计 分析加强外资企业反避税审计分析加强外资企业反避税审计摘要: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不断的进入我国。诚然,外资企业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推进的作用,但是,其中也不乏有一些不法的外资企业,违规操作,大量避税,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利益。因此我

经济论文2023-01-1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内容提要: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不仅要立足于我国现实,还要从我国以往的作法中吸取经验教训,认真总结其他各国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好的经验,从中提炼出对我们有用的启示。该文通过阐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验,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

经济论文2023-01-18

中职财政与税务基础教学思考

中职财政与税务基础教学思考,摘要:在中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中职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当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且应当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真正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型综合人才。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成为社会、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关键词:教育改革;中职教育;财政与

经济论文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