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5
关于2023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用3篇)
2023-06-09
2023扫黑除恶督导组 2023关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报告
2023-03-06
2023-03-12
2023-03-11
更新时间:2023-11-03 20:51:4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3-05
关于2023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用3篇)
2023-06-09
2023扫黑除恶督导组 2023关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报告
2023-03-06
2023-03-12
2023-03-11
从 20xx年起,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努力构建到村、到户、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技能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实施教育强民、技能富民的精准扶贫举措,促进贫困家庭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一) 学前教育:重点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行政村延伸,到20xx年,在全省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使贫困地区农村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0%,按标准配齐配足幼儿教师,配备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设备,优先实现革命老区、藏区有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到20xx年,实现全省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障贫困家庭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对接受学前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免收保教费。
(二)义务教育: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到20xx年,使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室、桌椅、图书、运动场地等教学设施设备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宿舍、床位、厕所、食堂、饮水等基本满足生活需要;到20xx年,全面完成“改薄”任务,使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标准。
(三)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倾斜。到20xx年,加大职业教育免费力度,提高中职助学金标准,每年有约8万名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和约万名贫困家庭高职(专科)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比例大体相当。逐步打通中高职有机衔接的上升通道,面向就读中职的贫困家庭学生加大高职单独招生和注册入学的比例,扩大贫困家庭学生进入职业院校的覆盖面。到20xx年,在每个市(州)重点办好12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1所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职教中心),优先实现贫困县(市、区)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毕业生接受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40%,通过多种途径确保贫困家庭的适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主要措施
(一)扩大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机会
1. 扩大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按照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幼儿方便就近入园、有利于乡镇分级管理、有利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依据《甘肃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试行)》,依托小学在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满足贫困家庭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无园上”的问题。
2.加大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免费力度,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贫困家庭幼儿在当地接受学前教育的保教费。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和市县财政按6∶4比例分担。
3.加大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的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改善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4.办好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行政村教学点,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就近入学。
5.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到20xx年,宽带网络覆盖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所有中小学和教学点,“班班通”建设覆盖所有班级,让贫困地区学生享受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6.以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为重点,所有贫困家庭中职学生享受免学费政策,按每生每学年20xx元标准发放助学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带动家庭脱贫。实施好藏区“9+3”中职免费教育项目。
7. 对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和生源地市县财政按6∶4分担。为贫困家庭考入高职(专科)、本科院校的学生每生每学年解决不超过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政府贴息,并提供勤工俭学机会。
(二)精准对接贫困家庭脱贫需要和贫困地区发展需求开展招生扶贫
8.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所属高校和外省省属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的专项招生计划。省属高校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革命老区专项招生计划、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精准到县,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贫困家庭子女。
9. 实施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在贫困县单独测试和中职应届毕业生推荐直升招生计划。扩大高职自主招生院校范围,确保自主招生院校50%的自主招生计划面向省内 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实施分县定向单独测试招生,对于贫困家庭的子女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实施中职应届毕业生推荐直升招生计划时,将高职院校不低于30%的年度招生计划用于推荐直升招生并向贫困家庭子女倾斜。
10. 积极支持省属医学院校加大定向培养农村全科医生的力度,每年面向贫困县安排300名招生计划,专门用于贫困地区乡村全科医生定向培养,相关专业招生计划向贫困家庭子女倾斜。依托兰州大学、省中医药大学实施好每年450名的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依托省内外医学院校,每年安排700名计划,组织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乡村医生接受全科医生培训。
(三)强化对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培养培训的政策支持
11.落实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_20_年)》有关要求,对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的乡村学校教师在职称评聘、培训进修、评优提职等方面进行倾斜。鼓励退休教师到贫困地区乡村幼儿园、中小学开展支教。逐年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防止新的代课教师群体出现。
12.通过定向培养、精准招录、在职培训、专题研修、对口支援、实习支教等,每年为藏区培养、培训和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双语教师。每年选派400名省内高校优秀大学生以“顶岗实习”形式赴藏区开展为期半年的双语教学支教活动。
13.向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发放生活补助。
14. 按照省、市、县3∶3∶3的原则,为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1名保育员。探索中高职一体化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以本专科为主、中高职为辅、各学历层次相衔接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省内中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瞄准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短缺现状,定向培养农村幼儿园教师。
15.“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每年培训贫困地区600名幼儿园园长和3000名教师。每年组织500名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到贫困地区小学附设幼儿园及教学点巡回支教。加大对革命老区、藏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倾斜支持力度。
16.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保证城乡教师、校长合理流动。每年选派200名城市中小学校长,到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开展不少于1学期的挂职。每年选派1400名城市优秀教师,到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农村学校,开展不少于1年的支教。
17.加大贫困地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中职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省级培训项目向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倾斜,每年安排100名涉农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培训。每年选派100名省属学校教师到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挂职,100名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到省属学校挂职;每年对100名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校长、300名贫困地区职业学校专职教师开展专项培训,使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的60%以上。
(四)着力推动贫困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劳动力转移
18.开工建设兰州新区职教园区。进一步加快进度,建成一批社会有需求、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特色专业,建设面向全省特别是贫困地区学生的公共实训基地,最大范围吸纳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加快贫困地区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和劳动力转移。
19.围绕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藏区“三大片区”,以市(州)为单位,建设一批区域性的、大型开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满足贫困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20. 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培育要求,在贫困地区县级职教中心开办涉农专业教学点,全省形成以8所“农”字头职业院校为龙头、80所县级职教中心涉农专业教学点为补充的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网络,每年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培训和劳务品牌培训20万人(次)以上,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
21.以5所“农”字头中等职业学校和3所农林类高等职业院校、30个涉农专业点为主体,构建覆盖全省、服务完善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网络。依托农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组建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完善中高职贯通培养方案,培养多层次农业技术人才,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创建10个左右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县(市、区)。
22.整合甘南藏族自治州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加大对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20xx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23.从20xx年起,每年组织6万名以上贫困家庭的“两后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万名以上青壮年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责任分工
(一)省教育厅根据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情况和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负责制定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方面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科学制定扶持和资助政策,统筹各方教育资源,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办学质量。
省发改委将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各类政策和资金支持。
省财政厅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协调落实中央支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统筹相关财政资金,努力加大财政投入。
省编办、省人社厅负责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师资配备工作,力争将“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秀师资补充到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落实好教师职称晋升和待遇保障政策。
(二) 各市(州)有关部门要按照“省负总责、市级推进、县抓落实、扶持到校、资助到生”的教育扶贫工作要求,切实把精准教育扶贫纳入市(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建立任务台账,细化工作职责,挂图精准作业,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特点,规划、落实好项目、资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三) 各贫困县(市、区)有关部门负责各类教育扶贫项目的实施。坚持“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详细清查办学条件现状,核实办学条件缺口,一一列出清单。按照项目规划和政策要求,落实各类教育扶贫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主体责任,确保各类教育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把好项目建设质量和项目资金使用关,避免重复建设、超标准建设。
完成时限
学前教育:20xx年至20xx年,实现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学前教育覆盖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20xx年,实现革命老区和藏区农村幼儿园全覆盖,幼儿保教人员满足基本需求;到20xx年,实现贫困地区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保教设备、师资配备到位,幼儿园保教活动正常开展。
义务教育:到20xx年,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贫困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革命老区、藏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到20xx年,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目标。
职业教育:到20xx年,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职、高职(专科)教育全部免费,接受免费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规模达到万。到20xx年,58个贫困县(市、区)和17个插花型贫困县(市、区)55%的贫困家庭适龄学生都能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职业院校(职教中心)职业技能培训能力适应贫困地区技能型人才培训需求。
检查验收
(一)建立定期检查制度。省、市(州)定期检查各贫困县(市、区)各类教育项目实施情况。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部门每半年对各市(州)、贫困县(市、区)教育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是资金使用、项目进展、工程质量等情况。
(二)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县级政府对教育奖补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项资金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重点强化预算管理、审计监督,对弄虚作假、套取骗取或违规使用奖补资金的,一经查实,追回资金,并予以通报,情节严重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追究与处理。
(三)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各级政府按照财政预算公开的总体要求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县级教育部门通过当地媒体、部门网站等方式,向社会公示教育发展年度资金安排、工作进展等情况。
(四)建立绩效评价制度。聘请具备资质的第三方组织对项目开工完工率、项目管理水平、资金落实情况、资金支出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等进行绩效评价,及时客观反映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教育扶贫工作成效。
我校对“精准扶贫”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为了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的年度工作任务,根据省、州和临夏县人民政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校和联系村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核心宗旨是让广大扶贫对象彻底脱贫,在获得物质生活条件根本改善的同时,切实提升精神生活的层次和水准。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是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扶贫先扶智”,我省在之前的扶贫工作实践中所创立的教育扶贫经验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大力推广,2月25日《_》、《甘肃日报》对全省通过开展教育科技扶贫“拔穷根”的“组合拳”进行了专题介绍,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实施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等纳入整体扶贫工程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了顺应精准扶贫工作形势的发展,结合我省教育扶贫工作的要求,发挥临夏中学师资优厚、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校精准扶贫的重点应放在教育扶贫上,着眼于关注农民实际需求、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跟踪服务在校学生,以智力扶贫为核心抓手,切实发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
二、工作内容
(一)掌握路盘乡联丰村全村各受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信息,并进行跟踪调研和跟进服务。对全村所有在校学生,包括村幼儿园、村级小学、初中、以及在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段就读的学生信息进行摸底登记,弄清楚其家庭状况、经济条件、成长特点、基本需求和主要困难等情况和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从下半年开始选择其中有代表性、急需帮扶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体现精准特点。
(二)对梅冬岭小学进行专项帮扶
梅冬岭小学是路盘乡的中心小学,在校学生绝大多数是联丰村当地农民子弟,具有普遍的教育帮扶需求
同时,由于该校办学条件所限,许多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帮扶的需求空间。根据对该校的调查了解,20xx年拟对该校进行如下帮扶活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何昱,县农行干部,于20xx年8月受组织委派担任观音寺镇毛垭子村第一书记。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如何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向大会表态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有幸被组织选派为全县最边远、最贫困的毛垭子村担任第一书记,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自8月初到村开展工作以来,我就被县城东方这片美丽的山水深深的吸引,也被这里的贫困和落后而深深的震撼,同时也在为谋划全村脱贫致富的门路而苦苦的思索。一个人的能力虽然是有限的,但我将把第一书记作为人生旅途中的新起点,以无限的精力融入到新的角色之中,恪尽职守、克己奉公、尽职尽责,努力为毛垭子村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绝不辜负组织对我的期望和重托。
为了切实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好,把精准扶贫工作实施好,县上动员会后,我迅速下到毛垭子村,召开了村两委扩大会议,听取了村组干部、党员对搞好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对48户贫困农户逐户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到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但基础条件差,发展致富底子薄弱,加之信息闭塞,缺乏适合当地条件的致富项目。在众多困难当中,最突出和群众呼声最大的问题是道路不畅,进不去、出不来的问题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于是我邀请县路桥公司对通往毛垭子村大安桥沟至马鞍梁组的2公里村组道路进行了初步设计,这条村组路关系当地200多人的生活出行,我正在多方向上汇报,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可以说,短短一个月的工作,我不仅全面掌握了村情民意,也受到了群众强烈脱贫愿望的影响,更加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和压力,也实现了我自己从机关工作到一个村级领头人的角色转变。
县委、县政府将毛垭子村确定为精准扶贫示范村,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和项目资金,用一年半时间解决毛垭子村48户贫困家庭的脱贫问题,这是对我们毛垭子村而言,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作为村第一书记,将和村两委班子一道,精诚团结,共同努力,紧紧抓住这次机遇,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和其它部门的资金支持,在县镇两级和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把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任务完成好,把第一书记职责履行好。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做好三个方面: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在下派任职期间,我将用_员坚定的信仰武装头脑,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从建好村级班子、推动精准扶贫,维护和谐稳定、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入手,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发展和治理农村的实干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在学习中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当好带头人。
二是积极履行职责,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我在农行机关工作多年,对基层不太熟悉,对农村工作中的复杂局面和各种困难都要从头学起,我将多学习,多调研、多思考,肯谋事、敢谋事、善谋事,从群众利益着手,用实谋事,把精准扶贫示范村建设作为驻村期间的头等大事,积极向县农行领导汇报,动员农行系统干部职工包扶毛垭子村48户贫困户,确保每户都有一名农行员工帮扶。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围绕村里的基础设施跑项目,努力改善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三是坚持严于律己,树立下派干部良好形象。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把到村任职作为党性、党风、人格的一次考验,言行举止对上级党组织负责,对单位负责,对自己负责,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和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做到严格要求不放松,生活节俭不奢侈,廉洁自律不违规,吃住在村上,工作到农家,当老百姓的知心人,知民情,懂民意,通民心,在有限时间里有所作为,做到无愧于组织的重托,无愧于群众的期盼。
一、指导思想
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核心宗旨是让广大扶贫对象彻底脱贫,在获得物质生活条件根本改善的同时,切实提升精神生活的层次和水准。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是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扶贫先扶智”,我省在之前的扶贫工作实践中所创立的教育扶贫经验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大力推广,xx月xx日《_》、《xx日报》对全省通过开展教育科技扶贫“拔穷根”的“组合拳”进行了专题介绍,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实施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乡村教师队伍等纳入整体扶贫工程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为了顺应精准扶贫工作形势的发展,结合我省教育扶贫工作的要求,发挥临夏中学师资优厚、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我校精准扶贫的重点应放在教育扶贫上,着眼于关注农民实际需求、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跟踪服务在校学生,以智力扶贫为核心抓手,切实发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
二、工作内容
(一)掌握xx乡xx村全村各受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信息,并进行跟踪调研和跟进服务。对全村所有在校学生,包括村幼儿园、村级小学、初中、以及在高中、大学等不同学段就读的学生信息进行摸底登记,弄清楚其家庭状况、经济条件、成长特点、基本需求和主要困难等情况和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从下半年开始选择其中有代表性、急需帮扶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体现精准特点。
(二)对xx小学进行专项帮扶。xx小学是xx乡的中心小学,在校学生绝大多数是xx村当地农民子弟,具有普遍的教育帮扶需求。同时,由于该校办学条件所限,许多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帮扶的需求空间。根据对该校的调查了解,xx年拟对该校进行如下帮扶活动:
1、帮助解决部分体育用品。购赠一些篮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跳绳等体育用品。
2、开展“六一”、教师节慰问活动。
3、开展一次心理辅导讲座。
4、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传统文化讲座,开展“送文化下乡”。
(三)对户籍在xx村且已完成初中学业、渴求升入临中学习的学生,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降一定分数录取。高三补习生补习优先录取,减免部分费用。
(四)邀请相关科技人员到村上进行专题辅导和培训。针对xx村农民在养殖、农牧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获得相应知识技能培训的实际情况,我校将聘请相关专家给予技术指导。
1、学校邀请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到村上对牧业养殖户传授养牛、养羊技术。
2、邀请种子公司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培训种子的选用、化肥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五)电子商务培训学习。
组织我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对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具备条件的中青年农民进行一次网上购物、网上致富信息查询与发布等方面的专门培训。
(六)组织村民上党课。
安排我校党务干部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上1-2次党课,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
(七)完成常规性工作。
1、完成每月2次的入户调查工作。
2、上传反映调查情况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3、完善相关表册。
4、及时编印《精准扶贫工作简报》。
(八)相关物质帮扶工作。
1、购买、发放一定数量的啤特果树苗。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xx村农民在春耕生产中比较重视植树育苗、发展经济林建设,我们计划购买一些啤特果树苗,适时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2、xx村在整治和改造村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短缺,我校可视具体情况解决村上的部分欠款。
3、其他帮扶。
总之,精准扶贫工作是造福民众、惠及xx的第一号利民工程,我们将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和要求,结合联系村社贫困农户的实际情况,尽量发挥我校优势,尽心尽力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好。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精神为引领,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大机遇,围绕县委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精神和乡人民政府的安排,切实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努力促进全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按帮扶对象所原则。采取技术性帮扶、微小产业扶持。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二)帮扶工作深入一线,深入农户家中,通过走访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村情民意,找准贫困原因和发展瓶颈,围绕群众最盼望、最希望解决的问题落实帮扶重点,从产业扶持、基础设施、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扶贫生态移民等方面入手,明确帮扶任务,细化帮扶措施。
(三)建立一个帮扶台账。摸清贫困户存在的困难、急需解决的生产发展项目等情况的基础上,要逐户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建立帮扶对象台帐,把贫困户急需而自己无力解决的实际困难及时向民政部门汇报。
(四)整合一批帮扶项目。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发挥部门优势,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协调和技能培训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扶持,保证帮扶措施和任务的落实。注重整合涉农部门的各项强农惠农资金,支持扶贫对象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一、宣传党在乡镇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
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和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意见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利用网站、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形式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
对优秀青年农民要倡导参加园艺、瓜果、蔬菜、畜牧、兽医等专业的学习,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村民致富带头人。重点对村组干部、专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等进行职业教育。利用远程教育和现场教育相结合,开展科技培训入户、技术服务入户、农业信息入户、物化补贴入户、农业机械入户等活动。加大劳动力输出的组织化管理,切实保护村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三、抓好扶贫工作
制定脱贫攻坚行动方案,抓好结对帮扶工作,为每个贫困户发放10棵香榧苗,引导“三有”贫困户通过外出务工和自主创业形式脱贫致富,做好党员、村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工作。加快推进响亭广场、中心村(酒店至响亭至上湾)环线工程项目建设,确保20__年3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拓宽养竹坑至屋基道路;续建主坑路二期(535米);新建阳培桥、郎坑桥和文田停车场等。
四、发展特色产业
利用郑湾村投公司与文田组股份合作模式发展140亩油茶基地;抓好香榧基地和冷水鱼塘的管理;成立养竹坑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增强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发辉姚家、屋基、主坑天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招商引资做好山场的大规模流转工作;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与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黄山学院联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五、加强公益事业建设
完善计划生育服务、老年活动室、农家书屋、全程代理等服务功能。协调解决姚家、屋基、下坑组无手机信号问题。以乡镇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大病医疗救助、乡镇五保对象救助、教育救助、养老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为辅助,以捐赠扶贫为补充,协助上级部门抓好新型社会救助工作。力争到20__年底实现贫困村出列的目标。
按照_及省、州及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安排,我单位定点帮扶对象为沙龙乡村。为了做好今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两联一进”使村尽早尽快的脱贫致富,现结合村实际困难及本单位具体情况,特制定20xx年帮扶村工作计划。
一、落实“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责任
为重视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所长马民亲自布置20xx年“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成立县运管所“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所长马民为组长,各股室成员为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人员。帮扶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到村进行帮扶工作,单位干部职工每人挂点帮扶2-5户帮扶户,确保每月到户帮扶联系一次,与驻村干部一道,了解、解决帮扶户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根据帮扶户的具体情况,制定扶贫工作规划方案
制定县运管所、村帮扶户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所长马民亲自抓,听取村两委与驻村干部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调研工作,每季召开村委会干部和帮扶户会议,广泛征求村委及帮扶户意见。在3月,6月、9月分时段结合村帮扶户实际,完成帮扶调研工作,调整村帮扶户的20xx年帮扶规划,达到动态管理。
三、完善落实建档立卡工作,加强贫困户动态管理
为便于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对帮扶工作建档立卡,实行台帐管理。我单位和帮扶责任人、村委会、贫困户填好《贫困户帮扶记录簿》、《贫困村基本情况调查表》、《贫困村帮扶工作纪实》。每月将本单位对贫困村、贫困户帮扶情况,按要求及时做好帮扶记录管理和上报工作,确保村我单位帮扶户建档立卡率100%。对帮扶户情况变化的及时进行调整。
四、落实帮扶资金
20xx年拟投入资金2万元。计划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州、县财政帮扶,确保今年帮扶资金全部落实。
五、启动“两联一进”及帮扶工作项目
(1)落实我单位村帮扶户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帮助帮扶户子女从读小学至大学都给予帮扶,使其子女安心读书,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2)组织劳动力培训。组织帮扶的家庭人户参加农业技能培训4次,主要关于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使帮扶户掌握种养技术和劳动技能,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
(3)运管所帮扶村帮扶户住房修缮。
(4)组织慰问,为帮扶贫困户送温暖。在节假日期间,由所长马民带队,为帮扶贫困户赠送生活必需品和节日慰问金。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促进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建设紧密结合,特制定本计划。
一、目标任务
(一)土地整治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到20xx年,完成贫困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55万亩,完成规划的80%以上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到 20xx年,在贫困县共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510万亩,完成规划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有效预防地质灾害。
(二)林业生态和林业经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到20xx年,贫困群众林业纯收入达到1700元以上,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到 20xx年,贫困群众林业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立。
(三)草原生态保护。20xx年,贫困地区草原植被覆盖率达到52%以上;20xx年达到53%以上,草原沙化、鼠害、超载过牧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村容村貌整治。到20xx年55%以上的贫困村环境得到整治;到20xx年所有的贫困村环境得到整治,村容村貌有效改善。
二、主要措施
(一)强化国土资源整治
1.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编制《甘肃省精准扶贫土地整治实施规划》,对确定实施项目的贫困村逐村制定实施计划。加强田、水、路、林综合整治,提高农田质量,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2. 实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编制《甘肃省精准扶贫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实施规划》,到20 年,完成200处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确保受地质灾害威胁的92万人生命财产安全;完成534处搬迁避让工程,搬迁避让万户。到20 年,共完成217处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保护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万人生命财产安全;共完成654处搬迁避让工程,搬迁避让万户。
3.提高工程质量。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标准利用”,制定土地整治、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制度和有关标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建立健全项目竣工后的工程管护制度,确保工程项目发挥应有效益。
4.加强耕地管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整治的耕地,保持原承包权不变,继续由原承包人耕种;新增加的耕地,可留给村集体发展现代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二)推进林业生态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
1.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在保护好现有6080万亩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3284万亩;依托国家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大力实施植树造林,从20xx年开始,每年新增造林面积210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每亩价值300元的苗木。
2.加快发展优质林果产业。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以苹果、核桃、花椒、油橄榄、葡萄、梨、枣、枸杞等为主的特色优势林果产业,从20xx年开始,每年新建千亩标准化示范基地40个以上,新增林果面积60万亩、提质增效100 万亩。到20 年,林果面积达到1960万亩,产值达到180亿元;到20 年,林果面积达到2140万亩,产值达到360亿元。
3.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依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种植、养殖、林产品加工和森林旅游,到20 年,培育林下经济示范典型120个以上,产值达到60亿元;到20 年,培育林下经济示范典型300个以上,产值达到65亿元。
4.加快发展特色苗木产业。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部门服务等措施,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种苗产业,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种苗基地建设,培育种苗大户。每年新育以云杉、油松、樟子松、刺槐、新疆杨为主的生态苗木10万亩;新育以苹果、大樱桃、核桃、梨为主的经济林苗木2万亩;新育以国槐、银杏、云杉、雪松、香花槐为主的景观苗木3万亩。到20 年,苗木产值达到18亿元,到20 年达到24亿元。
5.强化技术培训服务。在贫困地区开展到村到户林业技术服务,整合力量建立林业扶贫服务队,及时开展林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服务。到20 年,累计培训贫困农民180万人 (次);到20 年,累计培训人数达到400万人(次),使贫困户每户掌握1—2项产业实用技术,参与1—2项富民产业增收项目。建立林果技术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免费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三)加强草原生态保护
1.落实草原奖补政策。在全省贫困地区全面落实草原禁牧、草畜平衡措施,加大牧草良种补贴和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从20xx年起到20 年,贫困地区每年完成草原禁牧亿亩、草畜平衡 亿亩、牧草良种补贴亿亩,对万户贫困牧民给予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年落实补贴资金亿元。
2.实施退牧还草工程。20xx—20 年,在肃南等19个贫困县每年完成草原围栏300万亩,20xx—20 年每年完成草原围栏250万亩;从20xx年起到20 年,每年补播改良100万亩、种植人工饲草6万亩、发展舍饲棚圈养殖万户,总投资亿元。
(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1.加强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环境整洁村建设项目重点安排在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优先在贫困村实施。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改厕、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弃、治污、治理乱搭乱建,保护历史遗迹、古树名木等人文自然景观,创建干净整洁、山清水秀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村规民约,健全完善群众自我管护村内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机制。
2.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提高贫困村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粪便及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省环保部门从20xx—20 年,每年安排20xx万元用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0xx年完成113个、20xx年完成95个、20 年完成92个,使贫困县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 70%,中小型畜禽养殖企业综合治理率不低于50%;从20xx年起,继续安排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巩固提升治理成果,到20 年贫困县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75%,中小型畜禽养殖企业综合治理率不低于55%。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加大耕地重金属、化学品等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激励机制。
(五)强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调整优化省级财政支出结构,向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确保项目建设按期顺利进行。
三、责任分工
(一)省委农工办、省发改、农牧、国土、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制定精准扶贫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完善政策措施,制定技术标准,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省审计厅负责项目资金的审计工作。
(二)各市(州)人民政府制定本区域年度生态环境扶贫工作方案,将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所辖贫困县(市、区),并加强指导、监管和绩效考核工作。
(三)各贫困县(市、区)要担负起具体实施的主体责任,按照精准扶贫需求清单,编制本县(市、区)到村到户实施方案,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账,组织实施好项目。
四、完成时限
20xx年,做好调查摸底,制定全省精准扶贫生态环境总体规划,完善政策、技术规范和考核评价机制。
20xx—20xx年,确定的项目全部得到实施,基本形成生态扶贫长效工作机制。
20xx—20xx,政策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明显加强。
五、检查验收
省委农工办、省发改、财政、农牧、国土、林业、环保等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定期、不定期对各市(州)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项目建设绩效评价。按照县级自查、市级复查、省级抽查的程序,对项目进展、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工程项目实施好的贫困县(市、区)进行奖励,并加大下一年度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力度;对未完成任务和实施效果差的,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