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研究(1)论文

更新时间:2023-02-02 19:35:1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论文摘要】 中日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自人民币升值以来,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不断变动,浮动幅度不定。

本文将通过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变动与中日贸易之间关系来分析中日两国在今后经济贸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建议。 【论文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对日元汇率 中日贸易 2003年之前,日本一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虽后来被美国和欧盟所超越,但交往依然非常频繁。

同时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两个经济大国,他们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中日两国、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2005年7月21日开始,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此外,国际上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有一些国家,如日本,则跟中国展开贸易战,认为人民币被低估,影响中日两国之间正常交往。中国政府一向坚持独立自主的汇率机制。

在经历很长时间后,人民币开始缓慢相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升值后是否能改善中日之间贸易,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分析 从2002年到2007年9月间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数据可以看出,这段时间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发展趋势可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1月到2005年3月,人民币对日元总体上呈贬值趋势。

2005年3月至今,人民币对日元则总体上是处于升值趋势。在这两种趋势过程中,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则跌宕起伏。

二、近几年中日贸易的发展 从长期来看,中日两国在进出口商品贸易规模不断上升,这可以通过两国进出口贸易额绝对值和相对值上的变化看出。四年时间发展,2006年贸易总额为2073.6亿美元,而2002年贸易总额是1019.1亿美元,2006年比2002年翻了一倍多。

2002年到2005年3月的平均增长速度是20.6%,而2005年3月至今是11.2%。2002年到2005年3月明显要快于2005年至今的增长速度。

此外,中日贸易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中国对日出口商品中初级商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中国向日本出口产品主要是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日本向中国出口产品多是电子类等资本密集型产品。现在中国向日本出口品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已越来越小。

2000年初级产品比重还占60%,2011年已下降到16.3%。而出口到日本的工业制成品比重在2003年达到84.5%,其中技术和附加值含量居于高端的机械和运输设备所占比重高达35.6%。

三、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变动对中日贸易的影响 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只要满足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与进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本币贬值就能改善贸易收支。而毕克迪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认为,本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改善贸易收支,不仅取决于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而且取决于进出口商品供给价格弹性。

2002年至2005年3月,人民币对日元总体呈贬值趋势,这段时间内,中日贸易增长幅度相当快,2005年3月至今,人民币对日元呈总体升值趋势,这段时间内,中日之间贸易增长幅度明显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对日元升值不利于中日贸易发展。

但并没有影响到中日贸易进出口总额进一步增加。 进一步看,2002年~2005年3月,中国对日本进口增长幅度要大于出口增长幅度。

由此可见,相对来说人民币升值是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因为人民币升值后,以人民币衡量的外国商品价格相对来说便宜了,当然这些商品大多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综合看来,如果保持人民币继续升值,将会减慢中日贸易增长速度,但中日贸易进出口额还是不会减少,仍将以比较缓慢的速度持续增加。 在人民币对日元变动这两种趋势中,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变动起伏不定。

2005年8月~2005年10月人民币相对日元贬值0.06%,同时对日出口额和对日进口额都相对减少。其中对日出口额减少1.14%,对日进口额减少3.1%。

另外,2005年12月~2006年2月、2006年4月~2006年6月等等,人民币对日元贬值,而对日进口和对日出口都减少一定幅度。在2006年8月~2006年10月人民币对日元升值,而对日进出口额却减少。

2006年10月~2006年12月人民币对日元升值,对日进出口却增加。 中国和日本都是贸易出口大国,有强大的生产能力。

相对于本国消费能力,他们均生产能力过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两国供给弹性相当大,甚至可以认为他们供给弹性无穷大,从而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

那么汇率贬值能引起进出口额增加,升值引起进出口额减少。但人民币对日元升值时,既伴有对日进出口额增加,也有减少;当人民币对日贬值时,既有对日贸易进出口增加,也有减少。

显然这并不符合。 总上所述,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与对日贸易额变动之间并没有稳定关系。

四、结论及建议 1.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对日元升值不会影响中日贸易绝对总量增长,但会影响中日进出口增长幅度。 2.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对日元升值与中日贸易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关系。

3.由于中日贸易之间存在很大互补性,中国向日本进口的多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向日本出口的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中国向日本进口高科技产品就相对便宜了,因此要抓紧这个时机,加快贸易结构转化,提高自己产品技术含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近年来,中国和日本在经贸中虽然总体发展势态较好,但摩擦客观存在。2002年,在中国对日出口蔬菜的残留农药问题上产生分歧。

2011年、2005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日本通商白皮书》中呼吁日企在华投资要注意减少高新技术流失,减少对中国市场依赖。因此要加强中日之间经济战略对话,形成两国高层之间在经济领域内磋商机制,从而使两国经济朝着更好更快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李玉珍孔慧珍:中日经贸关系探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0

5)

推荐阅读:

  反倾销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1)论文

  温州皮鞋企业应对欧盟反倾销措施分析(1)论文

  也谈信用证在出口贸易中的风险与防范(1)论文

  TBT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1)论文

  国际商务谈判口译中的“对方态势”(1)论文

  浅析欧盟的对外发展援助政策(1)论文

热门标签: 国际贸易
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对中日贸易的影响研究(1)论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生活离不开化学,遍观周围,几乎每件事物都与化学有关。可以说,人们的生活——衣食住行,都属于物质范畴;而化学,作为一门物质研究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一门庞大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

理工论文2023-01-18

浅谈燃料乙醇工艺的化学工业创新

浅谈燃料乙醇工艺的化学工业创新, 摘 要:在这个能源日趋匮乏的时代,燃料乙醇作为一种新型能源逐渐显露其重要地位,在此介绍了燃料乙醇的生产方法以及技术创新。提出利用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及方法研究燃料乙醇生物反应工程的规律、工程放大及流程创新将是一种主要趋势。 关键词:燃料乙醇 工艺 创新 随着世界石化能源的日趋

理工论文2023-01-18

环境与化学论文范文

环境与化学论文范文,环境与化学论文篇一:化学与环境论文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人类生活离不开环境,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直在破坏环境。导致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随着破坏程度的加剧,大自然已开始实行报复计划。为了平息大自然的怒火,人类开始进行环境保护。化学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

理工论文2023-01-18

甲基叔丁基醚催化剂失活原因及延长策略

甲基叔丁基醚催化剂失活原因及延长策略, 甲醇与异丁烯反应生成MTBE产品是酸催化反应,对醚化反应的催化剂研究和对工艺技术的研究具有同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搜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甲基叔丁基醚(MTBE)作为优良的汽油调和组分迄今使用已30余年。首先,MTBE具有高辛烷值、高敏感性,可以在不同

理工论文2023-01-18

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的若干思考

初中化学教学创新的若干思考,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素质教育也在逐步受到重视,培养 创新型人才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并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创新型教育。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始终离不开文化教育事业的支持,一个国家要想强大,首先要重视国民的基

理工论文2023-01-18

初中化学老师优秀论文

初中化学老师优秀论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化学实验不仅是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此过程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化学实验这个基础,努力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厦”。一、探索性实验教

理工论文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