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5
关于2023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用3篇)
2023-06-09
2023扫黑除恶督导组 2023关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报告
2023-03-06
2023-03-05
2023-03-12
更新时间:2023-11-10 14:00:5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3-05
关于2023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用3篇)
2023-06-09
2023扫黑除恶督导组 2023关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报告
2023-03-06
2023-03-05
2023-03-12
(一)严格规范疫源地的终末消毒。各地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终末消毒的范围和对象,严格对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居所、工作学习场所、诊疗场所、集中隔离点、转运工具及其他可能被污染的场所进行终末消毒。要细化终末消毒工作实施细则,严格要求专业人员根据标准规范作业,加强个人防护。要规范消毒过程中的工作记录,加强过程监督和效果评价,确保消毒规范、有效、可追溯。
(二)优化入户终末消毒技术操作流程。消毒前,加强与住户的充分沟通,了解房内状况和物品性质,告知其消毒工作必要性和注意事项,争取理解和支持。消毒过程中,根据环境风险和物品特性,正确选择消毒产品和消毒方法。针对污染风险较小、不耐腐蚀或现有方法无法消毒的物品,加强风险研判,视情况采取密闭封存、长时间静置等无害化处理方式,最大程度降低物品损坏和环境污染。消毒完成后,及时做好社区公示告知工作。
(三)指导各行各业疫情期间开展预防性消毒。针对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重点场所和单位,如商超、宾馆、农(集)贸市场、交通工具(站点)、学校、办公楼宇、建筑工地、养老机构等,要根据疫情形势,结合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风险特点,指导科学开展日常预防性消毒,加大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消毒频次。已关闭的场所,在开业运行前要进行全面的预防性消毒。严格做好进口货物的检疫消毒,加强进口低温冷链物品和外包装的消毒管理,防范风险隐患。
(四)科学开展社区、老旧小区等重点区域的消毒。封控区、管控区内,要重点做好楼栋内公共区域、物资保障点、核酸采样点、垃圾存放点、快递集散处和公共卫生间等的预防性消毒,垃圾和污水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处理。封控区以阳性感染者居住地、周边住户相邻外环境及其活动轨迹为重点进行全面、彻底消毒。管控区以日常清洁为主,消毒为辅。农村地区和城中村消毒前,应针对当地环境和居住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消毒方案。
(五)引导公众做好自我防护和家庭清洁消毒。各地要通过官方渠道、权威媒体和视频图书等方式,广泛开展消毒相关知识的科普宣教,进一步增强公众责任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引导落实个人、家庭等日常清洁消毒措施。要加强科学消毒重要性的普及,消除公众的消毒盲区、误区,提高公众对消毒的正确认知,避免出现“放松消毒”和“过度消毒”两种倾向。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_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我区医疗机构和幼托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有效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和幼托机构传染病的发生。为确保监测工作规范、统一,特制定20_年消毒质量监测工作计划。
一、监测目的
(一)了解我区医疗环境、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手等项目的消毒质量,为预防传染性疾病在院内暴发流行提供依据;
评价我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状况,发布薄弱环节,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消毒监测策略和措施的建议。
(二)掌握我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开展情况;
评价消毒工作质量,以降低传染病在托幼机构内的发生和流行。
二、监测依据
《_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三、引用标准及技术规范
四、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一)监测项目与要求:
1.各类环境空气:重点监测Ⅰ、Ⅱ类环境,如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兼顾Ⅲ、Ⅳ类环境的监测。
2.物体表面:重点监测Ⅰ、Ⅱ类环境,如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兼顾Ⅲ、Ⅳ类环境的监测。
3.医务人员手:对重点部门医务人员卫生手和外科手进行消毒质量监测。
4.医疗器材:重点监测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如手术器械、牙科手机、腹腔镜、活检钳等)和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械(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等),兼顾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械的监测。
5.使用中消毒剂:重点监测侵入性操作多的科室。
6.血液透析液及透析用水。
7.紫外线灯辐射照度。
8.医院污水。
(二)监测指标、方法、评价标准及采样数量见附表1。
五、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一)监测项目和要求:
1.空气:教室、午休室及活动室静态或动态环境空气。
2.环境物体表面:课桌椅、床围栏、玩具、卫生洁具、毛巾、水龙头等表面。
3.手:教师、保育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4.使用中消毒液:浸泡体温表、便器等消毒液。
5.紫外线灯辐射照度:托幼机构内卫生消毒使用的紫外线灯。
(二)监测指标、方法、评价标准及采样数量见附表2。
六、监测方式和频次
根据上级实施方案要求,采用不定期的'方式进行监测,不提前通知被监测单位。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每年监测2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民营医疗卫生机构每年监测1次,其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仁济骨科医院、中铁上海局医院、手足医院、华康医院、济民医院消毒质量由市疾控中心监测。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及个体诊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全年抽查不少于辖区机构总数的30%。抽查辖区托幼机构开展消毒监测工作,全年抽查不少于辖区托幼机构总数的20%。
七、工作报表及总结
全区监测资料汇总、统计、分析后及时通报,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区卫健委和区教育局,并于每年的1月15日前上报上一年度的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报表和工作总结上报给市疾控中心。
(一)质量管理
1、按照《河南省第三周期评审标准》完善相关制度流程。
2、加强重点环节质量管理,利用科学的管理模式(pdca)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3、加强消毒隔离管理,规范落实感控流程及措施。
4、加强消毒灭菌物品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质量的可追溯。
5、加强监测技术的管理,保证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达到100%,各区环境卫生质量达标。
(二)安全管理
1、加强科室人员安全知识培训,牢固树立质量安全及安全生产意识。
2、加强科室设备的规范使用与管理。
3、加强对院内感控措施及人员职业暴露防范的管理。
(三)人才培养
1、制定分层级人员培训计划,加强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及操作技能演练,提升专业技能。
2、选派一批年轻到省卫生厅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岗位培训,取得岗位证书。
(四)服务水平
1、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好临床及手术部门为目标,提供安全高效服务。
2、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了解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掌握新的医疗器械的结构、材质及清洗、消毒、灭菌的要求,满足临床需求。
3、虚心听取临床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1、加强科室一级质控,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1)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护士长任组长,年资长,责任心强的同志任成员,每月按计划进行质量检查。
(2)科室列出一级质控计划,规定具体检查内容和时间。
(3)护士长定期跟踪质控人员以及质控落实情况,发现未落实的一次罚款50元。
(4)每月月底科室召开一次质量缺陷分析讨论会,利用pdca管理模式,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5)护士长每天对全科人员岗位职责及核心制度的落实,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结果次日晨会通报。
2、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1)护士长每天利用晨会安全话题常常讲,安全意识常强化。
(2)科室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制定人员岗位职责并认真落实。
1、应热爱本职工作,有责任心。
2、应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业务水平。日保洁、周打扫、月清理,做到随脏随洁。
3、相互间应搞好团结互助,如发生吵嘴、打架斗殴,立即予以制止,劝其辞退,性质严重交保卫科或辖区派出所处理。
4、应服从科室、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工作分配及管理。
5、应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向项目部主管请示,以便工作安排:如请假、辞职、离岗都必须提前用书面形式申请。
6、工作要认真负责,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保质保量完成每日工作量。
7、应着装整洁,统一佩戴工号牌,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不断培养和完善自身素质,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
8、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偷工减料,不弄虚作假。
9、严格消毒制度,对需要消毒的物品,做到规范操作、件件到位。
10、要爱护公物,注意节约水、电、气,不得私用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11、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注意维护医院和病人的利益。
一、加强科室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科内有周检查,月计划,年有质量目标二、对灭菌物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手工追溯记录齐全,建立完善的检测制度。持续质量改进,规范植入物及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符合要求。
三、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强化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预防为主,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做好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控制院感事件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四、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项目,主动征求临床科室意见,满足临床需求,有效保障临床优质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注重全科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做好人员的阶梯培训。加强三基及专科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与考核,做好实习生带教工作。
六、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做好物资管理,控-务成本。
七、针对三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科内自查整改,持续质量改进,迎接优质医院评审。八、护理质量目标:
1.护士长科室管理台账齐全,记录及时真实。质量控制能体现持续改进。
2.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无职业暴露及感染发生。医疗废弃物管理符合院感要求。
3.与临床各科及相关部门信息互通,科内外关系和谐,护理工作无投诉。
4.对手卫生等行为习惯持续改进,手卫生依从性大于85%。5.可复用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装载符合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6.无菌物品的储存于发放符合质量标准,物品发放正确率达100%。
7.坚持下收下送制度,临床满意度调查大于98%。
8.保证临床科室及手术物品的消毒及供应,不影响科室的质量及手术。
9.科内专科培训及考核有记录,考核率大于95%。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基理论与操作考核率大于95%。
10.无菌物品质量监测符合规范,监测记录齐全,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随着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号角的吹响,市容环卫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我局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市执法局的号召,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作推动当前工作的强大动力,坚持环境优先的城市管理理念,积极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市区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为此,我们对20xx年提出以下工作计划:
为有效规范丁香镇所有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杀工作,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杀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公厕等易出现疫情传播的重点公共场所传播,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消杀工作原则
1.明确消杀范围和对象。在新型冠状病杀流行期间,公共场所(包括政府大楼、政务服务大厅、镇直单位办公楼及公共区域、干部职工宿舍楼道、街道集中场所、集贸市场、各村居办公楼及村组集中场地、中风险地区返乡居家隔离对象的生活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点、公共卫生厕所、垃圾池、垃圾箱、垃圾中转站、畜禽养殖场所等公共区域)所有物体表面开展预防性消杀,不推荐场所内部环境空气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预防性消杀。
2.明确消杀方法。针对消杀对象和消杀现场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杀剂,建议选用含氯类等高效消杀剂或复合双链季铵盐类消杀剂。物体表面在清洁的前提下,以喷洒和擦拭为主,按照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消杀,以确保消杀效果,使用含氯消杀剂作用到规定时间后必须通风且清水清洗干净。
二、消杀人员工作要求
预防性消杀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需每日工作前接受体温检测,体温不超过°C方可开始工作,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或乳胶手套,工作结束后保存好消杀用品,并按要求对消杀场所做好记录。
三、消杀主要内容
重点区域及公共区域消杀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各村各部门要全面履行主体责任,负责做好辖区内重点区域、公共区域消杀工作。
1.镇负责对政府大楼、政务服务大厅、干部职工宿舍、政府食堂、街道集中场所、公共卫生厕所、垃圾池、垃圾箱、垃圾中转站范围内的消杀工作,每日定时消杀。
2.各村负责所在村办公楼、公共厕所、公共区域范围内的消杀工作,每日定时消杀。
3.学校负责对镇区学校、幼儿园所在的教室、公共厕所等公共区域范围进行消杀工作,每日定时消杀。
4.镇卫生院负责对各村中风险地区返乡居家隔离对象的生活区域及镇卫生院大楼范围内的消杀工作,每日定时消杀。
5.镇民政所负责指导督促敬老院等民政服务机构的消杀,每日定时消杀。
6.市场监督管理所负责指导镇交易市场公共区域、饭店、小餐饮、小熟食店、小食品加工店等区域消杀,每日定时消杀。
7.镇直各单位公共区域消杀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每日定时消杀。
四、消杀工作要求
1.强化技术指导。镇卫生院要加强消杀工作技术培训,重点培训消杀的部位、对象、消杀剂和器械的选用、消杀的流程、消杀时的注意事项、个人消杀防护等内容。对技术力量薄弱的地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安排现场培训。
2.强化督导调度。丁香镇重点区域和公共区域消杀工作专班要加强对各村各部门重点区域和公共区域消杀工作情况进行督促调度,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落实整改,各村各部门要将当天消杀情况上报至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3.强化物资保障。后勤保障组(党政办)要全力保障消杀所需资金、物资和设备,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坚决杜绝消杀工作人员受到感染。
以各类农贸市场、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医疗机构、建筑工地和机关、单位、学校、居民社区、养老机构、公厕等人员比较密集场所,以及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废品收购站、畜禽养殖等部位为重点,以治理环境卫生“脏、乱、差”为手段,采取环境整治、标本兼治、群防群治等方式方法,迅速开展消毒灭菌消杀工作,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每天至少消毒灭菌消杀一次,确保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进一步加大清洁、消毒、通风力度,严格落实清洁消毒隔离制度。
各地要将消毒作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督促各行各业切实落实消毒主体责任,认真排查消毒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确保消毒效果和质量。对于检查中发现存在风险隐患的,要及时跟踪整改到位,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各行各业要加强本行业本单位消毒工作和消毒人员的管理,组织消毒人员接受技能培训,避免人员专业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消毒相关政策解释说明力度,针对公众关心的消毒问题,及时做好回应和解读。
为了加强我院感染控制管理,不断提高消毒水平,有效预防控制院内感染,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医疗安全及全镇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根据淄川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重点场所重点部位消毒灭菌消杀工作的紧急通知》(川冠防办发〔20xx〕20号)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突出重点部位
以各类农贸市场、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医疗机构、建筑工地和机关、单位、学校、居民社区、养老机构、公厕等人员比较密集场所,以及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废品收购站、畜禽养殖等部位为重点,以治理环境卫生“脏、乱、差”为手段,采取环境整治、标本兼治、群防群治等方式方法,迅速开展消毒灭菌消杀工作,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每天至少消毒灭菌消杀一次,确保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进一步加大清洁、消毒、通风力度,严格落实清洁消毒隔离制度。
二、明确责任分工
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采取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等方式,落实群防群治与专业治理相结合、集中治理与日常治理相结合等综合性防控措施,建立健全清洁消毒、灭菌消杀等工作长效机制,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健康环境基础。
三、精心组织实施
各村居、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把做好消毒灭菌消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体系,确保条条有人抓,块块有人管,确保不漏一个市场、一个单位、一个学校、一个村居、一个公共场所、一个办公楼。建立检查督导、反馈整改机制,高标准完成消毒灭菌消杀等工作任务。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务求实效。消毒灭菌消杀涉及千家万户,工作是否到位不仅直接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更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各村居、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措施,确保工作实效。
(二)加强宣传,广泛动员。消毒灭菌消杀是一项群众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各村居、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实施方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加强宣传引导,推动消毒灭菌消杀工作深入开展。在消毒灭菌消杀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可联系卫生院进行指导。
(三)强化督导,严格管理。为确保消毒灭菌消杀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镇政府将组织专人加大对消毒灭菌消杀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各村居、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有关标准要求,合理用药,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品,加强药品采购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消毒灭菌消杀工作实行日报告制度,各村居、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安排专人于每天14点前上报当日消毒灭菌消杀工作情况(消杀具体地点、时间、消杀人员、药物种类、数量、消杀面积、负责组织人员等信息)。
根据上级实施方案要求,采用不定期的方式进行监测,不提前通知被监测单位。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每年监测2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民营医疗卫生机构每年监测1次,其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仁济骨科医院、中铁上海局医院、手足医院、华康医院、济民医院消毒质量由市疾控中心监测。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及个体诊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全年抽查不少于辖区机构总数的30%。抽查辖区托幼机构开展消毒监测工作,全年抽查不少于辖区托幼机构总数的20%。
1.明确消杀范围和对象。在新型冠状病杀流行期间,公共场所(包括政府大楼、政务服务大厅、镇直单位办公楼及公共区域、干部职工宿舍楼道、街道集中场所、集贸市场、各村居办公楼及村组集中场地、中风险地区返乡居家隔离对象的生活区域、易地扶贫搬迁点、公共卫生厕所、垃圾池、垃圾箱、垃圾中转站、畜禽养殖场所等公共区域)所有物体表面开展预防性消杀,不推荐场所内部环境空气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预防性消杀。
2.明确消杀方法。针对消杀对象和消杀现场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化学消杀剂,建议选用含氯类等高效消杀剂或复合双链季铵盐类消杀剂。物体表面在清洁的前提下,以喷洒和擦拭为主,按照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消杀,以确保消杀效果,使用含氯消杀剂作用到规定时间后必须通风且清水清洗干净。
依据我院关于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通知,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我科室作为临床辅助科室,为了积极配合临床科室,为临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使临床护士从器械的清洗,打包及器械保养管理的工作中脱出身来,把时间还给护士,使其能把更多的时间用到护理患者上。根据我科室人员的情况和需要做的工作进行了调整。
1、于8月26日,我科室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的前提下,在院领导的支持和护理部的帮助下,逐步完成了急诊科、外科、妇产科重复使用器械的回收、集中清洗供应,并通过除锈剂、多酶清洗液和器械润滑油的使用,保证了器械的清洗保养质量。从而也使临床护士从繁重的器械清洗管理中解脱出来。并广泛的听取各科室的意见,结合本科室的工作内容,改进了器械物品的清点交接办法,杜绝了器械的丢失。并针对临床器械老化锈蚀严重,更换困难的情况,科室申请购进一批新的常用器械,将急诊科、外科器械我科室集中管理及时更换、补充,保证了器械的质量。
2、改善服务态度,加强礼仪沟通,我们科室的服务宗旨是:满足临床需求,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在手术量和急诊病人突然增多或外来器械无法及时送达,无论什么时间,只要临床有需要,我们都加班加点,及时供应所需物品,保证了手术的正常展开。
3、工作量
8月26日至今清洗器械数量为包全年消毒物品总数件,灭菌物品合格率100%
一、医院感染监测: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对全院住院病人感染发病率,每月下临床监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
《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文章《医院感染工作计划》正文开始》一、医院感染监测:
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对全院住院病人感染发病率,每月下临床监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每半年采取回顾性监测方法,对出院病人进行漏报率调查。减少医院感染漏报,逐渐使医院感染病历报卡制度规范化。
3、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月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4、根据《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和《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做好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工作。
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
三、督促检验科定期公布全院前五位感染细菌谱及其耐药菌,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四、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进行全院医务人员分层次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感染预防控制新进展、新方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等。对护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保洁人员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个人防护措施及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等。
五、病区环境卫生学及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定期督查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及消毒处理情况,监督管理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毁形、回收焚烧处理等工作。
六、传染病管理:
按照要求搞好法定传染病管理及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的管理,防止传染病漏报及流行。尤其要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监控与防治力度。杜绝疫情漏报而导致疫情扩散的发生。
七、医院改扩建工作:
供应室、手术室的改建,应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污染物品的清理、消毒和灭菌必须有明确的循环路线,不能逆行;墙面、屋顶要光滑平整,以利清洁消毒。
院内感染工作计划(二)
在院部、支部领导下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以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控制院内感染为中心,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为了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搞好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结合震后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20**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及业务学习
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扎扎实实把传染病管理和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拟定今年组织全院职工开展传染病知识培训和院内感染知识讲座各两次,理论知识考试两次,并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二、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
一、加强科室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规范各项流程,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科内有周检查,月计划,年有质量目标。严格护理质量管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质量控制,护理部每月检查一次,科室每周检查一次,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有分析,有整改,有落实。护理差错与绩效考核挂钩。
二、对灭菌物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手工追溯记录齐全,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持续质量改进,规范植入物及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符合要求。
三、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强化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预防为主,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做好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控制院感事件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四、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项目,主动征求临床科室意见,满足临床需求,有效保障临床优质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注重全科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做好人员的.阶梯培训,明年准备选派2名护理人员到上级三甲医院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三基及专科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与考核,做好实习生带教工作。
六、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做好物资管理,控制服务成本。
七、针对二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科内自查整改,持续质量改进。
八、护理质量目标:
1、护士长科室管理台账齐全,记录及时真实。质量控制能体现持续改进。
2、加强职业防护,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无职业暴露及感染发生。医疗废弃物管理符合院感要求。
3、与临床各科及相关部门信息互通,科内外关系和谐,护理工作无投诉。投诉率小于95%。
4、对手卫生等行为习惯持续改进,手卫生依从性大于90%。
5、可复用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符合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清洗质量合格率达到95%,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6、无菌物品的发放符合质量标准,物品发放正确率达100%。
7、坚持下收下送制度,临床满意度调查大于98%。
8、保证临床科室及手术物品的消毒及供应,不影响科室的质量及手术。
9、科内专科培训及考核有记录,考核合格率率大于95%,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基理论与操作考核合格率大于95%。
10、无菌物品质量监测符合规范,监测记录齐全,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消毒技术规范》(20xx版)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xx)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xx)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与标准》(gb50333-20xx)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xx)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xx)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xx)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xx)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xx)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xx)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xx)
《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yy0598-20xx)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消毒是实施“人、物、环境”同防措施的重要手段,精准规范地做好消毒工作事关防疫整体措施落实,事关疫情防控效果。各地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依规开展疫源地终末消毒。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坚决杜绝入户消毒技术不规范、操作简单粗暴、执行跑偏走样等问题发生。要更加注重对消毒技术规范和流程的严格要求,更加注重加强消毒事前、事中、事后沟通,更加注重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过程监督,更加注重对公众开展消毒知识和有关规定的宣传解读,精准规范开展消毒,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了深化消毒对全镇各乡村医疗机构,定期消毒管理,督导消毒效果,监测年度不少于两次,把监测效果记录做出具体说明。
一、加强科室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规范各项流程,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科内有周检查,月计划,年有质量目标。严格护理质量管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质量控制,护理部每月检查一次,科室每周检查一次,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有分析,有整改,有落实。护理差错与绩效考核挂钩。
二、对灭菌物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手工追溯记录齐全,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持续质量改进,规范植入物及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符合要求。
三、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强化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预防为主,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做好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控制院感事件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四、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项目,主动征求临床科室意见,满足临床需求,有效保障临床优质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注重全科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做好人员的阶梯培训,明年准备选派2名护理人员到上级三甲医院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三基及专科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与考核,做好实习生带教工作。
六、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做好物资管理,控制服务成本。
七、针对二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科内自查整改,持续质量改进。
八、护理质量目标:
1. 护士长科室管理台账齐全,记录及时真实。质量控制能体现持续改进。
2. 加强职业防护,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无职业暴露及感染发生。医疗废弃物管理符合院感要求。
3. 与临床各科及相关部门信息互通,科内外关系和谐,护理工作无投诉。投诉率小于95%。
4. 对手卫生等行为习惯持续改进,手卫生依从性大于90%。
5. 可复用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符合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清洗质量合格率达到95%,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6. 无菌物品的发放符合质量标准,物品发放正确率达100%。
7. 坚持下收下送制度,临床满意度调查大于98%。
8. 保证临床科室及手术物品的消毒及供应,不影响科室的质量及手术。
9. 科内专科培训及考核有记录,考核合格率率大于95%,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基理论与操作考核合格率大于95%。
10. 无菌物品质量监测符合规范,监测记录齐全,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关键词】采供血机构 保洁管理
在采供血机构中,保洁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既没有专业的医学知识,也未受过专业培训,却置身于特殊的职业环境, 处理感染性较强的医疗垃圾及接触。因素的环境,若管理不善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影响血液质量、增加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已有研究表明,采集血液时,[1]穿刺暴露时间太长,环境污染严重,细菌污染的危险性呈数量级增加。另外,经血传播疾病的危害及流行趋势,已引起各级^v^门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结合采供血机构的特点及实际工作状况,从医院感染的角度着手,将保洁工作纳入医院感染管理的范畴进行探讨。
1 采供血机构的职责与职业风险
采供血机构是负责血液的采集、加工制备、检验以及为临床提供用血的唯一供应机构,担负着献血者以及辖区内临床用血的安全,避免经血传播性疾病及微生物污染的职责。
血液在临床伤病的救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血液中存在许多致病因子,如乙肝、丙肝、艾滋病、^v^、疟疾等,且易通过血液传播。采供血机构中一切可能接触血液的操作,包括血液的采集、加工制备、检验及医疗废物的处理过程,均可能造成污染和职业感染的风险。
2 保洁工作现存问题
管理层认识存在偏差
管理层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往往只注重规范技术操作及医务人员的院感管理,对保洁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或只停留在传统观念上的清洁、降尘,以致形成院感管理的薄弱环节或盲区。
公司管理者医学知识匮乏
采供血机构的保洁工作主要是由中标的物业公司承担,管理人员来自非医学、管理专业,对医学知识、医院感染、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不清楚保洁工作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以及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以致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防护措施等。
保洁人员整体水平偏低
保洁人员多为物业公司临时招聘用工,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动频繁、结构不稳定,管理难度大;此外,保洁人群主要源自农村及城市下岗职工,没有医学知识,且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以致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不够,不能很好地执行工作中的各种规范要求。
上岗前缺乏系统性的院感知识培训,不了解工作的目的、要求、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不清楚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的划分及意义,地面不进行湿式清扫,保洁工具混用、混放;不了解消毒的目的、意义及要求;不知道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随意配制,院感意识淡漠。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知道工作中穿防护服、戴帽子、口罩、手套的意义,致使个人防护不到位,日常工作中常有保洁员不戴手套,整理医疗废物时直接用手接触,甚至用手捡针头等锐器,不清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3 管理对策
引入管理规范、有资质的物业公司
在整个管理工作中保洁公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在资金上应适当加大投入,选择管理规范、有规模实力、专业性强的物业公司,以避免保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频繁及公司物品供应不足等问题。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管理组织
建立以主管业务站长为组长,院感管理科、质控科、总务科及物业公司负责人组成物业院感管理小组,审定有关物业院感管理工作计划,评价实施效果,对小组工作进行细化分工,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小组自上而下实行三级管理体系,具体工作主要由院感管理科负责;设立以院感管理科、总务科及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院感督查小组,监督检查有关物业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重点环节进行日常管理、监测及有效干预。
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协助物业管理负责人制定有关的保洁工作制度、工作程序、职责及消毒制度;建立各类标本和感染性废物的收集、运送、登记制度,污染区、垃圾桶、医疗垃圾运送专用通道的消毒制度;建立保洁人员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加强院感知识培训
制定院感知识培训计划及目标
院感管理科应针对保洁人员专业知识少、文化水平低、卫生意识差,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选择易于接受的培训方式,并对培训内容定期强化,确保所掌握知识的牢固性,达到在思想上充分认识院感控制与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院感制度执行的自觉性。
岗前培训
上岗前对保洁人员进行有关院感方面的法律、法规、章程、制度、操作流程及基本的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对院感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如污染、清洁、消毒、灭菌等基本概念;常用消毒剂的使用范围及正确配制;不同区域拖把、抹布的正确处理与放置;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的分类及包装;加强自身防护的意义及措施等,使他们对“医院感染”形成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在岗培训
采用集中学习分散指导的方式,由院感管理科对不同部门的保洁员进行通俗易懂简便可行的实践指导,包括环境职能介绍,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等区域的划分及工作要求;现场指导消毒液的使用及配制,拖把的消毒与放置。同时,为方便保洁人员工作将不同区域的拖把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在配制消毒液的容器上做上刻度标记,固定消毒剂的放入量,然后用试纸测试消毒剂的浓度,让他们记住所需浓度的颜色。
加强保洁质量的监督管理
实行血站与物业公司双重管理模式,采用日常督导、定期检查、参与考核相结合。各科室经常自查,对发现的和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给予指导;院感管理科将保洁员的清洁消毒工作列入医院感染日常监督管理之中,并与总务科一起不定期下科室检查清洁卫生情况,抽查一些操作和有关记录,每月会同物业管理负责人对保洁工作质量进行检查评分,并对院感制度执行情况作出评价,及时修正完善院感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度,确保工作质量。
注重保洁人员的自身防护
①要求物业为保洁人员配发防护服、口罩、帽子、橡胶手套、肥皂等,对收集、运送、医疗垃圾的保洁员注射乙肝疫苗、增发手套、消毒剂等。②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不断进行强化教育,使他们达到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③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规程及医疗垃圾处理流程,严格执行医疗垃圾的分类、包装与存放,损伤性医疗废物置于黄色专用锐器盒中,加盖密封;感染性医疗垃圾置于黄色专用医疗垃圾袋中,包装严密,并实行有效封口,确保无泄漏、无遗撒。
4 小结
随着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推进,保洁已成为采供血机构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使院感控制成了一项综合性的管理。为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保洁工作的重要性,改变传统观念,加大管理力度,强化规范院感管理,使这项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孙立平,罗同勇,涂历波,等.站外采血细菌污染危险性的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_,15(1):60.
保洁部经理岗位职责
保洁部经理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实施住宅区的保洁工作,美化、净化居住环境。保洁部经理岗位职责如下:
一、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具体行使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的职能。
2负责制定本部门年度培训计划、管理计划、年度财务预算计划。
3.负责管理项目服务范围内清洁、绿化、生活垃圾、专项保洁、接待、回访等项服务工作。
4.参加项目经理主持的部门例会,总结当月工作,制订下月计划。
6.负责发现运作中不合格的服务项目,进行跟踪、验证,处理医患(客户)投诉。
7.收集有价值的物业信息,为推动公司物业管理工作的发展出谋划策。
8.遇有紧急事故,协助处理善后工作;
9. 接受及处理客户投诉,并予记录,及向上级报告;
10. 定时巡视检查清洁及绿化设施情况;
二、保洁工作的现场管理,及时了解保洁员的思想和生活动态,解决疑难问题,并定期向服务中心主管汇报。
三、严格按保洁管理作业程序和保洁标准及检查考核评分标准,实行工作检查制度,包括:自查、互查、、抽查、项目定期检查等检查制度,考核结果切实与员工工资挂钩。
四、合理配置服务区域内保洁和清扫工具的数量,合理配备保洁人员,确保服务区内不留卫生死角。
五、坚持每天巡视各住院病区、医技楼、门急诊楼2次,有效制止各种违规现象,现场督导保洁工作。
六、经常检查门诊部、住院部、医技楼、行政楼等区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
七、负责保洁内务管理工作的安排和实施,每月组织召开保洁情况分析会,总结一周保洁工作。
八、负责保洁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工作,确保服务质量。
九、带领保洁各班完成项目经理安排的临时任务。
十、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摘要】我院重症监护室为综合性病房,主要收治各种危重症病患者,病人有严重生理病理紊乱,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素量大,时间长,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为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我科制定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程序及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等制度,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重症病房;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方法
制定健全医院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我院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三甲医院,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有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对医院感染全面监控,科学规范管理,制定有《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探视制度》、《ICU消毒隔离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废物及用后一次性用品处理制度》、《重症监护室质量检查标准》。科室每月质控自查2次,护理部、院感科各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科室及个人,做好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检查落实情况。
加强人员管理
进入病房更换工作服,鞋及口罩帽子,进行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接触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处理被他们污染的物品时戴清洁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按每两张床配制一个感应水龙头,每床配备速干消毒液,科室制定工作人员洗手制度,要求一医护人员每次治疗操作前后都必须按洗手六步法进行洗手或用速干消毒液消毒手,每月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次,对医护人员及卫生保洁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及监督。
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对疑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隔离于单独房间,无禁忌症,床头抬高30°~45°。重视基础护理,病人每日口腔护理2次,上午用5%碳酸氢钠棉球,下午用双氧水棉球两个+生理盐水棉球,尿道口用碘伏棉球消毒2次,全身擦浴每日2次。
每位病人每次只能进入一人探视,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换专用鞋。进入病房探视病人前及结束探视用速干消毒液消毒双手,有呼吸道感染及婴幼儿、儿童避免探视。
加强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留置深静脉导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锁骨下静脉,每天更换穿刺口敷料,穿刺点局部红肿、有分泌物及时报告医生。
留置尿管,严格无菌操作,采用密闭式、抗逆流引流袋,每日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每周更换尿袋2次,每两周更换尿管。
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树立人工气道粘膜保护意识。每日口腔护理两次,按需吸痰,吸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2次,分泌物污染及时更换,及时清除冷凝水。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及背部体疗。
物品管理
呼吸机及附属品: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外壳。按钮、面板则用75%酒精擦拭,管道送消毒中心统一消毒。
其他医疗仪器、诊疗护理病人使用的仪器每天仔细消毒擦拭,对于感染病人,医疗器械设备应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护理桌面、病人床单位、治疗车、药柜门把手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电脑、电主要按钮、鼠标应每天用75%酒精擦拭消毒。
每天更换床单位。枕芯、被褥使用时应防止体液浸湿污染。
环境管理我科病房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排风口外表面的清洁擦拭,每日一次,过滤装置由专业人员负责,清洁每月两次。地面、门窗每日擦拭一次。有耐药菌感染,用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一次。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运用指导原则》,及时送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明确给时间和次数。并经常邀请药学部药师指导抗生素的使用。科室分管医院感染医生对抗生素使用进行监测。
废物及排泄物管理处理废物及排泄物时,医务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防止体液接触暴露和锐器伤。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分类收集,密闭运送、定点放置。病人尿液、粪便、分泌物、排泄物倒入病人的厕所。
加强监测与监督
院感科常规监测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及耐药状况,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导尿管相关感染。
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的监测,对疑是感染病人,采集相应微生物标本作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
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结果
至医院院感科每月对ICU物品、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茂康碘、呼吸机管道及医务人员手予卫生学监测,洗手不达标两人次,尿道感染一例,呼吸道感染5例。
3讨论
监控与管理的必要性:ICU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领导、院感科、科室主任、护士长应高度重视ICU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把控制医院感染纳入年初的目标工作计划,制定管理制度及奖罚机制,加强检查指导,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医院感染和“三基、三严”的培训与考核,监督检查ICU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理制度,预防医院感染。
控制医院感染的众多措施中,应特别重视医务人员手的清洁与消毒,做好个人防护,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欣然、杨蒂危重病护理临床实践。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_。
[2]张伟英 实用重症监护护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_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v^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我区医疗机构和幼托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有效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和幼托机构传染病的发生。为确保监测工作规范、统一,特制定20xx年消毒质量监测工作计划。
一、 加强科室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科内有周检查,月计划,年有质量目标
二、 对灭菌物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手工追溯记录齐全,建立完善的检测制度。持续质量改进,规范植入物及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符合要求。
三、 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强化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预防为主,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做好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控制院感事件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四、 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项目,主动征求临床科室意见,满足临床需求,有效保障临床优质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 加强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注重全科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做好人员的阶梯培训。加强三基及专科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与考核,做好实习生带教工作。
六、 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做好物资管理,控制服务成本。
七、 针对三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科内自查整改,持续质量改进,迎接优质医院评审。
八、 护理质量目标:
1. 护士长科室管理台账齐全,记录及时真实。质量控制能体现持续改进。
2. 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无职业暴露及感染发生。医疗废弃物管理符合院感要求。
3. 与临床各科及相关部门信息互通,科内外关系和谐,护理工作无投诉。
4. 对手卫生等行为习惯持续改进,手卫生依从性大于85%。
5. 可复用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装载符合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6. 无菌物品的储存于发放符合质量标准,物品发放正确率达100%。
7. 坚持下收下送制度,临床满意度调查大于98%。
8. 保证临床科室及手术物品的消毒及供应,不影响科室的质量及手术。
9. 科内专科培训及考核有记录,考核率大于95%。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基理论与操作考核率大于95%。
10. 无菌物品质量监测符合规范,监测记录齐全,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一)高度重视,务求实效。消毒灭菌消杀涉及千家万户,工作是否到位不仅直接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更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各村居、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措施,确保工作实效。
(二)加强宣传,广泛动员。消毒灭菌消杀是一项群众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各村居、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实施方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加强宣传引导,推动消毒灭菌消杀工作深入开展。在消毒灭菌消杀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可联系卫生院进行指导。
(三)强化督导,严格管理。为确保消毒灭菌消杀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镇政府将组织专人加大对消毒灭菌消杀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各村居、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有关标准要求,合理用药,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品,加强药品采购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消毒灭菌消杀工作实行日报告制度,各村居、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安排专人于每天14点前上报当日消毒灭菌消杀工作情况(消杀具体地点、时间、消杀人员、药物种类、数量、消杀面积、负责组织人员等信息)。
1、补充、完善、细化科内各项管理制度、职责、操作规范、质量标准,并结合医院实际,持续改进。
2、充分挖掘开发信息追溯管理系统的优势,将成本核算、个人工作量统计、内部培训、弹性排班、质控管理等各种管理需求融入信息化系统中,提升管理能力。通过20xx年与第二手术室进行追溯系统无缝衔接的经验,计划在20xx年完成与第一手术室的追溯系统衔接工作,彻底将手术器械管理纳入信息化管理。
3、人员培训要到位,护理人员要分层次培养,工勤人员要分岗位培训,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批有计划的将年轻护士分别送到两个手术室进行短期培训学习,熟悉手术室的器械及处理流程和了解手术室的需求,建立与手术室更为贴心的服务。
4、将pdca的管理模式充分运用到消毒供应中心的日常全面质量管理中来,利用科学的方法找出日常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解决问题,提高质控管理的能力。
5、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增添相应的设备设施。增添全自动清洗机设备一台、低温灭菌设备一台、负压式干燥柜一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量需求。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_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我区医疗机构和幼托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有效地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和幼托机构传染病的发生。为确保监测工作规范、统一,特制定20xx年消毒质量监测工作计划。
一、监测目的
(一)了解我区医疗环境、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手等项目的消毒质量,为预防传染性疾病在院内暴发流行提供依据;
评价我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状况,发布薄弱环节,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消毒监测策略和措施的建议。
(二)掌握我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开展情况;
评价消毒工作质量,以降低传染病在托幼机构内的发生和流行。
二、监测依据
《_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
三、引用标准及技术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20xx版)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xx)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xx)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与标准》(gb50333-20xx)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xx)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ws/t508-20xx)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512-20xx)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xx)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xx)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xx)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xx)
《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yy0598-20xx)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四、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一)监测项目与要求:
1.各类环境空气:重点监测Ⅰ、Ⅱ类环境,如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兼顾Ⅲ、Ⅳ类环境的`监测。
2.物体表面:重点监测Ⅰ、Ⅱ类环境,如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兼顾Ⅲ、Ⅳ类环境的监测。
3.医务人员手:对重点部门医务人员卫生手和外科手进行消毒质量监测。
4.医疗器材:重点监测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如手术器械、牙科手机、腹腔镜、活检钳等)和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械(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等),兼顾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械的监测。
5.使用中消毒剂:重点监测侵入性操作多的科室。
6.血液透析液及透析用水。
7.紫外线灯辐射照度。
8.医院污水。
(二)监测指标、方法、评价标准及采样数量见附表1。
五、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一)监测项目和要求:
1.空气:教室、午休室及活动室静态或动态环境空气。
2.环境物体表面:课桌椅、床围栏、玩具、卫生洁具、毛巾、水龙头等表面。
3.手:教师、保育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4.使用中消毒液:浸泡体温表、便器等消毒液。
5.紫外线灯辐射照度:托幼机构内卫生消毒使用的紫外线灯。
(二)监测指标、方法、评价标准及采样数量见附表2。
六、监测方式和频次
根据上级实施方案要求,采用不定期的方式进行监测,不提前通知被监测单位。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每年监测2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民营医疗卫生机构每年监测1次,其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仁济骨科医院、中铁上海局医院、手足医院、华康医院、济民医院消毒质量由市疾控中心监测。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及个体诊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全年抽查不少于辖区机构总数的30%。抽查辖区托幼机构开展消毒监测工作,全年抽查不少于辖区托幼机构总数的20%。
七、工作报表及总结
全区监测资料汇总、统计、分析后及时通报,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区卫健委和区教育局,并于每年的1月15日前上报上一年度的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报表和工作总结上报给市疾控中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