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局脱贫攻坚工作计划(6篇)

更新时间:2023-11-23 11:49:0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供电局脱贫攻坚工作计划1

一、充分肯定扶贫开发取得的显著成就,清醒认识面对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在_、_的领导下,我们先后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_―20_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_―20_年)》,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深入。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消除贫困任务依然艰巨。

(一)过去五年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

1、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20_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比20_年底减少5221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74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比20_年下降个百分点,年均下降个百分点。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累计己有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下降到20_年的30%以下,20_年下降到 %。中国己成为世界上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要求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今年以来,各地减贫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农村贫困人口再减少1000万人以上的任务有望完成。

2、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20_―20_年,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新建农村公路万公里,贫困地区累计解决7852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和354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完成万农村贫困户的危房改造。20_年底,的乡镇和的建制村实现了交通通畅,100%的建制村和90%以上的自然村通上了电话。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免学费政策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覆盖。贫困地区新农合参保率达98%以上,农村低保和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人数从20_年的1万人增加到20_年的5万人。

3、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步伐加快

20_―20_年,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西、河南等六个贫困人口最多的省区生产总值合计分别增长,,,,,,明显高于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20_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10元,达到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水平的,比20_年提高了个百分点,连续第三年实现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20_年前三季度,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扶贫开发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

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摸清了全国贫困村、贫困户底数,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了贫困县考核和约束机制,健全了社会扶贫组织动员机制,完善了投入机制。各地省级财政扶贫投入预算从20_年的亿元增长到20_年的亿元,增长;中央财政20_年安排专项扶贫资金亿元,同比增长8%。

(二)扶贫开发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短板

1、贫困群体规模仍然较大

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六省区贫困人口均超过500万,其中贵州达623万;、甘肃、新疆、贵州、云南五省区贫困发生率超过15%,其中达,全国重点县和片区县的贫困发生率平均达 。

2、扶贫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经过30多年来持续不断的扶贫开发,未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一些贫困者非残即病,劳动能力弱。一些贫困家庭一穷二白,缺乏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安全住房、干净水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一些贫困人口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沙化区和荒漠化区,扶贫难以见效。20_―20_年,我国减贫幅度分别为,,,,呈逐年下降趋势。

3、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亟待加大

还存在扶贫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突出矛盾。一些中西部贫困地方还没有把脱贫攻坚作为主要任务。一些部门、单位和东部地方还没有把扶贫济困摆在应有位置。扶贫投入总量仍然不足、渠道比较分散、效率总体不高,面向贫困人口的普惠性金融服务机制还不健全。

二、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到20_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必须提高思想认识,确立指导思想,确定总体目标。

(一)明确当前和今后几年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

_、_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以来,20多次就扶贫工作做重要讲话,10多次到贫困地区调研考察,几次专门召开扶贫开发座谈会,发出到20_年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动员令。总理也多次就扶贫开发作出重要指示,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考察,连续两年将减贫1000万人以上列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共享发展,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精准帮扶与区域开发紧密结合、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汇聚各方力量,攻克脱贫难关。

(二)明确实施脱贫工程的总体目标

目前,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万个贫困村、万个贫困户、7017万贫困人口,必须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到20_年,要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使我国现行标准(按20_年不变价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使贫困县全部摘帽,使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三、落实到20_年扶贫开发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十三五”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必须全力以赴,确保完成。

(一)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贫困人口分布在20多个省(区、市),扶贫脱贫必须因人因地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提高扶贫实效。

1、发展特色产业脱贫

支持贫困地区科学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鼓励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合理有序开发优势能源矿产资源。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实行中央、省、市财政全额返还县级财政的政策;对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中央财政全额返还县级财政的政策。

2、引导劳务输出脱贫

加大劳务输出培训投入,继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建立和完善输出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引导农村贫困人口进入家政、物流、养老等领域就业。对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给予政策支持。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有序实现市民化。

3、实施易地搬迁扶贫

编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因地制宜实行搬迁安置。初步统计,“十三五”时期需异地搬迁的贫困人口约1000万人。要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方式,多渠道筹集6000亿元资金。促进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4、实行社会保障兜底政策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高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把新农合大病保险支付、医疗救助等结合起来,使患大病者得到兜底保障。加大贫困残疾人健康服务力度。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二)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

我国贫困地区多处于中西部、山区和边陲地带,自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薄弱,必须进一步加强建设,因地制宜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

1、加快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和互联网建设

对连接贫困地区的国家铁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要加快推动。对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和中小水利项目要强化建设。对贫困地区水电开发、农田改造升级、光伏发电工程要大力推进。加大“互联网十扶贫”力度,加快实现贫困村宽带网全覆盖,实施电商扶贫工程,促进贫困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

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防沙治沙等重大生态工程,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力度。推进贫困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农户改厕、村庄绿化,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支持山、水、田、林、路建设及小流域综合治理。

3、探索资产收益扶贫

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对财政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一些项目形成的资产,考虑折股量化给贫困户。

(三)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贫困地区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上,必须着力缩小。

1、提高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质量

“扶贫需扶智”。要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国家教育经费继续向贫困地区、向基础教育倾斜,“特岗计划”“国培计划”向贫困地区倾斜。在贫困地区率先实行普通高中免学费,建立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2、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以及残疾人关爱体系

对农村“三留守”和残疾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帮助特殊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加快建立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3、丰富贫困群众文化生活

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惠民扶贫项目,重点是广播电视服务网络、数字文化服务、乡土人才培养、流动文化服务等。支持贫困地区挖掘保护、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和资源。文化事业经费向贫困地区倾斜。

(四)实行脱贫工作责任制

贯彻扶贫开发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关键在落实责任。

1、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人口规模500万人以上或贫困发生率15%以上的9个省区,真正把扶贫开发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实行扶贫工作“一票否决”。同时,强化督察和问责,完不成年度扶贫任务的对领导干部进行约谈。加强贫困村党支部建设。

2、强化扶贫开发投入保障

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模每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涉及民生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以及西部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地市级配套资金。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鼓励开发性、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发挥互补作用。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并给予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保障扶贫开发用地。加大科技扶贫力度。贫困地区创业创新和服务的人员,在薪酬待遇、公务员录用、职级调整、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

供电局脱贫攻坚工作计划2

关键词:有线电视;文化扶贫;探讨

1利用电视媒体进行文化扶贫的优越性

文化扶贫即是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包括认知水平、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创造能力、精神面貌、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等。贫困人口,尤其是生活在偏僻山区的贫困人口,需要新闻传播,需要与外界联系,需要提高生活、生产能力,更需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做好这些,既是对国民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早日脱贫和巩固扶贫成果的需要。目前,进行文化扶贫的途径有很多,各级党委政府、扶贫人员和农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是活动方式。如召开扶贫会议,举办扶贫培训讲座,组织技术人员现场辅导,与贫困户结对子,以及参加生产劳动帮扶等,这种形式的特点是见效快,但成本较大,带动的人口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和难以长期坚持。二是书刊阅读方式。如给贫困户送报纸、刊物、宣传资料,建立乡村图书室等,这种方式虽然可以长期存在,但知识容量有限,长期坚持并及时更新内容的成本较大,并且受众面小,对一些阅读能力不足、阅读兴趣不高的人作用就更小。三是广播收听方式。这种方式一般只利于新闻、通知等的传送,收听效果有限。四是电脑查看方式。对贫困地区,尤其是对乡村留守人口来说,电脑使用并不普及,只对年轻人作用大一些。五是手机收看方式。虽然手机容量大、方便收看,但由于屏幕小,文字图片较小,年龄较大的人阅读不便。六是电视收视方式。在上述六种形式中,利用电视媒体进行文化扶贫是最好的方式,对文化扶贫优越性最大。电视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是一种可以不断进行技术改进的多功能电子设备;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广,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电视媒体有专业团队进行内容制作,具有可及时更新的丰富内容;电视平台容量大,网络传播速度快,具有全国联网、各贫困地区相互学习借鉴、交流的良好前景;电视机屏幕大,老少皆宜,方便家庭收看,也利于组织群众集中收看;电视节目可以随时收看、长期收看、反复收看,并可实现内容本地化和内容定制;有线电视拥有用户熟悉的并经过长期锻炼的服务团队。现有的电视网络、设备、内容提供人员和成熟的服务体系,只要有政府扶贫部门的参与,适当进行一些基本投入,就能迅速发挥作用。建设好、利用好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作用,将电视媒体作为扶贫首选方式,打造以电视为主、多方式并存的文化扶贫载体,让现代化信息产品和方式不仅能为贫困乡村扶贫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对贫困乡村的政治宣传和舆论引导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利用电视媒体进行文化扶贫的典型作法

近几年,各级电视台开设农村扶贫栏目,各电信运营商建设贫困山区有线电视网络,在文化扶贫上取得了诸多的成效,其中,湖北十堰广电网络在贫困山区的文化扶贫工作方面做了较好的探索,并得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媒体的宣传。在秦巴山区,精准扶贫的任务很重。十堰广电网络主动与政府部门联系,致力于在贫困山区建设有线宽带网络,实行电视内容本地化,完成政府出资给贫困户免费接入的任务,利用有线电视参与幸福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国家部署和群众需求,在播出形式、播放内容上创新,不断提高收益率和使用率,成为十堰市各级政府扶贫工作借助的重要力量,并促进了自身的快速发展。20_年十堰广电网络收入同比增长高达。20_年上半年超额完成收入过半任务,十堰下辖的房县、竹山、郧阳收入完成率分别达到、和,居全省县级公司前3名。这一成绩正是得力于文化扶贫,20_年初,湖北广电网络就在十堰召开现场会向全省推广其文化扶贫的作法。目前,十堰广电网络除完成所有1857个行政村宽带网络建设外,在本地化文化扶贫内容上主要建设了“五项工程”。一是“新农村惠农补贴公开”工程。在偏僻的秦巴山区,如何让扶贫资金公开透明,方便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一直是困扰财政部门的一个问题。十堰广电网络与财政部门联系,开设电视政务公开栏目,财政惠农资金、扶贫资金数据、相关政策和明细情况,农民在自家电视上用电视遥控器点几下,很容易查到自家的退耕还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生态公益林补贴、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五保供养补贴、危房改造补贴等,同时还有村情介绍、村务公开、村级财务公开等。村民说,以前村里在村头墙上贴张纸公布财务情况,还没来得及看就被风吹掉了,现在,每个月、每一年,村里收了多少钱、用了多少钱,都能在看电视的时候顺便查一查、比一比,电视连着自家的切身利益,谁家都不能没个电视机。大家纷纷称赞政策的透明度高,增加了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也密切了与扶贫干部的关系。二是“教育资源共享”工程。贫困乡村很少有课外辅导班,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一般随意玩耍,一些留守老人没精力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一些贫困户来说教育孩子就更是个难题。十堰广电网络在电视上开设教育栏目,汇聚全国及本地名师的优质教育课件,孩子们回家打开电视,点播这些栏目,可以反复听、反复学,城里的优质教育资源被送到了偏远的山区乡村。三是“就业创业”工程。在外打工的村民春节回乡后,在家里打开电视机,通过惠民就业政策栏目,查看招聘信息、就业培训、创业服务、就业援助、失业保险、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等内容,制定了新年的就业计划,省去了找工作的不少精力和费用。四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开设了《幸福新农村》栏目,播放着当地城市和其他乡村的广场舞录像片,农民群众看着电视学跳舞;通过《地方戏》彰显本地经典文化;通过《爱秀》栏目为人们提供了在电视上展示个人服装、文化等特长的机会;把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才艺表演拍成视频,在电视上播出,让农村孩子体验上电视的喜悦。这些都给贫困山区增添了不少的文化氛围,成为贫因人口的精神力量。五是“电子商务”建设工程。在电视媒体的《幸福新农村》栏目里,展示当地土特产、旅游景点、特色就餐点等。在光纤入户完成以后,一根光纤同时连接电视和互联网,一边做“电视+”,一边做“互联网+”,从事“电子商务”。郧西涧池乡下营村成为湖北第一个被阿里巴巴命名的“淘宝村”,带动了当地多个村的农民脱贫致富。同时,基于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的智慧党建、智慧乡村、平安工程等众多项目也加力建设,共同构成了贫困山区文化小康的丰富内容。

3利用电视媒体进行文化扶贫的建议

目前,尽管电视媒体在乡村普及,扶贫的内容也不断充实,但电视播出内容对脱贫致富的针对性不强,农民适用的农业技术方面的内容不足,电视扶贫的影响力还不大,扶贫机构对电视文化扶贫的重视不够。应该说,我们虽然拥有了电视媒体,建设了广大农村的有线网络,而且正在不停地打“用户保卫战”,但这个媒体对目前中国农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精准扶贫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为电视媒体进行文化扶贫提供政策利好党的报告在部署文化建设时要求,“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_颁布的《“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指出,“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为重点,着力扩大覆盖范围、补齐短板、缩小差距,不断提高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这些需要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就包括数字文化、广播影视、信息资源、“互联网+”益民服务等。认真落实上述精神和政策,为电视媒体“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完善配套政策体系”。20_年4月2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工作,要求统筹优势资源,强化行业扶贫特色,打造行业扶贫新亮点,包括加强对贫困户的网络覆盖和内容送达,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宣传精准扶贫部署、经验、成就等,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脱贫意识,提升脱贫致富能力。这是目前可用的春雨和可借之东风,电视媒体应主动联系相关部门,部署实施电视文化扶贫工作,通过参与扶贫来提升社会效益并拓展自身业务。

(2)加强宽带网络基础建设,尽快完成贫困人口的有线电视全覆盖近几年,电视播出服务由广电网络、电信、移动、联通四家运营商共同承担,实行市场化运作,在一些地形和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存在多家竞争和重复建设,而在一些贫困山区,却还存在大片的空白区,有的地区还有一半以上的宽带网络没有覆盖到,与_《“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网络覆盖率要达到99%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多年来的现行播出体系实践证明,对贫困地区的网络基础建设,不宜采取市场化和多元化运作,应纳入国家基础战略,对四家运营商适当分工,加快推进网络建设。从一些采取了这种方法地区的情况看其效果是很好的。例如,十堰广电网络20_年争取到宽带乡村建设项目,得到国家3000万元资金支持,自筹2亿元资金,到20_年度已建设了1857个村的基础网络,基本实现了网络全覆盖。借助这一基础,20_年底,十堰市县两级政府将10余万贫困户的有线电视接入任务交给广电网络承办,并给与资金补贴和奖励,广电网络将在二三年时间里让所有贫困户看上电视。由此,十堰的所有贫困户不仅能收看到基本节目,还可以收看到本地化节目,尤其是当地制作的有针对性的扶贫内容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网络建设是电视媒体文化扶贫的前提条件,不论从国家部署、当前形势,还是从成功经验来看,都必须尽快制定和统筹贫困地区基础网络建设规划。建议由工信(经信)、广电、通管部门等协调四家运营商,对全省贫困地区的基础网络进行普查并制定年度建设计划,尽快减少网络空白,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供电局脱贫攻坚工作计划3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三周年之际,已在交通、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雄安新区规划的提出更是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但截止至20_年,河北省贫困人口达310万,贫困县 62个,贫困村7366个,河北省贫困区已然成为了制约京津冀发展最后的瓶颈。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拓宽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流通网络,降低了农民采购工业品的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效率,不仅践行了的扶贫思想,同时也为河北省农村扶贫探索了一条新路径――电商扶贫。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电商发展与精准扶贫耦合推进,已成为新时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商扶贫这一精准扶贫方式对河北传统产业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具有特殊的意义,借助“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新趋势,因地制宜的探索电商扶贫新路径,可以让各个地区的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实现绿色崛起。本文基于此目的,选取河北省电子商务发展带动致富的典型地区,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大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河北省电商扶贫发展现状,运用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方法,探究电商扶贫模式及路径。这不仅能够助力河北省农村贫困地区尽快改变落后面貌,也对真正使电商扶贫这一精准扶贫政策成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不竭动力。

二、河北省贫困现状及电商发展情况

(一)河北省贫困现状

据河北省扶贫办统计,河北省共有6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列入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县22个、片区外国定重点县23个、省定重点县17个。部级贫困县39个,占全国总数的。

国家扶贫开发项目启动以来,贫困县人均纯收入虽增长较快,但与全省水平相比差距却越拉越大。在全省贫困地区已经解决温饱的500万人口的农村中,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不稳定,其中多数没有走上经济稳定发展的轨道。此外,贫困地区的劳动者素质低、观念陈旧、人才奇缺、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滞后等方面都表现得比较明显。

(二)河北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国家做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部署,河北省加快创新创业的步伐,自20_年开始了走上“电商扶贫”这一扶贫“快车”,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电商扶贫的政策,为河北省电商扶贫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目前河北省县级服务中心全覆盖工作进展顺利,邯郸已实现了100%全覆盖,除张家口完成度为60%以外,其他城市的县级服务中心全覆盖工作完成度在85%以上。

随着“宽带河北”战略的提出,截止到20_年底,河北省已累?完成了万个行政村通宽带的任务。

三、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地调研

课题组围绕目前河北省的电商扶贫情况设计了《河北省开展电子商务调查问卷》,对承德市滦平县、邯郸市馆陶县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本次问卷调查于20_年1月至20_年10月,在承德市滦平县、邯郸市馆陶县进行,在样本县所属的村庄中抽取了986名村民发放问卷进行了调查。最后获得有效问卷717份,有效率为。

(一)问卷分析

1.河北省开展电子商务调查问卷定性分析

(1)是否通过电商获得收益对生活改善幅度的分析

在认为电商对生活有很大改善的人中,已经通过电商平台获得收益的人占比65%,没有通过电商平台获得收益的人占比35%,没有通过电商平台获得收益的人占比分别为70%和76%,我们可以发现,电商扶贫计划在农村的推广给大多数村民都带来了好处,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也证明了电商扶贫的精准扶贫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和手段。

(2)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因素及开展农村电商扶贫切入点的分析

在对农村电子商务的阻力因素调查中,有70%以上的人认为不懂相关技术或农民认识不到电商的用途。而对于不懂相关技术这一难关要靠“学习”来打破,展开有效的电子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步骤。开展电商服务的切入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有的人更愿意接受“普及村里的电脑,免费开设相关的课程,教农户学习电商的具体操作实施”这种培训的方式。

(3)电商扶贫需要完善的方面分析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电商交易平台的完善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有超过55%的被调查者认为提高物流产业、完善有关电商扶贫的社会制度及法律保障及培养相关的电商专业人才也是推进农村电商扶贫工作的有效方法。此外,还应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给予村民相关技术的指导,这对电商扶贫计划的实施也有很大影响。

2.农村电商扶贫问卷定量分析

本研究选取问题结果(您是否已经使用过电商平台来获得收益?)作为被解释变量Y,您所在村(乡或镇)是否有特色农、副产品?)、(您是否考虑过利用电商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分别作为解释变量X1、X2,利用Probit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

由以上检验可知,X1、X2对于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其表明,拥有特色农产品的村民,通过电商平台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获取收益,增加收入来源。同时,越是接受电商平台(即考虑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商品)的村民,获得额外收益的概率也越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电商平台在帮助当地销售特色农副产品、扩展销售渠道、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典型案例调查分析

馆陶县属于典型的华北平原农业县,全县产业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较为薄弱,全县全年生产总值较低,人均生产总值较低,扶贫开发工作形势较为严峻。

1.馆陶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据走访调查了解到,馆陶县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行政推动、网商孵化、网货培育、电商物流、人才培训”五大基础工作,开创电商扶贫新模式――馆陶模式。即以参与产业链形式与龙头企业共同提供便民服务的新模式,同时搭建起综合型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即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并实施了“三步走”计划,与龙头企业合作,孵化电商产业。

2.馆陶县农村电商扶贫效果分析

馆陶县建立了馆陶电商园并建立了县、村二级物流配送体系,依托农村淘宝项目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既是电商网购买卖点,又是村里物流中转点,还是“旺农贷”小额贷款点,是电商+ 扶贫的试验点。这些试点通过聘请本地村民,增加大量就业机会,大大拉动了农村闲置人员就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阿里巴巴年货节期间,该县农村淘宝成交额达300多万元,在京津冀大区农村中排名第一。从成交额和订单量的提高中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互联网购物这一大军中,这种消费行为不仅会节约农民的生活成本,网上琳琅满目的消费品也增加多了农民的选择。可见农村电商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河北省电商扶贫发展路径

近年,农村电商模式更加丰富,业态更加成熟,河北省应精准定位地区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展电商扶贫工作。

(一)适应微观经济主体的电商扶贫发展路径――基于农民经济行为视角

农民经济行为就是农民以土地为生产资料而生产劳动产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在遇到收入不确定时,农户的有条件最大化目标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更高的收入和更多地保障,而不是单纯的利润最大化,因此从微观个体经济行为出发,提高电商扶贫的效率,电商扶贫的适应策略发展路径如下:

1.打造新农人――“农民中的网红”

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营销号等平台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不容小觑,展示方法更是多种多样。由于农民经济行为具有趋同性特点,往往在选择时受大多数人影响,因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也可依托新媒体采取直播、公众号推送等方式,着手打造公众品牌,由新?r人代言,赋予新农人“种植力、养殖力”,通过“网红”方式直播种植、产养等方面的操作、经验并带来“人”和“产品”间的故事,形成地区特有的品牌文化。

2.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文化,转变农民消费方式

农民在经济活动中,追求收入和保障并存的最大化目标,农村电商的发展要尤为注意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保障措施要力求做到位。针对农民网上消费意愿不高的情况,可借助与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开展线上优惠活动吸引农民参与网上消费,组织志愿者帮助农民进行网购,让大家切实感受到线上消费给自身带来的便利和经济上的优惠,使农民乐于进行网购。同时,电商平台可采取主动“下探”方式,为贫困农户的农产品上行提供更多机会。

3.开展“文化+电商”的农村电商教育培训新形式

利用“互联网+教育”的线上培训方式,通过邀请知名电商运营专家和专业人士对农村电商青年进行辅导,组织“我的电商梦”活动,开展以电商农人外出参观考察和交流交友为主题的为主题的品牌活动,激发农民参加电商活动的热情。加强对“农家书屋+电子商务”的运行管理;定期对文化服务站站长及村民进行电商知识及文化服务培训;借助志愿者“一对一”帮扶等机制,不断完善文化服务站的各项服务功能,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和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改变宏观经济主体的电商扶贫发展路径――基于政府部门视角

对于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政府承担了更多地责任,利用政府的力量推动互联网这一先进技术来帮助农村地区发展尤为重要,政府应根据具体地区情况,围绕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对贫困农村的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的主体提供政策与资金扶持,为建立一套系统的高效运作的电子商务农村扶贫模式提供保障。政府应做到有力引导,做到重点地区重点扶持,才能实现农村地区的脱贫致富。

1.建立电商产业扶贫激励保险机制

为提升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可对当地优势资源的分布、开发、生产、加工、电商、推广、销售、物流、服务等整个产业链进行统等规划。建立以目标作为考核的电商产业扶贫激励机制,并且对于一些可能面临风险的投向项目,政府为其购入保险,将其产品(尤其是农作物)由一些不可抗因素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健全金融服务模式,构建电商扶贫的金融支柱

政府应提供专项信贷支持,通过引导金融机构研发专项信贷产品、推广成熟信贷产品、拓展抵押担保品范围、实施电商扶贫主办行服务等载体,着力实现电商信贷投入稳步增长、金融产品不断丰富、配套支持政策更趋完善的目标,有效缓解电商贷款难、担保难、服务难等问题。

供电局脱贫攻坚工作计划4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仅使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更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如今,又要在短时间内让5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中国式扶贫”如何继续为人民谋福利?

“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20_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将“互联网”与“扶贫”联系在一起。

网络扶贫是全国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_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的战略任务部署;20_年10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_扶贫办联合印发《网络扶贫行动计划》,对我国网络扶贫工作做出了整体部署;20_年11月,中央网信办召开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提出深入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充分发挥互联网先导力量和驱动作用,做好网络扶贫工作,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是深入贯彻落实“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网络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重要指示精神,是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的创新模式和有效途径。

扶贫开发新模式,共享互联网红利

淘宝村,是中国农村经济和电子商务发生“核聚变”的典型产物。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浙江、广东、江苏、河北、西安等地农村出现了一批专业的“淘宝村”。村里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以在淘宝上开店为生,成了不折不扣的网商。有报告统计,截至20_年8月底,中国淘宝村数量达到1311个,并创造了超过84万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取得飞速发展,在多个领域已从“跟跑”发展到“并跑”,甚至开始实现“领跑”。截至20_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亿。互联网企业在国际舞台上也逐渐成为行业翘楚,在世界互联网企业十强中,我国牢牢占据四席,电子商务等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着我国信息经济的发展,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极大的便利和实惠。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宽带家庭普及率比城市低约40%,尚有约5万个行政村及大量自然村未通宽带。五千多万贫困人口中,很多人没有接触过网络,更没有享受到信息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也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路径。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精确采集、管理和分析贫困人口信息,做到贫困人口底数清楚,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扶贫措施精准有效。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让更多农产品走出乡村,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找到内生动力。通过网络教育,可以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彻底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困境。通过远程医疗,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地区人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网络扶贫行动是充分释放数字红利、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有力举措。”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庄荣文在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指出,在信息时代,不让贫困地区群众掉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在使用互联网上掉队。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就是要为农村地区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服务,迅速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网民转化为网民,开拓农村互联网应用市场,弥合数字鸿沟,让数字红利充分释放,让亿万人民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加广泛而且充足的获得感。

树立典型做示范,打响脱贫攻坚战

网络扶贫行动是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大举措。《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网络覆盖工程、农村电商工程、网络扶智工程、信息服务工程、网络公益工程”五大工程。对此,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扎实推进网络扶贫行动,涌现出一批典型。

在网络覆盖方面,加快贫困地区互联网建设和应用步伐。目前,安徽省已基本完成贫困村光纤宽带接入工作,贫困村用户全部具备光纤宽带业务开通条件。自治区通信网络持续向农牧区、边境延伸,实现乡镇通光缆率、行政村通移动电话率均达到100%,行政村网络覆盖率达到,重要国道、铁路沿线网络覆盖率达到93%以上。

在农村电商方面,加快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目前,不少地方贫困地区县村级电商服务网络初步形成。河北省62个贫困县已全部建成县级电商服务,736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有6018个村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带动万贫困人口参与电商扶贫。宁夏建成341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乡镇物流快递覆盖率超过80%。重庆、天津、云南、青海、黑龙江等地结合实际,创新性提出“互联网+市场主体+贫困户”、建立“翼商联盟”服务站、开展互联网金融帮扶和结对帮扶等新模式。

在网络扶智方面,加快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江西省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普及应用,加快优质教育资源与贫困地区学校对接。上海市积极组织网信企业,通过在线教育、公益支教、捐款助学等活动,对口帮扶贫困地区。

在信息服务方面,加快建立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重庆市初步构建了聚合党建、农业、文化、商贸、通信服务等信息资源,涵盖“市-区县-乡镇-村”四级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在贫困村累计建成801个服务站点,带动近两万贫困人口就业。浙江省、湖北省通过构建面向农村的电子政务平台,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服务下移”。

供电局脱贫攻坚工作计划5

《财经界》:在脱贫攻坚顶层设计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都做了哪些工作?

负责人:按照_、_关于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脱贫攻坚进程的要求,我委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全力实施脱贫攻坚”独立成篇,部署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和完善脱贫攻坚支撑体系等重点工作。

为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顶层设计,我委会同_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历时16个月编制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于20_年11月23日以国发〔20_〕64号文件正式印发实施。《规划》是扶贫开发领域第一个五年规划,实现了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无缝衔接,为各地区各部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瞄准脱贫目标,明确脱贫攻坚时间表。《规划》以_、_关于新时期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为总引领,进一步实化细化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使到20_年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以及建档立卡贫困村有序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等目标,有了更为直观、便于衡量的具体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分阶段推进的时间表。紧扣脱贫主线,绘制脱贫攻坚路线图。《规划》以人为中心,将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健康、生态保护、兜底保障、社会扶贫等8大领域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相应明确了各领域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政策要求。以区域为对象,从不断优化软、硬件环境入手,系统提出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等重大举措,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完善政策机制,增强脱贫攻坚动力源。《规划》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为突破口,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脱贫、扶贫资源动员、贫困人口参与、资金项目管理、考核问责激励等5大机制,进一步强化财政、投资、金融、土地、干部人才等政策支持,全面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为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20_年9月,我委牵头编制并报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定、_办公厅印发实施《贫困地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改革试点方案》,决定从20_年底至20_年底,在贫困地区选择一批水电、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开展资产收益扶贫改革试点,将水电、矿产资源开发占用集体土地的土地补偿费折股量化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原住居民,并优先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股权权益,使他们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共享资源开发“红利”,实现资源、资金、农民向资产、股金、股东的转变,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资源开发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财经界》:为打响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国家发展改革委都做了哪些安排?

负责人: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也是“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脱贫工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中央要求之高、工作部署之密、投入强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委作为总牵头部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坚持规划、政策、制度“三位一体”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精确瞄准249万建档立卡搬迁人口,全面聚焦脱贫成效、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推动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良好开局。

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四梁八柱”政策框架。经_批准,我委出台《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将搬迁谁、搬哪去、钱哪来、房咋建、咋脱贫等各环节工作一体谋划,整体部署。制定出台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建设基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工作成效考核等暂行办法,实现从资金安排、资金使用、资金监管等流程全覆盖。制定出台严格控制安置住房建设面积控制标准,将人均安置住房建设面积25平方米作为控制“红线”,坚决杜绝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因搬迁高额举债,因搬迁而影响脱贫。协调推动财政部、_、人民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制定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举措集结攻坚。下达千亿元建设资金,惠及上百万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在大幅增加中央资金支持力度的同时,开辟了开发性、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新渠道,为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20_年3月,我委等4部门下达22个省份249万建档立卡搬迁建设任务和亿元贴息贷款规模,下达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亿元,较20_年增长近3倍,并一次性切块下达“十三五”专项建设基金500亿元,财政部指导地方调整政府债务结构约1000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全方位多渠道宣讲政策,确保系好“第一颗扣子”。按照_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我委等五部门负责同志分别带队,赴10个重点省份开展政策宣讲和工作督导。组织召开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贵州)现场会,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组织召开发展改革系统工作推进会,细化工作部署,压实工作责任。以“精准搬迁、精准脱贫”为题举办“扶贫日”易地扶贫搬迁平行论坛,在观点交锋中统一思想认识、深化政策理解。组织指导有关部门单位开展调研宣讲和专题培训,组织各省份开展政策宣讲解读,听取宣讲解读的各级干部群众超过10万人。先后编发16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指引,阐释政策内涵、推介地方经验、告诫执行偏差。严格督查考核,压紧压实各级工作责任。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组织各省份开展工作自查,共派出50余个检查组对440个县、1436个安置区项目和537个迁出点进行全方位“体检”。组织有关部门赴云南、广西等多个省份开展督导检查。派出稽察组对云南、贵州、四川等8重点省区32个市h开展专项稽察,及时纠偏纠错、立行整改。建立定期调度机制,组织开展定点联系和跟踪监测工作,做到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争取工作主动。

《财经界》:在补齐“短板”、推动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着力做了哪些工作?

负责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区域发展的“洼地“和”短板”,贫困人口集中、致贫原因复杂、脱贫任务艰巨。我委坚持把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发展、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作为逐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全力加以推动。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在行动,“1258”政策体系全面形成。20_年7月,经国务批复同意,我委印发实施《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标志着国家支持革命老区的“1258”政策体系全面形成。印发实施《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央部门分工方案,推动国家支持老区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加快老区脱贫步伐。12月,组织召开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第四次会议,进一步强化责任、全力攻坚,着力推动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有实招,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落地。20_年5月,我委联合_扶贫办组织召开片区联系单位第四次工作会议,印发实施《20_年片区联系工作要点》,协调推动各地方各部门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推动片区内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和重点民生项目优先纳入相关行业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启动实施一批片区重大工程项目,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民族地区边境地区整体脱贫有支撑,“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我委联合有关部门编制实施支持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等一批规划,在中央投资安排、重大项目布局、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予以了重点倾斜,切实落实“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掉队”的殷切嘱托,使这些脱贫攻坚重点难点地区的脱贫发展工作迈出新步伐,再上新台阶。

《财经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在这方面我们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负责人: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领域建设是贫困地区加快脱贫攻坚的重大支撑,是贫困地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节点,既是“十三五”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又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

推出脱贫攻坚重大工程包,总投资超过万亿。20_年10月,我委推出脱贫攻坚重大工程包,围绕打破制约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突出瓶颈,组织有关部门和地方实施交通扶贫脱贫“双百”、农村电网改造提升、宽带网络进村入户、易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光伏扶贫等6大工程,五年涉及总投资万亿元,着力解决贫困地区通路、通电、通网等问题,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大幅提高中央投资比例,贫困地区农林水利建设领域达40%。20_年3月,我委印发指导意见,明确“十三五”时期,农林水利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贫困地区的比重达到40%左右,地方同步加大投入,并视情况进一步增大倾斜支持力度,全力改善贫困地区民生条件,推动共享发展成果。启动交通扶贫“双百”工程,强化交通基础支撑。20_年5月,我委、交通运输部、_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交通扶贫脱贫攻坚基础支撑作用的实施意见》,明确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为重点,以“百万公里农村公路、百项重大工程”为抓手,到20_年在贫困地区建设广覆盖、深通达、提品质的交通运输网络,基本消除贫困地区发展的交通瓶颈。随后,三部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推动硬件和软件同步提升,项目支持和政策保障同步强化。全力推动网络扶贫,协调信贷支持资金1000亿元。20_年11月,我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加大网络优惠贷款支持力度,安排意向额度1000亿元用于支持832个部级贫困县的网络扶贫工作,贷款利率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基础上适度下浮。出台以工代赈工作方案,劳务报酬比例不低于10%。20_年12月,我委印发实施《全国“十三五”以工代赈工作方案》,明确以工代赈项目发放劳务报酬比例不低于该项目中央资金的10%,其中,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的劳务报酬比例应不低于该项目劳动报酬的50%。积极探索“以工代赈资产变股权、贫困户变股民”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使贫困户从以工代赈“佣金”单一来源收益向“佣金、股金”等多元收益转变。

《财经界》:20_年作为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如何考虑的?

负责人:20_年是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也是巩固前期成果、争取全局主动的重要一年。我委将按照_、_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勇于担当,加大支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狠抓脱贫攻坚规划组织实施工作。主要是围绕已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进一步明确和压实部门工作责任,将《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落到实处。同时,指导地方做好省级和县级脱贫攻坚规划编制修订工作,加强项目储备,建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推动政策措施和工程项目及时落地,切实发挥《规划》的统领作用。

第二,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_年是搬迁安置规模迎来的第一个高峰年,也是督促检查年。我委将从严防自然风险、治理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形式主义入手,把强化督导检查、纠偏纠错和考核问责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是准备近期开通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基础信息库和调度系统,实现挂网作战,挂牌督战。二是将专题调研、交叉检查、专项稽察、巡访暗访等工作纳入全年工作安排,同时,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作用,加大问题查处和问责通报力度,推动问题整改。三是部署开展20_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试考核工作。

第三,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相关专项规划,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在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并优先考虑安排一批新建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推动交通扶贫“双百”工程、贫困地区重点水源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配电网建设工程、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工程项目建设,形成“推进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建设机制。

第四,加快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重点是继续落实好中央支持革命老区特别是贫困老区开发建设有关政策,务实推进陕甘宁、赣闽粤、左右江、大别山和川陕等重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以连片特困地区“十三五”省级规划实施为抓手,推动片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和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民族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扎实推进边疆地区脱贫攻坚工作。

第五,积极支持贫困地区率先开展改革试点示范。一是建立健全改革试点示范推进机制,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边疆地区脱贫攻坚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二是稳妥推进贫困地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改革试点,启动试点项目建设。三是支持贫困地区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启动试点项目建设。

第六,探索创新以工代赈管理。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赈资金投入力度,指导地方积极探索开展以工代赈资产收益扶贫试点。按照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和扶贫资金有关要求,督促省级部门将审批权力和责任下放到县,做好以工代赈工程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工作。

供电局脱贫攻坚工作计划6

为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桂林打造“世界级山水旅游名城、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世界级康养休闲胜地和世界级旅游消费中心”的重要部署,桂林供电局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规划建设漓江流域核心景区绿色低碳现代化电网,加快建设500千伏漓江输变电工程,切实提升在电网精益管理、现代供电服务、绿色低碳业务、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水平,加快绿色电网建设,推进智能配电台区,推广景区与电力设施融合,开展绿色用能示范建设,提供景区充电设施服务,全力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供电服务示范样板。

桂林供电局积极融入桂林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发展大局,推动桂林市重大项目相关电网工程取得全面突破,成功投产220千伏田茶线、110千伏春天站等7个重点项目,全力支撑国际旅游度假区、阳朔新区等项目用电。该局以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南网名片为目标,投资亿元建设兴坪古镇供电示范区及智能配电网,为阳朔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供电保障。截至目前,兴坪漓江景区范围内实现中压环网率100%、可转供电率100%、架空线路自动化覆盖率100%、供电可靠率。

兴坪镇是全国特色旅游古镇,集“九马画山”“黄布倒影”等漓江精华风景于一身,被誉为“漓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支持当地旅游业发展,桂林供电局启动了兴坪古镇供电示范区建设,聚力建强建优网架结构,推进110千伏兴坪、35千伏浪石送变电工程建设,逐步取消兴坪跨江线路,实施跨漓江线路“双挂点”改造工作,提升跨漓江杆塔和线路设备健康度;探索数字化转型,开发运用桂林数字供电所网站和兴坪供电所服务工单监控平台,建成三种模式的智能高效台区示范性项目,实现台区线索异常实时监控和线损异常可视化功能。该局还实施大河背“全电岛”“绿电岛”建设,实现环岛“绿色出行”,为群众提供优质、舒适、便捷、多元化的电力服务。

桂林供电局还精准解决农村“用电难”问题,对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了长足发展,农民从“用上电”变为“用好电”,农村用电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空前变化。该局聚焦乡村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统筹推进农村电力保障水平提升、现代化农村电网和新型城镇化配电网示范区建设、农网巩固提升项目建设、农村地区供电质量提升,动态做好脱贫地区用电服务监测工作,服务好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持续提升农村地区“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城乡供电服务一体化。

新的征程上,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深入贯彻落实_决策部署,全力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莫晓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年度质量安全月工作计划(热门8篇)

  街道联系点工作计划(汇总68篇)

  保安公司片区经理工作计划(热门43篇)

  对接合作项目工作计划(合集26篇)

  高职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实用41篇)

  水务公司监察总结工作计划(14篇)

热门标签: 工作计划
供电局脱贫攻坚工作计划(6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