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5
关于2023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用3篇)
2023-06-09
2023扫黑除恶督导组 2023关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报告
2023-03-06
2023-03-05
2023-03-12
更新时间:2023-11-23 16:39:0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3-05
关于2023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用3篇)
2023-06-09
2023扫黑除恶督导组 2023关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报告
2023-03-06
2023-03-05
2023-03-12
1.依法行使种子管理职能。切实担当起《种子法》和《江苏省种子条例》所赋予的各项管理职能,依法管理,有效开展种子品种管理、质量管理、行业管理、技术培训等综合管理工作;建立良种推介制度、种子质量保证制度、种子质量抽检制度,强化良种推广和种子质量全程监督管理。
2.提高管理队伍业务素质。种子管理责任大,必须建立一支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的种子管理队伍。市、县种子管理机构的种子检验员全部通过省农林厅考核,做到持证上岗,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检验的水平。
3.保障种子管理经费。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把种子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种子质量监督、技术推广、品种试验及市场监管等经费支出,重点要解决县级种子管理机构编制少、经费不足、队伍不稳的问题,确保种子管理正常运转。
基础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石[1],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仍存在整体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2]问题,同时面临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目标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挑战。当前,我国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领域更关注基于新技术的教育服务供给优化,致力于支持教育过程和结果公平[3]。从广东的实践看,广东省在新时代背景下,针对新课改中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发展质量、公平质量”的主张,从“新学校、新课程、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新家长、新评价、新治理”八方面着手构建“广东新时代新教育体系”[4],积极探索和利用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是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模式如何重构的问题。受“以教为主”的惯性理念和升学率为主的评价导向影响,一线课堂强调知识讲授而素养培养不足,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现状尚未有效突破,乡村学生学习自信和韧性水平相对较低,高效、深度、生本的课堂尚未形成常态。在新课改强调“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换”[5]和“双减”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如何真正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成为保障乡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
二是乡村基础教育“互联网+”应用效果如何常态化及提高的问题。近二十年来,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信息化与基础教育“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部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停留在“公开课”“比赛课”,难以实现常态化、持续性、规模化发展。
三是“互联网+”如何促进乡村基础教育持续均衡发展的问题。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区域性差异,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资源投入、师资素质、创新发展等方面差距明显。以广东为例,珠三角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粤东、粤西和粤北则相对薄弱,亟需探索以“互联网+”新思维重构乡村基础教育持续发展新生态,从而实现乡村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1.加强种子质量源头管理。重点做好申领种子生产许可证企业的跟踪管理,对主要生产基地生产的杂交作物及其亲本种、繁殖的原、良种和参与良种补贴的种源,加强生产程序的过程监控管理、生长后期进行种子质量的田间检验和确认检查工作,保证良种补贴和大面积生产用种种源的安全可靠。
2.明确种子质量的责任主体。通过落实企业种子质量责任制和法人责任制,建立健全种子质量全程监控体系,组织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放心种”活动,强化种子质量的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种子企业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
3.强化南繁南鉴工作。按照“省统一组织、市负责落实、县负责督办。
(一)“互联网+”教育新生态的内涵
教育生态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有自身结构和功能[6]。教育生态是指教育系统中的主体和各个因子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笔者认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是“互联网”背景下,在传统教育生态基础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促进教育生态的迭代发展、要素创新和结构重组,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生态。其生态系统的构成包含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人员、教育管理部门、企业、高校、教学名师团队等教育生态主体要素,外部生态环境由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信息化环境、教育组织与管理体系、财政与文化制度等构成,生态的交换机制体现为教育信息与数据流、教育投入政策和方式、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和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等。
“互联网+”教育新生态赋能基础教育是基于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念,以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为现实基础,通过信息化促进教育生态系统的优化和变革,使基础教育走向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新生态赋能基础教育的基本形态是促进基础教育的体系变革和流程再造,包括课程形态、课堂生态、教学管理、参与主体的变革。具体而言,在变革课程形态方面,重构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媒体手段、素养评价等要素和形态,体现了“规范发展”到“智能发展”的价值转向[7];在重构课堂生态方面,使“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改革真正落地,实现课堂从“粗放、经验、灌输”到“精准、科学、生长”的形态转变;在变革教学管理方面,数据驱动决策促使基础教育管理科学和精准化[8];在变革参与主体方面,社会资本和企业力量增强了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投入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二)“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推动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向度和现实要求只能通过基础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充分发展得以实现。根据教育生态理论和系统理论,系统变革是促进教育生态系统平衡和发展的核心动力,要通过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生态主体的协同进化[9],促进生态群体的互利共生与系统结构要素的优化,优化资源配置并发挥其规模效应,才能提高教育生态的发展承载能力,形成教育新生态,达到新的系统平衡。因此,“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推动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机理是聚焦发展目标,以信息技术促进乡村基础教育的系统变革,通过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推动基础教育生态主体发展和结构要素优化,促使育人质量、发展质量和公平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最终达到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结果,如图1所示。
在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分析阶段,不仅要理解国家发展规划要求和分析现状问题,更要深刻认识改革的时代背景,即教育发展的主要需求和主要矛盾、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技术发展与变革对教育的影响、新的课程改革(人本理念、素养本位、学业评价)等对乡村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愿景和改革共识。
在建构“互联网+”教育新生态的改革行动阶段,主要工作集中在“组织”“课堂”和“质量”三个新生态的系统构建。一是通过构建“组织新生态”,提高教学条件及基建水平,提供教育改革配套环境。通过培训和实践,使教改主体理解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发展愿景,达成改革共识,为改革提供政策、机制和资源等系统动力;建设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平台和产业链条,为改革提供组织支持和配套环境,提高信息化基建和资源配置的质量。二是通过构建“课堂新生态”,促进课堂育人目标回归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用技术为课堂提质增效。通过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渗透立德树人理念,促进素养育成;开展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使课堂走向深度、具身,让课程素养和核心素养在课堂活动中生成;通过优质教学资源的配置,使城乡同享优质资源,促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通过建立学生学习共同体和教师教研共同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通过建设智能教学环境和应用新型技术,提高乡村课堂教学智能水平,使传统课堂走向智慧课堂。三是通过构建“质量新生态”,全过程数据驱动,提高质量保障水平。通过学生学业评价和成绩分析,有效掌握学情;通过教与学活动的数据分析,有效调整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形成教师发展共同体,开展精准高效教研,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做到精讲精练,有效减负;通过建立教改标准和课堂评价、学生发展和素质评价等评价机制,实现教改落地刚性和教学实践柔性的统一;通过多元反馈,促进教学模式和课堂实践的有效调整。
在生态系统发展和要素优化的内涵发展阶段,要围绕学生、教师、学校和区域多层次发展。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其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素质发展(课程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和心理资本(学习主动性、学习韧性、教师支持感、学习效能感等),从而得到全面和终身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通过有效培训和教改实践,促进其教学理念更新和专业发展(智能教学能力和素养、教研和科研能力、教育理论水平),提高TPACK综合水平;通过参与教研活动和学习交流,增长社会资本(教研团队支持、教科研指导、职业生涯引领),最终提升乡村教师团队整体水平和素质能力。对于乡村学校而言,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环境,凝练校园文化,探索特色发展道路,优化教学与育人环境,使得乡村学校走向均衡发展。对于区域而言,通过构建与应用教育大数据,提高整体协调和系统保障水平;通过数据支持教育决策,推动区域智慧治理;通过开展“区间助扶”“教师支教”“名师指导”“资源共享”等互助帮扶,提高区域发展和城乡均衡水平。
最终通过“互联网+”教育新生态的系统变革,使育人质量走向优质、发展质量走向均衡、公平质量走向充分,实现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