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更新时间:2023-02-04 16:25:0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分析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分析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分析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文章来自教育网

【摘要】我国现行的增值税会计从实质上分析属于财税合一的模式,以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和抵扣权利作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依据。增值税会计确认方面的问题包括: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的配比问题以及出口退税清算差异的费用确认问题。增值税会计改革构想是建立财税分流、价税合一的新模式。

【关键词】增值税 会计制度 信息报告

一、现行增值税会计制度具体规定方面的问题

1.增值税会计模式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会计从实质上分析属于财税合一的模式,以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和抵扣权利作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依据,会计核算过分依照税法的规定,而放弃了自身的要求与原则,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2.增值税会计确认方面的问题

(1)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的配比问题。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之间的配比,用会计的语言可表述为,将购货成本中的增值税与销售收入中的增值税相配比,即可得出应交税款的数额(或者应退税款的数额)。增值税直接进行税额的配比,为纳税提供便利,符合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会计的要求。企业增值税会计的关键在于对当期的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进行确认,亦即在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确认的过程中完成配比。但是,这种配比并不是会计意义上的配比。会计上的配比原则是指在会计分期假设下,按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费用(成本)的配比。税法上的配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配比。虽说销项税额与销售收入相关,但与进项税额相关的是购货成本,而非销售成本。若为会计配比,配比后的余额应该是按销售收入计算的销项税额减去与销售成本相关的进项税额。

(2)出口退税清算差异的费用确认问题。所谓的出口退税清算差异是指: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申报的出口退税与税务部门实际返还的出口退税数额之间存在的差异。据估计,中国很大一部分的出口企业未能收回的应收退税额大约在3% ~ 5%之间。对此若不计提一定的准备金是违反谨慎性原则的。

3.增值税会计对存货成本计量原则的影响问题

违背了会计核算可比性原则的要求。从一般纳税人看,如果购进货物时按规定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其存货成本就不包括付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是取得普通发票或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符合规定,其存货成本则包括付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同一企业的存货,有的按价税分离进行会计核算,有的按价税合一进行会计核算,显然缺乏可比性。另外,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关系看,一般纳税人在取得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存货成本按价税分离核算,而小规模纳税人不论是否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均按价税合一核算存货成本,从而又导致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存货计价缺乏可比性。

4.增值税会计信息报告与披露方面的问题

(1)有关账户设置问题。在现行的增值税会计制度中,没有增值税的费用账户,所有相关费用计入购入货物成本或转入“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费”等科目中,使得会计报表不能充分揭示增值税会计信息。

(2)增值税会计信息报告与披露缺乏可理解性。首先,在资产负债表中,待抵扣进项税额本是企业资金的占用,在未抵扣前应作为一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但按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待抵扣进项税额作为应交税金的抵减项目,直接冲减了企业的负债,从而违背了报表揭示明晰性原则的要求,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其次,在利润表中,将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直接或间接计入产品销售成本,使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等项目缺乏可比性,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正常获利能力。再次,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未反映不得抵扣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尤其是未详细列示未按规定取得或保管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符合有关要求的情况。并且,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中未反映价外费用和视同销售的销项税额。这种报表结构不便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监督,也不便于有关方面了解企业的财务活动。

(3)增值税会计信息报告与披露违背重要性原则。增值税抵扣、减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重要影响,属于重要信息,应当单独披露。而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将其计入销售成本合并反映。

二、增值税会计改革构想:建立财税分流、价税合一的新模式

1.会计科目设置

可以借鉴所得税会计核算体系,将增值税作为一项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费用,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加以披露和反映。在会计上只设“增值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递延进项税额”三个科目。“增值税”科目核算本期发生的增值税费用,其借方登记本期销项税额,贷方登记本期销售成本中所含的进项税额。借方余额即为本期的增值税费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递延进项税额”科目借方登记本期销售成本中所含的进项税额与进项税额转出,贷方登记按税法确认的本期进项税额,贷方余额表示待抵扣的进项税额。

2.会计核算方法

第一步,企业在购进货物时,不论是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应按价税合计数借记“材料采购”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企业在销售货物时,也一律按价税合计数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产品销售收入”科目。

第二步,期末时对增值税费用进行核算。

一、根据本期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递延进项税额”科目;

二、根据本期销售收入中的销项税额,借记“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三、根据本期销售成本中的进项税额,借记“递延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增值税”科目。

第三步,在确认进、销项税额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差异调整,计算出本期应交增值税。

一、调整进项税额差异时,借记“递延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二、调整销项税额差异时(主要是视同销售、价外费用等),借记“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增值税”科目期末余额为本期增值税费用,反映了增值税的会计内涵;“递延进项税额”科目期末余额为待抵扣的进项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期末余额即为本期的应交增值税,体现了税法的要求。

3.信息披露

重点应披露以下内容:

(1)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反映应交未交增值税和待抵扣进项税额的信息;

(2)在利润表中反映增值税费用信息;

(3)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中全面反映当期各种销项税额、当期抵扣的各种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的进项税额、出口退税额、上期未交税额、当期已交税额、期末未交税额或留待下期抵扣税额等信息;

(4)在有关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按税法规定不得抵扣而计入固定资产或其他项目成本的进项税额、当期由于会计确认与税法确认的时间不同而暂时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由于会计收入与税法收入的口径不同而确认的销项税额等信息。

推荐阅读:

  会计税法规定不同经济事项处理也有别

  关于我国税务会计的研究

  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不足分析及建议(1)论文

  广西国际货代发展对策(1)论文

  浅谈我国加入WTO后与贸易有关的劳工标准问题

分析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腕足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地质意义

腕足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地质意义,腕足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地质意义1 腕足动物名称的由来腕足动物是一类海生底栖,单体群生的无脊椎动物。每个单体具有两瓣钙质或几丁磷灰质的外壳。两壳后缘铰合,前缘自由启闭,软体位于两壳之中,其外形与常见的河蚌十分相似。但是,腕足动物具有特殊的软体构造——肉茎和卷曲腕。卷曲腕是腕足动物的一种捕食和呼

其他论文2023-01-18

巧借资源化解初中物理学习难点

巧借资源化解初中物理学习难点,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一种现象总让我困惑:学习内容简单明了,教师讲解精彩细致,可学生却是听课容易做题难。找了许久,最终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重视学生形式上参与,而缺乏与学生思维的碰撞,学习过程理解知识难。如何化解学生理解环节的难点呢?根据皮亚杰关于个体智力发展年龄阶

其他论文2023-01-1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参与式统计学实验教学探索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参与式统计学实验教学探索, [摘要]本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针对经济与管理学院统计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参与式统计学综合实验教学探索,完善了统计学教学、科研及社会实践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统计学;创新;参与式;实验 统计学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必修

其他论文2023-01-18

国有石油企业员工敬业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国有石油企业员工敬业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一、员工敬业度的概念 目前对敬业度(Engagement)的概念都没有一个统计的界定,主要有两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管理公司和学术界。管理公司主要以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学术界则是从学术角度提出相关的理论。 第一,在管理公司领域,盖洛普公司的盖洛普博士将敬业

其他论文2023-01-18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的应用, 摘 要: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从而也诞生了许多信息系统,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而成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诞生,给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从而促进了地质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

其他论文2023-01-18

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地理课程常常被忽视,学校不重视,教师不关心,学生不愿意学,这些都成为了影响地理学科发展的严重障碍。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好地理教学工作。那么,应如何改变当前地理课程被忽视的现状,营造学习地理的良好氛围呢?其中最重要的就

其他论文2023-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