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8
2023-01-12
2023-01-10
2023-01-16
2023-01-09
更新时间:2023-05-11 17:00:5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1-08
2023-01-12
2023-01-10
2023-01-16
2023-01-09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文明很脆弱,又很有韧性,哪怕长期隐没在历史尘烟中,只要一个偶然的机会,它就会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甲骨文就是如此。120年前,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次确认中药“龙骨”上的“划痕”是上古文字,一锤定音惊天下。从“甲骨四堂”到“甲骨五老”,一代代学者薪火相传,挖掘与研究已持续两甲子,取得丰硕成果。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是中华文明的“标志物”之一,也是解开中华文明拼图的一串钥匙,象征意义与现实意义兼备。同时,作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甲骨文也为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20_年10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回首来时路,甲骨文的发现、研究之路充满坎坷,令人感慨。120年前,甲骨文发现之初,国家仍处于积贫积弱的历史隧道中。当时出土的不少甲骨被外国人巧取豪夺,蒙尘异国他乡,给我们留下伤痛和遗憾。盛世修志,正当其时。今日之中国,发展迅猛,国力强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甲骨文研究也迎来了新机遇。继往开来,将甲骨文研究好,需要一大批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学者投入研究,争取有所突破。与此同时,甲骨文研究要走出“象牙之塔”,让刻在甲骨上的文化“活”起来,体现出了甲骨文独特的时代价值。活化之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让甲骨文冒热气。毕竟甲骨文是古老文字,历经三千多年岁月,多半变得不可识。在已发现的5000多个甲骨文字中,明确被破译的只有1500字左右,余下3000多字,考释难度极大。要让甲骨文为公众知晓,要不断提高它的出镜率和热辣度,像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一样,做好普及工作。
其二,使甲骨文接地气。在应用中认知、在认知中应用,应用是活化文明的途径,甲骨文也不例外。甲骨文距离今天生活太久远,在公众日常生活中应用有一定的难度,但不妨碍它在一些特殊场景中应用。譬如,之前有人用甲骨文制作微信“表情包”,因其形象、有趣而颇受用户青睐,极富创意。
其三,为甲骨文攒人气。中国文字博物馆于20_年发出“辨识一字10万元”的“悬赏令”,迄今已有一人获奖;不久前,第二次活动开锣,依然“一字10万元”。可以说,普通公众赢取巨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志在参与,此举有助于提升公众对甲骨文的认知,由此聚集起的人气对甲骨文研究也大有裨益。
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既要有学者去研究,也要有文化人去推广,让它活在当下。
人们有理由担心,其后果将加剧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两极分化的现状。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发布20_届毕业生拟聘名单。20个录取者中,有19人毕业自北大、清华,另外1人来自北师大,全部都是硕士以上学历。
北大、清华等国内大学毕业生流向超级中学、重点中学,已不是个别现象。稍早前,深圳中学公布20_年拟聘用的28名应届毕业生名单中,有10人来自北大,5人来自清华,28人中有24人为硕士,4人为博士。同样是一份华丽的名单。
看到名单后,有人说自己留下了“卑微的眼泪”,有人称这份名单“优秀得让我瑟瑟发抖”,还有人表示就该“让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可见人们对这件事意见不一,心情复杂。
确实,这事情不能简单说好或者不好。从择业角度来讲,无论是211、985毕业生,还是“双非”院校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就业单位,无可厚非。
是去考公务员,还是进入央企国企,或者创业单干,都是个人自由选择。且不论这些大学毕业生的学历是否与目前从事的专业相称,能够选择去教育一线教书,本身不该是什么坏事。
从这些重点中学、超级中学的角度来看,争抢优质师资也符合其办学逻辑。
就如今的现实而言,升学率已经是判断一所学校好坏最重要的标准,而一所学校每年有多少学生被北大、清华等录取,又是判断一所学校升学率含金量的最重要指标。
中学追求升学率,一方面是从生源上“掐尖”,另一方面就是从师资力量上下工夫,其竞争演变结果,出现争抢清北毕业生资源也就不足为奇。在他们看来,也许大学毕业生就意味着优质师资力量。
但是,这样的“强强联手”,何以会让人感到“瑟瑟发抖”?
原因就在于,这些学校本身就已经足够强大,既拥有雄厚财力,又在招生中占尽优势,师资力量本来也已经非常强大,这样一直强势发展下去,人们有理由担心,其后果将加剧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两极分化的现状。
在此强调,我没有批评这些北大、清华毕业生的意思,甚至对深圳这些学校的做法也没有强烈反感,他们都是基于当下现实而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但从社会整体利益来讲,特别是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对这种资源配置与教育竞争方式,不能不深感担忧。
如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否则就不需要制定专门针对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招生政策),而在城市里,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前几所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差距也在拉大。如何遏制教育分化趋势,提高教育公平程度,是摆在当前的极其严峻的问题。
日前有媒体报道,浙江金华一所小学的学生被要求统一佩戴“赋思头环”。据说这款头环可以将学生的脑电波实时反馈给授课老师,帮老师判断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而且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无明显副作用”“成绩确实提高了”。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已经紧急叫停。
消息一出,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反对,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巨大压力,让孩子变成学习工具。那么,为什么各种用来“帮助”学生好好学习的测脑电波头环、定位手环、装有无死角摄像头的教室,总是大行其道?原因是暗中支持的大有人在。在一些学校、教师和家长眼中,只要能让学生得到好成绩,学生的感受并不重要。“量子波动速读”这种显而易见的伪科学,尚能让众多家长折腰,何况有加持、貌似真能督促学生认真听讲的头环?
且不论这样的头环究竟能否经得起科学的审视,但从“监控式学习”这一状态来看,真的没有副作用吗?学校与家长联手监视每个学生有没有“开小差”,等同于把每个学生捆绑在同一条流水线上,不允许瑕疵的出现。这样“赤**”长大的孩子,或者是小小年纪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真实的喜怒哀乐,或者被彻底消磨掉了个性,对于学什么都无所谓。前者可怕,后者可悲。
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能找到自己的爱好,发现自己的专长,然后试着将其发展成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是为了让人成为人,成为有相似之处同时也各具特色的个体。用科技手段促使每一个学生对所有课程都感兴趣、全神贯注,不仅不现实,更会扼杀学生在某一领域的天赋。
当地教育部门称,头环只是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专注度,也并不是每天都戴。殊不知这样的任务,应该落在教学上,而非机器上。如果老师能够认真备课、讲求教学技巧、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学生自然会被课程吸引。舍教学之本,逐机器之末,谬矣。
教育学家、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写道:“当我们把智力教育仅仅看作是大脑机械化获取知识的能力,或者是对实用性原理的系统化阐述,那么教育就不会有任何进步。”学校教学的目标不应是成绩,或是知识本身,而应该教会每一个孩子,把知识转化为成长的力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