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5
关于2023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用3篇)
2023-06-09
2023-03-05
2023扫黑除恶督导组 2023关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报告
2023-03-06
2023-03-12
更新时间:2023-12-21 19:54:3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3-05
关于2023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用3篇)
2023-06-09
2023-03-05
2023扫黑除恶督导组 2023关于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的整改报告
2023-03-06
2023-03-12
1. 落实学习制度,巩固教育成果
(1)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实施《20_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中心组集中学习6次;
(2)制定《“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把学习^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v^^v^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内容作为第一议题,学习成果获得省委宣传部和省委教育工委肯定;
(3)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利用“学习强国”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采取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上级领导作专题讲座与辅导报告、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调研走访与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注重学习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4)认真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和“思政第一课”,《^v^谈治国理政》成为必修课和授课内容,全体校领导一同走进思政课堂,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做^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 疫情防控攻坚,党员共担使命
(1)及时发布《^v^广东白云学院委员会关于在防控疫情中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动员广大师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1000多位师生党员自觉捐款支援疫区,师生抗疫事迹获社区、地区通报表扬30多人次;
(3)“学习强国”平台、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南方+等10多家媒体多次报道了师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
3. 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党委落实主体责任
制定《^v^广东白云学院委员会及班子成员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等制度,确保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4. 重视“双创”培育工作,推进“对标争先”工程
今年校内立项7个:其中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6个。在全面完成全省首批“高校党建示范校”任务后,今年12月,获得3个省级“双创”工作立项。同时,也获首批全省“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示范学校。
5. 推进主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教育联动平台
会议透露,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从20_年亿元增加到20_年亿元,连续三年实现“两个只增不减”。20_年,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达亿元、同比增加,总量和增速均排名全国第一。
全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_年底,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36071所,排全国第3位,比20_年增长。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万人,比20_年增长。毛入学(园)率保持高位增长,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就读需求。
据悉,20_年实现广东省教育强县(市、区)全覆盖、20_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全覆盖。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5项,居全国第5位;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3项,居全国第3位;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1项,居全国第5位。
目前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万名,其中公办本科高校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从20_年的提高到20_年的,初中和高中教师具有高级职称比例20_年分别达和,比20_年提高和。
此外,服务“双区驱动”战略,教育合作和先行先试稳步推进。《教育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出台,大湾区合作办学项目、高水平大学筹建项目以及8家省内高校牵头和参与的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有序开展。积极争取省内高水平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支持广州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和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广州联合深圳、港澳共建职业教育基地。
1. 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合力,多措并举,促进20_届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1) 做好20_年毕业生就业校园招聘会。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招聘方式,为毕业生搭建优质的双向选择平台,开展20_年大型校园招聘会和各二级学院的专业专场招聘会;
(3) 做好我校“我为毕业生带岗”服务品牌活动,动员更多的校友提供本人创办企业或任职单位的招聘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岗位资源。
(4) 拓展市场化岗位,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建设,拓展新兴领域、新业态的就业空间,引导毕业生到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多元渠道就业。
(6) 持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实施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发挥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提高校园创新创业植入市场的成功率,促进更多学生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2. 做好政策性岗位的对接及政策性帮扶服务工作
(1) 配合上级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做好毕业生报考、选聘政策性岗位的组织工作。协调做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等项目的招录工作;配合做好特殊地区的公务员、事业编制岗位的招录工作。落实好“两证两退”的改革新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的征集比例。
(2)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信息库及帮扶台账,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做好偏远和贫困地区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跟踪及服务工作,实施就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推荐工作岗位、就业政策宣讲和就业心理辅导等帮扶一条龙帮扶工作
3. 做好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质量调查及20_年就业质量年报发布
继续优化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量表,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工作机制,提高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水平。根据调查报告完善我校就业工作评价体系,发挥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我校招生、学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反馈作用。
4. 加强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和组织保障
(1) 继续落实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列入校院两级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优化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
(2) 强化就业工作督促检查,完善就业创业质量考评指标体系,细化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过程管理,健全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通报、约谈和问责制度。
(3) 做好优秀就业毕业生、创业毕业生的案例库建设工作,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建立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案例库,对优秀案例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典型,助力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
5. 基于“三全育人”试点单位建设,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
将就业工作与生涯规划、学业规划与思政主题教育相融合,开展以 “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系列就业思政主题教育活动。
6.根据学校十四五规划,结合北校区二期工程建设进度,20_年拟申报本科插班生招生计划4000人,普通本科6500人,争取20_年在校生人数达到28000人。
7.学校是中职升本科试点院校,根据省教育考试院文件精神,做好招生专业申报及宣传工作。
8.继续承接并做好社会考试工作。
1. 聚焦薪酬制度改革,推进人事制度综合改革
(1)出台《薪酬管理办法》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办法》,9月份薪酬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稳定了教师队伍。
(2)出台《机构设置及岗位编制管理办法(试行)》《岗位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教师岗位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辅导员岗位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等4个办法,推进学校定岗、定编、定员工作规范化。
(3)出台《教师岗位考核办法(试行)》和配套的《教师公共服务工作量认定办法(试行)》《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师德师风考核办法(试行)》等3个文件,教师评价师德师风一票否决,突出教学、科研教研和公共服务工作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突出能力、实绩和贡献。
(4)出台《辅导员岗位考核办法(试行)》,规范辅导员工作业绩评定,调动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2. 立足学科、专业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评选、资助128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和22名中青年骨干辅导员,稳定骨干教师队伍。
(2)引进高层次人才2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博士7人。
(3)建立了一支300多人的企业特聘教师队伍,86名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常态化。
3. 多措并举,支持教师发展
(1)支持教师水平提升,20_年11人参加国内高校访问,4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人完成博士学业。
(2)推荐教师参加西浦教学创新大赛和优秀教学案例分享活动。支持教师参加广东省教学创新大赛。6位教师参加省第五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1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
(3)线上线下并举,构建校院两级教师发展体系。20_年共举办30场线上教师培训活动,24场线下教师培训活动,教师覆盖率达到100%。
(4)重视新教师培训工作,助力新教师成长。出台《新教师导师制》,《新教师教学培训》课程在超星平台上线,开展春季、秋季两期167名新教师在线培训工作。
1. 注重经验总结凝练,提升学工队伍的工作研究能力
以项目化的方式分类组建工作研究团队,将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凝练、提升,形成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推进学生工作进一步发展。重要项目:思政类课题的研究;学生事务类精品项目的培育;校级辅导员工作室的培育与建设。
2. 优化“五位一体”工作格局,提升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效能
优化“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专兼职队伍建设,完善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功能,以项目分类的方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品牌化建设。重要项目:优化学生个体心理档案与持续追踪的回访服务;加大对兼职心理咨询师和朋辈心理健康队伍建设;创新青春健康教育模式;完成北校区二级心理辅导站和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设。
3. 构建优良校风学风创建与资助育人、美育劳育有机融合的育人机制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优良校风学风创建与资助育人和美育劳育有机融合,持续开展“四文明”创建活动,即文明校园、优良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大学生的创建,推动校风学风建设,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工作内涵质量。
4. 依托灯塔工程,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引领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推进实施《灯塔工程-广东白云学院大学生思想引领行动方案》,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分校级和院级两层级逐渐“青马工程”讲师团,落实院级的青马工程培训的覆盖面;
5. 优化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能力为本,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
以学生为中心,以青年学生学习支持、创新创业就业、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精神文化需求等为主要内容,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为重要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6. 坚持从严治团,努力抓好团学基层组织建设
以共青团深化改革、学生会深化改革、新修订的社团建设管理办法为重要抓手,夯实共青团组织的基层基础,全面从严治团,打通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提升社团和基层团组织的内涵建设,推进“一团三品”的建设活动。
1. 推进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信息化教学支持
(2)举办线上线下信息化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技能、微课制作技术等主题培训10场,参训教师达1027人次。
(3)为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省一流课程申报视频、省课程思政项目申报视频、各类竞赛视频等提供技术支持;完成技师学院立项课程、《新教师成长训练营》等课程建设。
2. 信息化项目建设有序进行,信息化系统运维正常
(3)完成北校区29间智慧教室、2间智慧录播功能教室、29间标准化考场建设。
(4)数据中心稳定运行,未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所有设备未发生重大故障,全年保障各项信息化服务正常进行,总体可用性达到了100%。
3. 推广阅读文化,开展咨询服务
(1)疫情期间创新文献服务方式,通过在线服务方案,积极开展免费电子资源收集推广、馆藏电子资源漫游访问、文献传递、QQ预约借书、在线阅读交流、《信息检索》课程多元形式直播等服务。
(2)举办春季阅读季系列活动和秋季读者之星评选活动。创办《高教资讯》,编发9期;创办《白云•伴读》,编发2期;编发4期《学术期刊投稿指南》,加强师生咨询服务。
1. 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育凝练教学成果奖
(1) 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争取立项8-10项省级教研教改项目。
(2) 坚持成果导向,培育凝练1-2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
(3) 积极与中职、高职院校对接,继续做好协同育人试点工作,争取成功申报2-3个协同育人专业新试点。
2. 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大专业认证、专业集群和一流专业建设力度
(1) 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数量,推进专业集群建设。
(2) 推进专业认证工作,支持1-2个工科和商科专业参与专业认证。
(3) 培育和建设1-3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获批1-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3. 进一步加大一流课程建设力度,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改革
(1) 立项建设50门左右校级特色课程(其中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课程15-20门,专业与职业发展导论课5-8门)。
(2) 力争建成3-5门省级及以上一流课程。
(3) 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小组作用,遴选培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10门。
4.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1) 切实加强产业学院建设,努力建成1个以上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
(2) 总结1+X证书制度试点经验,完善1+X证书运行及管理制度,推进1+X证书制度切实实施。
(3) 以北校区建设为契机,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校企协同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专业实验(训)室等条件建设。
5. 提升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的建设质量,塑造“三创”教育的质量文化特色
(1) 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机制,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
1. 人才培养与企业实践教学成效显著
(1) 在线教学工作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充分肯定。一是省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委员会组织的三批次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评选中,我校三批推送50个案例参评,15个案例获奖,其中“高校类优秀案例”1项,“学院或专业类优秀案例”1项,“教师或课程类优秀案例”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获奖数在省内民办本科高校中位居前列。二是6月18日,省教育厅召开本科高校20_年春季学期线上教育工作座谈会,我校作为民办高校唯一代表参会并进行经验交流;学校在线教学工作总结和典型案例等相关材料,被省教育厅遴选报送至教育部。
(2) 克服新冠疫情防控重重困难,确保企业实践教学顺利进行。一是精准开展学生岗位摸查,掌握学生岗位现状,积极稳妥组织20_届学生返岗开展企业实践教学,对近1/4因新冠疫情影响无岗位学生进行岗位再推荐安排,做到学生有岗可返。二是20_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答辩首次全部在线上进行。针对疫情防控形势,对答辩工作做了明确要求。全校参加答辩人数为4319人,占学生总数的,答辩过程顺利,效果良好。三是开发企业基地和岗位,保证20_届学生返岗就业和20_级5397学生开展企业实践教学的岗位需要。20_年新增开发企业基地118家,企业基地共计达到1361个,提供13009个岗位,20_级学生按时到岗率100%、岗位推荐率达84%,超过往年。
2. 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新突破
(2) 推进“三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开展三创通识必修课程《创新创业基础》《创新设计与创业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改革与实践,推动 “三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3) 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努力扩大学校影响力。通过广州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申报并获得广州市院校就业创业e站授牌,开办两期SYB创业培训班。
3. 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喜人
(1) 6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跨境电商专业建设》获教育部批准立项。
(2) 学校获2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产品设计)。
(3) 1个专业完成IEET认证远程访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 城乡规划、软件工程、应用心理学、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5个专业通过广东省新增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
4. 教学成果奖和校内外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取得优良成绩
(1) 省级教学成果奖再创佳绩。第九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校获一、二等奖各2项,是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最多的民办本科高校。
(2) 教学竞赛成果丰硕。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5项;在集团(中国教育集团)第二届教学技能交流活动暨教学创新大赛中,参赛3位选手分获一、二、三等奖。
5. 扎实推进国际化引领战略落地实施
学校与10个国家28所大学开展60余个国际项目,对全校15个专业20_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国际特色改革,并对接多所国外大学的课程。
(1) 20_年以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个专业分别与澳大利亚国王学院相应专业开展深度合作,引入外方8门专业课程。
(2) 20_年,应用心理学等8个专业新引入英国伦敦里士满美国国际大学部分优质课程。
6. 省级质量工程验收工作开花结果
学校推荐5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及7个教研教改项目,全部获批立项建设。组织9个省级质量工程及教研教改项目验收(1个特色专业项目、1个精品资源共享课、7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全部获得通过,正式取得省级质量工程及教研教改项目称号。
7. 深化产教融合,产业学院建设取得新突破
(1) 20_年我校成为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的发起单位和副会长单位。
(2) 我校白云宏大数据产业学院、精雕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卓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入选《广东省产教融合试点建设方案》20_~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
(3) 我校推荐的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等11家合作伙伴企业入选广东省第一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
1. 优化“双师双能型”教师结构。出台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校企合作共建师资队伍,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和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做实企业特聘教师队伍,推进特聘教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畅通行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
2. 开展分类培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充实职能处室中层管理干部队伍,调整充实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分类开展部门负责人、科室负责人、二级学院办公室主任、教学秘书等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队伍政策理论水平、沟通协调能力、业务能力和公文处理水平。
3. 引进和培养并举,为国际化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协同学校国际化特色专业和特色课程建设项目,与澳洲国王学院和英国里士满国际大学对接的专业和课程优先引进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师资;深化师资队伍国际合作力度,根据国际合作教学需要,设计教师互访互派项目,提高教师国际化教育教学水平。
1.推进学校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党委领导学校事业发展的能力。
推进措施:成立学校综合改革领导机构,明确领导机构的运行机制,制订具体的改革推进计划,有重点、分步骤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科研体制改革、教育信息化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学部制改革等;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
牵头校领导:苏一凡
牵头部门负责人:党委办公室主任
2.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重点,抓好教育学习培训工作。
推进措施:深入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七项制度”,制订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学以致用,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学习贯彻保密工作制度,严格做好保密工作;拓展干部培养培训体系,组织中层干部专题培训班,加强干部能力建设。
牵头校领导:苏一凡、汤耀平
牵头部门负责人: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
3.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为重点,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推进措施:完善党建责任清单和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强化党委书记党建第一责任,其他党员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落实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整改方案,结合实际开好年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加强对二级单位执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督导;推进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和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开展服务型党支部创建活动,推进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精准培养发展党员,强化党员管理服务;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制度,探索启动后备干部的遴选培养,建立健全干部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完善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制度体系;继续在二级单位负责人中开展“三述”活动;对违纪违规的干部实施问责;开好党代会年会和第五届“双代会”第二次会议;开展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
牵头校领导:苏一凡、汤耀平
牵头部门负责人:组织部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纪委办公室主任、工会常务副主席
4.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重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强化备案制运行机制的落实。持续加强备案制培训,提高教职员工对备案制运行机制的理解和运用;健全备案信息反馈机制,在集团总部的指导下,定期对学校备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强化整改,进一步降低备案工作差错率,提高备案工作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备案制运行机制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积极作用。
加强制度建设和行政工作流程优化。继续做好建章立制和补章优制工作,进一步精简优化办事流程,提升内部管理的科学性、规范化;加强内部沟通机制建设,降低沟通协调成本;完善会务接待工作指引,不断规范和提高会务接待工作水平。
积极推进质量体系建设。从易到难逐步建立各类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完善专项工作指引,推动工作程序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质量体系;通过强化培训和监督检查,提高教职员工的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果。
进一步巩固节约型校园建设成果。在继续巩固“节水型高校”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持续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力度,加强对师生员工节约意识教育宣导,倡导简约的工作生活方式;通过发起倡议、组织活动、强化督促等方式引导师生参与到节能降耗工作中来;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十、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工作目标: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更加优美,师生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校园风尚和文化氛围更加健康浓厚。
具体措施:
高质量完成双校区硬件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松山湖校区三期工程建设和各项配套设施的配备工作,确保三期工程如期交付使用;及时做好南城校区学生宿舍、教学楼等区域的相关改造工作。
持续加强校园环境治理。加大师生控烟宣传教育与巡查力度,巩固校园控烟工作成效,持续推动无烟校园建设;继续完善和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实现教学区、学生宿舍区、职工生活区等区域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加强对师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引导和监督,打造清洁文明校园;强化校园交通秩序管理、灾害事故防控等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