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

更新时间:2023-02-04 18:34:1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大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以重庆市璧山区为例,对璧山区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璧山区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发展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化的一种历史过程。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因此,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给出了清晰路标,而在重庆市委制定的《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中,璧山被赋予重庆“城市发展新区”全新定位。这一定位使璧山有了新的坐标和时代方位。在此背景下,璧山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实施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5个统筹”,走一条集约、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重庆市璧山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现状

2015年末璧山区常住人口达到72.52万人,城镇人口达到36.65万人,户籍人口为63.95万人,常住人口从2012年开始连续4年超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54%,首次突破50%,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各项经济指标也随之上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1.8亿元,年均增长16.7%,总量翻了一番多,人均GDP达到8134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30.2亿元,年均增长33.3%,总量进入全市一梯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800元,年均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30.8亿元,年均增长36.1%,总量居全市前茅;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6.6亿元,年均增长16.7%;国有资产超过600亿元,实现总量翻番。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5.3∶71.3∶23,结构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二、璧山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模式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以宜居为重要抓手

围绕“宜居”为主要目标,建设绿城、水城、古城,完善城市生活功能。按照“深绿城市”标准,注重“城”与“山”的融合,使城市公共绿地达到2000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30平方米;重点打造一批城市综合体,建成吸引力强的优秀旅游城市,同时加强交通建设,实现与主城“无缝连接”、“多点融入”的态势。

(二)科学布局产业发展

没有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城与业相互支撑、同生共兴,城镇化才能健康发展。璧山将全区科学划分为璧中城市区以及璧北、璧南、璧西3个生态区。在璧中城市区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璧山建设了30平方公里的生态工业园区,以产业集聚增强人口的吸纳能力。在壁北、璧南、璧西3个生态区,则分别建设了10万亩蔬菜基地、10万亩苗木基地和5万亩果木基地,通过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引导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或向二、三产业转移。在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下,“三农”支出累计达到126.8亿元,服务业增加值五年增长66.7%,达到87.7亿元。

(三)统筹城乡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问题就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要让新的城镇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璧山区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构建起农村社区化、城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将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同时,提出建设“一生之城”的发展目标,开工建设了人民医院、老年护养中心等一批涵盖人“出生、上学、就业、居住、看病、购物、娱乐、养老”等方面的精准服务项目。在投资策略上,璧山区实施了“政府投资瘦身,社会投资扩容”,将政府资金集中用于民生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以此撬动社会投资。

三、璧山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

一是确立新的城镇规划理念,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确立持续发展的理念;要围绕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立统筹兼顾的理念;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确立和谐发展的理念;二是同步编制和完善规划。制定完善与城镇建设相配套的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努力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三是注重城镇规划的质量。要体现特色、突出亮点,重视城市标志性地带、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的规划,把璧山“儒家文化”“状元文化”等特色融入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之中,彰显城镇建设的个性,提升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避免城镇建设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同质化问题的发生。

(二)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和繁荣的内在动力。城市化不是简单地的城市规模扩张,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产业作为支撑,增强城市的造血功能和吸纳能力。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三是创新发展农村产业。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承载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关键。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把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既立足长远抓好规划,又服务群众加快建设。要通盘考虑生产、生活、生态需要,加快道路、能源、供水、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路网建设进度,建立畅通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增强城镇公共服务功能。

(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有效的城市管理,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必须要有现代管理机制与之相适应。一是建立完善城镇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城市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二是要彰显城镇文化内涵;三是提高城市建设品味,增强城市软实力。

参考文献

[1]产城融合.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化难以持续.[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08月11日.

推荐阅读:

  从城市政企博弈问题看城市经营制度风险

  新旧所得税会计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比较

  小论会计政策

  基于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几点建议

  防范财政风险的会计改革方式

  也论会计政策

热门标签: 中国经济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天津滨海新区科技人员科研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天津滨海新区科技人员科研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论文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工作满意度;科研绩效;组织公民行为 论文摘要:天津滨海新区科技人员的科研绩效对滨海新区科技创新和区域 发展 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以往的研究理论中推演出工作满意度与科研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工作者实际工作状况调查”的问卷数据

其他论文2023-01-24

论房地产企业联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论房地产企业联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文章详细 分析 了房地产 企业 在 发展 过程中出现的企业联盟现象,分析了房地产企业联盟产生的原因及联盟形式,重点阐述了联盟中企业的合作 内容 ,同时也指出了在房地产企业联盟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问题 ,对于房地产企业适应形势的变化,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具有重要的 参考 价值。

其他论文2023-01-24

游艇业——福建海洋经济的朝阳产业

游艇业——福建海洋经济的朝阳产业,摘 要:充分利用福建船艇 工业 现有基础和区位优势 发展 游艇产业,将是福建海洋 经济 的新增长点,可带动海洋经济其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缓解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关

经济论文2023-02-07

非均衡条件下房地产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动力机制

非均衡条件下房地产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动力机制,摘要:房地产市场是一非均衡的市场,特殊的市场性质和独特的商品属性决定了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既要受供求关系的 影响 ,又不能单纯的依靠供求关系,还必须通过政府相关的政策加以引导,调控房地产的供应数量与供应结构,引导 经济 预期。纵观供需两方面,在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因素中,成本

其他论文2023-01-24

简述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以国家经济主权为视角

简述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以国家经济主权为视角,二、国家 经济 主权原则在遗传资源领域的发展 三、国家对遗传资源的经济主权应否受到限制 尽管国家对其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主权权利在国家层面已得到各国承认,但一些西方学者、国际 环境 主义者和一些主张保护地方权利的国际组织仍然认为,在这一问题上承认国家主权将有害于遗传资

经济论文2023-02-07

浅谈我国汽车备件服务模式的构建

浅谈我国汽车备件服务模式的构建,摘 要 现在人们在购车时候,不但注重了购车成本而且关注汽车使用成本。售后服务对于厂家、经销商及消费者本身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还没有引起各个厂家足够的重视。通过 文献 资料法 分析 了我国汽车 目前 的服务现状、趋势,并对其质量管理模式提出了建议。关键词 汽车备件 售后服务 管理

其他论文202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