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北地区新经济组织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更新时间:2023-02-06 11:32:5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浅析苏北地区新经济组织党务干部队伍建设

一、历史背景

新经济组织作为新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浪潮中一支重要的年轻力量。与此同时,如何在浮躁的经济浪潮中合理引导新经济组织发挥积极作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也成为www.L社会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要求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这为下一阶段新经济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此,课题组近对苏北经济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党务干部队伍的现状,进而为进一步加强经济组织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二、苏北地区新经济组织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现状此外,课题组还根据党员干部素质的思想政治、文化专业和实践创新等衡量维度进行了问卷设计,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党务干部的基本素质与当前党建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文化专业知识偏低。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党务干部仅占被调查人数的45.9%,高中学历的占18%,初中以下学历的占4.5%,中学肄业的占22.5%。本科以上学历的党务干部中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政治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背景的仅占33.3%。可见,党务干部文化专业素质偏低。然而,党务干部的“先天不足”并未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调查显示,近五年有33.7%的党务干部未参加过任何培训,41.5%的党务干部只参加过1-2次培训。文化专业素质偏低使得部分党务干部即使想做好工作也显得“有心无力”。新经济组织的党务工作者作为组织体系中的新生力量,一方面要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同绕组织的经济使命开展工作,两者在遇到冲突时党务T作者一般选择以组织为主,这就给当前的党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把新经济组织的党务干部定义为“组织人”还是“外组织人”直接关系到其发挥作用的彻底性。这个问题不解决,很多问题都难以解决。

三、提高苏北地区新经济组织党务干部素质的途径

1.提高新经济组织中党务干部的:学历教育层次..一是加大直接从往、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党务十部的力度:可以借鉴浙江温州模式,在具体招选过程中,坚持视野放宽、形式放开,在明确“年龄35周岁

以下、中共党员、高校毕业生”i个硬性遴选标准外,立足企业、面向社会,不拘泥于地域、身份、行业等因素的限制,广开选才渠道。二是依托苏北各市的高等教育资源,开设函授、自考学历班,鼓励广大适合学历教育的在职党务干部,积极攻读政治学类、工商管理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的本、专科专业,取得毕业文凭后可继续在原工作岗位任职,也可由组织部门统筹安排其他工作岗位。

2.完善新经济组织中党务干部的在职培训体系。在职培训分为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两方面。入职培训方面,建议苏北各市财政出资依托党校、高校等培训机构,为新受聘的新经济组织党务干部统一提供入职培训?在职进修方面,将党务干部的在职进修纳入当地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每3~5年轮训一遍,每年安排不少于一周的脱产培训。在职进修不要拘泥于形式,要注重事实,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与客观需求相一致。由于新经济组织的行业类别、发展规模各不相同,党务干部的基本素质也千差万别,因此,只有培训目标和内容贴近新经济组织和党务干部的实际情况,培训才能有实效。二是普遍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各地应根据日前党务干部队伍状况,在普遍提高的基础卜,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有引领作用的党务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3.倡导新经济组织中党务干部对自身实践进行反思。党的工作说到底是人的工作,人的工作最为复杂,党务干部只有在“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反思有两个层次,一是经验型反思,二是研究型反思。首先,各级党委应鼓励新经济组织党务干部记录日常工作的点滴,及时总结经验与心得,并进一步开展分析与反思,以指导新的工作实践。其次,要全面启动党务工作研究课题制,鼓励党务干部以工作重点、难点为研究对象,将普遍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展研究性探索。同时,加大研究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力度,对具备条件的成果,及时形成规范性、指导性的意见,提高研究型反思的实效性。党务干部反思实践一定要坚持“从严要求、严格监督”的原则,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层层考核www.L制度来督促党务干部学会反思,引导党务干部进一步认清现代化建设需要创造经济财富,更需要强有力的党建工作保证,激发他们做好党建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素质。

4.广泛提供新经济组织中党务干部的交流研讨平台。一是建立“新经济组织党务干部沙龙”。定期请高校、党校的教授学者,请组织部门领导和国企优秀党务工作干部来讲学交流;定期举办疑点解惑、难点解答等经验交流研讨会。二是实施一对一帮扶工程:由组织部门选派一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党务工作干部与新经济组织的党务工作干部结成埘子,在职对其提供学习及工作指导和帮助。三是实施交流挂职锻炼制度。选派一批干部到大中型国企挂职锻炼;选派一批干部到苏南等发达地区的先进新经济组织挂职锻炼,以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在学习实践中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四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新经济组织的党务干部提供更为快捷方便的交流平台。

推荐阅读:

  演化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超越及其理论框架的形成

  关于重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问题的思考

  自然价值与新经济学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及其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

  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与经济问题的形而下分析

  浅论新经济时代的理财理念探析

浅析苏北地区新经济组织党务干部队伍建设.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对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对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论文 关键词]中间性组织 交易费用 集群创新 隐性知识 [论文摘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制度 经济 学出发,分析了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以及产业集群这种中间性组织在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信任,增强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机理。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

经济论文2023-02-04

浅析李斯特国家主义理念思辨

浅析李斯特国家主义理念思辨, 纪念李斯特经济理论引入中国90周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是19 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采用历史实证主义方法建立国家主义经济学,深刻影响了19 世纪德国和日本以及20 世纪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被誉为所有追求独立和富强的后进国的先知。1

其他论文2023-01-19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

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 1 引言 产业结构协调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既意味着产业结构本身的协调和优化,也意味着区域之间在产业发展上合理的分工。以区域的协调发展为例,区域是为管理社会、经济等活动的应用性整体,作为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区域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彼此相连,相互之间存在各种关系

其他论文2023-01-19

试论知识经济组织的优化原则与特点

试论知识经济组织的优化原则与特点,摘要:本文从剖析知识经济内涵的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报酬速增性与过减性、个体性与群体性、有序性与无序性、则性与柔性、流动性与非流动性、自主性与控制性的矛盾入手,提出了知识经济组织的优化原则,并就知识生产组织主体的安排及网络型组织不同于功能型组织的特.杰作了阐述。顺应知识经济的产生

经济论文2023-02-04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述评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述评, 制度转型 理论 是新制度 经济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论看来, 社会 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制度转型的过程,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取代适应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的过程。系统地 分析 和透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 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中

经济论文2023-02-04

试论低碳经济下煤炭物流发展策略

试论低碳经济下煤炭物流发展策略, 经济进步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以低资源消耗和低环境污染,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煤炭行业以高开采、低利用和高排放为特征,必然导致自然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物流业已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振兴的十大产业之一,其中煤炭物流是行业

经济论文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