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型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究

更新时间:2023-01-22 13:42:5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论文关键词:平均利润; 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处于 经济 高速发展的转型时期,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从马克思的利润学说出发,分析了中国目前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认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充分发挥“利润”这一 市场 机制的作用,促进要素市场自由流通,同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最终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马克思利润学说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一)马克思利润学说的主要内涵

在《资本论》第3卷中,马克思提出了“利润学说”这一理论。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过程中?由于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的作用,资本作为一种“ 社会 权力”所要求“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规律(即平均利润学说);同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就必然会表现出利润率下降和利润总量增加这两种带有规律性的趋势。

在市场经济中,各个部门由于其投入资本量的有机构成不同,会产生极不相同的利润率。这时,资本由于追逐利润的本性,便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抽走,投入利润率较高的其他部门。通过这种不断的流出和流入,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根据利润率的升降进行的分配,供求之间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比例,使得不同的生产部门都有相同的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商品的售价就不按价值,而是按生产价格(生产 成本 +平均利润)出售了,这样会保证各个部门的资本家在收回生产成本后,获得等量的平均利润。

此外,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资本积累不断增加,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伴随着劳动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的改善和进步,尽管劳动生产率会相应地上升,利润总量会增加,但利润率的总趋势是趋向下降。同时,不仅不同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其利润率水平不同,而且同一产业内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其利润率水平也不同。

(二)这一理论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启示

按照这一理论,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平均利润率的作用,资本将在各个产业之间不断流动,最终使得利润率趋于一致。各产业(部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同产业部门在不同利润率信号的引导下?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而促使这一过程逐步实现的主要手段就是资本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这便要保证市场的充分竞争和资源的自由流动,因此,我们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要消除或减弱各种不利于竞争和资源流动的因素,创造有利于市场调节的 环境 。

由于利润率的不断下降是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紧密相关的。这将促使资本的集聚,要求我们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发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但劳动力的过剩会使得工资被压低,从而会促进一些以利用过剩劳动力为基础的,依靠劳动力低廉占优势的新部门建立。在这些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低?而且工资低于平均水平?从而使得这些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都非常高?进而阻止利润率的下降。这也表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中应该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 工业 ,从而解决农村剩余 人口 过多的问题。

二、我国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现状

(一)农村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比例不协调

在农村“三次产业”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各次产业的发展速度、水平并不相同,在劳动力分布、产值和 投资 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并没有形成农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

农村三次产业中非农产业比重的不断提升,在非农产业中就业的劳动力不断增多,是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的表现。但与合理的“倒金字塔结构”相比,即第一产业占的比重最小,第二次之,第三产业占的比重最大,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表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

(二)农村三次产业内部发展不协调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仅三次产业间比例结构不协调,而且三次产业内部也不协调。

从第一产业 农业 来看,当前农业中基本作物的种植占了绝大多数的比重,而相关的养殖、经济型作物的种植占的比重却较小,形不成规模。而在农业产业中,基本作物的种植是处于产业的最底端,附加值较低,这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农民的增收。

在第二、第三产业中,也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如第二产业建设中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主要依靠粗放式经营方式等;在第三产业中,农村相关的消费、服务等配套措施不健全等,这影响了我国农村第三产业的均衡发展,也制约了农村消费的扩大。

推荐阅读:

  从辐射理论看河北小城镇发展策略转变

  列宁租让制思想分析

  中国消费者超市购买生鲜农副产品消费行为研究

  重庆三峡库区旅游就业潜力与开发策略

  浅谈战略管理研究中的组织地位:内涵、演进和影响

  台湾工业化进程中农民收入与负担政策的演变

热门标签: 中国经济
基于转型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探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

历史时期的湘茶生产及其发展探索*,摘 要: 历史 时期的湘茶生产可以追溯到汉代甚至更为久远的 时代 ,但 发展 于唐宋,兴盛于鸦片战争后的清末民国初期。这不仅有赖于湖南具有发展优质名茶生产的 自然 生态环境,而且与湖南茶农能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适时调整茶类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和制作优质名品名茶有关。为重振湘茶雄

其他论文2023-01-22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非营利化、非国有化与市场化互不矛盾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非营利化、非国有化与市场化互不矛盾, 最近,国务院 发展 研究 中心课题组的一份研究报告宣称, 中国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这个观察至少符合很多人的直觉,因此回应者众,在媒体和 网络 上多有「义愤填膺」的声援。但是上述课题报告开出的药方却有些头痛

其他论文2023-01-22

论中国服务贸易浅析

论中国服务贸易浅析,[论文关键词] 服务贸易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论文摘要] 随着世界 经济 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服务贸易己成为当今 国际贸易 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整体竟争力低下。本文就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对策。

经济论文2023-02-06

我国零售业与国外的差距及其改善措施

我国零售业与国外的差距及其改善措施,(一)国内外零售业的差距表现1、观念差距国内零售业经营理念陈旧 ,只看国内,不看国际市场,只重视促销,不重视企业的经营战略,更别提什么发展战略,营销战略,营销策划更差,没有自己经营的特色,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适应全球化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根据产业的生命周期 理论 ,发达国家的

其他论文2023-01-22

浅论区位理论、区位因子与中国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浅论区位理论、区位因子与中国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论文关键词:区位理论;区位因子;中国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论文摘要:20世纪初以来的区位理论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区位理论虽然研究视角不同,研究方法有别,但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揭示出影响企业区位分布的多种区位因子。区位因子和区位条件的结合

其他论文2023-01-2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浅谈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浅谈,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必然选择,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具有经济后果。i乐德范文网范文网为您编辑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浅谈”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浅谈 一、引言 在经济不太发达、国际经济交往不太多的情况下,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对各个

经济论文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