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

更新时间:2023-01-22 13:58:4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现阶段,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本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能够带动就业结构的发展,解决当前社会中的劳动力分配不均匀的现象的。但总体而言,我国社会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地区间的发展基础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不同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本文以此为基础,对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进行简单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研究

1.产业结构优化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能进一步促进就业规模的发展。从结构主义来看,经济增长的实质就是生产结构的优化,在此过程中,不同经济要素相互作用,并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环境产生影响,最终作用在社会生产中。经济的增长会带动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现阶段,我国社会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人数下降,第三产业人数上升。而从社会就业人数、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第三产业的人员需求量明显大于第一、第二产业。因此可以判断,产业结构优化会对就业结构优化产生积极作用。

2.就业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对国家而言,劳动力规模的变化说明社会生产力的变化。首先,劳动力是社会生产的根本,具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才能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其次,劳动力过多会增加社会负担,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终作用到产业结构上,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最后,按产业结构演化规律,技术密集型产业终究会取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整个演化、取代的过程中,劳动力规模是不断变化的,劳动力规模的变化最终会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上。因此,就业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影响。

3.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作用从我国社会发展历程来看,国内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化主要体现在价值链低端产品向价值链高端产品的演变,在演变过程中,企业对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需求增加,企业对相关人员的操作能力、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不同阶层的劳动力为满足企业需求,都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实现知识水平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化。同时,部分企业也抓住劳动力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契机,推出一系列满足自身发展的管理要求,并逐渐发展成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存的现象。由此可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相互作用的。

二、实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几点措施

1.实现区域要素的战略调控本文所提出的区域要素战略调控,是指特定区域内不同管理要求、生产要素、基础要素的相互作用结果,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例如,该地区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分布区,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部分企业可尝试在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的同时,适当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此时,该企业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能够有效利用当地的廉价人力资源,最终在未来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中确立优势。这一理论体现出优势地区中的劣势资源补充过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我国各省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纷纷提出一系列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赶超策略,例如,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纷纷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开展高新产业,并收到良好效果。

2.实现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协调实施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协调实施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前提。区域产业发展战略协调实施主要表现在生产成本、地区经济要素两方面内容。第一,通过协调实施区域产业发展战略,能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产业结构优化,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对经济发展起积极的指导作用,避免部分企业因缺乏科学的管理的,导致生产成本扩大;第二,不同地区必须根据结构差异确定自身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并对产业结构发展起积极的指导作用,避免出现大规模失业现象(就业结构恶化)。

3.多角度分析下的产业机构、就业结构优化分析在制定区域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1)考虑中国相关产业在全球生产范围内的分工问题。要从全球的视角分析中国相关企业的作用,必须要认识到中国企业正在由加工厂向管理厂的转变,并分析不同生产条件下的地区经济优势问题;

(2)考虑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要素构成情况,根据经济要素比例控制产业分工与就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保证产业分工速度与就业结构优化的速度基本一致;

(3)分析生产性服务产业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中国作为亚洲工业化经济体的主要国家,其生产性服务产业在推动亚洲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呈现出盲目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产业的现象,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要求。对于这部分地区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可充分考虑以第三产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在分析两者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地区间的经济特点与要求,对影响生产的要素进行讨论。本文简单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优化的相关问题,并对如何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从相关方法的应用情况来看,上述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总体而言,必须要把握多种生产环境下的管理问题,最终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推荐阅读:

  对报业集团创价运营的若干思索

  论关于西安市老年体育消费市场的研究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分析

  论我国公民公益消费动机及其激励机制研究

  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中的新发展和新问题

  对广义价值论与狭义价值论之争的辩论意义进行分析

对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进行分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的理性思考

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的理性思考,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的理性思考 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的理性思考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的理性思考 文章来源教育网摘要: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股权分置改革产生的市场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首先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前25批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

经济论文2023-01-21

节能及节能政策的微观经济探析

节能及节能政策的微观经济探析,广大朋友们,关于“节能及节能政策的微观经济探析”是由i乐德范文网论文网论文频道小编特别编辑整理的,相信对需要各式各样的论文朋友有一定的帮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不断上升,我国的许多大中小相关性企业与科学技术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创新。而我国节能与节能政策工作也在经

经济论文2023-01-21

浅析高等院校税务风险与防范

浅析高等院校税务风险与防范, 随着近年来高校管理体制、办学自主权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极大提高,高校的经费由单纯依靠财政拨款转变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伴随着高校基本建设、后勤服务、合作办学、培训考证、生产化实训基地等的出现,高校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纳税主体。 1我国高等院校常见税务风险 1. 1

经济论文2023-01-21

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变迁分析

民主财政论:财政制度变迁分析," 内容提要: 财政共有三个基本规定,人类历史上经过四种财政制度的演变与传承。公共财政是一种财政制度,是民主财政;公共财政的生成与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是同一个过程,它们互为前提,互相促进;财政民主是通过作为民主政体基础的政府预算制度实现的;预算作为政治体制的一部分是纳税人

经济论文2023-01-21

谈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新趋势

谈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新趋势,谈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新趋势 谈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新趋势谈我国企业税收筹划工作新趋势摘 要:税收是企业的收益在企业与国家之间进行分配的结果,纳税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本文将阐述税收筹划的含义,并基于新的企业所得税

经济论文2023-01-21

最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动态

最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动态," 对货币政策的分析是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现实中,货币政策总是和财政政策交织在一起,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整个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界一直重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及其最优搭配问题的研究。早在宏观经济学诞生不久,就有人利用凯恩斯经济理论,在IS-LM模型及其

经济论文202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