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的量度指标探索

更新时间:2023-01-23 10:30:0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提要] 中国 在21世纪必须走新型 工业 化道路,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和谐的 发展 。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有很大区别,要准确判断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程度、制定相关政策、评价政策效果,建立 科学 合理的量度指标体系是必需的。

On the indictor system of the New Road of Industrialization

Key words :Industrialization,the New Road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order to change the growth way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China needs to take the New Road of Industrialization (NRI )in the 21th centaury.NRI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one.It ‘s necessary to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indictor system to correctly judge the fulfillmentof NRI,to make pertinent policies and to value the policies.

我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从国际经验看,在今后一段时期中我国的 经济 结构、 社会 结构将发生急剧变动,这既是我国加速发展的机遇期,又将是各种矛盾、 问题 集中凸现的阶段。2004年的局部经济过热和宏观调控充分反映出这一点。

我国的内外环境和条件决定了中国工业化必须走一条新的道路,摆脱长期以来对粗放型增长的路径依赖,为此,中共十六大提出了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执政党确立的我国未来二十年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略之一,是 总结 了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针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国情作出的根本性战略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重大的 理论 创新,是工业化路径的重大转换。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治愈粗放型增长的顽疾,才能实现经济与社会、 自然 的协调发展,真正完成工业化的 历史 任务。

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内涵,要科学、合理地衡量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程度、评价新型工业化的效果、制定工业化相关决策,就需要建立新型工业化的指标体系。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是一条自然演进的工业化路径,因此需要不断根据新型工业化指标的反映对政策做出相应调整。本文拟在此作一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设计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原则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的设计要遵循几个原则:

(一)指标体系能较真实、全面反映新型工业化的任务、特征和各组成部分的发展状况,要突出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下工业化的新变化。

(二)指标设计既要坚持简要,不搞得过分繁琐,又要能全面真实反映新型工业化状况。这样既利于数据采集的方便性,又便于操作与实用;既具有学术 研究 价值,又简明易懂,使决策者和公众能从指标值做出准确判断,便于政府相关决策。

(三)指标体系要反映国家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性导向,引导社会和 企业 为之努力,避免继续延续片面依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四)指标设计要考虑与国际通行标准的可比性,便于通过与其他国家相关指标的比较,校验我国的发展绩效。

二、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

按照上述原则,笔者认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可以包含以下指标。

(三)信息化水平指数。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和主要特点,因此表明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对衡量新型工业化的进程必不可少。信息化牵涉的面很广,既涉及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发展,又涉及信息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既关系企业,又有关政府和公民;既有关基础设施,又涉及服务,因此要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比较困难,有的地方用每百人计算机数或上网比例等来代表,都比较片面。2002年3月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水平研究报告》,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 网络 建设、信息技术 应用 、信息化人力资源、信息产品和服务、信息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对我国的信息化发展用指数方式做出了评价,2000年我国国家信息化水平指数为38.46,2020年的标准应大于100.

归纳以上指标,可得出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如表3.

上表牵涉的指标较多,比较繁杂,笔者认为下述核心指标可以用来简要表征新型工业化,指导我们的政府相关决策如表4所示。

参考 文献 :

2.史清琪:《中国产业发展报告2000》,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编:《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中国 现代 化战略研究课题:《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中国 教育 与人力资源 问题 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中国收入分配与公共政策》。

8.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所:《2003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9.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国家信息化水平研究报告》,2002.3.

推荐阅读:

  巴厘岛爆炸震撼中国旅游

  论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对策

  对国际公共品供给中的集体行动逻辑进行研究

  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变革

  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比较研究

  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新型工业化的量度指标探索.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浅谈中国服装产业的现状及创新发展

浅谈中国服装产业的现状及创新发展, 论文关键词:中国服装 新经济条件 创新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描述中国服装产业的概况与现状,在新经济条件下,针对于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并就该怎样发展中国服装业提出建议。 一、中国服装业概况 中国服装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服装和农、牧业及纺织生产水平密切相关。20

其他论文2023-01-19

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探索

论中国经济发展的探索, 摘 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近年来中国GDP增长开始减速,正如世界银行所说,中国已经跌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有学者认为其原因就是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有效生产劳动力资源不足带来的结果。然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人口红利消失,而是现有的经济生产方式已经失去了

经济论文2023-02-05

经济学挑战什么“历史[学]”?

经济学挑战什么“历史[学]”?,最近看到盛洪先生的大作《 经济 学怎样挑战 历史 》(《东方》1996年1期),很受启发。除了文章中间时常过强的价值判断外,我个人对盛先生的主要观点和许多论证,都非常赞同。特别是盛先生关于 中国 在近代的军事失败“主要应归咎于与中华文化缺少‘恶意’”(是否到‘主要’的程度,应还可探讨。同

经济论文2023-02-05

中国经济改革浅析论文

中国经济改革浅析论文, 现有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不成熟。我国现在社会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拉大,资本流通等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相对落后等一些问题,阻碍了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不适应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今天i乐德范文网范文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中国经济改革浅析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关

经济论文2023-02-05

经济发展的论文

经济发展的论文,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也不断增强。下面是i乐德范文网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发展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经济发展的论文范文一:嘉兴市海洋经济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步短缺,海洋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沿海各省、市经济

经济论文2023-02-05

由系统动力学看陕北坡耕地可持续利用

由系统动力学看陕北坡耕地可持续利用,[摘要] 坡耕地利用系统耦合了生态、 经济 及 社会 等复杂大系统,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的 方法 解决陕北地区生态、经济与社会系统的坡耕地协调 发展 问题 ,使它们之间建立有效的反馈回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最优化,才能使陕北坡耕地持续利用。 [关键词] 陕北地区 坡耕地 系统动

经济论文202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