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洛克的财产权理论进行分析

更新时间:2023-01-23 13:48:2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英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的政治学说对当今西方政治学理论领域和制度设计仍然具有公认的重大影响力。洛克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财产权。洛克甚至将人的生命和自由亦视为人的不可侵犯之财产,并认为政治社会和政府的首要目的就是保护人们的财产。那么,洛克的财产权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具有什么样的逻辑关联?本文试图围绕这两个问题依次展开批判性的分析。

洛克财产权理论的要旨自然理性与财产权的起源。洛克政治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是自然理性概念,他从人的自然理性出发推导财产权之起源。在《政府论下篇》第五章论财产的开头,洛克首先指出,人的自然理性赋予人以生存权利,这种权利使每个人对自己的人身具有所有权;其次,自然状态里的人,一开始面对大自然时,对任何外在物品并不具备私人所有权,万物平等地属于全体人类,而非某一个体。

基于此,人如何在大自然中获得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物品,以行使理性的自然法所赋予人的生存权利呢?洛克引入了劳动概念。他指出,自然状态下的人既然对自己的人身享有所有权,那么他们对基于自己人身的劳动和所得物,也就同样享有合法的所有权,私有财产权由此产生。这是洛克对财产权之起源的正面论述。洛克又从反面论证了人为何可以将添加进了自身劳动的自然物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这一问题。如果人对自己的劳动所得物不具备所有权,那么,人自然就没有权利去享用或消费这些所得物。显然,这一结果与自然法赋予人的生存权利是相悖的。所以,为了行使和维护人的生存权,自然法必然使人对自己的劳动所得物拥有财产权。但是,这种财产权是不是一种毫无限制或约束的权利呢?如果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人通过劳动所获得的财产之界限是什么?洛克接下来仍从自然理性的理论前提出发,对财产权提出了两条限制。

自然法对财产权的两大限制要件。自然法使人通过劳动而对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具有所有权。同时自然法对这种财产权的成立提出两大限制要件,它们分别是,要件A:个体通过劳动而加工或改造自然物时,必须保证自己留给了其他人足够多的同类自然物; 要件B:个体经劳动所得之产品,必须得到个体的充分和有效利用,对那些因不能充分使用而最终会导致腐败或浪费的那部分产品,个体并不具有财产权。洛克以饮水为例,对要件A做了生动阐释。一个人有权利趴在河边牛饮地喝很多水,而不会损害到其他任何人,原因是他除了自己喝进肚子的水之外,尚留了一整条河流给他人解渴。这个限制条件是至关重要的。而针对要件B,洛克则花了较多的篇幅去分析和论述。上帝创造的东西不是供人们糟蹋或败坏的。所以,该要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个人的利用限度。在随后的分析中,洛克提到了两种利用方式。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两种利用方式。

这两种利用方式分别是,利用方式A:个体为满足自身生存之必需而自己消费掉;利用方式B:个体自愿赠与他人或与他人的产品相交换。这两种利用方式的应用由此推导出了以金银为代表的货币产生的逻辑,他认为,以货币为中介的交换行为的产生,极大提高了人们扩大生产、创造财富的热情,从而加速促进了人们的商业贸易往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相反,以金银为代表的可以持久保存的货币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中出现之前,过多地创造易于腐烂的消费品的行为既无意义,也不明智。如果没有产品的交换,如果洛克的财产权理论仅仅允许人对财产的第一种利用方式,那么,人类就只能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原始生产模式中。这显然不是洛克的理想社会形态,更不符合洛克要为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法性做辩护的理论初衷。

显然,洛克希望通过引入利用方式B以及建立在该利用方式基础上的货币理论,来阐释人类扩大生产和积累财富的历史与原因。在他引入和论述利用方式B时,并没有意识到,利用方式B,以及围绕该方式所产生的赠送、交换和货币等概念与他前面对财产权之界限所做的两大限制性要件之间并不契合。随着层层分析,双方之间的裂隙将逐步扩大,并动摇洛克财产权利的理论基石,甚至导致洛克的财产权理论大厦从内部崩塌。洛克财产权理论的逻辑悖论洛克的赠送、交换概念与要件B之间的冲突。我们不妨将实验背景放在洛克《政府论》论财产一章中所提到的那个拥有无限富足的各种资源的海岛上。而海岛上的居民,由洛克所假定的一百户人家简化为、、三人。现在,勤劳的摘取了一百蒲式耳苹果,而在苹果腐烂变坏前,本人只能消费掉80蒲式耳。剩下的20蒲式耳就是洛克所谓的多余产品。

按洛克的赠送和交换概念,可以将多余产品赠给懒惰的,也可以与由捕杀麋鹿而得的鹿肉相交换。必须承认,赠送或交换行为确实不会导致多余产品在手中腐烂,从而形成对它们的变相利用。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通过对多余产品的这种变相利用就可以获得对它们的财产权的话,那么,这种财产权肯定形成于赠送和交换行为之后,最多是赠送和交换行为的当下。而在赠送和交换行为发生之前,对多余产品并不具有合法的财产权。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么可能有资格将自己本不具有财产权的东西赠送他人或与他人相交换?此为其一。其二,考虑到要件B,可以发现,懒汉和二人大可拒绝的赠送举动或交换要求,如此一来,所持的多余产品就必然复归自然状态,并继续成为所有人的共有物品。这时的和面对重新转化为自然物品的20蒲式耳苹果,完全可以行使其合法的消费和使用权利。如此一来,即使和对的多余产品具有浓厚的兴趣,三人之间所可能发生的任何赠送或交换行为都将变的没有意义:或完全可以在拒绝的赠送或交换要求的同时,直接去自由地享用的多余产品。而在此过程中,和并没有违背自然法则的要求,反而是与要件B的规定完全一致。其三,如果懒汉和对的多余产品均毫无兴趣,那么这20蒲式耳苹果最终将会腐烂败坏掉,这时,按洛克的分析,勤劳的就成为了自然法的违背者而应该受到他人就是懒汉和的合法惩处。

这就对洛克关于财产的第二种利用方式形成了一个讽刺。懒惰或不合作并不违背自然法,他们或者可以随意拿去勤劳者的多余产品,或者可以依法惩罚勤劳者因浪费而构成的违法行为。在这里,勤劳不仅造就多余产品,而且其本身就成了一种不合乎法则的累赘之举。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洛克的要件B。不管洛克本人的愿望和意图是什么,他的要件B的逻辑结果必然是人们对赠送和交换行为的否定。然而,虽然洛克的赠送和交换概念与洛克的要件B之间发生了深刻的冲突,但是洛克并没有简单停留在赠送和交换的层面上。洛克甚至引入以金银为代表的货币概念,继续扩大人类交换产品、发展生产和积累财富的活动空间。洛克的货币概念与要件A之间的相互矛盾。在追溯货币的起源历史时,洛克一开始并没有把货币视为交换的中介。洛克认为,在人类的早期,金银和钻石之所以吸引人的目光,并非由于它自身的价值或用处,而仅仅是因为这些金属、石头的颜色及其闪烁的光泽为人所喜爱。

推荐阅读:

  论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与我国创新体系

  农产品现代物流研究框架的试构建

  晚清棉纺织业贸易与生产体系转型的地域分布

  探讨列宁租让制思想的历史思考

  浅论“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的发展及历史意义

  探寻农民增收之路

对洛克的财产权理论进行分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关键词:黑龙江省; 经济 增长;发展论文摘要:黑龙江省经济增长较快,但横向比较之后发现,同经济发达的省市相比,黑龙江省经济增长速度还较慢,发展差距还在拉大。制约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观念落后、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尚未形成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快黑龙江经济发展应立足于 农业 ,加快 工业

经济论文2023-02-06

纯电动汽车实现产业化的正确路线

纯电动汽车实现产业化的正确路线, 内容 摘要: 就在中美两国政府投巨资搞的大的电动车项目一一失败的同时, 中国 的小型两轮电动车却在没有任何政府资助,甚至在各地方限制政策压力下,顽强地 发展 起来. 目前 保有量已达到几千万,每年产量也达到几百万.实现了产业化.看来电动车产业化有这么一个路线 问题 .就是大的高性能的不

其他论文2023-01-22

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论文关键词:收入分配市场 机制 政府 财政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讨论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一、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充分显现二、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1、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差距。如一些行业搞垄断性经营,取得了过高收入。2、地域差别造成的差距。由于区

其他论文2023-01-22

浅析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浅析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论文关键词】:政府采购财政 支出 规范市场 经济 秩序 【论文摘要】:政府采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政府 管理 社会 经济生活的重要手段,是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以来,采购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支撑点之一,在宏观调控经济、节约资金、抑制

其他论文2023-01-22

网络产业的价格规制

网络产业的价格规制,[ 内容 提要] 从 目前 整个世界来看,在传统的具有 网络 特征的非竞争行业里,自由化是一个非常显著的 发展 趋势,在这些行业里,竞争政策将有可能代替规制政策。但到目前为止,这种可能还没有变成现实,在从垄断向充分竞争过渡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规制政策仍然必不可少。规制制度的内容比较繁杂,本文仅以价

其他论文2023-01-22

浅谈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要完善预算制度,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 管理 统筹安排使用,接受人大和公众的监督。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政府充当地方 经济 活动主角的不正常状况,必须从财力上防止上述不规范的政府行为的发生。实践证明,游离于预算统一规范管理之外的几千亿、上万亿元资金,其使用的不规范、不透明,不仅

经济论文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