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更新时间:2023-01-24 20:31:3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经济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物品和劳务,并且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但是,在人们无限制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人类需求、提高人类福利的时候,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却不断发生。基于此,不少人开始对现今的发展模式提出质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要有效地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就必须把资源与环境等自然因素纳入经济学的理论范畴,建立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亦称可续发展或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二、传统经济学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冲突

传统经济学讨论的最基本的问题稀缺性只是针对资本、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而并没有涉及自然资源。其理论隐含地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供给的,因而建立在自然资源利用上的经济增长也可以是无限制的。传统经济学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水平能保证人们享有完全不受自然资源制约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可以采取强大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人类自己的意愿来利用自然资源

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定。经济人假定是指在经济学研究中假定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人都是理性的,其行为的基本动机就是私人利益的最大化。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新的理念和行为规范被提出后,要求人类行为满足人类利益的同时兼顾自然生态利益,当代人利益兼顾未来各代人利益,个人利益兼顾社会整体利益。经济人是否有动机去考虑个人利益以外的生态利益、后代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基于此,可持续发展思想对经济人假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只承认人类的生存需求以及人类发展的物质需求,所以人类需求的满足就是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经济人假设的由来。而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中的需求满足是物质需求、人文需求和生态需求三种不同层次的人类各种利益的最大化。所以经济人概念要在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指导下作出相应的修正。

此外,自然资源的耗竭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是传统经济学逻辑的必然结果。原因可以概括为:(1)传统经济学认为自然资源是可以自由索取的。由于自然资源不能直接用货币衡量,所以不被纳入经济学的有效配置的框架之内的。但是经济学并不否认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所以自然资源被认为是可以自由索取的(2)传统经济学对利润最大化和效率的追求,客观上激励经济主体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经济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所以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支出,经济主体会更多地利用可以自由索取的自然资源(3)宏观经济学有关总需求的理论也主张对自然资源耗竭使用。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经济不景气是由于经济活动中的有效需求的不足。因此要人为地使总需求扩大来迎合生产的无限扩张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传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识的修正

首先,经济人假设把人类经济活动的所有追求抽象为物质需求。但随着人类物质需求逐渐满足后,经济学所讨论的人类需求应该从物质需求扩展到物质需求人文需求和生态需求:经济学所讨论的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从物质需求者扩展到物质需求者人文需求者和生态需求者。因此,经济学所讨论的范畴就不仅限于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经济学所讨论的资源也不仅限于劳动和资本,经济学所站的视角也不仅限于微观和宏观

其次,传统经济学的思维方法是使一系列数值如效用水平、利润水平、国民生产总值最大化,只讨论经济体系内部如何配置资源来实现目标的最大化,而不讨论自然生态系统这一外部条件。可持续发展思想则认为,自然环境所决定的经济承载量是有限的。所以经济学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全球的经济规模总量,然后在经济规模总量之下去讨论资源配置的问题。基于此,可持续发展思想对经济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研究:(1)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环境生态功能的维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2)对环境控制手段的研究。根据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环境控制的手段主要有:政府干预、政府税收、私人谈判、污染许可证交易等。(3)对消费模式问题的研究。对传统消费模式的批判与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设计是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四、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将自然因素纳入经济学的理论范畴,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可以以哲学和生态学作为参考学科

比如,如果能把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到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话,人们的经济活动将追求一种调和,这十分符合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深刻的哲理。它所提倡的相生相克反映的是系统中两者对立而和谐相处的状态,从而构成了整体系统的正常秩序

作为研究地球生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生态学了解维持地球生命的生态过程的作用机理,能从地球整体的角度看经济发展。而今日的全球经济受市场力量所左右,市场力量看不到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基本生态观念。生态学家认识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有时候可能比人类自身生产的产品更有价值:而且,要想让生态系统提供的这类服务得到保护的话,其价值就有必要进行量化,并将其体现到市场信号中。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人们不断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修正,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进行了探索

现在,人们对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生产、消费环节。而产生于精神层面、观念和制度层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例如,在社会法律和制度层面,重视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权,而对涉及精神和人文方面的权利、生态环境方面的权利的保护却比较弱。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更重视主张自己的财产权,而对人文权和环境权的主张则不足。因此,将自然因素纳入经济学研究范畴后产生的经济制度必定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由以上可以看出,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在其指导下的人类生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必须转变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因素,建立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当然,可持续发展理论还在探索阶段,许多矛盾还有待解决。只要人们在发展过程中时刻将自然因素纳入经济理论和实践的考虑范畴,就会在行为上形成制约机制,使经济发展的朝向更有利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推荐阅读:

  论房地产指数编制方法的缺陷

  政府意志与房地产调控

  澳大利亚垄断性行业是如何引入竞争机制的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天津滨海新区科技人员科研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论房地产企业联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关于纳税申报法律制度的弊端分析及完善建议

关于纳税申报法律制度的弊端分析及完善建议,i乐德范文网论文网论文频道一路陪伴考生编写大小论文,其中有开心也有失落。在此,小编又为朋友编辑了“关于纳税申报法律制度的弊端分析及完善建议”,希望朋友们可以用得着!一、纳税申报是税收民主的具体体现税收法定原则是“的最高法律原则”,因而,在当今社会,纳税义务皆因国家税法而产生,或

经济论文2023-01-19

我国农村经纪人主体资格的法律考量

我国农村经纪人主体资格的法律考量,我国农村经纪人主体资格的法律考量 我国农村经纪人主体资格的法律考量我国农村经纪人主体资格的法律考量 来源【关键词】农村经纪人;市场主体资格;法律制度创新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现代化、开放型、规模化的市场发展还不大相适应。农民生产的大量农产品需要快捷、有效地在

经济论文2023-01-19

浅析农业补贴政策及其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浅析农业补贴政策及其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农户交纳税费平均水平都有所增长,而且收入更少的地因人群)承受了占其收入比例越来越高的税费。为此,中央政府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以减轻农民负担。2004年实行农业税减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后,曾经因外出务工经商而流转出来的承包地不再是农民的负担,由此带来的承

经济论文2023-01-19

浅谈国债风险的法律控制

浅谈国债风险的法律控制,【摘要】以下由i乐德范文网论文网为您编辑了国债研究论文—浅谈国债风险的法律控制,欢迎阅读!!引言1998年以来,为拉动国内需求,抵制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应付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在该政策指导下,我国国债发行数量不断攀升,在促

经济论文2023-01-19

农村地区国债发行制约因素及拓展思路论文

农村地区国债发行制约因素及拓展思路论文,摘要:i乐德范文网论文网为大家整理了农村地区国债发行制约因素及拓展思路,希望大家认真阅读,相信对大家能有帮助!一、农村居民国债购买意愿与倾向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0份。问卷结果显示:(一)农村居民购买意愿较强,倾向购买凭证式国债被调查对象中,选择“希望购

经济论文2023-01-19

对国税机关创新反腐倡廉制度的几点探讨

对国税机关创新反腐倡廉制度的几点探讨,对国税机关创新反腐倡廉制度的几点探讨 对国税机关创新反腐倡廉制度的几点探讨对国税机关创新反腐倡廉制度的几点探讨 精品源自教学论文国税机关创新反腐倡廉制度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和促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需求。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经济论文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