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税制弊端及改革思路

更新时间:2023-01-25 10:02:1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内容 摘要: 目前 我国房地产税制弊端日益明显,改革现行房地产税制,开征物业税是我国未来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物业税改革的三个主要目标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 社会 收入分配公平和稳定地方财政收入。我国应逐步将物业税培养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积极发挥物业税作为主体税种的作用。

  关键词:房地产税制改革 物业税 地方财政

  我国房地产税收现状及存在 问题

  (一)房地产税收现状 从全国地方财政的角度来看房地产税的地位。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收主要有以下税种:房产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尽管这些税种在资源配置、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收入规模较小,据统计,2005年房地产税收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为历年最高,却仅为10.53%。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其房地产税收一般要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85%-90%。相比之下,我国房地产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明显偏低,无法形成地方税的主要税源。

  从各级地方财政的角度看房地产税的地位。目前,房地产税收在我国的各级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均较小,虽然在省、市、县、乡镇四级财政中所占比例有所不同,但无论从哪一级来看,房地产税收都属于小税种。以河南省2003年的数据为例,在地方政府四级财政中,省、县、乡镇的房地产税收比重分别为4%、4.45%、2.16%均低于全省水平5.78%,而最高的市级也不过是10.37%,仍旧属于小税种。

  结合历年数据发现,市级财政收入中房地产税收的比重有升高的趋势,而省级则呈下降的趋势,县、乡镇两级财政变化不大,呈现平稳态势。同时,观察其他省份的数据也可以看到类似的 规律 。总体说来,房地产税收在地方各级财政中所占比例均偏低,属于小税种。

  (二)房地产税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房地产税收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过小,而从各国税收实践来看,凡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国家,房地产税收基本上是地方财政的主要税种;其次,税制结构设计不合理。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负过轻而流转环节税负过重。这种“轻保有”的局面一方面导致了土地利用的低效率,使得土地作为资产的要素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土地闲置与浪费现象日益严重;另外,税费种类繁多,租、税、费体系混乱。以税代租、以费代税、以费挤税的现象十分普遍,大大限制了税收的宏观调控能力;最后,从税负的分担上来看,明显表现为内资偏重、外资偏轻,这违背了税制统一、税负平等的基本原则,更不利于内资 企业 的竞争。

  我国物业税改革思路

  (一)物业税改革的模式

  目前,针对物业税的改革,学者们基本达成共识,就是将目前对经营性用房和用地征收的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以及土地增值税进行合并,开征统一的物业税,物业税税收归地方财政所有。 税基的计量。物业税的税基是物业税征收时的房地产价,房地产税值会随着不动产市场价值的升高而提高。但为了便于征管、降低征税成本,我们以房地产评估价值为计税依据,以评估价值的80%为税基,房地产课税价值每五年评估一次。

  物业税的减免政策。建议物业税的减免范围仅包括以下五项:非营利性机构自用的房屋与土地,如学校、 医院 、图书馆等;合法的宗教团体的自用房屋与土地;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科研学术机构直接用于学术 研究 的房屋与土地;对自用住宅可减免一定金额的房屋税与土地税;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房屋与土地。

  (二)物业税改革的效应 分析

  物业税改革能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把物业税确定为地方主体税种,按照占地方财政收入10%的比例去推算,假定微观税负不变,则物业税的征收面要扩大1倍多。由于 目前 房地产保有阶段税收征收面仍比较窄,且是按原值征税,如拓宽税基、扩大计税标准,这一比例是可以做到的,因此,物业税开征后,基本上可以满足成为主体税种的要求。

  政府采取物业税后,为保证长期、稳定的物业税收入,必然将基础建设投资进行长期规划,并注意保持对居民物业的保护,以便保证投资者或者业主在当地的长期居留,这样将对我国地方 经济 的可持续 发展 起推动作用。

  开征物业税可以起到对土地集约利用和合理配置的作用。开征物业税可以抑制土地的炒卖,即使开发商土地闲置,也必须每年按评估的财产价值缴纳物业税,这样就加大了囤积土地的成本;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使城市土地向真正产生效用的使用者手中转移。根据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征税,提升在城市中心区的生活或办公成本,将会正确引导消费者对城市物业的选择,实现物业的正常流动,从而推动城市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

  开征物业税可以起到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物业税以房地产所有者或使用者为纳税人,以房地产保有阶段为主要课税环节,其税额与纳税人拥有或使用的房产、地产成正比,故能弥补个人所得税调控方面的局限性,能够发挥对人们收入分配不公的平抑效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 社会 财富分配不均现象,降低财产的集中度,从而形成个人所得税调节即期个人收入分配、物业税调节个人财富积累水平,具有连续性、互补性的税收调节机制。

  对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增加缴纳上的公平度和透明度。现行涉及房地产开发和保有各环节的税种和相关收费,经合并调整,构建统一规范的物业税后,便于征缴和管理。在简化税种后可以适当提高征收额度,根据国际经验,使其占全部税收的1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由此可以将物业税(财产税)作为主体税种之一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其收入调节作用。

  要进一步规范房地产的税收评估制度。出于便于征管、减少征税成本的目的,我们建议以房地产评估价值的80%为课税的税基,这就给房地产的价值评估质量提出了要求。实行物业税改革后,必然要对房地产的税收评估进行规范,适时推出更为细化、规范的合理的计税 方法 ,从而尽可能避免由于房地产价值的低估而造成的税收流失。

  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物业税体制。把物业税清晰地界定为比较低端的政府,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地方政府一旦要将物业税培养成为其主体税种,不仅会提高征税积极性,还会积极扩大地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规模、优化投资环境,辖区内不动产就进入升值轨道,地方政府收入就稳定增加,这就形成了税收收入的良性循环。

  参考 文献 : 2.高世星,何杨.物业税构建的难点剖析[J].涉外税务,2006(2)

  3.樊华,叶艳妹.我国房地产税制现状 研究 [J].经济论坛,2005.12

推荐阅读:

  高职商科类专业创新的创业人才培养

  浅析当前的旅游市场营销

  从孔子的贫富观分析我国的贫富矛盾问题

  浅论台湾产业结构升级与政策效应的思考

  解读CPI和PPI

  房地产泡沫问题及实证分析

我国房地产税制弊端及改革思路.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浅谈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字】财政学,公共经济学 一、引言 近些年来,国内某些学者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以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s Economics)等名称命

经济论文2023-02-03

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对策(1)论文

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及对策(1)论文,【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大幅顺差,这既有其直接原因,又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因此,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不平衡问题是个综合治理工程。【论文关键词】 我国对外贸易顺差 原因 对策 入世5年来,我国外贸顺差持续增加,在2005年越过1000亿美元大关后,2006年,

经济论文2023-02-03

倾销认定中欧美有关正常贸易过程的比较研究(1)论文

倾销认定中欧美有关正常贸易过程的比较研究(1)论文,【论文摘要】 “正常贸易过程”属于正常价值的一个特有概念,是出口国国内销售价格或向第三国的出口价格能否被用作正常价值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我国《反倾销条例》中也引入了“正常贸易过程”,但却未给出任何解释性规定,在WTO框架下对比欧美的相关规定,对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有一定的

经济论文2023-02-03

海南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论文

海南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论文, 【论文摘要】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到海南省可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至此给予了海南省经济放量增长、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新型发展之路。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海南省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进程中潜在的外部利害条件,并针对海南省离岸金融

经济论文2023-02-03

试论经济集团企业内控体系建设

试论经济集团企业内控体系建设, 集团公司从本质上来说是许多公司以共同的发展为目的而结合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公司,虽然集团公司的说法并不是《公司法》中明文确认的正规说法,但是集团公司的出现却也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与活力。所谓集团公司,是一种与一般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一样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进行独立会计核

经济论文2023-02-03

最新经济学理论论文答辩

最新经济学理论论文答辩, 论文的选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确定的.若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范围较大,则写出来的毕业论文内容比较空洞,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各位同学准备的经济学理论论文答辩。 一、关于答辩论文的学术评价要求 申报高级经济师者自己在所报论文中指定某篇为答辩论文。答辩专家组据此文出答辩题并考核学术水平。该项赋分最高,按

经济论文20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