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与钢铁行业的应对措施

更新时间:2023-01-25 21:08:5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必须指出的是,这次的重 工业 大 发展 与改革开放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明显不同:这次的重工业大发展是在市场 经济 体制逐步发挥主导作用的新体制背景下进行的,符合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一般 规律 ,符合先行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重工业较快发展的经验。而改革开放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是由政府计划强力推动的,是没有农业、服务业和轻工业支持的超前发展。 一、钢铁行业较快发展是“重工业化” 时代 的重要表现

由于钢铁行业是重工业的支柱行业,工业化进入“重工业化”时代必将对钢铁行业产生重大 影响 。近年来,钢铁行业出现快速发展势头正是这一时代的重要表现。

反映行业发展的核心指标是效益或行业景气指数(以销售收入为基础指标)。由于效益=产量*产品价格-要素投入*要素价格,因此效益又体现在产量、产品价格、要素投入(量)和要素价格等指标中,产量和产品价格与效益成正比,要素投入(量)和要素价格与效益成反比。其中,产量又与行业生产能力(即“产能”)成正比,而产能又与投资成正比,因此产量又可以从产能和投资两个角度得到进一步说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国内市场需求扩大,产品价格上升和行业效益升高,而国内生产总量或结构不能满足需求,会导致产品或要素的进出口发生变化,因而进出口也能部分反映行业发展状况。

(一)钢铁行业较快发展的表现

随着 中国 工业化逐步进入“重工业化”时代,钢铁行业近年来出现了较快发展的势头,主要表现在:

1.钢铁行业效益明显好转

2.行业景气指数总体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

3.钢铁产量快速增长

4.钢铁投资增加,钢铁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

5.价格逐步回升

6.钢材进口量大幅增长

1.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2.汽车工业、房产建筑业和机械工业等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3.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增加了对钢材的需求

4.钢铁行业供给力量的日益壮大,特别是民营钢铁企业的迅速成长,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前提

二、钢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容忽视的 问题

(一)问题的表现

1.原材料、能源、 交通 瓶颈开始显现

2.行业集中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行业组织结构有待完善

由于我国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形成,部分地方政府在追求政绩的冲动下,热衷于直接进行项目规划和投资,地方小钢铁企业发展较多较快。我国现有280多家炼钢企业,平均规模不足70万吨,年产量500万吨以上的只有8家。2002年小钢铁企业生产增长快于大中型钢铁企业,2003年上半年全国60户大型企业之外的中小企业产钢1336万吨,增长高达97.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6.6个百分点,钢铁行业的集中度下降。虽然小钢铁企业发展有利于打破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垄断局面,但小钢铁企业发展应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小钢铁企业并非越多越好。

3.部分钢铁品种投资和产能增长与钢材市场需求增长不协调

4.技术开发投入较少,新工艺、新产品开发速度慢

虽然近年来钢铁行业通过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在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上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钢铁企业大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不清晰、产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责权利不对称等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使得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技术开发投入偏少,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制和开发速度较慢,钢铁企业之间的技术开发分工协作不够,无法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向发达国家购买先进技术和工艺不仅投资大,而且要受到诸多限制。

(二)如何看待钢铁行业快速 发展 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在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必然会出现钢铁总量较快增长、民营钢铁 企业 和小钢铁企业增多、钢材涨价、重复建设增多、进口增加等现象。对这些现象存在许多认识误区,有必要予以澄清。

1.政府有必要进行总量控制吗

有人认为,鉴于钢铁产量增长过快,政府有必要对钢铁行业进行总量控制。这是典型的计划 经济 思维。总量控制应由市场来进行,当钢铁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价格下降,供求会趋于均衡。由于政府掌握信息有限、不承担亏损责任,在总量控制过程中常常会损害市场机制和企业经营自主权,结果是弊大于利。因此,政府没有必要进行总量控制,“ 中国 需要多少钢”的 问题 应由市场说了算。

2.有必要限制民营钢铁企业的发展吗

有人认为,民营钢铁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不按国家计划进行布局、不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等,应限制其发展。这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不符合改革的方向。民营钢铁企业虽然在起步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能适应市场竞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对民营钢铁企业不仅不应限制,而且要鼓励和扶持。产业集中度应从长远的动态看,随着民营钢铁企业的逐步壮大,今后产业集中度 自然 会逐步提高。这一点已被家电等行业的实践所证明。

3.重复建设都必须制止吗

有人认为,一些小钢铁企业或民营钢铁企业都在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必须进行限制和打击。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重复建设不能一概而论。在市场经济下,一部分重复建设是必要的,没有重复建设就没有市场竞争。需要警惕和制止的是政府进行的重复建设。我国的国有钢铁企业凭垄断特权和先发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但其生产率并不高,只有让机制较好、效率较高的非国有小钢铁企业搞一些与国有钢铁企业业务相同的重复建设,才能促进钢铁行业的竞争,才能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

4.涨价就是坏事吗

有人认为,钢材涨价使得以钢材为主要原材料的下游行业生产成本增加,这些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因此应限制钢材涨价。这也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钢材涨价是钢材供不应求的反映,是调节钢材供求的最佳手段,涨价后会抑制下游行业对钢材的需求,供求逐步趋于均衡,价格自然会下跌,无须政府去限制。

三、政府和行业协会如何应对钢铁行业的发展

(一)调控方面的对策

1.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谨慎推出钢铁行业调控政策

在 工业 化进入中期阶段后的“重工业化” 时代 ,出现一定程度的“钢铁热”是正常的。只要钢铁行业发展是在市场机制下运行,就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市场机制会自动调节供求关系。政府应采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态度,充分相信市场的调节力量,谨慎推出行业调控政策特别是限制性调控政策,不能再走过去主要靠行政手段控制总量、硬性限产限价的老路子。

2.谨防以各级政府为主体的“大炼钢铁热”

由于我国政府和政府官员权责不对称(权力大、责任小)的现象还很严重,常常不愿或不能承担投资失败的责任,因此各级政府比民营企业和个人更容易产生投资冲动。由于钢铁工业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周期较长,一旦出现投资失误,后果会比较严重。因此,对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形成的“大炼钢铁热”要保持高度警惕,应尽快建立重大项目投资失误问责制,以控制各级政府的短期行为,并逐步减少和严格限制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权力和机会。

3.加强对钢材的进口监督和出口协调,积极进行钢材反倾销应诉,建立与国外钢铁界的对话机制

由于与国际市场接轨需要一个过程,加上国际市场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政府适当加强对进出口的管理、保护国内市场是必要的。政府和行业协会应从保护我国钢铁行业的应有权益出发,认真 研究 国际市场变化,向钢铁企业定期通报国际钢材市场有关情况,协调进出口行为,组织企业积极应对美国实施的“201条款”调查,积极进行钢材反倾销应诉,积极开展同国外(地区)钢铁协会之间的对话,建立与国外钢铁界的对话机制。

(二)改革方面的对策

1.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竞争,鼓励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进入钢铁行业

适应加入WTO新形势的要求,放宽市场准入而不是加大对市场准入的监控,鼓励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进入钢铁行业,允许民营资本控股国有钢铁企业。绝不能以维护现有企业权益为名,以防止重复建设为名,限制民营企业进入具有市场前景的钢铁行业。应警惕产业内的一部分既得利益者以防止重复建设为名拒绝新的市场进入者。激烈的市场竞争只会使那些具备成本和管理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廉价、更优质产品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淘汰那些管理落后、成本偏高的企业。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需要的是各种不同所有制形式和不同大小企业的有序竞争,而不是部分国有大企业的垄断。

2.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钢铁行业的投融资渠道

钢铁工业投资规模大,对资金的需求大,需要多样的顺畅投融资渠道。我国 目前 的投融资体制显然不能适应需要,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投资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缩减政府投资,扩大民间投资。 金融 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尽快取消对民营银行的限制,加快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和改组步伐,发展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鼓励和支持优势钢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和并购重组,尽快做大做强。

3.为钢铁企业形成产业聚集创造好的制度条件

钢铁工业对专业化分工要求较高,而产业聚集是推进专业化分工的有效途径。产业聚集不能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而要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因此,要打破地方割据,打击地方保护主义,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为钢铁工业在合适区域形成产业聚集创造制度条件。

(三)服务方面的对策

1.适当增加钢铁行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促进技术进步,培养自主品牌

钢铁行业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技术进步需要投资。由于一些钢铁基础技术和重大共性技术具有外部性,私人投资不合算,因此需要政府进行适当投资,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钢铁工业是具有战略性的基础行业,培养自主品牌非常重要。因此,政府要采取一些优惠政策,扶持自主品牌的开发。

2.大力发展为钢铁行业服务的 交通 运输业、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和生产服务业

钢铁行业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性较大,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较多,因此要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交通运输业和煤炭、电力、核电、水力等能源工业。钢铁行业的发展需要生产服务业的支持,因此要大力发展面向钢铁行业的物流、风险投资、租赁保险、信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

3.改进钢铁工业统计工作,加强信息服务工作,减少因信息缺乏和信息不对称形成的投资失误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理顺统计工作关系,改进钢铁行业统计工作,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对钢材市场的调研和监测,定期发布市场供需信息,及时向钢铁生产企业和钢材经销商通报钢铁生产和进出口及钢材市场运行情况。

4.以 科技 进步推动节能降耗,继续深入开展“对标挖潜”活动

钢铁企业的能源成本约占整个钢铁产品总成本的30%以上,一些先进企业也在21%以上。能源成本高,削弱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必须通过科技进步,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钢铁行业协会近年来开展的“对标挖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能降耗活动,要继续抓好。

参考 文献

〔2〕钱纳里等:《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 分析 》,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3〕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与生产结构》,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中国 社会 科学 出版社,2001年版。

〔5〕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推荐阅读:

  武汉市科技中介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

  土地成本对住宅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如何评价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国外物流园区开发模式的有益借鉴

  房地产市场和谐发展的政策探讨

  政府采购与中国软件产业发展

“重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与钢铁行业的应对措施.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浅谈“化学与生活”的教学论文

浅谈“化学与生活”的教学论文,为什么充满氢气的气球能在天上飘,而换成嘴吹的就下沉呢?为什么小孩成长阶段要多喝牛奶?为什么葡萄密封会变成葡萄酒?为什么大多数易拉罐要用铝而不是铁和铜制作……这一切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在衣、食、住、行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广泛的作用。但是“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塑化剂……”

理工论文2023-01-21

关于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论文

关于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论文,一、初中化学教师要以合作的精神引领学生学会合作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里,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对立的地位,大多数学生不懂得合作,缺乏团队精神.这与新课程所提倡的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在本次的新课程改革中,合作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被提出.在新课程实施中,初

理工论文2023-01-21

电子信息化对化学化工教学的影响论文

电子信息化对化学化工教学的影响论文,我们已迈入电子信息新时代,早在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即成为人类社会最大的产业部门。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国,国家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等高端制造业定为战略国策,给予了大量政策支持和财政资助。强势的电子信息产业颠覆了既有的产业秩序并重构了社会生产和知识体系,也革新了人类的

理工论文2023-01-21

如何提高仪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仪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实验教学对于化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与分析仪器密切相关,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规范的使用分析仪器是仪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开设的意义所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摘要:在教学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实验教学对于化学人

理工论文2023-01-21

浅议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浅议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初中生刚刚开始接触化学,初中化学教学涉及到很多化学概念,不仅繁多而且很零散,许多学生理解不了就只能靠死记硬背,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学习方式。化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通过不断分析研究推敲出来的,从而能够确保科学性,许多概念是学生以后学习的基础,如果对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就会埋下很大隐患,非常不利于学生

理工论文2023-01-21

关于半纤维素化学改性的研究概述

关于半纤维素化学改性的研究概述, 摘 要:半纤维素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资源,已经成为许多行业领域内工业原料的替代品。半纤维素自身的性质特点限制了其在工业领域内的发展,通过化学改性可以扩展其应用范围。本文主要介绍了半纤维素的基本结构特点,详细阐述了酯化改性和醚化改性的研究发展状况,并对半纤维素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理工论文202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