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1
2023-02-21
2022-12-24
2022-12-12
2022-12-11
更新时间:2023-10-30 10:02:0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2-21
2023-02-21
2022-12-24
2022-12-12
2022-12-11
在这尘世上,总有一种声音,如一汪春水,滋润干涸……
“春光明媚,是实好天时……”比起着正规的南音演出,倒不如在家听我奶奶的现场直播,正宗的闽南腔,平添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平时我最喜欢听奶奶唱南音,只要我一说想听,奶奶便会清唱几句,换着不同的曲调。我觉得奶奶宝刀未老,几句南音,简直是小菜一碟。
慢慢地我长大了,事情也就多了,忙得不可开交。不过我还是会挤出一点时间来欣赏南音。“春光明媚,是实好天时……”她唱到,我问奶奶,“为什么经常唱这段呢?”奶奶告诉我:“春光明媚,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就像是人的一生中,最美的少年时光。”我看见奶奶眼里充满怀念,心里被触动了。奶奶已经老了……
想到这,我开始抽空让奶奶教我唱南音。刚开始学得很认真,可时间久了,兴趣就开始打对折。
有一句南音,我总是学不会,唱得有点低,奶奶教导我,要再高点。我心中一股无名火冒了出来,吼道:“学不会!你要再高,那你来唱啊!”本以为,奶奶会为我示范,却不想,她唉了一口气:“老了啊!唱不了喽!”
我愣住了,嘴里发出一个单音:“啊?”
唱不了了吗?这可是她最爱的南音啊!
“没事啊,以后听你唱!”她说着,没有刚才的失望与惆怅,反而很憧憬。
我清了清嗓子,唱到:“春光明媚,是实好天时……”
奶奶展开了笑容,直道:“好听!好听!”
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坐公交车去青阳参加钢琴考级。登上崭新的新能源公交车,我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这时公交车上的广播响了,我不经意间听到了一串英文。我连忙竖起耳朵仔细听,一个想法突然冒了出来:“嘻嘻,广播里不但念中文,还播放英文,该不会里程表也是双语吧?”抬头一看,一个个地名出现在眼前,下面还真有英文。嗯,果然如我所料!一旁的妈妈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告诉我:“因为20_世中运要到了,到时会有许多外国朋友坐公交车出行,这是为了方便国际友人所做的准备。”
在车上,我百无聊赖地打开妈妈的手机,点开了一个视频,它吸引了我的眼球——《大美晋江,美时美刻》。哇!围头港、五里桥、龙山寺、五店市、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一个个无比熟悉的场景飞快地闪过。其中,还融入了种种运动元素,有羽毛球、足球、游泳、射箭等。突然,伴着富有节奏感的音乐,画风一转,具有闽南特色的木偶戏、南音、嗦啰嗹……每一个专属于晋江的记忆跳跃于我的眼前,每一个场景都让我感觉很亲切,充满了闽南的味道。导演的创意真让人拍案叫绝。原来这是晋江为了世中运而拍的宣传片。此时此刻,我深深为自己是晋江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我下定决心做一个文明的小使者,以晋江小主人的身份,用热情洋溢的态度温暖国内外朋友们的心,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我还要学好英语,做个小翻译员、小志愿者,我会帮外国朋友指路,做他们的向导……我要和我周围的小伙伴们、大朋友们一起努力,在世中运来临之际,用文明点缀晋江的每个角落,伸出礼仪的双手迎接八方来客,以昂扬的姿态向世界发出呐喊:“在一起,更出彩!”
让我们牵着世中运的手,一起“晋”上添花!
我的家在泉州,它有一个古老的名字叫“鲤城”,据说是因为它的外形酷似一条鲤鱼而得名。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泉州,是你一生有机会,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鲤城的早晨是清闲的。走进开元寺的大门,苍劲挺拔的榕树下满是休闲健身的人们,他们有的结群快走,有的随风而动,有的挥剑舞扇……看,那边还有几个小朋友学着他们爷爷奶奶的样子,太好玩了。在开元寺漫步一周,你会了解到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亚文化之都的独特魅力;古老沧桑的“镇国塔”和“仁寿塔”,仿佛威武的长者,守护着它的孩子,塔身上一个个生动美丽的故事,诉说着人们美好的向往;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内陈列的宋船,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弘一法师纪念馆,让我们了解了他“悲喜交集”的一生……离开开元寺时,蓦然回首,鲤城的上午就在清静而美好的时光中度过了。
鲤城的晚上是热闹的。走在中山路上,心情是轻松惬意的,辛苦了一天的人们放下匆忙的脚步,悠闲地散着步,但商家却忙了起来,他们在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仿佛要把泉州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推销出去。刚到金鱼巷,优雅的琵琶声就飘进了我的耳朵,原来有南音表演。我急匆匆地跑了过去,挤进人群中,静静地欣赏了一段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演唱的老师技法了得,一会儿让人满心欢喜、一会让人悲愤动情、一会又催人泪下……直到结束,南音依然在我在我耳边余音缭绕,让我久久不愿离开。
一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你不可能领略到鲤城所有的美,但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你一定可以找到属于你的美,鲤城魅力期待着你的发现。
暮霭沉沉楚天阔,房里边的照片,我们笑得很甜。相片永远把她留在我的身边,而记忆永远把她的声音回荡在我的脑海里,牵引着我心中的一丝一动。
她曾教我唱的歌曲,是一首《月光光》的深情,是一首《落雨大》的纯净。古屋的院子里,故事平淡但当中有她。她阐述着南音,为我打开歌喉,唱响了柔情的牵动我心地缠绵。她的声音,是我怀念的那句“月亮代表我的心”。
她曾讲过的故事,是她说:不要让世界去适应你而要让自己去适应世界,你终究会欣然接受时间在地球上走动的速度。是她说:要像李密一样不再让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母亲以及空巢老人孤苦伶仃,要“以孝治天下”,孝父母、敬老人、抚恤孤寡。是她说:她会像巨人一样背负我的压力,让我一直风和日丽。她的声音,是我怀念的那句“奶奶永远爱你”。
她曾许诺的言语,是一碗馄饨,是我淋过最大的雨,是她烈日下的不回头,是越看见海阔天空越是遗憾没有她分享我感动的思绪,是分不清究竟是她的天空总是蓝色,还是只有我的海洋如此。可惜故事太长,过往有她听我讲,如今只有风听。哪怕仅一次,也无法再听到了吗?她的声音,萦绕耳际的,她的声音。
可否用她的名字,和我姓氏,成就这故事的音圈。如果没有她,我的一生,只会在烟雾朦胧中,度过觥筹交错的夜晚。而她的声音,仅在我的怀念里,却尽在我的生命里。
我的外公是一个南音爱好者,经常和乐友们一起唱南音、拉二弦、弹琵琶,特别是在夏天的夜里,外公只要往院子一坐,琵琶一弹,左邻右舍就陆陆续续地围坐过来,等吹拉弹唱的人到齐,一场即兴的南音演唱会就开始了。印象中最美的一幕,就是他弹琵琶外婆唱曲,那样子像极了“神仙眷侣”。听妈妈说,我从小就是听南音长大的,如果哭了,一听到外公的琵琶声,就立刻安静下来。
上学后,每次回到外公家,他总带我到村里的南音社听南音,虽然听不懂唱什么,但那柔美婉转的曲调,令我深深陶醉其中。有一次,外公边听边叹着气说:“南音是一种古老的音乐,是我们的祖先说的话,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喜欢南音,以至于南音快失传了。学习南音不仅是学习一项特长,更是在传承我们闽南传统文化。”外公的话燃起了我学习南音的渴望。
有一天,外公照例坐在院子里弹起了琵琶,我歪着脑袋对外公说:“外公,我想学唱南音,您可以教我吗?”外公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摸摸我的头说:“当然可以。不过,这南音词都是闽南语,你得先学会用闽南语读词。”说完,外公拿来了最简短的《直入花园》曲谱,一字一字地教我念起词来:“直入花园花味香,直入酒店都面于带红,蜻蜓飞来都尽于成阵,蝴蝶飞来都真正双……”因为天天耳濡目染,加上反复练习,几天后我就学会了。也正是南音的歌词,使我从小对古代陈三五娘等才子佳人的故事了如指掌,对美妙、抒情的文句一往情深。每学完一首新曲,外公的眼睛都乐得眯成了一条线,直夸我有天赋。我听了心里漾起了欢乐的浪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不让外公失望。
南音伴随着我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柔美婉转的`曲调在童年的上空萦绕。遗憾的是,我最敬爱的外公在前年暑假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外婆把外公最心爱的二弦烧给了他,把琵琶留给了我。
现在,每次弹起琵琶,唱起南音,我的脑子里总浮现和外公在院子里唱南音的画面,那音那调已深入我的灵魂,抚慰着我心灵的每一个角落。“一曲南音绕乡情”,借着这悠悠回响的丝竹之声,让风儿捎去我对外公的无限思念……
“谁不说俺家乡好……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便是心潮澎湃。是,啊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我就是个地道的家乡迷。
跟随着悠扬的洞箫声,穿过错杂的小巷,我来到了安海南音社。那洞箫声音清晰了,还伴随着琵琶、二弦、三弦、拍板声,那乐曲是那样和谐,那样安详。入内一看,只见演唱者执拍板居中;她的左上方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在吹着洞箫,神态自如;左下方也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爷爷在拉二弦;而右上方是一位有点发福的老奶奶在弹着琵琶。据说这种演唱位置还是固定的呢!不管是演唱者还是演奏者都是那样投入,一会儿点头合拍,一会儿嘴里念念有词。
在我们的要求下,爷爷奶奶们决定表演一曲他们的拿手曲子《八骏马》。洞箫声一起就把我们深深吸引住了,紧接着琵琶、二弦、三弦、拍板也融入进来了,箫咬弦,弦入箫,把我们引入了一个骏马奔驰的境界。
一曲唱完,我们还沉醉在骏马展足的境界中,看我们这么陶醉,在场的爷爷奶奶高兴得合不拢嘴。其中一位老爷爷兴奋地说:“我们的南音后继有人。”咦?老爷爷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的询问下,老爷爷才意味深长地说:“哎,自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发展南音了,可懂得欣赏的人却越来越少了。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啊!”“怎么会呢?还有我们呢!”我连忙说,“您不知道吧,我们学校可多人喜欢了,而且我们现在还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连外来的新晋江人也开始喜欢上我们的闽南文化了。”听了我的话,老爷爷不住地点头、微笑,仿佛看到了南音的未来。
时光在继续流逝,家乡也在继续诉说着动人的故事。南音——闽南一朵怒放的奇葩,这个文化瑰宝也将会在我们这一代发展得越来越好,为我们的家乡增添一道更美丽的风景。
泉州鲤城新门街的花灯展会于不久前正式谢幕,在本次花灯展上,来往的人熙熙攘,街上尽显一片喜庆的色彩。“这些花灯制造得很有趣味,结合了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人们的鉴赏方向。”这是一个市民观看完所有花灯后的感悟。诚如其所说,这次的花灯有十二生肖灯、宫灯、针刺无骨灯还有一些颇具童趣的由几所中学生所制的。花灯,作为泉州文化之一,在这次灯会上的圆满收尾,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泉州文化,进一步展现了传统文化花灯表现形式。
同为泉州传统文化的南音,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闽南语所唱将这中华古老乐种传播到了世界,是泉州文化的一象征。我市也积极推进传承南音这一工作,在中学开展南音学习活动,举办南音文化节。“学习并且传授南音并不是我的工作所需,只是因为喜欢,觉得应该这么做。”一位南音爱好者说道。
而泉州也因其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闻名。长期的对外开放,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优秀文化的辩证结合,泉州存在着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在泉州各处,可找到几乎任何宗教的遗址,如泉州开元寺、天后宫、真武庙、城隍庙等等,这是意识形态融合后的体现。这些文化遗址是泉州文化的重要遗产,需要政府的在制度上与行动上的保护以及市民的积极配合。
对于全国现代化建设的浪潮,高楼大厦的不断矗起,泉州的红砖古厝、燕尾山墙、精美的木雕装饰,凭着一股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气息在众多现代建筑中独具一格。有牡蛎壳所建成的房屋也有红砖白瓦独具文化气息的建筑。东西塔、洛阳桥等古塔古桥梁以及古街巷、民居和古港头,这些都是泉州文化的体现。
泉州的经济此时正处于转型阶段,可以通过这些传统文化推进转型。而对于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仅要意识到保护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应付诸于行动。尽管我们在传统文化的传统上大力推动,但有些文化也面临着与无继承人的现状。对于这种现象,也应对于这些以传统文化为主的行业给予帮助,不让经济上的因素成为文化传承道路上的阻碍。
总而言之,泉州海丝不仅是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也要注意精神上的升华。要将这种文化理念融至整个城市使文化与城市成为辩证统一的一体,将意识内核发展为城市的气息。
说到长城,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它可是我国伟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雄伟壮观的长城吧! 远看长城,它就像一条巨龙蜿蜒在群山之中,它连绵起伏,景象奇异,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长城共长6300千米,是春秋战国时期修筑的。
各国为了防御外敌侵扰,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将秦,赵,燕三国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也叫“秦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
我们为祖先给我们留下如此罕见的伟大工程而骄傲和自豪!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大家有时间可要亲眼去看看啊!
风景神奇,文化独特,民风古朴,令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在台湾海峡西岸,有一座面积平方公里、南北修长、东西狭窄的小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玉石,镶嵌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她就是被人们称为“东海明珠”的湄洲岛。
湄洲岛钟灵毓秀、风光无限。
那奇峰怪石,千姿百态、巧夺天工;那万顷林涛,青翠欲滴、沁人心脾;那黄金沙滩,宛若细绒、令人陶醉。
登高远眺,但见海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衔,海天一色,好一幅人间仙境。
妈祖的传说 灵妃一女子 瓣香起湄洲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这位神奇女子降生在湄洲岛。
妈祖是福建望族林氏的后裔。
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
父林愿(惟悫),宋初官任都巡检。
妈祖也称默娘、娘妈,自幼聪颖灵悟,成人后识天文,懂医理,相传可“乘席渡海,预知人休咎事”,又急公好义,助人为乐,做了很多好事,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崇敬。
北宋雍熙四年(987)农历九月初九,年仅28岁的妈祖在一次抢救海难中不幸遇难,相传羽化升天。
从此经后,妈祖多次显灵救助苦难。
在人们遇到困难时只要求声“妈祖保佑”,妈祖就会闻声而至,使人们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据历史资料记载,北宋宣和五年(1123)路允迪出使高丽(朝鲜)途中,般遇大风巨浪,“八舟七溺”,唯有路允迪“祈求妈祖保佑”。
忽而一道红光出现,只见有一朱衣女子端坐桅间,瞬即风平浪静,终于平安脱险。
路允迪返朝后奏明圣上,宋徽宗下诏赐“顺济”匾额。
此后,历史上有众多人士受到妈祖的庇佑,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
历代皇帝对妈祖进行了30多次的褒封,其爵位从“夫人”、“妃”、直至“天妃”,并被人们尊称为“天上圣母”。
同时,皇帝还颁诏天下行“春秋谕祭”,编入国家祀典。
海上龙宫妈祖庙 宋雍熙四年(987),妈祖遇难后,人们怀念她、纪念她,就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这庙宇就是最早的妈祖祖庙。
据文献记载,当时的庙宇仅“落落数橼”,但“祈祷报赛,殆无虚日”。
后来经过三宝等人的不断扩建修葺,到宋天圣年间(1023-1032),祖庙已初具规模。
元朝,妈祖庙得到进一步的扩建。
洪希文(1282-1366)在《题圣墩妃宫》诗中,描写了“粉墙丹柱辉掩映,华表茸突过飞峦”的景象,反映出妈祖庙的建筑情况。
明朝,妈祖庙又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洪武七年(1274)泉州卫指挥周坐主持重建寝殿、香亭、鼓楼、山门。
永乐初年(1403),郑和下西洋时,因妈祖庇佑有功,奉旨谴官整修祠庙。
宣德六年(1431)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之前,亲自与地方官员备办木石,再次修整祖庙。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总督姚启圣重建钟鼓楼和山门,又把朝天阁改为正殿,后因姚启圣获妈祖保佑屡次建功,被皇帝封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所以人们也称正殿为太子殿。
康熙二十三年(1684)靖海侯施琅增建梳妆楼、朝天阁、佛殿、僧房。
接着祖庙又建观音殿、中军殿。
土地庙等。
到清乾隆以后,湄洲妈祖祖庙已颇具规模,成为一座有99间斋房,号称“海上龙宫”的雄伟建筑群。
妈祖庙此时已基本定型,并一直保留至1966年。
1966年,湄洲妈祖祖庙陆续遭到破坏,只剩下圣父母祠(佑德祠)和中军殿。
妈祖庙的文物也相继被毁和遗失。
唯有妈祖神像在林聪治女士等人的护卫下得以幸免。
1978年,中国大地春风化雨,万物复苏。
林聪治等人率领众乡亲进行湄洲妈祖祖庙的重建工作。
人们义务投工,硬是在祖庙遗址废墟上整理出一处地基。
各地信众纷纷参与,踊跃加入修复湄洲妈祖庙的行列。
经过多年努力,湄洲妈祖庙终于完成了大小建筑36处的西轴线工程。
西轴线工程坐东北,面朝西,呈轴线分布,有牌坊、长廊、山门、香炉台、圣旨门、广场、 钟鼓楼、正殿、寝殿、朝天阁、升天楼等,还有佛殿、观音殿、五帝庙、中军殿以及爱乡亭、龙凤亭、香客山庄。
思乡山庄等一系列建筑物,形成规模庞大、雄伟壮观、楼亭交错、殿阁纵横的祖庙建筑群。
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所有妈祖庙之祖,世界上所有的妈祖庙都是从湄洲“分灵”出去的。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妈祖信众从世界各地汇聚湄洲。
目前,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庙。
如今世界上有妈祖庙4000多座,分布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
越南、缅甸等20多个国家。
在台、港、澳地区,信仰妈祖的人非常普遍,台湾省约有三分之二的人信仰妈祖。
据统计,近年来湄洲妈祖祖庙竭祖进香的信众超过1000万人次,单海外及台港澳的信众就超过百万人次。
每逢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四面八方的妈祖信众赶赴湄洲寻根谒祖、割火过炉、祈祷平安 (自己挑简要的写) 就这个了,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