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23-01-27 18:31:4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收藏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已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但仍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价值难以实现、土地承包权流转有待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混乱、土地收益分配关系紊乱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实现。

关键词:集体土地所有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产权改革

土地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马克思说过:“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一般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派生出来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其他土地权利形成的相关制度。30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稳步发展。以农地承包、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为标志,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价值难以实现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指农村劳动群众集体经济组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自己所有的土地的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土地所有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只知道集体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没有所有权概念,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价值知之甚少。导致如下结果:一是土地权属不清,纠纷较多。由于集体土地档案、地籍图像资料不完善,土地界限拐点位置无证可查,导致部分土地界限长期存在争议。二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我国《民法通则》虽然规定了集体所有权,但没有明确规定集体所有权的主体。该怎样认识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在立法上和法学理论上都存在着困惑。三是农民行权意识差,在行使所有权时农民“集体”很难成为实践层面上的所有者主体,实际权利由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或者村民小组长代替所有权人行使,这在土地发包、集体土地征收中,体现尤其突出。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混乱,缺乏法律规制

长期以来,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自发流转在客观上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集体组织财富积累、提高农民收入等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流转在政策和法律上未得到明确认可,在杂乱无序和隐蔽状态下进行,引发了诸多问题,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集体土地隐形交易活跃,使耕地保护受到冲击。随意占用耕地并出让、转让、出租、转租用于非农建设,或者低价出让、转让农村集体土地等现象层出不穷。二是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发、无序流转,导致政府难以有效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冲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使土地市场秩序受到严重冲击。三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缺乏法律保障,交易不安全。由于法律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条件、用途、权益、程序等缺乏明确规定,难以依法进行土地登记,对建设投资者不利,还会波及到其他利害关系人,使交易安全得不到保障。四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关系混乱。由于缺乏法律监管与市场机制,土地的市场价值及资产资源属性在流转中不能得以充分体现,加之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混乱,使得本属于农民集体及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难以得到法律的切实保障。

二、继续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

对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要是通过确权颁证的方式予以确认,对于集体土地使用权,则由《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加以规范,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规体系,推动解决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

(一)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工作,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主体

通过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可以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关系,固化土地权利,加速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权能, 积极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由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派生的一种用益物权。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即是赋予各类集体土地使用权以“处分”权能。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是国家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一项根本措施。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坚持自愿、有偿、公平原则,在统一规划及所有权属和用途不变的前提下,依法进行流转。《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除法律明确规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外,我国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如成都市允许农户委托集体经济组织代为流转其承包经营权,通过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合作社等方式,实现耕地的规模化经营。兰州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逐步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和个人为进行非农业生产建设而依法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及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发展趋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形式应包括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集体土地所有者支付出让价款的行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租,是指集体土地所有者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作为出租人,将集体建设用地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是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租,是指承租人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再次租赁的行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是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不转移对集体建设用地的占有,将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为债权担保的行为。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对于实现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同地同价”,发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价值,进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合理分配农村土地收益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及土地收益的分配应实行民主管理原则,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密切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使其自觉维护集体的土地,并能有效利用和管理土地,从而实现自己的土地权利。对于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应支付给享有被征收土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分配,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产生的收益应全部归土地承包经营权人。

三、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许多配套措施保障实现。第一,扎实推进新型农村治理机制建设。如四川省多地农村形成了以村民议事会为决策机构,村委会为公共事业服务单位,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的新格局。第二,创立耕地保护机制。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 ,实行耕地分级保护,通过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第三,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如成立综合性的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将产权的流转整合到一个交易平台办理。第四,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步伐,为促进农村土地资本化创造条件。第五,创新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担保机制,以降低农村土地产权流转风险。第六,完善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法律、法规立法工作,为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法律保障,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制化。

参考文献:

[1]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M].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

[2]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2003.

[3]张钧.农村土地制度研究[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4).

[4]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5).

[5]李剑阁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7(4).

[6]史尚宽.物权法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7]夏勇.法治源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推荐阅读:

  珠江三角洲工业企业行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对个人住房担保贷款提前还贷行为的分析

  关于镇江民间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理性思考

  比较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

  张元济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探析

  国家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

热门标签: 中国经济
浅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四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的现状与机制分析

四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的现状与机制分析,内容 提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四川省农民合作 经济 组织试点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 问题 进行系统地 分析 ,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 发展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建议。关 键 词:四川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的现状、机制分析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实施情况1、

经济论文2023-02-06

对环境足迹的指标分类与整合进行分析

对环境足迹的指标分类与整合进行分析, 自 2012 年足迹家族的概念提出至今,系统性与综合性已成为足迹研究者追求的重要目标。随着生物多样性足迹、土地足迹、能源足迹、化学足迹、氮足迹、磷足迹、社会足迹和经济足迹等一系列足迹指标相继出现,足迹研究突破了以往聚焦某些经典足迹指标的局限,试图从全局的视角统观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

其他论文2023-01-22

对鸵鸟产业的解释

对鸵鸟产业的解释, 从5月初开始,作者对鸵鸟产业 发展 进行调查 研究 。查寻了国内外鸵鸟产业信息和研究资料,并多次到鸵鸟繁育基地、养殖小区、养鸵农户、屠宰 企业 和鸵鸟肉销售市场进行了实地考察。一、鸵鸟产业现状 鸵鸟原产于非洲的草原和沙漠地带。我国不是鸵鸟的原产地。国人有关鸵鸟的知识多来自书本或者动物园。

其他论文2023-01-22

浅谈知识管理:新经济时代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浅谈知识管理:新经济时代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论文 摘要:阐述了新 经济 时代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在知识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公共图书馆进行管理创新提出了具体建议。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 图书馆事业 管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是最新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作为社会文化力核心的图书馆,运

经济论文2023-02-06

浅谈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

浅谈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论文关键词:通货膨胀 经济 增长 经济过热 充分就业论文摘要: 分析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并找到一条既抑制通货膨胀,又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扩大就业的途径,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遏制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目标。单单控制

经济论文2023-02-06

浅析技术的重要性

浅析技术的重要性, 一、财富的特性 (一)财富的利益提供性 财富之所以为人类所需要是因为财富具有一定的功能,而财富的功能仅仅给人类提供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假如我们把一对双胞胎或一对完全相同的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分别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一个是有无限财富的环境,一个是非常贫困的环境。假定他们不因富有而生

其他论文202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