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3
2022-12-04
2022-12-03
2022-12-15
2022-12-18
更新时间:2023-10-09 10:36:2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2-12-13
2022-12-04
2022-12-03
2022-12-15
2022-12-18
我的家乡特产丰富,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绿豆饼和鱼丸了。
绿豆饼香甜可口,是我最喜欢的点心之一。绿豆饼的包装特别朴素简单,红色的纸卷成筒状,圆圆的饼就藏于其中,别看包装简单,饼的味道可不一般,听奶奶说,好吃的绿豆饼,做工可讲究了,就以饼皮来说吧,酥而脆,清晰多层,入口即化,馅香甜可口。曾看过做饼的师傅,调配面粉的样子,可辛苦呢,来回揉搓上好几十次,才算完成,绿豆馅切成颗状,备用,成形的绿豆饼还需放到烤炉上面进行烘烤,火候和时间的掌控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可口香甜的绿豆饼,轻轻的咬上一口,绵软、润滑,甜而不腻,凉爽适口。这香甜可口的绿豆饼凝聚了多少做饼师傅的心血,手捧着新鲜出炉,冒着热气的一筒绿豆饼,撕开简单的包装纸,品味着绿豆饼,我除了尝到饼甜而不腻的味道,更品到了家乡人那份浓浓的亲情!
家乡是海滨小城,生活在海边,餐桌上当然少不了各色海鲜,还有用新鲜的海鱼制作的鱼丸,鱼丸制作必须选用新鲜的海鱼,取海鱼身上的肉,剁成泥状,做成圆形的鱼丸,色泽洁白的鱼丸,虽是用鱼制作而成的,但吃起来却感觉不到一点鱼腥味,鱼丸肉质滑,弹性非常好,听说鱼丸掉到地上,在原地上可以跳一尺高,吃起来感觉很香脆可口,家乡的鱼丸因其肉质滑嫩,口感鲜香早已闻名海内外。
听完,我的介绍你是否指食大动呢,欢迎到我家乡游玩品尝美食。
中国的杨梅,最好的要数我们家乡仙居产的了。
杨梅圆圆的,它的颜色比深红深那么一点点,比黑又浅那么一点点。它的颗粒非常饱满,靠近核的地方,是一簇簇直的、白中带红、细细的晶体状的筋;而外表,则是呈一粒粒小水滴状的圆点。许许多多晶莹饱满的颗粒,紧密地围绕着一个核,就构成了一颗甜中带酸、散发着一股清香,健康美味的杨梅了。
因为杨梅是红红的,所以我就叫它“小红”了。仙居的“小红”分为两类,一类是荸荠种,个头较小,和一个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成熟期较早。你别看它个小,其味道可不亚于林海音《苦念北平》中描写的“冰糖包葡萄”的味道。另一类是东魁,个头小的和乒乓球差不多,再大的比乒乓球还要大,东魁的成熟期比荸荠种的要晚。东魁杨梅并不是“四肢发达,味道简单”,它的个头可不是白长的,它酸味更少甜味更足,一口咬进去满嘴的清新酸甜味道,满足了更多人的味蕾要求。
“小红”不仅味道好,还有医疗养生价值。消化不好的人,吃了“小红”,就会有助于消除积食,通畅肠道。而很多病,都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哦,从这个角度说,那“小红”可谓可以“医治百病”。
“小红”还可以榨成杨梅汁或者煮成杨梅汁,夏日里,把杨梅汁冰冻起来可以消暑。想像一下,如果在炎炎夏日,能够喝上一杯红彤彤、酸爽爽、冰冰凉的杨梅汁,那是多么的惬意啊!杨梅还可以酿成杨梅酒、晒成杨梅干,还有当地的村民将杨梅与美食结合在一起,开发出新的菜品……六七月份,我们仙居还会举办美食节,有许多外地的宾客千里迢迢来到仙居,就为一品仙居杨梅的味道。
吃杨梅的同时,如果能够亲自体验一下摘杨梅的感觉,一边摘、一边吃,让杨梅的清新、鲜美与大汗淋漓的畅快结合起来,那是别样的一份感受。
来我们仙居吃杨梅吧!
我的老家在安徽徽州。家乡特产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徽州雪梨。
家乡梨园里有许多高大的梨树。春天来临时就会开出满树的花。梨花洁白洁白的,长满枝头,密密麻麻,远看去,好像整片整片的棉花,又像一团团洁白的云。
过了一些时候,花瓣就一片片地飘落下来。地面上像铺上了一条洁白的地毯。而枝头上就开始露出一颗颗像黄豆般大小的梨子了。
家中的大人这时候就要开始为小梨子穿衣服了。什么衣服呢?那是一个个用废纸糊起来的纸袋子,跟装烤鸡腿用的纸袋子有些像。这种纸袋表面还要涂上一层家乡特有的漆,防止雨水和害虫进入。大人们很小心地,一个一个地把自己看中的小梨子用纸袋套起来,袋口包扎住,让每个小梨子都安心地睡觉成长。
秋天到了。纸袋子一个个地鼓了起来。梨子已经长大了,该是收获的时候了。大人们小心翼翼地把每个纸袋子从树枝上摘下来,把每个梨子从纸袋里剥出来。哇,又香又甜又白的雪梨终于出现了。
哦,我才知道,为什么叫徽州雪梨了?因为从小给它穿了一身厚厚的衣服,没有接受阳光的照射,长的白白嫩嫩的,像雪一样。如果这时候,你到我的家乡去,热情好客的家乡人一定会让你吃个够!
我爱徽州雪梨,我爱我的家乡。
太阳是金色的,妹妹的衣裳是金色的,家乡的玉米地,它也是金色的,一直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芒。
初夏,玉米还很小,绿油油的叶子把玉米穗包裹得严严实实,真像是水葫芦圆圆胖胖的气囊。慢慢地,玉米穗越长越大,变成了深绿色,叶子长得又粗又长,头上还长出了淡青色的小胡子。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田野上,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玉米从绿色变成了金色,一眼望去,就像金色的海洋。这时,玉米的小胡子长长了,叶子微微张开后,玉米就丰满得好像马上要破裂似的。大人们高兴地拿着弯弯的锄刀,开始收割粮食了。哇!一筐、两筐、三筐... ...数都数不清。我们小孩子呢,拿着姐姐们做的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有的像在吃草的小白兔,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还有的像正要跳起的山羊。其实,不管自己有什么样的风筝,在田野里奔跑就是我们最大的乐趣!
晚上,吃着香甜可口的玉米,大家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想这一定是辛苦劳动的结果。我也要学着去栽种哦!
每次抬头,看到天上大大的太阳,感受到那金灿灿的阳光,就会想起家乡金色的玉米地。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那片美丽金灿灿的玉米地。
七月,青青的玉米棒子长成了。家乡的田田洼洼、屋前屋后,到处林立着一排排绿色的玉米。有的玉米昂首挺立,如同一位威武的`绿色哨兵;有的玉米微微弯着腰,仿佛一位娇羞的少女;有的玉米腆起了肚子,好像一位骄傲的母亲在炫耀自己胖乎乎的孩子。“哈哈哈……”孩子们跑来了,挎着篮儿掰下了圆鼓鼓的玉米棒。“汪汪汪……”小狗们奔过来,围着小主人上蹿下跳,想要闻闻玉米的清香。
玉米棒子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穿着碧绿的连衣裙,头上还扎着一束枣红色的卷发,真是楚楚动人。剥开绿色的纱衣,那枣红的头发变成了白色,美丽的少女一瞬间变成了满口金牙的老婆婆。那金黄色的玉米粒儿聚在一起,像整装待发的士兵排得整整齐齐,不留一点缝隙。
在玉米飘香的季节,只要哪位外乡人一走进村庄,便会被煮玉米时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香味儿吸引得迈不开腿。掀开锅盖,那股香气直扑鼻孔,让人垂涎三尺。咬上一口,那清香的气味,那甜糯的味道,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有的人家别具一格,把玉米粒儿一粒一粒地剥下来,起个油锅一炒,拌上点白糖,那个美味呀,打嘴巴都不放哩!
七月,青青的玉米长成了,大伙儿就有口福喽!
周末,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乡下的外婆家玩。
一进外婆家的坪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黄的玉米棒。当看到外婆坐在坪里剥玉米的样子,我也想尝试一下,我对外婆说:“外婆,我来帮你剥玉米吧”。外婆高兴的说:“好啊!好啊!”
我跑进屋里,拿了个小篮子,捡了几个玉米,便开始剥起来,起初,我找不到拨玉米的方法,不管我怎样使劲,也剥不下来。这时,爸爸走了过来,并教了我方法,不一会儿,我就把玉米给剥完了。
我正准备给他们展示我的成果,却看见妈妈拿着一把螺丝刀在“刮”玉米,我奇怪的问:“妈妈,你这是干什么?”妈妈笑了笑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只见妈妈左手拿起一个玉米,右手拿着螺丝刀,用螺丝刀的刀尖往下刮,玉米纷纷落下。就这样,一会儿一个玉米就刮完了。我看着妈妈,满怀期待的说:“我可以试试吗?”“可以。”我觉得我也是用了一点力气,玉米粒就落了下来,非常省力。我加快了速度,没用几下就刮完几个玉米。
到了中午,我们已经,剥完了满满一筐的玉米,虽然说的时候有点痛,但看着剥好的玉米,心里美滋滋的。
大约是到了九月中旬,田地里边可以看到金黄色的玉米地。像是一块巨大的地毯铺在大地上。看到丰收的玉米,不得不想起玉米还未成熟时,那时看向田地里,一阵微风的吹拂,玉米的叶子此起彼伏,好像大海中的浪花似的。狭长的叶子像是绿色的绸带一般。
每次秋天过后,我们就去姥姥的田地里掰玉米。一个,两个……三,四,不一会儿,三轮车便被我们装的满满当当,像小山一样高,我们只好回家放下这些玉米。这个过程很劳累,但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们就这样一趟又一趟的地递着希望。
今年的玉米终于掰完了,晚上在那口大锅中煮上几个玉米。玉米将要出锅时,那个味道可真是香气扑鼻呀。从锅中把玉米捞出来,把玉米插在筷子上,那滋味真是所谓的嫩、滑、香,特别好吃。
当再隔几天去姥姥家时,院子里几乎都是玉米了。金黄色的玉米在那里静静的,安详地晒着阳光。小时候的我,总喜欢爬到上面去走,走一步,摔一步,虽摔得很疼,但乐在其中。
过了半个月时,当我们再去田地里,就连那玉米杆子都变成了深黄色。这时大家便开始往家里搬玉米杆子,玉米杆子可以用来当柴火。也可以碾碎做成饲料。当然也可以秸秆还田,滋养新生。
玉米的好处多多,也很有营养,这就是我们喜欢玉米的原因,玉米这种植物谁能不爱呢?
时光荏苒,童年生活已离我远去了,怀念家乡的玉米,还有故乡的家与奶奶呀!
我眼前又浮现了这样一幅场景,我们与奶奶推着一车玉米,笑着闹着。夕阳的余晖下,大踏步的向家走去。
我们做过许多游戏:游泳、水上蹦极、独木桥、佛堂静坐……但令我感受最深的还是煮玉米。我们走向足球场,朝炉台走去,王老师先把锅放在炉台上,然后点火。火着了,我们放水,后把锅台关上。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堆玉米,我们开始加柴。加柴了!我走到旁边,拿起一根木头,一折为两,投入火炉。不过火一下就快熄了,同学都说:“你不会做事。我来。你砍柴吧。”我不服气地“哼”了一声,走了。怎么办?只好砍柴了。我拿起木头向腿一摔,但是木头太粗了,腿被打痛了。“哇——”我的眼泪流了出来,“疼!好疼!”我立刻心想:你们叫俺砍柴,俺不会,还不如放柴呢!但我看见哥哥们那严肃的神情,没敢说,只要乖乖砍柴。我拿起一把木头“刀”,向一根木头砍去,“额……”我惊讶极了,大家不妨想想,我为什么惊讶。原来砍断了一根大约3厘米的木头。我又高兴地想:刚刚错怪了,原来每个职业,我都可以做得很好!我又砍了好多柴,都放在柴火堆那儿。大家竟然都用我砍来的粗柴,不用细的!我心想:这些人砍来的细柴没有用,用粗的,我真是好荣幸!也要感谢他们呀。因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嘛,我走上前去,说:“谢谢你们用我的柴。”有人说:“干得不错,继续!”我更是兴奋,马上跑去砍柴,我左手拿木头的头儿,右手拿木头“刀”,使劲一砍,木头便下来了。我第二次拿它去砍粗木头,我这次不同,因为有人拿,我直接双手一齐拿刀,然后跳起来砍木头,“啪——”木头没断。“你快点啊!”有人说。我高兴的脸色立刻凝结,变成了严肃的面孔,我和刚刚动作一样,“啪——”木头断了,但我却摔得像个烂泥。“哎哟,我的屁股!”我咬紧牙。别人听了哈哈大笑。玉米好了!我抢上去,拿了个最大的玉米啃。啊!香气四溢啊!我觉得这和榴莲没什么区别,是种“榴莲”忘返的美味。只要一口,我就满足了!我如同进了天堂,但一时高兴,摔倒了。又是屁股着地!额……煮玉米是大家一齐干的事,让我懂得了有团结一致的精神才能成功。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内黄,大家知道内黄的特产吗?下面就让我为你们一一介绍吧!
梁庄壮馍,产于内黄县梁庄镇,是用精制面粉擀成面片,将瘦肉、大葱等用调料拌成馅夹到中间,在煎盘上煎烤油烙而成。刚出炉的壮馍皮薄馅香,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再来一个。
马蹄烧饼形状似马蹄,有100多年的历史了。颜色金黄,外酥里嫩,风格独特,具有焦香、清香、芝麻香三香的独特风味,这是家乡的老百姓的独创!
而走在内黄的大街小巷,耳畔不时会传来这样的叫卖声:“内黄煎血、煎灌肠!”这就是内黄最具特色的小吃——煎血、煎灌肠,也是我的最爱。一个平底的大煎盘架在一个炉子上,炉子里燃烧的是事先劈成的小木条,火力适中,在煎盘上放少量的油,然后小心的将猪血或灌肠片放到上面,看似简单,但这需要人们眼疾手快,要不停用小铁铲翻动,否则很容易煎糊。随着“刺啦、刺啦”的声音,刚刚还鲜红的猪血片已经四周翘边,翻过来颜色已经变黑,并且一种奇异的香味传散开来。几分钟不到,一份煎血就做好了,夹起一块蘸着蒜汁,吃到嘴里外焦里嫩,非常爽口!虽然它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好吃不贵,深得老百姓的喜爱。
内黄的特产不仅只有这些好吃的,还有很多的手工艺品。比如红枣花生篮就是独具内黄风情的民间工艺品。以花生为主,用线手工穿制主篮,篮内置放红枣,篮外缀置尖椒,造型古朴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人们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枣香三宝篮。
“谁不说俺家乡好”,在我的心中,我的家乡就是最美的地方,欢迎大家来这里做客!
玉米在家乡极常见,田里随处可见一排排卫兵似的排列整齐的玉米。下面我们来看看家乡的玉米作文300字,欢迎阅读借鉴。
我的家乡地处黄土高原晋北,不太肥沃的土地只好种植玉米。
清明节过后,勤劳的家乡*便挑起优良的玉米种子播种下去。在春天甘露的哺育下,玉米发了芽,长出了一片片嫩绿*的叶子。使家乡的黄土的颜*下再是那么地单调到处是一片片生机勃勃的样子。五六月份,玉米不光抽了穗,而且还长出了不大点儿的玉米棒子。看,那玉米棒子多像襁褓虽的婴儿,那玉米上的绒毛好似婴儿的头发。
金秋十月,玉米就成熟了,那一颗颗饱满的玉米粒仿佛是一颗颗整齐的牙齿。而树上的麻省,正虎视眈眈地盯着玉米粒。可是,当它们看到稻草人时,还以为是我们的农民伯伯,只好望而却步。农民伯伯看到这饱满,金黄*的玉米,心里的那股欢喜劲儿,从脸上的那红润的面光洋溢出来。
随科技的脚步,玉米又有了新的品种——甜糯玉米,它的颜*各种各样,花里吸哨的,外观很好看,而且味道也很好,甜甜的,还有那么点嚼劲。玉米也能弄出很多吃的,什么玉米面啦,松仁玉米,都是很好的食物,让人忍不住流下口水。
吃完玉米的玉米棒子,桔杆,还可以烧火呢!虽然玉米不怎么起眼,但它们却是浑身是宝。
家乡的玉米是我的最爱,但是养育玉米的家乡的土地是我的更爱!
我的家乡河北井陉,是个盛产稻谷、花生的地方。可我还是最喜欢家乡玉米。
百花盛开的春天来了,农民伯伯把玉米种子撒入已经翻松的土地里。种子在地里吃足营养以后便成群结队的探出脑袋来,伸出一个小叶卷儿。大约两三周后,玉米已经发芽长叶,玉米的叶子随风摆动,就像一名亭亭玉立的姑娘在地里翩翩起舞。又过了一个多月,玉米的叶子更加茂盛,粗壮的玉米杆在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有精神。
转眼夏天到了,整个田地成了绿*的海洋。微风吹过,玉米叶子此起彼伏,像大海中的浪花。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玉米棒子的脑袋上长出了细长的毛,就像老爷爷棕*的胡须。
秋姑娘把丰收的喜悦带来了,地里的玉米熟了,玉米杆上挂了一个个金黄*的玉米,粒粒饱满,一看就嘴馋。农民伯伯兴高采烈地来到自家的地里收玉米。收完玉米,孩子们总会催着大人煮玉米吃,玉米很香,稍带点甜味,让人回味无穷。
我爱家乡的玉米!
我的家乡在双峰县荷叶镇,那里风光秀丽,景*宜人,而且还有香甜可口的玉米,你一定没有吃过吧!那我就来介绍一下吧!
这些玉米到底是哪里来的呢?其实这些玉米是我姥姥自己种的,每年我回去的时候,姥姥就会给我煮一大碗的玉米。
我第一次吃玉米的时候,是很不情愿的,妈妈和蔼可亲的说:“孩子,你不尝试,怎么能知道好不好吃呢?”我觉得妈妈说得对,就试着吃了一块,哇!又香又甜哦!味道好极了。我吃了一块又一块,吃得都停不下来了,不一会儿,我就把全部的玉米吃完了。我满意地打了一个饱嗝,说:“真是太好吃了,我下次回来一定还要吃个够!”
朋友们,你们一定没来过我的家乡,欢迎你们来做客,我一定会盛情款待的。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家乡的玉米。
暑假的一天,我去玉米地里玩。老远就看到了无边无际的绿*的“海洋”,感觉自己像一条小鱼,在绿*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游泳。
玉米已经结了不少了,玉米叶挨挨挤挤的,像一把把勇士身上带的利剑。玉米从这些“利剑”的旁边冒出来,每个还留着五颜六*的“头发”。有红*的、棕*的、有黄*的,大概是风姑娘的杰作吧!
这么多的玉米杆,有的粗,有的细,但高度都非常接近,整整齐齐的像一个个英俊潇洒的士兵在*,等待着首长发布命令。一阵微风吹过,刚刚威武的战士一下子就变成了优雅的舞者。玉米叶碰到了我的手,好像在说:“来吧,我们一起跳舞!”我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们一起跳了起来。
有的玉米已经成熟了,农民伯伯弯着腰**苦苦地掰玉米,掰掉的玉米铺在地上,就像地上铺满了一条闪闪发光的金地毯,有的堆在地上成了一座金黄*的小山,还有的被串起来挂在院子里,一颗颗黄灿灿饱满的玉米粒儿向人们展示秋天特有的姿*。
我忽然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玉米杆,怀里抱着玉米随风舞动,在阳光的照*下发出了金*的光芒。风过了,阳光被云朵儿遮住了。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玉米杆,而是在玉米杆旁边玩。
我爱家乡的玉米!
玉米香甜可口,软嫩多汁,是一种很好吃的食品。八、九月份玉米成熟了,你摘下一个,便可以看到,它的头上长着一束枣红的缨子,就像少女的卷发披散下来,越是向下缨子越粗。把鼻子凑近,就会闻到一股清香,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而它却穿着一件淡黄而且有一些粗糙的朴素的外衣,剥开衣服,一层盖一层,大约有十层左右,越到里面,衣服的颜色越浅,当只剩下最后一层衣服,那枣红色的头发也变成白发了。透过绿色的纱衣就能隐隐约约看到黄白色的玉米粒了。玉米粒密密麻麻挤在一起,没有一点缝隙,像整装待发的士兵,排列得整整齐齐。剥下来一颗,轻轻一挤,外面一层薄薄的皮就破了,从里面冒出一小股白色的浆,粘粘的。老人说,剥开皮的玉米一定要马上吃,因为放时间长了里面的浆就没了,玉米就苦了,不好吃了。玉米不但外形好看,吃法也很简单。玉米的吃法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就是煮,煮着吃能很好地保持玉米的水分。刚煮不久,那沁人心脾的香气便飘了出来,真是“十里飘香”。掀开锅盖,香气直入鼻孔,咬一口,甜甜的汁水从嘴角挤了出来。玉米还可以烤着吃,夏天在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买一个,用玉米叶子包住,拿在手里烫烫的,咬一口,有一点硬,糊香糊香的,别具风味。玉米全身都是宝。它的“头发”是一味中药,晒干后泡水喝,能有效治疗糖尿病。玉米粒就不用说了。玉米的秸秆可以烧火,玉米棒子可以作为鸡饲料。
玉米在东北是最常见的作物,成片成片的玉米地绿油油的,在夏天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它不用我们仔细照看、细心保养,到了秋天自会结出饱满的果实,而且不求名利,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