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2
2023-01-19
2023-01-22
2023-01-21
2023-01-28
更新时间:2023-06-03 12:34:4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1-22
2023-01-19
2023-01-22
2023-01-21
2023-01-28
认知是认知知识,即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和作用的思维活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文中美关系的认识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给中国的贸易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挑战,也会为中美关系带来严峻考验,但中美关系不会轻易倒退。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摩擦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并不可怕。中美经常性的经贸摩擦,反映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中美经济对双方的重要性与俱增。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双方只有理性面对,在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中,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加以妥善处理。从中美贸易摩擦来看,都是因为中美双方的意识形态不同,国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中美双方都应该摆正心态,采取合作,尊重的态度,才能更切实地找到两国利益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双羸。
为了改善中美贸易关系,消除贸易摩擦,我们中国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在处理中美贸易逆差与具体的贸易摩擦中,中国有必要采取国际上常用的自动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措施。这样既起到了安抚的作用,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的代价。积极筹划、组织、实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这样不仅可以避开贸易壁垒,大大减少贸易摩擦,而且通过投资设厂可以更有效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中国还应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美国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中国必须学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认识与思考中美之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美贸易政策和运作技巧。通过这种了解的增进,以使对美贸易政策与对策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中美分歧在所难免,因为双方毕竟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不过,只要双方能按照《中美联合声明》的精神去做,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对方核心利益,这些分歧不应该妨碍双边关系向前发展。”
考虑到中国的实力和影响日益增强,美国尤为迫切地需要同中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这道出了美国的外交取向,更道出了美国的外交无奈。面对美国“软实力”因伊拉克战争所遭遇的挫折,面对金融危机、气候变暖、核扩散等全球性问题,美国再也不能在缺乏新兴国家支持的情况下一意孤行了。因此,可以这样说,“战略再保证”概念是美国及其盟友在新兴国家崛起的背景下为维护其主导地位“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王蔚教授认为,“战略再保证”概念是对“利益攸关方”概念的发展。这两个概念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和深化。“战略再保证”是在较平等的基础上,要求同一体系内部的成员,大家都要投入,都要负责,我对你负责,你对我负责。“利益攸关方”则是在一个不很平等的基础上,主导者以相对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成员,不需要你的投入,但要求你承担起责任。
“战略再保证”概念反映了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对中美关系定位的进步。在20_年里,金融风暴、气候变暖、核武扩散、甲流肆虐、塔利班卷土重来,全让奥巴马政府赶上了。只有美中关系波澜不惊,继续保持了平稳的过渡,这不能不令美国政府认真思考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美关系错综复杂,并不是一两天能全部解决的。但只要本着接触,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则,就能把这些问题逐步理清,并逐步解决。
20_年12月11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驳斥了气候变化领域“中美共治”的说法。所谓“中美共治”说,主要是中美两国在全球气候峰会中扮演关键角色。或者,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德波尔的话说,美国和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的40%,没有中美两国的具体承诺,很难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达成任何协议。
中美两国的确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但这种说法却有意无意忽略了更多的事实: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发达国家,这种不同意味着,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背负着“历史债务”,承担着由此而来的责任,而中国则不用承担这种责任。用何亚非的话说,在气候变化领域,中美两国的责任和义务有本质区别;将中美两国相提并论,缺乏历史与法律基础,也不符合事实。
另一方面,这种论调的潜在含义就是,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国和美国应该承担最重要的责任,也暗示着中国要为此次大会可能的失败承担关键责任,这几乎是在变相地向中国施加压力使中国作出更多妥协和让步。何亚非对这种论调的驳斥,正表明了中国政府意识到了其中所隐含之意。
事实上,气候变化领域“中美共治”说不过是所谓“g2”说法的最新翻版而已,而且很可能不是最后一个版本。透过此次气候大会也让我们真切意识到,在一定意义上,“g2”概念几乎就等同于“捧杀”。
“中美共治气候论”再次提醒我们掌握和争夺话语权的必要性。不只是在此次气候大会上,在其他国际问题上,话语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武器,如果没有掌握和利用好这种武器,就会在谈判和较量中陷入不利;相反,如果利用好这种武器,就可能力量倍增。当然,争夺话语权也并非易事,它是一国的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其成长既需要硬实力的支撑,更需要在各种谈判和较量中不断积累和创造。
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了他四天三夜的中国之行当我们望着奥巴马远去的背影的时候,恐怕还得去想,我们的确还会想,我们的确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在这个新的高度上,俘获、挑战、机遇永远是并存的。有四个问题你必须面对,第一个中国越来越强大了,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怎么面对我们未来的穷朋友,你如何继续更好地继续代言,这是一个巨大的外交挑战。你不能忘了穷朋友,是人家抬轿子把你抬进联合国的。
中美关系在经历了贸易摩擦、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等一系列波折后,3月30日迎来一丝转机: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常务副国务卿先后重申一个中国政策。美方表态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走出低谷?我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马振岗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解析。
马振岗认为美方此时重申一个中国立场对改善中美关系释放了积极信号,但关键还要看美国的行动。在马振岗看来,中美关系历经30年,出现波折并不奇怪。决定中美关系有两个大的层面:一是国际形势,一是中美双方的核心利益。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中美关系不可能一直平稳,但出现波折也不至于崩盘。因此,在对待中美关系时,更应保有理性冷静的态度。当中美关系发展非常好的时候,不要盲目乐观;当中美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要过于悲观。
正如罗兹说过的,当两国存在严重分歧时,看上去两国关系会面临挑战。我们与中国的关系现在已经而且应该足够成熟,可以容许分歧、甚至严重的分歧。我们会表达不同看法。但这未必会破坏在其他领域的合作。
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我们应当理智的看待中美关系,不能片面的一刀切。要在看的到他国的优点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在坚守国家尊严的同时牢记凡事以和为贵。
虽然咱们现在不是美国的威胁 但是美国非常惧怕中国的崛起中国崛起对美国来说是个非常可怕的事情 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一但崛起 对世界上众多国家都会有潜在的威胁 但是以现在中国的实力对美应该够不成较大的威胁美也不会让华轻易的崛起 所以美对华的影响极大 这几年中美利益关系没有什么较大的冲突 中美暂时不会爆发战争 在台湾问题上美应该不会干预太大 美在中东地区以很头疼俄是美最大的威胁 美不会愚蠢到在此时与中发生冲突 中是个友好的国家 但是一但发生冲突 中不会在国家主权上进行让步 事态的发展易变 谁都不能做出准确的推测 中美是否会爆发战争就看美对中的政策了
奥巴马上台后除要坚持上届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外,还要制定推出本届政府的一些新政策,因此对华政策,我认为近期是不会有大的变化的,未来我认为,也会出现一段和平共处的时期,起码在度过经济危机之前,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
内容摘要:
中国与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建交,建交后冷战的来临使中美之间的关系再次陷入冷淡,而且冷战时期美对华进行所谓经济制栽,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对美略有回温,两国的外交只限于经济之间交之后我国同美国产生多次的摩擦根据党的三代领导人集审时度势积极谋求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针为特征的新大国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共同利益的会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坚持对话不高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着想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解决彼此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我国同美国的外交在曲折中发展
关键词:经济封锁 曲折中发展 互利互惠世界格局 多极化
我国自建国以来国力在不断加强,然饿而一国家综合实力的家强比顶会触及到其他大国的利益,而我国强大的人民力量粉碎了资本主义大国要把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的企图,于是合理的搞好和我国的外交,便成为这些国家的唯一的途径而中美的外交历史便是有个很好的例证
我国从建国开始便开始了漫长的外交之路,1953年中国在朝鲜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军,展开了为期三年的战斗最后以我志愿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而告终。这次战争彻底粉碎了美国等国家妄图以朝鲜为跳台侵略中国的意图。但在以后的几年里美国依靠起强大的资本在中国的经济和外交等领域频频施加压力,只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才有所好转,毛泽东在会见美国乒乓球对使说如果尼克松来中国我还是愿意和他谈的,次年尼克松访华,双方一在表示想要建交的意向。1973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交,中美的建交,而此时的建交是迫于国际的新形式和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两国的建交仅仅限于领导人的互访和经济之间的往来,中美的建交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国同美国之间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为两国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在中美建交后的不久世界陷入冷战状态美国对华进行经济封锁,给两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打击,对当时我国刚开始的改革开放并不利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形成,中美外交再度恢复对我国引进来的政策有积极的意义
根据党的三代领导人集审时度势积极谋求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针为特征的新大国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共同利益的会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坚持对话不高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着想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解决彼此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
按照这些原则,我国与世界主要大国不断得到新改善和发展。在中美关系上,按照对美工作方针推动中美关系总体上保持发展势头。贯彻江泽民提出的增加信任扩大合作,减少麻烦,不搞对抗的原则,使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保持相对稳定。1997年和1998年江泽民与克林顿总统成功互访。两国领导人决定共同致力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9年11月中美双方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20_年美国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长期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对华最惠国待遇年度审议问题宣告解决。20_年10月江泽民成功访美,进一步推动中美关系。目前,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科技,文化人员等其他各方面联系不断发展。
在努力发展对美关系的同时,我国对美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行为作出了坚决回应。建国初期,美对我国领空多次侵犯,我国军队共击落u2侦察机达4架之多。1999年5月7日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重大伤亡。20_年4月,战机在我国领空与我国战机相撞,造成我方机毁人亡。20_年4月7日,吴仪与美国高层商务部长埃文思和贸易代表佐立克共同主持第15届中美商贸联合会议,共同商议中国对美倾销事件等其他对华商贸政策。
谈到中美关系就不得不谈到当今的热门台湾问题。美国曾一度重审一个中国政策,但却多次未经中国政府同意,私自对台出售武器,美国再三的阻挠台湾的和平统一,而对大陆却一度重申一个中国政策美国的意图很明显是想保持这一状况从向台湾进口武器上谋取经济利益,和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美国这一做法深深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对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和外交是不利的,紧接着在20_年11月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向香港提出靠岸请求,美国航空母舰群有史以来在太平洋上的最大规模的集结,在台湾问题日益紧张化的今天,未曾不是一种挑衅,和威胁面对如此的行为只会激起中国人民的抵触情绪是美国的不当外交
我国现阶段同美国的外交仅仅保持在经济和反恐问题上,至今并没有战略问题上的合作这对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是不利的,总之我国同美国的外交发展在曲折中发展,这同美国和我国不同时期的当局领导人,当时的国际形式是分不开的,在中美关系上,按照对美工作方针推动中美关系总体上保持发展势头。贯彻江泽民提出的增加信任扩大合作,减少麻烦,不搞对抗的原则,使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发展,保持相对稳定。努力建设战略伙伴关系是我国同美国外交的努力点,中美关系回朝着更友好,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20_论中美关系论文范文二:中美关系论文
摘要:中美关系是自我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60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从敌对到和解再到战略合作,中美关系走过了许多的风风雨雨。如今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则是全球头号发达国家,利益交汇是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回顾历史,中美关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展望未来,中美之间的竞争仍不可避免,但不会是两败俱伤的"零和"博弈,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如何处理好各个方面的矛盾,努力实现合作共赢才是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的发展之道。
关键词:中美关系 历史与现状 合作共赢
正文:60年甲子一轮回,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了。而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则一直左右着新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选择这个视角来看待中美关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受这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影响。该电视剧讲述了北平解放前夕,国共两党的地下斗争,而美国则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篇论文,就从这段历史开始谈起吧。
日本投降后,中国内战爆发。美国表面上派出马歇尔将军和国共双方代表组成协调小组,调停国共两党的矛盾。由于国党走的是资本主义路线,且当时国民党是当时的合法政府,美国当局决定扶植蒋介石领导的政府。但由于蒋介石专制独裁搞得民心涣散,而共产党选择了民主路线救中国,这其实与美国的基本理念相符合,所以美国也并没有全身心投入的帮助国民政府,仅仅是以经济上的援助为主。国共内战时的美国颇有种置身事外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的想法。
可惜国民党的败军之势兵败如山倒,早已是扶不起的阿斗。纵然有美国人的经济援助,也逃不脱败北的命运。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拉开了新的篇章。当时中国刚刚从黑暗中走出来,一切的经济建设都是空白,而当时的国际大背景正是美苏两强争霸之际,中国站在了共产主义的阵营中。美国出于冷战时期反苏反共的战略,在把主要矛头对准苏联同时,也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封锁。对华政策虽然有时友好,但是更多是遏制和对抗。七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美国开始与这个遥远的东方文明古国接触,72年国务卿助理基辛格访华
拉开了中美建交的序幕,中美关系由对立走向缓和。1979年1月1号,中美正式建交。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国内,改革开放的大幕正在缓缓拉开,可见中美关系与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是密切相关的。
中美关系从中美建交开始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苏联则日渐衰落最终走向解体的厄运。90年代,美国陷入了战胜苏联的喜悦之中,此时的国际形势是一超多强,美国一家独大,并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而中国则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这段时间美国的态度在科索沃战争中就有所体现。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公然的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如此的蛮横激发了中国国内的大规模反美浪潮。由此可见当时的美国并没有把中国当成是自己的对手。
然而情况进入千禧年后似乎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加入wto,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如果说之前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是大国,那么现在还要加上一个强国的名号了。中国日益成为美国的头号对手。而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又变得更加复杂。
一方面,伴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美国开始对中国变得警惕。美国害怕中国的崛起会给美国的称霸带来冲击和影响,于是美国开始想方设法的阻止中国的发展。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宣称中国的崛起是对他们的威胁,蓄意夸大中国的国家实力,使得各个国家对中国敬而远之。
美国为了制约中国,想尽一切办法干预中国参与的国际事务以及与中国有关的一切问题。比如在台湾问题上,虽然美国一直宣称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美国却一再坚持对台出售军火,并暗中资助台湾政府,其目的不言而喻。同时美国还暗中自助与中国有矛盾或冲突的国家。日本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争的不可开交,而日本恰恰是美国的盟友。美国在钓鱼岛问题的立场上一直态度暧昧,其用意在于混淆视听,搅乱中国的局势。
在军事上,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集中了美国的精锐力量,意图在海上封锁中国。利用在盟国的土地上建立的军事基地形成三大岛链的封锁体系。同时在南海地区,菲律宾等国均是美国的盟友。依靠美国的支持,菲律宾的国不断向中国挑衅并制造摩擦。
而另一方面,美国又不得不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如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年经济增长率超过7%,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国这个全球经济的引擎左右着世界经济局势。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向全球出售中国制造的产品,美国也对中国的产品产生了严重的依赖。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其头号债主就是中国。除了经济方面,双方在许多国际事务上诸如反恐问题等要通力协作,才能完成目标。
正是因为这种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情况,才造成美国对我国政策的暧昧不明、摇摆不定。
美国利用日本、台湾及疆独、藏独分子来牵制中国,通过外交手段对中国周边国家进行势力渗透,形成包围圈虎视眈眈;另一方面,从其对待大陆与台湾问题的态度—主张不分离不同意也可以看出,美国最希望的状态不是绝对的势力偏向,而是寻求各方力量的平衡。这也与历史上的中美关系可以看出,双方相争,美国才好坐收渔翁之利。美国的意图是为其重返东亚、称霸全球扫除障碍。那么中国应当如何应对美方的挑战呢?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的路线,在面对主权问题和国家战略发展问题时,我们决不能退缩,也不能忍让。而对于美国,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消除矛盾,争取实现合作共赢。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积极寻求合作,这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理好当今中美关系的不二法则。
学习心得: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当今国内外的局势的变化。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中美关系和南海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多多了解国内和国际上的大事小情,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1. 袁鹏 《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空间》 现代国际关系 20_(04)
2. 潘锐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与挑战》 世界经济研究 20_(12)
3. 邱苗 《奥巴马执政以来的中美关系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 20_
4. 孙哲 《亚太战略变局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北京:时事出版社 20_
5. 王鸿刚 《大变局下的中美关系与中美战略博弈》 现代国际关系 20_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