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4
2022-07-14
2022-07-14
2022-07-13
2022-07-14
更新时间:2023-10-23 15:11:2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2-07-14
2022-07-14
2022-07-14
2022-07-13
2022-07-14
我有一个邻居,他姓赵。所以我们都叫她赵爷爷,他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非常的喜欢鸟。他家的鸟儿可谓是很多了。每次到他家楼下的时候,都能听见鸟叫声,然后在阳光充裕的时候,每次出去玩都能看到他在逗笼子里的鸟。赵爷爷真的特别喜欢鸟了。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赵爷爷喜欢鸟的呢?还记得有一次,我去他家玩。然后就看到了一大堆的鸟,赵爷爷拿那个鸟棒,在逗笼子里的鸟,当时我是有点害怕的,因为我害怕这些鸟啄我,所以我一直都不敢靠近他们,可是赵爷爷跟我说,其实鸟类很善良的,你只要不伤害他们,他们伤害你的几率就会很小很小,但是你要是伤害到他们,他们就一定会来灼你的。我半信半疑的把手凑了过去,没想到的是,那只绿色的小鸟,一下子把头靠了过来,当时真的给我吓坏了,我一下子缩回了手。赵爷爷看了看,哈哈哈笑了起来,说他这是跟你示好呢!你不用躲。我又鼓起勇气,把手探了过去,这会那只鸟把头凑过来的时候,我没有躲开,一只毛茸茸的小脑袋蹭在了我的手心上,啊!当时我的心都快融化了。真的是太可爱了。我反手摸了摸他,他也没有躲开。赵爷爷又跟我说,其实鸟类是很善良的,你也可以摸一下这只红色的,我看了看他,他是比较老的鸟了。我把手探过去,他没有像那只绿色的一样,把头伸过来,只是有一点戒备和怀疑的看着我,似乎在看我可不可信。我一直看着他,手也没有动。他似乎是相信了我,把头小心翼翼的探了过来。好可爱
这就是我的邻居,爱鸟如痴的赵爷爷,从那时候开始,我也开始喜欢上鸟了,我知道了,这些小动物其实是很善良的,只要你不伤害他们,他们就一定不会伤害你。因为动物也是有心的,他们也能分辨偏爱。
画画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
上幼儿园时,我常常拿着油画棒在墙上漫无边际、为所欲为地乱图乱画,免不了挨老师几顿骂,但却并没有削弱我对画画的热爱。我继续在家里画,把大人们没有用的废纸拿来,“唰!唰!唰!”,凭着自己的想象肆无忌惮地画,把憋在脑子里的新鲜事物流泻下来,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不知不觉地到了三年级,我的岁数长了,我画画的技术也比从前好的多,我也开始学一些比较有难度的画画的本领了,我学的是素描——因为我觉得用素描画出来的物体特别逼真!我开始努力了。过了一段时间,家人开始发觉我的潜能了,我学得很快,几乎是笔一接触到画板,就开始全神贯注地画,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扰,简直就是旁若无人。过了一会儿,一幅活生生的作品就“出炉”了,只不过有点欠缺。
就学一种画,不过瘾!我就央求妈妈让我去学国画,妈妈不假思索,爽快地答应了。我又开始埋头苦干,一点儿都不敢分心,生怕漏听了一字一句。
就这样,我对绘画的如醉如痴使我有了应有的回报,我终于掌握了素描和国画,笑画满了我的脸。想起那段苦涩的岁月,我是一声长叹啊!
这才让我领悟到:画画想练得好,就必须稳稳地扎下基础,还得勤学苦练,坚持不懈,要学会吃苦,这才能学好。不仅是画画,所有技术都是这样。
画画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耐心与细心。
小品文大家张岱在他的《湖心亭赏雪》中舟子的喃喃自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人鸟声俱绝”的冬天外出赏雪的“痴”相公者,张相公的“痴”是他独立不羁、高尚志行的写照,此“痴”非真痴,不然哪会有“痴似相公者”的人呢。几个卓尔不群的文人或是隐士在一片白色的世界中,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交流、存在。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舟子的话可以借用到中国历史文人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大有人在。
首先我想到的是宝玉,这个在大观园中的叛逆者。宝玉发起“痴狂病”来,连自己的命根子-通灵宝玉都可摔去,曹雪芹笔下宝玉的“似傻痴狂”、“不通俗务”正是他的可爱可贵之处。宝玉并不痴,但在贾家那样的封建大家庭中要生存下去,要么装痴,要么被人视为痴。他的痴是大观园污浊的空气里的一丝清新,但改变不了贾府的风雨欲坠、败落主流。不知道最后,他的出家可是因了“痴”的无奈?
中国的痴文人不可胜数,屈原痴香草美人,陶渊明痴菊,到老仍采菊东篱下,李白痴酒,对影成三人,文人多痴情,因为痴文而痴情,动情的痴文成就了他们的痴名。而他们的痴,却也或是政治上的失意、仕途上的坎坷。最后,许是痴着悟了,屈原不再等待,抱石沉江,陶渊明安心归隐,种豆南山下,李白依然洒脱,不事权贵。
凡成大气者都或多或少带着点痴气。因着他们不拘小节的痴,才有了另一面严谨细致的明。据说着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到张家界森林公园观光。面对美景竟坐在地上不走,要求在那住下来,他的夫人左哄右劝象对孩子一样才驾着他往前走。然而,这时的沈从文已然是痴了般。数学家陈景润更痴,成名前被认为是智商接近弱智者的痴愚人物,而他对数学的痴迷,令他在哥得巴赫猜想的研究上,至今仍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对一物的喜爱人们也经常用痴来形容,对球着迷的人称球痴,看书忘我的人称书痴,渴望买车的人称车痴,也许只有痴字才道得尽对一物的喜爱吧。
前几天,我在常熟市梅李聚沙园游玩时,偶然走进了园内的徐建新钱币博物馆,馆内各个朝代琳琅满目的各种钱币瞬间吸引了我的眼球。随着徐建新爷爷的讲解,我在了解我国近四千年悠久、繁盛,博大精深的钱币文化的同时,更被徐爷爷为弘扬民族文化所作做的奉献而佩服。
徐建新爷爷今年62岁,可我觉得他应该70多岁了,白花花的头发,白花花的胡子,显得很苍老。徐爷爷从1976年开始收藏钱币,至今已有43年了。家里已有钱币1万多种,数十万枚。别人都和他开玩笑,说他是最有钱的人,一天到晚钻在钱眼里。但他说,他是最傻的“有钱人”,他是拿有用的钱换了一堆没用的钱。
徐爷爷不但喜欢收藏钱币,还喜欢研究钱币文化,撰写钱币论文,他因为白天要接待客人写不了文章,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奋笔疾书,几十年来岁月给他留下了苍老的痕迹,他用满头银丝换来了整整两大橱的文稿,光发表的论文就有四百多篇。
徐爷爷退休工资不高,每月只有2千多,但他从没想过卖钱币,虽然他的藏品中有的价值几百万。1995年,徐爷爷的妻子不幸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就是白血病。治疗这种病需要很多的钱,这对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会卖掉收藏的钱币来医治妻子的病,但是他没有。他一方面问朋友借钱,一方面亲自动手,设计开发紫砂纪念壶等文创产品赚钱,终于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钱币的尊重与热爱,得到了钱币界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我问徐爷爷,你收入不高,为什么不卖钱币?他说,我不缺钱,再说,吃喝玩赌我都不喜欢,所以,每月的零花钱只要几百块。这么多年,我日日夜夜和钱币在一起,都有感情了。它们就像我的孩子,我舍不得卖呀。
多么朴实无华的语言啊!就像徐爷爷的为人处事一样朴实温暖,他用自己的微薄收入建设着自己的钱币“王国”,他免费为别人做鉴定,免费为人做讲解,虽然只是一家家庭博物馆,但他一直制定并执行着一套上下班制度,也从未收过门票……别人都说他傻,但他却不以为然。他说,我从小就喜欢钱币,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有比这更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用我爸的话来说,我就遗传他两点,一点是简单直接的大脑,一点就是不着调的五音。这是我不靠谱儿的老爸,说出的为数不多的大实话。别问我是怎么看出来的,但从他没事儿就爱瞎哼哼,横了半天还压根儿听不出是啥的调调,就能感受到了。
谁能想到呢,我这个“遗传性音痴”竟然选择学习和音乐息息相关的——乐器。你可能会说,就算是音痴也没关系呀,只要会弹(拉)就行了嘛,能有多大困难,那你就大错特错啦!就从我刚学古筝那会儿说起吧,古筝音不同于其他乐器,只有五个音,少了”4“和”7”,可我连七个连着的调调都没找准,跳着的就更困难了。可偏偏老师要求我每次弹之前都得唱谱,这可麻烦了。于是,每次我都磨磨蹭蹭地开口,慢吞吞地唱,心里着急的不得了,可是越急越成不了事儿呀。音越往下走,就越难唱,到了最后,我竟压根儿发不出声儿了。我看看老师,又看看乐谱,再不愿唱了。这时,老师终于开口了。“路路,没事,继续唱。”老师都开口了,我只好硬着头皮继续,音开始往上走,我却越唱越没自信,嗓子突然变得干涩,急得几乎要哭出来了。老师突然用手拍了拍我的肩膀,用好听的嗓音跟我一起唱了起来。“哆”“唻”“咪”……虽然只是最简单的音符,却被老师唱出了柔美的感觉,这声音就像一股甘泉,滋润了我的嗓子,我有了继续唱下去的勇气。
不知过了多久,老师的声音已经停了,我仍在一遍遍地唱着,跑调的尴尬早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
那次古筝课,老师声音无疑是最大的鼓励,继续呀,别放弃!
直到现在,我唱歌依旧找不着调,但因为古筝,我却喜欢上了唱歌,即使听不出旋律的歌声会逗得别人捧腹大笑,但是我想,这也许是属于我自己的调调呢!
痴迷?什么是痴,什么又是迷?或许,有人回答过你:“痴者,迷也。”我,因痴迷过,而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时光的年轮,悄然出现了十六个圈圈,生命的丝线拉扯了十六个年头。这十六个春秋中,我痴迷于一个黑白的世界——棋。
一句话,使我觉得在小小的棋盘中,藏纳着无垠天地——“人生如棋,在拼杀中获得生存“。虽然有些冷酷,但,前半句却是真实的——”人生如棋“。因此,我深深地迷上了这小小的棋盘。
那时的我年少冲动,性子也急躁得很,缠着爸爸给我买棋,然后,又缠着他教我走法,布局,最后,要求对弈。
初学的我,根本无法与父亲抗衡,第一局刚下几步就被爸爸的”后“掏空了老巢。三番两次,我不耐烦了,把棋扔的到处都是。
过了两天,又想下了,爸爸让我自己找棋子。我执拗地说:”再买一套就行了呗!“爸爸却意味深长地说:”士兵丢了,有地方买吗?“无奈,我开始找我的士兵——桌底下,沙发后……总算找齐了,但是,我没找爸爸挑战,而是到网上,开始学习”排兵布阵“。查了很多开局,也找到了爸爸直捣”白“龙的”四步杀“。我潜心研究着战术,就好像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没有方向……痴迷中的我,这就是最好的状况,我,不想有方向。一有空,我就趴在网上搜索各种战术。夜深人寂,我独自在阁楼上电脑前,一页页地翻着棋谱,看各式各样的残局、中局和开局。累了,就透过窗口望望天空,一颗孤星挂在树梢,像是天使在陪伴着我。
网上的资源看腻了,就下载了一个国际象棋人机对弈软件,与电脑大师开始过招。虽然是屡败屡战,心里却是一份淡然。因为,我知道,急也枉然,人,就是在失败中,才变得坚强。
随后的假期,我央求爸爸给我报名参加国际象棋班的学习。因为,我的痴迷,学习格外认真。两次课后,我就升级进入中级班,又过了两节课,进入到高级班。参加棋士升级比赛也是从不空走,每打必晋级。老师们都惊讶于我的表现。
想三国武痴,横刀立马,建功立业……什么是”痴“?什么是”迷“?痴迷,能帮助曹魏武痴建功立业,也能帮我这小小棋痴惊讶众师。痴迷,能改变我的性格,磨练我的精神,帮我走向成功。
我因痴迷而获喜悦、获改变、获成功、获感悟!
我生活的时代就是大名鼎鼎的草痴时代,所谓草痴就是见到美女就流口水的那种男性。而我生活的时代的草痴他们的草痴程度还要高,他们是不管别人漂不漂亮,见到女的就流口水,就连老太婆也不放过和刚出生的婴儿都不放过。
草痴给我们女同胞的生活带了极度的不便。早上我去上学,刚挤上公交车,就觉得周围有许多不明液体又如洪水猛兽般向我袭来,我定睛一看“啊!”,不由得叫出声来。那黏糊糊,还散发着臭味的正是草痴们的口水,一瞬间,我的鸡皮疙瘩全体起来“做体操”。尽管恶心,但为了早点到学校,防止男生口水的袭击(男生通常喜欢迟到,早点到就可以把他们关在门外,最后他们不得不到其他班上课),我“忍辱负重”的在这极度漫长的时间中,挣扎着,熬了出来。
刚到校门口,黏糊糊的口水洪水般向我袭来,尽管我早就习惯了口水的袭击,但不免有些奇怪:平常口水的流量没有这么大的啊?我转过头一看,又一阵杀猪般的尖叫――“啊――”!原来,校花正在我后面走,而她的身后是已经是“洪水泛滥”,更有亿万双犹如“饿狼”般的眼神死死的盯着她。我可不想在这“洪灾”中壮烈牺牲,于是不顾淑女形象的撒开丫子溜了……
幸运的是,我以班上最后一个进教室的女生的名义,以比草痴部队块秒的优势,优雅的关上了教室门。
等一下,草痴部队到我家来了,我先藏一下!
痴,在孤独里痴清风,在乡愁中痴明月,在离殇时痴江水。既天不顺我,我自有痴处——不过是醉心纵命。
醉心并非醉生梦死,纵命并非纵横恣意。所谓醉心纵命,不过是一生只为一件事,逆命纵做顺喜事。
以心之利剑斩断命运的桎梏去追寻所爱,以心来作渠牵引命运的洪流引向所爱,以心的蓝图规划命运的泊船临岸所爱。而此心必有利剑之坚硬,水渠之宽广,蓝图之严谨,都不过一痴字,可这样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
他,醉心于诗词,纵江山之颠覆。
李煜,一个才情横溢的少年郎,却背负着南唐国家的沉重期望。从开始的褚位之争,到后来的南唐遭伐,再到沦落为俘,他只求于乱世中舞文弄墨,看尽世间百态,却终究逃不过宿命的劫。“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他站在人人看得眼红的峰顶,却独痴作词,许半壁江山于风花雪月。有人说李煜是个帝王家的笑话,可凭借李煜之才于治天下,他可能便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又怎比秦皇汉武?可他却是诗词家的神话,巨人一般站在文学的转折点,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他,醉心于木工,任龙椅之交迭。
朱由校,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却担下天下大任。朱由校从小亦受李选侍的“侮慢凌虐”,终日涕泣,形成了惧怕李选侍的软弱性格。有人说他文盲,读书少,无大志,可他对于西方人强占澳门,朱由校态度强硬,在澎湖与荷兰殖民者数次交战,大获全胜,这是一个“文盲”能做到的吗?但心不在此处,终究只能是副业。他本不应该坐上黄金的龙椅,他的心坐在木头上。“幼时无意登皇位,年成江山喂奸臣。天命由校为熹帝,此生理应是匠人。”一痴字,让他成为“明朝的鲁班”,天才的木匠,据说第一张折叠床他发明的;最早的喷泉是他发明的;最早的雪橇也是他发明的。
没世皇帝却以绝世词人、惊世鲁班掠影于世,他们的痴绝,是挣脱了一切外在束缚,一切被命运框定的自己,不论此生荣辱,不管后世评说,始终忠实于内心的那股痴念。
长恨此身,事与愿违,春花水月,往事难了,痴何处觅?则观此醉心之痴,纵命之绝,如醍醐灌顶——痴已遂愿,心即远方!
李白的醉与乐,悲与痛,化而沉浸在一种癫狂的状态中,又清楚地保持着面对人生失意的勇气。他是仙而人者,是那对酒当歌的痴人。人性深处,日神的理性与酒神的感_织、互融,蕴涵着沉浸于情与理的忘我、迷醉、痴狂——痴人,是何其真实的人。
痴是理性的尖锐。如苏格拉底,他睿智,懂得苦与乐的终极道路通向死亡,于是他在坚持真理的路上,直面疼痛。当他被指控为“不敬神”时,他说:“如果我请求宽恕,那就是承认自己有罪,所以我不会。”纵使他衣衫褴褛,可他的精神意志始终崇高。他镇定自若地怀着真理之神性安然睡去。他不懂变通,却也不入世俗,他痴迷在他的理想国中,是达到追求抑或没有已不重要,一场梦醉,是不羁的洒脱,是痴迷的执着。
痴是感性的温柔。像周国平的《妞妞》:“那是上天赐予我最珍贵的礼物,他温柔了我整段人生,他一笑,世界都明亮了。”他想解脱她失明的痛苦,却又想祈求她的停留。徘徊不定中,浮沉的生命痛楚化作他眼中的一滴泪。有人笑他傻,有人说他痴。在她无力挽回的生命中,他始终是尽责的父亲。无论理智是否被蒙蔽、情感是否泛滥,他永远是父亲的存在,是爱的缅怀与存留者——她是他永远的妞妞。再言三毛与荷西的沙漠婚礼,那相守一生的承诺破碎在大漠荒野中,流浪者一去不回,锥心死别一眼万年,两个六年的相恋,两个六年的空空如也,像是一纸荒唐言。又言“阮籍猖狂,岂消穷途之哭”,他的穷途之哭,只为百姓,为这绝望的社会。他狂饮烂醉,忘却了自己。亲情、爱情、爱国情,皆是痴的代言。或你言放下,我言坚持——痴是沉醉,是那接受纪念的、唯一的狂想。都言人痴,谁解其味?痴,没有对错,只是在患得患失中宣泄那一塌糊涂的烦恼。人之痴,不被理解却感同身受。
理性的“痴”或许执着,感性的“痴”容易沉迷。在痴中却不分情理,因为他们都是真实的人,都在面对自己的人生境遇而痴于其中。
人不是理智的完全体,或是汹涌的情感波涛。是由情理主宰行动,真实标榜痴心,于是人便可欣喜若狂,又可忘却自己顺应烦恼。面具之下,仍以真实相触,包容真实,成就那深情、专注与执着的真——痴,是真最好的代名词。
痴或不痴,只有一字之差,但又像有万层厚的玻璃一样,你无法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因果,痴,陶醉于那美景中。
陶渊明痴“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痴于菊花,菊花的优雅,让陶渊明留连忘返,不知不觉的就走到了南山,看到满山遍野的菊花,不知不觉陶醉于其中,忘却人间烦恼,一个人在这儿“幽径独行迷”,在这菊花丛中,看破了这世间的苦旅。在《桃花源记》中抒写出自己的愿望,痴于那儿一切的安静与美好,不禁黯然回想自己身处的社会,无比强烈的信念,在他心中萌发——归隐山林,与这菊花相伴,直至老死。
王维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森林中,没有人与王维为伴,只有明媚的月光来相照,在这儿,诗人与明月,竹林融为一体,成为自然景物中的一部分,自己陶醉这美丽的景*中,不觉地忘我,王维在蓝田南山隐居时写到“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王维赞颂青溪的宁静,自己喜爱这闲适的生活,看上去并不妖娆绚丽的青溪在诗人眼里却非常美丽,王维痴于这大自然的怀抱,又羡慕这宁静、幸福的生活,自己想“退隐*湖”,归于山林。
_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_痴于那一年四季都是绿*的松柏,要想明白松柏的高尚情*,要在雪融化时才知道,_喜欢松柏不畏寒冷,不怕困难的情*,在寒冷的冬天,倔强的松柏依然挺立在这大地上,它虽没有鲜花那样的千姿百态,但它是不会选择逃避,它明白“面对困难,一味的逃避是没有用的,应该勇往直前”,诗人爱的,痴的就是这种精神。
痴于那菊花的高洁,痴于自然的宁静,痴于松树的情*,这样的痴,岂不是很好吗?
古人之痴,痴的豪迈,痴的雍容,痴归过了一座座城池,痴迷了一个个王朝,在一个个王朝灰飞*灭时,千年的往事也如同一根细小的火柴点燃就被扔掉。
痴痴痴,痴得让现代人明白:痴,就要痴于一样东西,让人永远的了解和明白。
古人痴,未必是一件坏事,他痴于这一切,只是被社*逼,在大家沉迷享乐时,痴于平淡的生活,岂不是很好?
让现代人也学学“痴”吧!
情到深处引人愁,痴迷不痴独自忧。
月光如水,撒在窗前的台子上,給石头砌的台子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银光。古来文人雅士们都热衷在这如水月下,斟一杯美酒,对月表达自己的情怀。无言独下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代国君李煜,都说他是昏君,整天不理国事,纵乐于美女、美酒、美景之中,可有谁懂他的寂寞?在黄金万丈光芒之中,他却在内心深处希望着有一天脱去皇帝的锦袍,做回一个普通人,牵着自己心爱的子女,在西楼上,赏月,暖了这萧瑟的清秋。
在万家欢乐,但唯你独身一人时,你是否也曾愤慨过明月当空引人愁,万家欢乐惟我忧?
愁,愁,愁!愁己,愁家,愁国,古代诗词中有多少面容悲寥、愁苦的感怀之士,挥笔一气呵成脍炙人口名篇?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为何愁?双眉紧锁,自己满腔才华,但怀才不遇,功业无成,愁,哪能不愁!极度的人生苦闷难以解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所以,即使是李白,怕也要以醉卧于一叶扁舟来缓解如云环绕在心头的愁。
诗是离不开酒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没了酒哪来得这豪放的诗句?醉既是一种解脱,一种宣泄内心的方式,不醉,真心该如何表露?
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傲霜,又何妨?既有美酒痛饮酣畅,何必顾忌两鬓添霜。纵情放笔,浑酒自如,如果没了就酒的助兴,苏轼还能这么畅快淋漓?他是真醉,还是痴醉?
痴者,甚明也。
前几天,爷爷从老家石门镇赶到我家,打算陪我住几天。爷爷是个“鱼痴”,在老家,他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到河边钓鱼,傍晚五点才回来。如果下雨的話,他就在家里玩钓鱼游戏,反正见不到鱼,他就浑身不舒服。这不,才来没几天,爷爷就坐立不安,整天嚷着要回老家,爸爸没办法了,只好哄道:“星期六咱去钓鱼!”爷爷像吃了颗定心丸,接下来的几天都乖乖在家,连“走”字也不提了。
星期六,我们来到河边,爷爷仔细观察着阳光朝向、风向和水深,选择了一个钓点。我们首先用鱼饵打窝——通过向钓点连续抛饵料,将鱼引到这个钓点,其次拿起钓竿,装上钓线,再次把鱼漂装好,调整好鱼漂,最后将钓线抛了出去。结果水太深,鱼漂沉了下去,爷爷就拿出锡纸,用剪刀剪了一点,卷在钓线上,再次抛了出去,鱼漂还是沉了下去,说明水还是太深。我不耐烦地说:“加多一点不就行了?来来回回好几次,好花时间和精力呀!”爷爷说:“别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要慢慢来,才能调到精准的水深处。”一切准备就绪,开钓!
初春乍暖还寒,爷爷却坐在河边一动不动,直勾勾地盯着鱼漂,眼睛眨也不眨一下,只怕错过了鱼儿咬钩的时机。爷爷时而提提钓竿,时而换换鱼饵,动作利索而专业,一副钓大鱼的样子。突然,鱼漂猛地一沉,又浮了上来。爷爷疾速提起钓竿,一条大鱼映入眼帘,爷爷拿起抄网一抄,“咕咚”一声,虽然大鱼捞上来了,但爷爷的手机掉了!他赶忙把鱼放到水桶里,抄自己的手机去了,但只抄上来一些碎石和水草。爸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手机捞上来……奶奶听说这件事后,又好笑又好气地说:“钓鱼、钓鱼,手机都给鱼钓走了!”爷爷尴尬地笑了笑,说:“意外,纯属意外。”大家都笑了。
故乡之痴
我们的一生,可能会经历过很多令我们痴迷的事物,众多的美景、美食、身边的人或物、都可以痴。但我最痴的便是我的家乡。
故乡山水之痴。家乡的空气与城市中的自然不同,不同于城市的灯红酒绿,大雾弥漫,令人喘不气来,家乡的空气是清新的微风徐来,空气中还有微微的桂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早晨起来,推开窗望去,看远处的树林轻轻摇摇晃晃,发出轻微的声响,鸟儿也在空中,肆意地飞翔,时而快、时而慢,来到那条曲折的小路,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身旁小溪,河水与石头的碰撞,悦耳襟灵,河水清澈见底,嘴里哼起小曲,痴痴地望着鱼儿游乐。
故乡人情之痴。家乡的人都很单纯,没什么坏心眼儿,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里乡亲们都很十分融洽,晚上最为热闹,我们会到外边与小孩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东跑跑西看看,累了就随意到一家去歇息,他们都热情的招呼着我们,给我们拿一些小零食。大人们也有自己的活动喝茶聊天打麻将、好不快活!玩到尽情,我们便准备回去休息,还招呼我们明日再来。傍晚,村里都悄然无声,大家都歇了。星星与月亮也开始了属于它们的狂欢。蟋蟀与青蛙的合奏让这个夜晚并不孤单。
故乡雨声之痴。春夏之际,雨水总是最多的。我小时最大的乐趣就是踩水坑。一到下雨,我们便到院子里蹦蹦跳跳,看谁踩出的水花最大,我总会趁人不注意去踩一脚,吓他们一跳,溅得一身都是水。我便会乐的哈哈大笑,然后就会被群起而攻之,最后大家身上都弄湿了,回家换衣服后我们总会搬把椅子坐在门口,观下雨之景听雷鸣之声。我痴迷于这雨水滴在地上的声音。落在土地里的声音。打在树叶的声音、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
我对故乡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感,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喜爱我的家乡,痴于它的一切!
“痴”字怎么理解?
大多数人都理解为—傻;愚笨。这只是通俗的理解,但有更深刻的含义让我们获益良多。
人生应有远航的目标,筑激情为动力,热血为星火,坚定向前,所向披靡,胜利的曙光就在我们的眼前,那我们就可以到彼岸欣赏美丽的日出。
但在这过程中,不乏有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扰乱我们的视野,妖邪的风改变我们的航线。让我们迷失自己,陷入深海的漩涡而无法自拔。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由兴趣到痴迷证明了你坚定的方向。但是痴迷可别“痴”错了方向,应该学会辨别正确与否,认其值得与不应该,从而在暴风雨中找到该有的出路,踏上真正的远洋的航线。
但是做人可不能痴心妄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
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才是真的,沿途的风景会很美,将会给你足够的勇气走下去。
想象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呢?现实总是残酷的,具有挑战的。要想达到理想的境界我们又该怎么做呢?也只有学会坚强。现实不会给我们有缓冲的时间,争取做好每一步,每一步都是挑战,每一步都是困难。
别总是在那里痴人说梦,心中有梦固然是是好,但有将其实现,要有足够的信心去挑战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勤奋是铸就成功的基石。但仅仅勤奋也是不够的,也要有正确的方法,才能如虎添翼。
往往站在顶峰的都是说的少做得多的人,也就验证的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成功﹦勤奋﹢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
坏习惯总是有的,但要学会改正才能铸就完美的人生。
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也没有哪一个人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我们要有做到十全九美的目标,这样才能使自己人生更加完美。
痴恋于心中的目标固然美好,但是可别痴恋于人。学生时代难免会犯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烟酒花茶,灯红酒绿的生活并不是我们现在应有的生活,学生时代就应该为理想而奋斗,我们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就应该努力学习。
没有什么诱惑能改变我们的航线,因为我们努力向前﹔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我们,因为我们坚勇无谓。
戒“痴”,戒掉犯痴、犯傻,戒掉我们的恶习,戒掉我们不应该有的痴心,才能使自己人生更加完美。
“叮当、叮当!”中午放学铃响了。“你去端饭盒,我去占球台。”说着我便抓起球拍像一匹野马似的直奔乒乓球台。冲到球台边,我一下就爬了上去,双手叉腰站在上面,大吼道:“我占到球台了,我占到了!”那样子就活像一位得胜将军,威风凛凛。
不一会儿,没有抢占到球台的同学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去端饭盒的搭档来了,我们一手端着饭盒,一手拿着球拍,打一两个球,就用饭勺向嘴里送一辆口饭。我们觉得这样太没有味道了,于是我俩干脆把饭盒放在一边。这时的搭档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只见他一个弯腰、屈膝,挥手间,一个“反拉球”从乒乓球台上快速的蹦了过来。我心想:“这个球挺棘手,怎样接呢?”我灵机一动,快步向后退了两步,只见球的速度大大减慢了,我轻轻一抵,球就翻过球网,蹦到搭档那边去了。呵,他没接着,我胜了。围观的人一见,嘴里不停叫道:“好球,好球。”
时间随着球拍的上下飞舞,一眨眼就过去了。“你们班主任李老师来了!”不知是谁惊叫起来。我回头一看,真是李老师骑着一辆自行车来了,这是我才发现自己饭盒里的饭还没有吃完,便把乒乓球拍夹在手臂间,拿起饭勺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叮当,叮当!”上课了,我端着一盒未吃完的饭,腰间夹着球拍,进了教室,只见同学们都向老师打我的小报告:“×××打乒乓球,没做完作业。”李老师收走了我的球拍,就像抽走了我的心一样。
虽然没了球拍,但仍然挡不住我对乒乓球的热爱。下午,我们照例占球台,用手掌当球拍,发球、接球、进攻、防守……玩得更欢,有时,反而觉得更爽。
听!同学们都叫我“球痴”。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饥肠辘辘的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在等待的间隙,他突然产生了灵感,便立即拿起了桌上的菜谱,在背面飞快地记录,完全沉浸在了美妙的旋律中,过了一个小时,一直候在一旁的服务生问他是否上菜时,他直接付钱,不听服务生的解释,抓着菜谱就冲出了饭馆。正是因为贝多芬的专注、对音乐的痴迷,他才会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所以说,人不痴,不成事。
痴,要对一件事专注。居里夫人小时候,对读书十分痴迷。有一次,他在桌前阅读,而她的姐妹们都在玩耍。她们见玛丽如此专注,便起了与她开玩笑的念头。她们把许多椅子叠在一起,靠在玛丽背后,这样她一动,椅子就会倒,可玛丽读了一本又一本书,那堆椅子动都没动,直到她合上最后一页,就站身时,那堆椅子才轰然倒塌。这正是对居里夫人专注的一种体现,更是体现了她对学习的“痴”,也正是因为这种“痴”,才让她有了后来的成就。
痴,要对一件事坚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前为了培养杂交水稻,常常整天整天地待在稻田里,痴心研究。尽管失败了无数次,也依然不放弃。气象学家竺可桢,每一天都会用心写日记,他每一次回家,都会仔细观察门口那棵树,并且坚持日日观察,天天记录。最后两人都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为世界所赞扬。而这一切,都是他们的坚持、痴心研究带给他们的,若没有当时研究时的“痴”,也就没有了现在的荣誉和辉煌。
痴,是对一件事始终抱着兴趣。欧阳娜娜自从一次雨天拉大提琴被父亲夸好听后,就开始对大提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天天练习,每多拉一首曲子,都让她感到欣喜,从而对大提琴更有兴趣。她的姐姐担心她如此痴狂地练习大提琴会把她累坏,说:“娜娜,我带你出去玩吧,我希望你有个快乐的童年。”而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大提琴就是我的童年啊。”正是因为她对大提琴始终兴趣浓厚,始终如痴如狂,才让她成为了一颗闪耀的童星。
痴,便是专注,便是坚持,便是兴趣。无论如何,人不痴,不成事!
大大的眼睛、挺立的鼻子……妈妈说,最可爱的还是那浅灰色像弯弯月亮的眉毛了。你猜我以前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天包地”还是“地包天”?呵呵,是“地包天”,丑死了!唉!戴了个像口香糖的牙套,同学们那阵一见我就问:“赵洋,你嘴巴怎么啦?”还好,现在我已经告别“地包天”了。
我是一个“画痴”,一拿起笔就画个没完没了。
一天傍晚,我看刚好是周末,就决定给最可爱的小熊娃娃画一个像。我从整洁的柜子里轻轻拿出一本崭新的画本,照着小熊的样子像模像样地画了起来。
一分钟、两分钟……半小时过去了,妈妈仙女般清脆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宝贝,来吃饭吧!不然会饿肚子的。”我一点都不饿,才刚画小熊的一只耳朵呢。于是我装作什么都没听见。
过了一会儿,香喷喷的饭味勾引着我的鼻子,我的肚子咕噜噜地叫了起来。可是,我的小熊还有两只脚没画呢。我摸了摸瘪瘪的肚子,吞了吞口水,又举起铅笔,“唰唰唰”地画了起来。
又过了一会儿,妈妈没好气地叫:“赵洋,过来吃饭,不然抽你!”感觉暴风雨即将来临,固执的我还是停不下手,因为此刻我脑中只有画画这件事。
终于,门“砰”的一声,妈妈拿起衣架冲进了房间。她像狮子般大吼起来:“啊……!给我过来吃饭!不然我会抽打到你屁滚尿流!”妈妈的眼睛喷出了火,她一把拉住我的手臂,把我从房间拖了出来,我的手里还紧紧地抓着画本和铅笔。
我在饭桌上边吃边完成了我的杰作,妈妈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就是我,一个大画痴,希望你可以记住我哟!
放学了,咦?今天怎么没看见妈妈来接我呢?我努力地用目光排开人群,寻找亲人。
“嘿,嘟嘟。”一个人用重庆口音叫我,我扭头望去看见一双手向我摇晃。“咦,难不成是我眼花了?”我顺着手往下看,却没看见人头,等等,不对哦,难不成是“舅舅!”我大叫着,向他扑去,像打鼓一样拍他的大肚子。“走,我们回家啰!”
晚上,为了庆祝舅舅的到来,我们去吃串串。我们先到,就坐在位子上等舅舅。“到了!”妈妈对我小声说,我往大门口方向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鸡蛋,不对,是肚子,然后一个小脑袋插在肚子上。抱歉,没有脖子了。我去抱舅舅,却发现抱不全,全是肚子占了位置,我使劲挤压老舅的肚子,还是不成功,好吧,老舅,你该做减法了。
“服务员,来两瓶百威啤酒。”可舅舅不是那种说话算话的人,至少在喝酒这个方面。很快,舅舅满脸通红,眼睛像铜铃一样大,让我想起了,“手拿文章,脚踩四方,鼓起眼睛,活像闯王”的句子。老舅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汗水给老舅洗了个澡,“再来几瓶”老舅喊道,很快,两瓶变成四瓶,四瓶变六瓶了!最后,老舅挺着肚子,像抱了一个大西瓜似的离开了,还说:“下次再来。”
回家的路,妈妈对我说起了过去的事:过去,老舅喜欢买彩票,酷爱足球彩票,一次要花好几千。有一次,老舅没钱了他就去卖孔明索,结果被城管没收了。可怜的舅舅被关进了拘留所,还是婆婆拿钱来解救了他呢!可惜老舅还是买彩票,一次没钱了,来找妈妈要一千元,可是银行下班了,最后事情解决了,但不是老舅猜的那样。
这位二痴老舅还真有意思呢!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仰问苍天,痴归何处?在山巅、在云端、在秋天,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尽头、在曾母暗沙的彼岸、在芸芸众生的心间。
纵观千古风流,痴人无数。林逋隐居西湖,常有人劝其出世为官,无不无功而返,他还说: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就这样一个怪人,不喜功名,不喜富贵,却一生痴于植梅养鹤,称自己为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真是怪哉。齐白石先生对绘画之事痴如顽石,一次饭宴,他忽然停住筷子,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后眉飞色舞地对夫人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真是一个痴人,但也就因为这种性格成就了其艺术上的三绝。酒醒只在花间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唐寅一生尽管贫穷却不失人生的志趣,提一壶酒醉于花间,满眼落花望不尽,一生抱负寄飞花。是命之使然,还是痴心所致,也许那纷飞的桃花知道。
痴是一种情趣,是一种寄托,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它是李太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情,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趣,是阴铿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的心态。看世间,天下痴人皆执念。
李时珍痴于医,他越千山、行万水,收集标本处方、参考医药文献,写了上千万字札记,27个寒暑,三易其稿,最后他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袁隆平说:我这个人有点‘痴’,只要认准的路一定要走到底。或许在大多数人眼里这种痴叫白痴,叫不知变通,可真的是这样吗?若没有袁隆平的痴,又何来杂交水稻,又如何解决得了全世界60多亿人的温饱呢?痴人痴到底,更欲数期颐。也只有这种心怀天下苍生的人,才会痴心不改,功照汗青。
痴是一种执着,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境界。人生在世,不痴于亵玩,不痴于钱财,不痴于私情;痴于崇高的理想,痴于兴盛的家国,痴于心中的太阳。
他一头白得似雪的头发,古铜色的脸上,刻划着许多的皱纹。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虽深陷了进去,但是显得神采奕奕。爷爷长得不高不矮,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但身体仍然很健壮。嘴边总挂着一丝笑容,待人和蔼可亲。行动依然很利索,走路昂首挺胸,健步如牛,一点不减他年轻时的风采。但他对土地很爱惜,是一位堂堂正正的“地痴”。
一天中午,在吃饭时,奶奶问:“你说要不要把那几亩地给卖了?”“不用卖,不用卖,我们没了那几亩地,就没有新鲜的大米和菜吃了。”爷爷坐在椅子上慢悠悠地答道。“你呀!就是个‘地痴’”。奶奶饶有兴趣地说道。从此,爷爷就有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地痴”。
的确,爷爷是个爱地如命的“地痴”。
一个周三上午,家里来了一个陌生人,原来他是来找爷爷商量修路的问题,爷爷在村里也是一个领导,大部分的事别人都来找他,爷爷表情严肃,一反常态,眉头紧锁着,像是在思索着什么。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宁静。“你要不要签字?”随后又是一片寂静。“哎!这块地跟了我们几十年,再让我想想吧。”“好吧!等一会再来。”我连忙问:“怎么了?”爷爷又静了下来,沉思了片刻,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他家要修路,那条路要横穿我们的田地。”爷爷顿了顿又继续说:“他会给我们一些钱。”“爷爷,那你就拒绝了吧!”过了一个多小时,他果然又来了,结果被爷爷拒绝了。
只要谈有关卖土地的事,无论陌生人也好,熟人也罢,爷爷仍然坚持自已的原则。
一天,叔叔到了我们家,爷爷似乎对叔叔的到来十分厌烦,一进家门,就听见叔叔的声音:“你还 是不卖吗?”“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你还 是把那破地给卖了吧!反正你禾苗也种不出了。”“种不出来?我已经种出一百株了。”“一百株?这能种出多少稻谷啊?”奶奶走进家门,就看见他们站在客厅,你一句我一语地争吵着,最后爷爷还 是保住了那块地,没卖掉。
这就是一个“地痴”爷爷,一个堂堂正正的“地痴”,一个爱地如命的“地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