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4
2022-07-14
2022-07-13
2022-07-14
2022-07-13
更新时间:2023-09-15 11:56:3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2-07-14
2022-07-14
2022-07-13
2022-07-14
2022-07-13
节俭演讲稿高中生每个公民都要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自觉弘扬节俭的优良作风,养成节俭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油、一粒米的良好习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节俭演讲稿高中生5篇,供大家参考。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俭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俭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我首先会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穿了20年,补了73次。经济困难时期,他自我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水果、鱼、肉。上世纪60年代,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结束,他留大家吃中午饭,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吃烧饼,伟人在勤俭节俭方面为人们作出了表率。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当向毛泽东一样勤俭节俭呢!
节俭要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日常生活中时刻谨记勤俭、节俭。如节俭用水,节俭用电,节俭粮食,要将衣、食、住、行等方面制为节用之法。不奢侈,奢侈就是浪费。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多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朴素、勤俭节俭都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美德、提到倡导,坚持和发扬。这也是我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要因素。
是啊!艰苦朴素的生活虽然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了,但我们仍应牢记:平日里节衣缩食,困难时才容易渡过难关;富足时将华奢侈,困难时将难以生存,所以说勤俭节俭这一美德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在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然而,勤俭节俭是一向伴着我们的。
回头看看过去,那战争年代,什么都没有,衣服是破旧的;饭菜是馊了的;用品捡拾的,人们都过着勤俭节俭的生活,所以,才有了此刻的好日子。
看看此刻,河水被污染了,所有人出门都戴着口罩;树木伴随着鸟儿凄惨的叫声被伐木人用斧头砍倒。而我们,却对这用大自然的子孙换来的东西不加以爱护,反而开始了肆无忌惮的浪费。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贫困山区生活的那些孩子,仅有一个书包,却能够用上七八十年甚至一两代。而生活在城里的的孩子,一个崭新的书包只用两三天就要换新的。看完这明显的比较,你必须会有所熟悉吧,因为,那有可能就是我们自我。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人,他提倡勤俭节俭,反对铺张浪费,有一次,他看一个人整天游手好闲,还天天把饭菜都倒了。之后一打听,他是个有名的商人,可是他认为,既生活已经创造好了,就应当享受!提倡节俭的人说:“我敢保证,不出三年,他就失去一切。”果真,两年不到,这个人就被巨大的债务压得喘可是气了。原先,他整天花天酒地。在外欠下了不少的债。最终有一天,他上吊自尽了。
别人都问预计商人死的人:“你怎会明白?他会一无所有呢?”
“如果创造了生活,却不懂得节俭,又有什么用呢?”那个人解答道。
同学们,诸葛亮以往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让我们一齐向那节俭生活,去奋斗、去前进吧!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杂志社举行“打造节俭型社会”有奖征文活动,应征的稿件堆积如山。作者中不乏专家、名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见。但出人意料的是,特等奖却由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获得。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把征文稿件打印在正反两面纸上的人。
听完这个故事,我想有一些人会对此感到不屑吧,那是因为他们对奢侈浪费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们时常看到,有些人只可是是洗洗手,却把水龙头开得很大;时常看见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风扇还在呼呼作响;时常目睹美酒佳肴摆了一桌,顷刻间却成为垃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以勤俭节俭为荣,奢侈浪费为耻。试问,当节俭被放入史册,当浪费成为了时尚,我们不该感到悲哀吗?
回顾历史的长河,我们还清晰的记得,从嘉兴南胡的破旧船只到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从力挽狂澜的遵义城头到运筹帷幄的陕北窑洞,从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决战到黎明前的歌乐山,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才换来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怎能让奢侈浪费凌驾于节俭朴素之上呢?
节俭是一种财富,是那镶嵌在如宝石的美德上最朴素的东西。我们不曾忘记,明朝清官海瑞用“公以生为明,俭以养其廉”为勉励;我们也还记得,周总理那件破了又补,补了又穿的睡衣;我们也曾听说过,德国前总理科尔毫不犹豫地舔掉盘子里剩余的汤水。这是节俭的感召,节俭的力作,节俭的呼唤!
今日,时代呼唤精神动力,民族需要精神空间。但“加快建设节俭性社会”不是一句普通的口号,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它需要一沙一石的凝聚,一草一木的积累;它需要让每一份资源都得到合理利用;它需要我们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节俭光荣,浪费可耻。我国虽说是一个资源总量丰富的大国,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我国却是一个穷国,并且能源的浪费现象还在持续不断,难道真的要让子孙后代去讨残羹冷炙吗?树立节俭意识,提倡节俭,迫在眉睫。
怎能忘,节俭飞扬传四海,辉煌永驻;榜样辈出笑华夏,前景更佳。当看到水龙头里的水哗哗直流时,你主动伸手拧紧;当离开教室看到未关的电灯时,你顺手关上;当别人让你使用一次性筷子时,你毅然拒绝。从平凡的生活小事做起,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让节俭蔚然成风。
朋友们,节俭的星星之火已在学校燃起,节俭的圣洁之花已在祖国大地绽放,节俭的理念已在你我心中。行动起来吧,叩问心灵,崇尚节俭,奏响节俭的主旋律,开创华夏的新篇章!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以前姥姥还在的时候,就经常跟我说有关粮食的故事。那时候社会的经济还没有如今这般的发展,他们还只能靠天吃饭。每日里太阳还没有出山的时候,就已经披着晨露去干活了。他们要做的事情可多了。地里的活都在等着他们,还有那一不留神就冒出了老高的杂草都等着他们去除掉。
当时的他们哪有像此刻人们这么悠闲,那时候一日三餐能吃上一次饭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还清楚的记得姥姥说的一个事实,那是关于爷爷的事。有一天爷爷在餐桌前吃饭,拿起筷子吃得正香,结果手一抖,有几颗粒饭不细心掉到了地上,爷爷瞧着地上白胖胖的几粒米饭叹息了一声,然后弯下身,伸出手将地上的饭粒拾了起来。爷爷别有深意的瞧着手心的饭粒,感慨了一声:“粮食,怎样能浪费呢?”说着,吹了吹就将那几颗饭粒吃下肚。
在他们眼里,就算仅有几颗饭粒都是不能浪费的,也是浪费不得的。粮食是用每一位农民辛勤的汗水浇灌的,浪费粮食更是对他们的一种不尊重。
现如今,有了杂交水稻,粮食的产量增加了许多倍,加之此刻的科技发达,播种粮食更多的被机器所替代,人们没有之前那么的辛劳,可是也不要忘了,我们能够有如今,也是靠着先辈的努力才拥有的,粮食依旧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节俭粮食。
并且,如今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里,世界上还是有许许多多吃不上粮食的人,他们忍受的饥饿,他们皮包瘦骨,也许只要一碗、或者半碗粮食就能救他们一命。光如此,我们就没有理由去浪费粮食。
节俭粮食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个人品德,更是一种善举。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这是大诗人陆游的金玉良言。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更是一切美德之源。清末中兴之臣曾国藩以往说过:“勤俭自持,能够处乐,能够俭约”,“无论是大家还是小家,士农工商,勤俭节俭,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翻开厚重的华夏历史,由勤俭而成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文王成了圣人还亲自上朝,日影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常坐以待旦。仲山甫昼夜从不懈怠,事无巨细,勤到这种程度。陶侃综理密微,就是竹头木屑都储于有用之物。范仲淹划粥为食发奋攻读,粗茶淡饭砺大志,始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穷奢极欲导致身死国灭的教训亦是数见不鲜。夏桀、商纣亡于奢靡无度,荒淫暴虐;秦始皇兴建阿房宫豪华盖世,终为楚人一炬;隋炀帝沉迷于灯红酒绿,不理朝政,落的个身首异地;唐明皇沉醉于享受美色,而至安史之乱,是盛唐趋衰。
前世不忘后世之师。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就逐渐抛弃了勤俭的秉性。由节俭到挥金如土,从粗茶淡饭到山珍海味,有的人甚至为了显示自我的气派,在菜肴里点缀金箔,以增加其含金量,另人咋舌。更有甚者,他们拿俸禄、吃皇粮,却不为人们办事。
今日,我们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明白大家是否由衷的感到过自豪,因为我们国家日渐强大,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可是,我们又曾思考过,这相对优越性的生活由何而来。旧中国水深火热,人民民不聊生,在那样动荡不堪的年代,是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用智慧和血肉才换来我们今日的这一片欣欣向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我们怎样敢忘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又岂能抛弃?
可是,举手投足之间,浪费却又是我们的惯常之举,应对食堂里面我们一碗又一碗倒去的白米饭,我们可曾有过一丝的怜惜,应对寝室里流过的自来水,我们可曾有过一丝自责。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没有经历过饥寒交迫的苦楚,因而不明白珍惜和节俭的可贵,随即把浪费当作无所谓。可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却还有许多人正在饱受饥饿的煎熬、在死亡线上挣扎啊。
我们学习勤俭节俭,是在学习一种道德品质,学习一种人格力量,也是为失败做保险,因为任何一个人,一旦奢侈浪费,必然败家或自取灭亡。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当学习俭朴,用冷静的眼光,着眼于我们的一生。深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节俭演讲稿高中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