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4
2022-12-03
2022-12-13
2022-12-15
2022-12-18
更新时间:2023-11-08 17:38:5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2-12-04
2022-12-03
2022-12-13
2022-12-15
2022-12-18
很小的时候,我就结识了书。那是布满彩图和拼音的世界。在书中,我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秘密:猿人是人类的祖先,恐龙十分高大可怕;遥远的年代人们钻木取火……原来世界这么奇妙!我觉得书让我一个小小的孩童变得好高大,仿佛举目望去,我就能轻易的发现北极的冰川,看到埃及的尼罗河畔有成千上万的奴隶在修建金字塔,直到我爱不释手的合上书,脑海中还不断浮现出各种画面。我有一种甜蜜的感觉:读书真好。
渐渐地,我告别了娃娃书,步入了文学的殿堂。书变厚了,变深奥了。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证明了此书在古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论语》一直被那些以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的读书士子们奉为经典。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这句话让我懂得了处世之道。就是告诉我们要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寡尤,寡悔。”让自己少很多怨尤,少很多后悔。
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这句话让我懂得了择友之道。我有一个好朋友,她经常挑出我学习中的毛病。孔子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如果不是她,我不可能学得像今天这样好。感谢你的诚实、正直、广见、博识,你是我的益友。
孔子也在川上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让我懂得了人生之道。我们每个人都是沧海一栗,生命转瞬即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才不会虚度呢?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孔子这位圣人的态度对我很有启发,只有一点一点的去思考才可以真正做好该做的事。
先贤圣哲的伟大也许就在于他们能以最简单的语言道出人生至理。
因为爸爸的老家在浦*,所以在正月里,我们全家去了一次浦*。一路上的颠簸使我想吐,因为自己晕车。。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你是在写游记还是写你拜年的过程啊?那么我告诉你,是因拜年而写游记。
坐着大伯的车子,我来到了爸爸从小长大的地方。这里实在太美了,美地无法用言语形容。我只能说,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一般!
在我的记忆中,我看到最美的地方,莫过于电脑上九寨沟的图片,我觉得那已经不是在人间应该有的地方,那应该是天宫中的美景。但是,九寨沟给我的是奇幻绝伦,它绚丽,幻美,让人不敢相信。而这里,给我的是自然的美丽
如果,你失去了双手,你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呢?
20_年10月,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在上海举行。一位失去双手的青年引起了观众的注意,他就是这次比赛的冠军——刘伟。
本来他应该在父母的怀抱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一次意外让他失去了双臂。
当他在重症病房醒来时,有谁能体会到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啊!10岁,因为触电失去双臂;12岁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两金一银;19岁成绩优秀的他放弃高考,开始学习钢琴……
在采访中,记者问:“你在学习钢琴中,脚受过伤吗?”然而,他只平淡地说了一句话:“嗯,只是抽了筋和磨破了皮。”据他的母亲回忆,钢琴比较高,刘伟的脚没有支撑点,双腿完全是悬空的,由于长时间练习,他的双脚经常红肿。通过每天不少于7小时的练琴和超人的悟性,刘伟一年内就达到了钢琴7级的水平。可是,他没有用什么言行来博得人们的同情,只是告诉别人:“我不是废人!”在那平淡的笑容背后,不知有多少血泪和努力啊!
评委伊能静在舞台上点评时说,要把他的故事带回家讲给儿子听,要把他当成自强不息的榜样。可是,刘伟说:“我没觉得我和其他正常人有什么不一样,我的生活能自理,我也有谋生的能力,一个人住,也能养活自己,还能有什么奢求呢?”说到这里,刘伟有一些幸福的伤感。“或许我不能和别人拥抱,但是,我能从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身上感受到很多力量,音乐也会带给我很多的幸福感。”
他只用了一句话显出了精神的真谛:“要么就等死,要么就精彩地活着。”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说出这样的一句话,那单薄的身影显得异常高大。
在总决赛时,他唱了一首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孤傲的灵魂在为自己唱歌,如此凄美,如此刚强,耀眼得无法直视。
他顽强得令人窒息,他在为自己歌唱,为生命歌唱。那声音直入心扉,又如沐清风,抚平了我们的创伤。
生命并不脆弱,它是世界上最坚韧的东西。
《 我从《平凡的世界》中读出了坚强当我浏览完毕《平凡的世界》以后,纵然对纸墨陌生,但我还是毫不犹豫的提起笔来,小记一下心得,因为难以言传的情绪已经似潮水一般涌上心头,无法退却。
不是华丽的辞藻,不是故事中上天的眷恋,不是符合每一个人心境的虚伪情节,而是,而是那淳朴的话语,那并不带有神奇色彩的生活,那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汗水与泪水的一字一句,都飘散着阵阵花香,发出高尚而又朴实的光芒。
路遥,有着雨中白桦一般的忧郁,抱着永不满足的态度,在文学的路上坚定地,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路遥老先生的一生都献给了文学事业,他没有陶醉于鲜花;没有沉迷于掌声;没有醉心于胜利。
也许就是这样,是路遥老先生的作品一直低调而又不失热情地流传着,一直到今天,当我双手捧着这些历历在目的作品时,似乎都好像在于路遥进行心灵沟通,从我翻开这些书的第一页起,路遥老先生坚定地品格与信念就开始深深影响着我,他独特的思维与艺术品格感动了我,震撼了我,也充实了我。
在我看来,路遥自幼的艰苦生活,才是路遥老先生获得了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代替那种毁灭性的方式来包容苦难,超越苦难。
是的,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一种博大与朴质已经因为这部路遥老先生用生命和青春来书写的作品而融入我的血液,生生不息地在我的身体里流动,然后深入骨髓,在脑海中深深地画下了一个印记,是的,我永远不会忘记,不会忘记孙少安准备弃学从农时候的痛心与惋惜,不会忘记孙少平去往大城市出卖劳动力的辛酸与苦闷,不会忘记晓霞为救一个小女孩而壮烈牺牲的悲痛与惊愕。
但是,我更加会铭记,铭记孙少安遇到一个农村姑娘秀莲的欣喜若狂,铭记润叶与丈夫生下一个孩子时候欢喜的眼泪,铭记兰香不向磨难低头的坚强与乐观、上进以及得知兰香考进省医学院的振奋人心。
他们所有的人,都想是现实生活中在我身边的人一般,让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我想,我又怎能用自己贫乏的字词来诠释路遥老先生的妙笔连珠呢?是的,路遥老先生是一个淡漠名利、超越世俗了的真正的作家,然而,我想,再怎么文采出众的人物也不会把路遥和他的作品描绘得淋漓尽致不是么?读了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完这篇小说后,我的心路也是曲折万分,但是我却又十分欣喜和欣慰,因为孙少安最后的不服输精神使他的砖厂重新冒出了烟——这是多么令人高兴地消息啊!没有上天的宠爱,没有什么特殊的偶然,跟别说什么彩票中大奖般天上掉馅饼的喜事,少安只有一双劳动人民的手,一个劳动人民的思维方式,他在黄土上重重地跌了下来,然而,他又从黄土上重新站起来了,他高高地伫立着,他那少见的忍耐力与顽强、奋力求变的抗争精神……就让岁月替他记录这所有的所有吧。
对路遥老先生的尊敬是用不停止的,他笔下冰冷如铁的世界和残酷的现实生活大为相似,是的,不要寄希望于奇迹,不祈求上天恩赐,更不想命运屈服,这就是心灵的感悟,不,是彻悟。
我坚信,我不再会畏惧前方的学业与生活之路,我会超越苦难,勇敢地、顽强地、坚定地、扎实地、像路遥先辈一般平静地、从容地、向着理想进军,以此来铸就我的精彩人生。
正如我坚信邵燕君在《倾斜的文学场中》所言:路遥以青春与生命写下的作品曾激励了那么多处于逆境中的读者,而且还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温暖人心……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题记
隶体“一”字的胡须,瘦瘦的身材,鲁迅先生的外貌是这样特点鲜明。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我渐渐开始接触到鲁迅先生的作品。这些作品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不能忘却,并深深喜欢着。
少年闰土是鲁迅儿时的玩伴,每逢下雪,我总能想到《少年闰土》中雪地捕鸟的场景,我总想着有一天,也可以在雪地中“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那一定是件很快乐的事。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儿时的游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百草园中所体现出的大自然的美妙,让我心之向往;儿时天真烂漫的想法,让我忍俊不禁。在三味书屋中的学习虽枯燥乏味,但仍不少妙趣横生。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下课后便跑去后面的园子折腊梅花、寻蝉蜕……先生读书时非常入神,鲁迅便在此时开小差。
鲁迅先生笔下书写的童年并没有运用许多华丽的词语,反而朴实、风趣、生动。除了这些追忆儿时往事的著作,鲁迅先生也同样写了许多批判、揭露现实社会的小说。
收录在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孔乙己》,通过塑造孔乙己这样只懂大量钻故纸堆,没有实际营生技能的读书人,从而暴露出当时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我们现在的学习也做出了一个警醒——不要做像孔乙己一样的人。
我很喜欢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留学时教解刨学的老师,给了鲁迅许多鼓励,脑海中记着藤野先生为鲁迅修改讲义时的认真,心中想着藤野先生的简朴、用心治学、关心学生,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我从书中读鲁迅,读到的是一个真实、朴素的鲁迅。他的作品,感染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
遥远的旧上海,十里洋场,纸醉金迷。
有那样一个惊才绝艳的女子,她用凄婉的笔调描绘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她叫张爱玲。
她的文字如同开在暗夜里的花,妩媚妖娆,不失风韵。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却极早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只留下一个高挑傲然的背影。
是她毁了自己,毁了自己的幸福,毁了自己的美好。
她的笔下是一个个拥有着凄惨故事的女子,拥有过辉煌美好的昨天,但却不得不一步一步走向毁灭的明天。青春不在,人不在,爱亦不在。爱玲说,她们就是她的写照。呵!她们怎么会是你的写照!是你将自己深深地囚禁在不见天日的地方。但是,无论发生了什么,太阳都照常升起了。你这又是何必呢?何必放不下呢?
“岁月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这也是爱玲的话,尽管韶华易逝,岁月易老,可是我们仍有机会,有时间面临生活的挑战。时间,带给弱小者的是无边无际的绝望与痛楚,可它奉献给强大者,却是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爱玲,难道你甘心做一个弱者?你看到了回忆的痛苦,却没有发现背面的欢乐。
我还记得她的一句话,她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荒凉的句子,因为短暂的牵手之后必定是永久的放手。可是,最遗憾的却是因为怕放手的痛苦而错过牵手的欢乐啊!如果我们牵手后不得不放手,那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地牵手,痛痛快快地放手呢?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我们牵过一双双手,放掉一双双手,又将牵起一双双手,那是因为我们正在成长。父母的呵护只是一时的,老师不能永远陪伴我们,我们也不能时时刻刻倚靠在朋友的肩头。爱玲,可你为什么只看到了放手的痛苦呢?
真的很为爱玲不值。那样绝佳的才情,却只为自己带来了痛苦,只为自己带来了泪水,带来了苦涩。
如果她能多想想美好的明天,丢掉纸醉金迷,是否遗憾就会少一些?
我能走出你的视线,却走不出你的世界。以走不出你那如大海般深沉的爱。
——题记
那天,下课,我骑着单车回家。路上看到一对母女,那小女孩儿也不过刚学会走路的样子。嘴里一直叫着“妈妈!”“妈妈!”我骑着单车渐渐远去。那稚嫩的童声仍旧在我耳畔回荡。
恰好,骑着单车进了院子。我们院的一个很可爱的男孩在给大家唱歌。一首歌便彻彻底底地唱到了我的心坎上。“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男孩儿摇头晃脑的样子把大家逗笑了。我却不愿再违心地听下去了。因为,我在走之前刚跟妈妈吵了一架。
再随意地翻开一本古诗书,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首熟悉的诗——孟郊的《游子吟》。
是啊,母亲的爱,是那临行密缝的情意交织的衣。儿子在那昏暗的灯光下刻苦地读着书。母亲借着那昏暗的灯光手中拿着针线在给儿子缝制衣服。明日他又将赶考。这一回,或许又是一次不知数月的远行。在外,他和母亲都还不知又要走多远、又要受多少苦、是否会遇到危险……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母亲怕他在外面穿不暖,特地把衣服的针针脚脚缝得密密的,母亲那双本不好的眼睛用得更加费力了。但依旧不小心地把针尖刺入了那粗糙的手。殷红的血一点一点地渗出。儿子用那余光扫了一眼母亲的手。虽装作不知道,但此时,儿子的心也在一滴一滴地流血。心想:这回一定要考上!万万不能再叫母亲失望。不然我拿什么来报答我的母亲那如阳光般的深重恩情呢?
或许对于被那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的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们错了,我们真的错了!我们何曾想过对于那些长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穷困潦倒的人来说,那是何等的弥足珍贵!何等的值得回忆!
妈妈的爱比海深,比天空阔。就像每晚的那杯牛奶一样。我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沉浸在像浓浓的牛奶味儿的母爱里……
妈妈爱花,也爱养花。
我家在阳台上总能见着几抹绿*,一株株花草装点了这原本单调的阳台,也隔绝了屋外的喧嚣。我很喜欢看妈妈浇花的样子,她提着小壶,立于花前,小臂微摆,一注注水流自上而下划过空气中,滴入松软的泥土,洒在细软的花叶上。一切的一切,都那么自然。
午后的阳光洒在妈妈身上,整个阳台都散发着悠然的味道。她还喜欢在花前摆上一把板凳,在膝上铺一本书,静静的读着。每每我看到此景都会不知不觉的放慢了步子,怕扰了她。
“我也想养花。”我对她说。
自此我的书架上便有了一盆吊兰,细而绿的枝条轻轻的从书架上垂下来。时而静,时而随风飘动,伴随着风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便是它最吵闹的时候。“浇花不能太勤,少量多次,现在天儿热,三天一次,够了。”她一边说着,一边摆弄手上的茉莉,“浇水时浇在土里,顺便往叶上浇点,量要控好。”她说着,轻柔的声音似一束月光穿透了我的心房,像是在编制一个梦,一个悠悠淡然的梦……
可不过几日,吊兰已经蔫了。看着那盆吊兰,妈妈说,“水浇多了吧,它不需要你这么多次的浇水,也不是什么东西多了就是好的。”她不厌其烦地说着,认真的面庞深深地刻入我的心底。她一直说着,全然忽略了我记下了多少。“妈妈,你为什么喜欢养花呀?”望着她出神的我不自觉地打断了她的话。
不觉有它,妈妈开口缓缓道来。“花草好静,一直就这么呆着,等花开,待花谢。不用去争什么,也不用去抢什么,不用多想,一直按自己的方式活着。而且浇花是一件很令人享受的事情,总有一种“采菊东篱下”的感觉,我要是生在古代,我也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种花种草去,多好。”她轻轻地说着,我静静地听。
人养花,花大概也养人吧。悠然生长的花儿养成了妈妈这般淡然恬静的*格。
当面对喧嚣的大道时,总想起妈妈的样子。她教与我悠然的生活态度,却不忘提醒我认真的生活方式。面对生活,不必争得头破血流,悠然闲适也是一种别样风采。至少,现在是这样。
吊兰开花了,白*的,很小。一时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去年暑假,我跟着爸爸妈妈和哥哥来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一起领略了黄河声势浩大的水涛和雄阔壮丽的景象。
“一碗黄河,半碗沙”,若非亲眼看到,此前的我,真的很难体会这俗语的形象,来到这的第一感觉就是:水十分浑浊,整体呈土黄色,不像洞庭湖或长江水那样清澈。但因为那颜色像极了我们中国人的黄皮肤,所以远远看着,却有一份独属于它的亲切魅力,可能这就是我们称之为“母亲河”的原因之一吧!
站在沙滩上,享受自然之风吹拂的那些时刻,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了,看着身边人的头发和衣服被风吹拂起来,与裹挟着黄涛的河流映衬在一起,那感觉,真像是一幅和谐而又唯美的画卷。向远处望去,浪一个接着一个,仿佛永远没有停止过。我轻轻地踮起脚尖,试图望向河流的远方,只见后浪拍打着它前面的浪,却又好像全然没有尽头,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在沙滩上”形象写照吧!只不过现在用来形容社会在进步,一代比一代强,同时,也意味着,身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我们,身上的担子与责任也越来越重!
环顾四周,在黄河附近并没有什么植株和草坪。放眼望去,昏黄的天色与浑浊的河水浑然一体,或许,若是真的种下植物,会让这幅画变得有些许不协调吧!这是大自然的造化钟神秀,人为的点缀反而会是一种画蛇添足!
正如黄河坦荡地葆有着最自然的姿态,做人亦是如此吧,在天然去雕饰的清丽年纪,而今的我们,不需要刻意地在自己身上去附着和强加一些点缀,那些不适合当下的首饰和华服,反而会让本真的自己失去自然的美好,让青春的画卷上平添几笔随意和潦草。
当生活没有给予我丰富阅历的此时,或许,对黄河的解读,我还尚且缺乏时间的沉淀,但因敬仰自然的黄河,我愿继续去做最真的自我。
从小对陶潜既熟悉又不熟悉,从《爱莲说》里独爱菊的陶渊明,到写《桃花源记》的陶渊明,再到《归去来兮辞》的陶渊明,《归园田居》一类的田园诗像是一股清流,在一派怀才不遇,去国怀乡的诗篇中绽放别样的光彩。同是经历困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对待。
古时,读书人地位至高无上,能做官更是荣耀,许多诗人都怀满腹经纶与抱负,渴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无奈多数受阻。李白不愿一味向杨贵妃谄媚,于是借酒浇愁,任思想畅快遨游;杜甫才华无处施展,从此诗作与国家命运相连,处处沉郁顿挫,处处忧国忧民;柳宗元被贬多次,目睹小石潭也心生凄凉,终年46岁郁郁而死;苏轼本领超然,仅被任命为民兵队副队长,亦能为民众尽微薄之力,在各处都留下了自己慈善的印记……然陶渊明的做法更接近普通人。
没多少人都能像苏轼一般,经历磨难仍明媚,但其实都可以在困境大胆放手,追寻所爱。陶潜质性自然,不适应官场,纵是为养家糊口出来做官,也不一味压迫自己,坚守原则与底线。无法将“桃花源”带给大众,至少能让自己生活在“桃花源”中,可以观“云无心以出岫”,叹“鸟倦飞而知还”,扶“欣欣木”,听“涓涓泉”,自己活得自在。我相信大多数人并非胸怀大志,心怀天下,仅仅是终其一生寻找幸福的路,那既然如此,许多困境便是自己制造出来而不需要经历的,大可超越困境,满足内心。如果像寓言里的富豪拼命赚钱去夏威夷度假,那么和那个渔夫一样现在就在钓鱼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现实中,大家评判职业优劣的标准时,常常不会加上这个职业的快乐感如何,可事实上这一项是最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的。如果真心喜爱,那不管是做一个公务员还是像陶渊明一样做一个普通的农民,都是自己的英雄了。
人生注定与困境相伴,若能像苏轼一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自然不错,若做不到,不如像陶渊明一样,直面困境,超越困境,找寻自己的桃花源。世事纷繁,能从中解脱也是莫大的成就了。
从出生到初中,这一阶段,你流的眼泪,可以*实你将来的好坏。
一出生,大家都会哇哇大哭,这时,你与别人的泪水是平等的,而迎面袭来的,将是对你一波又一波的考验。
家里人对你又是宠又是爱,又是呵护,又是关怀。你的亲戚们也替你的到来而高兴,那段时间家里是喜气洋洋的,那段时间你是一无所知的,纯净的像张白纸。再后来,随着时间的步伐,你五岁了,这时,你可能一身娇气或者天真懂事——这完全取决于你出生那头五年所受到的教育以及自己的判断力。幼儿园里,你已经和大家成了真心相待的好朋友。不过,有时候,会有人莫名其妙的突然
暑假里,我和妈妈共读一本绘本,名叫《爱心树》,这是美国天才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写的最著名的绘本,讲述了一个不求回报的爱的故事,非常耐人寻味。书的封面色彩鲜亮,有一个头发乱乱的,穿着亮绿色T恤和红色背带裤的小男孩在一棵树下半蹲着,露出满怀期待的神情,伸出手准备接住一颗红苹果。
翻开绘本,全本都是黑白色,与鲜艳的封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给我一种深深的压抑感。书中的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在这棵大树下嬉戏,大树伸出枝条,像妈妈的怀抱一般迎接着向她奔来的男孩,她抖落身上的树叶让男孩追逐,还折落下枝条给孩子做一个皇冠;当男孩爬树时,她的枝条化作手臂一直守护着它;当他要荡秋千时,大树又把“手”叠放在下面,生怕他摔着。男孩玩累了,大树落下苹果给他吃,陪男孩玩捉迷藏。当男孩感到很热时,大树倾斜着身子,垂下长长的树枝帮他挡住阳光让他休息。我感到这棵大树就像一位真正的母亲,她一直在给予,而从来不图回报,也不计后果。男孩成年后带着女朋友再次来到这棵大树下,在树身上刻下爱心,两人在树荫下谈恋爱,大树感到很快乐。不过,男孩更多的时候并不在这里,大树很孤独,失望地抱住自己。男孩回来要钱,大树把苹果给他去卖了换钱;到了中年,他想盖一座房子,于是大树又毫无保留地将她的枝条和树叶献了出来,这时大树还称他为“孩子”。大树一直都称他为“孩子”,“孩子”快老的时候,他要离家远行,于是大树又毫无保留地将她的躯干给了男孩,可男孩哪怕最后的一根有生命的树芽也没留给大树,连同曾经刻下的爱心一同给掳走了。最后,晚年的男孩又回来了,一事无成。大树被他索取得只剩了一个老树墩,还努力伸了伸身子供他坐下来休息。这棵爱心树的故事读着真是很悲凉,真正爱一个人应该怎么做呢?
我想起旅行中遇到的一对父子,像同事,像朋友。我们被一场大暴雨困在井陉石头村,父子俩把我们带回了石家庄。开车的父亲轻轻一句“百年一遇的大雨,千年一遇的缘分”,笑着与我们告别。这份陌生而暖心的爱会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我也要成长为一个独立有担当的人,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而不是像那个书中的男孩一样,做一个只知道索取,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民国是一场烟火般的绚烂,华丽后却转瞬即逝。即便是孤傲的张爱玲,也在时光中掩上了风尘。可我还是喜欢她,虔诚地在一页又一页的书页里寻她,觅她,知她。
喜欢她年少时的孤芳自赏。她出身于没落的贵族,父亲抽,纳妾。也许是因为这样的生长环境,让她生性孤僻,很少与人交谈。在香港的大学里,她形单影只,薄弱的身段带着一种无言的坚韧。她是繁花的一抹纯白,是凡世喧嚣里的一份安然。她将自己年少的情感寄托在学校图书馆中,在这里让岁月缓慢流淌。文字是她的知己,寂寞与她相依偎。我喜欢这样的她,着一身旗袍,年少风华,文字冷艳,性情孤高。
喜欢她青年时的痴心不悔。恰好在人群里遇见了他——多情的胡兰成。她甘愿为他,落在低低的尘埃里,开出花来。只可惜流光不解风情,无端负了年华。胡兰成是一杯毒酒,她却偏偏要饮下。她在尘世里等他,等过了一场又一场的残雪,看惯一场又一场的离别,却没有等来那个男子。等到桃花灼灼,等到落梅纷纷,等到俩人淡漠了曾经的沧海誓言。最后的爱恋与离别不过化为烟尘,随风而散。我也喜欢这样的她,就一身旗袍,柔情万丈,文字深邃,奈何世事悲凉。
喜欢她暮年时的离群索居。她辗转四方,冷暖独尝。光阴将一切消磨殆尽,只剩下浅浅的一声叹息。最怕流光催人老,老到不能动弹之时,连回忆也是悲凉的。她放下了尘世的包袱,随心所欲开始流浪。她掩上心门,从此不问外界车轮滚滚,人海弥漫。数十年光阴,此后于她不过是几度花开花落罢了。她像旧式留声机般,重复旋转;像种在深深庭院的梧桐,守着残缺岁月,迟迟不肯老去。我还是喜欢这样的她,袭一身旗袍,远避尘嚣,文字平和,隐于红尘。
清绝如她,冷傲如她,世间曾有张爱玲,世间唯有张爱玲,她只有一生,她穷尽一生,在那个民国,用天才般的文字,书写了一段段冷艳的柔情。
世界是由五颜六色绚丽的碎布拼凑而成的。——题记
生活是缤纷的色彩。成功的时候,生活是红色的—烈而令人兴奋;失意的时候,它是灰色的—给人以乌云遮日的抑闷;憧憬的时候,它是蓝色的—好似浩瀚无垠的大海与点点帆影的完美组合;绝望的时候,它是白色的—惨淡得如同茫茫雪地不知路在何方。不要担心,因为生活的主宰是我们自己。在默叹灰色的压抑时去想一想红色的热烈,并且告诉自己:“赋予浪漫的理想和最为严肃的现实之间是一次次的失败堆积而成的,生活的历练能沉淀人的浮躁。”在无奈于白色的茫然无路时去寻找蓝色的柳暗花明,不时地自勉:“屈身树下的澳流终将流人大海,希望能带领我们扬帆远航。”生活原本是无色的,而我们是天生的画师,生活是我们最具个性的作品。
芸芸众生是各异的色彩。活泼的人是绿色的—就如那芳草葵葵的草地呈现着勃勃生机;热情的人是红色的—如同一把熊熊的烈火把每个人的心窝照得通亮;开朗的人是蓝色的—清新而率直。好似万里无云的蓝天;温静的人是黄色的—好像香梨一般,外表素雅柔和,而内心更是香甜无比。每个人都是一种美的色彩,单独看时有一种独立的美,可相互融合、相互映衬后,又是一种不同的感受和韵味。
多维的人文世界因为多彩的生活而异常美丽,生活因为绚丽的人们而拥有生机。
“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们不是归人而是过客”,如果说生活是一条一划而过的线,那么我们的目标便是留存下自己最美艳的颜色。坐着,遥望蓝天、白云,俯视红花、绿草,体味阳光、清风,你会觉得世界真美。或许你不知,没有颜色将多么无味。世界是一张永远画不完的画纸,让我们挥起手中的画笔,用创惫和个性去描绘生活,用包容和理解去渲染自己。这时,你会感叹:的确!色彩是生活的点级,生活是人的组合,人类是世界的主宰。
是什么深深打动了我?是你那清俊灵秀的飘逸之风?是你温文尔雅的莞尔一笑?是你对父亲深沉的爱,还是你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食的铮铮铁骨?读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洒脱,什么是风度,什么是亲情,什么是气节。你就是——朱自清。
读你的《春》,便感觉一股沁人心脾的春风扑面而来,柔柔的,暖暖的,像慈母的手抚摸着我,让我神情陶醉,安然入眠。梦中我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打滚、嬉戏、放风筝;梦中我在大树下嗅着桃花、梨花、杏花的清香;梦中我沐浴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梦中我尽情的倘佯,让青春尽情地枝蔓,让理想尽情地飞翔。你说的对,“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就是机遇,春天就是希望。
当陶醉在春的美好时光中时,你却提醒我时光匆匆了。“燕子去了,有再回来的时候;杨柳枯了,又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我们的时间却一去不复返啊,时光易逝,苍天易老。你告诉我,不趁年轻有所作为,人生便没了意义。你激励我,让我对得起流逝的时光。
读你的《背影》,让我懂得了感恩。青布棉袍,黑衣马褂的背影,一个个金黄的橘子,还有那平实而痛彻心扉的感叹:“唉,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你让我重视亲情,让我加深了对无言的父爱的理解。你对父爱的思念,就像你的话语一样朴实,深深地影响着我,我要用什么来报答父亲的深恩呢?
其实,不只是你的文章,流芳百世,影响深远,你宁肯饿死,也绝不吃磋来之食的节气和傲骨也足以名垂青史,千古不朽!这是中华民族的骨气,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读你,我会气华骨秀,获益匪浅。你的到来,大地处处锦绣;你的转身,留下一地芳华;你的离去,让我潸然泪下。
生而为文,死而为国。这才是你,一个真正的朱自清!
我从诗歌里看到了成长从小,我就爱朗诵诗歌。
朗诵的时候手里从来都不拿书,还站在浴池前的凳子上,学着诗人一般摇头晃脑地说着:“飞流直下三千,疑是银河落九天。
”每当这时,我都有种前所未有的极大的满足感,仿佛那是我写的一般,让我充满自信,我的自信,从那时开始。
还记得,二年级时的一次考试,我考得很差,老师批评,父母打 ... ,自己也垂头丧气,十分气馁。
但当我回到我的房间,翻起那本《唐诗三百首》时,我所有的笑容都再次回到了我的脸上。
因为我看到了一句话:“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啊,有时命运就爱捉弄人。
或许,我下一次就可以考出比以前更好的成绩。
诗歌,传给了我面对困难时毫不畏惧的勇气。
“天生我才必,千金散尽复还来。
”漫步在李白的诗歌中,读到的是“一夫当开,万夫莫开”的气势,悟到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看到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伤。
诗歌,赋予了我无尽的情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漫步在林黛玉的诗歌里,读到的是“口齿噙香对月吟”的凄美,悟到的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绝望看到的是“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愁怨。
诗歌以无言的形式告诉了我自己有多么幸福。
诗,是在这尘埃中绽放的美丽的花。
诗,伴我走过了十二个春秋,它伴随着我成长。
悲剧能毁灭一个人。
——题记
北平、洋车夫、骆驼,这些词结合起来就成了——祥子。
祥子的平凡的。
带着淳朴与善良,十八岁的祥子来到北平拉洋车。祥子没有什么俊模样,脸上还有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留下的。祥子也没什么远大的理想,他就只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了拥有一辆车,他不怕吃苦,每天早出晚归,不吸烟,不喝酒,不赌钱,连生病都不舍得花钱。经过了三年努力,终于凑足了一百块钱,拥有了第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
祥子的是要强的。
拥有了新车后不久,为了赚更多的钱,一次将客人拉到城外,当时城外发生战争,祥子被大兵连人带车抢去当壮丁。车虽没了,但他找机会逃了出来,并顺手牵了三匹骆驼。祥子为了他的理想继续奋斗。后来在杨家拉包月时,被杨太太当成狗般使唤,祥子不甘受辱,将小费摔在杨太太脸上,辞工不干了,从而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祥子的更是悲惨的。
钱被孙侦探敲诈了,虎妞难产而死了,最爱的小福子也自杀了,祥子的希望彻底破灭了。他变得麻木、潦倒、狡猾、爱占小便宜,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脸、身体、头发都不洗,头发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学会了抽烟、喝酒、赌博、骂人和打人;对车不再那么爱惜,不肯分外用心去保护。他从“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沦落为“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积极向上,不甘失败的祥子在经历过三起三落后,最终自甘堕落了,他终究躲不过厄运的折磨。
祥子,你生不逢时啊!如果你出生在现在这个时代,凭你那不懈的努力,定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我读懂了祥子的悲剧,他源于旧社会的黑暗。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每每读起《五柳先生传》,便感到与一位闲情逸致的志士交流,他仿佛就在我身边,等待我能读懂她闲静少言背后的热血人生。
遥想当年,中华神州大地上距今约1500万年的时代中,出现了一位宅边有五柳的诗人――陶渊明。如果说庄周隐居则多出于个人性情――不服儒家之道;如果说诸葛亮隐居则多出于外界因素――暂避当时的战乱。那陶渊明则两者都有,一是为东晋王朝昏庸无为的统治者,二是为自己的志向而隐,于是他淡泊名利,不想出世的性格深入我心,但慢慢长大,再读陶渊明的诗,竟读出了另一番滋味。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他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先后又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职,后任彭泽县令。点点滴滴说明,他还是有一腔热血而非一心向隐的,只是当时历史条件的束缚,加之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本性,难以凭一己之力改变时局等的原因,他才无奈归隐。显然,这是无奈的,但也是明智的。
有人说陶潜消极遁世,我认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笔下写着“富贵非吾愿”时,心中又何尝不想“闲居亦非吾愿”呢?
他笔下写着“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时,心中又何尝不想“时不利兮”呢?
他笔下的话,心中的愿,从未被填满。
他没有死心,所以才遗憾,而遗憾又正是他作诗的原因。
遥想陶渊明当年,世俗黑暗,世态炎凉,故无奈隐居。重峦叠嶂遮不住他的才气。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诗文,不朽佳作。
他无法飞黄腾达去做官,去朝廷辅佐圣上,但他用另外一种一种方式,报效了祖国。后人皆称陶渊明为“平淡之宗”,只是又有几人能读懂他一字一句下,平静溪流里的波涛汹涌。
且看今朝胜景,国际富强,繁荣昌盛。作为未来祖国栋梁的我们岂不更应该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读他的诗时,他仿佛就在我的面前,他的感情化为一段段动人的文字,在我指尖跳跃,心头盘旋。那一刻,才是真正读懂了他。
记忆枝繁叶茂的森林里,藏在绿荫下一直触碰不到阳光的一个地方,是坐落在城市最北边偏僻到几近荒芜的一所古老院子,那里的所有,偶尔翻起来依然记忆犹新。
那里曾经住着一个人,由始至终,想忘记,却又舍不得忘。
独处时还能清楚的记起,那些砸在旧梦里碎片般的镜头,和那些镜头牵绕攀藤出的历历场景。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决绝的将你们丢弃在冰冷的遗忘里,寒风再撩落叶时,我又会如何想方设法费尽心思的去亲近你们,我会如何想念你们并且夜夜梦到你们,我会如何的夜夜梦到你们又惧怕想念你们,我会如何的再也梦不到你们而又去发了疯的想念你们!!你刚刚不在的那几年,我总会倔强的背着重重的行囊去找寻那所古老的院子。
仿佛那里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属于我的,到死都不甘心割舍。
又是一个空洞寂静的白昼,夏季的微风百无聊赖的吹着,时不时撩拨一下躺在槐树的老干上悠闲惬意的小虫们,知了好似受了同伴的委屈,一个劲地扯着嗓子吹起长号,蜜蜂如一个沉思家,稳稳的煽动着翅膀停在半空,蚂蚁调皮地捋着触须,乐此不疲地翻越过地上的碎枝,疾走而去,草丛里横卧着一个蝴蝶的残陨,冷冷清清地毫无灵气。
院子里的生命,正在以一种炫耀的姿态竞相生长着,哪怕是被遗忘在黑色腐土堆里的蚊蝇,都窸窸窣窣的不甘示弱。
我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穿过他们的身旁,走过院子推开门,小心翼翼的喊了声:爸。
在那一刻,风儿听懂了我的思念,烈日的光线平铺开来,透过纸格子窗户将满屋的凄凉映照的耀眼。
愣了半晌,呆了很久,才渐渐地明白起来,回忆也慢慢的变得清晰,你已不再,留下来这么一个可以托付思念的地方,纵然简陋,也可见你的用心良苦。
我坚信这个院子,是你一生贫穷最终恍然重病离去后,唯一能交到我们手里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了。
世间有很多事情是可以挽回的,譬如良知 譬如尊严,但也有太多的事情无可挽回,譬如死亡 譬如青春。
而真正让我们念念不忘难以释怀的,往往是后者。
对于命运,我向来敬而远之。
对于他属于前者或后者的问题,也一直肤浅的不得而知。
自从遇见了你,自从知晓了你是我的父亲,并且在我活到最不愿意离开你的时候以那样的方式逃离了我的生活,我就似乎在反复的猜疑和推敲里,被动地相信了命运。
我想,任何一个人,你要以一种科学的姿态去预测他的未来,就会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命运,可回头来看,每一个人,最后选的只有那么一条路,且无可挽回。
那么你——我唯一的父亲,选的那条路,或许就是,让我在忽而没有你相伴的残存生命里,坦然勇敢的接受你的离去,和你离去后只为了遗忘而去遗忘的艰难岁月。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
可惜这辈子,母亲顶替了我的位置,而我,阴差阳错的做了你唯一的女儿。
最初有记忆的时候,是骄傲地坐在你肩头晃晃悠悠的年纪,你的手掌很宽厚,即使在寒冷的冬季,都有种不会减退的温度。
当儿时娇俏的小辫顺着生命的齿轮长成长长的马尾时,我和你,却莫名其妙的在女孩与生俱来的倔强和羞涩中生疏了。
逐渐减少的语言交流 渐行渐远的生活方式,让我在隐隐怨恨你的贫穷岁月里,慢慢的开始躲避你苍老的双眼和弯曲的双肩。
偶尔看到你羸弱的背影,弓着双手一步一步地从远处夕阳的余晖里慢慢靠近时,想去亲近你,却始终不能。
那些横在生活中的沉重的隔阂,总以挑衅的姿态让我们尴尬地碰面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继而又疏远到相对无言。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笃定的认为我不是很爱你,至少不会像爱母亲那样坚定真实的爱你。
直到有天,你在长久的疾病缠绕中坚韧地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我,我才在如释重负后的余暇里反复的念起你对我的好,和那些深埋在心底一直未能表达给你的不容置疑的爱。
你总说,你不能走,你走了我就没父亲疼了,可现在,真的,我再也没有父亲疼爱了!我该怎么办呢?因为你的离去而形成的生活里的大片空白,我应该拿什么去填补他呢?我只能说因为你,我“爱”上了太多太多的人,我“爱”上了拥有深深的抬头纹留着平头笑的时候把眼睛挤成一条缝的男子,我“爱”上了可以抚摸着我的脑袋静静地说“乖乖”的男子,我“爱”上了在我发脾气时为难的无言以对一动不动的男子,我甚至“爱”上了可以像我一样把父亲的模样刻在文字里的男子。
那么你呢,你会不会一如从前地站在曾近离去的地方,默默地注视着你的女儿,笑她的痴,笑她的傻,笑她在超负荷的愧疚思念里始终不愿意甩掉的痴痴傻傻呢?( 文章阅读网:sanwen )我一直在想,病魔缠身的你面对死亡,是否早已视死如归。
又或许,你还是那么的留恋活着,留恋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日子。
你想看到的结局,在低梁下背倾尽一生后终究没能看到。
眼看着生活就要好起来,眼看着孩子们考上大学,眼看着春天的种子即将在秋天结出果实,你却突然疲惫的熬不住了!随着你离去的那个中秋节逐日远去,我开始发现,至少有一点我想错了:在你已经意识到死亡的那些空洞的白昼,和白昼过后那些辗转反侧的黑夜,你是何等的希望一睁眼就能看到常不在你身边的我们!好可惜,多少次坐在你枕边看着你闭着却微微闪动的眼睛,泪如泉涌,...
读书是一件辛苦而又开心的事,读书更是求知的理性选择,同时也是人们内在自发的精神需求。当我们打开书本,走进自己的心灵,自然可以体验那种君临一切的奇特感觉。
《中国史》,它是我了解历史的伟大导师,也是它牵引着我,使我认识了足智多谋的张良,反复无常的韩信,善始善终的萧何和腹有良谋的陈平等英雄豪杰。
知道了中国第一个王朝是夏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它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夏王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延续了约五百年。
同时,由《中国史》我还了解到,元朝是疆城最大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真没想到,元朝竟也是如此有名!原先我只知道元是一个朝代,却不知它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我更对元朝有了一种新的敬意!
从前,我只知成吉思汗应该很有名,后来看了《中国史》对他的详细介绍,我又对他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和崇拜之心。同时我也从成吉思汗这里认识了深得他倚重的谋士耶律楚材,建立元朝的忽必烈、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和建立伊利汗国的旭烈兀等人,使我对我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好书培养好的心灵,好书培养好的人才。其实每一本书就像每一个人一样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我们要像取每个人的优点一样去汲取每一本书中的精髓,让这些书之精髓给予我们渊博的知识,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中国史》正如伴随我们的益友,博大、精彩而有趣,这样的益友,正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用心感受其中的精髓。
捧起《中国史》,心中如长江,波涛汹涌,书中的故事令人拍案叫绝;或令人伤心愤怒;或令人产生惋惜之情。《中国史》能在烈日下化作一块绿荫;在严冬中变成一个烤炉。它也是我们在自己的漫漫旅行中一座可供休憩的风雨亭。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这本书,可以描写出平淡无奇的一生,也可以描绘令人心生敬仰的画面。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书的主角,一定遇到过或大或小的情感上的困惑。较小的困惑,可以自我排解。那我们又如何应对大困惑呢?
庄子的思想中的“齐物论”,便是解决这类困惑的有效途径之一。人心中的困惑是从何而来呢?无非是与别人的差距或是现实与理想的不符。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性与禀赋。与其错位比较,执着于表面之大小高下,不如在自己的生命里努力绽放。每个人生活在这世上,一定有其独特的意义。由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而产生的困惑,也许更不好排解。庄子齐物论的内涵,是因为有所超越,所以明白曾经斤斤着急的东西,其本质并没有那么重要。因而能够破除执迷,与物为春。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把外物看得过重,而产生了一种执念,甚至产生精神上的混沌。当这些混沌积攒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达到前所未有的迷茫。达到这种迷茫后,有的人可以从书本或其他人身上有所感悟,脱离这种思想上的混乱,而有的人没有这种能力。长此以往下去,反而会给自身带来过重的精神压力。历年来,因为神经压力过大而结束自己珍贵的生命的人不计其数。我们无法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判,只能盼望有更多温暖的书以及人可以伴随在迷茫之人身边。使他们思想上获得升华。
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本来,并不断地向其回归。才能于此完成人与天的合同。生与道的混一。进而得以让生命迈入更高的境界,正因为把精力放在更重要且更有价值的“神”之上。才能从现实的拘困中摆脱出来。获得自由,也就是庄子思想中的“逍遥游”。
人当如此亦心生向往,心中敬仰自虚心效仿,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真正的逍遥,使人生境界得以提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