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2022-12-01
2022-12-31
2022-12-28
2022-12-29
更新时间:2023-11-19 16:40:5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2-12-28
2022-12-01
2022-12-31
2022-12-28
2022-12-29
一、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而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它的态度就体现在作风上。群众认识和评判一个政党,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据就是其作风。因此,可以说作风建设就是党的生命,直接关乎到党的生死存亡。
回顾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 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我们党正是凭借这些优良作风,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毛主席不禁感慨“我们使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道出了共产党人建立新政权的奥秘。
着眼现在,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任务,我们党同样需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用优良的党风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的中国力量。因为作风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只有把工作作风建设好了,真正地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才能保持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才能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
二、作风问题要时时抓、长期抓,重在形成长效机制
从总体上看,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主流是好的,这一点我们应该充分肯定。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就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要解决“四风”问题,既要从具体问题入手,也要从根源上来抓,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首先,要从思想观念入手。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认识不到位,行动就容易变成“形式”。而以“形式主义”来反对“形式主义”明显是行不通的。现在有些党员干部觉得“思想是空的,政治是假的”,自己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全然不把群众放在眼里。对待这些同志,一方面,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四风”问题的严重性,“四风”问题违背党的宗旨,损害党群关系,任其发展,就会使党失去民心、失去执政的根基,后果十分严重。另一方面,要让他们看到,党和国家作风建设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一旦发现问题就敢于揭短亮丑,敢于动真格。
其次,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让群众觉得是有盼头的,必须要取得群众的支持。可以说群众的意见就是改进的方面,所以必须开门纳谏、广开言路,为群众反映意见开辟通道。不仅要听的到群众的呼声,而且要让群众看得见我们的行动,让群众满意就是衡量作风建设的一杆标尺。
最后,要从完善制度入手。作风建设不应该是“一阵风”,而应该像强调的那样“永远在路上”。要使作风建设形成党内的一种常态,关键就是建章立制。针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即使整改,同时要把好的整改措施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做到从根源上杜绝。
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一旦伸手就可能被捉,一旦贪腐就会身败名裂。正因如此,该系好第一颗扣子,别让自己变为当初厌恶的模样。
近日,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播出,在第一集《人心向背》中,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和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等三名落马的原省部级官员同时“亮相”,现身说法。镜头中,他们对自身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自我剖析和忏悔。
《人心向背》“猛料”十足,披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细节。无论贪官落马前后的容颜落差,还是不无诚意的忏悔;无论贪官处心积虑追求奢靡,还是大肆搞迷信,无不让人受到触动。其中,最让人反思的也许是周本顺这句话:从小我们吃过很多苦,所以是从贫寒之家出来的,从小就痛恨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贪官,我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痛恨贪官却变成了贪官,在追悔莫及时说的这段话,可信度就应颇高。当年的穷孩子为何成了大贪官当年颇有志向的才俊为何沦为人人不齿的腐败分子
粗略说来,不外乎以下原因。一是随着权力的扩大,敬畏意识却弱化,理念和信仰抛了锚。为享乐而将党纪国法抛在脑后,甚至有种再不捞钱就来不及了的“紧迫感”。比如有贪官称,看到商人住豪华房子,坐豪华车,还买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
二是权力越大,诱惑越多,但缺乏节制,终被诱惑俘虏。周本顺说过,我只看到了里面的五光十色,没有看到里面的刀光剑影。商人和官员勾肩搭背,显然不会做赔本买卖,而是以诱饵钓大鱼。以白恩培为例,其妻看中个手镯,大概1000多万元,让某商人购买。如果不是白恩培手握大权,能满足商人所需,他们会如此舍得下血本吗
还有,落马的省部级官员都称得上一方诸侯,他们没有受到足够监督,相反在任上权力过大,大到一度能够为所欲为,最终落入法网。“官当到了我这个级别,制度对我而言就像牛栏里关猫。”“官当到我们这一级,就没有人敢监督了。”这些也许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但从中可知,一些官员到了必须级别确实不受足够监督,这也是他们乱来的重要原因。
如今,中央已明确提出,反腐败务必持续高压态势,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老虎”“苍蝇”一齐打,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构成。一旦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构成,官员想腐败也不易了。
“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一旦伸手就可能被捉,一旦贪腐就会身败名裂。正因如此,该系好第一颗扣子,别让自己变为当初厌恶的模样。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强调,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充分昭示了我们党在作风建设上一鼓作气、一抓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恒心,为巩固和扩大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永久“扎根”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
贯彻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执政之基是否牢固。只有把改进作风的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才能打通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之役。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尾阶段,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展开之际,习再次发出作风建设的动员令,进一步动员全党从思想上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必将保证教育实践活动“不歇脚”“不断线”、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治大国者先治吏”“吏治则国治”。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力度之大、效果之好,广受赞誉。人们普遍感到,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狠抓作风建设,立新规、动真格、求实效、防反弹,说到做到、有诺有践、旗帜鲜明、斩钉截铁,得到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广泛拥戴。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等不靠、立行立改;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等不绕弯子、真刀真枪,真正起到了红红脸、出出汗、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效果。作风方面的各种问题一项一项来抓、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来破,“四风”顽症被涤荡,干群关系融洽回暖,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同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相比较,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范围广、领域宽、数量大,与群众贴得更近、联系更直接。因此,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被称为“开在百姓家门口”的活动。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最朴素,也最直接。“民之苦乐,皆系于官之贤否。官贤则民安,否则民之困苦无所底止。”基层单位干部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直接关联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应当说,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恪尽职守、真诚为民的,但确有一些害群之马在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危害党的执政之基。
“理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这是古训,但有的干部将手中的权力当作了个人谋私的工具,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毫无忌惮地公开敛财,群众敢怒不敢言。如去年以来曝光的多起“亿元巨贪”案中,绝大多数居然是市县乃至镇村干部,这些人“靠山吃山”,疯狂蛀蚀公家资产,教训极其深刻。也有的干部满足于当撞钟和尚,得过且过混日子,纯属“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的尸位素餐,群众意见很大。还有的干部在新的考验面前出现“本领恐慌”,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捉襟见肘,老百姓打心眼儿里瞧不上。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存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市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我们要按照习近平***的指示精神,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损害群众利益这两大问题,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勇于较真、敢于亮剑,让群众的急难愁有人问、有人解,让“四风”及其变种原形毕露、失去空间,让党员干部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坚定信念、提升能力、增强本领。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坚持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坚决不走过场。要通过教育和实践两手抓,让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纤毫毕现、无处遁逃,使党员干部从灵魂深处受到洗涤和震撼。干部作风好坏最直接和最终承受者是广大群众,因此,第二批活动更要“开门”进行,让基层群众对干部作风有置喙的机会和权利。
天地悠悠悬秤杆,百姓芸芸秤砣心。严纲纪、正作风是一场大手术,唯有伤筋动骨,才能从根本上激浊扬清。作风建设是一场没有结尾的斗争,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变种又会冒出来,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因此,习告诫全党: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形成风气不在一朝一夕,改变风气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抓作风要成为我们永恒的课题。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相关心得体会:
1.20_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2.20_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得体会3篇
3.20_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4.党员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5.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3篇
6.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5月10日,全省作风建设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省委书记、省长在会上作了题为“为从更高层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对工作重要要求提供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的讲话。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县(区)一级。我虽然未全程收看视频直播,会后本人较完整的学习了刘书记的讲话全文,结合自身实际,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的会议
这次作风建设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好“三大攻坚”的关键时期,省委召开作风建设工作会议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是一次新时代促进作风大转变,推动大发展的重要会议。书记的讲话通篇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了习近平***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直指作风之弊,直击顽疾之痛,令人警醒,发人深思,深受触动。
二、要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于我们乡镇而言,我们班子成员就是作风建设组织者和推动者,是镇村干部就广大群众的旗帜和标杆,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示灯。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班子成员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从群众最关注的、反应烈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普遍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改起,以无声的号召,强大的引领,传染和带动群众见贤思齐,上行下效。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形象,是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进展的无形力量。党员干部只有牢牢抓住作风建设建设不放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在群众面前树立威信,做好表率。
三、重点在查摆自身问题
书记对当前的作风建设问题提出了五个字“怕、慢、假、庸、散”,这五个字非常切合实际,非常精准、非常落地。对于我们基层干部来说,要对照自己,工作中把自己全部摆进去,把职责摆出去,对照“七个有之”、“八个本领”、“五个全面”看自己是否存在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贵局的一些突出问题,是否存在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验本领等方面本领不强的问题,然后精准地找准定位,列出负面清单及具体整改措施。
四、关键在转变作风
“怕、慢、假、懒、散”等现象行为虽然与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等社会现象有本质的区别,但危害也是巨大的,同“腐败”一样有损于党和政府的形象,时间久了同样会导致政府管理潜力失效,执政潜力丧失,贻误国家事业,降低政府公信力,所以转变作风尤为重要,我认为应该做到:一是从思想观念上入手,二是要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完善干部职工管理制度及考核评比办法,进一步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明确职责目标,建立有效地问责机制,严格奖惩措施,杜绝随意履职,弄虚作假现象,深化容错纠错机制,鼓励担当干事者,让有为者有位,三是要提高工作执行力,务必树立强烈的职责意识和进去精神,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就是要强化效率意识,克服办事拖拉,工作懒散的恶习,就是要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要把“庸”、“慢”、“散”变为“勤”、“块”、“实”,不断提出解决对策,完善自我。
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采访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该纪录片昨日播出第二集《以上率下》。
反腐大片再度上映,其收视率也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反腐的关注、对清廉的期盼。这几年来,纪检监察部门一路拍蝇打虎、一路“直播战况”,八项规定的落实和官场作风的好转已经有目共睹。而更令人高兴的是,反腐败的力度并没有因为已取得的辉煌战果而有所衰减,作风建设并没有像以往的一些整治、运动那样一阵风就过去,而是一向在路上、一向在前进。
在这部专题片的第一集里,提到了1945年黄炎培和毛泽东之间知名的“窑洞对”,也就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问题。
当时,黄炎培说历朝历代都是“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但是等到环境好转了,就会“惰性发作,由少数演变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而毛泽东听了这番话后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执政党要跳出“历史周期律”,而作风建设同样如此。这几年来,反腐败工作的确是“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但是当成绩显现、官场环境好转之后,可能也要应对“惰性发作”的“周期律”怪圈。从这个角度来说,“永远在路上”的片名或许正是对这一问题最好的回应:我们需要作风建设,更需要这样的建设永不懈怠,一向坚持。
在纪录片当中,周本顺忏悔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会落到这种结局,我从小吃过很多苦,是从贫寒之家出来的,从小就痛恨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贪官,我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谷春立也说:“走到这天是我没有想到的,走到这天我也十分痛悔。”最初,谷春立只是没把吃请应酬当成大事儿,但最终从吃企业的饭、用企业的车,走到了收受贿赂为企业办事的境地。
这些绝没想到自己沦为贪官的贪官,其实也是在用个人经历证明着“周期律”--他们为官之初,也都曾聚精会神、一心做事,多以才能做出成绩而身居高位,但是为官日久就往往会放松警惕,给腐败入侵以可乘之机。
根据力学定律,如果没有反作用力,那么一经启动的作风建设要“永远在路上”并不难,但现实中的阻力、摩擦力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还需要持续有不断的推力,而这股推力,就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来自于民主与监督--只有民主和监督的力量不断加强,才能真正做到“永远在路上”。
举一个现实的例子,在纪录片中,提到某某在广州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一个以前拒绝普通百姓进入的餐厅里吃吃喝喝,还提到杭州西湖、北京北海等地都曾出现过把公共资源圈起来为少数人服务的现象。那么,如果所有被圈起来的公共资源都成为人民群众监督的焦点,都受到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推力,也就会持久而强劲。
近日,我院组织全体干警观看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承诺与期盼》、《正风肃纪》、《狠抓节点》、《党风正民风淳》四集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看后感想颇多:
一、持之以恒抓好审判作风建设。
最高院指出,“四风”问题在人民法院最集中的反映,就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和“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这“六难三案”问题,我们要把作风建设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坚决杜绝慵懒散奢、吃拿卡要、损害群众利益等不正之风,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保持整治“四风”和“六难三案”问题的高压态势,始终坚持对司法腐败“零容忍”和严厉查处,促进纪律作风的.持续转变。
二、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整治“四风”和“六难三案”问题,是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司法作风转变的有力抓手。按照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的要求,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和最高院出台的“六项措施”、“五个严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在提高工作水平上下功夫。
工作中我们要践行习主席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在密切联系群众和转变司法作风方面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扎实做好审判工作。
强化培训,提升素质。按照最高院提出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全面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强化司法能力培训,加强新修订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庭审技能、调解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使我们的法治意识更牢固、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四、坚持司法为民,赢得人民群众信任。
司法为民是法院工作的根本宗旨,任何时候都必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习主席深刻指出:“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法院作为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应当时刻把握好这把“尺子”,进一步深化群众观点教育,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增强政治坚定性和司法为民宗旨意识,把宗旨意识融入到执法办案全过程,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真正提升司法公信力,赢得人民群众信任。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纪录片已观看结束,所有的结束,都是新征程的开始。习主席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司法作风转变这个“焦点”,从解决“四风”和“六难三案”问题延伸开去,以“三严三实”来指导工作学习、规范司法行为,不断改进审判作风,营造风清气正、廉洁实干的良好氛围,推动法院审判各项工作科学有序的发展。
近日开始观看网络上流传的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让我有很深的感想。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强调,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充分昭示了我们党在作风建设上一鼓作气、一抓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恒心,为巩固和扩大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永久“扎根”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
贯彻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执政之基是否牢固。只有把改进作风的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才能打通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之役。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尾阶段,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展开之际,习再次发出作风建设的动员令,进一步动员全党从思想上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必将保证教育实践活动“不歇脚”“不断线”、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治大国者先治吏”“吏治则国治”。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力度之大、效果之好,广受赞誉。人们普遍感到,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狠抓作风建设,立新规、动真格、求实效、防反弹,说到做到、有诺有践、旗帜鲜明、斩钉截铁,得到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广泛拥戴。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等不靠、立行立改;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等不绕弯子、真刀真枪,真正起到了红红脸、出出汗、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效果。作风方面的各种问题一项一项来抓、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来破,“四风”顽症被涤荡,干群关系融洽回暖,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同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相比较,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范围广、领域宽、数量大,与群众贴得更近、联系更直接。因此,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被称为“开在百姓家门口”的活动。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最朴素,也最直接。“民之苦乐,皆系于官之贤否。官贤则民安,否则民之困苦无所底止。”基层单位干部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直接关联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应当说,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恪尽职守、真诚为民的,但确有一些害群之马在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危害党的执政之基。“理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这是古训,但有的干部将手中的权力当作了个人谋私的工具,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毫无忌惮地公开敛财,群众敢怒不敢言。如去年以来曝光的多起“亿元巨贪”案中,绝大多数居然是市县乃至镇村干部,这些人“靠山吃山”,疯狂蛀蚀公家资产,教训极其深刻。也有的干部满足于当撞钟和尚,得过且过混日子,纯属“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的尸位素餐,群众意见很大。还有的干部在新的考验面前出现“本领恐慌”,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捉襟见肘,老百姓打心眼儿里瞧不上。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存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市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我们要按照习近平***的指示精神,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损害群众利益这两大问题,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勇于较真、敢于亮剑,让群众的急难愁有人问、有人解,让“四风”及其变种原形毕露、失去空间,让党员干部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坚定信念、提升能力、增强本领。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坚持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坚决不走过场。要通过教育和实践两手抓,让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纤毫毕现、无处遁逃,使党员干部从灵魂深处受到洗涤和震撼。干部作风好坏最直接和最终承受者是广大群众,因此,第二批活动更要“开门”进行,让基层群众对干部作风有置喙的机会和权利。
天地悠悠悬秤杆,百姓芸芸秤砣心。严纲纪、正作风是一场大手术,唯有伤筋动骨,才能从根本上激浊扬清。作风建设是一场没有结尾的斗争,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变种又会冒出来,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因此,习告诫全党: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形成风气不在一朝一夕,改变风气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抓作风要成为我们永恒的课题。
俄国作家契诃夫有言:“蚜虫吃青草锈吃铁。”吏治败坏、作风不正,会如蚜虫与锈一般蚕食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因此,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的要求,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制度,让“软建设”成为“硬约束”,从根子上改变“生态环境”,铲除歪风邪气滋生的土壤,使作风建设成为党内生活的一种常态、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
在将会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的xx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于20xx年10月17日晚间在央视综合频道正式开播。
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天网追逃》,第八集《标本兼治》。
引人关注的是,在央视10月17日晚播出的第一集《人心向背》中,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和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等三名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同时“亮相”,现身说法。在视频镜头中,他们对自身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自我剖析和忏悔。
在《人心向背》视频镜头中,白恩培说,“我1985年就是延安地委书记。副部级以上都二十多年了,正部级岗位上也十多年,没想到老了老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慢慢随着职务的提升,再加上环境的影响,考虑自己的就越来越多了。尤其是20xx年以后,自己也60岁了,又生了一场大病,这个时候思想就抛锚了,就追求物质的金钱的。他们就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
“我自己一年也有十来万块钱,我爱人她是央企的领导,一年收入也有几十万,完全够了。但是理想信念丢失了,精神追求没有了,突破了做人的底线,连法律的红线也触摸了。我悔恨,共产党多年培养的省委书记,怎么变成这样子,我给党组织带来的损失太大了。”白恩培说。
白恩培(1946.9)是陕西清涧人,曾任青海省省长、省委书记,云南省委书记,十二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20xx年8月2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宣布“白恩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20xx年1月13日,中央纪委公布了对白恩培的立案审查结果:“经查,白恩培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白恩培的上述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违法,并涉嫌犯罪。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白恩培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0xx年2月26日,最高检发布消息称,“白恩培涉嫌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后,移送河南省安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安阳市人民检察院已向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随后,20xx年6月16日,河南省安阳市中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白恩培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经审理查明:20xx年至20xx年,被告人白恩培先后利用担任青海省委书记、云南省委书记、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房地产开发、获取矿权、职务晋升等事项上谋取利益,直接或者通过其妻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46764511亿元。白恩培还有巨额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不能说明来源。
20xx年10月9日,河南省安阳市中院公开宣判白恩培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对被告人白恩培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2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20xx年。决定执行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2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对白恩培受贿所得财物和来源不明财产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近几天,按上级要求观看了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四集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本部专题片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纪的坚决行动,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
这部专题片共分四集:《承诺与期盼》、《正风肃纪》、《狠抓节点》、《党风正民风淳》。该片对话违纪人员,感受他们的反思痛悟;倾听专家学者,洞察作风之变后的深层律动.近百位受访者中,还有腐败分子身边人、会所服务员、举报人、暗访记者和纪检监察干部、普通群众等,不同观点,多元视角,为您全景式呈现“作风建设在路上”这两年来不平凡的历程。
为什么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呢?下面笔者来和大家共享下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所有的结束,都是新征程的开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作出了全面部署。
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通过一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四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必须坚持从严治党,才能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从严治党必须具体而不是抽象、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是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这些启示和经验,其重大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现出来。
在充分肯定这次活动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党改进作风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基础还不稳固。作风有所好转,“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现在,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最盼望的是形成常态化、常抓不懈、保持长效。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这次总结大会上,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总结了“六个必须”的经验;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才能开创党的作风全面纯洁的新局面,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了,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历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继续打好党风建设这场硬仗,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必定能以好的作风保障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10月1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画面显示某地产公司卷入一场官员行贿,尽管解说词中并未出现相关企业的名字,20日万科还是作出回应,责成相关子公司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
一部电视专题片受到全社会关注,甚至引发进一步问题调查,这在近年来并不多见。在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夕,这部专题片的播出,再次敲响反腐警钟,也让民众看到执政党反腐永远在路上的决心。
诸多落马官员出镜,或流下悔恨的泪水,或剖析自己思想滑坡的轨迹,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生动一课。
“错不在官场,错不在商场,错在自己。”河北原书记周本顺说。
“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而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亘古不变的。”四川原副书记李春城说。
“我家‘于姐’成了江西权钱交易的代名词,家教上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不称职的丈夫。”十二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说。
“我自己腐败了,但是我非常期盼中央能够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白恩培说。
这样的同期声比任何反腐败政治教育都要来得直接和有冲击力。
据悉,为拍摄这部8集专题片,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个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
很多腐败细节也随之曝光,比如白恩培的妻子让别人为她花1500万元人民币买手镯,周本顺的保姆司机两年工资上百万,周本顺的超标豪宅、万庆良的山顶餐厅、高尔夫球下的交易一一在镜头前呈现。还有为规避“八项规定”到企业隐蔽高档餐厅用餐、用矿泉水瓶装茅台、吃1米长鳄鱼尾的做法,让民众在感慨这些奢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时,也会不由反思:人吃三顿饭,只睡一张床,要那么多超标的享受做什么?
专题片对腐败的形成过程揭示得更为深刻。山西官场的塌方式腐败背后是上行下效,为了买官索贿受贿,买官后再加倍索回的恶性循环;苏荣在担任书记的前两站并未有大的问题,但在最后一站江西却开始了权力变现的疯狂……腐败长此以往损害的是政治生态,而修复政治生态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反腐永远在路上不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长期任务。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既是一次反腐败的成果展示,也是执政党反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的宣示。它再次重申:不管是谁,不管哪个级别,不管以哪种形式,只要腐败了就会面临党纪国法的严惩。
腐败伤害的是民心,民心则是执政之本。正如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所说,人心向背非常重要,人心如果失去了之后再想来挽回则很难。抓好党风才可能预防减少腐败的发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