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4
2022-07-14
2022-07-14
2022-07-13
2022-07-14
更新时间:2024-01-13 10:49:5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2-07-14
2022-07-14
2022-07-14
2022-07-13
2022-07-14
黑洞是已知宇宙中最特别,最神秘的天体,没有人能亲眼看的见它,没有人能碰到它,没有人能逃过它。
黑洞的形成有两种。第一种是大质量恒星进入老年期,内部中的内核因为不能承受自身重量时而缩小,里面的核原子受挤压变成铁原子之后爆炸,内核极度缩小,成为奇点,在形成奇点的0。00000013秒内,四周的物质在无限的引力下,合并成黑洞。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我们的太阳只是中等质量,不会形成黑洞,就算会至少也要50亿年。
第二种呢,就是一个物体的直径小于自身的普朗克半径就会形成。20_年美国纳米管道实验开始,两个粒子碰撞时,其中一个立马变成普朗克粒子形成黑洞,不过质量不够,形成0。000000000000384秒就消失了,产生的力量把那一整个地区,也就是3893平方米的地方化为平地,可见威力之大。
20_年我国SANS巨型望远镜和八个望远镜对人马座的大质量黑洞进行拍摄,用了两年,到20_年这张照片才问世。这时,你就会问了:“就拍个黑洞,有那么难吗?”答案是特别难!首先,黑洞可以把光都吸进去,科学家先用X射线射向黑洞,在经过照片的合并和处理,才能把图片先洗出来,可见拍摄难度。
黑洞的质量分为三种:小质量黑洞、中质量黑洞、大质量黑洞。小质量黑洞是刚出现不久的,分部在宇宙四周。中质量黑洞是一个星团的中心,由1000-3000个恒星围绕。大质量黑洞是一星系的中心,由1500亿-2400亿颗围绕,猜测目前1万亿个大质量黑洞,大质量黑洞周围有蓝色粒子盘,这是因为气体被吸入,而两端的气体是黑洞类型,里面有一种类似星体的天体发出的恺射线,温度高达二十万摄氏度,足以融化一切物体。
黑洞是宇宙里面的收割机,也是粉碎机,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真是宇宙里的霸主。
这次寒假,我回奶奶家过年。奶奶家有个鱼塘,里边有许多鲤鱼。在过年之际爸爸会抓鱼来吃。今年抓鱼时我碰巧来到,便嚷嚷着要和爸爸他们一起去抓鱼。
因为奶奶家在山上,天气寒冷,所以鱼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冰。我原以为爸爸他们会把冰砸开,在上面钓鱼,然而,爸爸虽然把冰面砸开了,但却换了套衣服下水抓鱼。我十分不解,问一旁的姑姑:“姑姑,爸爸为什么要下水抓鱼啊,现在天那么冷,在水面上钓鱼不是更好吗?”姑姑笑着说:“在上边是钓不到鱼的!”我问姑姑为什么,她却答不上来,只是让我自己去想。
过完年,我回到家,决心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我首先想到的是是不是因为鱼怕冷而要到水下去呢?我决定自己做实验。我拿了三个盆,一个装冰了很久刚刚解冻的冰水,一个装着放了一天的冷水,还有一个是热水刚刚冷却下来的温水,每个盆里分别放上一条小鲤鱼,过一小时后看看小鲤鱼们有什么不适。等过了一小时,我再去看只见三个盆里的小鲤鱼都并无异状,仍快活的在水里游来游去。看来,并不是水温影响了鱼儿的生活环境。我的不到解答,只好去查阅资料。原来是因为水的特性啊!水与其他物品有所不同,其他的物品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而水不同,却是热缩冷胀,冬天水结了冰,比原来的体积膨胀了,密度变大,于是就往水上浮去,结冰的水下温度很稳定,而且温度相对比水面上的温度要高,水下又有浮游生物作为食物,鱼类当然就会往水下游啦!
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的科学知识又丰富了一点,但我知道,在广阔的科学领域,我还要继续前行。
终于盼到了周末,爸爸、妈妈这回总算有时间,可以带我到科技馆去参观了,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武汉科技馆内的展览内容,一共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我们参观的是航天知识展,观看了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及通信卫星、东风Ⅱ型导弹、长征系列火箭、飞行舱等,妈妈分别给我介绍了它们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原理。
接着,我们参观的是声、光、电磁展,从一楼至三楼的展厅里,摆放着49个实验装置。每个实验设备,都标着它的操作方法和运用原理。各式各样的科学实验装置,显示出科学的奥妙无穷,真是又稀奇、又有趣,我觉得最好玩的要算是“魔灯”了,在小桌上放着一个管好光滑透明的玻璃圆球,里面有一些像线条一样色彩斑斓的`光线,当我用手触摸圆球时,其中一部分光线像施魔法一样,集中到我的手心上来,这是辉光发电的一种表现形式。玻璃球体内充有两种以上稀薄的惰性气体,在高压电场的激发下,惰性气体便会发出光来。由于高压电场对大地的电容基本是均匀的,当人体靠近时,改变了电容的分配,也就改变了电场的分布,于是发光的方向也改变了。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是利用辉光放电原理制造的。
最后,参观的是《院士科技影视厅》,这里介绍了我们武汉地区4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情况,我被老一辈科学家“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先进事迹深深感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向他们一样。
参考系拖曳圈(Ergosphere,又称FrameDragging或是LenseThirringEffect,“兰斯-蒂林效应圈”),转动状态的质量会对其周围的时空产生拖拽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参考系拖拽。旋转黑洞才有参考系拖曳圈,也就是黑洞南北极与赤道在时空效应上有所不同,这会产生一些奇妙的效应来让我们有机会断定其实实在在是一颗黑洞的'特征之一。
观测者可以利用光圈效应及参考系拖曳圈,观测进入或脱离黑洞的光子的运动,透过间接的手段,例如粒子含量的分布及PenroseProcess(旋转黑洞的能量拉出过程),来间接了解其引力的分布,透过引力的分布重新建立出其参考系拖曳圈。这种观测方式,只有双星以上的系统才能够进行这样的观测。
这天晚上,我正在看动画片——《团结的小蚂蚁》。动画片中有一个情节紧紧栓住了我的心:小蚂蚁住在海边,突然发了洪水,它们措手不及,来不及逃避。我想它们定死无疑,但万万没有向导,它们竟抱在一起,积成一个团,滚动着逃奔到了远方,大部分的蚂蚁啃骨头都躲过了这场灾难。我感到非常疑惑,就问妈妈:“为什么蚂蚁遇到洪水,会抱成一个团呢?”“你自己去做个实验不就知道了吗?”妈妈笑着回答我。
说干就干,我在树下找到一个蚂蚁窝,用美食把它们从洞里引出来后,迅速地装到一个瓶子里,把它们带回了家。我把它们倒在了浴缸里,然后往浴缸里倒热水。这时,我发现蚂蚁四处疯狂逃窜。有的紧紧地抓住浴缸壁往上爬,有的在水中奋力挣扎着……不一会儿,几十只蚂蚁横七竖八地躺在水面上。
看到这一切,我失望极了,难道动画片里的情景都是假的吗?不甘心就这样得出不清不楚结论的我,决定再试一次。
我再一次把蚂蚁放入浴缸中,刚要往里倒热水,忽然灵机一动,会不会是蚂蚁惧怕热水呢?于是我就往浴缸里倒冷水。奇迹发生了,小蚂蚁们立刻聚在一起抱成了一个小黑团,滚到了浴缸的一角,等浴缸里的水退去时,小黑团里层的蚂蚁都活了下来,这简直跟动画片里讲的一模一样。
我高兴得一蹦三丈高,可我还是没有想明白蚂蚁在遇到洪水时,为什么会立刻聚成团?于是我又去翻了百科全书。原来蚂蚁天生就是协同作战的专家,他们在水中抱成一团,是为了减少蚂蚁团队整体的伤亡,这是当它们在灾难中保存团队实力的最好的方法。当我合上百科全书时,我真为那群小生命的团结和勇敢而感动!
前两天我看了一本书里面写的是黑洞。书上说在黑洞相对的地方一定有一个白洞。黑洞的洞口特别大,可能是一直吸东西的缘故吧。白洞的洞口特别小可能是一直往外排东西的缘故吧。
物体从黑洞进入后会被拉长,拉得越来越长最后从白洞出来。书上写着我们所在的世界是三维的。在黑点和白洞之间三维的世界会被扭曲,所以时间会发生改变。
如果没有生命危险,从黑洞进入再才从白洞出来可能会回到恐龙时代。这样我就可以看看恐龙,看看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也可能会的将来。这样我就可以看看地球会变成什么样。是污染得十分严重呀,还是大范围使用太阳能,很少开发资源,节约用水把地球保护得非常好。
也有可能会到别的星球上去。这样也许我就可以找到外星人。如果我找到了外星人我就会邀请他们去我们地球。邀请他们去我们国家去参观故宫、鸟巢,爬长城。和外星人友好合作,把我们这有他们那的没有的东西运到他们那,把他们那有我们这没有的运到我们这。互相学习一些先进的技术。
我好想进入黑洞,不过这个愿望暂时是无法实现的。因为进入黑洞后物体会被越拉越长,人进入后会有生命危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