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范文与结构(优选7篇)

更新时间:2024-01-15 17:57:5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高考作文范文与结构 第一篇

20_年高考议论文常见五种结构

第一招:故事式开头

所谓故事式开头,就是开篇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的一种方法。用故事开头,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出观点,并能激发评卷老师的阅读兴趣。请看:

例1我常常被那个叫做尾生的古人感动得落泪。“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著得可爱的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的约定,为了守住自己心灵深处写给自己的那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地捍卫它。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两个字——诚信。(《守住心灵的契约》)

例2春秋时期,晋国有一权臣赵简子,为了表示他有仁慈之心,喜欢让老百姓替他捉斑鸠鸟送到他府中,让他在年初一时放生。于是,每年邯郸地方的老百姓便纷纷拥进赵简子的府第,来进献斑鸠。这是何其荒唐!为了放生,结果被打死打伤的斑鸠很多很多,以致“名”为行善,“实”为行恶。这种只讲形式,不讲效果的做法,正是一种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由此可见,只顾“名”而不注重实际的形式主义,其害何其深也!(《“名”与“实”》)

开头首先把赵简子这种追求的“名”与造成的“实”相矛盾的具体情形展现在读者面前,把读者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中,同时又引导读者思考,避免了一开头突兀的说教,符合人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运用故事开头的手法,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精心选择故事,以利于观点的引出;

二、因为故事仅是一个由头,所以叙述不宜过细,篇幅不宜过长,能引出观点就行;

三、一个故事可以从多角度理解和诠释,在叙述时就要重点突出能够引出自己观点的那一个侧面,使观点的引出水到渠成。

第二招: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也称递进式、层递式,就是按照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纵向开掘的一种结构方式。层进式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时,这些分论点之间构成的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这种结构俗称“剥笋法”,一层一层地“剥壳”,最后显出其本质。请看:

例3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3.严于解剖自己就会提升自己。

提纲中先提出观点,然后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采取“剥笋法”一层层地深入分析,指出要“解剖好自己”就要有“自知之明”“要勇于自我批评”,要有“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从而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并解决了问题。

二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来写。这种论证结构的好处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论证深刻。请看:

例4不要轻易说“不”

①人贵在自信自强,……所以无论面对着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都不要轻易说“不”,我信我就能。

②要成功就不要轻易说“不”。

③要活得精彩就不要轻易说“不”。

④学会坚持就不会轻易说“不”。

⑤学会自信就不会轻易说“不”。

⑥只要坚持,你便成功;只要自信,你便活得精彩,在困难面前,我们都不要轻易说“不”。(20_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不要轻易说“不”》)

本文开头第①段,考生首先解释了“不要轻易说‘不’”的具体含义:那就是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的时候,应有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从“是什么”的角度来入题。②③两个段落便从“为什么”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因为“要成功”“要活得精彩”就要“不要轻易说‘不’”。④⑤两个段落,便是从“怎么样”角度来论证,学会了“坚持”“自信”就会“不轻易说‘不’”。第⑥段,总结全文。整篇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环环相扣,干净利落。

运用层进式结构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层进式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恰当,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不可随意颠倒;二、层进式各个部分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要用一些过渡性词语承上启下;三、在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写作时,要明确回答各部分的内容。

第三招:点例法举例

所谓点例法举例,也叫排比论证法。就是运用排比的句式列举一组相似的论据,然后进行归纳议论分析。运用点例法举例,可以用较少的文字列举大量的例子,使例证全面而充分。此外,由于运用了排比句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议论说理的力度、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5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我敬佩他们,因为他们在混杂的尘世,了解本身,找回灵魂,做了乱世中最纯的一滴。纵然谄媚污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追求的只是豪壮;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坚守灵魂最纯的成分,能和乱世中的美神媲美!(河北高考满分作文《汪洋中的一滴》)

像这样运用排比列举的形式,不但高度概括了事实,加大了用例的密度,还大大强化了语势,增强了论证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列举了多个论据之后,需要对这些论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必须紧扣论点。

例6屠格涅夫为了施舍路边的乞丐,翻遍了自己的钱包,却找不到一分钱,只得握住乞丐的双手说“我很抱歉,朋友”;雷锋在战友们不在时,把大家的衣服都洗干净晒了;_总理衣容整洁,谈吐大方,岂是朝夕而成的?《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在班里的战友整天只知喝茶打牌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地搬运石头,日积月累愣是独自修成了一条路……

举手是小事,投足是小事,细节更是小事。吃饭是小事,说话是小事,出门上街是小事,回到家也是小事,和一个朋友交往是小事,和一个陌生人交往也是小事,其实生活就是一件件这样的小事,需要我们点点滴滴去做。(20_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举手投足之间》)

本文在举例和分析时,使用点例法,论证充分有力。尤其是在举例之后对材料的共性进行了归纳分析,使得观点更加明确。

使用点例式分析,要注意三点:一、几个事例的叙述角度要一致,要能够论证共同的观点,但又各有各的精彩;二、叙述语言要简洁,一般一个例子不超过40字;三、要在例后进行一定的归纳分析,指出共性,揭示本质,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招:假设式分析

所谓假设式分析,也叫假设论证。就是针对前面所举的事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得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

例7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以技术作为发展的手段和依托。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引进技术到整合国内外资源、自主创新,坚持“技术创新课题来自于市场难题”和“设计创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研发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使集团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的成功,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持续保持在家电与其它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可见,海尔的成功在于创新。假如海尔集团因循守旧,不进行技术创新,不更新研发理论,也许海尔早就被市场淘汰,“海尔”这个品牌也不会闻名中外。正是由于海尔集团的不断创新,打响了“海尔”这个品牌。所以,创新是海尔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成功在于创新》)

本段先列举海尔集团创新的事实:因为“不断创新”所以才取得“成功”。在叙述事例时揭示了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再从反面假设,“假如海尔集团因循守旧,不进行技术创新,不更新研发理论……”,从分析原因到分析结果,得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论点“成功在于创新”。

运用假设式分析,事例与假设分析可以明显分开,即先叙事再反面假设;有时也可采用夹叙夹议形式。此类分析法常常用“假设不……”“试想如果不……”,引出与所举事例相反的情况,进而展开论述。

第五招:深思式结尾

在文章结尾设置疑问或反问句,能使读者在读完本文之后,对自身或者现实生活进行思考,从而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例8小小杯中折射的“科学发展观”,不也值得人类在工农业发展、环境保护、城市扩张的大课题上反思吗?为什么马路越修越宽而交通却越来越堵塞?为什么高层小区越建越密而人们的精神家园却越来越空虚?为什么太湖巢湖水质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污染越来越严重?事实证明,“发展”不能不顾生态平衡,遵循科学规律才能发挥物质特性的潜能,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遭到“文明的惩罚”。(20_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小杯子大道理》)

本文结尾步步设问,从“小小杯中折射的‘科学发展观’”,引发一连串的思考,进而归纳总结,并警示可能会“遭到‘文明的惩罚’”。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掩卷沉思吗?

高考作文范文与结构 第二篇

滚滚长江东逝水,多少豪杰都淹没在其中。古代有作为的君王必有贤才辅之,商鞅以“霸道”辅秦始皇,董仲舒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辅汉武帝。君王选取人才各有各的想法,但他们的宗旨却都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士为知己者死,只有对士人充分的信任,士人才会为报知遇之恩而流尽最后一滴血。

东汉末年,永安宫里,一位年迈的枭雄在病榻上安排着自己的后事。“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国,终成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是一份怎样的信任,“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在那么一个乱世中,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如此呢!而诸葛亮也不曾辜负了刘备。“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是开玩笑的,这在诸葛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段“三顾茅庐”便将人中卧龙永远的困在了蜀地,只为报当初的知遇之恩。若不是托孤于诸葛亮,那个刘阿斗在那个的尔虞我诈的乱世中恐怕早就“乐不知蜀”了。在乱世的另一边连生性多疑的曹操也懂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官渡之战当许攸反水投靠曹操时,曹操军粮已不足了,早已心生退意。许攸献计火烧乌巢,曹操相信了这个刚从敌营投靠过来的谋士,而许攸回报他的信任的便是这场战争的胜利。

这也成了以少胜多的战争典范。南宋本来是有机会收复中原失地的。当岳飞在前线大举胜利时,宋高宗却连下十二道金牌急令岳飞班师。“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而岳飞班师回朝后却被秦桧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给速速处死了。宋高宗如此胆小又昏庸的君主怎可能收复失地,保祖宗基业。他宁愿相信一个从辽俘虏而回的秦桧,也不相信岳飞,宋高宗就如此的自毁长城了。等到宋孝宗再想收复失地之时,已无能担此重任的将领了。悲哉,岳飞!

成大事者必是一个识千里马的伯乐,他们懂得哪些人值得信任,他们会对这些人充分的信任,因为对他人的信任是一种尊重,士人会以身报知遇之恩。

高考作文范文与结构 第三篇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二、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选择题分值约为30分。

三、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

必考题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题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

必考题1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83%;选考题25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17%。

全卷20题左右,结构如下: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3题左右,约10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7题左右,约35分。分别为:

1.文言文阅读1则,4题左右;

2.诗歌阅读1则,2题左右;

3.名句名篇默写,1题。

乙 选考题

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答其中一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约25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材料1则。4题左右,约25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4题左右,约20分。

(六)写作。

1题,60分。

高考语文科题型示例(节选)

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现代文阅读(二)(12分) 峡 谷 阿 城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黏汗。峡口处,倒一棵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巨石上伏着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靠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高考作文范文与结构 第四篇

文言文句式结构解析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

如:1.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这样的事可以忍受的话,哪样事不可以忍受呢?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

2.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如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晏子使楚》)——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该不会是(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吧?

4.高帝曰:“得无难乎?”(《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高祖说:“(拟定朝廷礼仪之事)只怕是不容易吧?”有时句末与“得无”呼应使用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省而不用,或换作“耶”字,其意义不变。如:

5.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现在国家只怕是有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才流散在民间?

6.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成名反复思量,只怕是(岂不是)给我指点捕捉虫的地点吧?

另外, “得无”中的“无” 有时还换成“微”或“非”,构成“得微…乎”或“得非…欤”的格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7.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内储说下》)——堂下莫非有厌恶我的人吧?

8.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宗元《封建论》)——我以为周王室事实上老早就灭亡了,不过在诸侯之上保存个空名罢了。这恐怕是诸侯强盛,好比尾巴大了便摇不动的弊病吧?

高考作文范文与结构 第五篇

高考语文作文基本结构模式

【一】并列式结构

【例文】

浙江语文高考作文题目:行走在消逝中

提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有所感,有所发,写心得体会。

【题目】失落的文明

车,汽车

城市像小学生的作业本,被人胡乱地涂来改去,融合了奇妙的杂乱无章与锦绣繁华。常常骑着单车,享受微风过耳的轻快,享受汗流浃背的惬意,享受急速飞驰的狂妄,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经过一个个十字路口,在车水马龙中穿梭;经过一排排房屋店铺,在鳞次栉比中遨游;经过一座座建筑工地,在尘土飞扬中放纵;经过一条条林荫小道,在郁郁葱葱中逗留。因为年轻,我不畏惧,有时迷恋过去,偶尔憧憬未来,有时蹉跎光阴,常常口无遮拦。

有一天,忽然发现汽车的数量已经多于单车,它们庞大的身躯占据了每一条街道的中心,它们冲天的尾气笼罩了每一座城市的上空,我忽然明白过来:稼轩的“宝马雕车香满路”已然成为现实时,单车在渐渐离我远去,一如我骑着单车驶过的岁月,无法收拾,更无法重来。

血缘,金钱

我属于见钱眼开但不见利忘义的那种类型。往往在各种报刊杂志和电视荧屏上看到五花八门的家庭纠纷案,百分之八九十与钱有关。或者是某某欠某某钱,而两人是亲戚,于是一个想赖账,一个不依不饶,一来二去闹上公堂;或者是两夫妻离婚,为了财产分割问题大打出手;又或者是儿女争夺父母的遗产。举不胜举。

于此我不明白的是:在这些人眼中,难道亲情还不如钞票吗?古语有云:血浓于水。意即血缘是超越一切的。我可以赞同大义灭亲,却无论如何不敢苟同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凡涉及情感品质问题,金钱一概派不上任何用处。金钱能换来破镜重圆吗?不能。金钱能换来死而复生吗?不能。金钱能换来天长地久吗?不能。可是,这个挺简单的道理难住了当今不少人哦。

烧饼,比萨

“开心时刻必胜客”,一则广告,两代情结。烧饼摊边,热气阵阵,推着单车的上班族如蜻蜓点水般路过,结束早锻炼的老人们三三两两沿路而坐,7角钱的油条烧饼,生意还不错。西餐厅里,冷气袭袭,吮吸着饮料的年轻男女对视着微笑,学生们一边狼吞虎咽,一边谈笑风生,55元的9寸比萨,生意堪称火爆。就像被高楼取代的四合小院,被高架取代的小桥流水,现代文明如洪水猛兽一般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吞噬着落后和破旧。无情地吞噬,甚至还没来得及让人们回味。现在赶走了过去,又将被未来赶走。传统在消逝,取而代之的却不是本国的文明,是西方的文明;失落的,是我,是和我一样的国民,是我们用笔尖垂钓一地瘦瘦的忧伤。

以“车,汽车,血缘,金钱,烧饼,比萨”关键词语贯穿全文,结构上属于并列式。

【二】总分总式结构

此结构以先提出论点、再分析论论点、最后总结论点这样顺序来组织文章。

【例文】

放飞心灵看世界

大海深处的水滴,如果只看到自己的晶莹,海洋便暗淡了。

高耸入云的山峰,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雄伟,世界便低落了。

墙角惊艳的花朵,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美丽,天地便变小了。

因此,我们要放飞心灵看世界,获得灵魂的升华。

在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到处是晶莹的水滴、雄伟的山峰、美艳的花朵,到处是顶尖的人才、博学的人士。如果我们只是孤芳自赏,孤傲对人,那么我们面对的,则是一个狭窄而矮小的世界。

她是乱世中的美神,她是宋词中的领军人物。一代词人李清照,用她的高洁婉约为我们开创了词的另一片天地。虽然她有足以用来炫耀的文学天赋,但她没有选择用一颗孤傲的心来与世隔绝,而是与丈夫赵明诚一起潜心研究,共同创作,为我们留下了“神仙眷侣”的佳话。

李清照就好比大海之中最晶莹的水滴,她的心干净而无杂尘,出淤泥而不染,明净之中方显其大气本色。她是一滴闪耀的水殊,但她没有选择在海洋深处孤芳自赏,孤傲一世,于是她于世界中收获了幸福,于尘世中取得了进步。

他因性情至纯而被人铭记,他因性格豪爽而一路欢歌,他因洞悉万物、周游列国而升华了心灵。庄子的气、神、色,庄子性情的真、善、美,至今被我们铭记。他是思想深刻的老者,是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但他没有选择孤傲一世,而是寄情于各地的名山大川,放眼世界。

庄子就好比高耸的山峰,他并不只是关注自己的雄伟,所以他收获了世界的精华、宇宙的灵气。

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用至纯至美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最华丽最动人的语句篇章。于是,在冰心的文字中,我明白了“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的大气洒脱。我懂得了“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的奋斗拼搏。

冰心就像墙角之处惊艳的花朵,她的灵气让世人感叹,她的绝美令世界震撼,但是她没有孤芳自赏,而是虚心学习,致力研究,最后给我们留下传诵至今的名篇。她于自己的眼中看到了大千世界。

晶莹的水滴、雄伟的山峰、绝美的花朵告诉我们不要孤芳自赏,孤傲一世。放眼看世界,我们才能获得心灵的'升华。

高考作文范文与结构 第六篇

古人喜欢把大智慧融进琐碎生活里。小小一枚铜钱,外圆内方,刚柔并济,说尽人生哲理。为人处世,应当有方的棱角,也该有圆的柔和,这样才能尽展才华,书写精彩人生。

方是人的节操与个性,圆是人的豁达与包容。没有方,圆便流于媚俗;失去圆,方则显得张牙舞爪,正如没有方孔和圆边的铜钱无法存世。

这外圆内方的铜钱该在子瞻的手中呆过。“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是文士无法摆脱的宿命。苏轼的一身傲骨在乌台诗案中被折断打碎,却又在黄州圆融的月光下愈合重生。此时的苏轼依然不羁,依然清高,但他的个性已然抽枝吐芽,在名为豁达与包容的绿荫中坚定地伫立。“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泊,“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洒脱,他成长的温厚包容,内心却仍坚守那一份方的执著,这样的苏轼才得以真正不朽。

个性之方与包容之圆本就该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成就大写的“人”。

方是追梦的坚定不移,圆是方法的变通。圆成就了方的坚持与执著,方是圆的动力与方向。

罗崇敏的心中也有这么一枚朴素的铜钱。它是他改革之路最好的见证。“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他锐意改革,将“改革”二字写成梦想,挥洒间尽显“方”的棱角。但面对改革“深水期”的现实,又是“圆”的谨慎与变通引领他走得更远。大胆假设,小心下刀,他一点点切开城乡二元体制的弊病。而改革的理念也以温和而坚定的姿态,和小小的铜钱一样在社会中传递,在人心中成长,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处世之道也应当方圆共济,如此方可成就真实的“梦”。

个人需要方圆的相辅相成,一个民族亦如是。

纵观中华历史长河,有魏征大胆直谏的方,便有长孙无忌深谋慎思的圆;有张居正锐意改革的方,便有申时行调和中正的圆;有法家严冷不阿的方,便有道家清净自然的圆;有顾准“拆下肋骨作大炮”般悲壮的方,便有_“三进三出_”般理性的圆……盛世也好,乱世也罢,方与圆的对立统一是开创辉煌的大神,是驱散黑暗的星辰。铜钱的圆与方可以是贫寒者温饱的来源,富贵者家财万贯的根基,更是民族智慧的传递,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今天,这是我们应当深思的。

高考作文范文与结构 第七篇

高考议论文写作结构

“结构清晰”一直是考场作文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改卷场上老师断定一篇好文章的一个主要途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高考议论文要做到“自然天成”,平时就必须练就一双“妙手”。如何快速写出一篇符合题意、内容充实而且结构清晰的作文,是我们考生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当我们掌握了审题技巧,积累了不少的素材,而且明确了议论文展开的方式之后,我们不妨熟记几种作文的结构模式,或者选定一个合适自己的结构思路,以便我们在考场上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构架起自己文章,让自己能够在一个清晰的文章构架中展开文章的论述,写出一篇结构清晰而且富有逻辑性的文章。

一、故事式开头

所谓故事式开头,就是开篇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的一种方法。用故事开头,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出观点,并能激发评卷老师的阅读兴趣。请看:

【例1】我常常被那个叫做尾生的古人感动得落泪。“尾生与女子约,女子三日不至,遇大水,尾生抱柱而死。”尾生就是这样一位执著得可爱的君子,为了那一个或许并不重要的约定,为了守住自己心灵深处写给自己的那一份契约,他竟然用生命来壮烈地捍卫它。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闪光的两个字——诚信。(《守住心灵的契约》)

运用故事开头的手法,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精心选择故事,以利于观点的引出;

2、因为故事仅是一个由头,所以叙述不宜过细,篇幅不宜过长,能引出观点就行;

3、一个故事可以从多角度理解和诠释,在叙述时就要重点突出能够引出自己观点的那一个侧面,使观点的引出水到渠成。

二、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也称递进式、层递式,就是按照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纵向开掘的一种结构方式。层进式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时,这些分论点之间构成的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层次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这种结构俗称“剥笋法”,一层一层地“剥壳”,最后显出其本质。请看:

【例2】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3.严于解剖自己就会提升自己。

提纲中先提出观点,然后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采取“剥笋法”一层层地深入分析,指出要“解剖好自己”就要有“自知之明”“要勇于自我批评”,要有“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从而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并解决了问题。

二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来写。这种论证结构的好处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论证深刻。请看:

【例3】不要轻易说“不”

①人贵在自信自强,……所以无论面对着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都不要轻易说“不”,我信我就能。

②要成功就不要轻易说“不”。

③要活得精彩就不要轻易说“不”。

④学会坚持就不会轻易说“不”。

⑤学会自信就不会轻易说“不”。

⑥只要坚持,你便成功;只要自信,你便活得精彩,在困难面前,我们都不要轻易说“不”。(广东高考优秀作文《不要轻易说“不”》)

本文开头第①段,考生首先解释了“不要轻易说‘不’”的具体含义:那就是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的时候,应有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从“是什么”的角度来入题。②③两个段落便从“为什么”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因为“要成功”“要活得精彩”就要“不要轻易说‘不’”。④⑤两个段落,便是从“怎么样”角度来论证,学会了“坚持”“自信”就会“不轻易说‘不’”。第⑥段,总结全文。整篇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环环相扣,干净利落。

运用层进式结构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层进式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要恰当,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不可随意颠倒;二、层进式各个部分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要用一些过渡性词语承上启下;三、在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写作时,要明确回答各部分的内容。

三、点例法举例

所谓点例法举例,也叫排比论证法。就是运用排比的句式列举一组相似的论据,然后进行归纳议论分析。运用点例法举例,可以用较少的文字列举大量的例子,使例证全面而充分。此外,由于运用了排比句式,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议论说理的力度、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4】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我敬佩他们,因为他们在混杂的尘世,了解本身,找回灵魂,做了乱世中最纯的一滴。纵然谄媚污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追求的只是豪壮;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坚守灵魂最纯的成分,能和乱世中的美神媲美!(河北高考满分作文《汪洋中的一滴》)

像这样运用排比列举的形式,不但高度概括了事实,加大了用例的密度,还大大强化了语势,增强了论证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列举了多个论据之后,需要对这些论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必须紧扣论点。

【例5】屠格涅夫为了施舍路边的乞丐,翻遍了自己的钱包,却找不到一分钱,只得握住乞丐的双手说“我很抱歉,朋友”;雷锋在战友们不在时,把大家的衣服都洗干净晒了;_总理衣容整洁,谈吐大方,岂是朝夕而成的?《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在班里的战友整天只知喝茶打牌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地搬运石头,日积月累愣是独自修成了一条路……

举手是小事,投足是小事,细节更是小事。吃饭是小事,说话是小事,出门上街是小事,回到家也是小事,和一个朋友交往是小事,和一个陌生人交往也是小事,其实生活就是一件件这样的小事,需要我们点点滴滴去做。(20湖北高考满分作文《举手投足之间》)

本文在举例和分析时,使用点例法,论证充分有力。尤其是在举例之后对材料的共性进行了归纳分析,使得观点更加明确。

使用点例式分析,要注意三点:一、几个事例的叙述角度要一致,要能够论证共同的观点,但又各有各的精彩;二、叙述语言要简洁,一般一个例子不超过40字;三、要在例后进行一定的'归纳分析,指出共性,揭示本质,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

四、假设式分析

所谓假设式分析,也叫假设论证。就是针对前面所举的事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得出一个与事实相反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

【例6】海尔集团始终坚持以技术作为发展的手段和依托。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从引进技术到整合国内外资源、自主创新,坚持“技术创新课题来自于市场难题”和“设计创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研发理念,通过技术创新使集团在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取得长期的成功,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持续保持在家电与其它在相关领域的领先地位。可见,海尔的成功在于创新。假如海尔集团因循守旧,不进行技术创新,不更新研发理论,也许海尔早就被市场淘汰,“海尔”这个品牌也不会闻名中外。正是由于海尔集团的不断创新,打响了“海尔”这个品牌。所以,创新是海尔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成功在于创新》)

本段先列举海尔集团创新的事实:因为“不断创新”所以才取得“成功”。在叙述事例时揭示了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再从反面假设,“假如海尔集团因循守旧,不进行技术创新,不更新研发理论……”,从分析原因到分析结果,得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证明了论点“成功在于创新”。

运用假设式分析,事例与假设分析可以明显分开,即先叙事再反面假设;有时也可采用夹叙夹议形式。此类分析法常常用“假设不……”“试想如果不……”,引出与所举事例相反的情况,进而展开论述。

五、深思式结尾

在文章结尾设置疑问或反问句,能使读者在读完本文之后,对自身或者现实生活进行思考,从而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例7】小小杯中折射的“科学发展观”,不也值得人类在工农业发展、环境保护、城市扩张的大课题上反思吗?为什么马路越修越宽而交通却越来越堵塞?为什么高层小区越建越密而人们的精神家园却越来越空虚?为什么太湖巢湖水质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污染越来越严重?事实证明,“发展”不能不顾生态平衡,遵循科学规律才能发挥物质特性的潜能,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遭到“文明的惩罚”。(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小杯子大道理》)

本文结尾步步设问,从“小小杯中折射的‘科学发展观’”,引发一连串的思考,进而归纳总结,并警示可能会“遭到‘文明的惩罚’”。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掩卷沉思吗?

六、列举事实证明式

写作议论文,除了观点鲜明正确、论证有力外,还必须做到论据充分可靠。而在诸多论据中,事实论据是考生用得最多的,“事实胜于雄辩”。应该注意的是,列举的事实,要科学可靠;要处理好典型事实和一般事例的关系,要对事实作必要的分析说明。一般说来,例子不宜举得过多,例子要有典型性;在叙述事实时,语言要概括凝练;要能紧扣话题旁征博引,撷英采华,处处流淌着墨韵书香,给人以证据丰富而实在的魅力!

【例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语)

2.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3.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

4.相信一切任何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相信自己,相信他人

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它不是繁花如梦似锦,却如青松雪压不倒。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才会坚持到底,自信永远。

听取意见是一种气度,它不是高天辽阔无际,却如大海容纳百川。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气度,我们才会集思广益,从善如流。

不是吗?相信自己不意味固执己见;听取意见也不代表亦步亦趋。

唐太宗自由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他不怀疑自己的才能,但同时也接纳了魏征的“十思”,而不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

齐王也有管四方,理朝政的能耐,他也不会怀疑自己的才能,但他同时也接受了邹忌的“纳谏”,而使“燕、赵、韩、魏皆朝于齐”。

谁都不会轻易怀疑自己,可谁又能像前人那样善于纳谏,听取别人的意见呢?总以为“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势不两立,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或总以为别人无往而不胜,何必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相信自己,满怀自信的同时打开那一个个布满友爱之心的劝烟箱呢?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明天大地飞歌,相信未来有我们开拓。

相信别人,尊重别人,相信别人为你着想,尊重别人理想的选择。

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它们如同玫瑰,刺痛了你我的手,但是,心灵的创伤要靠我们自己修补,手上的伤口还得让别人为我们包扎。我们相信自己会战胜困难,但我们从不否定他人的帮助,没有谁能独自生活而没有他人的帮助。

所以,不要固执,偏激,不要一味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有时别人的劝言犹如良药,虽然苦,却能根治你的病痛。也有时,别人的劝言犹如毒药,它的外表也许是鲜美的,但却能要了你的命。所以,我们让需相信自己,有选择地,理性地,明智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好的,拿过来就是;不好的,任它去吧,春风吹了又吹,花儿开了又谢,我们管得了那么多吗?

相信自己,你做到了吗?听取别人的意见,你会吗?

推荐阅读:

  亲情语文中考作文范文推荐36篇

  高中满分高考作文范文精选11篇

  哭泣着向前奔跑作文范文(18篇)

  谈理想作文书信范文推荐15篇

  作文范文200字大全(推荐74篇)

  新年趣事的中考范文作文(推荐49篇)

热门标签: 结构 范文 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范文与结构(优选7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为您推荐

初中议论文素材:关于“立志”的论点

志向一旦确立,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志向是人生奋斗的动力。立志不能朝三暮四,否则就会一事无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目标定得高些。实现志向是个艰难的过程。立志是成功事业的起点。志向可以鼓励人从困境中重新崛起。立志不论早晚。立志也要从小事做起。要立长

初中作文2023-05-06 08:05:37

15年中考作文题目预测:我与那黑白的交织

以下是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5年中考作文题目预测:我与那黑白的交织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次见到它是在九岁时。那时,它站在乐器室的最边上,却占据着一大块位置!  那时,尚且年幼的我不懂它是什么,便问老师:“那是什么啊,怎么那么大?有那么大

初中作文2023-05-06 08:05:32

初中议论文素材:关于“成长”的论点

成长阶段要不断完善自我。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很大。要正确对待成长中出现的错误。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利于人的成长。要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艰苦的环境对成长是一种锻炼。人要从成长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责任。成长就是一个选择自己的路的过程。

初中作文2023-05-06 08:05:31

初中作文写作指导:同学朋友间叙事作文如何写?

一、写与同学朋友事情的作文类型  1.通过一件事情表现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2.写一件事,表明自己从同学身上学到的做人的道理或向上的精神;  3.写一件事,表达自己对同学朋友的深切思念;  4.通过与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揭示某个道理或赞颂同学朋友的思想

初中作文2023-05-06 08:05:30

初中议论文素材:关于“信念”的论点

信念使人勇敢。坚守信念的人更相信奇迹。为着信念去奋斗是快乐的。信念是支撑一个人渡过难关的精神支柱。共同的信念会让一个团队更有凝聚力。没有信念的人生是盲目的。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即使遭遇不幸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没有坚强信念的人,总是容易放弃希

初中作文2023-05-06 08:05:41

初中议论文素材:关于“创新”的论点

创新要有求异思维能力。创新精神要从小培养。我们要鼓励创新而不是压抑创新。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创新。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生命。人人都有创新的潜力。创新不能完全抛弃传统。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新有时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一小步。创新要

初中作文2023-05-06 08: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