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14:36:20
2024-02-17 22:13:39
2025-01-14 14:48:11
2022-07-25 15:57:14
2025-01-14 14:32:41
更新时间:2024-06-21 12:01:0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5-01-14 14:36:20
2024-02-17 22:13:39
2025-01-14 14:48:11
2022-07-25 15:57:14
2025-01-14 14:32:41
一直没有离开家乡这么久,突然迷恋起故乡绵密的细雨,还有家乡的天空那块灰色的帷幕。如果有人问我最美的灰色在哪里,我会骄傲的告诉他,在我的家乡,灰色也会是一道极美的风景。那灰色偶尔细致均匀,时而深灰,时而泛白,也许还会在你不经意间破个洞露出一片湛蓝。那绵绵的细雨可以从你的发丝尖端慢慢地侵入身体的毛细血管,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心里软软的润泽。这样如丝的细雨在东南是少有的。
回到故乡不爬山就等于没有回。故乡的山很多,但多数都不是很高,比较适合常人攀爬。到达故乡我第一件事也是想着爬山,那些山不高不矮,到达山顶恰好能把靠着此山村庄的景象扫视完,甚至可以比较出哪一个村落发展的好一些,哪一个村落又欠缺发展。只要心里想做的事情,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的内心一直都这么倔强。不仅在下雨天穿高跟鞋,而且还带着俩小孩子爬。一般带孩子的人都不愿出门,而我认为因为带孩子更应该要出门,外面空气景色新鲜,多接触泥土,走路也更稳一些。在这个世界上,应该知道有高楼大厦,更应该要知道泥土的气息。 最终孩子无论选择住高楼还是选择贴近泥土,只要是他们入心的选择,我都是一位幸福的母亲。
在家乡即便在普通的乡镇,也能从精神上感受大都市的繁华,特别是逢上集市天的时候,街上的人口密度能与大都市的人口密度接近,如遇狭窄一点的巷道,有在大上海坐地铁的感觉,唯一不同的是支撑脚下的物体不同。
最难忘的还是故乡的野菜,小时候就是故乡的野菜把我养大的,长大了自然也不会忘记。腊月28,故乡的雨依然那么绵密,天空仍然是唯美的灰色,提起野菜,我与婆婆的距离就更近了。婆婆说我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他们也喜欢吃,于是我便与婆婆拿着镰刀带上袋子去地里挖芹菜,在灰色的天空下,在细雨绵绵中,我们都忘了生活中还有压力,说说笑笑,仿佛我们是隔世的姐妹。婆婆笑说“别人家都杀猪过年,我们家采野菜过年!”除夕那天,哥哥嫂嫂他们全家全部从城里回来过年,加之爷爷奶奶,公公婆婆,还有我们的孩子共计4代,餐桌上有肉也有野菜,最受欢迎的还是我与婆婆采的野菜。很多时候快乐与金钱或许有关,但来自泥土上的快乐会更浸心和长久。
婆婆没有进过学堂,个子也不高,但我认为她绝对是农村妇女中的女强人,站在同一地平线上,从未进过学堂的她与在学堂里呆了17年的我,我们的很多思想观念居然那么一致。我们都是热衷于外界的女人,她一字不识但走过的地方也不少,做大姑娘的时候因为其父是窜乡跑一生,常常不落家,她就挑起家庭的担子,与公公结婚后凭着一辆马车,也走遍了几十公里开外的大部分村落,当然也吃过很多种苦。现在她的三个儿子,一个在县城,一个在省城,还有一个在沿海打工,越小跑得越远。但不管跑得多远母亲永远都在心里。婆婆在村子里算是比较有福气的,她的三个儿子不说多有出息,至少不像很多家庭有啃老族(我认为把孩子独自扔给父母的都属于啃老)。她与我公公的关系很好,常常成为我模仿的对象。经营好一个家就是经营好自己的幸福。
婆婆最常说的一句话,“得别人的,一定要记得别人”,用我们最通俗的语言就是一定要懂得感恩!
故乡还有一位值得敬佩的老人,那就是我老公的爷爷。很多人谈婚论嫁最先见的都是父母,而我最先见的是他的爷爷。那时候他爷爷已经70多岁,年近80了,但与农村老人那一副邋遢形象远远不沾边,帽子衣服鞋子 依然那么干净整齐。给我印象更深的是他老人家的观念,“对别人有害,对自己有害的事情坚决不做;对别人有害,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也不能做;对别人有利,对自己也有利的事情尽量多做,越多越好。”老人家也是一字不识,但做了很多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情。他年轻的时候,其他地方的村民还在点煤油灯的时候,他就组织起村民修筑水电站,让当地的村民们脱离黑暗。后来国家把电站收回,愣是没有给他们这帮老人一个合理的说法,他独自跑去要说法,县城的官员不搭理,他跑市里面,省里面,后来直接去北京上访,终于为自己也为当年和他一起卖过命的老人讨了个算是合理的说法。他一字不识,但却是远近闻名的律师。前几年我们老家那个地方的计生管得特别严,对那些管计生的,老百姓有一个俗称叫“土匪”,因为他们无论走到哪家,哪家就会被洗劫一空,如有反抗就会挨打。镇上有一家就是因为这是被搞计生的活活打死,死者家属不服气上告了好几回都没有结果,后来就请了他老人家,愣是把这场民与官斗的官司给打赢了。从那以后,那些搞计生的也就没有那么嚣张了。现在,不管了,想生就生,但很多人又不想生了。我们孙孙辈的和爷爷聊天时常说,要是爷爷有文化,那肯定更了不得!而爷爷每次都是一副谦逊的面容微笑着说“这个就是正所谓的十马九不全,全了不值钱!”在爷爷身上,残缺更是一种美!
常怀感恩之心,心装一份善念,智慧就会找上门来!
拥有智慧懂得感恩的善良人,必定会成为上帝的宠儿!
我的家乡很平凡,平凡到她在那伫立了一千四百余年,也无人了解过她,为她写一段传奇。
穿过历史的迷雾,倾听亘古的真情。
唐朝时,一个平凡的小村落,坐落在了湖南。这片山村是那么的平凡,唯一不同的是,经过村边的小河边有几株柳,随风飘扬。垂柳曼曼,于是她有了名字——杨柳坳,这个名字太平凡了,似乎有理由相信,这个村落不会长久,因为不只是名字,她的一切,仿佛都毫不起眼。
可她度过了安史之乱,迈过了清军入关,等过了改革开放,她的历史比唐朝长,比宋朝长。她经历过无数风雨,缓步走到今天。她的名姓也几经周转,战火没有伤及她,岁月却也没有绕过那几株柳,它们静静地沉睡在故乡的土壤里……杨岭坳,杨灵坳,杨林坳。她的名字随着岁月更替,可她心中的情,她土地里的芬芳,却迈过湮没一切的历史长河,悄然留存。
从村中老人口中得知这个故事,我深情地望着脚下的土地。这片山,这片湖,这一切一切,它们或许也随着故乡的魂,来到今天。山可烂,海可枯,可故乡,这片土地一直没有改变,千年前,她在这守望;千年后,她仍将伫立在这里。她没有造就天才,没有走出过国家栋梁。但她就这么静静地,养育着她的儿女。
这不是山灵水秀的奇迹之地,但她用她所有的一切养育着她的孩子;这不是世外桃源,这里有悲伤,有痛苦,但这里有喜悦,有欢乐,有洋溢了千年的平和。
故乡的名字会变,故乡的山会变,故乡的水留不住,唯有故乡的情不会变。那是故乡对我的恩情,我对故乡的深情。
马上要回到我离别了二十年的故乡了,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仿佛已经看见宽阔整洁的街道,绿草如茵的滨江公园,漫山遍野挂满黄橙橙果实的橘树,清澈见底的小溪,仿佛又闻到了空气中熟悉的桂花香味。
刚下飞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臭味,我不由得想吐。汽车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啊!这是真的吗?街道两旁如茵的草坪不见了,从前高大茂密的树林也不见了,道路两旁是光秃秃的黄土地,大街小巷垃圾随处可见,苍蝇蚊子嗡嗡乱飞,讨厌的老鼠大摇大摆地在街上乱窜。这是我的故乡--宜昌吗?它不是被称作“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吗?
咦!马路上正匆匆赶路的那不是我的好朋友何静吗?我急切地问道:“这里怎么会变成这样?真是惨不忍睹!”“唉!太多的人不爱护环境,乱砍乱伐,不节约资源,把山上的树砍完后只有砍街上的树了。”
“什么!山上的树全砍光了?”我顾不上和老朋友聊天。飞快地驾车来到我熟悉的磨基山上,唉!比我想象的还要糟,山上不仅没树,连一棵草都见不到,只有黄黄的土和黑黑的石头,山顶上有一些小鸟的尸体,空气中飘着一股腐烂的气味。
我又驾车来到我熟悉的下牢溪,小时候我经常在这里搬螃蟹,捉小鱼,夏天还在清凉的溪水里游泳嬉戏,而现在,在这条墨绿色的恶臭难闻的臭水沟里,小鱼无一幸存,个个肚皮朝上……
“天哪!”我不由大声尖叫,从睡梦中惊醒,原来不过是一场梦。
幸亏只是一场梦,不过它提醒人们要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否则二十年后我美丽的故乡可能美丽不再。
我爱家乡的龙眼
我的家乡在福建泉州,这儿盛产许多水果,有甜甜的甘蔗。白白的荔枝。黄澄澄的橘子……这都是我们家乡的特产,可我最喜爱的还是家乡的龙眼。
校园里,那一棵棵高大有茂盛的龙眼树像一个个士兵守护在校园里,它的树干非常粗糙,向老奶奶的脸一样,而它的叶子非常嫩绿,像小孩子的脸一样。春天,每一次下春雨,我都看见它张着“大嘴巴”喝着雨水,我仿佛还听见它呛着的声音呢!
四五月间,龙眼树上张开了淡黄色的笑脸,奇怪了?这是什么呢?哦!原来是龙眼花啊!它的香味淡淡的,连小蝴蝶也很喜欢。
细雨如丝,一颗颗龙眼树贪婪着吮吸着甘露。几个月后,龙眼熟了。刚出生的龙眼只有米粒般大,过了几天,他的皮灰褐色的,肉是褐色的,籽是黑色的,它的肉变得越来越饱满,圆鼓鼓的,就像娃娃脸,它的肉晶莹剔透,吃起来更是回味无穷。
龙眼不仅好吃,还有很多用处,比如:可以做成酒,还可以做成龙眼干……你说,龙眼这么好吃,又这么多用处,我能不喜欢吗?!
我喜欢自己的故乡,
那是一个令人念念不忘的地方。
碧绿的田野,
活蹦乱跳的小狗,
高大的青山。
我爱故乡,
那是一个快乐的地方。
在那里,
我与同伴在林中摘水果,
我与同伴在门前学做草药,
我与同伴一起在小溪嬉水,
我与同伴一起去山间捕鱼。
在故乡,
拔地而起的松树为我挡住阳光的辐射,
在故乡,
你与我一起踢足球,
你与我一起做游戏,
你与我一起扔石头,
你与我在柳树旁,
定下我们的约定。
故乡,故乡,亲爱的故乡!
你养育了我,
你那青山绿水使我长大,
我在成长,
你也在成长!
迈着脚步,故乡,故乡!
我深情的呼唤,
风景,风景,
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
你的歌声,使我学会了倾听,
你那双手,抱起了我那金色的童年,
我与你一起回忆,
回忆童年,
回忆金色的童年,
回忆着我们精彩的童年,
思念,思念,
你是我的朋友,
一个亲密的朋友,
一个知心的朋友,
啊,家乡!
啊,亲爱的家乡,
你是我最敬佩的老师,
你是我最伟大的母亲。
家乡,
我为你骄傲,
我为你自豪。
在阳光下,
我们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我爱你故乡,
我曾在这里向你诉说童年的趣事,
我曾在这里向你交谈美丽的回忆,
我曾在这里跟你分享快乐的故事,
你是一个充满快乐的女孩,
你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女孩,
你是一个充满阳光的女孩。
啊!
亲爱的家乡,
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
想念你的美景,
想念你的动听歌声,
想念你与我的童年回忆。
请求,
请求你让我在亲切的叫你一声,
忠诚的朋友,
尊敬的老师,
关怀的母亲,
我愿继续在你的怀抱中成长,
好好地成长,
家乡,
我把一切寄托在你的身上。
亲爱的家乡,
你最迷人,
我最喜欢。
我的家乡有条小河,名叫“花桥河”河。在我记事时,七十多岁的外公常给我讲起有关花桥河的故事。
很久以前,花桥河上有座木桥,桥的两栏雕龙刻凤,花草鸟兽形态逼真,桥身古朴美观,匠心独具。附近人们管这座木桥叫“花桥”,花桥河也就由此得名。在没有花桥以前,这条小河叫啥名子,已无从考证。
花桥河的发源地在长阳与秭归交界处一个名叫龙潭湾的巨大山洞中。外公讲,在他记事时,一次百年不遇的大暴雨连下七天七夜,从龙潭洞中冲出一条巨龙,随着滔天洪水倾斜直下,冲毁良田万余亩,倒塌房屋数百间,从此花桥就在河上消失了。
我的家就在花桥河边,我的童年也在这里度过。
六岁时,我上学读书了。那所启蒙的`学校有一个十分有趣而又动听的名子—花桥小学。我的家离学校不远,有事只需稍稍用力喊叫一声,对方就能听见,只是被小河拦腰阻隔。
每当夏天下雨跑暴,河水猛涨,浑浊的洪水夹着翻滚不息的浪花,汹涌怒吼,温柔的小河变得狰狞可怕,河水的冲击声十里开外依然可闻,这时要想要过河,插翅难飞,我们这些点点小的学生更倒霉,只得绕道步行十余里,从上游河道交叉的滩坝上过河。
雨过天晴,洪水消退,浑浊的河水慢慢变得清澈透底,小河象飘逸的纱巾,绕着小山村,潺潺流进峡谷,河里鱼虾随手可抓。大人们就在河里掀起大石头搭成跳石,我们就从跳石上一步步跳过,上学可方便多啦。
十六岁那年,我告别了养育我的花桥河,告别了依依难舍,伴我度过十多年的“跳石桥”,告别了那些从小跟我一起光屁股捉鱼摸虾的娃娃朋友,到远方的县城参加了工作。但家乡的小河常常依然在我心底流淌着……
几年后,我回到了家乡花桥河边,小河里的“跳石桥”已不见踪影,只有那当年我所熟悉的那些搭跳石用过的大石头还依稀可见,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很大的木桥横跨在小河的两岸。
岁月悠悠。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我带着妻子和儿子再次回到阔别多年的花桥河边时,只见一座巨大的石拱桥矗立在小河水面,我站在桥上,放眼已经变得十分生疏的小村—那一蔟蔟低矮拥挤的茅草小屋呢?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毛狗山路呢?不见了,不见了!看到的听到的,家家门楼瓦舍,户户绿柳交映,庭院里飘出甜言笑语,天空中交织着照明线与电视线的网,地上公路像彩带飘绕—过一户人家,又过一户人家,……看着这家乡的美景,听着河水泠泠如琴音的水声,多么令人心旷神怡!
我想,是故乡河水源源不竭的汁液育啜着一代代家乡儿女,给故乡带来春的色彩,秋的馨香,浇灌了山村蓬勃的希望。
于是,我禁不住跑到小河边,捧起一鞠清清河水,咕咕饮着,水甘甜芳冽,沁人心脾,我觉得家乡的血液,已注入我的血管,我觉得悠悠的乡情,已注入我的生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