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2023-03-20
2023-06-27
2023-07-05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更新时间:2023-11-18 15:50:5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9
2023-03-20
2023-06-27
2023-07-05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主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 监察机关^v^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因为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些是先生的功绩。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 ,士大夫没有谁敢前去告别,只有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1] )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何必要自甘沦为范仲淹的朋党呢?”顾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只是我哪敢奢望(成为他的朋党),如果能够成为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了。”听到的人都惭愧得缩脖子。
顾质独饯范文正。题主你看是这个么不行的话请追问。
郑板桥以卖画为⽣,为“扬州⼋怪”
重要代表⼈物。下⾯我们就来看看郑板桥的两则故事。
写⽵明志
郑板桥⼀⽣,以写画⽵⼦最为着名:
“咬定青⼭不放松,⽴⾝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劫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这画、这诗、这⽵,正是他“清为官,勤为民”的⾼亮志向的⽣动写照。
在⼗⼆年的官宦⽣涯中,他时时以百姓为念,有错即改,有利即⾏,在潍县时就曾有这样两个故事:
当时,潍县每到冬天,经常发⽣⿏窃狗盗之事,闹得⼈⼼惶惶。郑板桥就募⼈专事巡查捉拿盗贼强徒。谁知,这⼀番好意却没有得到好报。巡查队⾥的宵⼩不良之徒借此滥⽤职权,看到哪家⼩孩在玩牌,即以“抓赌”为名,闯进去敲诈勒索;碰到⾛夜路的,就污蔑⼈家是⼩偷,抓来吊打,讹诈钱财;⽽对真正的盗⾸⽍⼈却视⽽不见。⽼百姓为此怨声载道。郑板桥得知这情形后,⼀⾯⽴即派⼈严查不法分⼦,⼀⾯⽴即遣散了⾃⼰募⼈组织起来的巡查队,沉痛⾃责道:“我愧对⼦民啊!”
乾隆⼗⼀、⼆年间,潍县连年灾荒,甚⾄发⽣了⼈吃⼈的惨事。郑板桥痛⼼疾⾸,决定开仓赈灾。⽽那些胆⼩怕事的⼈却阻⽌他不要这样做。
郑板桥对此⼼胆俱裂,激动地说:“时已⾄此!事已⾄此!待⼀层⼀层禀报上去,苍⽣百姓早已死光了。天⼤之事,由我承
担!”他当即开仓拨⾕,让乡民按⼈头领取。
谁知这⼀开仓济民的善举,却被⼀些⼈污蔑为贪污渎职、另有所图,告发于朝廷。郑板桥因⽽被撤职罢官。
离开潍县时,郑板桥只雇了三头⽑驴:⼀头驮着简单的⾏囊,他⾃⼰骑着;⼀头装着两夹板书,还有⼀个叫阮咸的乐器;另⼀头,⼩皂⾪骑着,在前⾯引路。
郑板桥为官清廉,⼼系民⽣。⽼百姓哭着挽留他,他画了⽵和菊。
开仓济民
曾经在范县做县令,爱护百姓就像爱护⾃⼰的孩⼦⼀样。家⾥没有收受的贿赂,桌⼦上没有遗留的公⽂。
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们喝酒颂诗,以⾄于有⼈忘记他是⼀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做官,正逢上荒年,(到了)⼈吃⼈(的地步)。
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阻⽌他。
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责问下来,我⼀⼈承担罪过。”
郑板桥⽴即发粮⾷给⽼百姓,救活的⼈有上万⼈。
⼈物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号板桥,⼈称板桥先⽣,江苏兴化⼈,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年举⼈,乾隆元年(1736年)进⼠。官⼭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为“扬州⼋怪”重要代表⼈物。
郑板桥⼀⽣只画兰、⽵、⽯,⾃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万古不败之⽯,千秋不变之⼈”。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较有代表性的⽂⼈画家。代表作品有《修⽵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芳馨图》《⽢⾕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第一个故事表现了郑板桥心胸宽广,风趣幽默的特点;第二个故事表现了郑板桥清正廉洁、不媚权贵的性格特点。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第一个故事讲了郑板桥面对小偷时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根据当时的场景写了一首诗,表现了郑板桥心胸宽广,风趣幽默的特点;第二个故事讲了知府让郑板桥即席当众赋诗是想当众羞辱郑板桥,出心中闷气,郑板桥反而写了诗句反讽了回去,表现了郑板桥清正廉洁、不媚权贵的性格特点。
第一则故事表现了郑板桥心胸宽广,风趣幽默的特点。第二则故事表现了郑板桥清正廉洁,不媚权贵的特点。
郑板桥送贼诗
清代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尽管他的画很好,却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法人人影,他想:一定是小偷来了,可是我家有什么值得拿呢?于是,他便高声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登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
小偷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吟了两句诗送行:“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小偷慌忙越墙逃走,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到了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狗直叫,追住小偷就咬。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还把跌倒的小偷扶起来,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个揖,又吟诵了两句诗:“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
郑板桥吟蟹诗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有一天差役传报,说是知府大人路过潍县,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接。原来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是买官的钱,就足够抬一轿子,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
知府大人来到县衙门后堂,因郑板桥不出城迎接,心中十分不快。在酒宴上,知府越想越气。恰巧这时差役端上一盘河蟹,知府想:不如让他以蟹为题,即席赋诗,若作不出来,我再当众羞他一羞,也妤出出我心中的闷气!于是用筷子指着河蟹说:“此物横行河中,目中无人,久闻郑大人才气过人,何不以此物为题,吟诗一首,以助酒兴?”郑板桥已知其意,略一思忖,吟道:“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知府自讨没趣,十分尴尬。
正直无私无畏无惧,为民造福
皇祐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
[1] 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
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
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泽也。
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③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寻,官吏诣京,去数年,绝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⑤;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⑥人也远矣!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到这儿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于是就还给了他.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些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几百两银子,(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别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注释: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 ③俟(sì):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间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⑼ ⑤过:超出. ⑥金:金子中心主旨:拾金不昧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叙述了穷秀才何岳两次还金的故事,表现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义.2.拾得【遗】银二百余两 遗:遗失的,丢失的。
原文: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
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著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
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主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
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v^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因为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
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
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些是先生的功绩。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伊川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全集》传世,通行有清康熙岁寒堂刻版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范文正荒政》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
沈括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沈括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历法,与今天的阳历相似。在物理学方面,他记录了指南针原理及多种制作法;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欧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阐述凹面镜成像的原理;还对共振等规律加以研究。
在数学方面,他创立「隙积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地质学方面,他对冲积平原形成、水的侵蚀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医学方面,对于有效的药方,多有记录,并有多部医学著作。此外,他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毕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金属冶炼的方法等,皆详为记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范文正荒政
原文】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断句)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
长:擅长。
室:家。
案:桌子。
辄:就。
至:至于。
值:遇到。
活:使……活。
【译文】
郑燮,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相互吃。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使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原文:范文正公镇越。民曹孙居中死于官,其家大窘,遗二子幼妻。长子方三岁。公乃以俸钱百缗赒之,其他郡官从而遗之,若有倍公数。公为具舟,择一老吏送,辖其舟且诫其吏曰:“过关防,汝以吾诗示之。”其诗曰:“一叶轻舟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凉天。关防若要知名姓,乃是孤儿寡妇船。”公之拯济孤贫,可见也。
译文:范仲淹管理越地,百姓孙居中在任职期间死了,其家因此而变得穷困,家中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年轻的夫人,大儿子也才三岁,于是范先生便拿出自己的薪水百缗赠之,其他的郡官也随范先生这样做了,有的人捐赠的还是范先生的几倍,范先生为位亡人准备了一舟,让一个老吏相送,并对老吏说,过关防的时候,你把我的诗给他们看,诗的内容是这样,一叶轻舟泛大川,来时是初夏去时是秋天,关防若要知道舟中人,他们只是孤儿寡妇而已。范先生拯济孤贫由此可见一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