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9
2023-03-20
2023-06-27
2023-07-05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更新时间:2023-11-22 20:04:2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9
2023-03-20
2023-06-27
2023-07-05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每个家族都有每个家族的家史,我家也不例外。
听爸爸说,爷爷和奶奶在我的家乡惠安结婚之后,先后养育了五个孩子,那时条件非常艰苦,便到石狮打工赚钱来养活孩子。我奶奶是在一个合作社制作豆腐,大伯和姑姑们以及爸爸早早就起了床便到菜市场去卖豆腐,还要上学十分辛苦。而爷爷是在印刷厂工作,就是靠着这些工作的收入维持着这个家。
不久,爸爸妈妈便相识了,还结了婚。20_年2月18日,随着一声“哇——”的一声我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上,为我们这个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而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爸爸妈妈的责任就变重了,他们要养活我,因此爸爸便开始打拼事业,刚开始就十分顺利,爸爸和别人联手做了一个家具店,卖的十分好,所以我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而妈妈当了家庭主妇,打扫这些家务活妈妈全包了,进了这个家门,就有一种温馨。舒服感。
再回头看看爷爷奶奶,他们都染上了一病,脸色显得十分苍白,这是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以前的工作使他们太劳累了,太辛苦了,不过他们的`付出让我遨游在“幸福的海洋”里,这种感觉金钱也买不到,所以我要好好学习,以好成绩来报答这些长辈的辛辛苦苦的付出。
四世同堂并不常见,我为我的家族是其中之一而骄傲。
我的太姥姥今年已经九十九岁了,她是曲阜孔氏家族之后。她家祖上还算富庶,由于父亲好吃喝挥霍,至土改前,家产已被挥霍得差不多。后来嫁到太姥爷家,养了一大堆娃,艰难地与命运搏斗,饱尝人世间的冷暖。她经历了民国,迎来新中国,最终赢得幸福晚年。读她的人生,跃然于前的便是一个传统社会的母亲的缩影,而时间在此际也泛起了引人入胜的柔光。人所惊讶其长寿,亦为其友善、勤劳、豁达等德行所敬慕。
爷爷今年七十二岁,他出生在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父亲早逝,靠着母亲独自抚养着整个家庭。爷爷从小知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性格就是在这样一个苦难的环境里塑造的。他十六岁就响应招兵,离家参军,从此走上了革命队伍,开始了近二十年的军旅生活。
上世纪60年代后期,经人介绍,奶奶认识了尚在军营中的爷爷,并很快组建了家庭,她生了我的爸爸和大爷,在当时经济不富裕的情况下把两个儿子培养成人。我的奶奶是个很能干的人,爷爷早期在外当兵,她一个人从怀孕到生产,边工作边伺候两个孩子,还年年是厂里的三八红旗手,着实不简单。这中间的酸甜苦辣,含辛茹苦,我实在感慨万分。
爸爸出生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正是中国完成了历史巨变,转入了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他小时候没有电脑和手机,家里只有个12寸的黑白电视。他喜欢边看连环画,边听小收音机里播放的评书或流行歌曲。爸爸和大爷读过很多书,小学和中学的假期几乎都是在图书馆中度过的。大学毕业后,他俩都考研读博,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广州工作。爸爸是做科研的,他梦想研制出新的抗癌药物,常常在实验室工作到很晚才回家。
家族之人薪火相传、繁衍生息,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与经历,大都平淡无奇、默默无闻,没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正是他们的平凡琐事谱写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
我姓蔡。蔡,最早是周武王的弟弟叔度的封国。叔度之子叫蔡仲,他的子孙后代就用_蔡_作为自己的姓氏。根据查阅的资料,截至20_年,当代蔡姓总人口达到552万,在中国姓氏中位列第40位。蔡姓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厦门市蔡姓人口约有3万人。
我的名字叫_显昊_。_显_是我的字辈,有_显赫__显耀__显贵_之意。_昊_是形容天空广阔无限。我父亲按照蔡家祖传的字辈给我起名,既有传承蔡姓家族传统文化的用意,又是希望我能人如其名,做个有前途,有成就,胸怀像天一样广大的人。
在我们家族中,有一个流传很广,非常有名的_蔡氏家训_,头四句是:_积善之家,庆必有余;为善最乐,福寿双至。_意思是告诫我们蔡姓子孙后代,做善事是最快乐的。我们要多做好事,积德行善,这样才能多福多寿,吉庆连连,恩泽及于子孙。
我的曾祖父,大概是践行我们_蔡氏家训_做得最好,个人声望最高的一位老祖宗了。在我出生之前,我的曾祖父和曾祖母就都已去世多年。听我爸爸介绍,曾祖父是老家翔安区马巷镇五星村的生产队老队长,以_忠厚老实__诚信善良__助人为乐_闻名,几乎是小镇里最受人崇敬的一位乡贤。已故的厦门大学教授蔡启瑞院士,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化学家,他每次回到老家马巷时,总会到我家来拜访慰问我的曾祖父。
我的曾祖母是一个家庭主妇,她勤劳能干,尤其擅长煮_油饭_。闽南的习俗,家里新生的孩子满月了,总要煮_油饭_和_红蛋_,分给亲戚朋友和村民们吃。用大铁锅煮_油饭_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人们总不忘上门来请曾祖母这个_大厨_去帮忙掌勺。曾祖母也总是乐于帮忙,因为,_为善最乐_,这是她最骄傲的本事和最快乐的`事情了。
我的祖父是国营工厂马巷织布厂厂长,现已退休。像许多闽南人一样,祖父钟爱品茶,尤其喜爱铁观音。每天一早起床,祖父总会沏上一壶好茶,开启一天新的生活。祖父还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无所不能。他会吹口琴、笛子、洞箫,还经常一边拉二胡一边高声唱歌。不管什么革命歌曲,没有一首他不会唱的。祖父还能与时俱进,智能手机玩得挺溜的,我们家族微信群里经常可以欣赏到他嘹亮的歌声。
我的祖母也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祖母从曾祖母那里传承了一手好厨艺,擅长煮_厦门薄饼_、炸五香、包粽子、地瓜粉条。由于我的父母工作很忙,祖母主动帮忙担负起照顾我的饮食起居的工作,可以说是非常辛苦的。祖母做的饭菜实在太好吃了,加上我的胃口很好,从小就吃成一个_米其林_小胖子,一看就知道是_奶奶养大的_。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中学教师,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生。
以上是我的简简单单的家史。_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_我们伟大的祖国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像我们一样平凡的小家庭组成的。祝福我们的祖国千秋万代,繁荣昌盛!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记得小时候,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节晚会,吃年夜饭,我父亲就开始给我们讲他小时候的事:他爸爸(她的爷爷)是一个大家庭20多人,吃饭的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爷盛饭,太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饭,我太爷就把好吃的给我爸吃一口,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每到节日,农闲时节,村里的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赌博,父亲就告诫我禁止参与赌博,赌博能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准吸烟:烟有百害,无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伤身,我就养成了不吸烟不赌博,少饮酒的习惯。母亲每天都讲: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的好孩子; 不说谎话、不爱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父母身传言教的教导我们,“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知小学生家史家训家风
足常乐,待人以善”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训”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
好的家风需要传承,也需要总结,不光要靠潜移默化还要作为教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训。
姥姥、姥爷大概年岁大了,经常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每次听他们“痛”说家史,我就觉得自己实在太幸福了。
姥姥、姥爷年轻时,住的是低矮的小平房。姥姥是教师,每个月的'工资只有42元;姥爷是厂里的高级工程师,工资也差不多与姥姥一样多。这点收入,生活怎能富裕?确实,在他们年轻时代,谁家生活都很不容易。尽管他俩整天省吃俭用,但是每月工资都花不到月底,只能东家借两元,西家借两元,为的是给两个年幼的女儿订一瓶牛奶喝,因为妈妈和姨妈那时正是身体开始发育时期。
而姥姥和姥爷两人顿顿都以苞米面大饼子为主食,因为大米是细粮,每月有定量。大人少吃两口,就能让孩子们多吃两口。除了玉米面大饼子,吃的最多的还有高粱米水饭,现在属于酿酒的原料。菜呢?以汤为主:白菜汤、萝卜汤、酸菜汤……怪不得姥姥现在做饭很少烧汤,原来容易引起辛酸往事!姥姥还说,那时好吃又有营养的食物太少了,原因是国家物资少,人口又多,分摊到每家每户身上,当然就少得可怜了!姥爷帮姥姥边往餐桌上端火锅、清蒸鲈鱼和红烧肉,边说:“这些东西呀,那年头别说吃,想都别想!”家里的陈设呢?姥姥说,只有一张方桌,两个木凳,晚上留给孩子学习写作业用。一铺火炕,炕边摆着姥爷自己做的炕柜,全家老少一年四季的衣物都在里头。啊,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国家富强了,社会进步了,从每家每户的吃穿住行上都能看到。姥爷过去上班骑自行车,爸爸现在有私家车。姥姥过去全学校有一台电话,现在我家人手一台手机。姥姥家过去房间小得去掉火炕,剩下的地方转不开身;现在呢,就连我自己的房间都有写字台、大衣柜、席梦思床和皮转椅,对了,我还有电脑--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互联网使世界变小,祖国科技正在迅速发展,我绝不能袖手旁观。我要和祖国一起成长,一同进步。
周末,爸爸站在我对面,而我坐在椅子上,像即将被审讯的犯人,但我的膝头上却放着一本泛黄的相册,嘿,这可是我家的“历史册”。还没等我翻开,爸爸就一改表情,叽里呱啦地讲开啦!我拿着笔,快速地记在纸上。
就在1969年7月26日,爸爸出生了,降临在了爷爷奶奶的怀抱里。可是那时,爷爷奶奶并不富裕,而且家里还有爸爸的三个弟弟要抚养,因此,爸爸尽管能去上学,但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回家时,都要下田帮爷爷种菜,或者煮饭、做家务、去喂养牲畜,当时的艰苦程度,从连橡皮擦都买不起就可以看出。
1969年8月15日,妈妈在另一个家庭中出生了。比起爸爸来说,妈妈的生活可是幸福得多啦!外公外婆只养育了两个孩子,家庭也比较宽裕。
时间像流水般逝去了,爸爸妈妈相知相爱。在1993年他们一起伴着去领了结婚证。
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的12月14日,爸爸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我的姐姐从妈妈的肚子里蹦了出来,以一声响亮的哭号开始了她的人生。
1999年9月7日,在华侨医院里,随着“哇………”的一大声,我也从住了10个月的妈妈肚子里出来啦!“飞”到了妈妈的怀里,在泪光中睡着了……就这样,我踏上了这生命的`旅程。
时间就在我的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中过去了。
我8岁的时候,爸爸在从前工作的公司辞职了,和妈妈租了两间店面,开起了一家小超市。刚开始,生意很不好,因为只是一家小超市,货品会有些不全,而且在那个地方有许多超市,竞争很大。但爸爸和妈妈对客人都和蔼可亲的,在价钱上做了一些调整,也尽力补全商品。就这样,客人逐渐变多了。到现在,已经换了一个更大的店面,货物也全了。
该说说我啦,现在,我已是石狮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大学生“了,成绩?还好,个子?还好,习惯?还好,就是个“还好生”。
就在这时,一张崭新的照片从相册里掉了出来,哦!奶奶外婆爸爸妈妈叔叔阿姨舅舅舅妈七大姑八大姨……坐的坐,站的站,“咔嚓——”一声,嘻,笑脸都留在了相片上啦!
滚滚历史长河中,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一本本厚厚的史书,一处处风景宜人的名胜古迹,都写着它们的独特之处,它们的高大,雄伟,深奥,大概让你感觉到可望不可即,但是,其实历史就在身边,历史就是我们的过去,家里的一段段故事就是美好的'见证,在我平平凡凡的家庭里,有那美好的故事。
白发苍苍的奶奶谈起那过去的历史总是充满笑意,过去的一切切似乎给奶奶留下太多,倚在奶奶身上,静静倾听那引人入胜的故事:
1960年左右是个些充满灾难的年月,除了自然灾害,还有全国上下实行人民公社、总路线的政策折腾而造成人为社会灾害。当时,全国因饥饿而死亡的人达三千多万,山东省死人也数百万。说到这可怕的数字,奶奶的眉头紧皱,像身临其境,又处在那年头一般,不忍心打破这寂静,等了一会,奶奶接着说起来当时的市民就是百万饥民,那时的年代由于物资奇缺,没东西不仅需要钱,还需要“票”人们每月去领,数量有限,副食品奇缺,凭“票”领的食品根本饱不了,有些家庭孩子多,那更是困难,就像奶奶家,一共有五个孩子,最大的才19岁,那就是奶奶,最苦的时候,全家人看着一丁点菜汤发呆,全部的孩子都啃一个地瓜,那该是多么无助啊!
求生的欲望把大家逼出门,去找吃的,大自然成了取之不尽的源头,真的取之不尽吗?不是的,当时真的能吃的都吃了:开始是野菜,后来是普通的草,最后是所有的绿色统统吃光,灾难还在~大家的肚子还在叫,怎么办?人们开始吃树皮,时间一点点过去,身体终于坚持不住,奶奶的邻居得了浮肿病,手腕像腿一样粗,一捏就白,凸下去,好久才反弹上来,腿呢,比腰还粗,很残忍,完全靠白开水维持生命。还好,奶奶一家很勤劳,在大灾难没来的时候就准备了一些粮食,挖了很多野菜,在灾难时刻,用信念,用行动,计划着,全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度过了,奶奶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丝的笑容,带着小小的骄傲。
奶奶说他的妈妈还见过_和日本鬼子,先见到的是日本鬼子,那天在瓜地里,日本鬼子还开了几枪,但是没打中,就跑了,至于_,是他们_的一次行动,住到了奶奶家,奶奶家韭菜长得很大,像小葱一样,_叔叔还吃了几根,在旁边的奶奶站着也想吃,_叔叔还给了奶奶几根,奶奶的妈妈不让奶奶要,_叔叔还和蔼的说,没关系,吃吧吃吧,奶奶幼小的心灵就刻上_叔叔的笑,对_有着深深的敬仰。
“那爷爷呢,什么时候有的爷爷。”我焦急地问道,奶奶依然充满着笑,还带着幸福,奶奶与爷爷的故事,似乎很精彩,奶奶一偏头,还有点年轻不好意思地说他们是奶奶21岁时认识,村里人介绍在一起出去玩了几次,他人很好,也很勤劳那时的婚姻没有自由,双方家长说好,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爷爷,但是,奶奶说她很幸运会遇到爷爷,爷爷为人很善良,当时他去山里找草药给他姐姐治病,村里还有患者,爷爷就把草药分成两半,白白给别人用,要是自家的菜长得好,爷爷还会给别人一些,因此,爷爷奶奶和邻居的关系特别好听奶奶讲述完这段历史,不禁使我思绪万千。当今的人们极少有爷爷这样的年轻人了。好心有好报!后来爷爷经人介绍还有了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虽然爷爷只是工人,但是厂子里工资第二高的,一个月20块钱,当时的20元十分珍贵,是现在的几十倍,就这样,过了几年,准备了一些钱,他们就要破土动工了“盖房子”奶奶说他们的房子才真正是一块砖一块瓦盖起来的,每一块,都积存着心血,灌溉着汗水,比如打房梁的竹子。
那一天,工作完后的爷爷,推着小车,步行到李村去,这一段路程,大概有几个小时了,到了以后,天都黑了,,把竹子装车,然后慢慢地往家推,在路上,看到了邻居,邻居想和爷爷一起推,爷爷连忙推脱,因为别人帮忙还要还情大礼……过了一会,遇到了上坡,怎么推都推不上去,结果,爷爷把它们卸了把竹子一点点运上去再推车然后装上,路,依然好长好长,汗如雨注,但爷爷没有放弃,艰难,一直走,凌晨几点钟,奶奶听到敲门声,爷爷终于回来了,望着爷爷像被雨淋透的样子,奶奶的眼角湿润了,讲述的时候,奶奶目光呆滞,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晚上,奶奶说,都是自家人忙来忙去,用的不是水泥,而是黄泥,顶棚用的是稻草,过了两个多月,房子才建好,从此,一家人有了小窝。
我又去问了爸爸,他小时候的故事。
他说当时的生活十分艰苦,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记忆中小时候最喜欢吃5分钱一根的冰棍,喜欢跟大人上街,羡慕坐在街边吃油凉粉的小伙伴,一家人最高兴的就是发了粮票肉票去买米买肉,那时每天放学一放下书包不学习,原因不是不想学,而是要帮助家里上山拾柴草,早晨的时候要先送羊奶再上学,那时候晚上还经常停电,有时都不能学习,不舍得点蜡烛,想要学习必须早起学,就这样,爸爸小时候一直品学兼优,当了六年班长,初中毕业后,家里不能供其上学了,当时爸爸的班主任还亲自上爸爸家里找过爸爸,可是,还是放弃了,就这样,浪费爸爸这爱好学习者的机会,但是,他说他已经很满足了,奶奶能够把他抚养到这么大。
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几年前,爸爸终于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一次,不像上一次,是好几十个人浩浩荡荡的在干活,有的和泥,有的搬砖,有的在盖,忙的有条不紊,这时的房子,用的是钢筋,水泥,两个星期,就完成了,这是多大的差异啊!
许久,思绪终于从以往回到现在,奶奶经常说,你现在多么幸福啊,能吃上能喝上,还想要什么要什么,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要好好学习啊,看你爸爸,想学没有机会学,而你,应该学啦,我总是点点头,有一次,我问奶奶,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奶奶说,当然满意,我又说,不羡慕那些高楼大厦,奶奶说,能在小屋里吃饱喝饱,看到下一代快乐的生活,这就是她最大的幸福,我笑笑。
回头想想我们家的历程,都是爷爷奶奶用毕生精力换来的,爷爷奶奶的一生简简单单,都没有一双像样的衣服,当妈妈给奶奶买衣服时,奶奶还抱怨,不要乱花钱,以前的衣服还能够穿。而我呢,对一切一切似乎没有满足的时候,总是想要更多,看看奶奶,那颗追逐于荣华的心淡然了。
前些日子,为了接着盖房子,把那爷爷奶奶的房子拆了,奶奶就坐在旁边看着,随着大锤一下一下,那堵墙,越来越矮,奶奶的脸上似乎很快乐的样子,难道心里真的快乐吗?那辛勤,不知吃了多少苦的结晶就这样缓缓地消失,奶奶真的不心疼吗?也许吧,会很难受,但是,旧的不去,新的又怎么会来呢,房子是总会要拆的,也许,在很久以后,新建的房子也会被拆,因为历史的长河,还在滚滚的流淌,历史,永无止步,会,一直持续下去。
让我们乘着历史的航帆乘风破浪,谱写美丽的乐章!
四世同堂是不常见的,但是也有,我家便是其中一个,因此我感到很骄傲。
我的老太婆今年已经九十六岁了。因为他出生在抗日时期,生活很艰苦。十岁就开始做工,种田。最厉害的是,太婆曾挑动过一百二十六斤的东西。想一想当时经常没肉吃,哪有像现在的食品丰富啊。就算太婆是126斤,也不一定挑得动,何况不是呢?当时的社会没钱读书,所以我一定要珍惜读书的时间。
而我的奶奶今年六十八岁。她出生时还有几年就_解放了。所以我奶奶读过《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奶奶十八岁开始工作,当过厨师和劳动工人。她也继承了太太的性格,天天很早出去买菜,洗衣服、拖地等活不在话下。她生了四个女儿,在当时经济不富裕的情况下也能把四个女儿培养成人,我实在感慨万分。
我的妈妈今年四十二岁,他出生的时候,正是温饱的时代。想一想,当时没有电脑,她不也是很快乐吗?妈妈读过《红楼梦》和《水浒传》。她当过旅游公司服务长,现在是个体。她也继承了太太和奶奶的性格,每天最早起的就是她,还不辞辛苦的劳作。有时看到妈妈太劳累,想帮一帮她。可我有继承了爸爸的性格,还是有点懒。
我出生在小康生活的时代里,今年十二岁。正如大人所说:“现在的小孩啊,真是想要什么有什么啊。”的确,现在科技发达了,电视电脑等新花样层出不穷,我也因此戴上了一副眼镜。我读过《西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等。正如上文所说,我继承了爸爸有点懒的性格,体育不怎么好,成绩还不错。
这就是我的家族史,记述了三代人的艰苦劳作和一代人的幸福生活。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人,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美丽。国家,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和谐。世界,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
我家的家史就是:勤俭节约。为什么这是家史呢?因为自爷爷奶奶起我家里就变成勤俭节约的好家庭。爷爷奶奶经历过河南大灾荒,那时有几升小米已经不错了,没有粮食的就得吃野果子,刮树皮,每天都有不少人饿死。所以,他们熬过了灾荒后,有了足够的粮食便开始省吃俭用,好像明天就要经历大灾荒似的。但是,必定我们后代人没有体验过大灾荒的时候,有时还是会浪费一些。有一次,我和爷爷奶奶一起择韭菜,在闲得无聊的时候他们给我讲了他们童年时候的事:他们经历灾荒的时候是怎么过的,喝河水、吃野果、刮树皮,看见一个果子就欢喜的不得了。我听后在想象着那个“恐怖”的'画面。从爷爷奶奶开始,家里就变得勤俭节约。
妈妈给我们讲过,她们小时候的作业本是双面的,那时候家家户户也没有很多钱,干什么都省吃俭用。他们那个时候用本绝对不会像我们想要的本就买,尽管有多余的本,我们还买。他们那个时候啊,本用完了,交给家长看,有半页是空的,就要继续用,用笔也是这样。现在呢,妈妈也要求我们这样子,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她小时候家里勤俭节约的故事。
家里流传着一句话“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就是我们家所谓的家训了。在我们家,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自己来叠、自己想要吃羊肉串自己下楼买、自己想吃什么自己做……在我家,就要自力更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看!这就是我家的家风,家史,家训,怎么样?是不是很独特呀!我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家史、家训,让它们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当山下湖这只负着珠乡美丽贝壳的蜗牛第一次爬动时,她身上美丽贝壳的光泽闪动了每一个家。不知为何,也许是应承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古训,她美丽贝壳上的小凸起开始闪动灵性的光泽。是希望!带动这汪喝山下湖之水长大的人们致富的心愿。
珍珠,斑斓的光泽中我仿佛看见了我的家,那片安详而又忙碌的土地。
记得我五岁的时候,爸爸开始做珍珠生意。当第一次接触到那些灵动的小东西时,我就能感觉到父亲眼中充满的希望。那时,父亲还年轻,有着一个个美丽的梦想。他只想着靠着珍珠,脱贫致富。从那天起,我家就陆陆续续来了好多人,我总是用一双天真的眼睛瞅瞅他,瞧瞧你,对于5岁的我来说,算是一件有趣的事。可珍珠带来的并不只这些,随后的几个月中,父母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为生意忙碌着,总是顾不上我。我并不介意,因为父亲跟我说,有了钱就给我买变形金刚,毕竟在我的孩提时代,变形金刚是称霸在几个毛小子心中的.梦。我觉得,那些亮晶晶的很像糖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
但是,甘蔗必有那咸涩的一段。当父亲的生意带来甜味时,干涩也随之而来。在我七岁的时候,父亲养的一批蚌全部死了。那几天的日子里,父亲紧锁的双眉与母亲满是血丝的眼睛让我惊吓不止。我木然地检点自己和姐姐,随后向母亲说:“囡囡很听话,没给妈妈捣乱,妈妈不要哭了。”母亲只是咬着发干的嘴唇,拍着我入睡。但是,苦尽甘来之时,爸爸再一次笑时,我已经10岁了。那段过去的日子里,我总知道,那些晶莹如泪珠般的东西是不会抛弃希望的。
长大了,我已经12岁了,姐姐十八岁,爸爸与妈妈已经有他们创造的结晶事业,姐姐也即将向珍珠挥手,至于我,保密。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历史上一粒微小的尘埃,不过百年,而历史却是极为漫长的时光不断累加上去的,地球已经有四十多亿年的寿命了。这么一对比,一个人的寿命仿佛像一滴水一样,浸入了一片汪洋大海,微微掀起波澜就再无踪迹。而如果细细来看,每个人身上其实都精彩纷呈,每个人身上都有着自己的故事,都有着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缩影。小小的家族史背后亦映射着国家史。
我看着顾氏家族四代同堂的照片里,其实也是无数中国家族的缩影,每个年代每个人身上经历的事情其实都可以跟当时的时代大背景结合起来。比如大太爷爷,儿子,孙子,曾孙女的事业不断变化,从画像,照相馆,影楼到美国的软件,一代人就展现了一个时代技术的发展,而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亦是中国所需要的,不断地创新技术,时代也随之不断地进步,国家也跟着不断地发展壮大,这四代人,可以说见证了国家影像技术的更新换代。
二太爷爷一家四代,则见证了日本入侵,国家内战,_的建立之初的艰辛,在此努力探索国家崛起的兴盛之路,像是大庆油田的开发,_爷爷提出的改革开放发新道路,咋看之下,似乎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份职业,可细细研究的话,其中却是_崛起走过的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努力抗争与探索。从成立_到发展壮大国家的过程,有小家才有大家,小家离不开大家,大家也离不开小家,世世代代的人民,万千个小家庭共同组成与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_。每个人都在谱写着家族的历史,更是每个小个体汇聚起来,谱写了整个国家的历史。
三太爷爷一家于旧金山中,打拼并且,娶妻生子了,但是却也不会忘记我们的祖国,给peter起中文名字时,起了一个顾念祖的名字,念祖念祖,思念祖国,不忘祖国。虽然不在国土生活,可心却在祖国那儿,根也在祖国那儿。
顾氏家族,四代同堂,每个人都有着每个人的故事,每个故事背后都隐含着大时代的背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纵然是历史上一滴小小的水珠,可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闪光点,滴水穿石,即使是汪洋大海也是由一滴滴水滴汇聚而成。家族史即是国家史,有小家才有大家。每个小家努力奋斗,才能有更强盛的大家。
我的老家在江苏省铜山县,世代为农民。我的爷爷奶奶出生在贫穷家庭,,现在已是近70岁的老人了。
爷爷是1936年出生的,叫王玉玺,小时候生活贫苦,很少读书,但是,这样的`生活苦难并没有阻挡他读书的信念,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去读书,虽然在读书学习的路上,历经了风风雨雨,光小学就转了4回,上学的路几乎到了1公里(那时没有线路公共汽车),就这样还考上了理工大学建筑施工专科呢。
我的奶奶是1939年出生的,叫吴秀英,小时候,与家里是十一口人上街讨饭,虽然有时要经常饿肚子,可是,如果家里人一起吃东西还是很开心的,这就是我的奶奶及他一家人的朴素生活。
在阴差阳错之间,爷爷和奶奶共结良缘,并先后养育了2个孩子,一男一女,他们分别叫做王云卿、王美琳。
我的爸爸,出生日期是1967年12月24日小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十分宽裕,鸡、鸭、鱼、肉都很难吃上,在课余,还要帮父母承担家务。文化程度为中专毕业,现在的职业是汽车
司机,在大连市交通局运管处工作。
我的妈妈叫阎利,出生日期是1970年06月30日,文化程度为本科毕业,现在的职业是会计师,她的籍贯是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现在的工作单位是大连市儿童医院。
我,出生于1997年01月27日,出生时,我的体重是7斤,身高53厘米。20_年,我在大连市玉华小学上学,今年10岁半,上了5年级。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关心下,我懂事了,我长大了……
我的父母可以说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来到城市的,他们都不是天生的新乡市区人,而是从城市的边缘农村来到城市的,尽管现在市区与周边农村的界限已不是那么清晰,农村都在渐渐的融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我还没出生的那个年月,从周边农村来到城市还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在当时,来到城市的一大障碍,就是没有一个稳定的住所。母亲曾经给我讲过他们刚结婚时候的日子:刚到城市,没有住所,就在亲戚家里借住。而借住的日子很不稳定,既要看别人“脸色”,还经常要搬家,今天去这儿住,明天去那儿住,以前在家里没有怎么吃过苦的妈妈,刚结婚不久,就要过这种“居无定所”的日子,她心情的低落可想而知,直到现在,每当回忆起以前的不易时,还总是将那段风雨飘渺的日子拿出来念叨。后来,好不容易安顿下来了,我们一住就是17年,直到现在。
我家现在住的房子可以说是一套“旧宅”了,这里先后住了我表姐一家和我们一家,算起来,它可比我的年龄大多了,它的外观也比现在大多数城市里的房子要“复古”——一幢两层的独院。这幢房子与城市接壤,骑车不过几分钟就能到市中心,但是因为城市的发展方向正好与我家的位置“背道而驰”,所以我们这里一直保留着刚盖房子时的郊区式环境。
说实在话,我是挺喜欢这幢房子的:独院,这可是现在只有别墅才有的附属设施啊,比起那些楼房,有个院子可是方便多啦,在这个院子里,分明写满了我童年的美好时光,这里是我长大的地方,是我的第一个家,我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是,妈妈却不能把这里当做她真正意义上感情上的家,因为她总觉得她并不是这幢房子的第一任主人,而还是住在别人的家里,她不是属于这里的;再加之20_年房价的不断上涨,所以我们在想:买一套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房子——一个新家。
这就说到我们的新家啦,它的位置几乎可以确定是未来几年内的城市中心地带,良好的位置,户型,以及正好适合我们一家3口的大小,最终使我们决定:不再犹豫,就是它啦!
对这套房子,我们全家都很期待,可是最兴奋的就是妈妈啦。在装修房子的时候,妈妈对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的在意。哪个装修队干的质量最好啦,哪个牌子的装修材料最好啦,哪个材料怎样用的效果最好啦,等等这些,还有一些很专业的知识,妈妈几乎都搞明白了。在妈妈去逛和装修有关的商店时,那些商店的店员都对妈妈对装修材料的认识之专业感到吃惊,孰不知妈妈已经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网上把各种东西的各个品牌的各种特点给搞的一清二楚,再下店只是为了再实地考察一下实物,毕竟眼见为实嘛。和我们买一幢楼的姨妈一家,只用了2个多月就装修完毕入住了,而妈妈只是准备就准备了3个月,到真正装修时,妈妈又亲自监工所有的环节。可以说,妈妈对新家可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好不容易,在交房将近大半年后,总算是装修完毕可以入住了,我们这才将要入住我们的新家。
站在崭新的房子里,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环境、新的房子、新的家具、以及我们喜悦的心情,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全家人的真心在里面,这是倾注了我们全家人心血的新家,也是只属于我们的家。
我的`父母,从农村到城市,再到在城市里站稳脚跟,安家落户,不懈奋斗了十几个岁月,我家的这段经历,与《闯关东》中主人公的经历很有神似之处,其生活的动力都在于一个“闯”字的精神,对生活的闯,对未来的闯,和对自己的“闯”。而我们的经历,也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滴小水珠,从小见大,和我们一样有类似经历或类似追求的人,有很多很多。大山里那些用功读书的孩子,不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闯出大山嚒;办公室里那些努力工作的员工,不就是为了闯出自己的价值嚒。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物质享受,可以说,人人都在努力闯,闯出一份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他们这种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也代表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我们不断的努力,只是为了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而我也相信,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对爷孙肩比着肩静坐在阳台,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嘴一张一合,向他的孙女诉说着他年少的故事。
这段故事,要从我的曾祖父说起,曾祖父原是南通人,他九岁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他甚至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后来为了生活,这个少年只身来到了上海,因为他来自南通,身边的人都亲切地叫他“小江北”。至于我的姓氏来源,那是因为我的曾祖母姓姚。他在上海向当地的泥水匠学习了技艺,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后来这个孤身一人的青年,在上海有了一个安稳的家,他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我的爷爷,排行老二。
我的爷爷出生于1950年,成长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也同其他的孩子一样上小学,听爷爷说,小学的地址就在现在的'东方体育中心的一棵银杏树旁,这棵树至今依旧存活。那是爷爷所就读的小学只有4间教室,几个年级的学生只得轮流使用。不上课的时间他们有时会被安排去为学校养的几只羊割羊草,有时老师会安排同学分组学习。
爷爷从小热爱学习,对于知识的渴望驱使他刻苦读书而且他人很聪明,记忆力很好,遗憾的是这样的优点遗传到我爸这就停止了。这个勤奋的少年一路顺利地读到了初三,当他正兴致勃勃地准备考高中时,突如其来的_将这个少年的梦想击得支离破碎。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他选择了向自己的父亲学习水泥匠的技术,偶尔跟着父亲给人砌墙。
那段时间,物资非常稀少,买粮食要粮票,买一只饼要饼票,卖肉要肉票,穿衣服要布票,买什么都需要票,甚至于洗衣服用的肥皂一个人一个月也只有半块。由于生活的需要,爷爷参加了生产队的重体力劳动,每天用两个木桶,每个木桶装满100斤左右的水,为蔬菜浇水,每小时可以得到11厘。这还是我第一次知道还有比分更小的的货币单位。因此,不管每年何其努力的干活,到头来也分不到多少钱,当时的农民也只能在贫穷中挣扎。
在1969年到1970年间,农村成立了五匠小组,五匠分别为水泥匠、木匠、裁缝、竹匠和厨师。从爷爷的口中我了解到那时候爷爷的泥工手艺精湛,因此有些人会专门找到爷爷为他们造房子,说起自己的手艺,爷爷的脸上不经意间露出了一丝自豪的神色。而为人家干一天的活,便可以得到2。6元,那时生活总算是好过了一些,爷爷说到这里时,轻轻地叹了口气。
爷爷为别人造了这么久的房子,终于想起还要为自己建造一个家。1975年,爷爷开始着手自己造房子,那时候什么建筑材料都买不到,元钉、玻璃都是稀罕物,爷爷靠着各种关系去买砖瓦,为了省钱,爷爷用水泥厂的土水泥和碎石料、黑沙搅拌后浇筑在已经铺了一层尼龙纸的地上,制成了地砖。一天一天的成果积累下来,终于在这年的10月份,1间32平方米的平房建造完成,大大改善了当时的住房条件。
1977年,我的父亲出生了,爷爷沉浸在成为父亲的喜悦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忙时,更是顾不及我父亲的生活起居和学习。
接下来说说我的父亲,父亲小时候调皮,对于踢毽子,摸螃蟹,打弹珠,爬树等游戏可谓是样样精通,在课间休息有时甚至会混入女生堆里跳橡皮筋。父亲对学习并不怎么上心,每逢考试的那一天,父亲便在天刚刚亮时起床,翻开那些他从来没有翻开过的教科书,把所有的知识点一股脑儿地装进自己地脑子里。就这样,他凭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一路读到了初中毕业后,这样的顺利就没再继续了。对于父亲来说,当时唯一的遗憾就是当时没有人告诉过他学习究竟是何其重要的东西。到现在父亲还在懊悔当时为什么不好好努力。
步入中年的爷爷泥工的手艺更是愈发精湛了,前后参与了上海多项工程的建设工作,比如张江微电子港,金桥、三林等地街坊以及世博园区的西班牙馆的建设工程。
正如《诗经》中写到的那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般,这个拼搏了一生的老人在安顿好了自己的生活后终于有时间思考自己最初的梦想,买了各种参考书,甚至翻出了那些许久不用的旧字典开始学习,手边的白纸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有时在吃饭时,他还会揪出一个生僻字来考我,看着我迷惑的神情,却不告诉我答案,只教我自己去查。
最后,特别想分享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绝望的冬天;这个时代我们无所不有,这个时代一无所有;这个时代有人在直升天堂,这个时代有人在直下地狱。”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成就了如今这个坚毅、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老人。然而在如今这个物资丰盈的时代,教育和生活不再成为人们的烦恼,所以我很难想象当时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而我知道的只是把握当下,在这个最好的时代成就最好的自己,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我先向大家做个自我介绍,你们再猜一猜我是谁呀!
我有蓝色的身体,四只脚和四只小翅膀,前后都有明亮的眼睛,到夜晚时,我的眼睛还会一闪一闪的发亮,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哈哈,猜不到了吧,我就是一辆新能源小汽车。
我的祖先是蒸汽三轮车,是法国人古拉斯.古诺于1770年制造的,但在那时还并不普及,直至90年代初才相当普遍。而在这之后便是祖先的子子孙孙了,如1885年德国的两位工程师高特列布.戴母勒和卡尔.本茨发明了汽油发动机的车;1886年发明了四轮的汽车之后,我们的内部结构便发生了革新改变。由单缸变成直排双缸、三缸、四缸、五缸……和双排八缸等。由汽油到柴油,由小效功率低转速到大功率高转速,由复活塞式到旋转活塞式。
随着人类对物质生活上的需求不断提高,我们的科技发展也突飞猛进,外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变化最大的便是我们的亲戚轿车了,他们经历马车型、箱型、甲壳虫型、船型、鱼型、各式各样的变化和演变,即有良好的流线型外表,又能减小行驶中空气的阻力,还能使他们的稳定性更高。
但近几年,城市的空气非常不好,天空变得灰蒙蒙的,就连夜晚的天空都看不见一颗星星,这与汽车尾气脱不了关系。还为此实行了限号化管理,我的小主人上学很不方便,于是大主人便把我带回了家。我不吃油、也不吐气,只需按时充电,现在我天天接送小主人上下学,他还夸我是个好帮手呢,听了这个甜言蜜语,我心里美滋滋的!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守护小主人的安全。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发展,我们的国家也在发展。人类的物质化生活也越来越好,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如果不是他们建好的“地基”。如今的我们又怎会盖起“高楼大厦”呢,我们是在他们的基础之上,才有幸福的生活,所以让我们携手一起保护地球,让蓝天更蓝,白云更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我的家在伍堡,那儿有好多代都是木匠。我的爷爷就是一个有名的木匠,至今,家里还摆设着许多爷爷的作品,如:衣橱……就连我们家房子的建设爷爷都参与了。爷爷生于1944年,因为家里穷,爷爷没上多久学,便在家里帮忙。
奶奶比爷爷小两岁,是1946年出生的。家里开着小卖部。奶奶和爷爷一样没读过多少书,在家里帮忙。
一次,爷爷要上山去砍柴,一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正好,被奶奶看见了,奶奶急忙帮爷爷包扎。通过这件事,奶奶和爷爷相识了。1969年他们结婚了,组成了一个家庭。结婚一年后生下了大伯,两年后,生下了爸爸,第三年,三叔也出生了。
我的爸爸生于1972年,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才11岁就到外地去卖香烟、报纸。爸爸还告诉我,他在卖东西的时候常常有人拿了东西,却不付钱,爸爸十分无奈。有一次,爸爸终于鼓起了勇气,去找他们讲道理,结果连牙都被打掉了。更不幸的是,爸爸还没长多大,爷爷就因病闭上眼睛睡着了,再也醒不过来了。
我的妈妈比爸爸小两岁,生于1974年。与爸爸相比,妈妈的生活则比爸爸好了许多。妈妈家里开着一家小店,做着小本生意。更可惜的是,那一年考初中,妈妈因为生病发烧没办法去考试,所以妈妈的学历只到小学。
一次,爸爸因为太劳累,昏倒在街上。这时妈妈路过,急忙把爸爸送进了医院,并且在床边照顾爸爸,因此他们相识相恋了。
1999年,我在泉州二院出生了。出生时6斤,白白胖胖,讨人喜欢。今年我已经12岁了,是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了。十二年来,我在爸爸、妈妈、奶奶……的'抚育下,我长大了懂事了。
20_年,随着“哇哇”的哭声,我的弟弟出生了,他长得很可爱,白白的小脸蛋,让人见了忍不住摸一下。如今,他也已经7岁了,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
随着时间的流逝,爸爸也当上了个老板,我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日子过得十分幸福!
我的老家在河南省尉氏县南曹乡,我的爷爷、奶奶出生在_成立前夕,今年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爷爷是1946年出生的,奶奶比爷爷晚两年出生。他们都是淳朴、善良、勤劳的劳动人民。两人是经人介绍才认识的,两人结婚组成了家庭,后来养育了两个孩子。
我的爸爸出生于1973年,妈妈比爸爸大。爸爸他们小时候,买什么都需要票,如粮票,布票等,做饭要用“地火”。当时家里也比较困难,很难吃到肉,花生,瓜子也只有过年才能吃到,新衣服也要到过节时才能穿。但是,他们很懂事,从不乱花家里一分钱,常常帮家里做家务活。学习也很好从不让家里人操心,爸爸上学时年年都是三好学生。中学毕业,爸爸妈妈先后都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在那里他们相识相恋。
1998年随着一声哭声我出生了。出生时,我的体重是七斤,身高是59厘米。1岁两个月时我学会了说话,1岁四个月我会走路了。零五年、零六年我先后有了弟弟妹妹。我今年十岁了,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我和伯伯、姨姨家的`孩子互相比赛,看谁读的书多,学习好。十年来,我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抚育下一点点长大,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懂事了。现在我乐于助人,懂得节约,认真努力……爸爸妈妈说:“这些优点都是咱家的人。”看来,在我身上真显现出前辈们的影子呢!
四世同堂是不常见的,但是也有,我就是其中一个,因此我很骄傲。
我的太太今年已经九十六岁了。因为他出生在抗日时期,生活很艰苦。10岁就开始做工,种田。最厉害的是,太太曾挑动过一百二十六斤的东西。想一想当时经常没肉吃,哪有像现在的食品丰富啊。就算太太是126斤,也不一定挑得动,何况不是呢?当时的社会没钱读书,因此我一定要珍惜读书的时间。
我的婆婆今年六十八岁。她出生时还有几年就_解放了。因此我婆婆读过《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婆婆十八岁开始工作,当过厨师和劳动工人。她也继承了太太的性格,天天很早出去买菜,洗衣服、拖地等活不在话下。她生了四个女儿,在当时经济不富裕的.情况下也能把四个女儿培养成人,我实在感慨万分。
我的妈妈今年四十二岁,他出生的时候,正是温饱的时代。想一想,当时没有电脑,她不也是很快乐吗?妈妈读过《红楼梦》和《水浒传》。她当过旅游公司服务长,现在是个体。她也继承了太太和婆婆的性格,每天最早起的就是她,还不辞辛苦的劳作。有时看见妈妈太劳累,想帮一帮她。可我有继承了爸爸的性格,还是有点懒。
我出生在小康生活的时代里,今年十二岁。正如大人所说:“现在的小孩啊,真是想要什么有什么啊。”的确,现在科技发达了,电视电脑等新花样层出不穷,我也因此戴上了一副眼镜。我读过《西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等。正如上文所说,我继承了爸爸有点懒的性格,体育不怎么好,成绩还不错。
这就是我的家族史,记述了三代人的艰苦劳作和一代人的幸福生活。
一次晚饭后,我看见年迈的外曾祖母瘦小的身躯窝在椅子里在院子里乘凉,于是好奇地问外公:“外公,我的外曾祖母以前是怎么生活的,又是怎么养活你们的呢?”外公让我跟着他来到阳台上,只见一轮明月悬挂在空中,缕缕清风一次次地吹拂着我和外公的脸颊。
外公望着月亮,娓娓动听地讲起来:“你的外曾祖母,我的母亲,今年已经92岁了,别看她个子小,背都驼了,年轻的.时候可能干了。记得六十年前,我才八九岁时,家里很穷,母亲为了养活我和五个妹妹,每天起早贪黑到集市上去做买卖。”“都卖些什么呢?”我满怀疑惑好奇地问道。外公笑着说:“卖的东西大多是母亲亲手种的或养的。有地瓜、花生、土豆、黄瓜、地瓜叶、鸡蛋还有鸡等等,各种各样,有什么就卖什么。”
“可是,以前又没有车,外曾祖母是怎么把那些东西拿去卖的呢?”我转过头,盯着外公,等着他的回答。
外公的脸色一变,凝重的神情带着几分伤感:“是啊,母亲爱我们这些孩子,不想让我们受苦。所以,她每天都挑着比她身体还重的担子到集市上。有时生意不好,还要挑着担子沿路吆喝回来,常常顾不上吃饭。就这样很多年,母亲每天起早贪黑非常辛苦,背都累弯了。”
“外曾祖母可真厉害!可是东西这么多,她是怎么数的呀?”我又问。
外公的脸上竟露出了笑容说:“母亲没有读书,不懂数数,小时候听她数鸡蛋时总觉得很好笑。她总是一双、两双、三双……一遍遍地数着。母亲很勤劳,又坚持不懈,我们都应该尊敬和孝敬她。”我沉思了一会儿,难怪妈妈也总是跟我说,外曾祖母就是我们家里的一宝。
听了外公的讲述,我想,正是因为外曾祖母的勤劳,才会有我们今天家族的繁荣。我会更加珍惜当下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也要懂得勤俭节约!
滚滚历史长河中,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一本本厚厚的史书,一处处风景宜人的名胜古迹,都写着它们的独特之处,它们的高大,雄伟,深奥,大概让你感觉到可望不可即,但是,其实历史就在身边,历史就是我们的过去,家里的一段段故事就是美好的见证,在我平平凡凡的家庭里,有那美好的故事。
白发苍苍的奶奶谈起那过去的历史总是充满笑意,过去的一切切似乎给奶奶留下太多,倚在奶奶身上,静静倾听那引人入胜的故事:
1960年左右是个些充满灾难的年月,除了自然灾害,还有全国上下实行人民公社、总路线的政策折腾而造成人为社会灾害。当时,全国因饥饿而死亡的人达三千多万,山东省死人也数百万。说到这可怕的数字,奶奶的眉头紧皱,像身临其境,又处在那年头一般,不忍心打破这寂静,等了一会,奶奶接着说起来当时的市民就是百万饥民,那时的年代由于物资奇缺,没东西不仅需要钱,还需要“票”人们每月去领,数量有限,副食品奇缺,凭“票”领的食品根本饱不了,有些家庭孩子多,那更是困难,就像奶奶家,一共有五个孩子,最大的才19岁,那就是奶奶,最苦的时候,全家人看着一丁点菜汤发呆,全部的孩子都啃一个地瓜,那该是多么无助啊!
求生的欲望把大家逼出门,去找吃的,大自然成了取之不尽的源头,真的取之不尽吗?不是的,当时真的能吃的都吃了:开始是野菜,后来是普通的草,最后是所有的绿色统统吃光,灾难还在~大家的肚子还在叫,怎么办?人们开始吃树皮,时间一点点过去,身体终于坚持不住,奶奶的邻居得了浮肿病,手腕像腿一样粗,一捏就白,凸下去,好久才反弹上来,腿呢,比腰还粗,很残忍,完全靠白开水维持生命。还好,奶奶一家很勤劳,在大灾难没来的时候就准备了一些粮食,挖了很多野菜,在灾难时刻,用信念,用行动,计划着,全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度过了,奶奶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丝的笑容,带着小小的骄傲。
奶奶说他的妈妈还见过_和日本鬼子,先见到的是日本鬼子,那天在瓜地里,日本鬼子还开了几枪,但是没打中,就跑了,至于_,是他们_的一次行动,住到了奶奶家,奶奶家韭菜长得很大,像小葱一样,_叔叔还吃了几根,在旁边的奶奶站着也想吃,_叔叔还给了奶奶几根,奶奶的妈妈不让奶奶要,_叔叔还和蔼的说,没关系,吃吧吃吧,奶奶幼小的心灵就刻上_叔叔的笑,对_有着深深的敬仰。
“那爷爷呢,什么时候有的爷爷。”我焦急地问道,奶奶依然充满着笑,还带着幸福,奶奶与爷爷的故事,似乎很精彩,奶奶一偏头,还有点年轻不好意思地说他们是奶奶21岁时认识,村里人介绍在一起出去玩了几次,他人很好,也很勤劳那时的婚姻没有自由,双方家长说好,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爷爷,但是,奶奶说她很幸运会遇到爷爷,爷爷为人很善良,当时他去山里找草药给他姐姐治病,村里还有患者,爷爷就把草药分成两半,白白给别人用,要是自家的菜长得好,爷爷还会给别人一些,因此,爷爷奶奶和邻居的关系特别好听奶奶讲述完这段历史,不禁使我思绪万千。当今的人们极少有爷爷这样的年轻人了。好心有好报!后来爷爷经人介绍还有了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虽然爷爷只是工人,但是厂子里工资第二高的,一个月20块钱,当时的20元十分珍贵,是现在的几十倍,就这样,过了几年,准备了一些钱,他们就要破土动工了“盖房子”奶奶说他们的房子才真正是一块砖一块瓦盖起来的,每一块,都积存着心血,灌溉着汗水,比如打房梁的竹子。
那一天,工作完后的爷爷,推着小车,步行到李村去,这一段路程,大概有几个小时了,到了以后,天都黑了,,把竹子装车,然后慢慢地往家推,在路上,看到了邻居,邻居想和爷爷一起推,爷爷连忙推脱,因为别人帮忙还要还情大礼……过了一会,遇到了上坡,怎么推都推不上去,结果,爷爷把它们卸了把竹子一点点运上去再推车然后装上,路,依然好长好长,汗如雨注,但爷爷没有放弃,艰难,一直走,凌晨几点钟,奶奶听到敲门声,爷爷终于回来了,望着爷爷像被雨淋透的样子,奶奶的眼角湿润了,讲述的时候,奶奶目光呆滞,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晚上,奶奶说,都是自家人忙来忙去,用的不是水泥,而是黄泥,顶棚用的是稻草,过了两个多月,房子才建好,从此,一家人有了小窝。
我又去问了爸爸,他小时候的故事。
他说当时的生活十分艰苦,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记忆中小时候最喜欢吃5分钱一根的冰棍,喜欢跟大人上街,羡慕坐在街边吃油凉粉的`小伙伴,一家人最高兴的就是发了粮票肉票去买米买肉,那时每天放学一放下书包不学习,原因不是不想学,而是要帮助家里上山拾柴草,早晨的时候要先送羊奶再上学,那时候晚上还经常停电,有时都不能学习,不舍得点蜡烛,想要学习必须早起学,就这样,爸爸小时候一直品学兼优,当了六年班长,初中毕业后,家里不能供其上学了,当时爸爸的班主任还亲自上爸爸家里找过爸爸,可是,还是放弃了,就这样,浪费爸爸这爱好学习者的机会,但是,他说他已经很满足了,奶奶能够把他抚养到这么大。
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几年前,爸爸终于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一次,不像上一次,是好几十个人浩浩荡荡的在干活,有的和泥,有的搬砖,有的在盖,忙的有条不紊,这时的房子,用的是钢筋,水泥,两个星期,就完成了,这是多大的差异啊!
许久,思绪终于从以往回到现在,奶奶经常说,你现在多么幸福啊,能吃上能喝上,还想要什么要什么,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要好好学习啊,看你爸爸,想学没有机会学,而你,应该学啦,我总是点点头,有一次,我问奶奶,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奶奶说,当然满意,我又说,不羡慕那些高楼大厦,奶奶说,能在小屋里吃饱喝饱,看到下一代快乐的生活,这就是她最大的幸福,我笑笑。
回头想想我们家的历程,都是爷爷奶奶用毕生精力换来的,爷爷奶奶的一生简简单单,都没有一双像样的衣服,当妈妈给奶奶买衣服时,奶奶还抱怨,不要乱花钱,以前的衣服还能够穿。而我呢,对一切一切似乎没有满足的时候,总是想要更多,看看奶奶,那颗追逐于荣华的心淡然了。
前些日子,为了接着盖房子,把那爷爷奶奶的房子拆了,奶奶就坐在旁边看着,随着大锤一下一下,那堵墙,越来越矮,奶奶的脸上似乎很快乐的样子,难道心里真的快乐吗?那辛勤,不知吃了多少苦的结晶就这样缓缓地消失,奶奶真的不心疼吗?也许吧,会很难受,但是,旧的不去,新的又怎么会来呢,房子是总会要拆的,也许,在很久以后,新建的房子也会被拆,因为历史的长河,还在滚滚的流淌,历史,永无止步,会,一直持续下去。
让我们乘着历史的航帆乘风破浪,谱写美丽的乐章!
说到家史,估计没有比我家更奇怪的家史了!
我的爷爷姓易,大伯二伯也姓易,唯有我爸爸姓官,你说这奇不奇怪?
我怀着这颗好奇心去问爸爸。结果呢?他叽里咕噜说了一大串,没有一句是我能听懂的。
于是我打给爷爷打了一个电话,爷爷一一给我讲清楚了:爷爷原本姓官,后来他的姑姑把他接过去当养子,因为爷爷的姑丈姓易,所以爷爷便改姓易了,我的爸爸原本也姓易,因为爷爷的.亲生父亲姓官,为了让他这一脉能后继有人,便决定把三个孩子中的一个改姓官。然而,因为那个时候爸爸的两个哥哥都已经上小学了,名字改起来非常的麻烦,于是我爸爸便成了唯一的人选。听了爷爷的话,我终于弄明白了,但也觉得有些可惜,因为我不能和堂姐堂弟一样姓易了,姓官的那些亲人又没有相互来往,难免有些失望。
我突发奇想,想查一下在百家姓里“官”这个姓排在第几位。“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找了大半天,去没有找到我的姓,只有一个复姓“上官”的有些相近。
我又去问爸爸,他告诉我:以前有一个词叫作“株连九族”——说的是,如果一个人犯了大罪,除了他要被处死,就连他所有的亲戚也都要被杀。相传我们的上官氏祖先也犯了一个大罪,上官氏族人便把姓氏中的“上”字去掉,官兵来杀他们的时候,便可以说自己是姓“官”,而不是上官,这样他们才幸免一死!于是就有了我们官氏一族。
那么,这么说来,我不是应该叫“上官冰月”才对吗?我的姓比别人多了一个字,蛮好玩的嘛!听起来也不错,就是有点怪,但是也有些自豪,因为,这是一个少见的复姓啊!因此,我们官氏家族的历史,就要从我重新开始!
中国自古就是礼议之邦,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在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对应的家训,家风,还有家史。俗话说的好:没有规则不成方圆。从春秋的孟母三迁到宋代的岳母刺字,都表现出好的家训、家风不仅成在了长辈对后辈的希望与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风。
我们闫氏的姓氏是由古代的繁体阎字转变而来的,据《新唐书》记载:阎氏家族乃黄帝的后裔,黄帝至周武王的子孙原属姬姓,武王伐纣灭商创建西周,封泰伯的'曾孙仲奕阎乡为爵。从仲奕始以地为姓,此乃阎姓的开始。武王封仲奕是为祭祀泰伯,所以阎姓的第一世应是泰伯,即阎姓始祖。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家训和家风,我家只有老家才会有家训。这些家训都是爷爷奶奶定的,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信懂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训自古以来都是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对现在而言做到的却是少之又少。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我的父母,我的父母一直告诉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该永远铭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爬的更高,铭记自己的家风,让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家风好国家才会好,家风坏,那个国家再强大也不会很好,家风好,国家强大,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我们需要时刻铭记我们的家史、家训和家风,让它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