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8
2023-06-27
2023-03-20
2023-07-05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更新时间:2023-11-27 14:39:3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3-18
2023-06-27
2023-03-20
2023-07-05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眼见未必为实吗?
本题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得出了“眼见未必为实”的结论。但是,其推理过程和论证方式存在诸多不妥之处。
第一,“事物表象不等于事物真相”不能推出“眼见未必为实”这一结论,这是因为“虚与实”不能等同于“表象与真相”,该论证有混淆概念的嫌疑,而且事物表象不等于事物真相并不意味着表象一定不是真相,虽然某些表象可能与真相有一些差距,但表象可以与真相一致,我们亲眼所见有可能就是真相。
第二,人们看到“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便认为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这是受当时的科技条件的限制,人们以静止的地球为参照所作出的理解,这表明当时人们的认识不全面,并不能代表所见现象不真实。本题材料列举的仅仅是个别事例,不能合理得出“眼见未必为实”的结论。
第三,“人们只看到了房子的“有”(有形的结构),但人们没看到“无'(房子中无形的空间)才有实际效用”,这里的“实际效用”不等于“实”,这是两个不同概念,“实际效用”指的是物品的功能与作用,而“眼见为实”的“实”是指客观性和真实性。因此,以老子的观点为例证来说明“眼见未必为实”,未免有失偏颇。
第四,“韩非解释时举例说,父母和子女因为感情深厚而不讲礼节,可见讲究礼节是感情不深的表现”,父母和子女特殊的亲子关系不能简单应用于所有的人际关系之中,讲究礼节并非是评价感情深厚与否的标准,在人际交往中适当地讲究礼节是对他人的尊重,也并不意味着感情不深,因此,此处论证也不妥。
总而言之,本题材料在概念、论据和论证过程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妥之处,要想得出“眼见未必为实”这一结论,还需要更加严谨的论证。
写在最后,看完觉得有帮助的同学欢迎【赞同】、【喜欢】,【关注】三连哦 ~
关注金程考研管理类联考,持续更新考研信息、备考干货,考研路上,金程考研助你上岸,助你前行~想咨询MBA,MPAcc,MPA等管综考研信息或疑问请私信我哟~
我国着名实业家穆藕初在《实业与教育之关系》中指出教育最重要之点在道德教育(如责任心和公共心之养、机械心之拔除)和科学教育(如观察力、推论力、判断力之养成)。完全受此两种教育,实业中坚者遂出之。
如下立意,都可以接受:
(1)人文精神和技术价值的关系
(2)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3)注重道德教育的培养
(4)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两者兼备而行
(5)强调人文家园的固守 其他只要合理亦可,不要轻易地给自己判卷“跑题”。
【参考范文】
德智双育培养优秀实业人才
20世纪,穆藕初提出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对培养实业中坚人物具有重要意义,于今天看来也振聋发聩,卒子借鉴。
道德教育是根本。实业家的责任心与公德心的养成离不开道德教育。实业家的情怀熏陶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非常重要,否则学校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道德使命的实业家是社会的不幸也是社会的灾难。穆藕初和史量才等人在国破家亡之时支持抗日,怀抱“实业救国”的赤子之心,成为振兴民族经济的实业家。科学教育是基础。
科学教育为培育实业家提供了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奠基。实业是科学的应用过程,无一不需要掌握科学知识的专门人才来主持,机器的发明、制造以及使用无一不需要科学知识的支持。科学教育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对于现在企业家个人观察力、判断力以及企业管理能力的形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难发现如今许多优秀企业的管理者都有着优秀的专业知识背景。因此说,一定要格外注重科学教育,产学研结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那些只会空谈而不懂实际操作的人是没法成为优秀实业家的。
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缺一不可,二者都是培育优秀实业人才的重要手段。缺少了道德教育,科学教育就会失去教育的灵魂;缺少了科学教育,道德教育便如同空中楼阁,摇摇欲坠。只有将科学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才能造就实业中坚人物。
现代学校教育必须要将道德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实业人才,真正实现教育兴盛、实业发达、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眼见者未必实”。从哲学上说,事物表象不等于事物真相。我们亲眼看到的,显然只是事物的表象,而不是真相。只有将表象加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看到真相。换言之,我们亲眼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东西,即“眼见者未必实”。
老子还说,讲究表面的礼节是“忠信之薄”的表现,韩非解释时举例说,父母和子女因为感情深厚而不讲究礼节,可见讲究礼节是感情不深的表现。现在人们把那种客气的行为称作“见外”,也是这个道理。这其实也是“眼所见者未必实”的现象。因此,如果你看到有人对你很客气,就认为他对你好,那就错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