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偏差调查报告范文(汇总3篇)

更新时间:2023-12-02 14:13:3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药企偏差调查报告范文1

实习报告

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学校学到的永远比不上实践所得到的,也许我们伟大的校领导也认识到这样的道理,也知道收了我们那么多学费,应该为我们做丁点事,所以在本学期的第20周居然安排我们这些向来“不受重视”的制药学子去药厂进行了实习。在为期2天的生产实习中我们参观了永顺制药、诺金制药和悦康药业三个药厂及广东药学院药科院的模拟生产基地,第一次走进生产线,看了几个公司的工作流程,感触颇大。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广东省生物药厂,成立于1971年,是当时由国家农业部批准,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组建的全省唯一一家生产兽用生物制品的国有企业,原隶属于广东省农业厅,2000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划归广东省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20_年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永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发起股东有广东省现代农业集团、广东省农科集团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永顺制药在完全接管原广东省生物药厂和广东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兽用生物制品业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原有的优势,把生物药厂成熟的生产经验、广阔的营销网络和兽医研究所雄厚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完善的服务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颇具市场竞争力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股份制企业。

早上进入永顺制药公司后,一位药厂的主任就为我们进行了该公司的简介。他告诉我们,永顺制药主要生产销售猪用疫苗、禽用疫苗、疫苗稀释液三大系列,随后向我们讲述了瓶装输液的整个生产工艺和流程(从原料到成品),让我们熟悉了相关规则,了解了生产中的知识原理和安全事项。

随后工作人员带我们参观了疫苗的生产车间,整个车间对卫生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生产过程在密闭空间中全部机械化。生产的洁净区也按照新的GMP要求分为了A级、B级、C级、D级,使药品的纯净度得到了保证。

在参观存放药品的仓库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药品存放有着严格的温度要求,一年四季都要求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特殊药品由于理化性质要求需要在10~20摄氏度存放,这些药品都被特别存放在了仓库的另一个房间。在仓库,我们还看到了有专门用来存放不合格和退货药品的空间,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都是国家新下发的药品规定中要求的。不同类别的药品还要进行分堆,每堆药品之间间隔10公分。仓库中的每箱药品不仅叠放整齐,还有电子标签,如果任何一箱药品出现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电子标签查到药品的出厂地址和出厂时间。参观过程中,同学都发现,在垒起的药品中,有的药堆上栓的是黄线,有的栓的是绿线。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用这种方法是为了区分可以出厂的药品和等待检验的药品。黄线栓的是待检药品,绿线栓的是出厂药品;同时,每当一垒药品通过检验,工作人员会将药品堆上挂的“带检验”标识牌换成“合格品”的标识牌。可以出厂的药品按照“新近新出,后进后出”的原则发往市场。

在参观结束之后,我了解了药品生产的粗略流程,同时也了解到药品生产的严谨性和严肃性。

诺金制药有限公司

广州诺金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_年7月,是一家集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港资制药企业。诺金制药公司位于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占地面积39720平方米,公司拥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注射剂等制剂生产线,全部按照GMP高标准建设。首期工程固体制剂车间建筑面积15400平方米,于20_年1月25日通过GMP认证。诺金制药通过与国内权威药物研发机构联合致力新品种开发,目前主要专注于心脑血管领域、妇科领域以及特色专科品种的开发。公司目前拥有湿毒清片、蜂皇胎胶囊等10多个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品种,拥有先进的制药设备和检验仪器。

在诺金一上午的参观过程中,企业的工作人员首先为我们讲解了企业文化。随后,在带队人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药大药业的车间,由于其正在为GMP标准进行清洗工作,机器并没有开动,但是其中规模和流程大致与悦康制药相同。

广药模拟生产基地

广东药学院药科院的模拟生产基地是我们实习的最后一站。在这里,带队老师详细的为我们解答这两天实习所遇到的问题,如:清场后如何确定继续工作时间;清洁卫生如何按照GMP要求进行等。

很真实的说,这段实习经历对我影响很大。实习是我们离开学校接触社会的一个平台,一个最真实地感受社会的窗口。在实习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了工作经验,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基础,还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早日弥补,增强了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它不仅使我在理论上对制药技术这个领域有了全新的熟悉,而且更让我感受到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重要性,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通过这次实习,我发现了不少问题,自己的缺点、不足,早该摒弃陋习。让我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太肤浅,专业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匮乏。让我更加明白我需要学习的太多,使我了解到必须让自己懂得更多才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

药企偏差调查报告范文2

食品药品安全是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民生问题,事关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更好的提升我县食品药品监管水平,提升监管效能,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与成效

我县现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户,其中,食品生产加工单位户,流通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户,餐饮服务单位户,药品生产企业1家,药品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家。全县工商、食品、质检等部门共有执法和工作人员名,检验技术人员名(其中工商系统名,检验技术人员名;食品药品监督系统名;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名,食品检验技术人员名)。

(一)食品药品安全意识逐步增强

近年来,全县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通过媒体专栏、举办培训班、“”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和食品药品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和普及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广大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共发放宣传资料16万多份、各类食品药品宣传材料万份(册),宣传教育群众达6万余人次,在各新闻媒体刊发食品安全专题报道353篇,发布消费警示信息100余条。

(二)监管体制逐步完善

县政府按照_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调整、理顺、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明确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等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和职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工作机构正逐步完善和规范。大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建设,在全县各镇政府设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在各行政村聘任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员、协管员,延伸监管触角,完善监管网络。同时,县政府设立了专项经费,列入预算,支持和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三)强化领导,齐抓共管

为了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县政府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从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入手,制定了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了社会监督网、监测预警网络和风险评估体系,强化监管协作机制,经常组织成员单位开展日常监管、重点整治和联合执法,并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和责任考核,形成了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提高了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总体质量和水平。

(四)突出重点,严格执法

为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让老百姓放心消费,各职能部门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案件。一是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非法使用病死禽肉、地沟油等问题食品和违规行为,多次进行专项整治。二是坚持对食品药品开展质量抽验,对发现的问题产品严格查处。三是加强重大节庆活动期间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保障节庆活动安全顺利进行。近两年来,全县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多人次,检查涉药单位户次,累计查处各种药品违法案件起,案值余万元,罚没款万元。检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户次,办理涉及食品生产案件件,查获不合格食品公斤,涉案金额万元,罚没款万元,有力地震慑了食品药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强化素质,提升效能

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各职能部门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学习和培训,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奖励、处罚等工作制度,形成了一支专业比较熟练、执法水平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执法队伍。同时,县政府加大经费投入,职能部门多方争取支持,添置更新了一批检测设施和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提升了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手段和工作效能。

二、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县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药品生产、流通各环节运行较为规范有序。总体看,药品好于食品,大餐饮好于小吃店。但食品药品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

(一)全社会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还不强

部分食品药品生产和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社会公德意识差,不能自律守法经营,特别是一些“两证”不全的食品加工业户,违规、违法现象较为严重,加之生产加工设备落后,食品原料低劣,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大多数消费者缺乏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辨别能力较低,安全质量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为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市场。

(二)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问题较多

一是部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设施简陋,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差,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不同程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二是市场上过期霉变等问题食品仍然存在,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三是食品流通终端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落后,索证索票登记不规范,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四是小型餐饮业卫生状况差,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现象比较普遍,食品安全难以保证,“脏、乱、差”的问题十分突出,群众反应强烈。

(三)监管体制不完善,缺乏工作合力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实行“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模式,在运行中客观存在监管“缝隙”。一是相关部门分段监管衔接不紧密,有些监管职能边缘的问题无人管,相互推诿,既形成监管扇区,又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涉及到监管权的环节,各职能部门重复管理,交叉执法,导致食品安全执法出现混乱,也加重了经营者的负担。三是综合性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执法缺乏有效配合。

(四)监管保障严重不足

一是监管力量十分薄弱。比如县食品药品_工作人员仅有12多名,监管对象却达700余家,平均每人监管近60个单位,任务十分繁重,难以保证监管到位。二是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和配套设施,一些重要的食品安全检测项目无法开展,只能凭经验判断,缺乏科学的检测手段和依据。三是经费保障水平低,特别是抽检经费严重不足。虽然县政府设立了专项经费,但远不能满足国家对食品安全检测项目和内容的需要,一些食品无钱抽检,不能给人民群众一个安全的承诺。

(五)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亟待加强

我县各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虽已挂牌成立,但权责不明确,监管人员素质较低,缺乏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法规和专业知识,没有专项经费和必备的设施,工作制度不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还未完全开展。

三、对策及建议

保证公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民生,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声望和信誉。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大于天。各镇政府、相关单位应对食品药品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要引起高度重视,从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加强管理和监督,为全县人民食品药品安全筑起一道屏障。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环境

建议政府将《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的宣传教育纳入普法规划,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让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特别是通过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典型案例讲座,教育广大群众,惩戒不法分子,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法律观念和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共同营造和维护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

(二)坚持全程监管,严格执法整治

一是加强对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要严格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准入制度,不能随意降低标准和门槛,从源头上把好关。对不符合规定和违反程序的厂商要严查重罚,坚决整改或取缔,真正起到震慑作用。二是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加大产品抽查力度和检查。

药企偏差调查报告范文3

无菌检验是无菌药品出厂检验项目中关键项目之一,无菌检验方法的应用可全面掌握测定方法,准确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并适用于试验样品的检验,有利于企业对药品的质量控制,确保药品安全。

而检验涉及的操作人员、设施、设备、菌种、培养基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无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系统的、大范围的对制药企业的无菌检验实验室进行调研,旨在了解制药企业无菌检验实验室的日常运行情况和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对于促进制药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改进质量检验工作、降低被污染产品投放市场的风险、确保公众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调研结果对于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法规、起草检查指南以及检查员的现场检查等也具有参考意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于20XX年组织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审评中心、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认证中心、辽宁省药品认证中心、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审评中心、安徽省食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河南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8个省级药品认证检查机构,对辖区内95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的无菌检验实验室运行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的牵头单位为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审评中心,调研内容涉及人员和培训、培养基的管理、菌种的管理、实验室的布局和运行、主要设备、文件、实验操作等7个方面,全面了解企业无菌检查用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和运行现状。

1、调研基本情况

北京、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河南省(市)认证中心按照企业的生产规模各选取10家企业;安徽省认证中心对省内26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全部进行了调研;广东省认证中心是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从广州、深圳、珠海三市的药品生产企业数据库中抽取9家参研企业。95家无菌药品生产企业的企业性质包括国有、民营、外商独资、合资、股份制等,覆盖生物制品、疫苗、粉针剂、冻干粉针剂、小容量注射剂、大容量注射剂、无菌原料药、滴眼剂。调研采取现场检查配合书面汇总的形式,各调研参加单位抽调富有经验的药品GMP检查员13名和微生物学专家组成调研小组,对每家企业调研12天。现场检查采用事先通知或不通知的方式进行,采集的数据真实可信,调研结果能够反映我国无菌药品生产企业无菌检验实验室日常运行的现状。

2、结果和讨论

人员和培训

95家参研企业中各企业的实验室人员总数占其所有直接从事药品生产人员总数(含生产、质保、物流等非销售岗位)的比例为,从事无菌检验的人员人数为229人,从事无菌检验工作年。多数从事无菌检验的人员具有大专或本科学历,并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的知识背景。

从事无菌检验的人员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包括各地药品检验所、药监部门、制药行业相关团体组织、公司内部等举行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微生物检测技术、无菌检查法、菌种管理及操作、培养基配制及灭菌、药典、药品GMP等内容。检验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和质量保证人员对实验数据审批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调研结果也显示,个别企业的质量保证人员对于无菌检测知识掌握不全面,实验管理人员对于偏差调查分析的能力不够;部分企业个别上岗时间较短的操作人员检验操作不规范;部分企业对培训效果未进行考核。

培养基的管理

有93家参研企业无菌检查用培养基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改良马丁培养基等,符合《中国药典》要求。有2家外资企业用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检查细菌,根据《美国药典》或《欧洲药典》的要求用大豆酪蛋白消化肉汤或肉汤营养培养液(TSB)检查霉菌,与我国药典要求不同,但与《中国药典》规定方法进行过比较试验。

95家参研企业中,有3家企业对培养基供应商进行了质量评估,5家企业对培养基供应商的书面材料进行审查或核对培养基检验报告。绝大多数参研企业未对培养基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

培养基配制和灭菌能按培养基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并有记录,但只有部分企业对培养基的灭菌程序进行了验证;近半数企业在培养基配制灭菌后未按药典要求测pH值;10%的企业每次配制培养基都做灵敏度检查,半数企业只对脱水培养基做灵敏度检查,部分企业不做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有1家企业未按规定条件贮藏培养基;部分企业配制灭菌后的培养基外包装的标记信息不全面。

菌种的管理

参研企业无菌检验使用的标准菌株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生胞梭菌、大肠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符合《中国药典》要求[1—2],标准菌株主要来源于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如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医学细菌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TCC等。

90%的企业工作菌株的传代次数和贮存方法、条件(斜面、甘油管等)基本符合要求。每支菌种均标注有名称、标准号、接种日期、传代数。有10%的企业在菌种传代过程中做菌落表面形态特征观察及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有1家企业每年用细菌鉴定仪(vitek)对标准菌株进行鉴定。

40%的企业不能提供菌种的来源证明;90%的企业在菌株定期转种、传代过程中未对纯度、特性等关键指标进行确认,也未制定相关程序;20%的企业菌种管理内容不够全面,无法追溯;1家企业从标准菌株传代至工作菌株的操作过程未严格按照相应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操作和记录,代次划分不正确;1家生物制品企业无标准菌株。

实验室的布局和运行

实验室包括有检验(无菌检查)用洁净室或隔离系统及阳性菌实验室、培养区、培养基及实验用具准备(包括灭菌)区、样品接收和储存区、菌种贮存区。

无菌检验实验室和阳性菌实验室的设置一般采用3种方式:

(1)无菌检验实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和阳性菌实验室三室分开,各自采用专用的空气净化系统和独立的人、物流,均在万级背景下的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相关操作;

(2)无菌检验实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和阳性对照室三室分开,共用一套空气净化系统、人流,阳性菌实验室空气直排,均在万级背景下的超净台下或生物安全柜进行相关操作;

(3)无菌检验实验室与微生物限度检查室二室分开,共用一套空气净化系统,在1万级背景下的超净台或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相关操作,阳性菌实验室为在非洁净区内单独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1家企业无菌检验试验室单独用一套隔离器系统,4家企业的无菌检验试验室为B级背景下局部百级,1家企业无菌检验试验室为10万级背景下局部百级。50%的企业无菌检查用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连续开启。企业参照生产用洁净区的要求完成了有关的验证和确认工作,无菌检查用洁净区符合药品GMP的要求。

90%的企业无菌检验室的人流、物流通道能够严格区分,并制定相应控制程序。无菌检验人员经二次更衣后进入无菌检验实验室,试验样品均经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灯照射或两者并用后进人无菌检查实验室。

少数企业存在无菌实验室面积偏小、设施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设备摆放不合理等现象。

主要设备

参研企业无菌培养基的配制、培养等设施与检验工作量基本相匹配;均对培养基、器具灭菌设备、培养箱相关的计量器具按规定进行了校准并有标识。80%的企业对培养基的灭菌设备进行确认和验证,其中,有10%的企业对灭菌设备进行验证时只使用了生物指示剂,但没有连续监测温度。80%的培养基灭菌设备有自动温度控制探头但无自动记录温度的装置。80%的企业培养箱(室)有温度自动控制装置,近半数企业进行培养箱温度分布均匀性验证;90%的企业培养温度每天定时观测和记录,10%的企业培养箱(室)有连续监测温度的装置。

80%的企业能按无菌产品品种的无菌检验方法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制定无菌检验的操作规程。80%的企业无菌检验记录内容能包含关键的实验细节,数据基本完整。10%的企业无菌检验记录不及时,无菌检验原始记录未包括偏差记录、设备编号、检验规程的编号、培养基信息、阳性菌的配制等。

文件记录以及实验室数据对于无菌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实验室原始数据及实验规程、方法和设备(包括其维护和校准)以及方法验证数据的考察,可以对实验室运作的全面情况、实验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全面质量控制的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评价。

实验操作

参研企业均制定了进人无菌检查实验室的人员的更衣程序;物料、样品经擦拭消毒后进人传递窗,并在传递窗内经紫外消毒后传人无菌室;无菌检验的样品量符合药典的要求;部分企业建立了无菌检查试验超标结果的调查处理标准操作规程,对无菌检验结果若出现阳性后所进行的相关调查、复试的依据、产品的无菌性评价以及成品的放行等均进行了规定。

个别企业上岗时间较短的操作人员,检验操作存在不规范之处;1家企业未按品种进行无菌检验方法学验证;1家企业虽进行了产品无菌检验方法学验证,但验证中的样品取样量不正确;3家企业未按药典要求做阳性菌对照试验和阴性对照试验;约10%的企业只做阴性对照而不做阳性对照试验,这多为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约20%的企业对超标结果未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记录;个别企业出现阳性结果后未做调查分析就进行复试;近半数企业空气净化系统不连续开启,也未对自净时间进行确认;个别企业在进行无菌试验时未对试验环境进行动态监测,20%的企业只对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进行动态监测而不对1万级背景区进行动态监测。

3、调研结论及建议

参研企业无菌检查实验室的布局与设计充分考虑到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和生物安全的要求,检验用试验菌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从事无菌检查的人员基本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的专业知识教育背景,能按照药品GMP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对无菌药品进行无菌检验,产品的无菌检验记录包含了关键的实验细节。部分被调研企业在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菌种及培养基的管理、设施设备验证、对无菌检验环境监测等方面存在缺陷,个别企业在菌种传代、无菌试验复试、阳性对照试验等方面还存在问题。综上,提出建议如下:

(1)由于部分参研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还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理想,质量保证人员对无菌检验知识掌握不全面,个别管理人员对于偏差调查分析的能力不足。因此,药品生产企业应组织实验室全体人员进行理论学习,明确无菌实验室工作原理、环境要求,设置严格的工作流程,明确分工并强化责任技师有效的合作配合意识。同时,应制定不同岗位人员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检查机构在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时,除了核对人员的资质外,应注重对无菌检查人员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检查。

(2)针对部分企业在菌种及培养基采购、管理及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之处,大部分企业不知道在菌株定期转种、传代过程中对其纯度、特性等关键指标进行确认的必要性,个别企业甚至出现菌种传代代次划分不正确的情况,建议制定药品无菌检验、菌种管理、培养基管理的指导原则,指导制药企业加强和规范对菌种、培养基的管理,使无菌检验更规范。应强化监管力度,尽快实行培养基的准人制度。对生产培养基的厂家进行认证,尤其对生产无菌试验培养基的厂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避免市场混乱无序。

(3)部分企业在出现无菌试验结果超标时,未严格按《中国药典》和药品GMP的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分析就进行复试,存在风险。多数企业在发现无菌产品被污染时,缺乏对污染菌进行鉴别的条件和经验。建议企业配置必要的设施和人员,对无菌检验检出的污染菌及检验环境中的检出菌进行

4、分析和记录,不断积累数据,了解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状况。

(4)不同地区制药企业无菌检验实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实验室、阳性菌实验室的设置和布局存在较大差异,且对检测环境监测的频次、取样时间、取样点布置等方面各企业都不尽相同。多数企业只动态检测沉降菌,对浮游菌、操作人员手指、工作服表面、工作台面不做监测。企业应根据药品GMP(20XX年修订)及《中国药典》(20XX年版)的要求,改进无菌实验室布局,制定适合的环境监测计划。针对多数生物制品企业在无菌检验时没有进行阳性对照实验的情况,企业应根据《中国药典》(20XX年版)的要求设置阳性对照实验室并按要求进行阳性对照实验。建议在对生物制品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时,将阳性对照实验作为重点检查的内容。

推荐阅读:

  建设公厕申请报告范文(共11篇)

  个人建房申请书范文(精选17篇)

  老师请假条格式范文(实用11篇)

  回忆录范文经典开头(热门13篇)

  语文书信格式模板范文(18篇)

  平安家庭事迹材料范文(通用15篇)

热门标签: 范文 调查报告
药企偏差调查报告范文(汇总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