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1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3
2023-06-02
更新时间:2024-11-20 12:14:4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01
2023-06-02
2023-06-02
2023-06-03
2023-06-02
一、按照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发育规律设计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随时而化,循序渐进
职业学校国民教育系列中属高中学段,这个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认识水平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不同的年级又有所不同。因而美育教育的目标及方法要在尊重学生心理发育规律的基础上,分阶段有所侧重,使美育能力一步步地落到实处。
(一)一年级学生的美育教育应以培养审美感知能力为重点目标。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为审美感知做好知识上与理解能力上的铺垫。虽说审美教育是形象教育,可以诉诸直觉,可这种直觉不等于肢体触觉的那种直觉,而是一种在长期的关于美育的知识学习、技能演练、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是“理解之后更深刻的感觉”。所以知识和理解能力上的铺垫是必要的。比如我们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往往是先介绍时代背景、疏通文字、把握意象特征等,从对感性形象的初步认知逐步上升到对美的体会。其次,启发学生主要在听、读、说中驰骋想象,感知其中的美。
(二)二年级学生,加入引导学生在探索与应用中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已经适应了高中语文学习并且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认识能力的二年级学生而言,除了进一步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外,引导学生在探索与应用中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以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探索中发现美、感知美审美的愉悦性给美育带来了两个特点,一是采取自觉自愿的自由方式进行,二是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受教育者不是被动地受支配的教育对象,而是主动积极地去获取教育的主体。美育过程是一个自由自觉的教育过程,是一个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思想进行自我运动的过程,这与探索能力的培养是相契合的。《礼记大学》中“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即“格物致知”,诚然不错,我们可以借此说“致美在格物,格物而后美至“,即可以说“格物至‘美’”。教师采用质疑法、讨论法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讨论黛玉的美,美在哪里,有的说行为美,懂得谦让,步步留心,举止文雅;有的说语言美,从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说话时总是适时适度,言语得体;有的说外表美,美的服饰美的容貌……学生在探究中享受到了美,愉悦了心情,也激发了探索的乐趣。
2、应用中创造美创造美是在发现和感知基础上的具体应用。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学生也有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刻不容缓的,而美育的实践性正可以在应用能力的培养中得以体现。《文心雕龙》: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美本身就是在实践中创造的,人的美感也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同样,美育也必须在实践中进行,在实践中完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表达应用能力培养就是实施美育的最好的实践。语言文字的运用形式灵活多样,文体多样,风格多样,内容会涉及各个领域,只要有沟通就有语文的用武之地,让语文教学更贴近生活,更有可以利用的感性基础,比如面对优美的景色,可以写散文,可以创作诗歌,可以设计成剧本的背景……这样学生的创造的美可以是形式上的,更可以是内容上的。
写作教学中,更能突显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一年级学生能把握写作的基础等级,二年级学生可以在发展等级上有所突破,也是他们高中学段创造性想象能力处于顶峰状态之时,因而在美的创造上往往表现突出。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观察自然美,发现社会美,之后用美的形式创造美的形象、美的意境。例如,布置学生以“选择”为题目写作文,学生联想到泉水宁可粉身碎骨也选择了瀑布,那是一种悲壮美;落花选择化作春泥,那是一种奉献美;再联想到辞官归隐的陶渊明、弃医从文的鲁迅以及瓦尔登湖畔小木屋中的梭罗……美不胜收。
二、发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文本的美育素材,找准载体,润物无声
综上所述,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定要一以贯之,这是不能敷衍或动摇的,因时因材的“变”是为了让它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能够丰富审美的感情,发展审美的能力,能给人生带来活泼舒畅的情绪及乐观主义的精神。它是对审美对象形象直观的情感体验,是采取完全自由、没有任何强制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的教育。它通过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鉴赏力和创造力,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所以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美育教育,从而合理高效地在班级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一、影响学生感受美
教室是学生最熟悉的地点,教师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从一点一滴中感受身边教室环境的美,逐渐将这种美迁移到自己身上,培养其爱护班级环境,打造魅力班级的优秀思想。开学初,我在教室的一角粘贴了一面小镜子,并且用花边装饰,镜子下放了一把小梳子和一个指甲刀,没有过多的语言,每天一到教室,孩子们总会在镜子前左瞧右看,拿起梳子整理整理,学生们没有反感,没有怨言,一个小小的举措强过多次针对仪表美的口头教育。
二、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暑假过后,孩子们走进校门发现学校已经大变样,睁大了眼睛这摸摸那瞧瞧,怎么也看不够。于是我组织了一次班会,让孩子们说一说新学期学校的变化,那一张张小嘴便滔滔不绝起来。有的说教室变大了,也明亮了,而且更暖和了;有的说宿舍规范了,也干净了;还有的说学校看起来特别宏伟……一Kechengyujiaoxue课程与教学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着光亮,诉说着美好。春天,校园处处盛开鲜花,桃李芬芳,牡丹芍药争芳斗艳,蝴蝶蜜蜂翩翩起舞,如此美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花园旁、操场边、教室前……欣赏着校园中的美景,发现了校园的美,孩子们更加喜爱这个处于大山深处的校园。
三、课堂教学领略美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课教学更是美育的重头戏。冰心的《肥皂泡》文字优美,意境深厚,字里行间都仿佛能看到在空中飞舞的五色浮光。为了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文字,感受文字中的美,我带着他们亲手做肥皂水,来到了操场,只见轻轻地一吹,空中便多了许多精灵,孩子们“哇”地喊出了声,这声音中有惊喜,有感叹,有激动,这都是因为他们欣赏到了美,感受到了美。诵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在欣赏《因为你是我女儿》这篇文章时,通过范读、自读、引读、议读等形式,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更多时候,我是献上一张张优美的图片,让孩子们欣赏图片美的同时,感受文字中的美。正是这一次次的旅行,引领着我与孩子们对美的探索。
四、组织学生创造美
教师与学生一周五天共同生活在校园中,校园便成为了第二个家。学生要有一个优美、秀丽、整洁的校园环境,这优美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在教师带动下,师生共同植树、栽花、种草、清扫,真心爱护、布置着这个家。美化学校,先要从美化班级开始,学期初,孩子们找来了花盆,在里面种上了自己喜欢的花,我对他们说“:这些花既可以美化环境,又是班级生命力的象征,希望同学们精心呵护它们。”在同学们的呵护下,几盆小花虽不能争奇斗艳,却也是生机勃勃。当一朵小花开放,孩子们总是叫着、拉着我去共同欣赏,每天师生目睹小花茁壮成长,不失是一份充实愉悦的活动。照顾这些花的同时,孩子们收获了劳动的喜悦,也感受到了呵护他人的成功。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不是一个装饰,或者随意涂抹应付学校检查的风景。每一期的板报设计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设计到实施,都是他们亲力亲为。由住宿区到教学区的必经之路上,有一段斜坡,很多孩子走到这里时都会加快速度冲下去,有的一时收不住速度便摔倒了,磕破了腿,摔破了手,擦破了皮,时有发生。老师们为这个情况头疼不已,总是告诫自己班里的孩子,一定要慢慢地走下来,但情况并未好转。甚至有一次,一位老师也不小心在这里扭了脚。这时,孩子们对我说:“老师,咱们不是刚刚学完实践活动中看图写话吗?那里边没有井盖的井旁边立了一块牌子,我们是不是也能在这个斜坡旁边立一块牌子啊?”真是一个会发现、会思考、会解决的孩子!我说:“这个主意不错,那我们就一起干吧!”于是班里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立牌”行动。走读生从家里找来一块木板,几个孩子在上面贴上白纸,还有几个用彩笔画上了花边,中间用红笔写上了大大的“小心危险”四个字。完成了,孩子们兴奋而郑重地把牌子立在了斜坡旁,并且义务当起了看守员。每当有学生想要跑下去时,他们就会拿起牌子在那个人面前摇晃,提醒他注意。学生通过自己创造美,从而可以学会自觉地维护美,培养起爱护公物和保持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美育是教师进行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欣赏美,热爱美,维护美,创造美,用美的内容去塑造学生美的灵魂,教育工作也会有滋有味。
生活不只有惊天动地的伟业,还有那一花一木和鸟语,还有那追寻美的心灵。美育,是人生价值的重要方面,它可调和知识与感情,蔡元培先生如是说。诚哉斯言,美育如水,滋润人生。
诚然,有的人会觉得美育浪费时间,忙碌的事业和生活使自己无暇寻美;但是,请不要忘了,美育的价值不在眼前的苟且。
人,首先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而不是忙碌的机器,人生在世,应追求内心的丰盈,而不是碌碌无为后的空虚。固然,职业使我们用知识服务大众,而美育则促使我们拥有更为伟大高尚的行为。
美育启迪智慧。袁隆平先生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躬耕田头,日夜付出,但他仍保持着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拉小提琴、读书游泳。他说小提琴优美舒缓的旋律不仅放松心情,还会放飞思维,对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美学激发了爱因斯坦广阔的理论空间;科学家因美学的滋养领悟出“宇宙之美”。听音乐、读文学这些看似无用的行为实则有大用,一个有伟大成就的人一定不只俯身桌案,他的内心受到美育滋养,其智慧的产生也离不开美育的启迪。
美育洗涤灵魂。“铸得国家魂,犹怜草木青。”美育能够平衡生活,唤出灵魂深处的真挚。诗词的女儿叶嘉莹一生与诗词作伴,在人生的痛苦与磨砺中,是诗词给予她前行的力量,我们才得以看到一位穿越时光的风雅大先生。
美育之于青年,犹天空之于鸟儿,大海之于鱼儿,必不可少。所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青年学生皆当循着美育的星光,探寻属于自己的人生星空。学习之余,听曲音乐,放飞梦想,而后继续前行,在美育的滋润下,我们皆能成为席慕容诗中所言的模样:“我已亭亭,不忧,亦不惧。”
千般荒凉,以美育为梦;万里蹀躞,以美育为归。
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课件下载┆教学论文┆实用文档┆个人简历┆论文中心┆演讲稿┆考试相关┆党团社会┆职场技巧┆作文园地┆法律文书
赞助商
栏目导航
·语文论文·数学论文
·英语论文·政治论文
·物理论文·化学论文
·历史论文·地理论文
·生物论文·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体育论文
·信息论文·德育论文
·教育法规·课程改革
·家长频道·教育管理
·教程指导·班主任论文
·教育综合
最新推荐
·用反证法解遗传题的几点
·愉快教学法初探_生物论文
·注重初中生物教学,提高
·转基因动物制造的药品被
·转基因羊的诞生_生物论文
·关于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
·关于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教
·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吗?
·转基因动物_生物论文
·课件制作技巧略谈_生物论
·CAI课件的编制原则_生物
·“根的形态”一节中多媒
热门文章
·大气温室效应和全球
·保护生物多样性_生物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
·浅谈纳米技术_物理论
·转基因动物_生物论文
·动植物基因工程介绍
·数学家名中英文对照
·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
·[图文]小学音乐课改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
【摘要】
职业学校班级管理要重视美育,要在班级目标管理中、日常管理中、班会活动中、以及班风建设中渗透美育,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受到熏陶,以美悦情,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完善人格,使学生个性发展和谐。
【关键词】
职业学校;美育;管理;班风
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生从初中进入中专后,大部分人在心理上会出现挫折感,信心不足,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会彷徨迷茫,因此,职业学校班级管理更应重视以情感教育为主的美育,以美悦情,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完善人格,使之个性发展和谐。
1、班级目标管理中的美育
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是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又受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因此,要有效地完成美育的任务,制定切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美育目标,必须认识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如学生在入学到毕业这一段时间,生理上有何特点,心理上有何规律,思维能力、兴趣爱好、道德观念、个性发展、职业能力方面都有哪些特点等。这样,制定出来的美育目标就能切合实际,使学生树立审美理想,增强审美观念,发展审美能力。
2、日常管理中的美育
班级管理可以看作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管理。所以,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起着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的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要通过日常管理,抓好学生的美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班主任在教育观念上要由重智转变为“五育”并重。二是在班级管理上,应从表面化转为实际化;由专断性转为民主性;由孤立性扩大到社会性,使管理形式符合时代及美的规律。三是从职高生自身特点出发,培养其自理自育能力。具体办法,如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让学生当班级的主人,使其人人争做班干部,个个接受培养,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一些活动的组织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干等。班级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学生锻练自己的组织才能、工作才能和社会活动才能的场所,成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基地。采用这种管理办法,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管理才能,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美好的品德,使他们养成好的行为。其四是从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上,树立班中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观点。从一点一滴抓起,在日常小事中渗透美育。五是从班主任本身来说,要注意“身教”的作用。班主任要有远大理想、和蔼可亲有耐心、精神饱满举止端庄、性格善良温柔、善于发现肯定学生长处、工作有始有终。
3、班会活动中的美育
在规划、计划中实施美育
职业学校学生课业负担少,班会活动所占的时间可适当增加,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和班级干部来说,应该计划在先,心中有数,这个计划要围绕班级管理目标制定,当然要突出德育目标和美育目标。
在针对性活动中突出美育
针对性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主题,使班会有的放矢。教师可在全面了解学生的生理特点、思维能力、专业特点、兴趣爱好、道德观念、就业理念、个性特征以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和当前政治思想工作中心确定班会主题。针对具体问题时班主任要有意突出美育内容,以美育德。
在知识性活动中渗透美育
所谓知识性,就是指班会要注意用各种有益的知识去丰富学生的头脑,在开展的活动中渗透美育。美是人生命的一种折射,教学是艺术的创造,要在教学体现美,就需要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教师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美学的特征,使其吸引学生,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在趣味性活动中感受美
这里所说的趣味性,其一是班会的内容要新颖,要能吸引学生。如有的老师在给学生讲保健知识时,是先从“豆芽型体型”谈起的,这样,就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他讲了形成这种体型的原因和使身体健美的方法。这样的班会充满趣味,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接受了美的教育。其二,班会的趣味性还在于形式多样化。如组织主题性班会、活动性班会、就业性班会、知识性班会、节日性班会、教育性班会、即时性班会等。这种充满变化的形式,其本身就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其三是在班会的具体组织上,要使学生有良好的心境,要有周密的、细致的准备,这样就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新奇的美。
4、班风建设中的美育
班风就是一个班级的风气,是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风气。它是班级成员共同精神面貌的体现,是一个班学习、生活活动等方面的缩影。班风是班级的“第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重视班风的建设,发挥它应有的美育作用。
班风是班级隐性的教育力量。如果从美的特性来看,良好的班风的美育作用更是不容低估的。这主要表现在:
1.它对班级的所有成员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美育,规范着班级成员的行为。它促使班级所有成员趋善向美,避恶弃丑。
2.从美的理想、美的道德方面看,它对班级全体成员起着导向作用。班风有集体意识性的特性,它是班级政治观点、道德观点、是非观念、认识水平等的集体意识。所以良好的班风可促使学生确立政治方向和崇高理想,形成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
3.从学生美的行为来说,它有激励作用。班集体中有些学生之所以形成从众行为,多是迫于集体舆论压力。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那么,班级集体舆论就支持引起自豪感与荣誉感的行为,可使学生美好的行为受到鼓励。而受到集体舆论指责的行为,其学生就会感到羞愧而自觉克服。
要抓好班风建设,发挥它应有的美育作用,就必须做到:
1.要抓好班级中的常规管理。这里包含两点内容:一是把学校规定的守则真正转化为班集体认同的规定;二是班级要“约法三章”,有班级自己的一些纪律、制度;努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班级呈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受到陶冶。
2.多搞一些集体活动。由于这种活动内容的社会性、丰富性,形式的新颖性、生动性和多样性特点,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且这中集体活动本身对学生来说,一方面是一种美的教育,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产生一种向心力、凝聚力。这样,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一种热爱、关心集体,乐于助人,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班风。3.要发挥班主任和班级团干部的作用。班主任的形象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可以说,他是班风形成的核心。而班级团干部则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要使班级形成良好的风气,班主任的思想行为首先要美,他必须注意自身的修养,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他的教育是民主的而不是专制的;是深入的而不是浮浅的;他的胸怀是宽广的而不是狭窄的;他的志向是远大的而不是“近视”的。只有这样才能逐将形成良好的风气,起到美育作用。
试论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论文
一、体育教学内容美
体育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目的性、灵活性和趣味性。在体育教学中有丰富的美学思想、理论体系和创新方法。体育教学是体育与美学紧密结合的综合技术,既有体育技术特征,又与美学紧密结合。需要塑造人物形象,也要注意体育技巧与动作配合,运用其独特的教学手段,塑造完美的体育教学方法及技巧。体育知识具有内在美,以体育知识为核心的体育教学内容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是体育教学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内容的美,有的较为明显,有的较为隐蔽。能不能显现体育教学内容的美感,是体育教学是否有美感的第一要素。体育教学内容美的优化设计应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全面考虑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以及学生的体质基础、教学条件等而制定。教学内容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创新,要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生性、全民性、实用性和主动性等特点,培养人感知、感受和创造美的教育,从美学的视角审视体育教学内容,探讨体育教学内容,研究体育教学美的内容对体育教学的积极影响,研究体育教学系统内容美的技术及其设计等问题,是对我国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对体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认识的结果,也是满足社会追求“美与和谐”的需要。
二、体育教学目标美
体育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过程的起点和归宿,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精心设计体育教学目标美,就是要对体育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思考,使体育教学目标系统化、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深度、广度,使体育教学过程有序开展。体育教学目的必须体现美学价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创造教学美的气氛,寻找教学美的最佳途径。将体育教学的和谐、目的性和统一性完美地展现给学生,让他们产生共鸣,都能自由、全面、和谐地发展,达到德才兼备、情知交融、手脑结合、心身和谐,塑造完美人生。美的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定向引导、激励乐学等多种功能。体育教学目标的审美化是实现体育教学审美化的思想基础,不仅仅是培养人的道德品性、传授知识、训练技术或强健体魄,而是全面完整地培养健全的人格,只有学会认识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使心灵和生活得到美化,才能使自己在智、德、体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体育课程标准以文字和图表形式描述了体育教学目标,并以此规划了若干基本要求,包括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能力、兴趣、态度、方法等培养的内容。
体育教学目标的审美化,首先体现在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全面认识,摆脱科学主义过分执着于知的局限,注入人文主义精神,把学生看作社会历史的人,看作有丰富个性的能动的主体,讲究教学技术,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三、体育教学方法美
体育教学方法是依靠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而存在的,体育教学内容美的逻辑要求制约着体育教学方法的美,一种美的体育教学方法只有当它适合于美的体育教学内容的逻辑要求时,才能称为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应该尽可能考虑不同体育教学内容的具体特征。体育教师只有真正领会体育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特点,把教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思想体系和自己的'语言,独立地对体育教材重新加工,才可能在美的体育教学方法上获得选择与创新的自由。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当代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要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扬长避短,选择合适的美的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由于学生在素质、能力、思维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应尽可能的根据学生的实际及班级整体特点选用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形式,既使优生发挥最大潜力,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体质相对较弱的学生克服困难,达到理想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内在品质、学识及外在的仪表美、语言美都至关重要。教师语言美即语言幽默、风趣、准确,条理清晰,词汇丰富。体育教学中技能动作美,即教师在演示动作时,要让学生看清楚,效果明显,动作规范、灵巧等,教学气氛才能和谐和融洽,教师把自己的知识进行审美再创新,用自己的心灵同化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达到融德育、智育、美育为一体的理想境界。
四、体育教学环境美
体育教学气氛和谐融洽,才能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是体育教学环境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优美的体育教学环境本身就是理想的美育教育场所,是重要的审美因素和审美媒介,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审美感受,形成感性愉快和审美境界所拥有的无言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等教育作用。因此,美的体育教学环境是一种能够塑造和强化学生行为的重要力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以避免学习疲劳现象。体育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场地、空间和物理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限制和规定着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可能性。优美的体育教学环境对于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审美兴趣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根据体育教学环境的适应情况来调节体育教学过程。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练习时的身体姿势、眼神及面部表情等反馈信息作出标准判断,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及时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调整体育教学环境。而学生也可以从体育教师的教学环境、语言、表情、指导、鼓励表扬中获得反馈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教师不断探索适合社会发展与学生需求的教学技能方法、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共同的心理特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欣赏和理解。
一、插图
二、范读
范读容易扣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的共鸣。声情并茂的范读像倾洒日露一样,把知识带给学生,有时像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流入学生心田,给学生一种雨润禾苗般的美,如《古井》《颐和园》《长城》这类写景物抒发对家乡和祖国热爱之情的文章;有时如人江东去,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给学生一种激越雄壮的豪放美,如《瀑布》。
三、朗读
语文课文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会有意无意地模仿教师的范读,说明学生己有初步的审美意识。在教师引导得法的情况下,学生完全能运用这些审美观点对自己或别人的朗读进行鉴赏,并不断积累审美观,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声情并茂的朗读艺术。
(一)朗读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朗读的形式美和内容美
1.形式美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体现一种规范美,会说普通话是朗读的基本功。这种美,体现在章节清晰、语句通顺,如行云流水。韵律美包括押韵。如《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读排比句式一气呵成,先缓后急,层层递进,其语势一泻千里,令听者荡气回肠又如《海底世界》描写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黔读长短句时的变化美读叠调时的和谐美。再如《南京长江人桥》:顶端的一面面红旗,映着阳光,十分艳丽,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随着波浪时起时伏,一列列火车鸣着汽笛,从脚下呼啸而过。
2.内容美优美和壮美是两种不同风格的美,通过朗读可使学生体会到这种美。
(二)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1.比较法每。篇课文都是开展鉴赏活动的好材料,或优美,或壮美,或刚柔相济。
2.社会借鉴法。即留心电视、广播中的解说这些有声的语言艺术在情感和技巧上比课文要丰富得多,多向他们学习,把课堂和社会结合起来。
3.同学竞赛法。开展朗读比赛,促使学生朗读能力提高,使学生的才华充分发挥出来。
四、课外阅读
(一)关键是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这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所以,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读好书,好读书,潜移默化,陶冶审美观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儿好书,不是能以它的健康的思想教育人,就是能以感人的事迹来鼓舞人,或是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或是以紧张、惊险、曲折的情节吸引人,抑或是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只有教育、引导学生读好书,才能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劳动美、人物美、社会美、自然美感染和陶冶,才能认识真、善、美,才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利用阅读来催生、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
十四、课外音乐活动与校园音乐文化的繁荣
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发展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都很重视课外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参加课外音乐活动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许多学校建立了学生音乐社团,并举办各式各样的学生音乐比赛活动,使我国学校课外音乐活动与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与欣欣向荣的局面。
1课外音乐活动的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将课外活动作为活动课纳入正式课程,因此,学校课外音乐活动成为整个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受到重视。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各地区各学校课外音乐活动不断得到加强,规模和水平越来越高。各地中小学本着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原则,在广泛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种音乐活动的基础上,定期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群体性文艺会演、艺术节、合唱节、歌咏比赛等活动,使课外音乐活动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1990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歌曲广泛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的通知》之后,各地把歌咏活动作为中小学生最普及的音乐教育形式广泛开展起来,掀起了“班班有歌声,人人唱好歌”的热潮。这些群体性课外音乐活动规模之大,参加的单位和人数之多,内容和形式之丰富,都是以往所不及的,对推动学校音乐教育工作与校园音乐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_年,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要求中小学生每天下午课后时间进行不少于一小时的文体活动,这无疑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时期,普通高等学校的群体性课外音乐活动也得到较为普遍的开展,并逐步形成了特色。其中,自1998年开始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即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形式。如首都高校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组织下,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院校的演出团体和北京大学生艺术团到各高校演出,仅1998年就演出近百场次,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欣赏到交响乐、舞蹈、戏剧等高雅艺术的精品,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又如首都高校举行的“交响音乐周”活动,配合演出组织的系列讲座、讨论会等,这些活动都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推动了高校艺术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学生音乐社团的建设
组建各种学生音乐社团,是课外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展示学校音乐教育水平的窗口。随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几乎都建有歌咏队、舞蹈队、乐队等音乐社团,这些音乐社团不仅活跃了校园音乐生活,并对学校音乐教育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在中小学生音乐社团的建设上,北京市金帆、银帆艺术团开全国之先河,组织起拥有数千名中小学生,设有交响乐、管乐、民族管弦乐、铜鼓乐、合唱、民族舞、芭蕾舞、东方舞、曲艺、杂技、京剧等数十个分团的音乐艺术社团,到学校、部队、工厂和农村进行慰问演出,与来访的国外学生音乐团体同台演出,并出访世界许多国家,受到广泛赞誉。多年来,金帆、银帆艺术团培养了一批批有审美素质的学生,影响了一批批欣赏高雅艺术的观众,成为首都中小学音乐教育靓丽的风景线,对全国的中小学生音乐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催化、指导和推进作用。其他城市也有不少组建了全市性的中小学生音乐社团,如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学生艺术团等,经常举行专场音乐会,同港澳地区或国外学生音乐社团进行交流演出,推动了学校音乐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在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各高校的合唱团、管乐团、民乐团、室内乐团和舞蹈团等学生音乐社团也纷纷建立起来。目前,几乎每所高校都有各种形式、数量不等的音乐社团。这些学生音乐社团十分活跃,经常进行排练和演出活动,丰富与活跃了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和促进了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
3全国性学生音乐活动与比赛的举办
全国中小学生歌咏比赛。为了推动中小学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国家教委于1991年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小学歌咏比赛”。比赛以中小学校为参赛单位,采用录像评比的方式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进行,共有56个合唱节目获奖。为了倡导中小学校开展“班班有歌声,人人唱好歌”的活动,1994年国家教委又举办了第二届中小学生“爱祖国、爱老师”歌咏比赛。这次比赛规定了男生人数在全队中的比例要求,以使更多的学生参加歌咏活动。歌咏比赛把歌咏活动与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课内外音乐艺术活动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全国中小学生文艺会演。由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和共青xxx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文艺会演”。于1997年至1998年举行。会演突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加强导向,重在普及,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会演经历了组织征歌与推荐优秀歌曲、各地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和组织节目评审与调演三个阶段,共评选出声乐、舞蹈、器乐优秀节目252个。组委会从获奖节目中选出57个节目进京演出,受到广泛好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一亿中小学生参与了这次会演,这种规模空前的中小学生文艺会演,充分体现了活动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20_年和20_年,教育部和共青xxx又分别在北京和深圳主办了两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为了加强高校美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与音乐文化素质,1996年国家教委与广电部联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参加会演的节目按舞蹈、声乐、器乐三个专场进行比赛,按普通院校、艺术师范、艺术专业三个组进行了评奖,共有73个节目获得奖励。会演节目突出了大学生的特点和风格,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反映了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的发展水平。这次活动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史上都是空前的,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20_年,教育部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一千五百多所高校参与了这次活动,评选出168个节目进京演出,进一步推动了高校校园音乐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全国大学生艺术节。1999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xxx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这是继“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之后举办的规模更大、参加学生更多、水平更高的全国性大学生艺术盛会。艺术节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为省市和学校活动阶段;第二阶段为评选优秀节目和举行颁奖晚会阶段。据统计,全国一千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参加了艺术节活动,共报送音乐、舞蹈、戏剧等录像节目873个,有些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准。全国大学生艺术节的举办,是20世纪90年代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一次盛会,它标志着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十五、音乐教育科研成果显著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音乐教育科学研究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加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音乐教育科研形势喜人,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学校音乐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
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美育研究室。为了适应学校美育和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xxx年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美育研究室。美育研究室成立以来,就美育和学校音乐方面的一些理论问题展开专门的研讨,并受教育部有关部门的委托,组织了学校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方面的系统性课题研究,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七五”、“八五”、“九五”、“十五”规划项目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中央教科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该中心于1993年国家机构改革后成立,其职责是:研究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及艺术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制定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科研规划,并组织全国的研究力量加以实施;开展学校体育卫生、艺术、科研方面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及有关培训工作。该中心成立后,组织、承办了许多学校艺术教育科研方面的活动。
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艺术教育学科规划组。为适应学校美育工作的发展要求,1996年,第三届全国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决定增设体育、卫生、美育学科规划组。周荫昌任组长,邓树勋、王安国任副组长。规划组成立后,加强了学校美育、艺术教育科研的规划工作,对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科学研究进行了宏观部署,并审定了有关艺术教育的各类研究课题项目。
2全国性学校音乐教育科研项目及其成果
六艺八雅是自古以来君子教育的重要内容。诚如当今江苏校长所言:我们不仅要培育一个“问题解决者”,更要培育一个“优雅生活者”。育美心,行雅事,臻雅境,历来乃是中国士大夫的毕生追求。窃以为,时至今日,培育向善向美之心,永葆雅趣雅乐之行,方能真正完成新时代交予我们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光荣使命。
欲行雅乐,必育美心;美心之旨,在于审美。所谓育美心者,即培育欣赏美之能力。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有言: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美于我们其实无处不在,美是那一轮你疲惫之时望向窗外的明月,“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美是如此的皎洁澄澈;美是你黄昏时偶尔驻足观望的那一抹淡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美是如此的馨香淡雅;美是你停下奋蹄扬鞭的追风赶月而触摸到的江南春意,“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美是如此婉转动听......永存一颗审美之心,生活处处流淌诗意,也唯有育美心方能真正行雅乐、品雅趣、做雅人。
雅有千般,存乎一心;能行真雅,方为真人。琴棋书画诗酒茶,皆可涵养品性,化育心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乃人格追求之雅;“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乃正气凛然之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乃坚定执着之雅,“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此乃品性怡然之雅......雅有千般,然存乎一心,乃是为了求真求善求美。“东施效颦”非真雅,“邯郸学步”亦非真雅,此乃附庸风雅,不足为我们所效仿。因此,在生活中,要真正谙得雅趣方能真正行雅乐,哪怕赏一朵花,品一杯茶,写一首诗,唱一首曲,不惟陶冶情操,亦为涵养性灵,做一个优雅的生活者,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
教育之道,美育为要;美育之效,偕雅同行。在唯分数论甚嚣尘上的功利教育背景下,我要呼吁美育的回归,而美育的最终皈依则是享受当下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汲取生命愉悦之源泉,以优雅的姿态投入学习与生活应成为我们新一代青年的模样。郑板桥有诗: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刘禹锡亦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优雅的生活并非意味着优越的环境,而是从容的心境、非凡的气度以及悠闲的姿态。教育之功犹如春风化雨,美育便是那珍贵的甘霖,优雅地生活,应为我们教育之航停靠的港湾。
有句话说得好: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优雅地生活就好比在心里播下了百卉之种子,美育存于心,优雅伴我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健全之人;唯有如此,我们百年育人之计才能硕果累累;唯有如此,我们民族的精神星空才能熠熠生辉!
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论文
一、高校美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健全审美观念
正确的审美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开了一扇窗,美育不是抽象的,而是运用艺术作品中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形象来感化人、愉悦人。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艺术作品的审美观逐渐个性化,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正确的美育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富有民族传统审美标准的审美观念,避免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的不良审美观的出现。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艺术实践等活动中培养学生鉴别美与丑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需求。
(二)有助于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力
美的事物总会让人浮想联翩,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艺术作品为人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人们可以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正确的美育教育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将个体独特的情感依照一定的美学思想,有规律、有意识的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创造美的过程。通过创造美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感知力、观察力、理解力,学会深入观察生活,用心感受世界,理解美的真谛。
(三)有助于身心和谐发展,健全人格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与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服从于理性,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在社会迅速发展、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的今天,美育教育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在潜移默化中感化人的心灵,陶冶认得道德情操,健全人的品格修养,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陶冶情感
美育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形式,美育教育即情感教育,人的行为多数受情感的控制,梁启超曾经说过:“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型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的分量的磁,便能引起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闪躲。”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正是情感发展的高峰期,在开发学生智育的同时更要注意情感的培养,美育是连接情感和道德的纽带,在鉴赏美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进而美化自身、净化心灵,升华情感。这也是其它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教育功能。
(二)调节心理
美育教育的重要性跟体现在于对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全的作用上。培育学生的正确审美,纠正学生不正不纯的心理审美,让学生真正理解美的定义,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更进一步的在高校中弘扬了正能量,净化高校环境。而让学生在美育教育后,能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提高素质与自身修养
对于当代高校学生的素质与修养问题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然而通过美育教育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提高当代高校学生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十分重要。美学是人类社会实践、审美实践、创造美实践的产物,美育教育在教育当代高校学生的审美的过程也正是引导当代高校学生认识美和学习美学的过程,美育教育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世界,不仅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更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在美学教育中美的影响下,使学生自助向美的事物靠拢,提高其素质与自身修养。
三、高校美育教育的性质与意义
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石,其中美育对于人的知识体系、文化修养、人的整体素质会起到终身作用。一个人一生中的基本意识结构应该具备:法律、宗教(我国的国情在这一点上例外)和艺术。美育教育在对于一个人在艺术上的审美能力上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一代,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以及对于下一代的影响力是极大的,可以说,当代高校学生的审美决定了社会美学建设的主流和发展方向,所以树立正确的审美,在文化的学习上添加智慧,将学生能力的正确转型,对于社会来说意义重大。美育教育强化理论建设,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美育,主要着力于拓宽美育的人学方向。美育蕴含着浓厚的人学精神,而人道主义是人学精神的核心,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融合过程正是社会发展渐进的过程,而美育负有重大的使命,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或助推器。美育对于当代高校学生拓展视野,加深学生对于客观世界正确认识、选择和判断,促进当代高校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在建设当代高校学生的感性认知和情感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人最可以被触动也最不容易被触动的就是情感,让学生真正懂得美认知美,使其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传播正能量,净化社会环境,改变人生目标与追求,建立完善正确的人格,提高自身对于生活质量的定义,推动社会进步。这便是美育教育的意义所在。
摘要:
中国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不断交融发展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乐器、民族文化、民族风俗,鲜明的民族音乐特色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民族音乐融入到动漫音乐中,拓宽学生们的眼界,感受民族音乐独一无二的美。
关键词:
民族音乐;美育;课堂;重要性
中国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不断交融发展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乐器、民族文化、民族风俗,鲜明的民族音乐特色成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丰富且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音乐作为无国界的艺术语言更是丰富多彩,但是我们的学生却只知道某位歌星有一首流行歌曲,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我感到难受,所以,我慢慢开始探索,从公选课《经典动漫音乐赏析》开始,抓住动漫这个学生们喜欢的流行元素,一点点渗透民族音乐元素,在课程的教学中不断与学生交流、沟通,拓宽他们的眼界,让同学们看到除了流行乐以外的音乐世界,感受到民族音乐独一无二的美,希望民族音乐这种高雅的音乐文化能慢慢走进校园,沁润师生。
一、在高校美育课中融入民族音乐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思想创新的重要源泉,肩负着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神圣使命,如何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必然成为全社会对高校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柯达伊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
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各民族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艺术是我们立足的沃土,把民族音乐教学融入到美育教育中,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让大多数高校学生逐渐了解喜欢民族音乐,这样有利于民族音乐的保护和继承,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提高,使之成为国民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皆是创造之人。所以,最好的传承不是把它藏起来,而是人人会唱人人愿学,只有在实践之中文化的瑰宝才能得到生命的延续。民族音乐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思想灵魂与智慧的发源地,只有不断普及民族音乐的学习,才能真正了解民族音乐独特的语汇,为民族音乐奠定学习、传承和发展的沃土。
二、阻碍民族音乐走进高校校园的主因
首先,观念陈旧是关键。大部分综合性的普通高校在美育教育中轻视民族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与认识,没有认识到该把民族音乐教育作为提升全体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许多高校认为学生只要把理论知识学牢固,专业课知识拔尖,为以后就业做好准备,或者片面追求考研率,抑或是将艺术教育面向极少数学生,只为参加比赛拿名次为学校争光,而将美育教育忽视掉,随意设置课程,马马虎虎走一个形式,对于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就更是低下。美育教育变成了具有才艺技能的专业精英教育,背离了美育教育的宗旨,真正的美育应该是面向普通大众。
其次,硬件投入上的严重不足也是直接原因。民族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须具有必要的物质基础与和谐的环境,才能使学生在良好的条件下和宽松的艺术氛围中获得美好的感受,才能满足审美的需要。但大部分高校由于对于美育教育的轻视,不愿意将有限的教育经费、师资配制、教学场馆等投入到上述教育中,即使有经费也大量投入到看似现实回报较快的各项艺术比赛中,必然就造成了硬件和软件上的教学条件不足或者缺失,直接影响到民族音乐走入课堂。
最后,课程设置的误区,也是导致民族音乐教育无法普及的客观因素。无论专业院校还是普通高校,几乎都以西方音乐为标准,美育课上就更是看不到任何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子。在这种课程设置缺失的情况下,根本无法谈及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必然出现民族音乐“沙漠化”现象,认识不到本民族的美,使高校学生们只能像井底之蛙一样,眼里都是所谓的“洋货”,更加剧了与本民族音乐文化的隔阂。
三、民族音乐走进高校课堂的途径
首先,教育观念应与时俱进,改变音乐精英教学模式,构建普及型音乐教育体系。普通高校不应给学生灌输主科、副科的区别,应精心安排与音乐教育相关课程,不断普及民族音乐的知识,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使民族音乐教育真正能发挥素质教育作用。
其次,不断创新与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尽可能在教学中表现趣味性与艺术性,同时一定不能忽略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群体性,结合现代教学方式与工具,来适时地调整固有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合理设置课程,注重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合理。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审美兴趣变得高雅、情操得到陶冶,开展师生都喜爱的且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普及教育。
第三,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音乐教育所需的现代剧化设备,给音乐教师们提供多种平台交流学习,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此来保证音乐教育能高质量地实施与开展。
四、结语
高校是培育人才、传承文化的主场所,民族音乐文化凭借高校音乐教学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还需要在大学生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这样就能够达到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和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传承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兰.对高校普及音乐教育的一点看法[J].艺术教育,20_,7:63.
[2]孙四化.动漫音乐的民族化初探[J].宿州学院学报,20_(07).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