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8
2023-06-27
2023-07-05
2023-03-20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更新时间:2023-12-15 21:18:5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3-18
2023-06-27
2023-07-05
2023-03-20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民就近享受周到的公共服务,让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尽快适度集中,住进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房屋,找到稳定的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1、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资金投入难。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农民看病难和上学难等问题,配套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医疗、教育、公共娱乐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更是投入难题。
2、农村违章建房难控制,村庄合并难。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起,引发了村庄合并, 形成了村庄合并的新投入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扩大升级,虽然编制了建设规范,开展了“违法、违规’建设综合整治工作,但因农民观念影响,违法违规建设仍有发生。
3、对社区建设认识不足,安置就业难。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认识简单,面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立,对究竟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它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具备哪些条件,怎样创造这些条件等诸多问题没有深入的思考,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社区的建设也释放了大量劳动力,农民的安置就业将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根据全市服务社区要求,我针对建设安全社区的课题进行了调查走访,调研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影响社区安全的因素多
1、道路交通安全方面。一是社区道路密集、弯急;二是社区道路沿线植被茂盛,弯多弯急,视野狭窄形成安全隐患;三是驾驶人员交通安全意识薄弱,驾驶技术良莠不齐;四是部分路段安保施设和警示标识标牌不齐。
2、治安安全。社区人流大、类别多,人口结构复杂,由各种利益纠纷引起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3、其它方面安全。包括学校安全、居家安全、森林防火安全、涉水安全、施工安全、公共场所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类别多、范围广,安全工作形势严峻。
(二)安保基础设施弱
一是硬件设施跟不上。社区居民聚居点分散,道路交通无护栏、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居环境安全隐患多等现象突出。
二是软件设施跟不上。受各方面因素影响, 网络服务还未彻底实现,社区还不能做到及时、准确联系上每一家住户。
三是服务水平比较低。人员有限,社区的服务工作并不能真正做到经常入户,实时了解社区居民所需所求。
(三)体制机制不完善
一是上下联动乏力。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努力创建和谐校园、敬老模范社区,虽然各社区也积极动员参与,发挥了基层创建主体作用。但是,基层组织与市党委、政府沟通乏力,不能将基层的具体实际反映到政策决策上来,导致社区安全监管工作中还存在盲点和弱点。
二是区域壁垒存在。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各社区之间沟通较少,只自顾本社区的安全监管,、方法简单、区域监管乏力,未真正整合力量、相互监督、优势互补。尤其在社区交界处,责任不明晰,遇事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亟需打破偏安一隅的区域壁垒,整合部门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健全安全监管网。
三是工作创新不足。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立足于本地实际,借鉴了其它先进安全社区建设的成果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更好的接地气、合民情,在创建中没有新特色、新成效。
二、安全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安全隐患治理。以安全目标管理为导向,成立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小组,按照“一岗双责、社区负责”的要求,通过部门联合、社会参与,壮大安保监管力量,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排除安全隐患,健全监管机制。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采取政策扶持、项目争取、对口挂帮、社会资助等方式,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力度,切实改善民生环境。
(三)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交流沟通机制和全民参与机制。各类安全信息沟通做到有载体、有渠道、有效果,结合“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检查”、“六打六治,打非治违”等专项治理活动,建立以民事调解员、治安巡逻员、交通协管员、农业技术员、公益服务员等为抓手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大力推进安全网格化管理,形成全民广泛参与、社会力量并肩作战的安全监管格局。
近年来,随着xx区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土地使用的需求日益增加,大批农民居住地被集中征用,从而出现了拆迁集中安置社区。拆迁安置区的建设与管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此,我们站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高度,积极完善拆迁安置区的建设和管理,努力推进拆迁安置社区健康发展。
一、 基本情况
从我们对全区拆迁安置区的最新统计数据来看,全区拆迁安置区共涉及13个镇(街道),总计83个,其中,已建成和正在建设且居住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大型拆迁安置区共有5个(香山街道香山花园、舟山花园、郭巷街道国泰社区、城南街道红庄新村、长桥街道蠡墅花园)。
二、 主要特点
xx区拆迁安置区主要有以下特点:
1、建设时间跨度较大。最早建设的是城南街道的宝尹花园,1996年建成,距今已有17年时间。而70%的拆迁安置区是在20xx-20xx年之间建成。
2、小区规模参差不一。规模最小的是越溪街道的田上小区,仅有8幢楼房,共居住43户176人。规模最大的是郭巷街道的国泰小区,建有1992幢楼房(其中别墅1388幢),居住2115户7892人。
3、居住人员相对复杂。在这些拆迁安置区居住的大多是遗留在村的中老年农民,文化程度低,生活能力弱、接受新事物意识差。还有相当部分房屋被农户出售或出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有的小区外来人员已经占到较高比例,这些人员流动性大、结构复杂,素质不齐。
4、管理模式多种多样。大致有三种:一是单独建立社区居委会进行管理;二是由原村委会或居委会代为管理;三是建立小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小区的物业管理,不承担其他事务,这类小区有香山街道的香山花园和舟山花园2家。
三、 存在问题
一是社区规模过大,基层组织建设遇到阻力。目前的拆迁集中安置社区中,较小的地理空间往往集聚了几个行政村的被征地农民,安置居民很多都在5000人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万人。如此庞大、集中的群体对于基层自治组织深化村民自治,落实基层民主,形成了不小的阻力。因此,如何加强社区各类组织配套建设,构建拆迁安置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新格局,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二是管理体制不顺,社区管理效率受到制约。目前拆迁安置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矛盾是农民集中居住在社区公寓房内,但经济的收益分配在村里,形成社区管理和村委会管理并存的二元管理体制。拆迁农民与村集体经济还存在着割舍不断的联系,往往不愿将户籍、党组织等关系与原村组织脱离,形成农民的收益分配和居住相分离的矛盾。同时,这些居民既要接受社区的管理,又要接受村组织的管理,造成社区管理职责不明确、具体事务难以协调解决的矛盾,降低了社区组织对居民的吸引力和约束力。
三是基础设施不全,安置居民需求难以满足。由于拆迁安置区大多规划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有的是边拆迁、边规划、边建设、边安置,导致一部分安置区的“硬件”建设跟不上,生活、娱乐、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配套设施或不够齐全,或标准不高,不能完全满足入住居民的服务需要。就是一些建设标准较高的安置区,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上也有一些不够周全的地方。一些有一定需求量的群众生活设施(如婚丧喜事大厅、公厕等)未纳入规划建设,社区公共用房和停车位配置不足,无法满足日常管理和群众需求。
四是供需矛盾突出,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现在许多安置区都存在着社区服务的供需矛盾。居民在社会保障、家政服务、老年活动等服务项目上具有一定需求,尤其是在就业服务方面,需求量很大。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知识型转变,而一些40—50岁农民除了种地缺乏其他技能,只能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劳动,就业岗位相对要少,再加上社区开展就业服务尚不到位,许多农民很难及时掌握准确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短时间很难找到适合的岗位。
四、今后发展思路
一是要优化安置区的规划建设。确保社区用房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新建社区服务用房面积要不低于社区住宅地面建筑面积的3%的标准,提高公共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的用房比重。合理确定社区规模,拆迁安置区的规模原则上应控制在1500户以内,已经建成的规模较大的拆迁安置区则可以探索“一区多居”的管理模式。新建拆迁安置区应尽量不打破原行政村建制,原村民多年在一起生活,彼此间感情深厚,现在仍然将他们安置在一起,可以增强他们对新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利于社区治安稳定和日常管理。
二是要落实安置区的有效管理。将拆迁安置区建设和管理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推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网格化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管理网络,逐步形成社区—居民小组—楼道的三级管理网络。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服务到户。选齐配强居民小组长、楼道长,切实把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每个楼道、每户居民,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格局,提升拆迁安置区的管理效率。
三是要完善安置区的服务网络。紧紧围绕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大力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社区便民服务室建设,为安置居民提供全面、便捷、优质的服务;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夯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建立社区就业服务网络,通过发布劳务供求信息、帮助更新择业观念、组织技能培训等途径使拆迁农民能够实现灵活就业;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定期组织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在拆迁安置区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县人大会组织调研组对我县社区矫正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到乡镇、县司法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等单位,采用听取工作汇报、走访、座谈的方式深入了解我县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县于20xx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司法行政机关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扎实有序;公检法等部门各司其职,衔接配合默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齐抓共管格局初步形成,整个试点工作阶段性成效比较明显。截止20xx年11月底,全县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790名,在册矫正对象350名,440名矫正对象依法解除矫正。目前,全县共有15个司法所,39名工作人员,10名大学生村官协助工作,422名社会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二、我县社区矫正工作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社区矫正在组织机构、队伍建设、教育管理、健全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预防和减少了重新犯罪,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平安常山”、“法治常山”建设,为建设文明和谐新常山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1、党政重视,强化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社区矫正工作,将其列入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县领导为主任,县政法委、公、检、法、司等部门组成的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建立了由公、检、法、司4个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提出“各方协调、多家统计、集中核对、强化管理”的衔接方式,督促指导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各乡镇成立了以副书记为组长,各相关单位参加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村委会确定村主任、调解主任为矫正工作志愿者。这些组织机构的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落实,保证了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2、建立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先后相继出台了《常山县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常山县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常山县社区矫正对象处罚办法》等文件,在矫正衔接、矫正执行、管理监督、考核奖惩、矫正解除等环节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制定一系列制度进行规范,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各司法所在具体负责管理矫正工作中也建立了召开例会、请假报告、学习培训、公益劳动、信息报送、档案管理、定期走访、一人一档等规章制度,注重教育实效,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始终健康有序运行。在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和行政村之间建立无缝衔接机制,实现了工作程序规范,各个环节有效链接,使矫正工作管理渠道有效畅通。
3、加强监管,提高矫正质量。各乡镇司法所认真开展日常矫正监管工作,落实各项矫正措施,重点是在抓好日常报到、集中教育、集中公益劳动等工作的基础上,实施分类管理,分级处理。根据矫正对象的家庭情况、经济条件、犯罪原因、个人性格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具体情况,因人制定矫正方案,做到一人一方案,一方案一矫正责任人。同时注意发挥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派出所、司法所和监护人“4+1”矫正体系作用,实行用亲情呼唤、社区感化、友情帮助,切实提高矫正工作实效。通过送温暖、献爱心,着力解决矫正对象工作和生活中困难,有效提高了矫正对象的改选积极性和改造质量。针对矫正对象请假外出务工的情况,探索开展QQ群联系、集中司法员外出考察等模式,得到了省、市司法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从目前我县的社区矫正工作来看,虽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可喜的进展,但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
一是立法滞后带来工作缺乏法律依据。到目前为止我国社区矫正还没有单独立法,相关的法律也很少涉及有这方面的内容,只是根据“两高两部”的通知规定,社区矫正工作的执法主体仍是公安机关,工作主体是司法行政机关。矫正对象对于司法行政机关实行刑法执行职能认同性较差,不服管的倾向性强。司法行政机关遏制脱、漏管和重新犯罪的措施弱,对违反监管规定的矫正对象的处罚必须通过公安机关执行或提请,这种执行主体与执法主体分离的状况,直接削弱了基层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效果。
二是宣传发动还不够到位。社区矫正工作没有从正面向社会作广泛的宣传和发动,社会影响力和认同感不够高,没有做到真正深入人心,社区矫正工作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不少领导、干部群众对社区矫正工作不了解也不理解,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概念、内容、目的、意义和作用知之甚少。在社区矫正的实施过程中,一些群众反映出一种对矫正对象的敌视态度,表现出过度的忧虑、恐惧,使矫正对象生活和就业存在较大阻力,也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相比较大城市社区建设的蓬勃开展,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的社区建设则存在基础差、起步晚、进展慢等问题,需认真研究解决。
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识上的误区:社区居委会就是多了“社区”两个字
“巧妇”的烦恼:无米之炊怎了得
有的基层领导说,社区建设是好,但关键是一个“钱”字,兴建区、街两级社区服务中心需要钱,完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钱,安置老居委会成员以及落实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工资待遇等问题都需要钱,而地方本级财政收入少、支出大,保运转甚至保工资都非常困难,哪里还有财力物力投入到社区建设?所以,一切只能“从实际出发”,工作只能“雷声大、雨点小”,只能以汇报迎接检查,以文件应付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
艰难的适应:“单位人”何以转变为“社会人”
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单位”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行政机关、厂矿企业和学校,在单位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中一般前面是办公大楼,后面是生活宿舍区,社区沿用的仍然是“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的模式,实行封闭式管理,与外界几近隔绝,社区资源无法做到社会共享。而大量经济收入低居住条件差的下岗失业人员、居民和农村进城人员虽然有“社会人”的身份,却缺乏社会化的管理,其管理仍旧是政府在唱独角戏。另外,许多社区居民总是习惯于“有事找政府”,对下放到社区的保障和服务职能持不信任态度。
不和谐的音符:“行政化”、“形式化”的现象
社区作为城市最基础的社会组织实体,应实行社区居民自治,让社区居民自己处理社区内的事情,这也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目标。但在一些地方,旧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继续延伸。一是区街政府部门仍然“大包大揽”,对社区各项工作指令性多,指导性小;二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纷纷在社区内设置组织机构,对社区派任务、下指标,“费不随事转”、“权不随责走”现象大量存在。另外,一些地方工作中追求形式主义,有的只换“牌子”不换“班子”,工作走过场,应付了事;有的片面强调社区内广场面积的大小、绿化率的高低、硬件设施的好坏,忽视社区建设的实质,不重视社区居民的要求和实际,不注意解决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对策和建议
强化责任,突破认识性壁垒。中小城市要做好社区建设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好领导班子的认识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把社区建设工作提高到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使社区建设工作成为城区政府工作的主题,作为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件大事来抓,列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通过强化责任来抓认识、抓落实,要建立领导带动机制、督查考核机制、政绩考评机制和责任制度等相应的社区建设工作制度,区、街道、居委会主要领导要成为社区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责任、量化任务。同时,通过抽查和考核相结合,调度和考评相结合的机制,将社区服务中心的建立、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的落实、社区管理体制的理顺、新开发区社区居委会的规划和建设等硬性指标以及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组织等社区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并与干部的提拔使用挂钩;对社区建设工作中避“实”就“虚”,进展缓慢,没有取得任何成效的的责任领导不能评优,不能提拔重用。
多方投入,充分整合社区资源。现阶段的社区管理是以“块”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其范围包括社区居民以及驻社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的社区整体。社区建设也必然要以这个整体为平台,形成共同参与、多方投入、共驻共建的新机制。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帮助解决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社区居委会要多动脑子(想办法),多跑步子(找部门),主动加强与驻社区单位的协作,充分调动驻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探索建设和整合社区资源的新途径。要通过“上面争一点、财政拨一点、单位赞助一点、社会捐赠一点、自己筹集一点”等多方投入的方法来进行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争取公安、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到社区设立相关设施,要通过“谁投资、谁受益”的市场化方式鼓励社区内外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社区内的资源,同时,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驻社区单位组织和社区居民的资源优势,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使社区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
夯实基础,清除体制性障碍。随着改革的深入,由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归的社会职能主要由社区来承担,社区建设成为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城市社会整合体制的基础性工程。要想夯实杜区建设这个基础性工程,必须要改革社区管理的体制,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城市社区建设的主体作用。首先,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区关系。政府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应当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政府要转变职能,把除涉及全社会的宏观社会事务管理之外的权限逐步交还给社区,充分尊重和落实社区居民依法民主自治的权利。其次,实行责、权、利的统一。政府要按照“权力下放、重心下移、财力下沉”的原则向社区转变职能,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应从下派工作任务到社区,相应地转变为“服务到社区、责任到社区、接受监督评议到社区”。政府及其派出机构进社区的工作,要按照权利和义务、劳动与报酬对等的原则,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从财政拨付的专项经费和行政性收费中拨付相应的经费给社区。
以人为本,积极拓展社区建设内涵。首先要从社区居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针对社区的实际,把解决群众生活特别是基本生活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为突破口,如社区环境的“亮、绿、净、美”、社区治安等。其次要关爱社区内的困难群体,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帮困体系,开展切实有效的扶贫帮困活动,扎实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再次要积极拓展社区建设内涵,以社区组织建设为核心,以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健全区、街、居三级服务网络,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按照平顶山市委组织部要求,为深入了解我市基层党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情况,我们采取专题座谈、资料分析、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对我市如何发挥基层党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现状
汝州市辖15个乡镇、5个街道,436个行政村,20个城市社区。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地域相邻的原则,在农村设立了126个新型农村社区,主要分两类,第一类是行政村人口较多(5000人左右)的特大村,单独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共有10个。第二类是3—4个相邻的行政村,联合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共有116个。目前,我市的126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成立了党总支。
二、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做法
(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水平
一是创_组织设置形式,推进社区党组织联建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农村党组织联建工作的意见》,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以及组织整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村村联建、区域联建、城乡联建,实施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全市126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建立了党总支,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全市开展了金融、技术、知识、文化、行政、司法“六下农村”活动,在126个农村社区成立了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从机关干部、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大学生村干部中选聘,每村3—5名,具体负责“六下农村”工作。市委成立了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对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指导。采用市聘、乡管、村用的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1000名联防队员,在全市126个农村社区设立了警务室,大大提高了农村综合治理水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创新帮扶机制,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去年共选派94名德才兼备的科级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基层的能力;广泛开展了市直单位联系新型农村社区活动,每个市直单位联系一个新型农村社区,帮助完成“两个规划”、加强基层组织、发展社区经济;实行城市社区党组织与农村社区党组织“一对一”互建、帮建、联建制度,实现了农村党建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了“市领导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工作机制,从市直单位、乡镇、街道选派近千名干部深入农村基层一线,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严把关口,培养选拔,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拓宽视野,多渠道培养选拔新型农村社区干部。市委研究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发扬民主扩大视野多渠道培养选拔农村社区基层干部的意见》,对异地选拔农村社区基层干部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大胆尝试,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通过外部引进,公开选拔,市、乡机关下派等形式,把那些年纪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社区基层干部队伍。结合后进村党支部整顿,在全市公开选拔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28名,其中异地任职19名,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干部素质。市财政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各级党校、市农村干部学校和远程教育站点等,对农村社区干部进行新农村建设有关法律、政策、科技、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同时,我们采取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农村社区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还聘请了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等单位的知名教授专家来我市作专题培训讲座。20xx年,市乡两级共举办各类农村干部培训班51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6240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广大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村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研究出台了《汝州市村级班子及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把农村社区干部的工作和报酬结合起来,实行绩效挂钩,建立了责权结合、激励保障机制。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资金用于奖励先进村级班子和优秀村干部。同时,还出台了《关于落实离任村级主职干部补贴的意见》,市财政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离任村主职干部的补贴,切实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大大激发了农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三)重视源头,加强管理,切实抓好社区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实施源头工程,不断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近年来,我市采取市乡两级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党员联系帮带等措施,不断加大发展党员力度,每年发展党员都在1000名以上,20xx年共发展党员1238名,其中农村党员869名,消除了不发展党员空白村,为社区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二是实施素质工程,加大党员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市农村党员干部学校和市、乡党校,建立了“广泛覆盖,立体配套,各有侧重,信息共享”的立体培训网络,在培训内容上体现时代性,注重实用性,贯彻按需培训、学以至用的原则,贴近农村实际,创新培训形式,教师带着电脑、黑板等深入到社区村庄、田间地头和蔬菜大棚、养殖基地,重点培训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市、乡两级全年共举办农村党员培训班86期,全面提高了农村党员的致富能力,全市共有9300多名农村党员有了自己的致富项目,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注入了活力。三是实施先锋工程,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党员作用。为了加强对农村社区党员的管理,市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农村社区党员中开展“一岗双责”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在农村社区无职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社区无职党员明确了四大类24种岗位,在全市建立了1个党员服务中心,20个党员活动服务站,在郑州、常熟等地建立了16个外出务工党员流动党支部,为外出务工党员回乡创业,回报乡邻,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提供了有效服务。目前,已有123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企业,投资总量达1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为全面了解城市近郊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我在xx村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村地处焦店镇北部,面积xx亩,有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人口xx人,党员xx人,3个自然村成品字型分布于北环路和西环路两侧,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村主导产业以煤矿产业为主,养殖业、物流业及其第三产业正在逐步壮大。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三大优势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有效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首先是要坚持科学规划,优化社区建设布局,按照农村的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合理确定社区建设规模,科学规划空间布局,重新配置土地资源,解放土地生产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潜力。其次是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农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目前,xx村3个自然村仅群众住房和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就达600多亩,通过社区建设可以将3个自然村合并到一处,既能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又能节约土地400亩。节约出来的土地,适合复耕的就复耕,发展高效农村;适合退耕还林的就植树,美化环境;适合发展工业、服务业的,就引导群众发展经济,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有力推动农村经济转型。
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充分利用居住方式变化对生产方式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经营,积极发展高效农业。根据张庄村距离市区近、交通便利的特点,可以建设“菜篮子”工程,发展大棚蔬菜,以及发展养殖业,开办养猪厂、养鸡厂等。二是依托当地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建设整合节约出来的一部分土地留作集体用地,建设产业集聚区,为新型产业发展拓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xx村位于西环路与北环路交叉口,毗邻xx矿、xx矿、xx矿等矿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非常适合发展交通运输业、物流仓储业、汽车修配、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目前,xx村的物流仓储、汽车修配等行业已初具规模,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集聚区能够有力地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实现农村经济转型。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然带来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根据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传统,尊重和保护农村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淳朴、厚重的民风民俗,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着重建设一种既有现代工业文明因素,又保存着优秀传统文化印记的“田园式”新社区,从而实现农村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必然会促使政府部门的职能延伸到农村社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推动农村社区创_建模式,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健全社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培育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形成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管理机制。所以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现实要求,也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崭新课题,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一是财政扶持资金有限,难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缺口。
二是农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民收入分配不均,主要靠群众自身筹集解决困难很大。
三是外部引资还没有探索出成功模式,仍旧在“摸着石头过河”,在管理监督、权益分配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风险比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主动筹资的积极性。
(二)部分群众积极性不高。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大农户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习惯,习惯于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且生产生活成本相对于新型社区较低,再加上入住社区会使生产设备存放不方便,致使部分低收入群众对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
(三)部分干群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方面,少数干部思想认识有偏差。有的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有的存在畏难心理,怕资金难筹而导致举债建设或“乱尾工程”,怕征地拆迁的难度大、影响干群关系。另一方面,农民存在模糊认识。许多农民群众虽有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但对农村新社区建设的了解不多、认识不足,影响了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的认为新社区建设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担心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一阵风”,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日后难以兑现。
四、加快我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创新组织形式,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抽调相关单位业务骨干,组成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型社区建设队伍,具体负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政策拟定、措施落实、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村(居)积极运作、农民参与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搞好宣传发动,突破常规推动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简报等各种宣传载体,对社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在规划建设、创新内容、建设标准、运作模式等方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在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速度。
(三)强化资金统筹,形成多元投入格局。明确以镇为主的新型社区建设资金统筹主导地位,加大力度,整合扶持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多种途径,争取社会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财力支持,推进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社区管理,深入探索农村服务社区化的有效形式。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际、分类指导、科学谋划的原则,推进硬件建设再提高,软件建设上水平。构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切实以“富民、便民、亲民、安民”为目标,保障社区农民可以享受到像城市社区居民一样快捷高效、周到全面的服务。
呼伦贝尔市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起步较晚,由于没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负责指导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民政干部不知从何处着手,推进力度不大。为更好地贯彻中央、自治区《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牧区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xx〕30号)和《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牧区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内党办发〔xx〕32号)精神,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xx年3月,呼伦贝尔市民政局赵勇副局长带领基政科长、海拉尔区、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鄂伦春旗5个村较多、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任务较重的旗市区民政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基政办(股)负责人一行14人,赴自治区民政厅推荐的民政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示范地区江西省赣州市、九江市和安徽省淮北市,考察学习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在紧张的考察学习过程中,大家边走边看边学边记录,对村落社区、中心村社区、中心村+村落社区等不同类型的社区设施建设和服务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学习交流,一致认为,先进地区确实取得了不少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甚至有些可以复制,回去后一定要抓紧落实,力争在本地区创造出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试点经验,加快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一、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一)江西省赣州市:赣州市是个农业大市,全市土地面积平方公里,辖18个县(市、区)和1个开发区,283个乡镇、7个街道,3461个行政村、366个居委会,万余个自然村,总人口927万,其中农业人口738万。
(二)江西省九江市:全市共有13个县市区,422个社区,1738个行政村。xx年开始村落社区试点,是全省村落社区建设的发源地之一。xx年起开始“中心+村落”农村社区建设的新模式探索,已经建成3827个村落社区,每个行政村基本都有2个以上村落社区示范点。
(三)安徽省淮北市:淮北是安徽省的北大门,1960年因开发闸河煤田而建市,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下辖一县三区,共有18个镇、276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220万人。近年来,突出“一村一社区”特色,坚持分档定位、分类指导、典型示范、整体推进。全市18个乡镇、2个涉农街道办事处各选树1—2个精品示范村,通过示范村的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促进村庄改造连点、扩线、成片,实现整体推进、全面铺开,成功打造了“四季榴园”、“长寿南山”、“五彩郭王”、“葡萄大庄”、“隋风唐韵黄新庄”等30个具有淮北地域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xx年6月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安徽省淮北市召开。
二、主要做法
(一)江西赣州以中心社区和村落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社会参与、多方联动”。
1、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抓好规划布局。按照就近合并、中心聚集、节约资源、利于发展的原则,在审核村民住房新建申请时,注意加强统筹规划,把居住过于分散的村民集中统建成村民相对集中的农村新户型建设点。二是抓好典型培育。坚持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原则,重点在新户型建设点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从实践中探索总结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有序推进。三是抓好农村产业发展。充分结合各村实际,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以农村经济合作社为平台,发展特色农业。
2、注重把握“三个结合”。坚持“有序、有效、有力”的原则。一是注重政府推动与村民运作相结合。二是注重政府服务与保护基层利益相结合。三是注重基础建设与促进民生改善相结合。推动改造空心村、搬迁偏远村、靠拢中心村、建设新农村。
3、着力强化“三个支撑”。一是强化组织支撑。既要发挥好党委政府的领导核心作用,也要发挥好基层“两委”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还要发挥好驻村帮扶、企业帮扶的辅助推动作用。二是强化民心支撑。加大社区服务的宣传,促进了社区居民的心理认同,使社区建设赢得民心支持。三是强化投入支撑。重点在政策上倾斜,在资金上支持,在物质上帮扶,在服务上用心,在环境上改善,在设施上用力。
4、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县、乡两级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村级有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试点工作纳入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有专门工作经费,各项资金合理统筹。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引导行业、单位进村服务,有效整合资金、资源、资产,避免重复建设。建设一批村民迫切需要的农民培训学校、便民百货店、农资供销店、文体活动室、综合工作室、计生服务室、农技推广站、劳务输出服务站、医疗保健站及卫生监督站,使政策法规、村规民约、产业技术、有线电视、电话宽带、致富信息、交通安全、环境卫生、婚育新风及文明诚信进农家有了平台和载体。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当地财政将农村社区建设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安排,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相关部门给予项目资金倾斜、挂点单位帮扶、城乡结对共建、村级集体资金统筹安排、群众自愿筹资筹劳等多种途径,形成农村社区建设合力。赣州市鼓励县(市、区)积极开展精品农村社区创建活动,对通过验收的精品农村社区建设点,市财政给予每个2—5万元奖励。充分发挥创建和示范带动作用。
(二)江西九江市的农村社区建设特点是“中心+村落”模式,既以建制村设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头”。下设:
1、新农村建设服务所。
2、公共事务服务所。
3、卫生保健服务所。
4、农业生产服务所。
以村落社区为“足”,采取“一会五站”管理模式,成立以“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复员退伍军人)为主体的志愿者协会,下设社会救助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民间纠纷调节站、文体活动联络站、科技信息传递站,实现对村落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一是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得到拓展,村“两委”组织引领农村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二是农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农村公共服务功能明显加强。三是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四是基层民主建设得到有效落实,村民自治进一步深化。在社区建设中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社区与村“两委”的关系,社区必须在村党支部的领导、村委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二是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社区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每个部门帮扶一个村,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形成合力推进社区建设。四是社区与村经济实体的关系。村集体资产预留一部分给社区,如门面房、鱼塘、果园等做为社区的经济来源。
(三)安徽淮北的主要做法。
1、分类施策,提升农村社区建设实效。针对依矿建镇、矿镇伴生的市情实际,以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为契机,将全市农村划分为城郊、近郊、远郊三个圈层,在尊重农民意愿、保持皖北地区农村传统风貌的基础上,注重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产业向农村辐射,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探索出六种建设模式。一是采煤塌陷搬迁模式。对于采煤塌陷搬迁村庄,改变传统就地分散安置的做法,本着“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由煤矿企业出资,政府规划建设农村社区,对塌陷村庄进行统一搬迁安置。二是集镇改造开发模式。对于集镇周边村庄,充分发挥集镇配套齐全、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优势,采取单建或联建的方式,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加快集镇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完善农贸市场、卫生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向城镇集中,农村社区的人气、商气得到明显集聚。三是建设征地搬迁模式。对于因道路交通、园区建设以及城市发展需要搬迁的村庄,在做好规划选址基础上,采取政府统建、村民自建等多种方式,建设农村社区。四是“空心村”整治模式。针对一些规模较小、分布较乱、宅基地占地较多的村庄,结合空心村治理,就地建设安置房或置换土地另辟新址建设房屋,通过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以农民宅基地换安置房的形式,解决建设用地问题,改造了一批“空心村”。五是并村自建模式。依托中心村或规模较大的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引导农户本村加入、邻村迁入、跨村并入,解决群众居住分散问题。六是旧村整治模式。对于一些不具备搬迁条件的远郊型村庄,结合美好乡村建设,以政府项目资金为引导,实施“穿靴戴帽”,鼓励群众对破旧房屋进行整治修葺。目前,淮北市已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了省级标准化农村社区全覆盖。
2、创新机制,激发农村社区建设动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着力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的常态化、长久化。一是着力构建高位推进机制。市委成立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工作机构,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和指导。制定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广泛开展“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一联一帮一包”等活动。全市207个机关事业单位、89个企业与276个农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着力构建融合发展机制。创新构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村委会和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为两翼的新型农村经营管理方式,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积极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社区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三是着力构建评议监督机制。设立监督电话、群众投诉箱、意见反馈簿,拓展监督渠道,探索实行“流动票箱”制度,每年不定期组织群众对村级组织及村两委成员工作进行评判。四是着力构建投入保障机制。采取社区自筹、上级支持、矿企共建、社会捐助等多种方式,保障农村社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和日常办公经费。按照“收入有增长,干好有前途,离任有保障”的思路,建立村干部报酬激励保障机制。目前,全市2050名在职村干部报酬实现县区财政统筹、打卡发放,并纳入养老保险保障范围,解决了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发了工作热情。
三、实地参观
1、洁源村。是赣州市瑞金市沙洲坝镇农村社区建设的先进村,全村620户、2725人,共有15个村民小组,社区服务主要覆盖临近的5个村民小组,属于“中心村社区”。在管理上有以下特点:一是村两委与社区交叉任职,社区工作人员由村两委成员和志愿者兼任。二是成立志愿者服务站,为村民提供寄递服务、网购(销)服务、金融服务、便民服务、出行服务、政务服务等便民服务。三是实行“一组三会”制度,例如在危房改造过程中,由“党小组”提出议案,“户主”会议讨论决定建设方案,“村民理事会”负责监督实施,“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验收。村民理事会由8人组成,镇蹲点领导任名誉理事长,村党支部书记任理事长,挂点单位代表、村干部代表、老党员代表任理事。通过“一组三会”制度不但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还减轻了村两委的负担。
2、华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是赣州市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的一个自然村,是个著名的红色村庄,因此也叫“红军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19户462人。是典型的“村落社区”,是在村民集资兴建的祠堂基础上,开展文体活动、议事协商、便民利民服务,代办公共服务。实行“一组三会”运行模式,成立社区党小组作为领导机构,提出会议议题;成立户主会作为权力机构,制定规划、计划形成决议、决定;成立理事会作为办事机构,具体落实决议、决定;成立监事会,监督执行决议情况,既显现了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又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工作人员全部是志愿服务。村里的青壮年男子几乎都外出务工,留村的只有一些老弱妇孺,成立义工协会,开展留守儿童照顾、开设妇女儿童之家等为村民提供服务。村里建设按照“保留一部分、拆除一部分、全部统一安置”的思路,依托村里地处赣闽两省边界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把村子打造成一个集“红色”“绿色”“古色”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村庄。
3、铭恩社区。是由赣州市兴国县埠头乡5个建制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形成的铭恩新村。社区建设上做好“三个结合”,形成合力。一是与和谐秀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统一规划采用新户型,融入客家民居元素,实现“有新房、有新村、有新貌”。二是与统筹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坚持规划先行,鼓励农户进城、进村镇、进社区建房,引导农民分散向集中居住转变。三是与经济开发区建设相结合。鼓励开发区企业外来员工在安置点购房,真正使企业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由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进行管理,设立行政事务代办点(由派驻的乡政府干部代办),为村民提供服务。采取“一组两会三站”管理模式,社区党小组指导成立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下设物业管理站、爱心服务站、和谐平安站,强化日常管理服务。按照城市社区的理念,统一规划实施绿化、亮化园林景观建设。修建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铭恩广场。设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留守儿童远程视频聊天室、农家书屋、村史展览室等功能区。
4、田庄上社区服务中心。坐落在兴国县埠头乡,是全县集中兴建的移民安置点。不管是哪里的人,只要搬迁至这里,就可以享受到社区化服务。
5、紫竹陈社区。是九江市姑塘镇沿湖村的一个自然村“村落社区”,是由村民集资建设的祠堂,市民政局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做为社区的办公和活动场所,采用“一会五站”式管理模式为村民提供服务,村里将一处鱼塘划给社区,做为社区的经济来源。
6、双楼村。隶属于安徽淮北市高岳街道办事处,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5663口人。“一村一社区”模式,是全国开放式村部发源地,率先提出“拆除一堵墙、建设一个广场、建好八个室(社区干部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全程代理室、文体活动室、信访调解室、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和警务室)、设立四个栏(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政策宣传栏、信息发布栏)、打造五个中心(办公议事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教育培训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文体娱乐中心)”的开放式村部建设工作思路。
7、南山村。居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办事处,是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首批示范村。主要特点是:特在治理、优在服务、美在环境、魅在文化、寿在心和。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村单位和农村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村“两委”与社区工作人员交叉任职,政府购买公益岗位人员参与管理,倾力打造服务平台,开展为民全程一站式代理服务,投资700余万元兴建幼儿园、文化礼堂、卫生室,采取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吸纳社会资金800万元,建设南山水厂和拉圾中转站等。成立南山莲心果蔬、油品专业合作社,实现农超对接,为村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8、榴园村。是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的建制村,辖4个自然村。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石榴产业优势,尊重群众意愿、地域特点、现有建筑风格,不搞大拆大建,通过结合治理,加大旧村改造,走出了一条可复制且极具皖北特色的新型农村建设实践路径。榴园村建有为民服务中心,是村两委集中接受群众诉求、为民办实事的场所。为民服务大厅实现一站化工作处理,采取一个窗口对外,形成高效便民的服务体系。
四、学习体会及工作建议
(一)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不增加管理成本。农村社区建设重在引入服务理念,使基本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无需单设机构,不必重复建设服务设施,不会大量增加管理成本。中心村社区(一村一社区)以“两委” 为主导,两委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交叉任职,充分调动大学生村官和政府购买公益岗位服务人员的社区工作积极性,以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民风民俗理事会、志愿者协会、老年人协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为支撑,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村民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社区民主管理机制,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村落社区以“党小组”为核心,村民理事会为主导,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
建议市政府加快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步伐,培育壮大社会组织,承接社区服务。
(二)顶层设计,形成建设合力。由各级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社区建设联席会议)统一规划协调,整合各部门资源、资金,合力集中打造,有序推进。
(三)政策扶持,搭建服务平台。赣州市出台的《关于加强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赣市字〔xx〕36号)要求,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xx万元以上扶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市本级福彩公益金每年切出50%用于扶持社区及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县市区将社区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市区本级福彩公益金50%投入社区基础设施。
淮北市出台的《关于村级组织服务用房建设的实施意见》(淮政办〔xx〕61号)中明确村级组织服务用房建设资金采取按阶段“以奖代补”的形式,由市、县财政按7:3分别承担。如:每个村市级资助21万元,县级匹配9万元。
建议市、旗财政预算专项资金支持或以“福彩公益金”资助农村社区建设,给予每个村社区5—10万元的建设补贴。
(四)培育发展能力,保障社区运转。为保证社区(村)正常运转,要给他们保留部分资产资源(门面房、鱼塘、果园、机动地、集体草场等),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和合作经营,使他们有能力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五)社区居民服务全覆盖。社区服务要覆盖到辖区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常住人口无论有无户籍和城乡户籍,无论企业和行政事业人员,不留死角,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比如被撤销(并)的乡镇苏木所在地城镇户籍人员和外来常住人口,都要纳入所在地社区(村)管理和服务。
(六)抓住时机,因地制宜。抓住“十个全覆盖”工程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两委班子有力的、人口条件相对集中稳定、有产业支撑、群众积极性高的村进行“一村一社区”建设。规模较小的村、人口居住分散或生产生活方式相近的地方可以按“多村一社区”的形式组织社区建设。在较大的自然村,可探索进行村落社区建设。
(七)建议召开全市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推进暨现场观摩会。
为了加快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工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近日,区政协组织部分委员,深入河东、金沙等10个乡镇的13个新型社区,采取实地查看和村组干部、农户交流等方式对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工程进度、土地利用、资金筹集、基础设施配套及社区管理运行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及呈现的特点
我区把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做为实践和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审时度势在全区实施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建设工程,在城乡融合发展战略迅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按照农民集中居住、生产生活分离、功能配套完善、社区管理规范的目标,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今年以来,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点48个,10561户,其中动工新型农村社区24个,9983户,动工小康住宅点24个,578户。
(一)农村面貌变化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了农村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社区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人畜分离,把后院从原来的生产区变为生活区,有效地杜绝了畜禽、秸秆进入小区,影响环境卫生的三堆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城乡融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农民将住上单元房,购物有超市,休闲有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群众得到实惠多。几年来,市、区财政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小康住宅示范点建设。对近两年20户以上的小康住宅示范点,今年300户以上的新型农村社区,每户给予不少于2万元的补助,农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村信用社发放微利、政策性信贷,其它商业银行积极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五和乡为解决群众资金困难,和建设银行武威分行合作,正在为社区入住农户办理按揭贷款。一些企业集团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减轻了农民负担。住房一次投入长期使用,据调查,目前我区农宅82%以上是砖土木结构,使用期限一般在20年左右,新建的农宅基本是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限70年左右,避免了农民在住宅建设上的重复投入。
(三)拉动投资贡献大。今年以来,全区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点共10561户,目前已完工8526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占同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的。带动了钢筋、水泥、玻璃、塑料、木材、砖瓦等一系列建材生产消费,促进了家电、运输、通信、建筑、餐饮等行业发展,拉动了全区经济快速增长。
(四)土地节约集约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以多层或小高层为主,按照小区式集中建设,单体面积在90㎡左右,大幅度节约了土地。如金沙乡金厦社区,规划占地1204亩,入住农户4049户,可节约用地750亩;河东乡中心社区一期规划占地300亩,入住农户630户,可节约土地840亩。据区委农办测算,目前我区农村住宅占地近万亩,户均亩,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全区预计占地不到8万亩,土地节约的空间非常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从入户和群众交谈以及在乡镇召开座谈会了解的情况看,群众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性高,但也程度不同地反映出了一些担忧,综合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体规划滞后。全区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还没有启动,部分乡镇只是依据当地群众的积极性搞建设,选址的随意性很大。空间布局辐射人口少,建设规模小,如发放镇在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了贾家墩、双桥和小路社区,造成入住农户分摊的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和运行成本高。同时,新型社区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布局统筹考虑不够。
(二)建设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完整的工作流程,建设手续多,报批困难。如高坝镇十三里社区报批手续达15项之多,收费平均达到170元/㎡,办完所有手续时间长达6个多月。有些社区土地使用不规范,存在未批先建的问题。社区后期的运行和管理还没有深入研究,群众还存在上水何处来,下水如何排,取暖怎么供,社区谁来管的顾虑。
(三)基础设施配套缓慢。各乡镇普遍重视住房实体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比较缓慢。个别乡镇未将基础设施配套部分计入住宅建设成本,实现完工入住的资金缺口大。如河东乡前期为鼓励农户到中心社区居住,未将供暖、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相关费用摊入房价,建设资金缺口达600多万元;补助资金、危改资金和其它项目资金拨付和工程建设进度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基础设施配套;已经建成的示范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没有全面完工,影响了群众入住的满意度。
(四)筹资渠道不宽。新型社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乡镇初步测算,每户建筑面积以80--120㎡计,建房资金需要12--18万元,主要靠群众集资和政府补助。建设500户以上规模的社区,按照目前设计要求,水、电、路、供暖、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户均需2--3万元,资金压力相当大,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存在很大的难度。
(五)工程质量管理不够规范。部分社区建设前期工作不细,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以包代管,管理制度不健全;个别施工企业技术力量不足,规范性施工不到位;有的乡镇工程招标、质量监管未完全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监理费用由施工方承担,工程监理错位,不能有效履行其职责;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施工检查、旁站监理不到位,资料记载不全,存在质量管理漏洞。
三、对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实践证明,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更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契机。各乡镇、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认真总结经验,抓好典型带动,用新的理念指导建设,用实际案例教育引导群众,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组建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的建管队伍,具体负责政策研究、组织协调、措施落实、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强化联席会议、一事一议会议制度,凡是区上办理的各种手续,简化办事程序,尽量减免各种规费。市一级报批的建设手续,由乡镇提供完备资料,对口区级部门协助报批。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乡镇 、村委会、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责任,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乡(镇)村积极运作、农民主动参与的推进工作联动机制。
(二)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合理。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依照《甘肃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邀请国内有资质、有影响的规划单位,打破现行的行政区域界线,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加快制定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各乡镇的详细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建设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有机结合、配套跟进。要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资源配置、人文环境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确定社区建设位置和规模。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建设模式,建议城郊和工业园区乡镇发挥土地增值优势,借助相关政策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以小高层和高层为主;金色大道沿线条件较好的乡镇,以高层或多层为主;人口分散,经济条件薄弱、有荒滩空地的沿山边缘乡镇根据群众意愿以二层或平顶房为主,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各具特色、风格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
(三)强化产业支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农户入住社区后,虽然生活开支有所增加,但相对完善的服务功能,可以使他们从繁重的家务和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一是注重产业发展。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要更大范围规划产业布局,加大劳务输出,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催生一批高效节水种植大户、设施农牧业大户、特色林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从而使农民群众既不离乡也不离土,就近就业,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二是引导好各种农村合作组织在社区中的衔接,发挥优势,为农副产品的外销搭建好平台。三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劳动密集型、适于松散管理、分散经营或生产的企业,为家庭妇女和居家留守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解决入住的后顾之忧。
(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瓶颈。资金短缺是制约目前我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因素。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扶持政策,探索市场化融资新路子,多元化融集资金。一是建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逐年稳步增长机制。区上每年度安排一定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并逐年增加,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用于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地生财,借地发展,对集体建设用地,除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外,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对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除国家规定用途外,其余部分应优先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三是整合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部门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按照渠道不乱、各记其功、统一拨付、集中投放的原则,用于农村社区建设。四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进行包装,积极推介,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五是引导金融资金参与社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担保方式、投融资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多方化解资金难题。
(五)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整体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须自始至终坚持高质量建设。严把质量安全关,不能因盲目降低成本、满足群众的购买能力而忽视工程质量。继续严把施工图审查、招标、监理、质监等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管作用,对在建工程进行安全、质量、手续、监理、节能方面的全面检查,切实搞好建筑质量监理和工程验收。要按照建设集约化、居住生态化、管理科学化、布局合理化的理念,做到八通(路、电、水、沼气、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科技信息网络)、五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三有(休闲广场、农家店、农家书屋)、一集中(垃圾集中处理), 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休闲娱乐、绿化美化、生产布局等通盘考虑,努力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确保群众买着放心、住着舒心,把好事办实,让群众满意。
(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还将引发农村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社区建成后,几个村集中居住,村级组织如何设置、集体资产如何管理、物业和社区服务如何开展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在社区建设的同时,就要提前思考社区管理工作。建议有关部门和乡镇及早研究农村社区管理的新途径,培养一批指导社区管理及服务的人才,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蓄积力量。
社区警务是依托社区而建立起来的新型警务机制,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格局日趋完善,新的形势要求公安机关必须建立与社区发展相适应的警务运行机制,做到警力沉到社区,警务移到社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充分依托社区加强社会治安的预防、控制、管理和服务工作,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被动打击向主动防范的转变,单一治标向综合治理的转变,管理为重向服务为主的转变,真正建立起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社区长治久安,群众安居乐业,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和谐、蓬勃发展。
我所在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中,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目标,以巩固社区警务平台为手段,通过建立社区警务运行机制,狠抓警务室软硬件建设,以规范工作制度,整合防控资源等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社区警务工作深入开展,有效发挥了社区警务室在维护治安、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的前沿阵地作用,为公安机关牢牢掌握驾驭治安主动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社区警务情况及成效
我所现有民警8人,管理面积平方公里,辖区共15个村委会,户,人,建立了2个警务室,每个警务室落实了1名专职社区民警,警务室在建设上做到了四个统一:一是警务室外观标志标识规范统一;二是警务室警务公开内容规范统一;三是警务室各项规章制度、职责规范统一;四是警务室各种软硬件基础设施和标准统一。警务室投入运作以来,很快便收到了明显成效。一是得到了村委会的拥护,村干部普遍反映有有民警在一起配合工作,底气足了,腰杆壮了;二是得到了社区群众的赞扬,群众纷纷说警察常在身边转,我们办事方便了,安全感增强了;三是得到了社区单位、行业的肯定,警察巡逻、防范、检查、管理的密度增加,使社区矛盾纠纷少了,案件降了,治安秩序好了。
二、我所抓社区警务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区公安局和村委会的重视和支持,保证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我所认真制定了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方案、措施、专题向分局党委、乡党委、政府做了专题汇报。
二是按照“简明、规范、合理、实效”的原则狠抓社区警务室软硬件建设,使其真正为派出所的“前沿阵地”和“服务平台”。
三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区警务目标量化考核办法,对各项社区警务工作形成量化指标,实行月考、季考、半年考、年终考相结合,严格与社区民警的政治、经济待遇挂钩、促使其扎根社区,积极主动耕耘“责任田”。
四是建立了一套综合、全面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定职明责,规范了社区民警的警务运作。
五是要求社区民警沉下社区组织开展巡、防、管、控,积极开展社区群防群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由社区民警组织带领村干部、村义务巡回队,采取“内巡与外巡”、“重点时段、路段与全面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区治安巡逻。紧盯社区暂口、重口等工作对象加强基本信息采集力度,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充分利用警务室全会阵地作用,加大社区防范宣传力度,统一设立“警情通报栏”,坚持每周发布一期“警情公告”和“破案公告”防范警示宣传,让群众知晓治安环境,提高自防意识和能力。同时实行社区民警主动上门寻计问策,广泛征求辖区单位和行业场所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建平安社区的良好局面。
三、当前社区警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警务实建设资金紧缺,党委政府投入有限,导致警务室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健全,办公、交通、通讯等条件落后,难以保证灵敏高效运转。
二是社区警务室警力单薄,没有协勤辅警,民警工作繁重,压力较大,加之政治、经济待遇较低,致使民警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三是派出所总警力不足,处置突发事件、调处矛盾纠纷维稳工作艰巨繁重,各类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保卫活动频繁,各种专项行动不断开展,大量治安、刑事案件查处侦破、各种案件纷繁复杂等等常常使派出所首尾难顾,警力捉襟见肘,不得不经常抽调社区民警突击应付,致使设区民警无法真正沉到社区安心工作,防、管、控、工作难以落实。
四是社区部分治保、调解组织有名无实,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一些单位片面注重经济效益、工作成绩,而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却是领导挂在口上,名单写在纸上,制度挂在墙上,却不真抓实管,发现问题不报告,遇到矛盾就推诿,没有真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治保、调解等群防组织”松、软、散、瘫”现象较为突出。
五是部分社区民警综合素质不高,群众工作能力较差,缺乏深入细致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真正融入日常勤务工作中。在工作方法上,简单、僵化,流于粗表,不会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内容上,要求群众做的多,主动热情为群众分忧解难少。在工作态度上,走马观花,敷衍了事,不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致使对社区基本情况底数不清,情报信息不灵,工作对象管理失控,发挥不了哨兵和侦察兵的作用。
四、深入推进社区警务的对策
一是要努力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建立良好的警务保障机制,加大对社区警务的人、财、物投入力度,大力改善警务室各种工作条件,招聘保安或居委会干部作为专职协勤充实到警务室,强化社区警务力量,落实好民警,协勤的政治经济待遇,营造拴心留人的干事环境。
二是要充实加强派出所警力,保证派出所社区民警能真正沉到社区,专心致志工作。
三是要狠抓社区民警的培训,扎实炼就社区警务工作的基本功,培养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要进一步改进社区警务运行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社区民警不应参加派出所值班,不应参加本社区之外的警务活动,集中精力扎进社区搞工作,同时建立一系列社区警务工作规章制度,使社区各项警务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同时,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社区民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打击破案与基础工作、专业工作与群众工作做到综合运作,均衡发展。
五是要充分发掘社区资源,构建社区防范体系。一方面,要增强社区居民的义务辅警意识,加强专职联防队员和义务巡逻队员的正规化管理;另一方面对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要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并要以街道、门面、行业、场所建立纵横的联防、联管、联护的防范网络,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建立起灵敏高效的立体社区治安防控体系。
为认真贯彻全省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精神,推进社区“三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实现社区党建区域化格局)建设。3月12日,县委组织部成立两个调研组深入义宁镇百汇、万坊等八个社区,通过座谈交流、听取汇报和实地察看等形式,就社区办公场所、经济状况、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在南崖、卫前、万坊、西摆四个居委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宁红、凤凰山、南崖、西摆、万坊、衙前、卫前、百汇八个社区居委会,均属纯居民型社区,共有居民34120户,人口13万。一是社区办公用房情况。各社区均属租借其他单位或民房办公,既无会议室也无党员活动室。宁红社区租用民房办公,每月租金700元,其余七个社区的办公用房由国税局、财政局、房管局、工商局、建行和宁州镇企办无偿提供,其中南崖社区在南崖景苑拥有一套120㎡的办公用房,但因无钱装修没有进去办公。二是社区干部工资和办公经费情况。干部工资县财政每月补贴书记、主任600元,一般干部500元;镇政府每月补贴300元;县民政局每月补贴书记、主任100元、一般干部90元。办公经费每年8000元。三是社区干部配备情况。八个社区均配有书记和主任,现有工作人员38名,其中男性3名。大专学历以上12人,高中学历23人,初中学历3人;平均年龄岁,45以上的5人,30-35岁32人,30岁以下的1人。日常工作要承担17项行政性事务,往往是白天上班、晚上收卫生费,工作负荷比较重。四是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情况。各社区均成立了党组织,百汇社区为党总支,其他七个为党支部。共有党员1014名,其中流动党员287名、下岗党员375名、无法联系党员149名、60岁以上党员366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县城镇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城区的快速扩张、人口的迅速增长,社区建设中的深层矛盾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管理体制不畅,办公场所紧张,经费保障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党建基础薄弱和社区意识不强等六个方面。
1、管理体制不畅。一是管理职能行政化。社区工作以完成上级布置任务为主,除日常工作外还要承担街道、县委县政府和其他职能部门交办的各种行政性任务。二是权责利不统一。部分职能部门本应下放给社区的权利没有下放,或名义上将职能下放,实际上是工作下放而权利不放,社区大量的时间花在“协助”部门工作上,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工作职责因工作繁重而淡化。三是工作缺乏合力。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单位的服务设施和闲置资源的共享,听任单位领导意愿,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没有形成“驻于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的良好氛围。
2、办公场所紧张。一是办公用房紧缺。八个社区的办公条都比较差,办公面积平均61㎡,特别是西摆社区一下大雨就浸、南崖社区一下小雨就漏。二是活动场所缺乏。各社区都没有党员活动室和会议室,公益性娱乐场所几乎没有,平时搞活动、开会靠向其他单位租借。三是《修水县房产开发项目建设管理试行办法》(修政办发[20xx]38号)关于住宅小区按建筑面积提供社区用房的规定执行不到位。
3、经费保障不足。一是财政投入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社区作用凸显和管理重心下移,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渐增多,但“费随事转”的原则却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在承担工作的同时经费难以落实。基层组织建设资金向农村倾斜,社区硬件建设投入不足。二是干部待遇相对偏低。书记、主任1000元/月、一般干部890元/月,与县城其他类似工作岗位收入有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三是办公经费相对短缺。随着城区居民增多、服务要求提高、工作量增大,每年8000元的办公经费远远无法满足社区办公实际需要。经费短缺导致一些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无法开展,市民服务难以落实,工作显得被动。
4、服务质量不高。受活动场所、办公经费等客观因素影响,社区服务水平还相对滞后,具体表现为:一是服务内容单一。社区平时主要围绕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部门安排的工作为主。对市民需要的托幼、保健、娱乐、家政、保洁等服务还很欠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市民需求。二是服务设施缺乏。很多院落、楼栋没有活动场地,如万坊、宁红和南崖等社区要么活动场地小,要么没有活动场地,市民无法就近开展活动。三是服务主体单一。政府和社区包揽了许多本应由市场提供的服务项目,而新型社区服务业又还没有形成规模,在引导非营利性组织、社团、协会等民间组织发挥作用方面还有待加强。
5、党建基础薄弱。社区党建阵地建设非常滞后,大多数没有党员活动室,没有党建宣传栏。党建意识淡薄,党建氛围不浓,党内活动贫乏,党员管理缺位,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无”党员(无固定住所、无固定单位、无固定收入)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对“三不”党员(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缺乏有效管理。
6、社区意识不强。当前社区行政化现象普遍,工作方式以行政指挥为主导,简单地把社区工作等同于完成部门交办的任务,社区服务比较滞后。而政府部门往往把社区当成“下属”,直接向社区安排行政工作,这种结果导致了市民对社区工作认识的模糊,认为社区就是办办证明、管管卫生,对社区工作不关心、不支持,有事习惯找单位,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甚至有的国家干部连卫生费都不愿交。
三、意见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听取社区党员、干部和市民意见,广泛借鉴外地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修水社区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1、进一步健全理顺社区管理机制。一是建议实行常委挂点联系社区工作制。一名常委联系一个社区,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社区党建工作联系会,协调解决社区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二是建议建立社区共建共享机制。出台相关规定要求驻区单位积极支持社区建设,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将闲置资源无偿或低价提供给社区使用,单位服务及活动设施无偿向社区开放。同时,要求居住在社区的机关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区组织活动。三是建议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职能部门凡拟将其组织机构、考核评比、专项调查等事项及社区职能以外的工作进社区的,应通过一定程序向社区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未按要求申报审批的,社区有权拒绝执行。
2、逐步解决社区办公活动场所。一是建议将社区办公活动场所纳入政府规划。在政府建设廉租房、安置小区、公益服务设施时,将社区办公用房一并纳入考虑,同步规划建设。二是建议将社区办公活动场所纳入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范围统筹考虑。在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扶持的同时,县、乡财政每年配套一定数额的资金,通过新建和购买等形式逐年解决社区办公活动场所问题。三是建议将南迁单位闲置办公用房调配给社区使用。对搬迁至城南办公的单位闲置用房划拨给西摆等暂无适当办公场所的社区使用,对百汇和凤凰山等社区借用办公场所仍适应办公使用的,可将产权直接划拨给社区。四是建议按照(修政办发[20xx]38号)文件规定,规模小于50000㎡的住宅小区,开发单位应无偿提供不少于30-50㎡的社区用房;规模大于50000㎡的住宅小区,开发单位应按总建筑面积无偿提供社区用房。
3、建立健全社区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适当提高纯居民型的社区办公经费补助标准,按社区人口比例划拨一定人头工作经费。二是建议按照“费随事转”要求,对超出社区职责范围又确需社区承担或配合的工作,按照有偿服务的原则,由相关部门解决相应的工作经费。三是建议鼓励社区兴办经济实体,开展家政、保健、娱乐、物业等有偿或低偿服务。四是建议出台相关规定要求驻社区单位在物力和财力上对社区建设予以支持。五是建议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进一步提高社区干部经济待遇。
4、努力提高社区服务能力。根据市民生活需要,对社区内场地资源进行整合,鼓励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开发、开放市民需要的体育、娱乐、文化等活动设施,解决当前文化娱乐场地缺乏的问题。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类民间组织创办各类社区服务企业,鼓励待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开办社区服务项目,以市场化方式推动社区服务,防止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大包大揽。
5、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一是建议调整社区党组织设置。按照“一社区一总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