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2023-03-18
2023-07-05
2023-07-06
2023-03-20
更新时间:2023-12-26 19:59:41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7
2023-03-18
2023-07-05
2023-07-06
2023-03-20
童年时,彭士禄两次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还当过小乞丐,最终被中共地下党营救。他曾深情地回忆:“从成为孤儿直到来延安,我在几十位老百姓家里住过。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我一点也没有缺失家人的那种亲情和爱。”
艰难成长的彭士禄不忘共产党和百姓的鱼水恩情,立志报国。抗战期间,他加入东江纵队;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祖国科技事业发展,他在核动力研究中攻坚克难,成为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
1951年,品学兼优的彭士禄通过考试赴苏联留学。1956年,他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又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从此与共和国的核事业紧紧连在了一起。
1958年,彭士禄学成回国,在原子能所工作,主攻核动力。苏联撤回援华专家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彭士禄和同事们的必然选择。
这一年,中国研制核潜艇工程启动,彭士禄受命主持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该工程和研制原子弹一样被列为国家最高机密。“研制核潜艇是我们现在最大的政治!”彭士禄在大会小会上,一次次强调。
1970年8月30日,中国第一座潜用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首次达到设计满功率。彭士禄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并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同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1982年,国家决定在广东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建造内地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项目,并成立广东核电建设指挥部,任命彭士禄担任总指挥。彭士禄再次披挂上阵,扑到我国首个商业核电站事业中去,为大亚湾核电站以及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
彭氏家风代代相传
彭士禄的父亲彭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先导者、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创始人。1896年10月出生于汕尾海丰县海城镇龙津河畔的彭湃,被毛泽东誉为“农民运动大王”。
彭湃领导成立了中国首个县级农民协会,倡议创办和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他在故乡海丰点燃了农民革命运动的星火,以燎原之势燃遍广东,影响全国。
如今,在海丰彭湃故居的客厅里,悬挂着六张烈士证,分别属于彭湃,还有他的哥哥、弟弟、侄子以及先后两任妻子。他们相继在土地革命时期,为革命光荣牺牲。而在彭湃的私人书室“得趣书室”里,彭士禄的事迹在陈列着彭湃后人榜样事迹的展厅中格外醒目。
“当日本侵华的战火燃起,我的父辈又毫不犹豫地冲上前线,他们参加了东江纵队,拿起了枪杆子保家卫国。当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之时,我的伯父彭士禄攻坚克难数十载,成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我的堂兄彭实戈也成为一位数学家,他们为了祖国的科技发展前赴后继,默默奉献……”彭湃孙女、彭士禄侄女彭伊娜动情说道。
舍“小家”,为“大家”,彭家的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在我看来,发扬革命精神,传承良好家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信念、一种涵养、一种实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彭伊娜认为,“责任”“人民”“国家”是彭家家风的关键词。
彭士禄,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是革命先烈彭湃的次子。作为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彭士禄主持了我国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参加指挥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改革开放后,他负责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秦山核电站二期,为我国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能从堆芯一直推算到螺旋桨”
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上有4.6万个零部件,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制
3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在京逝世,享年96岁。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彭士禄的病房中始终挂着一顶海军军帽,帽子上绣着中国的核潜艇。几个月前过生日那天,他的病房里摆放的也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模型。核潜艇、核事业,是彭士禄一生的牵挂。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被徐徐推向大海。艇上有4.6万个零部件,全部由我国自主研制。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62年2月,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核潜艇技术极为复杂,全艇设备、仪器仪表等多达2600多项,近5万台件,电缆总长近百千米,管道总长30余千米。作为核潜艇心脏的动力装置,反应堆的研制更是难上加难。
当时中国在核潜艇建造方面所掌握的知识近乎为零,包括彭士禄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见过真正的核潜艇到底长什么样。这种条件下怎么开展工作?彭士禄说:“我们这批人有学化工的,有学电的、仪表的,我们大多数人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4个字——‘自教自学’。”
没有资料、图纸、设备,没见过实物……彭士禄带领科研人员用简陋的计算工具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建立起中国核动力装置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并最终确定了100多个参数。有时为了验证一个参数,科研人员没日没夜地“三班倒”,用仅有的一台手摇计算机和几把计算尺,连续算上好几天。有的人手臂摇肿了,有的人手心磨起泡,仍然坚持摇下去,直到验证准确为止。
彭士禄主持了核动力装置的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攻克了诸多重大技术关键——不到3年,就完成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基本设计方案;仅用不到6年,我国建造的1∶1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成功实现满功率运行。
“他能从堆芯一直推算到螺旋桨!”如今,82岁的热功专家黄士鉴回忆起与彭士禄共事的经历,做出这样的评价。那时的彭士禄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生也离不开核事业!”
“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
经常“敢于拍板”,他引领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赋予国家自立、民族自强以无穷的力量
核潜艇是大国重器,于无声处壮国威;核电则是战略性高科技产业,事关国计民生。和平运用核能,将核能服务于社会,是彭士禄的毕生心愿。他曾说,自己一辈子干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
中国发展核电,究竟该走哪种技术路线?上世纪70年代,熔盐堆方案和压水堆方案如何取舍,一时成为争论的焦点。经过科学论证和调研,彭士禄力排众议,提出应采用国际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并充分利用我国刚建成的陆上模式堆技术经验及其工业配套设施,容量可暂定为30万千瓦。
压水堆方案很快得到认可。这一方案也为我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我国核电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回顾彭士禄的一生,像这样“敢于拍板”的事例不胜枚举。“时间很紧,总要有人拍板,不能无休无止地讨论呀!”彭士禄曾对其他科研人员说,“做实验用数据说话,最后我来签字。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
虽然经常“拍板”,但工作中的彭士禄却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他曾说:“凡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中有数,一点儿也不能马虎。但人总不完美,对事物总有几分模糊。这时就要不耻下问、调查研究、收集信息,通过试验等来搞清楚。”
1983年,彭士禄被任命为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总指挥,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1988年,彭士禄又担任核电秦山联营公司董事长,成功实现了我国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几十年来,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自主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到建设秦山、大亚湾等一批先进核电站,再到自主研发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以彭士禄为代表的核工业人,用自己的韶华与汗水,赋予国家自立、民族自强以无穷的力量。
“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他心里揣着两笔账,一笔是公事的“明白账”,另一笔则是私事的“糊涂账”
很长时间以来,彭士禄的事迹,甚至连他的名字都鲜有人知。有人叫他“中国核潜艇之父”,被他严词拒绝:“核潜艇工程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我个人的创造,是千万科技工作者和干部、工人集体努力的结晶。我不过是与同事合作,为中国的核事业做了该做的事。”
3岁时母亲牺牲,4岁时父亲就义,两次被捕入狱……这让彭士禄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15岁辗转来到延安后,彭士禄常对延安中学的同学们说:“我们的父母经过残酷的斗争,有的流血牺牲了,要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自己的父母亲,怎么对得起党?”
1951年,彭士禄以优异成绩获得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后又因国家建设的需要,改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彭士禄和同事们“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有时甚至连窝窝头都吃不饱。粮食不够,他们就自己动手挖野菜、白菜根吃。为了建造核潜艇陆上模式堆,他“打起背包就走”,在四川的一个偏僻山沟里,一干就是好几年……
彭士禄心里揣着两笔账,一笔是公事的“明白账”,另一笔则是私事的“糊涂账”。他说:“做一个明白人谈何容易?要有超前意识,对问题有新思路、新见解;对工程技术能亲自计算主要数据;对工程进度能说出某年某月应办哪几件关键事;对技术攻关能亲自挂帅出征,出主意,给点子……但当一个糊涂人则更难,凡对私事,诸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49岁时,彭士禄就在一次核潜艇调试工作中突发急性胃穿孔,胃被切除了3/4。可是手术后,他仅仅住院一个月,就又开始了工作。彭士禄曾在自述中写道:“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是革命先烈彭湃之子,曾婉拒“中国核潜艇之父”称号,自称为“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
彭士禄生前在自述中写道:“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耕耘一生,只为报恩。彭士禄曾说,他无论怎样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报老百姓待他的恩情……这是他一生都在燃烧自己、奉献自己的力量源泉。
“他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常教育我们老实做人、踏实干事、平淡生活。”彭士禄的儿子彭浩告诉记者,父亲生前嘱托,丧事从简,不给组织添麻烦,去世后和老伴儿的骨灰一起撒入他多年工作过的x海域。彭士禄同事用12个字概括他的一生:感恩、励志、报国、敬业、无私、奉献。
心怀感恩的“孺子牛”
1925年,乙丑年,彭士禄出生在被誉为“东方红城”的x省x市海丰县。他的父亲彭湃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先导者、著名的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创始人。
彭士禄的童年历经磨难。3岁时,母亲蔡素屏牺牲,1年后,父亲彭湃又在x龙华被秘密杀害。为躲避国民党的打击,年仅4岁的他开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被先后送到x一带的20多户百姓家里寄养。“爸爸常说自己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彭士禄的女儿彭洁说。
彭士禄两次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还当过小乞丐,最终被中共地下党营救。他曾深情地回忆:“从成为孤儿直到来x,我在几十位老百姓家里住过。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我一点也没有缺失家人的那种亲情和爱。”
红宫红场旧址是彭湃的主要革命活动场所。如今在彭湃故居的正厅两侧,悬挂着6张烈士证。“烈士证分别属于我的爷爷彭湃,爷爷的哥哥彭汉垣、弟弟彭述、侄子彭陆以及我的两位奶奶蔡素屏、许冰。他们相继在土地革命时期,为革命光荣牺牲。”彭湃孙女、彭士禄侄女彭伊娜说。而在彭湃的私人书室“得趣书室”里,彭士禄的事迹在陈列着彭湃后人榜样事迹的展厅中格外醒目。
“他(彭士禄)来过红宫红场好多次,是一个特别善良、懂得感恩的人,一点架子也没有。”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讲解员罗晓梅告诉记者,彭士禄时常与她谈起自己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童年往事,他避难的第一站就是海丰县城的老母庵,住在附近的鹿境村村民阿姑(吕闲)收留了他,“冬天冷时,阿姑总是搂着我睡觉,深怕我挨冻”。
直至1940年,周恩来找到了彭士禄,把他送到x。1951年,品学兼优的彭士禄被选派到苏联留学,那段时间里,彭士禄每天都要学习16个小时以上,几乎除了吃饭和睡觉外,就没有休息时间。当时苏联教授每教一节课,中方要另付80卢布的报酬。“80卢布啊!”彭士禄曾动情地说,“这是老阿妈用血汗钱叫儿崽上洋学堂,我们能不努力么?”
与彭士禄相识八十载,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曾为《彭士禄传》作序:彭士禄总是说,他是老百姓花了很大代价才保护下来的呀!他对人民永远感恩。
核电事业的“垦荒牛”
彭士禄生前的病房布置得很简单,最显眼的就是挂在墙上的一顶海军军帽,军帽上绣着他一生牵挂的核潜艇。彭洁回忆,父亲即使插着氧气管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核动力事业。
20世纪50年代,面对一些国家的核威胁,毛主席曾豪迈地讲,中国人自己搞核潜艇。
1956年,彭士禄即将毕业时,国防部副部长陈赓到苏联访问,密召彭士禄问:“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此后,彭士禄便与核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想要造核潜艇无异于痴人说梦。
既没有图纸资料,也没有权威专家,谁都没见过真正的核潜艇到底长什么样。“我们有学化工的、有学电的,大多数人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四个字‘自教自学’。”彭士禄生前接受采访时说。
上世纪六十年代,彭士禄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为了大量获取前沿知识,他带领团队恶补英语,用两年时间攻克了英语阅读关,摸清了国外核电站、核动力装置的基本情况。“每天晚上,彭士禄办公室的灯总是最后一个熄灭。”同事黄士鉴回忆道。
1965年,核潜艇项目正式启动。彭士禄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环境,告别妻子儿女,走进条件艰苦的深山沟,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
很多人称彭士禄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核电站创建人”,但他本人并不赞同。“我不过是与同事合作,为中国的核事业做了该做的事。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我不是什么‘之父’,是核动力领域的一头垦荒牛。”彭士禄生前说,要为人民做奉献,默默地、自强不息地去耕耘、开荒、铺路,他最爱的“宝物”就是一头“拓荒牛”的陶瓷塑像。
豁出命干的“老黄牛”
“为了建立反应堆物理的计算公式,在上世纪60年代只有手摇计算器和计算尺,科技人员日以继夜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彭士禄在自述中写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彭士禄领军建造的1∶1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启动试验,反应堆主机达到满功率指标,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核动力装置一次性成功运用于潜艇起到决定性的借鉴作用。
“父亲就是在那时候落下的病根。”彭洁心疼地回忆,父亲曾在一次现场调试时突然病倒,海军总院医师和麻醉师立即在工地现场为他做手术,切除了他四分之三的胃。手术时,医生发现他的胃上还有一个已经穿孔而自身愈合的疤痕。在海军医院住院仅一个月后,他又重新投入超负荷工作。
1971年,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如蛟龙入海。彭士禄带领他的团队仅用6年时间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创造了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之后,彭士禄从军工“转战”民用领域,力主搞压水堆,为我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关键作用。他还提出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任秦山二期核电站董事长时,彭士禄提出股份制,建立董事会制度,首次把招投标制引入核电工程建设。直至耄耋之年,彭士禄依旧牵挂着国家的核事业,在高级顾问的角色上继续发挥余热。
“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彭士禄生前在自述中写道。
彭士禄,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因主持设计建造我国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成功研制第一艘核潜艇、组织引进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指挥自主设计建造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等巨大贡献,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全国科学大会奖、“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荣誉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等。
今天,彭士禄又荣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该奖项自1996年设立以来,仅有张光斗、师昌绪、朱光亚、潘家铮、钱正英、钟南山、徐匡迪七位科学大家获此殊荣。
一片丹心图报国
海丰县,取义于“南海物丰”,位于x省东南沿海,不仅历史悠久,更是一片红色故土。
1925年,彭士禄出生于此,是我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的次子。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1928年9月,海丰县一片血雨腥风,母亲被捕后英勇就义;不到一年,父亲又在x慷慨赴死。
那一年,年仅4岁的彭士禄成了孤儿。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斩草除根”,彭士禄被先后送到20多户百姓家里寄养。
童年时期,他曾两次被国民党抓进监狱,受尽磨难。1940年,周恩来派人辗转找到了15岁的彭士禄,一句“孩子啊,终于找到你了!”让颠沛流离的彭士禄泪流满面。
1940年底,彭士禄抵达革命圣地x,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坎坷的童年经历,磨炼了他不怕艰险的性格。1951年,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获得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
1956年,陈赓大将到苏联访问期间问彭士禄:“中央已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吗?”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坚定地说。
吃百家饭长大的彭士禄,忘不了几十位“母亲”对他的抚养,也忘不了父母为革命牺牲生命,这些都让彭士禄坚定了“愿将此生长报国”的信念!
甘做核动力领域“垦荒牛”
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想要造核潜艇,简直比登天还难!缺乏图纸资料,无权威专家,包括彭士禄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见过真正的核潜艇到底长什么样!
但是,核潜艇技术极为复杂,全艇设备、仪器仪表等多达2600多项,近5万台件,电缆总长近百千米,管道总长30余千米。作为核潜艇心脏的动力装置,反应堆的研制更是难上加难。
1962年2月,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在这种状况下,彭士禄深知,需要大量吸收新的前沿知识。他带领团队恶补英语,经过两年努力,基本上过了英语阅读关,并且了解了国外核电站、核动力装置的基本情况。
为了核潜艇一次建造成功,必须先建一个环境条件一模一样的陆上模式堆进行模拟实验。1965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八千军民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到x西南部的密林深处。
彼时,彭士禄告别妻子儿女,隐姓埋名,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只用了6年时间,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74年8月1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加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命名其为“长征一号”,舷号为“401”,被授予军旗。
多年来,彭士禄被誉为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垦荒牛”。他还推进了我国核动力民用发展,开创了我国核电站自主设计与建设,为我国核电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力推我国第一座核电站采用压水堆路线;负责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组织建造我国第一座商用大型核电站——秦山二期,其设计标准、计算程序、研制能力等成功经验,对我国后续核能核动力的设计和研发作出了突出贡献。
朴实无华真性情
彭士禄个性质朴无华,做科研非常严谨,但性格却举手投足真性情!
他有一个绰号是“彭大胆”“彭拍板”,身边的同事经常这样称呼他。
我国建造核潜艇的过程几乎从零开始,科研团队中有学化工的、有学物理的,还有学仪表的,大多数人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4个字:自教自学。
于是,“彭大胆”“彭拍板”的外号渐渐被人叫响。那是因为,彭士禄心里牢牢地掌握着实验数据,这是他大胆作决定的重要依据。
在彭士禄的朋友间,还流传着“三个夫人”的趣事。毕生挚爱的核动力事业,被彭士禄称为“第一夫人”。而“烟酒茶”则被彭士禄笑称为“第二夫人”,夫人马淑英被他称为“第三夫人”。
对于彭士禄付出一生心血的核动力事业,夫人表示理解,笑着作出让步,但调侃地说,自己应该在“三个夫人”中排“第二”。彭士禄则幸福地对相濡以沫多年的夫人作出了妥协。
由于彭士禄在核动力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之父”,但彭士禄宁谢纷华甘淡泊,“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国家交给我的任务,对我来说,只有尽全力把它做好,没有什么‘之父’之说。”
还有10天,彭老就要过95岁生日了!祝福彭老生日快乐,幸福x!
“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
时间,上世纪50年代。问话者,是正在前苏联访问的国防部副部长陈赓。回答者,是正在前苏联留学的彭士禄。从此,彭士禄与“核动力”结下了不解之缘。
外号叫“彭大胆”“彭拍板”
1962年,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当时的各种争论实在太多了。我常常对研制人员说,不要吵,做实验,用数据讲话,最后,我来签字。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彭士禄说,当时自己有两个外号——一个叫“彭大胆”,一个叫“彭拍板”。
在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期间,彭士禄亲自建立了核动力装置静态和动态主参数简易快速计算法,解决了核燃料元件结构等重大技术关键问题。
当指挥长噙着热泪声音颤抖地宣布“主机达到满功率转数,相应的反应堆功率达99%”时,现场沸腾了。“我们成功了!”此时的彭士禄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连分享成功的力气都没了。
“老彭就像一头垦荒牛”
在彭士禄家中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三件宝”:一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处女航的纪念磁盘;二是友人赠送的核电站模型;三是任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时,炊事员送的“垦荒牛”陶瓷塑像。夫人说,她最喜欢第三件,因为“老彭就像一头垦荒牛”。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决定上马秦山一期核电项目。究竟走哪种技术路线?熔盐堆和压水堆两套方案成为争论的焦点。最终,在彭士禄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首台核电机组选择了后者,为以后我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了关键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启动了大亚湾核电项目,彭士禄任总指挥。回首当时的建设经历,彭士禄说自己学到了三点:一是懂得了一些经济,很早就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二是验算了法国核电的主要参数;三是学到了一点管理学——这对今后中国核电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86年,彭士禄调任核工业部副部长,负责秦山二期的筹建。他积极推行董事会制度,首次把招投标机制引入核电工程建设。
人生“三张牌”
在工作、生活中,彭士禄擅长打“三张牌”。
先说“简单牌”。彭士禄的座右铭是凡事越简单越好,做事要做“减法”。在吃、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尽量简单,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搞科研。
再说“懒汉牌”。彭士禄善于发动团队的力量完成使命,也喜欢培养年轻人。他说,新技术发展快,年轻人思想活跃,要放手让他们干。彭士禄手下出了很多优秀人才,都是他的“懒汉牌”打出来的。
最后看看“糊涂牌”。彭士禄说,做明白人不容易,做糊涂人更难。对公,他总是明明白白;对私,却很糊涂。到现在,他也不知道自己拿多少钱,坐的车是什么牌子,住的房子是多少平方米……
如今,86岁高龄的彭士禄虽然行动不便,却依旧神态安详,谈吐风趣。“我要感谢玛莎(夫人的俄文名字)对我的爱。她比我小9岁,现在已经是老太婆了。在家里,夫人排老大,女儿老二,然后是外孙女、女婿、保姆,我排老六。”言语中透出幽默。
彭士禄,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因主持设计建造我国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成功研制第一艘核潜艇、组织引进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指挥自主设计建造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等巨大贡献,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全国科学大会奖、“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荣誉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等。
今天,彭士禄又荣获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该奖项自1996年设立以来,仅有张光斗、师昌绪、朱光亚、潘家铮、钱正英、钟南山、徐匡迪七位科学大家获此殊荣。
一片丹心图报国
海丰县,取义于“南海物丰”,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不仅历史悠久,更是一片红色故土。
1925年,彭士禄出生于此,是我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的次子。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1928年9月,海丰县一片血雨腥风,母亲被捕后英勇就义;不到一年,父亲又在上海慷慨赴死。
那一年,年仅4岁的彭士禄成了孤儿。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斩草除根”,彭士禄被先后送到20多户百姓家里寄养。
童年时期,他曾两次被国民党抓进监狱,受尽磨难。1940年,周恩来派人辗转找到了15岁的彭士禄,一句“孩子啊,终于找到你了!”让颠沛流离的彭士禄泪流满面。
1940年底,彭士禄抵达革命圣地延安,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坎坷的童年经历,磨炼了他不怕艰险的性格。1951年,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获得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
1956年,陈赓大将到苏联访问期间问彭士禄:“中央已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吗?”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坚定地说。
吃百家饭长大的彭士禄,忘不了几十位“母亲”对他的抚养,也忘不了父母为革命牺牲生命,这些都让彭士禄坚定了“愿将此生长报国”的信念!
甘做核动力领域“垦荒牛”
20世纪50年代,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想要造核潜艇,简直比登天还难!缺乏图纸资料,无权威专家,包括彭士禄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见过真正的核潜艇到底长什么样!
但是,核潜艇技术极为复杂,全艇设备、仪器仪表等多达2600多项,近5万台件,电缆总长近百千米,管道总长30余千米。作为核潜艇心脏的动力装置,反应堆的研制更是难上加难。
1962年2月,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在这种状况下,彭士禄深知,需要大量吸收新的前沿知识。他带领团队恶补英语,经过两年努力,基本上过了英语阅读关,并且了解了国外核电站、核动力装置的基本情况。
为了核潜艇一次建造成功,必须先建一个环境条件一模一样的陆上模式堆进行模拟实验。1965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八千军民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到四川西南部的密林深处。
彼时,彭士禄告别妻子儿女,隐姓埋名,参与筹建中国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只用了6年时间,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74年8月1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加入海军战斗序列,发布命令,命名其为“长征一号”,舷号为“401”,被授予军旗。
多年来,彭士禄被誉为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垦荒牛”。他还推进了我国核动力民用发展,开创了我国核电站自主设计与建设,为我国核电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力推我国第一座核电站采用压水堆路线;负责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组织建造我国第一座商用大型核电站——秦山二期,其设计标准、计算程序、研制能力等成功经验,对我国后续核能核动力的设计和研发作出了突出贡献。
朴实无华真性情
彭士禄个性质朴无华,做科研非常严谨,但性格却举手投足真性情!
他有一个绰号是“彭大胆”“彭拍板”,身边的同事经常这样称呼他。
我国建造核潜艇的过程几乎从零开始,科研团队中有学化工的、有学物理的,还有学仪表的,大多数人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4个字:自教自学。
研究人员常常为一些工程问题陷入激烈争论。因为时间太紧张,争论不休的问题总是由彭士禄来拍板、签字。
于是,“彭大胆”“彭拍板”的外号渐渐被人叫响。那是因为,彭士禄心里牢牢地掌握着实验数据,这是他大胆作决定的重要依据。
在彭士禄的朋友间,还流传着“三个夫人”的趣事。毕生挚爱的核动力事业,被彭士禄称为“第一夫人”。而“烟酒茶”则被彭士禄笑称为“第二夫人”,夫人马淑英被他称为“第三夫人”。
对于彭士禄付出一生心血的核动力事业,夫人表示理解,笑着作出让步,但调侃地说,自己应该在“三个夫人”中排“第二”。彭士禄则幸福地对相濡以沫多年的夫人作出了妥协。
由于彭士禄在核动力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之父”,但彭士禄宁谢纷华甘淡泊,“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国家交给我的任务,对我来说,只有尽全力把它做好,没有什么‘之父’之说。”
还有10天,彭老就要过95岁生日了!祝福彭老生日快乐,幸福安康!
就在5月24日,“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展出了20世纪50年代彭士禄在莫斯科留学时的照片及彭士禄等4位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与406艇的珍贵合影。
青年赴苏联留学,为国家毅然改行
南都注意到,彭士禄院士在展览的第一单元“肩负历史重任”中,作为奠定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元老级科学家一员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彭士禄的父亲是我国农民运动先驱彭湃。在他还不到五岁时,母亲和父亲就相继牺牲,童年时辗转多户百姓家,受到不少照顾。他曾说,“我虽姓‘彭’,但心中永远姓‘百家姓’。”
此次展览展出了20世纪50年代,彭士禄在莫斯科留学时的照片。这是张黑白图片,年轻的彭士禄背后就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红场。
彭士禄在莫斯科留学时在红场留影。
展览文字介绍,1940年,在周恩来同志的关怀下,彭士禄被送到延安青年干部学院就读,后经蔡畅同志安排到延安自然科学院学习。
1951年,彭士禄被选派留学苏联。也就是在留学苏联期间,他经历了人生一次重要抉择——改行学习核动力专业。
1956年,在苏联喀山化工学院化机系获得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证书的彭士禄正准备回国,时任国防部副部长的陈赓大将访苏,他召集彭士禄这一批即将毕业的留学生到驻苏使馆参加座谈,表示希望让一批中国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和核动力专业。
陈赓问刚毕业的彭士禄:“愿意改行吗?”彭士禄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就这样,彭士禄又被送到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核动力专业,直到1958年4月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
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
南都注意到,现场还展出了一张合影。1985年9月,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四位总设计师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和黄旭华并排站在406艇前,对着镜头面露笑容,意气风发。
1985年9月,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四位总设计师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和黄旭华(从左到右)在406艇前合影。
1962年,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研发,面对的则是苏联拒绝援助而导致的“三无”窘境——无图纸资料、无权威专家、无外来援助。报道披露,那时没有电脑,就拉计算尺、敲算盘,那么多的数据都是没日没夜算出来的。
从1967年夏天开始,他来到四川西南部大山深处代号为“909”的基地,指挥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建设工作。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4.6万个零部件全部实现自主研制,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而这背后,正是彭士禄等核潜艇研究人员数十年的相互合作、相互配合的成果。
1983年,彭士禄被任命为中国首座大型商业核电站建设总指挥,组织引进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1988年,他担任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董事长,成功实现我国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彭士禄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他曾说“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愿将此生长报国
海丰县,取义于“南海物丰”,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1925年,彭士禄出生在这片红色故土,他是我国早期农****动领袖彭湃的次子。
1928年9月,海丰县一片血雨腥风,母亲被捕后英勇就义;不到一年,父亲又在上海慷慨赴死。
那一年,年仅4岁的彭士禄成了孤儿,也成了国民党在全国悬赏搜捕的“通缉犯”。童年时期,他曾两次被敌人抓进监狱,受尽磨难。
1940年,周恩来派人辗转找到15岁的彭士禄,一句“孩子啊,终于找到你了!”让颠沛流离的彭士禄泪流满面。
1940年年底,彭士禄抵达革命圣地延安,1945年加入中国******,1951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获得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
悬梁刺股攻读坚。彭士禄倍加珍惜这5年的学习时光,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1955年,因国家建设的需要,中国政府把原子能工业建设列上议事日程。当时,美国和苏联都已研制出******、氢弹,美国还造出了核潜艇。
1956年,时任国防部副部长的陈赓到苏联访问期间,把彭士禄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心得体会范文问他:“中央已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坚定地回答。
吃百家饭长大的彭士禄,忘不了几十位“母亲”对他的抚养,也忘不了父母为了革命牺牲生命,他早已坚定了“愿将此生长报国”的信念。
1956年9月,彭士禄奔赴莫斯科动力学院进行核动力专业学习。从此,与核动力结下了一辈子的缘分。
自强不息去耕耘
20世纪50年代,面对一些国家的核威胁,毛主席发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
但是,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想要造核潜艇,简直比登天还难!不但缺乏图纸资料,而且也没有权威专家进行指导,包括彭士禄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见过真正的核潜艇到底长什么样。
而且,核潜艇技术极为复杂。据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专项总师陈炳德介绍,全艇设备、仪器仪表等多达2600多项,近5万台件,电缆总长近百千米,管道总长30余千米。作为核潜艇心脏的动力装置,反应堆的研制更是难上加难。
1962年2月,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研发。
彭士禄综合团队意见,对国外资料和国内重水堆实地考察,经过认真计算、论证,很快提出一套在陆地上建造模式堆的设想。
1965年心得体会,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八千军民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到四川西南部的密林深处,这个代号叫“九〇九”的基地就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试验基地。很快,彭士禄告别妻儿,隐姓埋名,进入基地。
当时,中国核潜艇研发团队对“核动力”的了解几乎为零。但就在1970年12月26日,经过以彭士禄为代表的科研团队6年的艰辛努力,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4.6万个零部件全部由中国自主研制。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49岁那年,彭士禄在一次核潜艇调试工作中突发急性胃穿孔,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之后,他仍然不顾一切地扑在我国核动力事业上。
多年来,彭士禄被誉为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垦荒牛”。他推进了我国核动力的民用发展,开创了我国核电站自主设计与建设,为我国核电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负责了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引进、总体设计和前期工作;组织建造了我国第一座商用大型核电站——秦山二期,其设计标准、范文参考网计算程序、研制能力等成功经验,对我国后续核动力的设计和研发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是属牛的,许多朋友称我为老黄牛,我觉得我一生做的工作,虽沧海一粟,但就是要为人民作贡献,默默地自强不息去耕耘、开荒、铺路。”彭士禄生前曾在笔记中这样写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