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2023-03-18
2023-07-05
2023-07-06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更新时间:2023-12-30 11:43:1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2023-06-27
2023-03-18
2023-07-05
2023-07-06
在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6篇)
2023-06-15
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学习"英语课标"才能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适应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才能把握新知识体系和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效益,达到"英语新课标"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一句话,才能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当一名合格的或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达到教书育人,不误人子弟的目的。
我对新课标的最大的体会是: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摒弃了过去的教学大纲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的落后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让学生乐学,最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现代课程价值的取向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上不仅仅是关注小学生知识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换句话说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既要从事教学活动,又要从事教育活动。
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材选用和教法设计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以学习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小学英语课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教法更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小学生的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直观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应该都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不要变成教师满堂灌的知识课,不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从这种认识出发,“活动”就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天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只有在活动中儿童才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会巩固学习兴趣。二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指导小学生在活动中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强调师生互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会更加主动,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三是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
尊重个体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尊重个体差异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要认识到我们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另一层含义是我们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差异的孩子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收获。
评价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手段,一种学生成长的记录。首先,教师可以用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地尊重学生,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生动的、表扬式的、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这些赞扬的话就像“兴奋剂”使小学生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其次,教师还可以用体态语言对小学生进行表扬和评价。如小学生英语说得好,教师就鼓掌祝贺;小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正确时,教师就竖起大拇指赞赏;对认真听课的学生,教师微笑赞许。对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进行加星等,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学生的知识结构在不断更新,驾驭英语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掌握的词汇在不断扩充,社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只有通过对新教材的学习,迎接新理念新考验新挑战,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课堂实践中,努力落实新课标,善于钻研,才能驾驭教材,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劳动心大二的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是迎来了我们大家都很期待的劳动周,因为它让我们充满了好奇与敢于实践的渴望!
我们班接到公寓老师的实习通知后,积极按照老师的要求将班级分为五组,分别完成一舍、二舍、三舍的公寓任务,同学们积极配合楼层阿姨的工作,将阿姨分配给我们的任务认真完成,炎热的夏天楼道内的清凉给了我们很大的慰藉,深深体会到只有我们大家爱护卫生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更加美好。
劳动周的第一天使同学们感慨最多的一天,“我很后悔那样随便的人垃圾!”某某同学感慨道,“与垃圾近距离的接触,我的心中开始时畏惧,现在是平坦、认真!”某某同学深深的感慨,最后同学们异口同声地感慨道:“楼层阿姨是最可爱的人,因为她给了我们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同学们的感慨扰乱了我的耳朵,一时间我什么也听不到了。
本周实习面临一个有挑战的问题:就是过端午节了,谁要留下来打扫卫生呢,大家没有面面相觑而是争先恐后地要求留下来,在我们的心中垃圾不是最脏的事物,打扫卫生不再是那样厌恶的工作,因为它让我们懂得生活是需要我们用一颗朴实的心来品味体会其中的道理意义。
放假后,我们开心小队组织去社会实践——卖花。
那天早上8点,我和xxx兴致勃勃地来到三角市。过了一会儿同学们都到齐了,叔叔也把花拉了过来。我们干得可起劲了。瞧!这边几个同学在贴价钱标签,那边几个同学把花摆整齐。我们花的品种可多了,有菊花、鸡冠花、玫瑰花、兰花、芦荟、小番茄和小辣椒等。还有一点很特别,就是我们有免费送货上门的服务。
一个小时过去了,无人问津,我们像泄气的皮球一样。这时,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爷爷走了过来,我心想:一定又是来问价钱的!他指着芦荟问:“芦荟几元一棵呀?”我们无精打采地回答:“1元。”他又说:“我要买一棵。”听到这振奋人心的话,我们高兴得跳了起来。
接着,我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花卖了一车又一车。一共挣了200多元,扣去100元的成本,每个人可以分到13元。
我看着手里的13元钱,心里甜滋滋的。同时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钱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我们现在还是消费者,花的是父母辛苦挣来的钱,所以我们要勤俭节约,好好学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将近一个学期的公益劳动的课程即将结束,我感到收获良多,从中我不仅看到了生活走进大学的一面,也深深的明白了学校让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原因了。 八荣八耻中说“以辛勤劳动为荣”。从古至今许多名人圣人都提倡劳动。 劳动是社会中人们不可避免的一项义务。人们常说,劳动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公益”所要求的无私奉献的品格和“劳动”所要求的吃苦耐劳的品格都有所欠缺。在这种情况下,这门课程的开设显得尤为重要。
在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公益劳动的发展和意义,又通过各种资料让我们了解了一些公益劳动模范以及公益项目建设者的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能够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增强参加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而公益劳动这门课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抵制了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同时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大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大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课上我们也在导生的带领下真正进行了三次公益劳动——在校园里拾垃圾两次和在果园劳动一次。虽然只有三节课的时间,但是我相信参加过的每位同学都会对“公益劳动”这四个字有了真真切切的体会。劳动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劳动是联结人与人的中介,我们通过劳动结识,通过劳动成长。公益劳动活动不仅仅增强了我们学生的劳动观念,更增强了我们的劳动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格,让我们懂得了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并把这种观念和思想带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当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良作风,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为我们的文明时代尽一点微薄之力,我们会时刻牢记我们的一小步,也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小步。 不仅如此,劳动还是联结人与自然的媒介。自然界为劳动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同时也贯穿于劳动过程的始终。我通过劳动了解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总而言之它会使我们的文明意识、文明行为日益增强,爱护花草树木、讲究卫生习惯、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等行为通过公益劳动形成并将一直保持下去!公益劳动的场所选择在校园我想除了受各种条件制约和对各项因素的考虑,更是因为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校园的卫生和环境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的心情和我们的日常生活。通过一次劳动,让我们学生自己体会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同时也体验到了我们学校以及所有保洁人员劳动的艰辛和他们对我们所作出的贡献,更深一步体会了“苦尽甘来”的内涵。经过这次的劳动,我们知道了,现在我们的安心的学习是由我们背后一群人努力所造就的!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珍惜,好好学习,不忘记他们的辛劳,不辜负他们的汗水。
劳动是人类产生的源泉,也同样是世界上一切快乐乐和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学校每年安排学生在学生进行劳动,让我们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并能够通过劳动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因此,在此我想对学校的领导们说出我作为一名普通学员心中的一点想法:希望学校学校对公益劳动这一门课程能够投入更大的教学力度。经过公益劳动实践,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劳动方法,更是为人处事之道,我们的这个小集体虽小,但我想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小集体无疑会是巨大的。团结就是力量!我们同学累着并快乐着,经历过越多,我想理解的也会会越多。
公益劳动结束在即,短短一学期的劳动课学习跟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人员是远远没法相提并论的,我们也不能因为公益劳动这门课的结束就此停住自己脚步,我们要把劳动当成一项长期的、必需的、自发性的任务和要求。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在学习上刻苦钻研,更应该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去做个文明人,热爱劳动的人和具有公益人格的大写的人!
作为一个年轻班主任,我深知班主任工作的艰巨和繁重。一个班由几十名学生组成,他们各具特点,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发展可能性,班主任必须将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班级学生集体,既保证学生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使全班学生获得教育计划所要求的一般发展,又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我觉得,要做好一个班主任,始终要以“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奋斗宗旨。
教师是园丁、春蚕、蜡烛、人梯、铺路石……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这些都是人民给予教师的赞誉,作为一个教师,怎样无愧于这些赞誉,怎样无愧于人民的殷切期望,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索的问题。
作为一个班主任,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有责任使班级正式群体成为良好的班级集体。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班级的风气怎样,决定着这个班级中学生的发展方向。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一个学风良好、班风正气的集体。我想这与我一年来的点滴教育是分不开的,我经常利用晨会、班会、思品课等告诉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的重要性,使他们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当班级中有同学参加比赛获得荣誉时,我便及时地在班级中表扬,要求大家向他表示祝贺,同时向他学习。以此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班级凝聚力。当班级中有同学犯了错误,我先找到那位学生,与他谈话,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必须改正,然后利用这个例子借机教育学生,要分清是非,问题不是很严重我就不在班级中点名批评,如果同学们已知道他是谁,我就告诉他们这个同学已经认了错,大家要帮助他改正缺点,只要改正了,还是好孩子,并且用掌声鼓励他承认错误的勇气。但严格要求还是要的,它和尊重学生并不矛盾。在平时的教育中,我力求做到“严而有度,严中有爱”。该严时就得一本正经,把道理说清楚;该爱时就得放下架子,让他们感受到师爱就如母爱。在班主任的组织领导下,班级将逐渐成为一个井然有序、运作正常、不断进取的集体。
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如读书活动、雏鹰假日活动、各项文体活动等。在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一系列较为深刻的教育。
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都很向往,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不足,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较弱,出现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行为都是很正常的。每一个班级总有那么几个比较特殊的学生,或学习后进,或顽皮任性。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看老师怎么去帮助他纠正错误。
我班有位男生十分贪玩,经常不遵守课堂纪律,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上课经常要任课老师停下课来教育,但进步不明显。有一次,他与同学在玩耍时不慎摔伤,躺在床上一个多月不能来校上课。由于他平时不守纪律,同学们都不喜欢他,有的甚至幸灾乐祸,于是我就在班级中教育大家:他是有很多缺点,但他既然是我们集体中的一员,我们都应该关心帮助他,而不应该放弃他。大家听了我的话觉得挺有道理,于是纷纷回家拿来了水果、零食,都争着要去他家里看望他。最后我带了两名学生代表全班同学去看望了他。他上学后,我又及时帮他补课,使他很快又跟上了班级。这个学生还有一个不良习惯,就是“顺手牵羊”。看到别的同学有什么好玩新奇的东西,他趁人不注意都要拿去玩,有几次甚至去拿别人钱财。班级中好几位学生都发生丢失钱物的事件。这样的事情是很难查的,经过多天观察、个别询问,最后疑点落到他身上。我把他找来,刚一开口,他就死不认帐。我只能“软硬兼施”,一边跟他讲道理,一边把问题的严重性分析给他听。最后,他的心理防线崩溃了,终于低头承认了错误,并向丢失钱物的同学道了歉。几次反复后,他这种毛病已没有再犯过。教育这样的学生确实很花心思,很费精力,但是,如果老师不去管他,放任自流,那么他的胆子会越来越大,长大以后,就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我是他的班主任,因此,我有责任帮助他改正缺点,制止他的不良行为。
如今,社会上关于教育,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师德”了。与其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不如说,没有爱心,就不能称之为教师。我认为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应该是当今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内容。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热爱、关怀、相信是每个教师在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品质,也是教育艺术的基础。”确实,教育要讲艺术,没有艺术的单一的教育,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因为学生是感性的,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以情感人。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运用课本中的人物和事例联系实际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如《诚实的孩子》、《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等,让他们感受更多书本上没有的而又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我给他们讲《程门立雪》的故事,教育学生尊敬师长。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自正其身,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用自己的“身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刚刚走出家庭而步入学校的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对班主任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在他们眼里,班主任的话就是真理,学生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这是我们老师说的。”他们不仅尊重信任班主任,希望得到注意、重视和关怀,而且也常常模仿。难怪许多家长对我说:“我们的孩子就只听你的,你说一句,顶我们几十句呢!”听了这话,我既感欣慰,又感责任重大啊!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不同,要对学生全面成长负责,要时刻关心、爱护、照顾学生。当学生身体不适呕吐时,我就立即把污物清理干净,学生也会主动帮忙,并扶他去洗手漱口;当学生不慎摔到,我会立即把他送往医务室,鼓励他,安慰他……在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已深切体会到你爱学生多少,学生也会回报你多少。
四十个学生四十个样儿,你不可能像捏面团一样把他们捏成一个样儿。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要容许、照顾和发展学生的特长、优势、爱好、独立性,把个性发展看作是正当的、必须的,并积极引导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鼓励学生在活动中敢于并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能。我一直主张也很支持学生在课堂外发展自己的兴趣,并有所成绩,现在,一批能歌善舞、能写会画的学生已初绽蓓蕾。有的绘画作品还参加了少儿书画展;有的舞跳得很好,常出去演出;有的学习成绩较差,可是被同学称为“运动天才”,在运动会上,屡战屡胜,为班级争得荣誉。班长一贯学习认真,工作负责,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被评为三好学生。我经常教育他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班主任工作的付出是艰辛的,可是当我捧得硕果时,我的心中是那么欣喜,那么充实,我觉得我在班主任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想说,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很自豪。
本学期,我校的课改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而我主动卷入课改的浪潮。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改革、实践,逐步构建了“四善”课堂。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近一年来,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非浅,孩子们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对我们的教师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师生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充分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但也碰到了不少的麻烦,不少的困惑,下面我谈一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新课程教材内容已经改变了知识的呈现形式,这是一大亮点,那么教师如何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亲近感,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呢?我们在教学中注重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样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使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根据知识特点的不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教材给学生提供的分气球的情景是学生一般都经历过的,容易从中提出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便于调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必要的反思,从而选择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关注了知识过程的呈现,探究性的学习、合作性的研究更多地出现了,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计算,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这些设计使数学学习摆脱了机械乏味技能训练,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探索和思考,对知识的应用也变得灵活。
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设立了相应的情景教学环境,学生不仅能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而且获得了学习中的乐趣和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机会。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变学生从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摒弃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思想,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新课程要求评价注重过程,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有“尽力则行”的要求和评价,既承认个人的局限又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别人,因为努力是每一个愿意做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某种结果却不是我们努了力就可以得到的。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获得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淡化“区分”,突出“转变”,追求每个学生在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上的进步和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诊断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从而发挥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注重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另外,教学中我们还有不少困惑。
一、新课改对家庭教育的要求更高了。
留守儿童增多,加上家长对新教材不熟悉,甚至有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闻不问,即使过问,顶多关注分数,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能力,不懂得什么叫“减负增效”,给教学带来了困难。
二、新课改让我感到课时更紧了。
小班展示或个人展示浪费了不少的时间,学生在展示过程中,不能调控时间,我们还不能打断孩子的发言,这样,也许教学任务就完不成,而每周只有五课时,对于优生来说,问题不大,尖子将更尖,教材的编排有利于他们发展思维,拓宽思路,但对差生而言,差生更差,教师有时为了几个差生通常要费好几倍的时间,但是还是跟不上趟,而每天课表又都安排的满满的,学生在校时间又严格控制,这样就成了一对矛盾,迫于进度的要求,又不得不开新课,这个知识还未掌握,下一个知识又来了,简直是应接不暇,最后就达到了云里雾里,糊里糊涂的境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三、新课改对教师课堂调控能力要求更高了。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分小组活动,合作探究,这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也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同时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但问题又来了,目前教学班人数多,学生分组六人一组,一个班要分十组以上,四人一组要分十五组以上,活动中教师照顾不全,有些不自觉的学生就把活动时间变成聊天时间了,教师的辅导引导作用就起不到了,难以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
在新学期开学之初,我有幸参加了xx校组织由xx老师主讲的《xx做专业班主任》培训活动。这次培训对我来说,不仅是业务理论的,还是实际的班级管理,都有很大的帮助。肖老师所阐述的教育观点,风格平实,语言风趣、朴素真挚。列举了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理念,为我们新任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以下就是我在学习中的几点主要体会:
从学校走向学校是作为师范生的我的工作之路。在作为一名学生时就知道班主任应该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但却只是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个说法,而从没去考虑过如何去把这一角色在自己身上转换或者定位。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班主任应该做到:
(一)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学生。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
(三)要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中学生最亲近,最信赖的老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拓展学生的潜能。
(四)xx老师在培训时提到教室不是学生不能犯错误的地方。作为老师要对学生要宽容,不要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不要怕学生犯错,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只有在实践中锻炼,学生才会成长。
听了xx老师的培训后,我感受到了作为班主任,担任着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的任务。一个魅力班级的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让班级拥有家的温馨。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引导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来为这个大家庭出谋献策,培养班级主人翁意识。集集体的力量,科学管理班级,共同开创宽松和谐的魅力班级。 教师无法选择学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教育方式。把平凡的日常转化为精彩瞬间。让师生在温馨,和谐,有爱的氛围下茁壮成长。
班主任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修养与锻炼形成的。在这次学习中,我能感觉那些案例的真实性,因为在我的工作中就有着很多和案例中相同的状况,比如问题学生、班规的制定、选班委会、与家长沟通联系等等,由于自己没能科学地处理,没有收到自己当时预想的效果。而这次学习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再遇到类似事情时也会用案例学习中学到的相关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同时也使自己意识到班主任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帮助作用。平时还应多与家长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纪律情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教师与家长之间互相交流,探讨学生的管理问题。
作为班主任,要学会正确对待各类型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要首先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评价要公正,只有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信服,从而激发起奋发向上的愿望。对于班干部同学要求更加严格,推广各自的工作经验,对于取得成绩的同学适时地表扬,使他们心理上享受到成功的体验,以便更加努力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学会自律、自主学习。
这次班主任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学到感悟到很多班主任管理知识,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我会以本次培训作为新的起点,转变观念,发挥自己所长,争取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改进,努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我们校跟随新课改步伐实行了快乐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所有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刻的反思,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下教学中的收获与困惑。
课改中,我们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认真思考,把课程实施落到了实处,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一)我们的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课改推动和促进了我们的成长。在课改实施中,我常有一种感受,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只是一个技术人员,或者说是一个工匠,仅是用他人设计好的方案去达到他人设计好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地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而很少成为主动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更难成为自觉的教学问题的研究者。在课程改革中,在新旧理念的不断碰撞中,我们数学教师走上了一条“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旅程。一个个的问题和需求,激发教师“我要学,我要改,我要做”的参与意识。书写教学反思有力地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行为和方法。我校经常组织课改展示课,我积极去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取长补短。我们自觉地进行新理念的学习,不仅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理性思考逐渐增多,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体现用教科书教学生,而不是教教科书的理念。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我们从普通的教书匠成为研究者,设计者。
(二)课堂教学发生可喜变化。
课改使学生开阔了思维,丰富了语言,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课堂教学凸显:
(1)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促进学生学习乃至知、情、意、行的全面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平等和谐、合作交流,求知进取三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教师首先做到的是:必须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感受,肯定他们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尝试和创造欲望。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教师不仅要付出爱心和关心,更多的是耐心,细心,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教学的机会和保证。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并善于采用竞争策略,营造一种催人奋进的情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创造。
(2)创设问题情境。我们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以图画情景展现,使学生亲自体验数学就在生活当中,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充满数学的实践问题。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景,如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作主人翁,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力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魅力。
(3)实施五大开放。“开放”就是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获得数学知识,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机会。让学生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寻找身边的数学知识;开放学生的嘴巴,提供表达的机会,将数学知识寓于童话故事、有趣的游戏中,让学生在熟悉喜爱的情境中领悟、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开放学生的头脑,提供思考的机会。在解决问题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经过学生自身积极地思考,探究发现数学结论,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开放学生的双手,提供操作的机会。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通过“涂一涂、分一分、围一围、折一折、拼一拼”的实践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开放学生的空间,提供表现的机会。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改中的数学教师为课程实施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要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长期的课改表明,孩子们身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的愿望逐步得到实现。
1、学生乐学、爱学、兴趣浓厚。重视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学生主动喜闻乐见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其心灵的共鸣。教学中的精美教具和学具、生动画面、讲故事、猜谜语、集体抢答、小组竞赛让孩子们学得愉快、投入,使得学生在获得积极向上,活泼快乐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并使得他们的多种才能得以展现和培养,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快乐、有趣的。
2、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数学。有趣、来源于现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上,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打断教师的话并站起来说:“老师,这道题我还有不同的想法”,“老师,我有问题想问一问”,“老师,我还可以再补充2点”,答案不唯一,解法最优化,学生思路逐步开阔,解题中不断涌现创新精神,数学课堂经常成为学生的“答辨”现场,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思维,以及提出的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灵活的解题方法,结合实际问题作出的合理解答,无不让我们为今天孩子的能力和潜质所折服。
3、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教材中编入了许多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素材。在“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各个领域里所设计的情景,都是经常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校园里、大街上寻找所学的数学。如 “说说你身边的图形是什么形状”等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举目望去,信手拈来,到处是数、形、大小、位置、统计、加减乘除关系等数学信息,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
4、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获得成功体验。课改中,我们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去教学:学生能读懂的,老师一定不讲,学生能通过小组研究解决的问题,一定让学生去讨论,这样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进而逐步学会学习。教学设计中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儿童获取信息的多向交流,挖掘教材中的良好素材,给合合作学习提供最大限度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群体协力。许多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活动中逐步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概括吸收同伴经验,从而形成团结合作,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良好学风。在合作学习中又适当引进竞争机制,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鼓励小组内成员的合作配合。强调集体荣誉,把合作与竞争统一起来,并尽可能给予激励性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1、新教材注重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知识掌握不扎实的矛盾。新教材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且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全面性,答案不唯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课堂学习中能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对学困生可能是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久而久之两级分化的现象出现。
2、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解题策略多样化,但对于纯计算题的练习相对少,以至产生学生算得慢,容易错,计算能力较薄弱的问题不可忽视。
3、新教材有的内容编排较难,跨度大,超出孩子的认知规律。如第二册“估一估,量一量”中的m、cm对学生很抽象,要求过高。如元、角、分的认识、二十四时计时法等内容,对于学生是难点,课时又少难掌握。
5、课堂活动与缺少教、学具的问题。
在我们学校有计算机,但每个班级都用计算机来上数学课还有一段时间。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有很多学习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去实践、操作,也就特别需要相应的教具。尽管有些教具可以让学生自制,但是,也有一些教具自制起来比较困难或自制的教具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很不方便。
6、我校的新教学模式在一些课堂中不适应的问题。
在新教学模式的指引下,全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全都一个模式,这就产生了很多问题,如低年级学生和一些复习课不适模式等。有模式可循固然好,但怎么按模式上课还值得商榷。
以上是我个人对新课改的一些体会,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我将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课改活动中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